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再說沈陽城。


    當得到沈陽城被圍攻的消息後,袁應泰立刻調集人馬馳援。


    這便又要說沈陽守將總兵官賀世賢和尤世功兩員‘猛將’了,按說這二位在向經略大人袁應泰發出求救後就麻溜地緊閉城門死守唄。


    他們偏不,愛喝酒的總兵賀世賢在發出求援後,借著酒勁兒,第一件事便是挽起袖子拎著大砍刀帶頭與麾下一千精銳騎兵衝鋒出城砍人去了。


    總兵大人為何這麽生猛呢?咋和後來明軍將領談八旗色變的畫風大相徑庭呢?


    這便要說薩爾滸之後,緊急啟用的熊廷弼真的很厲害,經過他的一番精心治理,遼東明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六萬人,不是袁應泰嗶嗶的十萬人。


    袁應泰上報朝廷說此前十萬,他來之後增加到了十八萬,那是為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人熊廷弼留下了十六萬人,而他自己搞出來的兵力就兩萬人而已,且大部分都是敵人的馬甲。


    熊廷弼對努爾哈赤一直采取的戰略是,‘南顧北窺坐困轉蹇’,固守中心城堡,並到處修築小型城池,一步步壓縮金兵的生存空間,把努爾哈赤困死,堵死。


    這期間,他料定努爾哈赤為了活口氣兒,就一定會衝出牢籠和他打,那麽正好,我在堅城之中等你。


    這個戰略戰術被認為是在同八旗爭奪戰略主動權時,所有戰略戰術當中最聰明且最有效的一種。


    後來孫元化、毛文龍、袁崇煥做的都不錯,卻沒有比熊廷弼的拉網合圍十麵埋伏更低風險高時效了。


    你來我往,努爾哈赤四麵出擊,熊廷弼是三麵合圍,努爾哈赤見自己的戰術討不到便宜,便把四麵出擊改為重點進攻。


    嗬嗬,怎麽聽著像是國共內戰呢?連戰場地點都差不多。


    熊廷弼的戰術進逼期間,賀世賢就是重要執行者之一,


    他還在金軍調整戰術後,擊退了努爾哈赤對沈陽城和奉集堡的第一次攻。


    是役,賀世賢率沈陽守軍於城東二十裏同努爾哈赤野戰,最後八旗軍戰敗,潰退了十五裏。


    沈陽城東二十裏的位置,大概就離現今的沈陽東陵不遠了。


    如果曆史沒有任何的波瀾不驚,沈陽東陵本來應該安葬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佟春秀。


    不過皇太極登基後,把先皇後改成了他的生母葉赫納拉氏。


    扯遠了,還是說賀世賢吧,他和搭檔尤世功都是秦軍出身,這裏說的秦軍是他二人出自陝西榆林的世代軍戶,二人是同鄉。


    沒有資料顯示他二位是熊廷弼的十個援剿總兵官,明末的曆史大多被後來的文字獄給修飾過了,許多得靠拿到手的各種明人的日記本綜合分析。


    不過賀世賢應該是援剿總兵官之一,尤世功則是袁應泰上任後被提拔為總兵的,肯定不算十總兵之一。


    這便是猜測了。


    再說賀世賢,在熊廷弼的四麵築城、步步為營戰術下,不久後,金軍由皇太極率領右翼四旗:正黃、正紅、鑲紅、鑲藍抵達沈陽城東。


    代善和阿敏率左翼:正白、鑲黃、鑲白、正藍來到城北。


    賀世賢出兵再戰城北,殺敵二百,八旗撤退,賀世賢德勝而還。


    兩次小勝麻痹了賀世賢,他沒有察覺到金兵一旦發覺戰機不大,戰鬥就隻會是一種嚐試。


    而這一次,人家認為機會來了,不是來和你小戰,而是要一口吞掉沈陽城和你賀世賢、尤世功本人。


    兩位世字輩的將軍絕對值得敬佩,不過沒有敏銳地察覺到戰局的變化。


    根據滿人記載,金軍三次進攻沈陽城,賀世賢第一次戰於沈陽城東,殺敵八十九,人家連個位數都記得清楚。


    第二次戰於沈陽城北,殺敵二百。


    這第三次賀世賢就不是殺敵二百了,而是自損一千。


    他帶出去的一千人馬被人家引誘到更遠,然後給伏擊了,當驍勇的總兵大人逃回沈陽西門的時候,守城官兵驚駭地發現,總兵大人竟然身中十四箭。


    再說得到賀世賢的求援後,袁應泰便調遣各路總兵馳援沈陽。


    而當時陳策和童仲揆兩個總兵的駐地並非在遼陽,而是在黃山。


    這個黃山不是歸來不看嶽的黃山。據說在遼陽城東一百裏,未經考證,但作者本人經常在遼陽和鞍山一代遊玩,猜測這個黃山應該是千山的一部分。


    千山某處景區確實有小黃山之稱,且景色宜人。


    這個猜測除了地理距離的猜測,還有兩個根據是大唐薛仁貴征伐高句麗時,便曾在那附近駐兵過。


    而甲午海戰清軍失敗後,日軍侵入東北,部分東北清軍便也是退入了這裏據險防禦。


    童仲揆兩萬援軍從黃山出發,走了一百裏路,到了遼陽,再到沈陽的這段路程也有一百多裏了,可這支援軍卻是最先到達的。


    然而童仲揆到達戰場的速度再快,也沒有沈陽城丟的快。


    史載努爾哈赤在天啟元年三月十日下決心開始發兵去攻打沈陽。


    準備攻城器具用了一天,行軍走路用了一天,然後破城竟然同樣也是用了一天。


    這讓人是哭還是笑呢?


    容在下大哭三聲再大笑三聲好了。


    再說走在去沈陽路上的陳策和童仲揆,得知高大堅固的沈陽城僅僅一天便被攻克後,小夥伴們全都被驚呆了。


    去過沈陽故宮的朋友應該發現,沈陽城的皇城城牆都有十幾丈高,目測差不多有六七層樓。


    雖然那是兩代帝王的清城牆,可沈陽城的明代城牆也是足夠高足夠堅固的。


    可再堅固的堡壘也抵不過從內部被攻破呀,童仲揆和陳策便有心打退堂鼓了。


    既然城池以破,那還援救個屁呀?


    就算是退兵也無可厚非,可這裏就要說到一個人的作用了,這個人對兩位總兵大吼,要求必須打過去不可。


    按說總兵大人都發話要撤兵了,為啥底下還有不同意見呢?


    那就還要說童仲揆和陳策兩人雖為總兵,卻基本沒有多少自己的兵可以總,名義受他們節製的麾下又都是大明最強的軍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漄行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漄行知並收藏殘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