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今天下,要去泰西也不是那麽簡單事兒,就是如今預備南下這一批船隊,其實要去也不是泰西,頂多能走到傳說中身毒、大食,再要往前,那就是往前朝三寶太監曾經到過朱步、麻林諸國而已,善桐這一向因為船隊生意,多少也了解了一番前朝遠航事,據說就到了這地兒,距離泰西也還有一大段路呢。


    榆哥卻不大聽得進去,隻和善桐辯道,“那西洋巧器也好,那些西洋傳教士也罷,又都是怎麽過來?他們能過來,咱們自然也就可以過去了。”


    “那都是幾十年才來一個,而且還是從陸上過來,走了西域那麽一大長條路。誰知道路上能出什麽事兒?”含沁也說,“西域再往前那些小國,自己也亂得厲害,這都是一陣一陣,這幾十年沒有人過來,應該就是他們正亂著。”


    總之,去泰西這件事,榆哥家庭裏是肯定找不到任何同盟。善桐見他還有些不甘心,雖不和小夫妻辯了,但轉著眼珠徑自沉思,似乎還是琢磨著去泰西辦法,她不禁好一陣頭痛,隻得又道,“好啦,告訴你了,回頭你就派人把嫂子接來。男子漢大丈夫,答應我事,可不許不作數。”


    榆哥嗯嗯啊啊,也不知聽進去了沒有,隻若有所思地撫著書麵不語,善桐和含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擔心,隻他也是這麽大人了,話不好說得太過分,免得榆哥生氣起來,那倒不美了。


    等吃過飯,大家分頭安歇時,善桐才和含沁後悔道,“早知道我就不說那一句話了。誰能想得到,連泰西那樣遠都未能攔得住他!”


    “你也確是不應該,”含沁這回倒是沒幫善桐開脫,反而輕責道,“這本書又是寫他有興趣鑽研東西,他又看得半懂不懂,你不能因為這學問似乎無用,就覺得他也該和你一樣擱到一邊去。若是你,看了這書,知道泰西那一地也有這些飽學之士,對學問鑽研竟絲毫不落人後。你難道就不想去?”


    善桐也是大為後悔,連今天聽到兩個好消息,她簡直都沒心思說了,她怏怏地垂下頭去,也不要人服侍,自己跪床上鋪被子,一邊鋪一邊忍不住就道,“他就是不為我們想,也該為娘想想,娘一輩子就算對不起過多少人,也唯獨沒有對不起他。這一去,就能平安回來,路上也要有幾年了……這幾年娘日子要怎麽過?總是這樣不消停,折騰全是這些費心事,火藥也就算了,這一次,我願他就隻是想想罷了!”


    含沁卻淡淡地道,“要我說,他就是被你娘給寵得不舒服,這才跑出來……”


    但這話他卻不往下說了,善桐也不問,歎了口氣,終究是提振起精神來,給含沁道喜。“就昨兒,寧嬪奉詔出去,同皇上彈琴下棋解悶兒,皇上一邊聽琴一邊看折子,又順口和連公公談天,就說起來你了……”


    便一加一減,將王大老爺將獲得提拔,以及皇上對含沁考語說給他聽了,含沁聽得雙目閃閃,卻並不說話,雖然得了皇上誇獎,可卻沒有一點驕矜之色。


    善桐說完了,想到福壽長公主怯生生樣子,又不出聲地歎了口氣,卻不提這件事了:有些事願意不願意都要去做,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加重含沁心裏負擔?——雖說,她也不能完全肯定,含沁究竟會不會乎一個素未謀麵金枝玉葉到底是怎麽走完自己這一生……


    隻她不說,含沁卻還是看得出來,他一邊燙腳,一邊就尋思著和善桐說,“從前沒有動作,主要還是因為那畢竟是火藥,這種事善榆自己折騰不要緊,我們要還從中攪和促進,要是出事,被嶽母知道了是要落下大埋怨。但現看來,要把他心從泰西之事上分出去,還非得祭出火藥這一招了。工部現正焦頭爛額,因爆炸一案,似乎整張配方都要作廢,白雲觀那邊,半年了也沒個結果,李先生他們心裏也一樣著急。這時候誰出麵撮合一下,那就是兩好合一好,現成登徒子遇狐媚子,兩邊一合上卯,他對那兩本書也就沒那麽熱心了。隻是將來嶽母問起來時候,你要多費唇舌解釋解釋,別讓老人家誤會了我有意勾搭他這條路上越走越深呢。”


