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珠順著灰瓦連成一線,水簾子似的傾泄下來,巷子裏鋪的石條坑坑窪窪,積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水窪,一路行過來,袍角都是濕的,吳少爺收了傘,擱到門邊,坐在離門最近的一張桌前。
寧姐兒緊緊身上的圍裙,走到灶前,反身問他:“要什麽澆頭的麵?”
陳家食肆鋪麵小,賣的東西自然不能多,手人不夠,既要揉麵又要包餛飩,便把包子饅頭這些從食單子上去掉了,單隻做麵,兼或賣些小餛飩,再加些當下時令的新鮮冷點心。
牆是重又粉過的,桌椅板凳都有八成新,湯鍋燒著滾湯,冒出熱煙來,當街的那一麵掛了一溜紅牌子,上邊刻字的菜單,賣空一樣便撤下一樣來。
因著雨天客少,那葷的隻一樣黃魚澆頭,再有一樣醬燒雙菇,裹的雞肉餡小餛飩,隻這三樣菜,寧姐兒問出去,半晌沒回應。
她扭頭去看,他才道:“一份光麵,兩個澆頭各來一碟子。”
“那要什麽湯底兒?”素麵是雞湯湯底,黃魚麵是黃魚骨頭熬的湯底,越是東西少,料就越要足,麵最緊的湯色更不能差了,吳少爺一聽這話摸了摸肚皮:“那便更來一份。”
衣衫上還帶著水汽,外邊滴噠噠雨聲不住,倒越下越大了,密密的,簾幕一般遮住了人,便連對門那漆紅的門都隻看得見一團氤紅色。
寧姐兒不說話,掀開紗布抓了一團麵,放在大漏勺子裏頭下了鍋,等麵熟了,她又問:“要軟的,還是要硬的?”
“硬些。”吳少爺麵對著門坐下,身上還穿著官服,隻在雨中看不分明,店堂裏叫這雨一遮,昏暗暗的,寧姐兒上了素麵,擱到桌板上,擺上筷子,拿了兩個瓷罐子來,一個是醋一個是秋油,用的是濼水的法子,專拿蝦米炒出來的。
她點了半半截蠟燭,一手護著光,一手持了燭柄,陰暗裏便隻看見跳動的燭火,暖紅色看著人身上都似有了熱意,越是近越是看見她眉目柔和,臉上既不喜也不嗔,倒跟上回在秦淮見麵大不一樣。
她還是不說話,隻把蠟燭擺在桌上便又走到灶間,吳少爺也不知說甚個好,他隻偶爾路過,隔著石橋梁看見這邊還有白氣,許是叫風雨吹冷了身子,這才想著來吃一碗熱乎乎的麵。
吳少爺底了頭吃麵,拿筷子挾滿一排,連湯帶汁的湊過去吸了一口,寧姐兒還坐在拿一塊板隔來的灶間撿桂花,地方淺露出半個身子,她坐在杌子上,垂了頭,朦朦的光透過雨透在她臉上,地上起了層薄霧,一屋子都是晚桂香。
“撿這個是做香囊。”忽的就有攀談的興致,他既問了,寧姐兒也隻得搭話,又挑了一朵花蒂,反細碎的花瓣盛在裙子裏,頭都不抬:“拌餡做團子。”
“什麽餡的?是蒸還是煮?”他這話一問,寧姐兒才抬頭看看他,燈堂裏一片黑,隻他跟前那支蠟燭閃著光,印出兩道劍眉,英氣非凡,她是知道吳少爺救過她們一家子性命。
這個卻是安哥兒後來才告訴她,若早早知道那個吳百戶就是流連花船逼走妻子的,她再不齒,也忍了那口氣,聽見他問,平平搭腔:“豆沙餡兒的,湯上再飄一些,今歲吃過,便要再等明年才有鮮桂花了。”
說著把那小蘿筐一抖,半蘿筐的桂花足夠做兩天的,拿手細細翻過,見裏頭再沒有細碎的花梗綠葉渣子,拿紗布罩住擺到一邊。
接著便不知做甚,張頭一看,見那麵碗快空了,又回身再下一碗,蓋了滿滿的黃魚塊兒,端過去還沒擱下來吳少爺便笑:“你做生意這樣實誠,不虧本?”
