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與劉體純等人的迅速壯大,依靠的就是大明的日月旗。
而此次陝西、山西的農民大起義波及到了陝西的十個府——肅州府、蘭州府、寧夏府、平涼府、鳳翔府、臨洮府、延安府、西安府、商州府、漢中府。以及山西的五個府——大同府、太原府、汾州府、平陽府、潞安府,而且絕大多數的起義軍都是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
那麽有明軍正規軍在的地方,自然就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一樣,吸引著西北大起義中的十五個府數十萬義軍的加入。所以陝北的劉體純與山西的馬三能迅速擴大幾十倍的隊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關中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蜀王劉文秀及他麾下的3萬明軍,也於永曆四年四月初突破陽平關殺到了漢中,讓這塊兒陝西清軍的最後一片寧靜的土地如今也燃起了急促的烽火。
清軍在漢中的守將,固山額真李國翰此時也已經得知了西安被明軍重重包圍的沉痛現實,那麽再固守漢中還有意義嗎?守與不守,這是個問題。
大清的西北已經風雨飄搖了,李國翰此時在想:“阿濟格連大同都丟了,指望他救西安是天真的。偌大的西安城僅憑著孟喬芳的那點兵馬,也一定堅持不了太久。而多爾袞的大軍要趕往救援的第一目標也不是西安,而是大同,若是西安得不到援救,最後孟喬芳被破了城,我的漢中也肯定守不住的。”
所有的現實都指向了一個結果:西北在多爾袞大軍到來之前肯定會全部丟失,而此後就算多爾袞來奪回西安,他也早已成為一堆枯骨。
李國翰退守漢中並不是得到了命令,他隻是步步為營,眼見整個西北風雨飄搖,他可以選擇放棄漢中,多爾袞並不會以丟掉了城池的罪名處死他,充其量奪了他的官爵。
隻是李國翰的心中在幾條路線上考量著,救援西安,屆時就算解不了西安之圍,他還可以一路逃向陝北。
他的撤退方案中首先便放棄了潼關,他相信潼關一定是明軍最重要的進攻目標,他若選擇從潼關撤退,一定是自投羅網。
他準備去陝北,卻也不想出長城,西北的局勢太差了,而這一切,很重要的起因便是塞北蒙古二楚虎爾部的添亂,李國翰若是出長城撤退,一定是狼入虎口。
他準備通過吳堡川口黃河渡去大同與主力大軍會師,確定了這條線路後,他便要打一場漂亮仗到多爾袞那裏交差,而不是到他那裏去交一張白卷。
可是長遠計劃想好了,眼前的仗該怎麽打,打完後從哪兒撤退,依然成了他心中的困擾,“難道要向西突圍,去奔大散關?還是要向東撤退,脫離明軍的糾纏,趕奔子午道呢?”
定念轉身,李翰劈頭問向身邊的幕僚道:“劉文秀已經到了,我們勢必要和他打一仗,而後撤退,可撤退去西安的路線,又該怎麽選擇呢?”
這時有幾個幕僚摩肩接踵的一番商議後對他說:“將軍,我軍想要撤退的話,目前隻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走陳倉道經大散關撤到鳳翔府,第二條是經儻駱道或子午道直接去往西安府。第一條路是正麵遇敵又有半路的陽平關已被敵軍占據了,所以走不得,第二條路呢又是山高、路險、溝深的。那儻駱道或子午道向北,出了秦嶺便是西安府了,若是被西安城外的敵軍將我們堵截於山路的出口處,後邊兒到時候再來上一些明軍的追兵,咱就慘了。”
李國翰麵色一沉,“如此說來某家就隻有坐以待斃啦?”
這時另一個幕僚輕聲說,“將軍別急,在下知道一條路線,定會讓大軍全身而退,撤離漢中。”
“哦,你有路線,說說看吧!”
“將軍,由此地一路向北,經褒斜古道行軍,也可以到達鳳翔府。中途還有連雲棧道可通陳倉道,如果我們能走連雲棧道,一定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瞞騙過明軍的追兵,偷偷的向西北去往大散關啊。”
李國翰抱怨的說:“嗨,難道大散關就好走了嗎?就怕明軍此時已經有人去那裏啦,若是被明軍先期奪占了城關,我軍焉能過得去?”
