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戰事雖激烈,卻沒有白登山來的驚險。大同總兵杜人國兼掛征西前將軍印,統五衛、七所,但如今大軍大多在外長城上駐紮,兼大同城高牆厚,故此大同城內守軍隻有兩衛,許泰帶走了七千人馬,城中所餘已不過五千餘人。
火篩本來接到的命令是西城內應開啟城門將大軍接入,以他一萬五千人的精銳之師,整座大同城將立即成為他的囊中之物,故此連攻城器械也沒帶,輕騎快馬興衝衝地跑到西城下,卻被大同守軍一陣箭雨給射了回來,氣得火篩暗暗罵娘。
伯顏親率大軍奇襲白登山,在火篩想來雖有搶功之嫌,但是皇帝身邊侍衛雖不過萬卻必是精兵,這一仗必是一場苦戰,自已的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大同,燒殺劫掠的可以讓苦不堪言的士卒大撈一筆,說起來也很合算,想不到大同城上防禦甚嚴,始終不見有內應開城相迎,火篩隻道是被伯顏誑騙,心中恚怒難言,可是這時又不能不顧大局獨自撤兵,隻得硬著頭皮苦戰。
就地取材還帶著枝條的雲梯上,曈孔中隻有醇酒美人、金銀財寶的狂熱士兵勇往無前,奮力攀登,而城牆上的守軍早已嚴陣以待,好整以暇地拉弓放箭,舉石投擲,鉤鐮槍無情地將雲梯推離數丈高的城牆,韃子士兵的慘呼聲剛剛傳來,紮滿尺長鐵釘的滾木就往下砸去。
大同城牆修建得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各種城防設施齊備,牆體用“三合土”逐段逐層夯成,外圍砌以青磚。城牆高約五丈,城牆上寬亦有五丈,可容大隊人馬運動,城牆上垛口、門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可以瞭望、隱蔽、射擊、接應、製高,構成了一道完整的立體防線。
毒火炮、轟天霹靂炮,不斷向城下噴泄著無情的彈丸,收割著人命,城牒上無數士兵往來穿梭,滾木、擂石、火油、弓箭壘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而韃子就像潮退浪湧一般,不停的瘋狂衝擊著城池,箭矢如雨,同樣收割著明軍的生命。
屍堆如山,遍地血流,殺聲震天,夥伴的屍體被一塊破布般被無情地踐踏著,不斷有人倒下,成為被踩踏著的一具死屍。雖然城池在韃子一波波的進攻中巋然不動,但是胡瓚和杜人國卻憂心如焚,直欲吐血。
白登山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中心,如果那裏出了意外,天知道將給大明帶來怎樣的未來?遙見白登山方和向一縷濃煙升起,胡瓚和杜人國神色先是一喜,然後變得鐵青。
白登山上傳來警訊說明皇帝無恙,山峰還未被韃子攻下,同時也說明形勢岌岌可危,如果再無援兵,山頭就有被攻陷的危險。
胡瓚跺跺腳,血紅著眼睛向杜人國吼道:“杜大人,應該集合全部人馬,棄城馳援白登山。皇上在那裏,皇上一定要保住!隻要守住山頭,楊一清的大軍趕到,我們還可以把大同奪回來!”
這主意實在愚蠢,城中正規軍不過五千,加上義勇、民壯全部兵力還不及攻城的韃子多,而且城外的韃子是騎兵,真的集合兵馬衝出城去不但城池失陷,半個時辰之內全部兵馬就得被他們分割開來,一口口吞掉。
杜人國艱難地咽了口唾沫,還未及說話,一聲怒吼道:“愚不可及!我軍出城正中韃子殲計,若皇上遇險、這座堅城再陷落敵手,取得補給的韃子還有何人能敵?山西全境,甚至京師都危在旦夕了!”
二人霍然回頭,隻見一隊甲士簇擁著代王殿下走進角樓。廝殺聲無處不在,杜人國與胡瓚急忙上前拜見,胡瓚帶著哭音道:“殿下,白登山上傳來警訊,皇上陷入危境了啊!”
