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竹並沒有猜錯,此時的太後,其實也正因為陳珚納妃的事心煩。
要說,前朝也不是沒有隻獨娶了皇後一個的事兒,譬如這隋文帝和獨孤皇後便是相約不二,不過即使如此,文帝也起碼有兩個兒子不是?這還都是養大的,算上沒養大的那肯定不止兩個。陳珚雖說年紀小,但也隻有一個京哥,而且說白了,不論是周太皇還是蕭太後,都是被賢明太子的事給嚇怕了,先帝生前的遺願也是兩宮的願望——天家人丁不旺,還是要多子多孫,才能讓人放心啊。
皇後溫良恭讓,容貌、女德都是沒得挑的,現在把後宮事務也打理得井井有條,其實兩宮對她也很是滿意,隻是她之前的小產,讓人心裏不能不有所憂慮,對於外戚們明裏暗裏的勸諫,周太皇和蕭太後倒的確都是聽進去了。周太皇還好一些,事不關己不開口,隻管著被人孝敬,蕭太後是真的把陳珚當親兒子,雖然先帝去世的時候,陳珚過繼來還沒多久,根基不穩,她完全可以垂簾聽政,起碼把先帝的喪事主持完了再說,可蕭太後壓根都沒提這一茬,直接就把朝政交到了陳珚手上,這孩子也沒讓人失望,並沒有一登基就開始大肆分封福王家的人,甚至是給福王上封號。過繼了就是過繼了,安安穩穩,還是給蕭太後當兒子。
這麽一來,蕭太後肯定就不希望將來七哥一家也淪落到要過繼的地步了,她知道這過繼人家兒子的滋味,若非這是親妹妹家的孩子,從小在眼前看大的,她倒寧可和先帝一起去了,也不願受這個苦。雖然明知道七哥不太可能答應選妃,也知道皇後當時根本都沒回答先帝‘多子多孫’的話,但她還是想著,多納妃子,多生幾個,就當是請人來生——這才是第一要務,等生完了以後,皇後愛怎麽對付就怎麽對付,不給封號都沒什麽問題,甚至於來一招‘狸貓換太子’,她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至於陳珚當時對宋家的承諾——那時候他還不是皇帝呢,世易時移,老抱著這事說話那就有點沒勁了。蕭太後甚至都已經忘記了當年還有這麽一出荒唐的事情,反正,現在宋家也不可能上門來為自己的女兒出頭了。
還是得在皇後身上下功夫,這事要是皇後肯了,皇帝萬萬沒有不肯的道理。要知道,沒有貓兒不愛腥的,若是能關注自己不去偷腥就已經不錯了,腥味送到嘴邊來還能不吃一口,那就不是男人。太後當年和先帝的感情也是極深,可宮裏也不是沒有別的妃嬪,她明白這個道理。
“……到底是連著親。”太後用來勸說皇後的,也不是那些賢良淑德的話語,那些話太泛泛了,再說,皇後是大儒人家的女兒,沒準就端出什麽大道理來,反而把自己堵得沒話說了。“南黨始終不能放心,總是想著要把王參政給打下去才好,就是為了王參政想著,宮裏也該納些新人,大家都是外戚,南黨也就無話可說了。”
王家和宋家之間,也是頗為無奈,本來都又結了一門親事了,還沒成親呢,趕上小皇子夭折,陳珚再度被接近宮中,隻好再度退婚。但即使如此,朝中也都是把王家和宋家當成親戚算了,一直有意無意地把王參政往外戚的路子上編排,太後這說得也不是假話,不少親戚都是這麽勸的——薑相公族裏也不是沒有好的小娘子,嫡支就罷了,沒有當妃嬪的道理,可偏宗遠支裏采選一個,不也挺合適麽?以後南黨也就不能再這麽對付王參政了,要說外戚,大家都是外戚,南黨也沒幹淨到哪去。
她本以為宋竹會和她強嘴,沒想到她倒是一臉深思,沒有立刻回絕,蕭太後心中動了幾下——難道她終究是想通了?
