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親人犧牲後,秦良玉的痛心幾乎隻有秦翼明看在了眼裏。
因為這些親人的犧牲唯有他是和姑母一同經曆的。
秦良玉一生戰功無數,卻是從沒有向朝廷標榜過自己的功績,可兩個哥哥戰死後,秦良玉卻是第一次在麵見天子時,細數了兄長犧牲時的慘狀。
天啟帝朱由校雖然目不識丁,心思卻比他弟弟崇禎皇帝要清明多了,在任用賢臣良將方麵似乎也更為很有眼光,而且大體是可以做到賞罰分明的。
當聽到秦良玉的述說渾河之戰的戰況,天啟帝也頗為動容,便追贈了秦邦屏都督僉事一職,還允許子孫世襲罔替。
這一職位,也由秦翼明承襲了下來。
秦翼明也是秦家和馬家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崇禎朝那些慣於清談的腐儒看不懂秦翼明的忠直敦厚和沉穩幹練。
哪怕那些人總是罵他膽小鬼,哪怕他曾被遷怒與他的崇禎皇帝一擼到底,他也全不在意。
如果一個人連生死都看淡了,豈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眼神?
秦良玉沒有讓馬萬年而是讓秦翼明去,算是給足了劉文秀和李定國麵子了。
秦翼明去了之後,不久後便回來了,並對秦良玉說:
“姑母大人,劉文秀和李定國求見姑母大人,說是有要事相商。”
“相商?”秦良玉沉吟片刻,溫良一笑,“那就有請吧。”
秦良玉的官階,就算是在天啟朝和崇禎朝,也一直是最高的。
但是她的白杆兵,出了四川轄境去作戰時,幾乎一直都是幾千人而已。
在四川轄境外時,唯一一次兵力超過此數字,是遼東失陷後,孫承宗在遼西走廊修築大淩河城,秦翼明奉命率一萬一千餘人負責保護城池的修築工程。
這個一萬一千人不全是石柱軍,可因為有石柱軍的存在,後金軍從築城工程開始直到結束,都一直未敢進犯大淩河。
秦良玉麵見劉文秀和李定國二人,一見麵寒暄幾句之後,秦良玉便是半開玩笑的話鋒一轉,問二人道:
“本督從孫可望那裏借了些糧草,二位將軍今日來見本督,莫非是對借糧之事心存憤懣,想要討回去?”
無論是劉文秀還是李定國,甭管如何在沙場上縱橫馳騁,敢跟秦良玉說自己有意見嗎?
劉文秀連忙說明自己真實的來意,告訴秦良玉說,他倆沒有什麽意見,他就是來給大都督送行的。
而李定國則更令人意外,他竟然直接對秦良玉拱手道:“大都督,末將願意跟隨您入桂勤王。”
聽到兩個在戰場上曾經是生死敵人的年輕後生的話,秦良玉也是一陣訥然。
尤其李定國的答案真的出乎她的意外,不過細思之後,秦良玉笑了。
李定國的選擇,即是在意料之外,卻又是在情理之中。
大西軍已經再難成氣候了,四川的豪格清軍又對大西軍逼迫的緊。
李定國按照當下的話說,是一名愛國將領,也是明末屈指可數的即優秀且又負有格局的良將。
秦良玉隻是了解到他性格有些倨傲,在大西軍中,他似乎隻聽命於已經死了的張獻忠。
而且根據錦衣衛呈給秦良玉的情報來看,李定國,包括劉文秀,兩人似乎都和孫可望的關係鬧得很僵。
張獻忠臨終遺言是讓大西軍餘部歸順明朝,而張獻忠的遺孀和孫可望卻都沒把死人的話當回事。
而且孫可望還是從張獻忠遺孀手裏把兵權奪了過去。
而奪權後的孫可望並沒有履行張獻忠的遺言,這一點李定國和劉文秀是非常惱火的。
於是李定國在這時選擇脫離大西軍,同大順軍中的李過、高一功一樣加入明軍,應該同樣是想放下爭端,一致對敵吧的。
秦良玉以自己大明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名義,命孫可望、劉文秀留守雲南東北部,以及貴州南部。
前麵也說了,白杆兵幾乎都是秦家和馬家的宗族子弟,全都是自幼習武,從建成之日起,便一直是大明各部人馬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三千白杆兵,那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