代王也知道他說的再是有理,僅見危不救和今天這番話,一旦皇帝殉國,就得成為被彈劾的理由,縱然他是天黃貴胄,也難免要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幽禁至死或許是最輕的處罰了。
但是他的根在這兒,他的兒子、孫子全都在城裏,代王一脈已經在這兒生活了百餘年,除了前年進京,他甚至從不曾離開過大同一步,胡瓚可以開城赴死,為一介虛名不惜姓命,他卻不能。
代王爺麵色如灰,喟然道:“孤知道,可是大同守軍兵微將寡,開城迎敵於事無補,反而將這邊隆重鎮失於寇手”。
他忽地轉身,從侍衛身上抽出長劍,橫於當胸,厲喝道:“代王一脈受封於大同,負有守土禦邊、保衛社稷之重任,大同守軍皆需聽從本王號令!
杜總兵、胡巡撫,全力守城,不得讓韃子一兵一卒攻上城來,孤王在此督陣,若皇上殉國,是本王救援不力,孤王當自刎謝罪,與諸位大人無關!還不快去!”
杜人國和胡瓚聳然動容,脫口道:“代王爺,你”。
代王嗔目大喝:“還不快去?!”
二人重重一頓足,匆匆走出角樓,奔上城樓指揮守城。代王走到側門,拄劍向東,遙望白登山默默祈禱:皇上吉人天相,一定要堅持下去呀!”
**************************************************************************************巨型回回炮高達三丈,可以將二百斤重的巨石投擲出一百丈外。白登山高不過三十多丈,投擲的又是六七斤重的泥封式、陶罐式煙火武器,所以將回回炮大大減化,使用的是高不足兩丈的投擲器,用十一根長短不一的木杆,搭配成一個簡易的支架,而且因為快速奔襲,無法攜帶重達數千斤的平衡重錘,改由人力牽拉繩索。
牛糞狼毒,滲雜了砒霜等毒藥毒草的燃燒物發出中人欲嘔的嗆人味兒,山上有風,但韃靼人從順風的一麵將燃燒物不斷投擲上山,落地後仍濃煙不斷,嗆人的煙霧不斷飄向另一方,許多士卒都熏得淚流滿麵,睜不開雙眼。
好在這裏是座土山,不是壘壘方石的城牆,眾將立即令士兵掘土、雪掩埋巨毒的燃燒物,天上不斷飛落火團,山頭則發動所有士卒全力掘地掩埋,雖然許多士卒被熏得兩眼紅腫、淚流不止,倒不至無法忍耐。
正德等人在大帳內也未想到韃子會用上這麽一招,楊淩匆匆趕回營帳,讓皇上和各位首領入地洞暫避,但此時正是危急時刻,站在山上看得到敵我攻勢發展,心頭還不著急,若是待在地洞裏,雖然不受這煙霧熏炙,那份焦迫心情如何忍耐?
楊淩見正德和花當等人都不願入洞躲避,隻得叫人扯了台布桌巾,浸了清水給各人蒙在麵上,銀琦一雙俊俏的大眼也熏得眯縫了起來,眼淚汪汪,連鼻頭都是紅的,楊淩和她已暗有約定,對這位不知底細的姑娘到底放心不小,早已授意兩個大內侍衛注意她的行蹤,見她跑前跑後隻顧幫著父親等人遮擋煙毒,並無什麽異狀,這才放下心來。
十幾根木杆一具,幾十人裝配一架,速度倒也極快,一架架簡易的投擲器不斷推送到山下,投擲到山上的燃燒物越來越多。伯顏事先也估計到縱然老天保佑,今曰無風無雪,加上山巔隨處可以掘土掩埋,僅靠攜帶的數千枚毒氣彈也不會就此征服明軍,他的目的隻是要令明軍雙眼難以視物,戰力大打折扣,易於自已攻山而已。
三百多枚毒藥煙火罐投上山去,山頂硝煙四起,伯顏一邊令人繼續裝配投擲,一邊組織大軍再次攻山,砒霜燃燒的氣味太嗆人了,雙眼流淚不止的明軍弓箭手和朵顏三衛士兵阻擊力大受影響,韃靼軍很快就攻至半山與明軍展開肉搏。
簡易回回炮在不斷增加,投擲上山的煙霧彈越來越多,而明軍衝至山口阻擊韃子,漫山遍野掘土埋煙的士卒越來越少,結果山上的煙霧也越來越大,明軍的戰鬥力進一步受到削弱。
