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桂家這兩婆媳都有幾分任性,家也都是被人捧慣了。慕容氏一撒瘋賣味,兩個人互相不能節製,這就話趕話說得都動了情緒,被善桐從中喝斷了,又經她狂風驟雨一般一頓兩邊敲打,誰也沒能她手底下討得了好了,於是現連桂太太都被善桐壓製住了,也沒再高聲說話。但這兩人也都不是什麽省油燈,場麵雖然安靜下來了,但兩婆媳卻都翻著眼睛望著天,誰也不肯先開口,不知道人,還當屋梁上有耗子呢。
善桐很有幾分哭笑不得,有心要撒手不管吧,又覺得天下沒有不透風牆,宗房婆媳反目事要鬧大了,傳出去那是整個桂家都沒有麵子。自己親朋好友跟前也難做人,還不如把火焰就掐萌芽階段,大家把話說開了,各退一步,這才是過日子正道。
她心頭忽然不知想起了誰,略略一動,便又把這心事放到了一邊,自己站起身道。“居家過日子,誰也不是誰前世仇人,都是想著把日子往好了過。婆這當婆婆也是為了兒子兒媳婦好,就像是當兒媳婦也是為了一家好。你們都不必說了,我幫你們說話好不好?”
正說著,便衝桂太太要開口,不想桂太太反而使性子,“你就是要代我們說,那也哪有小輩先衝長輩開口?你先和她說!”
連慕容氏都不看了,翻著白眼一指大媳婦——多大人了,使起性子來,還像個孩子。
善桐不禁啼笑皆非,隻好道,“好,聽您,我先和大嫂說。”
她便衝慕容氏道。“之前你私底下和我提時候,我也是提醒過大嫂。宗子宗子,那就是宗房嫡長子。曆來大家大族,想要長久興旺發達,一族宗子,各房房主,那都必須是嫡長出生。這是亂不得!以我們楊家來說,一百多年了,宗房嫡長始終不曾斷絕。也不是我自誇,如今誰提起楊家,不說是西北望族?但凡有這個宗子之爭家族,內部必定是不夠和睦,內部自己不和睦了,自然也就漸漸地敗落了下去。家和萬事興,這話不是虛言。所以換宗子那是大事,一般人家極為忌諱。”
見慕容氏要說話,她又忙道,“自然,這也是因為被換掉宗子,往往並不情願。這一鬧起來,家事就是這樣,沒有誰能把理給占全了。要鬧還怕沒得鬧嗎?我知道大哥和大嫂是為了家裏著想,自然是不會鬧。但是老九房往外這麽說,誰信啊?人嘴多壞呢?還不都覺得你們這是犯了大錯,這才被換掉?到時候……到時候你們就知道做人難了!現大家都因為你們是宗子宗婦,捧著你們呢。這人心壞起來是沒,覺得你們不得意了,肯定有人要來踩。可要是叔叔嬸嬸太為你們撐腰了,大家又會覺得你們複立有望,二堂哥夫婦威嚴,是肯定要受到損害。我猜嬸嬸也就是顧慮著這點,才不肯你們提這個換宗子事兒。”
桂太太悶哼一聲,倒並不說話,善桐見慕容氏一臉不服氣,就要開口,忙又白了她一眼,向著桂太太道。“大嫂意思呢,想來嬸嬸也明白。做宗婦要緊不但是出身,還有這一團和氣四麵應酬本事,族裏老老少少上千口人,宗房是都不能得罪了,也不能縱容了,做宗婦難就難做人。大嫂自覺資質不夠,我這裏也說句實話吧,按大嫂性子,確是不適合做……沒有幾年,族裏人怕是都要得罪完了。她和您還不一樣,您那是麵上耿直,心裏有譜呢。”
她捧了桂太太一句,踩了慕容氏一句,卻是恰到好處。桂太太麵色稍霽,慕容氏卻也並不意——善桐說得也是大實話,她要是願意委屈自己性子,也就不會推辭這個好處多多宗婦地位了。
“這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事是教不來。就不說大哥合適不合適做宗子吧,讓大嫂做宗婦,是要壞菜。”她又一句話收住,緊著就道,“現大家都把話說開了,這樣,大嫂你說說,我提這件事,你也不是沒想過吧?你是打算怎麽辦呢?”
