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不高你可以去掙,命運不公你可以去掙,但總有些東西,是你一輩子也掙不了的。


    高雪蟬眸色暗沉,木然的充當檻外人,看了一場家庭祥和,其樂融融的戲。


    兀的,一絲疑惑掠過高雪蟬心頭。既然蘇千璃的家族人看起來那麽重視她,又為什麽把她放在離音寺不管呢?


    “高姑娘?高姑娘”耳邊聲響,高雪蟬回過神來,看到一旁的小荷,一瞬將所有心思收斂,笑問何事。


    “我們走這邊”小荷領著高雪蟬二人從側門進府,高雪蟬側目看了一眼國公府上方的門匾,恒國公府四字,雄偉瀟灑,一氣嗬成。


    這便是權勢的象征嗎……


    “我早些時候就為你們安置好了住處,你們隻管安心住下就是,我娘說晚間時再跟夫人說說你的事,夫人為人溫和,待人極好,定會幫你的,你且放心好了”小荷說道。


    高雪蟬回以一笑,說“夫人身份高貴,我隻不過是一介民女,豈敢勞煩夫人,隻求我與阿嬤能有個落腳的地方罷了,隻是勞妹妹你費心照顧了,心裏委實過意不去”


    這話讓人聽著很是舒服,小荷心裏受用,又和高雪蟬說了些體己的話。


    平日裏因她是徐嬤嬤的女兒,那些下人們對她都禮讓三分,如今更是被高雪蟬哄的暈乎乎。


    梨瀟院


    三三兩兩的梨樹矗立在院子裏,蔥翠嫩綠間,隱隱透出星星點點的白,淡雅宜人。


    晚間,徐嬤嬤領了兩個丫鬟前來,“三姑娘,這兩丫鬟是婦人專門為你挑選的貼身婢女”


    兩名妙齡婢女向蘇千璃行禮“奴婢玄兒(妙兒)見過姑娘,姑娘安好”


    “起來吧”


    蘇千璃看向兩人,一位身量較高,五官算得上端正,神情溫和,端端站著,斂聲屏氣,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這是玄兒。


    另一位就跳脫些,年齡較小,一雙圓滾滾的大眼裏,閃著靈動的神韻,姣好的容顏,膚如凝脂,腮邊嫣紅惹人憐惜。這是妙兒,蘇千璃暗笑,名如其人。


    待徐嬤嬤走後,蘇千璃看兩婢女還是緊繃著身子,便說“我喜歡隨性而為,你們不必如此拘束”


    聞言,妙兒美眸瞬間一亮,隱隱歡喜“哈哈,奴婢就知道,姑娘是個不同的”


    玄兒沒有如她那般跳脫,蹙眉看著妙兒道“妙兒,不可放肆。”


    蘇千璃笑了笑“無妨”,師太總說她小小年紀就老氣橫秋,不似一般女孩兒那般嬌憨。


    這也不怪蘇千璃,她從小便在離音寺長大,身邊皆是清心寡欲的女尼,無論如何也養不出好動活潑的性格。


    有丫鬟來喚蘇千璃去正屋用晚飯。一路上,妙兒滔滔不絕的給蘇千璃普及蘇府的院落閣樓。


    “姑娘姑娘,這是芷蘭湖,每到夏季時,這裏的荷花開的很漂亮,嗯……蓮子更好吃!”


