袁紹躺在病床上,本來指望自己最喜歡的兒子袁尚能夠擊敗曹軍,為自己揚眉吐氣,也好證明自己並未看錯人,可惜他又失望了。
袁尚被夏侯淵殺的打敗而歸,這麽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袁紹,受了這一驚,袁紹舊病複發,當即吐血數鬥,又是昏迷過去。
袁紹後妻劉夫人慌忙喊人救治,無奈袁紹病勢漸危,連請數位名醫診治,依舊回天無力。
這種情況之下,劉夫人隻好急請審配、逢紀,將他們帶阿裏袁紹榻前商議後事。
袁紹此時已經病得不能言語,劉夫人隻能試探問道:“尚兒可繼後嗣否?”
袁紹緩緩點頭,審配等人知道了他的心意,當即就在榻前寫了遺囑,將冀州基業全部交給了袁尚繼承。
熬到了遺囑寫完,袁紹心中雖有無限不甘之意,卻隻能大叫一聲,吐血鬥餘而死。
至此當年的十八路諸侯最強之一的袁紹,就此亡故,得知這個消息後,陳重在行軍路上想起後世之人所做之詩,不禁感歎道: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氣自縱橫。空招俊傑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兵。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更憐一種傷心處,家難徒延兩弟兄。”
袁紹亡故,審配等人主持下葬之事,而劉夫人和袁尚母子得到冀州大權,不思抵禦曹操大軍,反而先將袁紹生前最寵愛的妾侍全部殺害;又恐其陰魂於九泉之下再與紹相見,乃髡其發,刺其麵,毀其屍:其妒惡如此。袁尚恐寵妾家屬為害,並收而殺之。
這次支持袁尚的審配、逢紀也算得了誌,有了從龍之功,當即按照袁紹遺囑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州牧,遣使向朝廷報喪。
袁紹身死,袁尚這邊得了大權,正在青州一線征召士卒軍隊的袁譚卻是大怒。
麾下謀士郭圖說道:“主公不在冀州,審配、逢紀必定用假遺囑立袁尚為主,此事我等並不能承認,還應速行,盡快去冀州查明此事。”
辛評也道:“審配、逢紀心思歹毒,如果主公不趕緊奪回冀州大權,恐怕日後必遭二人所害。”
袁譚聽了兩位謀士的話,深以為然,當即率領自家大軍飛速趕往冀州。
聽聞袁譚大軍來到冀州城外,袁尚派人邀請兄長進城,但袁譚生怕對方暗下殺手,因此並不敢入城,隻能稱病讓郭圖入內探聽一番虛實。
袁尚倒是並無傷害袁譚之意,畢竟他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冀州牧守了,因此衝著郭圖詢問道:“吾兄為何不至?”
郭圖答道:“我家主公大戰之後就折返青州一線,日夜操勞募兵募糧之事,辛勞之中偶感風寒,因此抱病在軍中,不能親自進城相見。”
袁尚也知道袁譚有忌憚自己之意,因此坦然說道:“吾受父親
遺命,立我為主,加兄為車騎將軍。目下曹軍壓境,請兄為前部,吾隨後便調兵接應也。”
袁尚這是打算讓袁譚去跟曹操硬拚,互相消耗兵力,郭圖知道其意,但並未拒絕,而是使出釜底抽薪之計:“我家軍中無人商議良策,恐怕難以應對曹操,願乞審正南、逢元圖二人為輔。”
審配和逢紀乃是袁尚依仗之人,自然不會讓他們二人去袁譚軍中送死,當即拒絕道:“吾亦欲仗此二人早晚畫策,如何離得!”
郭圖對此二人深恨,因此建議道:“然則於二人內遣一人去,何如?”