“今兒客少,算是送的。”寧姐兒還隻不笑,她曉得自家名聲跟這位比起來更糟些,原還瞞著,如今嚷出來再瞞不住,娘不清醒,哥哥卻替她發愁,便是守完了父孝,又有哪個肯上門提親,他自從家裏遭了難便一向跟妹妹商量著辦事,還曾提過給她招一個回來。
就在家中辦事,有他這個哥哥在,敢說一個不好聽的字兒,這雙拳頭饒不過他。當哥哥的為著妹妹想,妹妹自然也要為著哥哥想,她好好的姑子不出嫁,在家裏招贅,哪一家肯把女兒嫁過來。
哥哥是個實心眼,提親前頭定要把這事兒說清了,別個原中意他的,往後隻怕也不肯了,陳家雖在此地沒有根基,但卻實是本份人家,寧姐兒親事難作,安哥兒卻是香餑餑,雖還守著孝,也有媒人上門問過,安哥兒原來隻推要守孝,後頭又說,隻這一個妹妹,不肯她嫁出去受苦,要在家裏招贅的。
媒人婆攤了舌頭,勸幹了唾沫,安哥兒隻立誌不肯,自此再沒人上門,哪家裏千珍萬愛的姐兒肯嫁進一個要招妹婿的家裏,亙古就沒這個理兒。
媒人嘴往外一吹,寧姐兒更無人問津了,等知道這家子是遭過水匪的,雖也跟著歎,到底背後也說兩句,若不是陳家本份,本日裏左鄰右舍又和睦,還不定有甚樣的傳言出來。
這些個寧姐兒自家心裏明白,便是吳少爺也知道,插手了一件事,便樁樁件件都脫不開手了,長隨便不回給他聽,他也要問,一二來去知道的漸漸多起來,初是覺得這個女子有氣性有能耐。
哥哥當著櫃,她也沒閑在家裏躲懶,幫著分擔不算,還做的有模有樣,那一回同人爭執,是他給出麵擺平的,本就是他惹出來的禍事,挨著了邊,她不湊過來,他倒想著要湊過去,越是離得近,越是不好開口了。
吳少爺吃了兩碗麵,外頭雨還下得密,寧姐兒卻沒有要留的意思,收了碗筷,在熱水裏頭燙起來,吳少爺見這架勢便知是趕他,扔下散碎錢往外頭去,走上石橋再回頭,正看見她把洗碗的水往外潑。
長隨一向跟著他,坐在隔著橋那頭的湯團攤子上頭,已經吃到第三碗了,眼見著他走過來,趕緊扔下錢來,一路跟在少爺後頭,到得衙門口了才問:“少爺,莫不是瞧中了那家姐兒?”
這哪裏還是賠禮,那店鋪連著小院兒是吳家的產業,可那頭陳家租出來的小院兒卻實打實是他給租錢,再有這隔兩天的出的麵錢,拐著彎的照顧生意,若不說是上了心,哪裏有這一份的心意。
吳少爺轉身瞪了他一眼,長隨再不敢開口,吳少爺背了手踩起水花,邁上台階道:“回去,別對太太說。”
長隨當麵應了,等吳夫人問他,哪有個不說的,這回他又問明白了,這家子原跟王家竟是鄰居,初遇上水匪,衣食無靠,便是由著王家接濟的。
吳夫人一聽這話哪裏還坐得住,總歸已經出了熱孝,雖門口還貼著白紙,裏頭的白布白幛卻換了下來,換成了靛藍色的,也能待客迎賓了。
吳夫人風風火火上了門,秀娘正在預備著冬至節要用的東西,這是王老爺去後頭一個冬至,得大辦,連王四郎都要提前趕回來,正跟蓉姐兒一樣樣的對著香案香爐火筯祝版,聽見吳夫人上門,直把她迎到內室來。
才掀起門簾子吳夫人便問道:“親家,那陳家姐兒可你熟識的?”抬頭見攤了一桌子帳,茂哥兒立在窗邊背書,蓉姐兒擱了筆過來行禮,這才掩了口:“倒擾了你,實是急事,不然定要送帖子上門的。”
“親家說的哪兒話,我這兒便如同自家,還不是想來就來的。”見她模樣焦急又不欲在小輩麵前說,等蓉姐兒茂哥兒行了禮,便差了她們出去。
茂哥兒書才背到一多半兒,不樂意的的甩了兩隻小手,背著身子晃悠,蓉姐兒抱了他哄:“來,姐姐聽你背。”茂哥兒還隻不樂,原來母親姐姐一麵算帳一聽麵他就不高興,背背停停,見她們在意著,才肯往下背,鼻子裏還哼哼出聲。
如今來了客人,他行了禮就想去纏了吳夫人,讓她一道聽他背書的,哪知道竟把他們趕出門來,他本不再要人抱了,這會和委屈了,一隻手扯住蓉姐兒的裙帶子,一隻手背在身後,鴨子似的搖擺了走路,蓉姐兒一把抱起他:“要不要到後院裏頭看看綠頭鴨?”
