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沈陽城南的戰場,是一支十七世紀最強大的鐵騎與一支最倔強的步軍的一場鐵與血的碰撞。
為何明末清初的戰場,清人說,大清問鼎的無數次戰役中,野戰之壯無出黑山。
大明說,野戰之壯莫過於渾河。
黑山血戰和渾河血戰,說的都是同一場戰役的不同名稱而已,然而無論是清人還是明人的冠名,都稱之位血戰。
單就渾河北岸兩軍的兵力對比來說,算上沈陽城裏的人馬,金軍已經達到了十一比一的壓倒性優勢。
更有前赴後繼的鐵血八旗如群狼凶獸一般抵死的衝鋒。
然而在這樣絕對瘋狂的猛攻下,九千川軍依舊巋然不動。
努爾哈赤瘋了一樣揮舞著戰刀,右翼四旗五萬大軍一次次撞陣。
步甲被撞碎,那就騎兵直接上陣,騎兵的戰馬被明軍的拒馬槍刺透胸膛,連拒馬槍都被戰馬急奔撞斷。
川軍中,有人手裏的長槍竟破甲後,全都刺入戰馬的身體,隻留下一小段槍攥,可金軍依舊剛猛狂撲。
死了戰馬的,便下馬再戰,墮馬的便爬向戰場。
斷了手腳的,就用殘缺的肢體抱住明軍。
他們拳打腳踢,牙齒咬......
“投槍上!”
中間石柱軍最為穩固,下手也最為狠辣,一排排投槍的貫力,比之弓弩簡直可稱得上是反器械反坦克步槍般的威力。
有金兵連人帶馬被石柱軍的投槍串成了糖葫蘆。
然而金軍的攻勢實在太凶猛了,堅韌如石柱軍,外圍車陣也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斬馬刀,上!”
戰車之上忽地躍下一排排的健卒,不著盔甲不帶頭盔,紅衣束發,那是大明的顏色。
有秦邦翰親自帶隊的數百斬馬刀手,猙獰著臉孔越出戰陣,便是要對那當世最強還以顏色。
“白杆兵上!”
銜接而來的是身後數百白杆兵,秦翼明的一杆長槍最為耀眼,驕陽之下,他長身玉立,一張黑臉不喜不怒,猶如一尊黑色雕塑。
他是罵人最凶,卻絕非跑得最快,戎馬四十年的秦翼明,不知親手殺過多少敵人,也不知親手埋葬過多少袍澤。
他隻是越來越冷,心冷、手冷,漸漸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了。
因為他不喜歡殺人,也同樣不喜歡說話。
可此時正年輕氣盛的他,一杆長槍如封似閉,左旋右突兩眼放光。
秦邦屏們的斬馬刀力發千鈞動於九天。
秦翼明們的白杆槍收發於瞬息之間,動如流星,快如閃電。
麾下鉤鐮槍與二叔的斬馬刀配合,兩人一組便示範著如同一台台收割機在割著平原之上的麥子。
斬馬刀大開大合,白杆槍長驅直入,沒有人去顧及防守,這些敢死之人自跳出戰陣的那一刻起,就是為了同敵人以命換命。
斬馬刀碎甲,白杆槍破甲;斬馬刀斬落馬頭,白杆槍伺機豁開馬腹。
如果斬馬刀斬馬成功,繼而倒地的金兵便會被白杆槍一槍穿透。
正麵的兩路金兵被石柱軍殺得是人仰馬翻,沒有換得石柱軍死士的多少性命,自己一方卻幾乎沒有多少站著的人馬了。
梆子一響,兩支敢死隊肅然撤回戰陣,戰車之上繼續長槍挺立,軍陣前後重新槍炮齊鳴。
左右兩翼的永寧軍和酉陽軍也全都殺紅了眼。
火炮和火槍的炮管槍管都被打紅了,炮彈子彈也快要打光了,卻依然看不到戰鬥有結束的跡象,努爾哈赤的八旗軍依然在不顧一切的衝鋒。
隻是一波又一波,一合又一合,老罕王也同明軍一樣,根本看不到這場鐵與血的碰撞有任何奇跡出現。
渾河北岸絞肉餡一般堆積起一層層的屍體,僅僅幾個時辰的廝殺,右翼四旗便折損了數千兵力。
而逃出四十裏的北軍見皇太極撤了,重又慢悠悠地趕回白塔鋪,卻隻是聽到哨探回去的稟報,便已經一個個嚇得骨頭都軟了,走不動道,越走越慢。
漸漸的,老罕王冷靜了一些,便是心疼的直哆嗦了。
前陣子攻占沈陽城實在太容易了,這讓老罕王對明軍也起了輕慢之心,若是見到袁應泰,他甚至會一口啐到那頭豬的臉上,然後罵他一句:你個白癡。
難道是那個白癡促成了這一場本不該發生的血戰?