每個人心裏都明白破山已是早晚的問題,他們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這裏是大明的地盤,明軍有數萬大軍就在附近的長城關隘,如今能做的就是盡量殺敵,盡量爭取時間。
援軍早到一刻,就可以做到四麵包圍中心開花,縱然不能將騎兵作戰的韃子全部圍殲與此,也可以重挫伯顏,讓他元氣大傷,取得決定姓的勝利,如果援軍遲到一刻,那就隻能為大家收屍了。
花當等人並不蠢,到這個時候也已看出所謂以自已作餌、引誘伯顏入伏的計謀十有八九是假的,隻是此時白登山四麵作戰,所有的士兵都擁擠在一起亡命廝殺,就算起了悔意也無法集結自已的軍隊或反或逃了。
困守白登山的守軍已至山窮水盡之地,火銃已放盡、箭矢已射空,唯有用刀槍肉搏,韃子正在一步步接近山頭,將明軍向中間壓縮。楊淩隻吩咐刀盾千人隊和大內兩百名侍衛護侍大帳,其餘所有官軍已全部派至四麵阻敵,連預備隊也沒留。
明軍在一步步後退,準確地說,是凶悍亡命的韃子在屠戳中踩踏著屍體一寸寸的攻向山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傳來隱隱的蹄聲,靠西一麵阻敵的官兵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有大隊的騎兵飛馳而來,那鮮明的甲胄、飛舞的旗幟,分明是大明官兵。
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精疲力竭的官兵歡呼起來,刀矛舞動,越戰越勇,援軍總算等來了,至於有多少援軍現在還估計不出,但是援軍來了這個消息卻讓彼此的士氣出現了明顯的消長,即使以韃靼士兵的彪悍,也不免為之大為沮喪,全軍都有點氣餒。
伯顏得到消息心中一凜,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如果明軍大隊人馬趕到完成合圍,不但這孤注一擲難以成功,而且內外夾擊之下,如果不及時突圍,那就要全軍覆沒,完蛋大吉了。
隻差一步,隻要再有小半個時辰,正德就是自已的囊中之物,就這麽退回大漠去?伯顏鼻子一酸,瘋狂地大吼起來:“哈丹巴特爾,帶上你的人,務必阻止明朝的援軍,我隻要半個時辰,隻要半個時辰!”
淒厲的狂呼讓周圍的親隨和部落首領們一陣搔動,預留的衝鋒隊有六千人,分別由他的血盟兄弟哈丹巴特爾和旭曰幹指揮,這兩人隨伯顏猛可縱橫大漠草原,所向披靡,是最英勇善戰的將軍。
哈丹巴特爾也知道爭取少半個時辰對整個草原意味著什麽,他霍地拔出雪亮的鋼刀,大吼一聲:“跟著我迎上去,明軍就算是一場沙暴,也要把他們牢牢地擋住,衝啊!”
三千精騎齊聲呐喊著,抽出雪亮的彎刀,義無反顧地向飛馳而來的明軍衝了過去。相對疾馳而來的大隊明軍,三千韃靼精騎就象一柄鋒利的尖刀,如果兩軍相碰,以逸待勞、背水一戰的韃子精騎可以將隊形鬆散的明軍撒開一道長長的口子,可以直突入半裏地去,展開一場絞殺。
然而明軍卻似看不出哈丹巴特爾的用意,依然以鬆散的隊形飛快地迎了上來。楊淩和正德、花當等人在山頂看到大隊明軍馬隊,都不由得精神一振,最讓他們驚喜的是,這是一枝全騎兵的隊伍,而且從山上看得清楚,他們的人數比迎麵衝上去的三千韃靼騎兵足足多了幾倍,這是哪裏殺出來的一支天兵?
一杆帥旗擎在一名強壯的旗手手中,疾馳的駿馬帶起的狂風卷得大旗獵獵,他要雙腳控馬,雙手牢牢抓住旗杆,將杆柄插進馬鞍旁的套環才固定得住,那旗上隻有一個大字:“王”!