茂哥兒噘了嘴兒,想想綠頭鴨又點頭,還撐了手談條件:“夜裏聽我背!”他好容易通了《幼學》天文篇,把那披星戴月獻曝之枕都能解釋清楚,背完了還要學著餘先生的樣子解一回的,先生問他的幾個題,還想考考母親姐姐,哪裏知道一個都理他。
“全家都聽你背,叫蘭針甘露都叫來當你的學生。”蓉姐兒最知道他,茂哥兒一聽果然高興了,點點腦袋滿意的笑,接著又舉起指頭:“要吃芋頭。”蒸芋頭沾粉片雪花洋糖,這個茂哥兒最愛吃了,天一涼下來,鹹的便小土豆撒細鹽巴,再不就是糖粉芋頭。
蓉姐兒把他交給丫頭抱:“姐姐去吩咐廚房。”哄走了茂哥兒,輕手輕腳的躡到窗門後邊,陳家的姐兒還有哪一個,不就是寧姐兒,吳夫人又是怎麽知道寧姐兒的,還一臉氣急敗壞。
她心口譬如大白扯了絲線團,豎起耳朵聽裏邊的動靜,兩個已是說過了陳家的家事,這會子隻聽見秀娘驚歎:“竟還有這事兒?”
蓉姐兒急的踮起腳來,卻又哪裏聽的見,倒是擱在廊下的瓷花盆叫她踢了一腳,裏邊聽見聲兒,秀娘一聽就知道是蓉姐兒,責問一聲:“誰在外頭當差,毛燥燥的。”
蓉姐兒吐吐舌頭,偷聽是不成了,給玉穗兒使個眼色,玉穗兒侍候了寧姐兒一場,也正記掛著她,趕緊應一聲:“是我失腳了,太太莫怪。”
兩邊對了眼神,玉穗兒點點頭,蓉姐這才往後轉去,茂哥兒拿了柳條枝子正在趕水渠裏的鴨子,嘴裏還在念叨叨的背書。
原還當秀娘怎麽也不肯說,哪知道蓉姐兒還不曾問,夜裏她自家就拉了女兒說起來:“全是一樁怪事兒,你說這吳家少爺,怎麽會瞧中了寧姐兒?”
這兩個八竿子且挨不著,在哪兒見著的,怎麽就上了心,蓉姐兒眨巴眼睛,唬了一跳:“可他,他不是才合離?”
“正是這事,若是為著寧姐兒想,我倒不願吳家去提這門親,可吳家上門來,話裏話外都是瞧不上她的意思。”秀娘歎一聲:“好好一個姐兒,難不成還響鑼打鼓的到處去說自家是清白的?”
蓉姐兒立起眉毛要怒,聽見後一句,又垂了頭不語,她知道事了,確也怪不得吳夫人,哪個肯信叫水匪擄去一回還是清白身,忽的拍了巴掌:“他不是知道麽?便是他把安哥兒寧姐兒救出來的呀?”
這兩個卻作不成一堆,且年紀也差得大了,陳家身上還有兩年孝,秀娘又歎一聲:“真是造了孽了,隻盼著兩頭都好才是。”不說旁的,蓉姐兒嫁進去,跟徐家天然就不親,吳家若再沒個好主事的,便是嫡親的兩兄弟還都生分了,更別提這本來就不是一母同胞的。
吳少爺自去吃了一回麵,到了雨天便想那麵湯的熱香氣,偏今歲秋裏雨多,每回店裏無客,他總要坐下吃上一碗麵,寧姐兒初時隻當他是客,再後來連那小夥計都悄摸的問:“那官爺可是瞧中姐兒了。”
說的她滿麵通紅,打了簾子進屋去,下回吳少爺再來,隻叫夥計出去,再不肯自家出麵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西西糖的地雷
謝謝水月憧憬的地雷~~~
麽麽噠~~~~
點下麵這個按鈕,進入愫頭的專欄,就能看到所有的文啦,點收藏作者,以後開的新文也會第一時間知道了喲
大吉大利求包養
寧姐兒緊緊身上的圍裙,走到灶前,反身問他:“要什麽澆頭的麵?”