但想到先帝臨終前的事,她又不敢太樂觀,當時都沒答應,怎麽自己這幾句話就給說得動心了。
“姑姑說得也是道理。”宋竹輕聲細語地說,“況且,宮中也從沒有隻有一個主位的事情,若是不納新,隻怕總有些人揪著我的錯,覺得我妒忌,將來壞了名聲,反為不美。”
蕭太後也有一部分這樣的考慮,聞言連連點頭,“原來你也是看得清楚,那便更好了,這麽說,三娘你是想通了麽?”
宋竹眉頭一蹙,“可這是大事,我不敢擅自做主,姑姑和七哥商量便是了,問我,我也不能代七哥回話呀……”
蕭太後原本想的是讓宋竹去和陳珚說,但見宋竹娥眉輕斂,說不出的楚楚輕愁,心裏也是有些軟了:罷了,都是女人家,有些心思自己也能明白。讓她自己去和七哥說,隻怕還是過不去這道坎,不過聽這意思,應該是默許了。
這已經是讓人喜出望外的進展了,蕭太後也不敢拖延太久,打鐵趁熱,第二日就和陳珚說了采選的事,“三娘都吐口答應了,你怎麽想?”
陳珚也是皺著眉頭,一臉難以決斷的樣子,“娘……這件事我還想先和三娘商量商量。”
這是還有些不信她的話呢,太後也是無奈,“我還能騙你麽?到底是娶了新婦了……罷了,你要商量,那也隨你。”
她也就暫時把這件事放下了,想著幾天後再提著問一問,別讓七哥就這麽蒙混過去,又和陳珚說了些別的事,這才讓他回去福寧宮歇息。自己心中沉重的心事,也是放下了一多半——有鬆動就好,今年內,應該能把這件事辦下來了。
可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上,就有人匆匆地跑來壽安宮報信了。
……皇後回娘家了。
蕭太後幾乎以為自己還沒睡醒,在大腿上狠狠地擰了一把,這才確定自己正醒著呢,“回——回娘家?”
這在宮裏可是幾十年都沒有的事,入宮的女子哪有那麽容易回去的?除了每年去金明池的那幾次以外,就隻有外頭親人進來省親,自己絕沒有出宮一次的道理,這回娘家省親的話,連報信人都覺得不好出口,可事情的確如此,不說又不行,“娘娘用完早飯就出去了,倒是沒把京哥抱走,還給官家留了書信……”
她是怎麽出去的?誰給她預備的車馬?誰敢放行?難道身邊就沒人攔著?
在最初的震驚後,疑問頓時是一個接一個地冒了上來,太後聽人這麽說,連忙追問,“這麽說,官家已經知道此事了?”
“也已經往前頭去送信了……”那女史囁嚅著說,“這是大事,不敢瞞著。”
蕭太後對於皇帝的作息習慣是很熟悉的,因為官衙辦事的節奏不會變,皇帝辦事的節奏當然也就不會變。現在皇帝應該在內東門小殿和眾卿家議事——這不是家醜外揚嗎?這還像話?
她正想怒斥這件事辦得不對,可又隱約覺得是自己想岔了,蕭太後勉力定下心來,把這件事在心裏滾了幾滾,忽然靈光一閃,氣得幾乎嘔血——“這個、這個、這個……這個逆子!”
