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久別重逢,自然各自都有無限心事話兒要說,善桐倒是還記得場合上分別,隻是依依不舍地望著含沁,卻也不曾上前,心中隻想:“這個人倒是滿滑頭,軍旅幾個月,看著非但沒瘦,反而還白胖了一點兒。”
含沁也尋著了她凝視,衝善桐微微一笑,便上前給桂元帥、桂太太行了大禮。這邊慕容氏也和桂含欣手拉著手說了幾句話,桂含欣看著有幾分詫異:想來是知道了這換宗子分家事,但旋即又咧開嘴來一笑,拍了拍桂含春肩膀,才上前和父母相見,一邊桂含芳自然已經是給父母行過禮了不說。
桂太太也是無暇去理會別人了,她都沒看含沁幾眼,眼裏就像是隻有含欣這個長子一樣,千言萬語,似乎全都要從眼神中傾瀉出來。有失望、有傷心,也有平安歸來欣悅……桂含欣也頗知道桂太太情緒,他顯得十分馴善,格外給兩老磕了幾個響頭,這才站到了母親身邊,倒是未曾搭理慕容氏。慕容氏也不意,一疊聲地問,“都吃過了嗎?”說著又添了碗筷,換了大圓桌上來,大家一道吃早飯。桂元帥問幾個子侄西北境況,又衝桂含欣道,“你怎麽也回來了?”
“耿世叔說今年他武威老家過年。”桂含欣道,“一家人已經都過去了,就讓我先回來,我尋思著家裏有事,也就欠了世叔這個人情了。反正,今年明年,北邊是打不起來。”
政治上事,總是要比家事重要,尤其是北疆戰事,對桂太太、慕容氏這樣深宅婦人來說,其實也是息息相關,兩人都趕著問,“怎麽說打不起來呢?”
“現京裏意思,是想要拉攏達延汗留下那個小兒子。”桂元帥隻簡單道,他眉峰不禁就微微聚攏,低沉地道,“對羅春還是要以緩兵之計為主,還是指望著以夷製夷,讓他們兩個來打。我看……”
他沒往下說,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一邊桂含芳插口道,“現皇上心思似乎也不北邊,倒是對南邊興趣大得很。許家人是他心腹,你們看許家動向不就看出來了?他們家那個大少爺,自從山東鬧那事之後,就一直廣州一帶呆著,神神秘秘也不知道做什麽,看起來,像是要打南邊水寇了。”
一邊說,一邊不禁大有羨慕之意。
這就是地方人家不好了,當然,桂家西北是根深葉茂,子弟兵日子要好過得多,比不得許家京裏,到哪裏都是風光一陣,終還是要回京城去,但隻說簡帝心這一點,桂家和許家是根本就沒得比。遠西北,就是要獻美都沒有特別好辦法,地方重鎮,又不好和京裏那些個管風光一時,但卻很可能倒也倒得迅速人家勾勾搭搭。到了論功行賞時候,桂家是從來都比不過許家。桂元帥沒說什麽,底下小年輕心裏,肯定也不是沒有意見。
說到這政治上事,那是肯定沒個完。女眷們也不管別,聽說這幾年內應該是不會有大戰,慕容氏和桂太太都不禁眉開眼笑,吃過早飯,桂太太就趕桂元帥,“知道你要和孩子們進去說話,去吧!早說完了,讓他們早來見我!”
桂元帥就拿手指點了點慕容氏和善桐,一邊又微微一笑,咳嗽一聲,才換上了儼然麵孔,起身道,“行啦,都進書房去吧。”
善桐這時候自然是再無心做事了,就是桂太太也是一邊看花名冊一邊出神,過了半日,這幾個女眷們才抖擻起精神來,又處置了幾件家裏雜事,含欣、含芳、含沁等人,又進了內堂來和母親說話。
這時候就顯得含沁地位有幾分尷尬了,桂太太一邊抱了一個,先問路上辛苦不辛苦,再問打仗時候受了傷沒有,得知就是含芳受了一點皮肉傷,現幾乎已經痊愈,便要含芳脫下衣衫來給她看看。善桐隻好拉著含沁走到屋角,輕聲道,“你怎麽進來了!你就該先回去,一會我也就回去了……”
含沁擺了擺手,他竟難得地有幾分緊張,唇角都抿成了一條線,等那邊話說了一個段落,才拉著善桐上前道,“嬸嬸,眼看著到大年下了,我想到姨娘——”
桂太太翻著眼睛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要說什麽,但善桐如今又如何不明白這事兒來龍去脈?一時間極是心疼含沁,不禁便冷冷地看著桂太太一眼,含欣兄弟又和桂太太說話,她也就揮了揮手,沒好氣地道,“去吧!你自己知道路!”