陳家食肆鋪麵小,賣的東西自然不能多,手人不夠,既要揉麵又要包餛飩,便把包子饅頭這些從食單子上去掉了,單隻做麵,兼或賣些小餛飩,再加些當下時令的新鮮冷點心。
牆是重又粉過的,桌椅板凳都有八成新,湯鍋燒著滾湯,冒出熱煙來,當街的那一麵掛了一溜紅牌子,上邊刻字的菜單,賣空一樣便撤下一樣來。
因著雨天客少,那葷的隻一樣黃魚澆頭,再有一樣醬燒雙菇,裹的雞肉餡小餛飩,隻這三樣菜,寧姐兒問出去,半晌沒回應。
她扭頭去看,他才道:“一份光麵,兩個澆頭各來一碟子。”
“那要什麽湯底兒?”素麵是雞湯湯底,黃魚麵是黃魚骨頭熬的湯底,越是東西少,料就越要足,麵最緊的湯色更不能差了,吳少爺一聽這話摸了摸肚皮:“那便更來一份。”
衣衫上還帶著水汽,外邊滴噠噠雨聲不住,倒越下越大了,密密的,簾幕一般遮住了人,便連對門那漆紅的門都隻看得見一團氤紅色。
寧姐兒不說話,掀開紗布抓了一團麵,放在大漏勺子裏頭下了鍋,等麵熟了,她又問:“要軟的,還是要硬的?”
“硬些。”吳少爺麵對著門坐下,身上還穿著官服,隻在雨中看不分明,店堂裏叫這雨一遮,昏暗暗的,寧姐兒上了素麵,擱到桌板上,擺上筷子,拿了兩個瓷罐子來,一個是醋一個是秋油,用的是濼水的法子,專拿蝦米炒出來的。
她點了半半截蠟燭,一手護著光,一手持了燭柄,陰暗裏便隻看見跳動的燭火,暖紅色看著人身上都似有了熱意,越是近越是看見她眉目柔和,臉上既不喜也不嗔,倒跟上回在秦淮見麵大不一樣。
她還是不說話,隻把蠟燭擺在桌上便又走到灶間,吳少爺也不知說甚個好,他隻偶爾路過,隔著石橋梁看見這邊還有白氣,許是叫風雨吹冷了身子,這才想著來吃一碗熱乎乎的麵。
吳少爺底了頭吃麵,拿筷子挾滿一排,連湯帶汁的湊過去吸了一口,寧姐兒還坐在拿一塊板隔來的灶間撿桂花,地方淺露出半個身子,她坐在杌子上,垂了頭,朦朦的光透過雨透在她臉上,地上起了層薄霧,一屋子都是晚桂香。
“撿這個是做香囊。”忽的就有攀談的興致,他既問了,寧姐兒也隻得搭話,又挑了一朵花蒂,反細碎的花瓣盛在裙子裏,頭都不抬:“拌餡做團子。”
“什麽餡的?是蒸還是煮?”他這話一問,寧姐兒才抬頭看看他,燈堂裏一片黑,隻他跟前那支蠟燭閃著光,印出兩道劍眉,英氣非凡,她是知道吳少爺救過她們一家子性命。
這個卻是安哥兒後來才告訴她,若早早知道那個吳百戶就是流連花船逼走妻子的,她再不齒,也忍了那口氣,聽見他問,平平搭腔:“豆沙餡兒的,湯上再飄一些,今歲吃過,便要再等明年才有鮮桂花了。”
說著把那小蘿筐一抖,半蘿筐的桂花足夠做兩天的,拿手細細翻過,見裏頭再沒有細碎的花梗綠葉渣子,拿紗布罩住擺到一邊。
接著便不知做甚,張頭一看,見那麵碗快空了,又回身再下一碗,蓋了滿滿的黃魚塊兒,端過去還沒擱下來吳少爺便笑:“你做生意這樣實誠,不虧本?”