    蘇千璃啞然失笑。


    “哦,這裏麵是三公子練武的風堂,裏麵別的不多,就竹子多,都是公子親自種下的,各種名竹都有……”


    說話間,她們已經來到了蘇家的正堂。


    蘇府的主屋非常大,簷壁雕梁畫棟,可以看得出設計者的用心,屋內陳設奢華精美,美玉貴瓷隨處可見。


    蘇千璃一眼望去,正座空著一把黃梨太師椅,在其旁空著兩把同樣的太師椅。


    略略沉思,心下便有了答案。


    由沉香木雕刻而成的大圓桌上,已坐了幾位衣著華麗的婦人和男子,身邊還有幾個稚齡女孩,她們都斂聲屏氣,乖巧的坐在自己的母親身旁。


    看到蘇千璃,也不敢張目四望,倒是蘇千璃大刺刺的將她們打量了一番。


    唯有一位女娃,約莫比蘇千璃小,生的唇紅齒白,眉目纖秀,頭梳兩環荷苞鬢,身著水綠紗裙,一雙漂亮的眼睛骨碌的往蘇千璃身上轉了一圈後,就將頭扭了過去。


    蘇千璃也看了她一眼,不語。


    “三妹,過來”蘇尚風看見蘇千璃就熱情的將她招了過去。


    原本飯桌上安靜的氛圍,被她突兀的一聲打破了。


    蘇尚風本就是不拘小節之人,大大咧咧的將蘇千璃拉到她旁邊坐下。


    一旁長房媳婦楊氏和三房夫人韓氏相視而笑。


    蘇尚風就是蘇尚風,整個京城中最不像貴族小姐的貴族小姐,雖然盛名在外,但終究也是個姑娘家,到以後議親時可就不好說了。也虧那蘇二爺把她當寶似的寵著。


    蘇雅笙端正大方的坐著等候,目光在楊氏和韓氏間停了一會,歎了口氣,頗感無奈道“尚風,坐好”


    聞言,蘇尚風這才乖乖的坐下。長姐的話還是要聽的。


    君氏與蘇彥開還有老國公都未到,老國公的長孫蘇宏,也就是蘇千璃的大伯看了蘇千璃幾眼,不禁滿意的點點頭。這孩子模樣倒是會長,專挑父母的優點長。


    眼神淡然,約莫是在寺裏長大的原因,小小年紀,眉宇間的傲氣已經隱隱顯現。


    蘇宏本是一名武將,喜歡有個性的人,如今對這個帶點清高淡然的孩子,心下也是喜歡,於是輕聲開口問道“這就是老二家的三姑娘吧”聲音渾圓,透著一股慈愛。


    見狀,一旁的蘇雅笙說“這是你大伯”,蘇千璃起身乖巧道“大伯安好”


    蘇宏朝她點點頭,笑說“倒是個水靈的孩子”,蘇宏身邊的楊氏抿唇笑說“老二家的孩子能生的不好嗎”


    蘇千璃朝貴婦看了一眼,服飾華貴,穿金戴銀,神態從容,這應該就是伯母了。


    “伯母過讚了”


    楊氏卻笑了起來“你大伯家的姊妹啊都出嫁了,眼下你幾個堂哥倒有幾個小人兒,又太小了,不能常在身邊看著,你平日裏可要多來看看伯母啊”


    蘇千璃道“伯母關愛,千璃一定常叨擾您”


    蘇家三房的韓氏看了一眼楊氏,心裏冷哼一聲,這楊氏也未免太著急了些,明裏暗裏趕著去巴結二房的人。


    韓氏眼神精明,生於商賈世家的她,看人看物總勝旁人幾分。


    韓氏本也是賢惠婦人,但因早年喪夫,性情大變,陰晴難定,旁人不喜與她來往,即使是素有八麵玲瓏之稱的楊氏,也時常與她不睦,家中仆人伺候得亦是心驚膽戰的。


    韓氏眼神頗為犀利的掃視蘇千璃。


    頭先看一回蘇千璃,隻覺這孩子宛如嫡仙,氣質非凡,現又看了一遍蘇千璃,模樣嬌好倒是真的,不過這性子應該不是好相處的,年紀小小眼裏就存了一股子冷淡,傲氣,日後長大了還不知要如何呢。


    到底不是在家裏邊長大的啊。


    韓氏看看身旁的小女,老國公寵出的壞毛病一籮筐一籮筐的,又是個沒心眼的,還是不要讓她跟蘇千璃走近的好。


    韓氏對一旁的女兒笑說“靈兒,還不跟你堂姐兒道個安”