慕容氏也不是傻瓜,懂得結納善桐,肯定就已經想到了這個難處,她輕輕地拍了拍大腿,先哼了一聲,才道。“這也簡單,前線現也沒有什麽大戰事了,我們家一向也是有人口前線駐守。我和含欣到定西、武威去也好,再往前走一點,去到吐魯番一帶都行,三五年之後,二弟媳婦也娶了,孩子也生了,官位也上去了。我們再回來不就是了?”
這辦法雖然簡單粗暴,但也不失為一條思路,就是等於還是坐實了“桂大少是因為犯事了才被移除宗子位”這個說法,以後桂大少一家就都別想回天水過活了,不然肯定被人背地裏議論死。但這對小夫妻也許沒什麽影響,說不定慕容氏還巴不得遠離族人,就和含欣過兩個人日子呢。
善桐點了點頭,又望向桂太太,低聲道,“那嬸嬸是怎麽——”
“我還能怎麽想?學唄!”桂太太沒好氣地道。“誰不是委屈出來?你當誰天生就是這麽個受氣材料,為了一族人忙裏忙外?我就奇怪了,說親時候,你們家也是上趕著要嫁進來。不情願?不情願你沒和她一樣尋死覓活,攪黃了和衛家親事?你當時情願,嫁過來以後我看你穿金戴銀吃香喝辣不也挺情願?怎麽讓你學規矩讓你學做人、學管家你就不情願了?你以為富貴人家日子有那麽好過?你以為我們桂家門,是你說進就進,說出就出?改嫁走道,你倒是說出來!呸!也是個沒擔當軟腳蝦!”
她這話出口,善桐自然是驚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桂太太不耐煩地衝善桐一擺手,沉聲道,“你以為誰看不出來呢?衛家和你們家說得熱火朝天,衛太太都和我露了幾次口風,說是十拿九穩了。一轉頭你們家老太太上來京城,口風那就變了……侄媳婦,我告訴你一句話,麵子上事,那是瞞著麵子上人,真正知道人,猜那都猜得出來了。隻是給你們家麵子裝著糊塗罷了!”
這話全盤照抄善桐,字字句句說都是善桐心病,善桐惱得微微吸了一口涼氣,立時就道,“嬸嬸這話說得好,咱們心裏清楚著呢。誰吊著誰,誰又背誰蹬了,落得個兩頭不著,真正知道人,心裏明白得很。”
她沒等桂太太說話,就又道,“畢竟是叔叔嬸嬸家事,我也管不了太多。我就把我話撂這兒了,我是讚同大哥大嫂分家出去。要不然,這將來二嫂也太難做了,出身低了吧,三四品人家,那是不入嬸嬸法眼,門第高了呢,一二品人家,嫡女也沒有願意嫁到西北來道理。這裏又窮風沙又大,局麵還動蕩不安,比不得人家魚米之鄉。就是真求回了一個金鳳凰,這門第高出長嫂這麽多,兩邊關係難處。大嫂學不會管家,二嫂管不管呢?管了那是給他人做嫁衣裳,能管得了家人還不都是人精,能看不透這一層?要不管,那娶回來供著又有多大意思呢。我話就放這裏了,嬸嬸您自己掂量著,覺得我是歹意,那您別聽。”
三四品人家一句,也是直戳了桂太太心思,兩個人打機鋒你一句我一句,說到這裏,氣氛倒是比桂太太和慕容氏之間要緊繃得多了。慕容氏見善桐站起身來,像是要告辭樣子,嚇得一把上去就挽住了善桐,叫道,“好弟妹,你可別走!我還指著你給公公參謀呢,我算是看清楚了,這事,還得他老人家來做主!”
善桐一下傻了眼了——“這,大嫂,這不合適吧?”