    這也是沒辦法中辦法,不然,善桐還真怕榆哥找個借口南下去了廣州——他又不是囚徒,她也不可能把哥哥關起來。而要令榆哥混上船了,天南海北,恐怕這一輩子能不能見麵,那還真是難說事。


    一輩子就這一個親哥哥,很多話都埋怨不出口,就連對著含沁也說不出來,也就是自己想想罷了。善桐心裏對榆哥也不是沒有不滿:不求他上進,母親給他鋪好路了,這一輩子就是不上進也沒人能給他氣受。不求他老實本分,家裏錢不少,隻要不嫖不賭,平時奢靡一點也沒什麽。求無非就是平安兩個字,可榆哥倒好了,家搞不了火藥,就跑到京裏來搞,隻要是他喜歡,就沒有不令人提心吊膽。姐妹兄弟們終究還說不了什麽,可母親值嗎?付出這麽多,榆哥給過一點回報沒有?


    她就有些怏怏不樂,上了床也很久都沒睡著,又怕翻來覆去吵了含沁,隻好直挺挺地躺那裏,數著床帳上水波紋。含沁一開始也沒說話,過了一會,黑暗中摸索著握緊了她手,放到自己胸前捂著,又輕輕地道,“我看你心事不止這點,下車進院子時候,臉上就有些不對了。”


    如此觀察入微,讓善桐說什麽好?她猶豫再三,心知要搪塞丈夫,自己還沒那麽本事,便也索性直說了。


    “這一次進宮,恰好又遇到福壽公主來著……”


    含沁便不說話了,小夫妻肩頭碰著肩頭,黑暗中並肩躺著,善桐覺得為含沁握住那隻手出了點汗,黏黏,過了一會又變作了濕冷。她再歎了口氣,低聲道,“叔叔那邊折子,應該也到京城了吧。”


    “嗯。”含沁輕聲說。“來信裏還提到你,對你出這個主意,爹是很喜歡,也誇你心思很靈巧,難得,是手法很正。並且專挑晉商下手,這一招是連他都沒有想到。”


    不論帝王如何想,他一個人獨木難支,怎麽可能統領天下。朝事還是要朝官來辦,福壽公主命運,其實也不能說就掌握了皇帝手裏。明擺著,現東南要開海,主要是為了曆練海兵剿滅海匪,南洋水匪凶,連善桐都知道,這塊骨頭多硬那是不用說了。西南一帶,雖然安南等國已經被揍老實了,但土著鬧事還是此起彼伏,雲貴總督根本就做不久,朝廷曆年來是持續往雲貴增兵。東北女真人,從前一度壯大得幾乎威脅前朝邊境,後來式微了近百年,現又強盛起來……幾十年來朝廷能拿出手勝仗其實也就隻有對北戎這一場。現說要繼續四麵開戰地去打,就是皇帝也沒有這個底氣,羅春又一直強調這份婚約——地丁合一事還鬧騰呢,邊境不寧靜,對內怎麽推政?這時候推和親,推招安,推‘分頭示好、挑撥離間、分而治之’,簡直是正當其時,皇帝是不動心都難。


    善桐出這個主意,其實也是堂堂正正陽謀,天下局勢就是如此,她沒有說謊,也沒有誤導,桂家頂第一線上武將,也有發言權。他們和北戎都打了多少年交道了?這十二個字,絕對是切中北戎命脈,而且‘以和為貴’,以後朝廷戰略重心如果從北線移開,桂家兵肯定不能和從前一樣要什麽有什麽,這幾策還算是體現了桂家公心,幾乎還能皇上那為桂家討著些好兒。而要實行這計策,桂家也是不二人選——這邊許親給羅春,那邊和小達延汗眉來眼去,給這家一點好處,送那家幾份禮物。好是年年都讓他們自己拚上幾場,喂上幾顆包了毒飴糖,十幾二十年後,北戎也許就這麽逐漸衰弱下去,縱不衰弱,隻要不加強大,等朝廷騰出手來,等著他們就不是羈縻,而是約束了。


    這計策幾乎無可非議,對桂家來說卻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借口:十幾二十年之後,二十年三十年之後,甚至是換了個皇帝之後,還有誰能如此精確地分辨出這種策略起始時間?桂家等於是奉旨和北戎眉來眼去,即使是和裏朝廷翻臉,從此不再同他們往來,裏朝廷要對付桂家,總是要多費一番手腳。不是說有了此策那就能高枕無憂,起碼桂家是多了些騰挪餘地,比現情況,那是要好得多了。