“今兒客少,算是送的。”寧姐兒還隻不笑,她曉得自家名聲跟這位比起來更糟些,原還瞞著,如今嚷出來再瞞不住,娘不清醒,哥哥卻替她發愁,便是守完了父孝,又有哪個肯上門提親,他自從家裏遭了難便一向跟妹妹商量著辦事,還曾提過給她招一個回來。
就在家中辦事,有他這個哥哥在,敢說一個不好聽的字兒,這雙拳頭饒不過他。當哥哥的為著妹妹想,妹妹自然也要為著哥哥想,她好好的姑子不出嫁,在家裏招贅,哪一家肯把女兒嫁過來。
哥哥是個實心眼,提親前頭定要把這事兒說清了,別個原中意他的,往後隻怕也不肯了,陳家雖在此地沒有根基,但卻實是本份人家,寧姐兒親事難作,安哥兒卻是香餑餑,雖還守著孝,也有媒人上門問過,安哥兒原來隻推要守孝,後頭又說,隻這一個妹妹,不肯她嫁出去受苦,要在家裏招贅的。
媒人婆攤了舌頭,勸幹了唾沫,安哥兒隻立誌不肯,自此再沒人上門,哪家裏千珍萬愛的姐兒肯嫁進一個要招妹婿的家裏,亙古就沒這個理兒。
媒人嘴往外一吹,寧姐兒更無人問津了,等知道這家子是遭過水匪的,雖也跟著歎,到底背後也說兩句,若不是陳家本份,本日裏左鄰右舍又和睦,還不定有甚樣的傳言出來。
這些個寧姐兒自家心裏明白,便是吳少爺也知道,插手了一件事,便樁樁件件都脫不開手了,長隨便不回給他聽,他也要問,一二來去知道的漸漸多起來,初是覺得這個女子有氣性有能耐。
哥哥當著櫃,她也沒閑在家裏躲懶,幫著分擔不算,還做的有模有樣,那一回同人爭執,是他給出麵擺平的,本就是他惹出來的禍事,挨著了邊,她不湊過來,他倒想著要湊過去,越是離得近,越是不好開口了。
吳少爺吃了兩碗麵,外頭雨還下得密,寧姐兒卻沒有要留的意思,收了碗筷,在熱水裏頭燙起來,吳少爺見這架勢便知是趕他,扔下散碎錢往外頭去,走上石橋再回頭,正看見她把洗碗的水往外潑。
長隨一向跟著他,坐在隔著橋那頭的湯團攤子上頭,已經吃到第三碗了,眼見著他走過來,趕緊扔下錢來,一路跟在少爺後頭,到得衙門口了才問:“少爺,莫不是瞧中了那家姐兒?”
這哪裏還是賠禮,那店鋪連著小院兒是吳家的產業,可那頭陳家租出來的小院兒卻實打實是他給租錢,再有這隔兩天的出的麵錢,拐著彎的照顧生意,若不說是上了心,哪裏有這一份的心意。
吳少爺轉身瞪了他一眼,長隨再不敢開口,吳少爺背了手踩起水花,邁上台階道:“回去,別對太太說。”
長隨當麵應了,等吳夫人問他,哪有個不說的,這回他又問明白了,這家子原跟王家竟是鄰居,初遇上水匪,衣食無靠,便是由著王家接濟的。
吳夫人一聽這話哪裏還坐得住,總歸已經出了熱孝,雖門口還貼著白紙,裏頭的白布白幛卻換了下來,換成了靛藍色的,也能待客迎賓了。
吳夫人風風火火上了門,秀娘正在預備著冬至節要用的東西,這是王老爺去後頭一個冬至,得大辦,連王四郎都要提前趕回來,正跟蓉姐兒一樣樣的對著香案香爐火筯祝版,聽見吳夫人上門,直把她迎到內室來。
才掀起門簾子吳夫人便問道:“親家,那陳家姐兒可你熟識的?”抬頭見攤了一桌子帳,茂哥兒立在窗邊背書,蓉姐兒擱了筆過來行禮,這才掩了口:“倒擾了你,實是急事,不然定要送帖子上門的。”
“親家說的哪兒話,我這兒便如同自家,還不是想來就來的。”見她模樣焦急又不欲在小輩麵前說,等蓉姐兒茂哥兒行了禮,便差了她們出去。
茂哥兒書才背到一多半兒,不樂意的的甩了兩隻小手,背著身子晃悠,蓉姐兒抱了他哄:“來,姐姐聽你背。”茂哥兒還隻不樂,原來母親姐姐一麵算帳一聽麵他就不高興,背背停停,見她們在意著,才肯往下背,鼻子裏還哼哼出聲。
如今來了客人,他行了禮就想去纏了吳夫人,讓她一道聽他背書的,哪知道竟把他們趕出門來,他本不再要人抱了,這會和委屈了,一隻手扯住蓉姐兒的裙帶子,一隻手背在身後,鴨子似的搖擺了走路,蓉姐兒一把抱起他:“要不要到後院裏頭看看綠頭鴨?”