連冷靜下來的罕王自己,都已經找不到開啟這場血流漂杵的戰役的理由了。
不應該呀,不能夠啊?
明軍絕對是明知道不可能得勝的,我在沈陽城有十萬鐵騎,而你們攏共隻有一萬餘,卻偏要與我來一場大的,而且是在我以逸待勞的情況下?
這是什麽邏輯?
也許戰爭就如同互懟的兩個人,相互噴口水,掐著腰站大街上懟天懟地懟空氣,然後全都把自己懟得氣咻咻,便是啥也不管直接衝上去k他丫的。
老罕王覺著川軍瘋了,真的瘋了,可他自己呢?
他又何曾不是明知道這支川軍是遼東明軍裏最大的一群刺兒頭,卻仍咬牙切齒非來拔掉人家的門牙?
渾河北岸的戰鬥,可以被形容成一群野狼和一支刺蝟的撕逼大戰。
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是野狼一身刺兒,刺蝟一身毛。
被刺蝟紮了一身的眼兒,老狼王努爾哈赤心中終於意識到了,這必將是一場從未遭遇過的最慘痛一戰。
《滿文老檔》日後也記載渾河血戰說:乃遼左用兵第一血戰,是大清入關之前所遭受的最最慘烈的一戰。
此戰,八旗軍的損失比之寧遠和寧錦之戰的損失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老太太看地圖,這才哪兒到哪兒啊,血戰才剛剛開始了一道開胃菜而已。
努爾哈赤雖然清醒了,卻沒有意識到他還將遭受更大的打擊,因為三百年大明最強大的,也是中國幾千年最強大最冷靜也最最凶狠的:大明女軍神!
......還沒有出來和他打招呼呢。
這是連幾十年戎馬的老罕王都從來未曾見過的戰場。
兩軍交鋒處如山奔海立,鐵馬奔馳的闊野似沙起雲行,一波波驚濤褪去,明軍大陣依舊肅然挺立。
一次次的衝鋒初來如水鳴峽響徹天際,一次次撞陣又如雷波滾動疾風驟雨,可一次次的敗退又好似白虹消散,讓全體八旗說不出的憤然,說不清的抑鬱。
頭幾波衝鋒時,四個旗被人流給擠回來的四旗旗主和固山們都還泫然欲泣。
為何明末清初的戰場,清人說,大清問鼎的無數次戰役中,野戰之壯無出黑山。
大明說,野戰之壯莫過於渾河。
黑山血戰和渾河血戰,說的都是同一場戰役的不同名稱而已,然而無論是清人還是明人的冠名,都稱之位血戰。
單就渾河北岸兩軍的兵力對比來說,算上沈陽城裏的人馬,金軍已經達到了十一比一的壓倒性優勢。
更有前赴後繼的鐵血八旗如群狼凶獸一般抵死的衝鋒。
然而在這樣絕對瘋狂的猛攻下,九千川軍依舊巋然不動。
努爾哈赤瘋了一樣揮舞著戰刀,右翼四旗五萬大軍一次次撞陣。
步甲被撞碎,那就騎兵直接上陣,騎兵的戰馬被明軍的拒馬槍刺透胸膛,連拒馬槍都被戰馬急奔撞斷。
川軍中,有人手裏的長槍竟破甲後,全都刺入戰馬的身體,隻留下一小段槍攥,可金軍依舊剛猛狂撲。
死了戰馬的,便下馬再戰,墮馬的便爬向戰場。
斷了手腳的,就用殘缺的肢體抱住明軍。
他們拳打腳踢,牙齒咬......
“投槍上!”
中間石柱軍最為穩固,下手也最為狠辣,一排排投槍的貫力,比之弓弩簡直可稱得上是反器械反坦克步槍般的威力。
有金兵連人帶馬被石柱軍的投槍串成了糖葫蘆。
然而金軍的攻勢實在太凶猛了,堅韌如石柱軍,外圍車陣也出現了鬆動的跡象。
“斬馬刀,上!”
戰車之上忽地躍下一排排的健卒,不著盔甲不帶頭盔,紅衣束發,那是大明的顏色。
有秦邦翰親自帶隊的數百斬馬刀手,猙獰著臉孔越出戰陣,便是要對那當世最強還以顏色。
“白杆兵上!”