對此提議,袁尚依舊不允,雙方因為此事一直僵持不下。
袁家兄弟二人勾心鬥角,曹操可沒打算閑著,大軍依舊向前逼近。
戰報傳來,袁譚和袁尚這對兄弟終於願意暫時放下爭端,決定共同對抗曹操大軍。
袁尚為袁譚提供了輜重糧草,袁譚即時拔寨起行,前至黎陽,與曹軍相抵。
兩軍對壘,袁譚派出麾下大將汪昭出戰,曹操遣徐晃迎敵。
二將戰了幾個回合,徐晃武藝遠比對方要高,直接一刀斬汪昭於馬下。
徐晃陣斬敵將,曹軍乘勢掩殺,袁譚軍大敗後退入黎陽,並且遣人向袁尚求救。
袁尚本來不打算支援袁譚,以曹操之刀殺了自家兄長,不過審配建議道:“如此不可,畢竟如今曹軍壓境,並且冀州還有其他將領,此時害了袁譚恐怕會壞了大事,不如少派些兵馬相助,這樣較為穩妥一些。”
袁尚對審配之言深以為然,隨後隻發了士卒五千餘人前往黎陽相助。
如今曹操軍勢大,偵騎四出早就探得袁譚有救軍相助,立時遣樂進、李典兩員大將,率領數萬精兵於半路伏擊,隨後兩頭圍住這五千援兵,將其盡數擊殺。
援軍未到就全被剿殺,袁譚得知此事,頓時怒不可遏,一來是因為袁尚居然隻派出了五千兵馬,二來事因為就這點兵馬還直接在半路被坑殺。
雖然心中憤怒不已,但袁譚如今正與曹軍接戰,無奈之下隻好再派人去冀州求援。
郭圖上次向袁尚索要審配和逢紀二人,為的就是斬殺了他們,想起此事後,心胸狹窄的逢紀當即獻策道:“如今曹軍在境,若是派遣重兵支援袁譚,破曹之後他必定來爭冀州。不如不發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
袁尚本要從了逢紀之言,不想審配阻止道:“此事萬萬不可,若是不派任何援兵,將袁譚逼到了絕境,那他未必就會被曹操所殺,反而有可能會降了對方,這樣的話,情況肯定更加的糟糕,冀州也是危矣!”
麾下兩位謀士意見不同,袁尚思考良久,還是決定聽從審配之言,當即讓審配並大將蘇由固守冀州,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來黎陽去救袁譚。
袁尚大軍出動,數日後就來到了黎陽,袁譚知道袁尚竟然親自領兵來援,心中大喜之餘,兄弟兩人總算是真心合力抗曹了。
如此一來,袁譚屯兵黎陽城中,袁尚屯兵在城外大營,兄弟二人的兵馬形成了掎角之勢,並且派人去召集袁熙和高幹二人前來迎敵。
袁尚被夏侯淵殺的打敗而歸,這麽大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袁紹,受了這一驚,袁紹舊病複發,當即吐血數鬥,又是昏迷過去。
袁紹後妻劉夫人慌忙喊人救治,無奈袁紹病勢漸危,連請數位名醫診治,依舊回天無力。
這種情況之下,劉夫人隻好急請審配、逢紀,將他們帶阿裏袁紹榻前商議後事。
袁紹此時已經病得不能言語,劉夫人隻能試探問道:“尚兒可繼後嗣否?”
袁紹緩緩點頭,審配等人知道了他的心意,當即就在榻前寫了遺囑,將冀州基業全部交給了袁尚繼承。
熬到了遺囑寫完,袁紹心中雖有無限不甘之意,卻隻能大叫一聲,吐血鬥餘而死。
至此當年的十八路諸侯最強之一的袁紹,就此亡故,得知這個消息後,陳重在行軍路上想起後世之人所做之詩,不禁感歎道: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氣自縱橫。空招俊傑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兵。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更憐一種傷心處,家難徒延兩弟兄。”
袁紹亡故,審配等人主持下葬之事,而劉夫人和袁尚母子得到冀州大權,不思抵禦曹操大軍,反而先將袁紹生前最寵愛的妾侍全部殺害;又恐其陰魂於九泉之下再與紹相見,乃髡其發,刺其麵,毀其屍:其妒惡如此。袁尚恐寵妾家屬為害,並收而殺之。
這次支持袁尚的審配、逢紀也算得了誌,有了從龍之功,當即按照袁紹遺囑立袁尚為大司馬將軍,領冀州牧,遣使向朝廷報喪。
袁紹身死,袁尚這邊得了大權,正在青州一線征召士卒軍隊的袁譚卻是大怒。
麾下謀士郭圖說道:“主公不在冀州,審配、逢紀必定用假遺囑立袁尚為主,此事我等並不能承認,還應速行,盡快去冀州查明此事。”
辛評也道:“審配、逢紀心思歹毒,如果主公不趕緊奪回冀州大權,恐怕日後必遭二人所害。”
袁譚聽了兩位謀士的話,深以為然,當即率領自家大軍飛速趕往冀州。
聽聞袁譚大軍來到冀州城外,袁尚派人邀請兄長進城,但袁譚生怕對方暗下殺手,因此並不敢入城,隻能稱病讓郭圖入內探聽一番虛實。
袁尚倒是並無傷害袁譚之意,畢竟他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冀州牧守了,因此衝著郭圖詢問道:“吾兄為何不至?”