茂哥兒噘了嘴兒,想想綠頭鴨又點頭,還撐了手談條件:“夜裏聽我背!”他好容易通了《幼學》天文篇,把那披星戴月獻曝之枕都能解釋清楚,背完了還要學著餘先生的樣子解一回的,先生問他的幾個題,還想考考母親姐姐,哪裏知道一個都理他。
“全家都聽你背,叫蘭針甘露都叫來當你的學生。”蓉姐兒最知道他,茂哥兒一聽果然高興了,點點腦袋滿意的笑,接著又舉起指頭:“要吃芋頭。”蒸芋頭沾粉片雪花洋糖,這個茂哥兒最愛吃了,天一涼下來,鹹的便小土豆撒細鹽巴,再不就是糖粉芋頭。
蓉姐兒把他交給丫頭抱:“姐姐去吩咐廚房。”哄走了茂哥兒,輕手輕腳的躡到窗門後邊,陳家的姐兒還有哪一個,不就是寧姐兒,吳夫人又是怎麽知道寧姐兒的,還一臉氣急敗壞。
她心口譬如大白扯了絲線團,豎起耳朵聽裏邊的動靜,兩個已是說過了陳家的家事,這會子隻聽見秀娘驚歎:“竟還有這事兒?”
蓉姐兒急的踮起腳來,卻又哪裏聽的見,倒是擱在廊下的瓷花盆叫她踢了一腳,裏邊聽見聲兒,秀娘一聽就知道是蓉姐兒,責問一聲:“誰在外頭當差,毛燥燥的。”
蓉姐兒吐吐舌頭,偷聽是不成了,給玉穗兒使個眼色,玉穗兒侍候了寧姐兒一場,也正記掛著她,趕緊應一聲:“是我失腳了,太太莫怪。”
兩邊對了眼神,玉穗兒點點頭,蓉姐這才往後轉去,茂哥兒拿了柳條枝子正在趕水渠裏的鴨子,嘴裏還在念叨叨的背書。
原還當秀娘怎麽也不肯說,哪知道蓉姐兒還不曾問,夜裏她自家就拉了女兒說起來:“全是一樁怪事兒,你說這吳家少爺,怎麽會瞧中了寧姐兒?”
這兩個八竿子且挨不著,在哪兒見著的,怎麽就上了心,蓉姐兒眨巴眼睛,唬了一跳:“可他,他不是才合離?”
“正是這事,若是為著寧姐兒想,我倒不願吳家去提這門親,可吳家上門來,話裏話外都是瞧不上她的意思。”秀娘歎一聲:“好好一個姐兒,難不成還響鑼打鼓的到處去說自家是清白的?”
蓉姐兒立起眉毛要怒,聽見後一句,又垂了頭不語,她知道事了,確也怪不得吳夫人,哪個肯信叫水匪擄去一回還是清白身,忽的拍了巴掌:“他不是知道麽?便是他把安哥兒寧姐兒救出來的呀?”
這兩個卻作不成一堆,且年紀也差得大了,陳家身上還有兩年孝,秀娘又歎一聲:“真是造了孽了,隻盼著兩頭都好才是。”不說旁的,蓉姐兒嫁進去,跟徐家天然就不親,吳家若再沒個好主事的,便是嫡親的兩兄弟還都生分了,更別提這本來就不是一母同胞的。
吳少爺自去吃了一回麵,到了雨天便想那麵湯的熱香氣,偏今歲秋裏雨多,每回店裏無客,他總要坐下吃上一碗麵,寧姐兒初時隻當他是客,再後來連那小夥計都悄摸的問:“那官爺可是瞧中姐兒了。”
說的她滿麵通紅,打了簾子進屋去,下回吳少爺再來,隻叫夥計出去,再不肯自家出麵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西西糖的地雷
謝謝水月憧憬的地雷~~~
麽麽噠~~~~
點下麵這個按鈕,進入愫頭的專欄,就能看到所有的文啦,點收藏作者,以後開的新文也會第一時間知道了喲
大吉大利求包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