桂太太倒又和慕容氏對上了,她冷哼著陰陽怪氣地道,“你還不明白?她是怕我惡人先告狀,老爺跟前告她刁狀呢!”
慕容氏索性就認下來。“那要不然您還能怎麽說?您能和弟妹一樣,說得這麽中肯、這麽動聽,兩頭都能抹平?您要是早遇見弟妹,您倒不如把她說給含欣,也免得今天和我置氣!”
胡攪蠻纏到這個地步,桂太太氣得都笑了,也來拉善桐,“好、好,你別走!到時候我們都坐這,還是由你來和老爺說!”
善桐還要走,卻被慕容氏死死抱住。隻好也坐下來,和桂太太、慕容氏三個人互相沉著臉不說話,就幹等桂老爺回來。
這三個人之間,還真是彼此都互相生氣,沒有哪兩個人是太平。善桐尤其氣慕容氏一句話沒說好——又或者是故意把她拉進這灘渾水裏,惹了一身騷味。她心底暗暗發了幾句牢騷,想著祖母或者母親要是身邊,肯定要教導自己,“人家都不和她好,婆婆那麽不滿意她,肯定有眾人道理。你別見著她人似乎不錯,就和她膩糊起來,吃了虧才明白人家道理。一個巴掌拍不響,什麽事不是錯兩邊呢?”
是啊,什麽事不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呢?
忽然間,她感到了一股強烈後悔,又想起了自己方才念頭:各退一步,這才是過日子正道。善桐不禁就輕聲歎了口氣,隻覺得好一陣黯然,連氣都懶得生了:她這麽瞧不上慕容氏和桂太太,其實自己又比她們強到哪裏去呢?她們婆媳間鬧成這樣,也就和自己與母親之間差不多難堪吧。母親固然有錯,但自己又何嚐不是做得太絕。當時就想著要讓母親也嚐嚐那被背叛滋味,那被傷透了心滋味,其實……其實……
可想到母親自己臨出門前還要拿嫁妝銀子來拿捏自己,回門時又刻意那樣羞辱含沁,善桐就又覺得一股氣充塞五髒六腑裏,硬是把她脊背給塞得直了。就算自己反應太激烈又怎麽樣?要不是母親錯前頭——
其實這樣想去,終究也是無味。她卻又被勾起了思鄉之情,惦記起了楊家村祖屋裏進進出出男女老少。現出門了,才覺得家裏是那樣親切,老祖母、張姑姑、三叔三嬸——就連四嬸看起來都沒那麽麵目可憎了。他們雖然也有諸多不是之處,但畢竟是她家人,隻有到了現,一個全然陌生環境裏,全靠著自己時候,善桐才感到了家可貴,感到了失去娘家可悲。祖母時候還好,要是等祖母去了,娘家可就真沒一個貼心人了。
她不期然又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小時候剛到京城,並不認人,她笑盈盈地走上前來,一把就把自己抱起來,臉頰上親了兩口,又把她帶進去試衣服;想到她手把手教自己穿針引線,姐姐邊上笑話自己,被她輕輕地點了點額頭;想到她把一個大櫻桃塞到自己嘴巴裏——那是大舅舅送來時鮮果品,一家人人人也就得了幾個,自己吃完了又饞,她就把手裏這個大紅櫻桃塞給了自己……她忽然間有點想哭了,她很想回去巡撫府,撲進母親懷裏好好地哭一場,求母親別再和自己慪氣,往事就都算了,再別論是非。可一想到母親這些年來所作所為,想到她一步步走得這樣偏,連含沁麵子都下,以後含沁一輩子連襟跟前抬不起頭來,她又——
三個女人不約而同都出起了神,三個人臉上都是一片悵惘,就這怪異氣氛中,天漸漸地黑了,大夫來過了給桂太太把脈,說沒有大事,又開了些寧神藥方。三人默默無語,吃過了晚飯,又自枯坐了半天,好容易才等到了那一句“太太,老爺回來啦!”。
桂太太立刻站起身子,一把抹掉了臉上不知從何而來感傷,她望了兩個小輩一眼,一疊聲道,“還不請?”