是啊,這件事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就是女史心裏都犯嘀咕呢,聽了蕭太後的喝聲,也是明白了過來:若不是官家在背後支持,聖人怎麽可能說走就走,有車有馬,還有人給她開門?這件事與其說是聖人的主意,倒不如說是官家的主意……
#
且不說宮裏是如何雞飛狗跳,宋竹忽然回家的事,也給宋家人帶來了很大的驚喜——當然,驚嚇的成分還是要更多一些的,雖然也有些久別重逢的歡喜,但入宮做皇後的女兒忽然回來了,總是讓人有些不祥的聯想。
宋竹也不敢吊著家裏人的胃口,尤其現在祖母也進京了,她更是怕明老安人太過著急,鬧出事來。連忙把陳珚給的尚方寶劍祭出來了。“這都是官家的主意,我也隻是奉命行事罷了。爹、娘你們就別擔心了,七哥心裏有數著呢,他也是被說煩了。”
現在宋竹怎麽說都是皇後了,她自己沒架子,家裏人可不能錯亂了禮數,可饒是如此,小張氏聽了女兒的說法,也還是一陣頭疼,她現在真的開始後悔當年讓女兒接觸陳珚了,“這官家也是太荒唐了——”
“是這幾個月,外戚勳貴們說采選的事,把妹夫給說煩了吧?”宋苓倒是不大在乎,她也是家裏唯一一個還用親戚的稱謂叫陳珚的人,“如此也好,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她攤開手,頗有底氣地說,“你們還準備了一封信吧?現在不拿出來,難道還要家裏人現寫嗎?”
宋竹尷尬地一笑,一邊從懷裏掏信,一邊略帶討好地說,“就是沒準備,大姐還不是揮毫而就的事?我們寫的文采還未必有您的好呢……”
“這又不是什麽能流芳百世的文書。”話雖如此,可宋苓看了看稿子,還是有些不入眼,她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地道,“就你和妹夫,那真都夠得上不學無術了……還是我來另寫一封罷了!”
說著,便讓人從宋先生書房裏取來了上表用的黃格紙,文不加點,提起筆來就是一行行工整的館閣體,寫完了給宋竹一看,“這就送過去吧?”
宋竹被那駢四儷六、華美高深的表文給糊弄得,要不是她到底也有底子在,差些都要看不明白,仔仔細細看了兩遍,這才點頭說道,“和大姐比,我們寫的簡直就和蒙童作的一般了。”
宋苓哼了一聲,便向宋先生告狀道,“爹,你瞧三娘,入宮才多久,連學問都拋下了,第一遍竟然還沒看明白似的。”
宋竹忽然回來,全家人都以為是出了大事,自然都聚在了一起,此時知道無事,卻也不忙離去,宋先生原本一直盤坐炕上,沒有說話,此時方才是笑微微地看了女兒一眼,和著一邊小張氏嚴厲的眼神,宋竹看了便是心虛,忙過去笑道,“爹,您別聽大姐亂說……”
又和剛回京不多久的大哥宋桑敘舊,“大哥,這一次回來咱們見麵的日子就多了……”
宋桑隻是無奈搖頭,“這真是官家的意思?”
宋竹無比堅定地點著頭,“不是官家意思,我也無法出宮呀。”
做臣子的,沒有指責君父的道理,再說這件事宋家也是當事人,更不好多說什麽了。宋桑就是有一肚子的話,在宋苓插科打諢之下也沒法說出口,——用宋苓的話說,“以後三娘更難得回娘家了,如今好容易回來一次,須得珍惜。”
就連明老夫人,歎了幾口氣,又問了宋竹幾句,也隻能是說,“罷了,既然都走到這一步,說什麽也沒用……”
一家人索性就不提此事,和和氣氣地坐享天倫之樂,宋苓又是陪爹娘,又是陪兄弟姐妹們,心情也是極為舒暢,屋子裏笑聲連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宋家是過節呢。