含沁如蒙大赦,拉著善桐出了院子,才活躍起來,低聲和善桐說。“我給你帶了好東西呢!打發他們先送回家了,到了家你就能看著啦。”
就算身份再尷尬,平時受了多少夾心氣,這一刻,善桐心底終究是歡悅,她幾乎要忍不住挨到含沁懷裏去,總算抑製住了那實是難以抑製衝動,卻還是沒有忍得住,明知道場合不大對,還是牽起了含沁手。含沁望著她笑了笑,又緊緊地捏了捏她,兩人便不再說話,含沁領著她東繞西繞,又繞到了府中角落桂家家祠內,一邊熟門熟路地給看家祠老頭子塞了一角銀子,那老頭子自然開了一扇偏門,又領著他們繞過正祠堂,屋子偏南麵開了一扇小小門,隻見此處是一間淨房一樣大小門臉——甚至比一般淨房還要再小,隻容得一個人進去。裏頭一張小小方桌,上麵供了一尊暗淡牌位,善桐又不敢正眼打量,隻看見了方字,便不敢多看了。
那老頭子開了屋門便徑自離去,倒是含沁駕輕就熟,從方桌上尋了香來,掏出火折子打著了,先是口中念念有詞,給這牌位上了香,又抬起頭來道,“姨娘,我娶妻了!是十八房嗣母親戚家姑娘,我們從小認識……”
他聲音又低了下去,像是說給母親聽私話,善桐便再聽不清楚了,過了一會,含沁才回頭和她商量,“你也來上一炷香?”
其實按說,從身份來講,含沁已經過繼出去了不說,並且這位還是姨娘身份……善桐明知道就因為如此,含沁才用商量語氣,卻依然不禁一陣難過,忙道,“我當然要上香了!”
說著,便正正經經地接過香來,給牌位行了大禮,又默禱一番,這才出了屋子。見屋內陳設還算整潔,便道,“可要擦洗一番?”
含沁猶豫了一下,還是說,“算了,平時有人照料。這畢竟是叔叔家家祠,我們不要耽擱太久。”
便領著善桐出去,這一回他不進後院了,而是交待善桐,“我一會就回家了,你也早點回來,別耽擱太久。”
善桐心裏五味雜陳,不知為什麽,竟覺得有一股鬱氣胸口打著轉,卻偏偏不知道該如何發泄出來,隻好強笑著道,“好,一會家裏見!”
說著回了後院,桂太太人倒是又不見了,連慕容氏都不見蹤影,反倒交待了一堆事情給善桐做。善桐隻好強打精神,叫了丫鬟婆子來一一發落。打算吃過午飯就回家去,和含沁好生說話。
沒想到事情才堪堪辦完,她還沒起身呢,就又看到含芳門口探頭探腦,善桐想到善喜,不禁有幾分頭皮發麻,很不願和他正麵照麵,便起身從側門出去了,又和身邊人道,“想來嬸嬸和大哥、大嫂有話說,我這邊事情辦完了,就先回去,等人散了,你們幫我說一聲吧。”
雖說她是奉命幫忙管家,按說也不是什麽正經主子,但手段放這裏,誰也不敢輕蔑了她去,又因為畢竟是客,告狀那是一告一個準兒,待她倒都要比平時客氣了幾分。善桐這麽說,眾人自然是忙不迭全應下了,又都笑道,“太太明白,您就隻管去吧。”
善桐還要再說什麽時,見仿佛是桂含芳人影又門口一閃,忙便加了腳步,逃也似出了元帥府,一路上車裏隻是沉思,一時間想到含芳和善喜事,一時間又想到含沁和他生母事,許多事亂糟糟糾纏一起,使得她雖然迎回了丈夫,但卻沒有多少喜悅心情。
#
也許是沒想到她沒吃午飯就回來了,善桐回了家還是鍋冷灶冷,問得含沁尚未回來過,便知道他多半又是忙他正事去了。她也就安下心來安頓自己小家裏家務,到了下午,含沁才剛進門呢,外頭楊德草又來說,“巡撫府送了年禮過來。”
說著便呈上一張禮單,善桐拿手上看了,也沒覺得好壞,反正就是尋常親戚該有那份禮罷了。要說有麵子也沒有,失麵子那也不至於,這才遞給含沁讓他看了,又讓人把送年禮婆子請進來說話。
不料這份年禮,居然是望江親自來送,善桐待她自然又不同於別人,忙招待她坐下,又笑道,“近也忙!都不知道娘家事,前回四哥來看我,我偏偏又不,近天天都往元帥府那邊過去。正打算年後再問家裏好呢。怎麽樣,家裏如今諸事都還好吧?”