聽聲氣,竟是大有委屈,就像是剛受了氣小媳婦,就等著夫君回來訴苦呢。善桐心中不禁一動——她本能地注意到,桂元帥夫妻,感情確不錯。
善桐很有幾分哭笑不得,有心要撒手不管吧,又覺得天下沒有不透風牆,宗房婆媳反目事要鬧大了,傳出去那是整個桂家都沒有麵子。自己親朋好友跟前也難做人,還不如把火焰就掐萌芽階段,大家把話說開了,各退一步,這才是過日子正道。
她心頭忽然不知想起了誰,略略一動,便又把這心事放到了一邊,自己站起身道。“居家過日子,誰也不是誰前世仇人,都是想著把日子往好了過。婆這當婆婆也是為了兒子兒媳婦好,就像是當兒媳婦也是為了一家好。你們都不必說了,我幫你們說話好不好?”
正說著,便衝桂太太要開口,不想桂太太反而使性子,“你就是要代我們說,那也哪有小輩先衝長輩開口?你先和她說!”
連慕容氏都不看了,翻著白眼一指大媳婦——多大人了,使起性子來,還像個孩子。
善桐不禁啼笑皆非,隻好道,“好,聽您,我先和大嫂說。”
她便衝慕容氏道。“之前你私底下和我提時候,我也是提醒過大嫂。宗子宗子,那就是宗房嫡長子。曆來大家大族,想要長久興旺發達,一族宗子,各房房主,那都必須是嫡長出生。這是亂不得!以我們楊家來說,一百多年了,宗房嫡長始終不曾斷絕。也不是我自誇,如今誰提起楊家,不說是西北望族?但凡有這個宗子之爭家族,內部必定是不夠和睦,內部自己不和睦了,自然也就漸漸地敗落了下去。家和萬事興,這話不是虛言。所以換宗子那是大事,一般人家極為忌諱。”
見慕容氏要說話,她又忙道,“自然,這也是因為被換掉宗子,往往並不情願。這一鬧起來,家事就是這樣,沒有誰能把理給占全了。要鬧還怕沒得鬧嗎?我知道大哥和大嫂是為了家裏著想,自然是不會鬧。但是老九房往外這麽說,誰信啊?人嘴多壞呢?還不都覺得你們這是犯了大錯,這才被換掉?到時候……到時候你們就知道做人難了!現大家都因為你們是宗子宗婦,捧著你們呢。這人心壞起來是沒,覺得你們不得意了,肯定有人要來踩。可要是叔叔嬸嬸太為你們撐腰了,大家又會覺得你們複立有望,二堂哥夫婦威嚴,是肯定要受到損害。我猜嬸嬸也就是顧慮著這點,才不肯你們提這個換宗子事兒。”
桂太太悶哼一聲,倒並不說話,善桐見慕容氏一臉不服氣,就要開口,忙又白了她一眼,向著桂太太道。“大嫂意思呢,想來嬸嬸也明白。做宗婦要緊不但是出身,還有這一團和氣四麵應酬本事,族裏老老少少上千口人,宗房是都不能得罪了,也不能縱容了,做宗婦難就難做人。大嫂自覺資質不夠,我這裏也說句實話吧,按大嫂性子,確是不適合做……沒有幾年,族裏人怕是都要得罪完了。她和您還不一樣,您那是麵上耿直,心裏有譜呢。”
她捧了桂太太一句,踩了慕容氏一句,卻是恰到好處。桂太太麵色稍霽,慕容氏卻也並不意——善桐說得也是大實話,她要是願意委屈自己性子,也就不會推辭這個好處多多宗婦地位了。
“這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些事是教不來。就不說大哥合適不合適做宗子吧,讓大嫂做宗婦,是要壞菜。”她又一句話收住,緊著就道,“現大家都把話說開了,這樣,大嫂你說說,我提這件事,你也不是沒想過吧?你是打算怎麽辦呢?”