幕僚不慌不忙地說,“就怕褒斜道的另一端——眉縣,此時更是早已被近在咫尺的西安圍城明軍占據了。明軍此次偷襲西安而未走漢中,自然是忌憚將軍虎威,所以將軍怕,明軍其實也怕。如今明軍已經兵圍了西安,明軍一定會順路先攻取眉縣,以保障自己的後背不被將軍您偷襲呀。他們如果在那裏以逸待勞的等待將軍您,將軍您還能過去嗎?過去了還能回來嗎?十多萬明軍包圍著西安呢,若沒有一個金蟬脫殼之計,怕是非但救不了西安,我們想要自保也是不能夠了。”
李國翰憤憤地說:“某家慚愧呀,今時今地,我李國翰簡直是不如一條喪家之犬。”
“將軍,兩權相害取其輕啊,想來明軍要占領眉縣會很容易,大散關卻並不會太輕鬆,那裏鎮守的畢竟是孟喬芳的麾下愛將。”
李國翰微微點頭,“嗯,看起來,也隻有這個辦法,才能是我大軍在明軍的圍追堵截之中金蟬脫殼了,我們就走褒斜古道,再穿過連雲棧道去陳倉道,這樣也許真的可以甩開明軍。”
李國翰掃視了麾下將官一眼,朗聲幹脆地說,“傳令全軍整裝,明日寅時三刻,突圍出城!”隨著李國翰的一聲令下,決定著未來明清兩軍陝西大戰走勢的一次行軍即將開始了。
來到漢中的是蜀王劉文秀帶領著3萬人馬,其中有兩萬是他大西軍的老班底,李元胤到達巴山之後,便不再前進了。
按照皇帝給予的任務,以巴山為界,李元胤此後要防衛整個四川,為劉文秀提供給養。劉文秀則要繼續進攻漢中,繼而抵達西安城下與馬進忠會師。
(本章完)
而此次陝西、山西的農民大起義波及到了陝西的十個府——肅州府、蘭州府、寧夏府、平涼府、鳳翔府、臨洮府、延安府、西安府、商州府、漢中府。以及山西的五個府——大同府、太原府、汾州府、平陽府、潞安府,而且絕大多數的起義軍都是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
那麽有明軍正規軍在的地方,自然就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一樣,吸引著西北大起義中的十五個府數十萬義軍的加入。所以陝北的劉體純與山西的馬三能迅速擴大幾十倍的隊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關中形式一片大好的時候,蜀王劉文秀及他麾下的3萬明軍,也於永曆四年四月初突破陽平關殺到了漢中,讓這塊兒陝西清軍的最後一片寧靜的土地如今也燃起了急促的烽火。
清軍在漢中的守將,固山額真李國翰此時也已經得知了西安被明軍重重包圍的沉痛現實,那麽再固守漢中還有意義嗎?守與不守,這是個問題。
大清的西北已經風雨飄搖了,李國翰此時在想:“阿濟格連大同都丟了,指望他救西安是天真的。偌大的西安城僅憑著孟喬芳的那點兵馬,也一定堅持不了太久。而多爾袞的大軍要趕往救援的第一目標也不是西安,而是大同,若是西安得不到援救,最後孟喬芳被破了城,我的漢中也肯定守不住的。”
所有的現實都指向了一個結果:西北在多爾袞大軍到來之前肯定會全部丟失,而此後就算多爾袞來奪回西安,他也早已成為一堆枯骨。
李國翰退守漢中並不是得到了命令,他隻是步步為營,眼見整個西北風雨飄搖,他可以選擇放棄漢中,多爾袞並不會以丟掉了城池的罪名處死他,充其量奪了他的官爵。
隻是李國翰的心中在幾條路線上考量著,救援西安,屆時就算解不了西安之圍,他還可以一路逃向陝北。
他的撤退方案中首先便放棄了潼關,他相信潼關一定是明軍最重要的進攻目標,他若選擇從潼關撤退,一定是自投羅網。
他準備去陝北,卻也不想出長城,西北的局勢太差了,而這一切,很重要的起因便是塞北蒙古二楚虎爾部的添亂,李國翰若是出長城撤退,一定是狼入虎口。
他準備通過吳堡川口黃河渡去大同與主力大軍會師,確定了這條線路後,他便要打一場漂亮仗到多爾袞那裏交差,而不是到他那裏去交一張白卷。
可是長遠計劃想好了,眼前的仗該怎麽打,打完後從哪兒撤退,依然成了他心中的困擾,“難道要向西突圍,去奔大散關?還是要向東撤退,脫離明軍的糾纏,趕奔子午道呢?”