望江細細地看著善桐,仿佛是要看出她心裏到底是苦還是甜,看得善桐都不禁有幾分發毛了,才又望了含沁一眼,笑道,“家裏都還好,您也聽說了吧?咱們四少爺大約是要定親事了……姑娘家論人品論相貌,都是第一流。”
就和善桐絮叨了幾句娘家事,又說起善櫻也要定親了,王氏看好了福建老家一門親戚,也是庶子出身,家財倒也豐厚,二老爺無可無不可,還想要看過人再說,讓對方年後上門過來給相女婿。
王氏心機,隻看這門親事就能見微知著,隻可惜善櫻到底還是被善楠牽連,也許本來不用遠嫁,親哥哥這麽一過繼出去,倒是必須遠嫁了。善桐歎了口氣,也不好多說什麽。又問得果然王大老爺是往巡撫府送了信報喜,望江還說,“說是今年秋後,一準還錢,這會已經讓王時回家去籌錢了。因為這錢是欠您,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麽——”
善桐還沒說話呢,含沁忙道,“這不用著急!我們也不是等錢使催債人……”
他看了善桐一眼,又收住了不說,善桐卻明白了丈夫意思:王大老爺如果真得到寵信,由黑翻紅也就是轉眼間事。這時候再逼債,不管是對小五房還是對自己來說,人情都沒做到,反而有前功棄嫌疑了。
不過,要指望母親為自己辦好這件事,那也有點不靠譜,她隻微笑道,“就是這個意思!你回頭給我帶句話,這錢不著急還。等到什麽時候手頭方便再說吧!不過,年後我上京城去,見到舅舅再自己說,那也是一樣。”
望江不禁有幾分詫異,追問善桐幾句,善桐隻說要陪著桂太太上京城,別就未曾多說了。望江倒是若有所思:“看著,您倒是和元帥府走動得很不錯。”
不是親母女,話隻能說到這裏了,望江又坐了一會便站起來告辭,借著行禮機會給善桐使眼色,善桐便明白是有些話不方便當著含沁麵說了,她親自把望江送出屋子了,望江才拉著她手輕聲說,“這是我主意,倒沒有經過誰發話。今年我們城裏過年,不回村子裏去了,可我覺得呢,姑奶奶還是回村子裏走親戚要妥當些……”
這麽說,王氏是還沒有消氣了!善桐心頭頓時一涼,她還沒開口呢,望江又往下說,“現太太日子過得也不大順心,正煩著呢,雖不說天天鬧,但糟心事也不少……”
言下之意,自然是善桐上門,母女兩個平添不,對誰都不是什麽好事了。善桐蹙起眉頭,若有所思,隻覺得又添了一樁心事。
她送走望江回了屋裏時,含沁已經是鑽進了裏間,善桐掀簾子進去,就正好看到他讓六醜、六州展開了一張雪白狐皮,一邊得意地扭過頭對善桐道,“你看,我親手獵!給你做個圍脖好不好?”
