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三路並進


    晉陽龍山大營有四萬大軍,蓋俊集步卒兩萬,騎五千南下,麾下三大將軍馬騰、龐德、胡封,四大中郎將徐晃、鮑出、胡車兒、貞良盡出,包括高順、顏良、高覽等都、校尉十餘員。wap.23us.com


    除本部兩萬五千人馬外,蓋俊又以護匈奴中郎將郭銳率匈奴精銳騎兵五千,並西河都尉卞秉部五千,與大軍會合河東。


    此次,蓋俊於並州征調馬步三萬五千人整,名將雲集,可謂精銳盡出。


    驃騎將軍府作為蓋俊指揮中樞,傾巢而出,以長史賈詡、司馬荀彧領銜,兩位從事中郎荀攸、戲誌才為輔,包括傅幹、衛仲道在內的掾屬二十九人,令史禦屬三十一人,總共六七十人。


    另外,並州刺史部主薄楊俊、農都尉鄭泰、安民都尉張承、議曹從事華歆、醫曹從事張仲景,妻弟蔡珪、潁川人趙儼、杜襲,太原人孫資、令狐邵等吏佐亦隨軍出。


    別駕王信、治中李牷留守晉陽,共理州事,薄曹從事陳群負責大軍後勤事項,都官從事司馬芝同校事從事蓋洄,一於內、一於外,一於朝、一於野,監督官吏、民眾,以防叛1uan,務必確保後方穩定,使蓋俊出征在外,而無後顧之憂。


    誓師之後,下台之前,蓋俊最後回眸晉陽一眼,飛身躍上愛馬紫電,沿汾水向西南而行,霎時間,鼓聲震天,號角連綿,兩萬餘大軍轟然而動,開往河東。


    河東北方襄陵,是偏將軍關羽的駐地,包括劉石、雷公等都、校尉十餘人,士卒達兩萬五千,破賊中郎將張繡坐鎮南方、治所安邑,降賊校尉陶升為副,計馬步一萬。


    等到蓋俊、郭銳抵達河東,僅此一地,北疆軍便會聚集足足七萬士卒,更恐怖的是,其中騎兵過兩萬。


    騎兵戰力強悍,特別是裝備了馬鐙、馬蹄鐵的騎兵,但消耗也很驚人,戰馬戰時一日之食足抵三名士卒,加上騎士,便是四人。


    董卓巔峰時期,騎兵也不過才三萬而已。不是缺馬,三輔右扶風、左馮翊皆有羌、氐,牛馬成群,一是無馬鐙時代的騎兵麵對步卒並無壓倒xìng優勢,二就是養不起了。


    至於為何涼州叛軍動輒出動五六萬騎,其實原因很簡單,其騎兵羌人占七八成,乃至更多,少有漢人。羌人和北方草原民族手法相近,馬匹主要以放養為主,少喂精糧,與其他們是騎兵,不如是騎馬的人更為恰當一些。前漢騎兵麵對胡人以一敵五,輒大勝之,後來胡人鍛造兵器的水平有所提升,漢軍依舊保持著以一敵三的驕人戰績。後漢也差不多,若有良將,即使麵對數倍於己的羌胡也可橫掃之,如段熲。胡人從xiao生長在馬背上,弓馬嫻熟,是天生的戰士,為何打不過漢軍?諸如漢軍裝備精良、軍紀嚴明、布陣對敵等等很多原因,但戰馬的素質也不容忽視。


    閑話休提,也就是,僅兩萬騎兵,蓋俊便要支付高達八萬人的口糧,加上五萬步卒,以及數以十萬計的民夫,每日耗費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


    而且,河東僅是其中一路,雖然它是規模最大的一路。


    此番南下勤王,萬萬不容有失,必須一舉成功,蓋俊乃設計三路並進,河東為中路,主帥自然是蓋俊本人,下轄四大將軍,七萬步騎。


    西路主帥是鷹揚中郎將楊阿若,特率北地、上郡步騎一萬五千,並先零羌人騎兵一萬,共計兩萬五千,南下左馮翊。糧草由北地郡負責。


    東路以虎威將軍、河南尹蓋胤為帥,chou調河南(雒陽)兵一萬,河內兵五千,合計一萬五千,由西入函穀關,進軍弘農郡。糧草主要由上黨、河南、河內三郡供應。


    此次行動,駐守河內的裨將軍黃忠並未參加,但他也未落得清閑,一方麵要監視北方袁紹,另一方麵還要協助雒陽令李邵,蓋胤胞弟、騎都尉蓋續護衛雒陽安全。


    目前河南隻剩下一萬士卒、河內更少,僅有五千,與二地相接壤的勢力,無論是袁紹、劉岱、孫堅,抑或袁術,都有能力攻下京師雒陽,不過幾率不足萬一。畢竟,雒陽好打,可是之後呢?恐怕就要麵臨盛怒的蓋俊無窮無盡的報複了。除非做好了和蓋俊決一死戰的準備,不然雒陽斷斷碰不得。