而在秦良玉勤王的大隊人馬裏,不止有白杆兵和二十萬四川百姓,人們在其中竟然還看到了大西軍四將軍之一的李定國的身影。
李定國和劉文秀則其實早就有歸附大明之心,歸附大明,本就是張獻忠臨終時的遺願。
在李定國和劉文秀看來,拋棄紛爭一致對外,也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柳州城西十裏,在天浪的帶領下,大明一幹在朝的文武重臣係數來此迎接大明的上柱國,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四川總兵官秦良玉字素貞的勤王大軍。
秦良玉大軍,一路饑飡渴飲,柳州城西十裏,天浪一身戎裝。
君臣相見,秦良玉半頭鶴發,半頭青絲,不帶一絲煙火氣,依舊是說不出的當年風采。
見到秦良玉,天浪心中頗為激動,不止是秦良玉一身的赫赫戰功,有了女軍神立於廟堂,自己身邊便真正有了一位可以掛帥的皇朝柱石了。
旌旗獵獵由天際而來,兩支軍容齊整的虎狼大軍,一眼望不到頭。
數萬杆槍矛反射著朝陽的寒芒,宛若一條九天中盤旋而下的銀龍,攜帶著傲骨,散發著凜冽的威嚴氣勢。
十來員威風八麵的大將,騎著駿馬,列於一位看起來不過五十多歲的老婦身後。
而這老婦猶如天神一般,身高丈二,胯下一匹黑白相間的桃花馬,梨花槍掛在身側,腰橫兩柄寶劍,頭戴雙翎鳳翅盔。
斑斕的兩根鳳翅隨風搖曳,神光湛然的臉上滿是肅穆神色,說不盡的颯爽英姿,道不出的讓人踏實的感覺,莫名更有一種讓人不由得想去朝拜的異動。
然而秦良玉卻是率先離鞍下馬,便要對天浪叩拜,天浪搶前十數步,攙扶住她。
“上柱國為了大明江山社稷,不遠萬裏,不顧年邁,該施禮的是朕,而不是您。”
天浪說畢,還真的就地躬身,向秦良玉深深一揖......
因為這些親人的犧牲唯有他是和姑母一同經曆的。
秦良玉一生戰功無數,卻是從沒有向朝廷標榜過自己的功績,可兩個哥哥戰死後,秦良玉卻是第一次在麵見天子時,細數了兄長犧牲時的慘狀。
天啟帝朱由校雖然目不識丁,心思卻比他弟弟崇禎皇帝要清明多了,在任用賢臣良將方麵似乎也更為很有眼光,而且大體是可以做到賞罰分明的。
當聽到秦良玉的述說渾河之戰的戰況,天啟帝也頗為動容,便追贈了秦邦屏都督僉事一職,還允許子孫世襲罔替。
這一職位,也由秦翼明承襲了下來。
秦翼明也是秦家和馬家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崇禎朝那些慣於清談的腐儒看不懂秦翼明的忠直敦厚和沉穩幹練。
哪怕那些人總是罵他膽小鬼,哪怕他曾被遷怒與他的崇禎皇帝一擼到底,他也全不在意。
如果一個人連生死都看淡了,豈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眼神?
秦良玉沒有讓馬萬年而是讓秦翼明去,算是給足了劉文秀和李定國麵子了。
秦翼明去了之後,不久後便回來了,並對秦良玉說:
“姑母大人,劉文秀和李定國求見姑母大人,說是有要事相商。”
“相商?”秦良玉沉吟片刻,溫良一笑,“那就有請吧。”
秦良玉的官階,就算是在天啟朝和崇禎朝,也一直是最高的。
但是她的白杆兵,出了四川轄境去作戰時,幾乎一直都是幾千人而已。
在四川轄境外時,唯一一次兵力超過此數字,是遼東失陷後,孫承宗在遼西走廊修築大淩河城,秦翼明奉命率一萬一千餘人負責保護城池的修築工程。
這個一萬一千人不全是石柱軍,可因為有石柱軍的存在,後金軍從築城工程開始直到結束,都一直未敢進犯大淩河。
秦良玉麵見劉文秀和李定國二人,一見麵寒暄幾句之後,秦良玉便是半開玩笑的話鋒一轉,問二人道:
“本督從孫可望那裏借了些糧草,二位將軍今日來見本督,莫非是對借糧之事心存憤懣,想要討回去?”