管有這許許多多煩心事,可這一瞬間,善桐心中除了暖意,便再也剩不下什麽了,她忽然間又覺得這些事情不算什麽,隻要她和含沁齊心協力,一件一件,總會解決。就算有這許多煩惱,可比起很多人來,她也已經足夠幸運了。
含沁也尋著了她凝視,衝善桐微微一笑,便上前給桂元帥、桂太太行了大禮。這邊慕容氏也和桂含欣手拉著手說了幾句話,桂含欣看著有幾分詫異:想來是知道了這換宗子分家事,但旋即又咧開嘴來一笑,拍了拍桂含春肩膀,才上前和父母相見,一邊桂含芳自然已經是給父母行過禮了不說。
桂太太也是無暇去理會別人了,她都沒看含沁幾眼,眼裏就像是隻有含欣這個長子一樣,千言萬語,似乎全都要從眼神中傾瀉出來。有失望、有傷心,也有平安歸來欣悅……桂含欣也頗知道桂太太情緒,他顯得十分馴善,格外給兩老磕了幾個響頭,這才站到了母親身邊,倒是未曾搭理慕容氏。慕容氏也不意,一疊聲地問,“都吃過了嗎?”說著又添了碗筷,換了大圓桌上來,大家一道吃早飯。桂元帥問幾個子侄西北境況,又衝桂含欣道,“你怎麽也回來了?”
“耿世叔說今年他武威老家過年。”桂含欣道,“一家人已經都過去了,就讓我先回來,我尋思著家裏有事,也就欠了世叔這個人情了。反正,今年明年,北邊是打不起來。”
政治上事,總是要比家事重要,尤其是北疆戰事,對桂太太、慕容氏這樣深宅婦人來說,其實也是息息相關,兩人都趕著問,“怎麽說打不起來呢?”
“現京裏意思,是想要拉攏達延汗留下那個小兒子。”桂元帥隻簡單道,他眉峰不禁就微微聚攏,低沉地道,“對羅春還是要以緩兵之計為主,還是指望著以夷製夷,讓他們兩個來打。我看……”
他沒往下說,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一邊桂含芳插口道,“現皇上心思似乎也不北邊,倒是對南邊興趣大得很。許家人是他心腹,你們看許家動向不就看出來了?他們家那個大少爺,自從山東鬧那事之後,就一直廣州一帶呆著,神神秘秘也不知道做什麽,看起來,像是要打南邊水寇了。”
一邊說,一邊不禁大有羨慕之意。
這就是地方人家不好了,當然,桂家西北是根深葉茂,子弟兵日子要好過得多,比不得許家京裏,到哪裏都是風光一陣,終還是要回京城去,但隻說簡帝心這一點,桂家和許家是根本就沒得比。遠西北,就是要獻美都沒有特別好辦法,地方重鎮,又不好和京裏那些個管風光一時,但卻很可能倒也倒得迅速人家勾勾搭搭。到了論功行賞時候,桂家是從來都比不過許家。桂元帥沒說什麽,底下小年輕心裏,肯定也不是沒有意見。
說到這政治上事,那是肯定沒個完。女眷們也不管別,聽說這幾年內應該是不會有大戰,慕容氏和桂太太都不禁眉開眼笑,吃過早飯,桂太太就趕桂元帥,“知道你要和孩子們進去說話,去吧!早說完了,讓他們早來見我!”
桂元帥就拿手指點了點慕容氏和善桐,一邊又微微一笑,咳嗽一聲,才換上了儼然麵孔,起身道,“行啦,都進書房去吧。”
善桐這時候自然是再無心做事了,就是桂太太也是一邊看花名冊一邊出神,過了半日,這幾個女眷們才抖擻起精神來,又處置了幾件家裏雜事,含欣、含芳、含沁等人,又進了內堂來和母親說話。
這時候就顯得含沁地位有幾分尷尬了,桂太太一邊抱了一個,先問路上辛苦不辛苦,再問打仗時候受了傷沒有,得知就是含芳受了一點皮肉傷,現幾乎已經痊愈,便要含芳脫下衣衫來給她看看。善桐隻好拉著含沁走到屋角,輕聲道,“你怎麽進來了!你就該先回去,一會我也就回去了……”
含沁擺了擺手,他竟難得地有幾分緊張,唇角都抿成了一條線,等那邊話說了一個段落,才拉著善桐上前道,“嬸嬸,眼看著到大年下了,我想到姨娘——”
桂太太翻著眼睛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要說什麽,但善桐如今又如何不明白這事兒來龍去脈?一時間極是心疼含沁,不禁便冷冷地看著桂太太一眼,含欣兄弟又和桂太太說話,她也就揮了揮手,沒好氣地道,“去吧!你自己知道路!”