    韓氏話一出,蘇千璃便看到那個水綠色紗裙的女孩先是一愣,隨後又很快的朝她甜甜的喊了一聲姐姐,一雙漂亮的眼睛微眯看著她。眼裏夾雜著不明的精芒。


    感受到對方若隱若無的敵意,蘇千璃微愕。


    韓氏又說道“嬸子這丫頭被國公爺寵壞了,性子跳脫了些,平日裏你跟她玩,她要是欺負你了你跟嬸子說,嬸子修理她”


    韓氏話音方落,便聽見蘇盛華笑了出來。


    蘇盛華對蘇靈笑道“這性子何止是跳脫了些,簡直是上房揭瓦啊”


    蘇靈原本乖巧甜美的笑容立刻一變,抱手朝他瞪了一眼,“那也是跟四哥學的!”


    聞言,大家哄然笑了起來。蘇千璃不明所以,身後的妙兒俯下身,在她耳旁輕輕道來。


    蘇盛華倒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幹笑了兩聲,這丫頭還記得那次慫恿她掏寧遠侯府裏鳥蛋的事啊。


    那一次,可是讓蘇靈在京門的貴家子弟圈裏妥妥的出了一次名。


    在此之前,人們隻知京門蘇氏有虎女蘇尚風,隨父出征,稚鳳舞長纓,一身折戟英氣,大有其父大將風範,豆蔻年華已名聞大元!


    蘇家多英武男兒,不想,錦上添花又有一名聞名大元的巾幗女娥,讓世人羨煞不已,更是被文人墨客寫進了詩詞歌賦裏讚頌。


    現卻有一蘇靈寧遠侯府掏鳥一事,成了街坊四鄰的茶後談資。


    **貪玩,本是無傷大雅之事,隻是流言混雜,其中也有不少市井穢語。


    韓氏指尖輕撫手腕的的翠玉鐲子,姿態慵懶漫不經心的往蘇盛華看了一眼,靜默不語。


    於蘇府來說也是不足掛齒的小事,但對於一個姑娘家的名聲來說,就不是什麽小事,那可是關係到姑娘家以後的婚姻大事的。


    思及此,韓氏目光微沉。


    蘇千璃也淺笑兩聲。看兄長和姐姐們跟這蘇靈的關係融洽,想來,蘇家的子輩孫輩的關係也不錯。


    而自己呢?年幼時無父無母在其旁,如今,與兄弟姊妹又無深情厚誼……


    蘇千璃忽的想到了師太,隻一瞬,眸色已恢複清淺淡然。


    菩提本無樹,何處惹塵埃。


    一番閑談下來,蘇千璃將這些人都認得差不多了。前國公有四位嫡出的孩子,三子一女,三房的家主蘇默早年隨軍出征,不幸在一次戰役中,與前國公爺一起長眠在了戰場上。


    這也就是為什麽正堂裏會有兩把空著的黃梨太師椅。


    四子從文官已從蘇家主宅搬了出去。而其女,入宮為妃。


    如今隻有長房,二房和三房還在國公府。


    “都說什麽了,笑的這麽開心啊”突然,蘇老國公滄桑渾厚的聲音插了進來。眾人起身相迎。


    進門的第一眼,蘇老國公就看到了那一抹奪目的雪色,年**子不卑不亢,神情淡然的樣子令老國公布滿滄桑的目光微微凝滯,不過一瞬又恢複過來。


    笑著將她拉過“老夫看看老夫的曾孫女”老國公爺眼裏滿是真情實意的慈愛,讓蘇千璃有些羞怯和不知所措。


    她性子素來冷淡,不喜與人過於親近。故而,也不太懂與人相處。


    蘇老國公常年在外打仗,手掌粗糙,女兒家膚質輕薄嬌嫩,老國公隻輕輕在蘇千璃頭頂摸了摸。


    “就是有些瘦削了,回頭讓人給你多補補”蘇老國公慢眼心疼道。


    “多謝曾祖關懷”