無論是劉文秀還是李定國,甭管如何在沙場上縱橫馳騁,敢跟秦良玉說自己有意見嗎?
劉文秀連忙說明自己真實的來意,告訴秦良玉說,他倆沒有什麽意見,他就是來給大都督送行的。
而李定國則更令人意外,他竟然直接對秦良玉拱手道:“大都督,末將願意跟隨您入桂勤王。”
聽到兩個在戰場上曾經是生死敵人的年輕後生的話,秦良玉也是一陣訥然。
尤其李定國的答案真的出乎她的意外,不過細思之後,秦良玉笑了。
李定國的選擇,即是在意料之外,卻又是在情理之中。
大西軍已經再難成氣候了,四川的豪格清軍又對大西軍逼迫的緊。
李定國按照當下的話說,是一名愛國將領,也是明末屈指可數的即優秀且又負有格局的良將。
秦良玉隻是了解到他性格有些倨傲,在大西軍中,他似乎隻聽命於已經死了的張獻忠。
而且根據錦衣衛呈給秦良玉的情報來看,李定國,包括劉文秀,兩人似乎都和孫可望的關係鬧得很僵。
張獻忠臨終遺言是讓大西軍餘部歸順明朝,而張獻忠的遺孀和孫可望卻都沒把死人的話當回事。
而且孫可望還是從張獻忠遺孀手裏把兵權奪了過去。
而奪權後的孫可望並沒有履行張獻忠的遺言,這一點李定國和劉文秀是非常惱火的。
於是李定國在這時選擇脫離大西軍,同大順軍中的李過、高一功一樣加入明軍,應該同樣是想放下爭端,一致對敵吧的。
秦良玉以自己大明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名義,命孫可望、劉文秀留守雲南東北部,以及貴州南部。
前麵也說了,白杆兵幾乎都是秦家和馬家的宗族子弟,全都是自幼習武,從建成之日起,便一直是大明各部人馬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三千白杆兵,那是明軍精銳中的精銳。
而在秦良玉勤王的大隊人馬裏,不止有白杆兵和二十萬四川百姓,人們在其中竟然還看到了大西軍四將軍之一的李定國的身影。
李定國和劉文秀則其實早就有歸附大明之心,歸附大明,本就是張獻忠臨終時的遺願。
在李定國和劉文秀看來,拋棄紛爭一致對外,也是當下最明智的選擇。
柳州城西十裏,在天浪的帶領下,大明一幹在朝的文武重臣係數來此迎接大明的上柱國,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四川總兵官秦良玉字素貞的勤王大軍。
秦良玉大軍,一路饑飡渴飲,柳州城西十裏,天浪一身戎裝。
君臣相見,秦良玉半頭鶴發,半頭青絲,不帶一絲煙火氣,依舊是說不出的當年風采。
見到秦良玉,天浪心中頗為激動,不止是秦良玉一身的赫赫戰功,有了女軍神立於廟堂,自己身邊便真正有了一位可以掛帥的皇朝柱石了。
旌旗獵獵由天際而來,兩支軍容齊整的虎狼大軍,一眼望不到頭。
數萬杆槍矛反射著朝陽的寒芒,宛若一條九天中盤旋而下的銀龍,攜帶著傲骨,散發著凜冽的威嚴氣勢。
十來員威風八麵的大將,騎著駿馬,列於一位看起來不過五十多歲的老婦身後。
而這老婦猶如天神一般,身高丈二,胯下一匹黑白相間的桃花馬,梨花槍掛在身側,腰橫兩柄寶劍,頭戴雙翎鳳翅盔。
斑斕的兩根鳳翅隨風搖曳,神光湛然的臉上滿是肅穆神色,說不盡的颯爽英姿,道不出的讓人踏實的感覺,莫名更有一種讓人不由得想去朝拜的異動。
然而秦良玉卻是率先離鞍下馬,便要對天浪叩拜,天浪搶前十數步,攙扶住她。
“上柱國為了大明江山社稷,不遠萬裏,不顧年邁,該施禮的是朕,而不是您。”
天浪說畢,還真的就地躬身,向秦良玉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