慕容氏也不是傻瓜,懂得結納善桐,肯定就已經想到了這個難處,她輕輕地拍了拍大腿,先哼了一聲,才道。“這也簡單,前線現也沒有什麽大戰事了,我們家一向也是有人口前線駐守。我和含欣到定西、武威去也好,再往前走一點,去到吐魯番一帶都行,三五年之後,二弟媳婦也娶了,孩子也生了,官位也上去了。我們再回來不就是了?”
這辦法雖然簡單粗暴,但也不失為一條思路,就是等於還是坐實了“桂大少是因為犯事了才被移除宗子位”這個說法,以後桂大少一家就都別想回天水過活了,不然肯定被人背地裏議論死。但這對小夫妻也許沒什麽影響,說不定慕容氏還巴不得遠離族人,就和含欣過兩個人日子呢。
善桐點了點頭,又望向桂太太,低聲道,“那嬸嬸是怎麽——”
“我還能怎麽想?學唄!”桂太太沒好氣地道。“誰不是委屈出來?你當誰天生就是這麽個受氣材料,為了一族人忙裏忙外?我就奇怪了,說親時候,你們家也是上趕著要嫁進來。不情願?不情願你沒和她一樣尋死覓活,攪黃了和衛家親事?你當時情願,嫁過來以後我看你穿金戴銀吃香喝辣不也挺情願?怎麽讓你學規矩讓你學做人、學管家你就不情願了?你以為富貴人家日子有那麽好過?你以為我們桂家門,是你說進就進,說出就出?改嫁走道,你倒是說出來!呸!也是個沒擔當軟腳蝦!”
她這話出口,善桐自然是驚得倒吸了一口涼氣,桂太太不耐煩地衝善桐一擺手,沉聲道,“你以為誰看不出來呢?衛家和你們家說得熱火朝天,衛太太都和我露了幾次口風,說是十拿九穩了。一轉頭你們家老太太上來京城,口風那就變了……侄媳婦,我告訴你一句話,麵子上事,那是瞞著麵子上人,真正知道人,猜那都猜得出來了。隻是給你們家麵子裝著糊塗罷了!”
這話全盤照抄善桐,字字句句說都是善桐心病,善桐惱得微微吸了一口涼氣,立時就道,“嬸嬸這話說得好,咱們心裏清楚著呢。誰吊著誰,誰又背誰蹬了,落得個兩頭不著,真正知道人,心裏明白得很。”
她沒等桂太太說話,就又道,“畢竟是叔叔嬸嬸家事,我也管不了太多。我就把我話撂這兒了,我是讚同大哥大嫂分家出去。要不然,這將來二嫂也太難做了,出身低了吧,三四品人家,那是不入嬸嬸法眼,門第高了呢,一二品人家,嫡女也沒有願意嫁到西北來道理。這裏又窮風沙又大,局麵還動蕩不安,比不得人家魚米之鄉。就是真求回了一個金鳳凰,這門第高出長嫂這麽多,兩邊關係難處。大嫂學不會管家,二嫂管不管呢?管了那是給他人做嫁衣裳,能管得了家人還不都是人精,能看不透這一層?要不管,那娶回來供著又有多大意思呢。我話就放這裏了,嬸嬸您自己掂量著,覺得我是歹意,那您別聽。”
三四品人家一句,也是直戳了桂太太心思,兩個人打機鋒你一句我一句,說到這裏,氣氛倒是比桂太太和慕容氏之間要緊繃得多了。慕容氏見善桐站起身來,像是要告辭樣子,嚇得一把上去就挽住了善桐,叫道,“好弟妹,你可別走!我還指著你給公公參謀呢,我算是看清楚了,這事,還得他老人家來做主!”
善桐一下傻了眼了——“這,大嫂,這不合適吧?”
桂太太倒又和慕容氏對上了,她冷哼著陰陽怪氣地道,“你還不明白?她是怕我惡人先告狀,老爺跟前告她刁狀呢!”