銜接而來的是身後數百白杆兵,秦翼明的一杆長槍最為耀眼,驕陽之下,他長身玉立,一張黑臉不喜不怒,猶如一尊黑色雕塑。
他是罵人最凶,卻絕非跑得最快,戎馬四十年的秦翼明,不知親手殺過多少敵人,也不知親手埋葬過多少袍澤。
他隻是越來越冷,心冷、手冷,漸漸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了。
因為他不喜歡殺人,也同樣不喜歡說話。
可此時正年輕氣盛的他,一杆長槍如封似閉,左旋右突兩眼放光。
秦邦屏們的斬馬刀力發千鈞動於九天。
秦翼明們的白杆槍收發於瞬息之間,動如流星,快如閃電。
麾下鉤鐮槍與二叔的斬馬刀配合,兩人一組便示範著如同一台台收割機在割著平原之上的麥子。
斬馬刀大開大合,白杆槍長驅直入,沒有人去顧及防守,這些敢死之人自跳出戰陣的那一刻起,就是為了同敵人以命換命。
斬馬刀碎甲,白杆槍破甲;斬馬刀斬落馬頭,白杆槍伺機豁開馬腹。
如果斬馬刀斬馬成功,繼而倒地的金兵便會被白杆槍一槍穿透。
正麵的兩路金兵被石柱軍殺得是人仰馬翻,沒有換得石柱軍死士的多少性命,自己一方卻幾乎沒有多少站著的人馬了。
梆子一響,兩支敢死隊肅然撤回戰陣,戰車之上繼續長槍挺立,軍陣前後重新槍炮齊鳴。
左右兩翼的永寧軍和酉陽軍也全都殺紅了眼。
火炮和火槍的炮管槍管都被打紅了,炮彈子彈也快要打光了,卻依然看不到戰鬥有結束的跡象,努爾哈赤的八旗軍依然在不顧一切的衝鋒。
隻是一波又一波,一合又一合,老罕王也同明軍一樣,根本看不到這場鐵與血的碰撞有任何奇跡出現。
渾河北岸絞肉餡一般堆積起一層層的屍體,僅僅幾個時辰的廝殺,右翼四旗便折損了數千兵力。
而逃出四十裏的北軍見皇太極撤了,重又慢悠悠地趕回白塔鋪,卻隻是聽到哨探回去的稟報,便已經一個個嚇得骨頭都軟了,走不動道,越走越慢。
漸漸的,老罕王冷靜了一些,便是心疼的直哆嗦了。
前陣子攻占沈陽城實在太容易了,這讓老罕王對明軍也起了輕慢之心,若是見到袁應泰,他甚至會一口啐到那頭豬的臉上,然後罵他一句:你個白癡。
難道是那個白癡促成了這一場本不該發生的血戰?
連冷靜下來的罕王自己,都已經找不到開啟這場血流漂杵的戰役的理由了。
不應該呀,不能夠啊?
明軍絕對是明知道不可能得勝的,我在沈陽城有十萬鐵騎,而你們攏共隻有一萬餘,卻偏要與我來一場大的,而且是在我以逸待勞的情況下?
這是什麽邏輯?
也許戰爭就如同互懟的兩個人,相互噴口水,掐著腰站大街上懟天懟地懟空氣,然後全都把自己懟得氣咻咻,便是啥也不管直接衝上去k他丫的。
老罕王覺著川軍瘋了,真的瘋了,可他自己呢?
他又何曾不是明知道這支川軍是遼東明軍裏最大的一群刺兒頭,卻仍咬牙切齒非來拔掉人家的門牙?
渾河北岸的戰鬥,可以被形容成一群野狼和一支刺蝟的撕逼大戰。
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是野狼一身刺兒,刺蝟一身毛。
被刺蝟紮了一身的眼兒,老狼王努爾哈赤心中終於意識到了,這必將是一場從未遭遇過的最慘痛一戰。
《滿文老檔》日後也記載渾河血戰說:乃遼左用兵第一血戰,是大清入關之前所遭受的最最慘烈的一戰。
此戰,八旗軍的損失比之寧遠和寧錦之戰的損失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老太太看地圖,這才哪兒到哪兒啊,血戰才剛剛開始了一道開胃菜而已。
努爾哈赤雖然清醒了,卻沒有意識到他還將遭受更大的打擊,因為三百年大明最強大的,也是中國幾千年最強大最冷靜也最最凶狠的:大明女軍神!
......還沒有出來和他打招呼呢。
這是連幾十年戎馬的老罕王都從來未曾見過的戰場。
兩軍交鋒處如山奔海立,鐵馬奔馳的闊野似沙起雲行,一波波驚濤褪去,明軍大陣依舊肅然挺立。
一次次的衝鋒初來如水鳴峽響徹天際,一次次撞陣又如雷波滾動疾風驟雨,可一次次的敗退又好似白虹消散,讓全體八旗說不出的憤然,說不清的抑鬱。
頭幾波衝鋒時,四個旗被人流給擠回來的四旗旗主和固山們都還泫然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