    卻牛輔、楊定、李傕、郭汜等定下放棄河東,反攻長安的計策,遂偷捕河東百姓數千,偽作士卒,以一司馬率千餘人監管,接著夜間悄悄撤走,留數千兵於蒲阪、風陵渡、大陽等黃河要津,剩餘兩萬五千大軍,全數過河,進入弘農陝縣,會合董越部。


    董越手下原有步騎兩萬,胡軫向他進言,如此兵力,尚遜牛輔,何以服之?董越深以為然,乃抓捕青壯,用以充實軍旅。


    胡軫對董越睜眼瞎的行為頗是哭笑不得,青壯他娘的除了消耗己方本就不多的糧食外,還能幹什麽?明明招一招手就可輕易聚集數萬敢戰之士,偏偏董越看不到。


    “數萬敢戰之士?”董越聽得一愣,半晌恍然,一拍額頭,他怎麽把他們給忘了。


    弘農三麵環山,一麵臨河,地勢甚惡,雖地處京畿,夾於東西二都中間,但從來就不是安寧之地。


    昔日,黃巾暴起,席卷數州,旋即卒滅,黑山繼而崛起,黃龍、左校、於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文八等合聚徒眾,以張牛角、張燕為,為禍一方,朝廷不能製。


    其實就在同一時間,河東、河內、弘農也是紛紛叛1uan,與黑山遙相呼應,於毒、眭固、苦蝤、五鹿、浮雲、白雀、緣城等各自稱雄,黃巾餘孽郭大賢雖是並州西河人,但多在河東走動,歸入此列,也無不可。而最有名的人,無疑便是弘農人楊奉(楊鳳)。


    是以,弘農山中,隱藏著數萬乃至十數萬的山民、山寇,這些人終年走於險峻,xìng格桀驁,高尚力氣,常下山劫掠商賈、郡縣,郡兵也拿他們無可奈何。也許不及漢軍,但卻比臨時抓來的青壯強出千百倍。


    “若能收為己用,何愁牛輔不服,大事濟矣。”董越合掌而笑。他以前從來沒有把山賊放入眼裏過,認為是一群烏合之眾,現在就不同了,己方每多一人,入主長安的勝算就多一分。董越一把握住胡軫之手,道:“文才,真是我的良輔啊……”


    胡軫笑而不言。董卓一死,董越、牛輔並立,實話,牛輔xiong襟、才能、手腕都遠遠比不上董越,後者比他更適合接任董卓的基業。當然了,最重要的一是,胡軫身為董越手下,自動歸入其派別,當然要為他盡心籌謀。


    董越聽取胡軫的意見,招降山賊,事情的進展比兩人想象的還要順利,等到牛輔率軍前來會合,不到十日的時間裏,共招山寇並家xiao三萬有餘,其中能戰之士近萬,連同青壯在內,大軍一下子膨脹到四萬人,驚得牛輔、楊定等人目瞪口呆。


    本來牛輔打算一至陝縣,便以大兵壓服董越,強勢奪取主導權,如今見董越兵強馬壯,實力遠邁自己,頓時不敢輕舉妄動。不過,若就此讓牛輔俯,卻也不肯,他身後不僅有數萬強軍作為後援,還有一張王牌,他便是當今天子祖母,董太後之侄董承。


    當年董卓入京,為執掌朝政減輕阻力,拉起也不知道是多少代的祖先董仲舒,和董太後攀起關係,期間啟用不少河間董氏子弟。可惜,漢靈帝父親不是皇帝,隻是區區一介亭侯,也無甚前途可言,娶不到大家閨秀。董太後出身xiao士族,僅比寒門高上一,自驃騎將軍董重被大將軍殺死後,就再沒有什麽人能拿得出手。似董承,在軍中hún了好幾年,若非天子顧念親情,恐怕至今還在司馬之位上苦熬。


    眾所周知,當今天子是被董太後一手養大,後者遭何進毒殺,自後無依,董承,是天子為數不多可以掛念的親人。


    若打著董承的旗號反攻長安,涼州諸將就不再是長安朝臣口中的反賊,而是清君側、誅jian宄的忠良。雖不能使士民歸心,至少可以穩住軍心。


    董承對涼州諸將太重要了,牛輔隻要牢牢握著這張牌,就有機會和董越競爭。


    牛輔、董越各有顧忌,不過如今形勢緊急,倒也不至於內鬥,但麵和心不合是肯定的了。


    董越利用地主之便,趁西征之前又招山賊萬餘人,牛輔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方實力飛增長,誰讓這是人家的地盤。同時,心裏感到極度後悔,河東山寇也多,不下弘農,尤其是自己轄區東部一帶,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利用山寇擴充實力呢……


    牛輔嫉恨jiao加,雖然己方實力越強,成算就越大,但董越兵力已是倍於自己,牛輔乃催促進兵。董越也認為差不多了,頭同意。


    五月初,董軍八萬大軍於陝縣誓師,旋即向西開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再起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再起時並收藏漢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