    “糊塗賬囫圇吞,”善桐便喃喃地道,她似乎說服自己,“這一策,起碼是保證邊境戰火,再不會像現這樣頻繁了。”


    她這還是介意福壽公主——含沁也聽出來了,他輕輕地哼了一聲,語調反而要比平時冷硬。


    “你當年是見過羅春,也聽過他們談判。”他低聲說。“封子繡許嫁福安時候,可沒有一點不忍。他是代皇上來,許嫁公主這麽大事,不可能是他一個人主意,肯定是得了上頭預先許可。先帝賣女兒賣得挺歡實嗎,他們都沒不好意思呢,你就不用忙著羞愧了。”


    “我也不是羞愧……”善桐又歎了口氣,“我是也明白這種被賣掉滋味……隻無非我是為了我哥哥,她是為了她家天下罷了。我就奇怪,都說保家衛國是男人事,執掌天下是男人事,凡是好事那都全是兒郎占了去,怎麽到了要算賬時候,就又老把女兒家給推出去呢?”


    含沁倒不禁失笑,他一把將善桐摟懷裏,親昵地道,“你怎麽就想到這裏了?成天閑著沒事,就會瞎想!”


    說著,便一邊揉搓著善桐肩胛,一邊道,“這世道就是這樣,你多想也是無用。你當福壽要不嫁去草原,日子就很好過?我看也未必,曆來公主那是短命多,就說這一朝,有多少公主是享過福?這就是她們命!世上不公道事可多了去了,咱們啊,先保住自己,再來談別吧。”


    這想法是要務實得多了,善桐點了點頭,也就收斂了不切實際一點感傷,笑道,“我就這麽一說,好啦,時辰也不早了,不做別事,那就睡吧。”


    含沁推了善桐一把,佯怒,“你天癸上身,竟還來撩我?”


    善桐也笑了,“誰知道你這麽心細,連這個都留神到了。”


    “每個月還不就是這麽幾天嘛?”含沁又將她摟得緊了些,她耳邊低聲道,“要不然,你……”


    “去你!”善桐咯咯笑了,“這麽晚了,誰耐煩伺候你,睡覺!”


    兩夫妻笑鬧了一會,也就各自入眠,隻是當晚夢裏,善桐到底還是夢見了福壽公主,和她那一張瘦削羞怯小臉。


    #


    因含沁說起,“此事早晚都要下來,寧嬪說對,消息出來了這才能當真,我們事前傳遞消息,徒亂了舅舅心神。”因此善桐雖然知道了好消息,但並未同舅舅說起,等過了七八天調令下來了,這才上門去恭喜舅母,卻是人還沒進巷口呢,就被那一溜馬車給嚇得打道回府了。——王家地方小,這麽多官太太已經夠折騰米氏了,她也就不跟著添亂。


    等避開了這波風頭,她這才上門去幫米氏打理行裝——安徽距離福建這就近了,王時這兩年也黃山一帶盤桓,安徽辦婚事,倒是比京城辦婚事要合適得多。有些京城置辦細軟箱籠,就要點運到安徽去了。又恭喜舅母,“如今您也算是衣錦還鄉啦!”


    今日難得大老爺也休沐家,正袖著手廊下看丫頭們忙忙碌碌地裝箱塞稻草預備運瓷器。隔著窗戶聽見這麽一句,他轉過頭笑著指了指善桐,道,“你也來逗你舅母!”


    確,和淡定從容,隻把喜意眉梢透出少許大老爺相比,米氏喜悅就要真切得多了。她打扮管還樸素,可看著竟要比幾年前西安時還年輕了幾分,就對善桐打趣,她也隻是抿著嘴笑,竟是來了個全盤默認。這喜氣洋洋,倒是招得善桐也跟她一般喜歡,兩人裏裏外外忙了一會,大老爺又把善桐叫到一邊,問道,“今日含沁怎麽沒來?”


    得知含沁入值禦苑,今晚都要宮中過夜,他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就又道,“你同我來書房說話。”


    善桐知道這是長輩離京前將對自己做指點,忙收斂玩笑神色,正正經經地隨著大老爺進了書房,舅舅下首正襟危坐。


    大老爺卻並不著急,他慢慢地喝過了一杯茶,時不時巡梭善桐一眼,見善桐神色寧靜,也不禁暗自點頭,又尋思了一會,才慢慢地道,“孩子,你往宮中這潭水裏,淌得太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女成長實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井烹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井烹香並收藏嫡女成長實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