定念轉身,李翰劈頭問向身邊的幕僚道:“劉文秀已經到了,我們勢必要和他打一仗,而後撤退,可撤退去西安的路線,又該怎麽選擇呢?”
這時有幾個幕僚摩肩接踵的一番商議後對他說:“將軍,我軍想要撤退的話,目前隻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走陳倉道經大散關撤到鳳翔府,第二條是經儻駱道或子午道直接去往西安府。第一條路是正麵遇敵又有半路的陽平關已被敵軍占據了,所以走不得,第二條路呢又是山高、路險、溝深的。那儻駱道或子午道向北,出了秦嶺便是西安府了,若是被西安城外的敵軍將我們堵截於山路的出口處,後邊兒到時候再來上一些明軍的追兵,咱就慘了。”
李國翰麵色一沉,“如此說來某家就隻有坐以待斃啦?”
這時另一個幕僚輕聲說,“將軍別急,在下知道一條路線,定會讓大軍全身而退,撤離漢中。”
“哦,你有路線,說說看吧!”
“將軍,由此地一路向北,經褒斜古道行軍,也可以到達鳳翔府。中途還有連雲棧道可通陳倉道,如果我們能走連雲棧道,一定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瞞騙過明軍的追兵,偷偷的向西北去往大散關啊。”
李國翰抱怨的說:“嗨,難道大散關就好走了嗎?就怕明軍此時已經有人去那裏啦,若是被明軍先期奪占了城關,我軍焉能過得去?”
幕僚不慌不忙地說,“就怕褒斜道的另一端——眉縣,此時更是早已被近在咫尺的西安圍城明軍占據了。明軍此次偷襲西安而未走漢中,自然是忌憚將軍虎威,所以將軍怕,明軍其實也怕。如今明軍已經兵圍了西安,明軍一定會順路先攻取眉縣,以保障自己的後背不被將軍您偷襲呀。他們如果在那裏以逸待勞的等待將軍您,將軍您還能過去嗎?過去了還能回來嗎?十多萬明軍包圍著西安呢,若沒有一個金蟬脫殼之計,怕是非但救不了西安,我們想要自保也是不能夠了。”
李國翰憤憤地說:“某家慚愧呀,今時今地,我李國翰簡直是不如一條喪家之犬。”
“將軍,兩權相害取其輕啊,想來明軍要占領眉縣會很容易,大散關卻並不會太輕鬆,那裏鎮守的畢竟是孟喬芳的麾下愛將。”
李國翰微微點頭,“嗯,看起來,也隻有這個辦法,才能是我大軍在明軍的圍追堵截之中金蟬脫殼了,我們就走褒斜古道,再穿過連雲棧道去陳倉道,這樣也許真的可以甩開明軍。”
李國翰掃視了麾下將官一眼,朗聲幹脆地說,“傳令全軍整裝,明日寅時三刻,突圍出城!”隨著李國翰的一聲令下,決定著未來明清兩軍陝西大戰走勢的一次行軍即將開始了。
來到漢中的是蜀王劉文秀帶領著3萬人馬,其中有兩萬是他大西軍的老班底,李元胤到達巴山之後,便不再前進了。
按照皇帝給予的任務,以巴山為界,李元胤此後要防衛整個四川,為劉文秀提供給養。劉文秀則要繼續進攻漢中,繼而抵達西安城下與馬進忠會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