含沁如蒙大赦,拉著善桐出了院子,才活躍起來,低聲和善桐說。“我給你帶了好東西呢!打發他們先送回家了,到了家你就能看著啦。”
就算身份再尷尬,平時受了多少夾心氣,這一刻,善桐心底終究是歡悅,她幾乎要忍不住挨到含沁懷裏去,總算抑製住了那實是難以抑製衝動,卻還是沒有忍得住,明知道場合不大對,還是牽起了含沁手。含沁望著她笑了笑,又緊緊地捏了捏她,兩人便不再說話,含沁領著她東繞西繞,又繞到了府中角落桂家家祠內,一邊熟門熟路地給看家祠老頭子塞了一角銀子,那老頭子自然開了一扇偏門,又領著他們繞過正祠堂,屋子偏南麵開了一扇小小門,隻見此處是一間淨房一樣大小門臉——甚至比一般淨房還要再小,隻容得一個人進去。裏頭一張小小方桌,上麵供了一尊暗淡牌位,善桐又不敢正眼打量,隻看見了方字,便不敢多看了。
那老頭子開了屋門便徑自離去,倒是含沁駕輕就熟,從方桌上尋了香來,掏出火折子打著了,先是口中念念有詞,給這牌位上了香,又抬起頭來道,“姨娘,我娶妻了!是十八房嗣母親戚家姑娘,我們從小認識……”
他聲音又低了下去,像是說給母親聽私話,善桐便再聽不清楚了,過了一會,含沁才回頭和她商量,“你也來上一炷香?”
其實按說,從身份來講,含沁已經過繼出去了不說,並且這位還是姨娘身份……善桐明知道就因為如此,含沁才用商量語氣,卻依然不禁一陣難過,忙道,“我當然要上香了!”
說著,便正正經經地接過香來,給牌位行了大禮,又默禱一番,這才出了屋子。見屋內陳設還算整潔,便道,“可要擦洗一番?”
含沁猶豫了一下,還是說,“算了,平時有人照料。這畢竟是叔叔家家祠,我們不要耽擱太久。”
便領著善桐出去,這一回他不進後院了,而是交待善桐,“我一會就回家了,你也早點回來,別耽擱太久。”
善桐心裏五味雜陳,不知為什麽,竟覺得有一股鬱氣胸口打著轉,卻偏偏不知道該如何發泄出來,隻好強笑著道,“好,一會家裏見!”
說著回了後院,桂太太人倒是又不見了,連慕容氏都不見蹤影,反倒交待了一堆事情給善桐做。善桐隻好強打精神,叫了丫鬟婆子來一一發落。打算吃過午飯就回家去,和含沁好生說話。
沒想到事情才堪堪辦完,她還沒起身呢,就又看到含芳門口探頭探腦,善桐想到善喜,不禁有幾分頭皮發麻,很不願和他正麵照麵,便起身從側門出去了,又和身邊人道,“想來嬸嬸和大哥、大嫂有話說,我這邊事情辦完了,就先回去,等人散了,你們幫我說一聲吧。”
雖說她是奉命幫忙管家,按說也不是什麽正經主子,但手段放這裏,誰也不敢輕蔑了她去,又因為畢竟是客,告狀那是一告一個準兒,待她倒都要比平時客氣了幾分。善桐這麽說,眾人自然是忙不迭全應下了,又都笑道,“太太明白,您就隻管去吧。”
善桐還要再說什麽時,見仿佛是桂含芳人影又門口一閃,忙便加了腳步,逃也似出了元帥府,一路上車裏隻是沉思,一時間想到含芳和善喜事,一時間又想到含沁和他生母事,許多事亂糟糟糾纏一起,使得她雖然迎回了丈夫,但卻沒有多少喜悅心情。
#
也許是沒想到她沒吃午飯就回來了,善桐回了家還是鍋冷灶冷,問得含沁尚未回來過,便知道他多半又是忙他正事去了。她也就安下心來安頓自己小家裏家務,到了下午,含沁才剛進門呢,外頭楊德草又來說,“巡撫府送了年禮過來。”
說著便呈上一張禮單,善桐拿手上看了,也沒覺得好壞,反正就是尋常親戚該有那份禮罷了。要說有麵子也沒有,失麵子那也不至於,這才遞給含沁讓他看了,又讓人把送年禮婆子請進來說話。
不料這份年禮,居然是望江親自來送,善桐待她自然又不同於別人,忙招待她坐下,又笑道,“近也忙!都不知道娘家事,前回四哥來看我,我偏偏又不,近天天都往元帥府那邊過去。正打算年後再問家裏好呢。怎麽樣,家裏如今諸事都還好吧?”