而這時候的紫禁城,氣氛可就不那麽好了,尤其是內東門小殿,幾個宰執大臣都是氣得雙手發抖,沒法多說什麽了。——自己跑出宮去,已經是不守婦道的表現了,這聖人可實在是太大膽了,一回宋家,便接連送來了兩封表,一封是宋家請罪的,這也罷了,可另一封聖人親自寫的,那也太荒唐了吧。竟然是直接以當年的字據為證,要和官家和離……
簡直是要學魏王曹操的丁夫人麽——可丁夫人和曹操鬧和離的時候,曹操還隻是魏王!就因為皇帝有采選妃嬪的想法,就要和皇帝和離的皇後,應該也是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個吧……
要說,前朝也不是沒有隻獨娶了皇後一個的事兒,譬如這隋文帝和獨孤皇後便是相約不二,不過即使如此,文帝也起碼有兩個兒子不是?這還都是養大的,算上沒養大的那肯定不止兩個。陳珚雖說年紀小,但也隻有一個京哥,而且說白了,不論是周太皇還是蕭太後,都是被賢明太子的事給嚇怕了,先帝生前的遺願也是兩宮的願望——天家人丁不旺,還是要多子多孫,才能讓人放心啊。
皇後溫良恭讓,容貌、女德都是沒得挑的,現在把後宮事務也打理得井井有條,其實兩宮對她也很是滿意,隻是她之前的小產,讓人心裏不能不有所憂慮,對於外戚們明裏暗裏的勸諫,周太皇和蕭太後倒的確都是聽進去了。周太皇還好一些,事不關己不開口,隻管著被人孝敬,蕭太後是真的把陳珚當親兒子,雖然先帝去世的時候,陳珚過繼來還沒多久,根基不穩,她完全可以垂簾聽政,起碼把先帝的喪事主持完了再說,可蕭太後壓根都沒提這一茬,直接就把朝政交到了陳珚手上,這孩子也沒讓人失望,並沒有一登基就開始大肆分封福王家的人,甚至是給福王上封號。過繼了就是過繼了,安安穩穩,還是給蕭太後當兒子。
這麽一來,蕭太後肯定就不希望將來七哥一家也淪落到要過繼的地步了,她知道這過繼人家兒子的滋味,若非這是親妹妹家的孩子,從小在眼前看大的,她倒寧可和先帝一起去了,也不願受這個苦。雖然明知道七哥不太可能答應選妃,也知道皇後當時根本都沒回答先帝‘多子多孫’的話,但她還是想著,多納妃子,多生幾個,就當是請人來生——這才是第一要務,等生完了以後,皇後愛怎麽對付就怎麽對付,不給封號都沒什麽問題,甚至於來一招‘狸貓換太子’,她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至於陳珚當時對宋家的承諾——那時候他還不是皇帝呢,世易時移,老抱著這事說話那就有點沒勁了。蕭太後甚至都已經忘記了當年還有這麽一出荒唐的事情,反正,現在宋家也不可能上門來為自己的女兒出頭了。
還是得在皇後身上下功夫,這事要是皇後肯了,皇帝萬萬沒有不肯的道理。要知道,沒有貓兒不愛腥的,若是能關注自己不去偷腥就已經不錯了,腥味送到嘴邊來還能不吃一口,那就不是男人。太後當年和先帝的感情也是極深,可宮裏也不是沒有別的妃嬪,她明白這個道理。
“……到底是連著親。”太後用來勸說皇後的,也不是那些賢良淑德的話語,那些話太泛泛了,再說,皇後是大儒人家的女兒,沒準就端出什麽大道理來,反而把自己堵得沒話說了。“南黨始終不能放心,總是想著要把王參政給打下去才好,就是為了王參政想著,宮裏也該納些新人,大家都是外戚,南黨也就無話可說了。”
王家和宋家之間,也是頗為無奈,本來都又結了一門親事了,還沒成親呢,趕上小皇子夭折,陳珚再度被接近宮中,隻好再度退婚。但即使如此,朝中也都是把王家和宋家當成親戚算了,一直有意無意地把王參政往外戚的路子上編排,太後這說得也不是假話,不少親戚都是這麽勸的——薑相公族裏也不是沒有好的小娘子,嫡支就罷了,沒有當妃嬪的道理,可偏宗遠支裏采選一個,不也挺合適麽?以後南黨也就不能再這麽對付王參政了,要說外戚,大家都是外戚,南黨也沒幹淨到哪去。
她本以為宋竹會和她強嘴,沒想到她倒是一臉深思,沒有立刻回絕,蕭太後心中動了幾下——難道她終究是想通了?