慕容氏索性就認下來。“那要不然您還能怎麽說?您能和弟妹一樣,說得這麽中肯、這麽動聽,兩頭都能抹平?您要是早遇見弟妹,您倒不如把她說給含欣,也免得今天和我置氣!”
胡攪蠻纏到這個地步,桂太太氣得都笑了,也來拉善桐,“好、好,你別走!到時候我們都坐這,還是由你來和老爺說!”
善桐還要走,卻被慕容氏死死抱住。隻好也坐下來,和桂太太、慕容氏三個人互相沉著臉不說話,就幹等桂老爺回來。
這三個人之間,還真是彼此都互相生氣,沒有哪兩個人是太平。善桐尤其氣慕容氏一句話沒說好——又或者是故意把她拉進這灘渾水裏,惹了一身騷味。她心底暗暗發了幾句牢騷,想著祖母或者母親要是身邊,肯定要教導自己,“人家都不和她好,婆婆那麽不滿意她,肯定有眾人道理。你別見著她人似乎不錯,就和她膩糊起來,吃了虧才明白人家道理。一個巴掌拍不響,什麽事不是錯兩邊呢?”
是啊,什麽事不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呢?
忽然間,她感到了一股強烈後悔,又想起了自己方才念頭:各退一步,這才是過日子正道。善桐不禁就輕聲歎了口氣,隻覺得好一陣黯然,連氣都懶得生了:她這麽瞧不上慕容氏和桂太太,其實自己又比她們強到哪裏去呢?她們婆媳間鬧成這樣,也就和自己與母親之間差不多難堪吧。母親固然有錯,但自己又何嚐不是做得太絕。當時就想著要讓母親也嚐嚐那被背叛滋味,那被傷透了心滋味,其實……其實……
可想到母親自己臨出門前還要拿嫁妝銀子來拿捏自己,回門時又刻意那樣羞辱含沁,善桐就又覺得一股氣充塞五髒六腑裏,硬是把她脊背給塞得直了。就算自己反應太激烈又怎麽樣?要不是母親錯前頭——
其實這樣想去,終究也是無味。她卻又被勾起了思鄉之情,惦記起了楊家村祖屋裏進進出出男女老少。現出門了,才覺得家裏是那樣親切,老祖母、張姑姑、三叔三嬸——就連四嬸看起來都沒那麽麵目可憎了。他們雖然也有諸多不是之處,但畢竟是她家人,隻有到了現,一個全然陌生環境裏,全靠著自己時候,善桐才感到了家可貴,感到了失去娘家可悲。祖母時候還好,要是等祖母去了,娘家可就真沒一個貼心人了。
她不期然又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小時候剛到京城,並不認人,她笑盈盈地走上前來,一把就把自己抱起來,臉頰上親了兩口,又把她帶進去試衣服;想到她手把手教自己穿針引線,姐姐邊上笑話自己,被她輕輕地點了點額頭;想到她把一個大櫻桃塞到自己嘴巴裏——那是大舅舅送來時鮮果品,一家人人人也就得了幾個,自己吃完了又饞,她就把手裏這個大紅櫻桃塞給了自己……她忽然間有點想哭了,她很想回去巡撫府,撲進母親懷裏好好地哭一場,求母親別再和自己慪氣,往事就都算了,再別論是非。可一想到母親這些年來所作所為,想到她一步步走得這樣偏,連含沁麵子都下,以後含沁一輩子連襟跟前抬不起頭來,她又——
三個女人不約而同都出起了神,三個人臉上都是一片悵惘,就這怪異氣氛中,天漸漸地黑了,大夫來過了給桂太太把脈,說沒有大事,又開了些寧神藥方。三人默默無語,吃過了晚飯,又自枯坐了半天,好容易才等到了那一句“太太,老爺回來啦!”。
桂太太立刻站起身子,一把抹掉了臉上不知從何而來感傷,她望了兩個小輩一眼,一疊聲道,“還不請?”
聽聲氣,竟是大有委屈,就像是剛受了氣小媳婦,就等著夫君回來訴苦呢。善桐心中不禁一動——她本能地注意到,桂元帥夫妻,感情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