望江細細地看著善桐,仿佛是要看出她心裏到底是苦還是甜,看得善桐都不禁有幾分發毛了,才又望了含沁一眼,笑道,“家裏都還好,您也聽說了吧?咱們四少爺大約是要定親事了……姑娘家論人品論相貌,都是第一流。”
就和善桐絮叨了幾句娘家事,又說起善櫻也要定親了,王氏看好了福建老家一門親戚,也是庶子出身,家財倒也豐厚,二老爺無可無不可,還想要看過人再說,讓對方年後上門過來給相女婿。
王氏心機,隻看這門親事就能見微知著,隻可惜善櫻到底還是被善楠牽連,也許本來不用遠嫁,親哥哥這麽一過繼出去,倒是必須遠嫁了。善桐歎了口氣,也不好多說什麽。又問得果然王大老爺是往巡撫府送了信報喜,望江還說,“說是今年秋後,一準還錢,這會已經讓王時回家去籌錢了。因為這錢是欠您,我們也不好多說什麽——”
善桐還沒說話呢,含沁忙道,“這不用著急!我們也不是等錢使催債人……”
他看了善桐一眼,又收住了不說,善桐卻明白了丈夫意思:王大老爺如果真得到寵信,由黑翻紅也就是轉眼間事。這時候再逼債,不管是對小五房還是對自己來說,人情都沒做到,反而有前功棄嫌疑了。
不過,要指望母親為自己辦好這件事,那也有點不靠譜,她隻微笑道,“就是這個意思!你回頭給我帶句話,這錢不著急還。等到什麽時候手頭方便再說吧!不過,年後我上京城去,見到舅舅再自己說,那也是一樣。”
望江不禁有幾分詫異,追問善桐幾句,善桐隻說要陪著桂太太上京城,別就未曾多說了。望江倒是若有所思:“看著,您倒是和元帥府走動得很不錯。”
不是親母女,話隻能說到這裏了,望江又坐了一會便站起來告辭,借著行禮機會給善桐使眼色,善桐便明白是有些話不方便當著含沁麵說了,她親自把望江送出屋子了,望江才拉著她手輕聲說,“這是我主意,倒沒有經過誰發話。今年我們城裏過年,不回村子裏去了,可我覺得呢,姑奶奶還是回村子裏走親戚要妥當些……”
這麽說,王氏是還沒有消氣了!善桐心頭頓時一涼,她還沒開口呢,望江又往下說,“現太太日子過得也不大順心,正煩著呢,雖不說天天鬧,但糟心事也不少……”
言下之意,自然是善桐上門,母女兩個平添不,對誰都不是什麽好事了。善桐蹙起眉頭,若有所思,隻覺得又添了一樁心事。
她送走望江回了屋裏時,含沁已經是鑽進了裏間,善桐掀簾子進去,就正好看到他讓六醜、六州展開了一張雪白狐皮,一邊得意地扭過頭對善桐道,“你看,我親手獵!給你做個圍脖好不好?”
管有這許許多多煩心事,可這一瞬間,善桐心中除了暖意,便再也剩不下什麽了,她忽然間又覺得這些事情不算什麽,隻要她和含沁齊心協力,一件一件,總會解決。就算有這許多煩惱,可比起很多人來,她也已經足夠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