郭圖答道:“我家主公大戰之後就折返青州一線,日夜操勞募兵募糧之事,辛勞之中偶感風寒,因此抱病在軍中,不能親自進城相見。”
袁尚也知道袁譚有忌憚自己之意,因此坦然說道:“吾受父親
遺命,立我為主,加兄為車騎將軍。目下曹軍壓境,請兄為前部,吾隨後便調兵接應也。”
袁尚這是打算讓袁譚去跟曹操硬拚,互相消耗兵力,郭圖知道其意,但並未拒絕,而是使出釜底抽薪之計:“我家軍中無人商議良策,恐怕難以應對曹操,願乞審正南、逢元圖二人為輔。”
審配和逢紀乃是袁尚依仗之人,自然不會讓他們二人去袁譚軍中送死,當即拒絕道:“吾亦欲仗此二人早晚畫策,如何離得!”
郭圖對此二人深恨,因此建議道:“然則於二人內遣一人去,何如?”
對此提議,袁尚依舊不允,雙方因為此事一直僵持不下。
袁家兄弟二人勾心鬥角,曹操可沒打算閑著,大軍依舊向前逼近。
戰報傳來,袁譚和袁尚這對兄弟終於願意暫時放下爭端,決定共同對抗曹操大軍。
袁尚為袁譚提供了輜重糧草,袁譚即時拔寨起行,前至黎陽,與曹軍相抵。
兩軍對壘,袁譚派出麾下大將汪昭出戰,曹操遣徐晃迎敵。
二將戰了幾個回合,徐晃武藝遠比對方要高,直接一刀斬汪昭於馬下。
徐晃陣斬敵將,曹軍乘勢掩殺,袁譚軍大敗後退入黎陽,並且遣人向袁尚求救。
袁尚本來不打算支援袁譚,以曹操之刀殺了自家兄長,不過審配建議道:“如此不可,畢竟如今曹軍壓境,並且冀州還有其他將領,此時害了袁譚恐怕會壞了大事,不如少派些兵馬相助,這樣較為穩妥一些。”
袁尚對審配之言深以為然,隨後隻發了士卒五千餘人前往黎陽相助。
如今曹操軍勢大,偵騎四出早就探得袁譚有救軍相助,立時遣樂進、李典兩員大將,率領數萬精兵於半路伏擊,隨後兩頭圍住這五千援兵,將其盡數擊殺。
援軍未到就全被剿殺,袁譚得知此事,頓時怒不可遏,一來是因為袁尚居然隻派出了五千兵馬,二來事因為就這點兵馬還直接在半路被坑殺。
雖然心中憤怒不已,但袁譚如今正與曹軍接戰,無奈之下隻好再派人去冀州求援。
郭圖上次向袁尚索要審配和逢紀二人,為的就是斬殺了他們,想起此事後,心胸狹窄的逢紀當即獻策道:“如今曹軍在境,若是派遣重兵支援袁譚,破曹之後他必定來爭冀州。不如不發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
袁尚本要從了逢紀之言,不想審配阻止道:“此事萬萬不可,若是不派任何援兵,將袁譚逼到了絕境,那他未必就會被曹操所殺,反而有可能會降了對方,這樣的話,情況肯定更加的糟糕,冀州也是危矣!”
麾下兩位謀士意見不同,袁尚思考良久,還是決定聽從審配之言,當即讓審配並大將蘇由固守冀州,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來黎陽去救袁譚。
袁尚大軍出動,數日後就來到了黎陽,袁譚知道袁尚竟然親自領兵來援,心中大喜之餘,兄弟兩人總算是真心合力抗曹了。
如此一來,袁譚屯兵黎陽城中,袁尚屯兵在城外大營,兄弟二人的兵馬形成了掎角之勢,並且派人去召集袁熙和高幹二人前來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