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城破後,張銓被俘,見到努爾哈赤後立而不跪,還搶了一把劍放在自己的脖頸做好隨時自刎的準備。


    努爾哈赤也覺著這個遼東巡按雖然是個文官,卻也是一個奇人。


    為了誘使他投降以便安撫遼陽百姓,便又壓著他回到了遼陽官署。


    城中百姓聚集起來,都像後金軍提出要求,要他們不要讓張使君自殺。


    而張銓在對百姓說了最後一句話:“你們都是好百姓。”而後便整理衣冠,朝京師方向三拜九叩,之後便慷慨自刎而死。


    張銓生前頗具官聲,他的殉國令遼陽百姓非常痛心。


    殉國後,張銓被朝廷追贈為兵部尚書,諡號忠烈。


    張銓殉國後,張鳳儀的祖父,萬曆泰昌年間的太仆寺少卿張五典決定辭官隱退,朝廷加升他為兵部尚書允許他退休。


    然而張五典退休可不是為了避世,更不是因為兒子的殉國從此變得心灰意冷。


    他是要為國朝做一番大事的。


    張家雖出了數位文官,卻無論男女都是文武兼備的全才。


    張五典本人呢,更是精通兵略且猶善測繪。


    遼陽城破,遼東危矣,廟堂之上是一陣不甘和憋悶,於是便醞釀了接下來的反攻沈陽城。


    而張五典則看到了大明灰敗的未來,於是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為大明做些什麽。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是因為張家祖祖輩輩還有一個任務他必須繼承下來。


    張家全族其實都是守墓人,而且已經做了幾百年了。


    世道即將大亂,張五典回到祖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還是要做好守墓人的角色。


    守墓是張家世代的本分,張五典沒有忘記,可做回守墓人並不代表他隻是一個守墓人。


    這話可能有些囉嗦和拗口,先說時值崇禎三年,陝西的起義軍領袖王嘉胤已經從陝西打到了山西境內。


    說起王嘉胤這個名字,或許沒有後來的李自成、張獻忠名頭那麽響亮,但這個人卻堪稱是他倆在造反這個行業裏的祖師爺。


    了解明末起義的都知道起義軍有三十六營十三家。


    而就是由起義軍最初的統帥王嘉胤將自己麾下的兵馬劃分成三十六營,才有了日後的十三家。


    而在王嘉胤劃分麾下起義軍為三十六營的時候,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還隻是他手下的馬仔。


    各自隸屬於三十六營之一部。


    那麽張鳳儀和馬祥麟日後多次暴打王嘉胤和王自用,也就是在暴打造反派的祖宗。


    當時明軍的主力傾其全部圍剿陝西流寇,而王嘉胤則審時度勢,跳出明軍包圍圈進入山西作亂。


    此時的流寇已經號稱三十六營了,並吹噓擁兵十六萬。


    身為明末起義軍祖宗輩的王嘉胤也絕不是軟蛋,他也很厲害的。


    他來到山西後便是連破了沁水和陽城,又攻破了號稱堅城的澤州城。


    這也是王嘉胤氣焰最勝之時,可這位老祖宗最囂張的時候卻是誰也沒想到他能在一個小村莊麵前栽了跟頭。


    這裏叫做竇莊,人送外號“小北京”。


    張五典、張銓的張氏一族,便是在這裏守墳。


    自漢代以來,華夏便有很多被朝廷派下的守墳人。


    守護墳墓的主人生前一定是頗具聲望和功勳的朝廷功臣。


    而守墳人世世代代在墓葬周邊繁衍生息,至新中國、新世紀,依然會有新聞報道某某地方有守墳人的存在,而且這些人依然在恪盡職守,執行著祖祖輩輩留下來的使命。


    在北宋最為光彩絢爛的仁宗年間,大臣竇璘從陝西扶風遷居到了山西沁水,後來竇璘的女兒還成了宋哲宗的妃子,算是一門外戚了。


    仁宗朝的名臣竇璘死後,哲宗便把曲堤村劃給竇家做祖墳,並且指定一戶姓張的貧苦人家為其世代守墓。


    而這戶姓張的貧民便是張五典和張銓的祖上。


    隻是到了明朝,竇家早已衰落的不成樣子,反倒是原本的守墓人張家興盛起來。


    張銓和父親張五典都做了官,張銓殉國後,父親張五典辭官回鄉,第一是為了守墓,剛剛說了。


    而他回鄉其實還有一個目的,便是為了築城。


    小北京,這座城池便是張五典建造的。


    前文說了,張五典精於測繪,不僅文武全才,而且還是個理工男。


    家人當時也不知張五典為何不計代價要把一個小小村落修成鐵桶一般。


    而張五典則是對家人說:“遼陽一隅征調,天下騷然矣”。


    意思就是天下即將大亂,所以他要築城自保,保全活著的族人,也保護竇家的墳墓。


    張五典修築一座城池,一修便是九年。


    這份堅持和堅韌,不比愚公差了,經曆九年的辛苦,他將竇莊修成了一裏方圓的城池。


    而且小小的竇莊竟然還被他建造出來了內外兩城,開九道城門設九道關卡。


    這真的很有意思的,張五典的用意也很深。


    竟然小小的竇莊也能有九門,地方百姓們覺著挺有趣,從此便拿這座城堡與北京的九門相比,這才戲稱竇莊為小北京。


    而這座城池後來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夫人城’,而且這個夫人城的名字更為響亮,且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曆史。


    再說回崇禎三年六月,王嘉胤率十六萬賊兵攻打竇莊數日不克,賊祖宗無奈退兵,可退兵後他還是覺著挺憋屈,於是隱忍了一年之後,在次年的六月再次來攻竇莊。


    賊祖宗原是來報仇的,而且此番卷土重來他有著必勝的信心。


    有信心是因為有情報,情報顯示這一年中,張五典已經病故了。


    好大一個賊祖宗,正是趁著張五典已經過世,而且張五典的孫兒張道濬又去鎮戍雁門關去了,男人不在家,他才來竇莊欺負人張家的一門孤寡。


    說起來挺丟人的,可仗打下來則更丟人。


    此時張家的當家人,忠烈公張銓的遺孀霍氏也不是一般的羸婦。


    這一茬兒賊祖宗王嘉胤確實是真沒想到。


    更沒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和王自用還遇到了此後一生的夢魘般的存在。


    這便是張銓和霍氏的女兒,張鳳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殘明霸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漄行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漄行知並收藏殘明霸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