但想到先帝臨終前的事,她又不敢太樂觀,當時都沒答應,怎麽自己這幾句話就給說得動心了。
“姑姑說得也是道理。”宋竹輕聲細語地說,“況且,宮中也從沒有隻有一個主位的事情,若是不納新,隻怕總有些人揪著我的錯,覺得我妒忌,將來壞了名聲,反為不美。”
蕭太後也有一部分這樣的考慮,聞言連連點頭,“原來你也是看得清楚,那便更好了,這麽說,三娘你是想通了麽?”
宋竹眉頭一蹙,“可這是大事,我不敢擅自做主,姑姑和七哥商量便是了,問我,我也不能代七哥回話呀……”
蕭太後原本想的是讓宋竹去和陳珚說,但見宋竹娥眉輕斂,說不出的楚楚輕愁,心裏也是有些軟了:罷了,都是女人家,有些心思自己也能明白。讓她自己去和七哥說,隻怕還是過不去這道坎,不過聽這意思,應該是默許了。
這已經是讓人喜出望外的進展了,蕭太後也不敢拖延太久,打鐵趁熱,第二日就和陳珚說了采選的事,“三娘都吐口答應了,你怎麽想?”
陳珚也是皺著眉頭,一臉難以決斷的樣子,“娘……這件事我還想先和三娘商量商量。”
這是還有些不信她的話呢,太後也是無奈,“我還能騙你麽?到底是娶了新婦了……罷了,你要商量,那也隨你。”
她也就暫時把這件事放下了,想著幾天後再提著問一問,別讓七哥就這麽蒙混過去,又和陳珚說了些別的事,這才讓他回去福寧宮歇息。自己心中沉重的心事,也是放下了一多半——有鬆動就好,今年內,應該能把這件事辦下來了。
可沒想到,第二天一早上,就有人匆匆地跑來壽安宮報信了。
……皇後回娘家了。
蕭太後幾乎以為自己還沒睡醒,在大腿上狠狠地擰了一把,這才確定自己正醒著呢,“回——回娘家?”
這在宮裏可是幾十年都沒有的事,入宮的女子哪有那麽容易回去的?除了每年去金明池的那幾次以外,就隻有外頭親人進來省親,自己絕沒有出宮一次的道理,這回娘家省親的話,連報信人都覺得不好出口,可事情的確如此,不說又不行,“娘娘用完早飯就出去了,倒是沒把京哥抱走,還給官家留了書信……”
她是怎麽出去的?誰給她預備的車馬?誰敢放行?難道身邊就沒人攔著?
在最初的震驚後,疑問頓時是一個接一個地冒了上來,太後聽人這麽說,連忙追問,“這麽說,官家已經知道此事了?”
“也已經往前頭去送信了……”那女史囁嚅著說,“這是大事,不敢瞞著。”
蕭太後對於皇帝的作息習慣是很熟悉的,因為官衙辦事的節奏不會變,皇帝辦事的節奏當然也就不會變。現在皇帝應該在內東門小殿和眾卿家議事——這不是家醜外揚嗎?這還像話?
她正想怒斥這件事辦得不對,可又隱約覺得是自己想岔了,蕭太後勉力定下心來,把這件事在心裏滾了幾滾,忽然靈光一閃,氣得幾乎嘔血——“這個、這個、這個……這個逆子!”