    君氏和蘇彥開對視一眼,笑而不語,隻是想起方才在書房裏說的事,君氏的心又揪了起來。


    這時忽然傳來一道溫潤如風的聲音“看來我來的真是時候呢”一位身著青衫的少年大步流星的走來。


    蘇千璃抬眼看去,少年青衫飄逸,溫文爾雅,修長的身子宛如林中青鬆,眉眼滿是瀟灑柔和。


    心下暗歎,公子如玉,舉世無雙,說的就是這樣的人吧。


    君氏告訴蘇千璃“這是你三堂兄,名喚蘇桐影”


    原來是堂兄啊“堂兄安好”


    蘇桐影目光含笑掃過眾人,最後停在蘇千璃身上,溫潤的眼裏一絲詫異閃過,隨後朝她點頭示意。


    韓氏一見兒子回來了,滿心歡喜,“今個兒回來的早啊,往常休沐也不見著這般早”


    “阿默,愣著做什麽,還不快給公子卸披風”韓氏的貼身婢女阿默臉色微紅,上前接過了披風。


    蘇桐影生的俊秀,因父親早逝,從小跟在蘇彥開身邊,自然耳濡目染也有幾分儒雅之氣。


    然不同於蘇彥開的書生儒雅,他卻是風流儒雅,府裏府外的擁護者數不勝數。


    青鬆玉立,能文能武,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羅帳,揮袖間,隨手一幅畫,便能名動天下。武能戰沙場,文能名天下,可謂少年得誌,意氣風發。


    如斯公子,焉能不沉淪於其中。妙兒想著。


    而得意少年此刻溫潤一笑“早聽母親說過這位妹妹要回來了,蘇家有三郎,如今也有了三姑娘了”


    這一陣調侃,眾人又是一樂。唯有蘇靈無動於衷,看曾祖明顯對蘇千璃很是疼愛,不滿的撇撇嘴。


    真如母親所說,那個蘇千璃回來後,她就不再是曾祖疼愛的孩子了。


    幼童心智,不過爾爾,卻也為人之常情。


    年幼的蘇靈滿身盛氣,樣貌秀美,靈動聰慧,又同是嫡女出身,為何風頭處處讓蘇千璃一人出盡,隻一心與這個堂姐爭高下,殊不知,至此終年,她都未能真正入得蘇千璃的眼中……


    心有不甘之餘,那人卻早已離去。


    盛春及,草木皆芳菲,京城更是煙柳畫橋,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京門貴家,簷牙高啄,偶有驚燕掠過。


    景蒼十三年,大元與昭國為時一年的戰爭,以昭國戰敗告終,昭帝應景帝之邀,特遣第四子赴大元俢習,以促進兩國友好之誼。


    經此一戰,大元鼎盛時期逐顯。


    天子城下,繁華榮盛,人來人往的街道上,盡顯安寧從容。


    突然,人群中一陣驚呼響起。隻見街道上,兩名一藍一紅的快意少年驅馬疾行。俊逸少年禦馬疾風而行,令人紛紛側目。


    那藍衣少年對紅衣少年笑道“子陵,幾日不見,禦馬之術又長進了”


    “你也不賴嘛!”少年眉眼如星河,光芒萬丈,紅衣咧咧作響。俊美的容顏間,盡是桀驁不馴的張狂之意。


    “哈哈,那就以城北梨林為終點,今日,我定不會再輸你”


    “連輸三次,秦穎,今日你再輸給我,明日我可就找別人了”紅衣少年語出,倆人朝一同策馬揚鞭,留下快意非凡的背影給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不識故人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椴樹窺紅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椴樹窺紅塵並收藏山河不識故人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