是啊,這件事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就是女史心裏都犯嘀咕呢,聽了蕭太後的喝聲,也是明白了過來:若不是官家在背後支持,聖人怎麽可能說走就走,有車有馬,還有人給她開門?這件事與其說是聖人的主意,倒不如說是官家的主意……
#
且不說宮裏是如何雞飛狗跳,宋竹忽然回家的事,也給宋家人帶來了很大的驚喜——當然,驚嚇的成分還是要更多一些的,雖然也有些久別重逢的歡喜,但入宮做皇後的女兒忽然回來了,總是讓人有些不祥的聯想。
宋竹也不敢吊著家裏人的胃口,尤其現在祖母也進京了,她更是怕明老安人太過著急,鬧出事來。連忙把陳珚給的尚方寶劍祭出來了。“這都是官家的主意,我也隻是奉命行事罷了。爹、娘你們就別擔心了,七哥心裏有數著呢,他也是被說煩了。”
現在宋竹怎麽說都是皇後了,她自己沒架子,家裏人可不能錯亂了禮數,可饒是如此,小張氏聽了女兒的說法,也還是一陣頭疼,她現在真的開始後悔當年讓女兒接觸陳珚了,“這官家也是太荒唐了——”
“是這幾個月,外戚勳貴們說采選的事,把妹夫給說煩了吧?”宋苓倒是不大在乎,她也是家裏唯一一個還用親戚的稱謂叫陳珚的人,“如此也好,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她攤開手,頗有底氣地說,“你們還準備了一封信吧?現在不拿出來,難道還要家裏人現寫嗎?”
宋竹尷尬地一笑,一邊從懷裏掏信,一邊略帶討好地說,“就是沒準備,大姐還不是揮毫而就的事?我們寫的文采還未必有您的好呢……”
“這又不是什麽能流芳百世的文書。”話雖如此,可宋苓看了看稿子,還是有些不入眼,她哼了一聲,恨鐵不成鋼地道,“就你和妹夫,那真都夠得上不學無術了……還是我來另寫一封罷了!”
說著,便讓人從宋先生書房裏取來了上表用的黃格紙,文不加點,提起筆來就是一行行工整的館閣體,寫完了給宋竹一看,“這就送過去吧?”
宋竹被那駢四儷六、華美高深的表文給糊弄得,要不是她到底也有底子在,差些都要看不明白,仔仔細細看了兩遍,這才點頭說道,“和大姐比,我們寫的簡直就和蒙童作的一般了。”
宋苓哼了一聲,便向宋先生告狀道,“爹,你瞧三娘,入宮才多久,連學問都拋下了,第一遍竟然還沒看明白似的。”
宋竹忽然回來,全家人都以為是出了大事,自然都聚在了一起,此時知道無事,卻也不忙離去,宋先生原本一直盤坐炕上,沒有說話,此時方才是笑微微地看了女兒一眼,和著一邊小張氏嚴厲的眼神,宋竹看了便是心虛,忙過去笑道,“爹,您別聽大姐亂說……”
又和剛回京不多久的大哥宋桑敘舊,“大哥,這一次回來咱們見麵的日子就多了……”
宋桑隻是無奈搖頭,“這真是官家的意思?”
宋竹無比堅定地點著頭,“不是官家意思,我也無法出宮呀。”
做臣子的,沒有指責君父的道理,再說這件事宋家也是當事人,更不好多說什麽了。宋桑就是有一肚子的話,在宋苓插科打諢之下也沒法說出口,——用宋苓的話說,“以後三娘更難得回娘家了,如今好容易回來一次,須得珍惜。”
就連明老夫人,歎了幾口氣,又問了宋竹幾句,也隻能是說,“罷了,既然都走到這一步,說什麽也沒用……”
一家人索性就不提此事,和和氣氣地坐享天倫之樂,宋苓又是陪爹娘,又是陪兄弟姐妹們,心情也是極為舒暢,屋子裏笑聲連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宋家是過節呢。
而這時候的紫禁城,氣氛可就不那麽好了,尤其是內東門小殿,幾個宰執大臣都是氣得雙手發抖,沒法多說什麽了。——自己跑出宮去,已經是不守婦道的表現了,這聖人可實在是太大膽了,一回宋家,便接連送來了兩封表,一封是宋家請罪的,這也罷了,可另一封聖人親自寫的,那也太荒唐了吧。竟然是直接以當年的字據為證,要和官家和離……
簡直是要學魏王曹操的丁夫人麽——可丁夫人和曹操鬧和離的時候,曹操還隻是魏王!就因為皇帝有采選妃嬪的想法,就要和皇帝和離的皇後,應該也是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