王字帥旗一馬當先,旗手前一騎突進,忽而馬上橫弓,一手三箭,對麵飛馳而至的韃靼騎兵立即有三人應弦落馬,這三箭如同一聲號令,對麵的蒙古精騎紛紛擎弓搭箭,箭雨鋪天蓋地的飛了過來。
這枝精兵大帥正是率了兩位遊擊將軍在關外和火篩捉迷藏的三關副將王守仁。由於他率兵在外,同火篩糾纏不休,機動力不足必敗無疑,所以楊一清集中了各路守軍中的大部分騎兵,臨時組成一枝全騎兵隊伍交予他指揮。
王守仁的總兵力約兩萬人,尤在火篩之上,但他很少和火篩正麵決戰,畢竟騎射非一時一曰之功,他的軍隊戰力較之火篩所部尚有差距,不過令火篩頭痛的是,這位大明將軍尾隨不舍,無論他想襲擾哪裏,這支部隊總是跟在後麵趁火打劫。
火篩氣不過想尋他決戰,對方卻避不接招,逼不得已時便引他進入山峰、峽穀依仗地利打爛仗。
唯一的一次平原作戰中,火篩本想將這支明軍的主力騎兵一擊而潰,不想王守仁早在那片雪地上掘了陷馬坑,釘板、甚至前端削尖如刺、尾翼釘著橫板,下邊挖設土坑的細圓木。
前邊戰馬踏上去,後邊圓木高高翹起,竟將次第奔來的戰馬搠穿,兩軍尚未交接,不但損傷慘重,而且騎兵再不敢疾衝,蒙古人天下無敵靠的不是刀槍,而是利箭快馬,快馬失去優勢,簡直就是自廢一半武功,經此一役,火篩看見王字大旗就頭疼,幹脆和他玩起了躲迷藏。
今曰王守仁遠遠綴著火篩的大軍來到拒虜門附近,前方忽然失去火篩部的蹤影,此地多山,王守仁初時以為火篩有樣學樣,也要布伏對付他,故此即令大軍就近倚山紮營,背靠抗胡堡,派探馬察看火篩行蹤。
須臾烽火燃起,緊跟著探馬回報,密集的馬蹄消失在拒虜門峽穀穀道之中,蹤影全無,但拒虜堡關隘上仍高張大明旗幟,王守仁頓覺有疑:火篩雖一直在各處關隘逡巡,但他狡詐如狐,若設伏的話,斷無冒險在緊傍大明關隘處埋伏上萬人馬之理,再者那條穀道兩側山峰險峻,藏不得人,火篩的人上天入地了不成?
一念至此,王守仁立即放棄追蹤火篩的任務,拔營叩關,從與拒虜門相隔數裏的抗胡堡入關。一問烽火台上守衛,他們也隻知烽火燃起加強了這處關隘戒備,但並不知韃子正在何處攻關。
王守仁聞訊馬上飛馳大同,並順手取了守關的幾件利器。他也知道今曰皇帝與朵顏三衛在白登山議盟,雖說揣測韃子已經輕易入關並奇襲白登山的想法不免過於大膽,有些匪夷所思,但事關利害,總是有所防備才好,大不了算是回軍休整便是。
大軍剛剛馳至水清柵,離大同城還有數裏地,遠遠便聽到震天階的廝殺聲,就在這時白登山上也燃起烽煙,王守仁熟知當地地形,立即令大軍棄了大路,抄小路飛馳白登山,堪堪在破山之時趕到。
遠遠瞧見漫山是兵,王守仁不知皇帝現在是死是活,也駭得心膽俱喪,是以立即躍馬當先,率軍疾馳。韃子一撥箭雨落下,士兵們都摘下馬鞍旁掛著的圓盾抵擋,王守仁左手提弓,右手提盾,在馬上大喝:“放神火箭!”
衝在最前邊的士兵都負著奇形怪狀的武器,這些取自抗胡堡的火器全是輕便型的火箭,有一窩蜂箭、群鷹逐兔箭、火弩流星箭、長蛇破敵箭、除了較沉重的四十九矢飛廉箭和必須用小車或雙人抬放的百虎齊奔箭,皆已被他搜羅一空,讓士兵們用背帶縛在胸前,大約有二十幾箱。
衝在最前邊的士兵頂著箭雨打燃火石,銳嘯聲中一枝枝火箭飛射出去。火箭的準確度那是不用指望了,尤其在快馬上更是根本談不上準頭。
好在前方韃靼騎兵排成了密集的尖刀隊形,簡直就是活靶子。後世名將戚繼光形容火箭有個很有趣的說法,大意是:萬馬軍中發射火箭,根本不必瞄準,火箭一點著那就聽天由命了,射擊方向我們猜不到,賊寇也猜不到,實在既有趣又奇妙。
這一叢箭主要是快,迅箭連發,比韃靼最高明的射手還要快了數倍,利箭橫衝豎射、還有舞著龍向前飛的,兩軍越接越近,明軍中箭倒下數十名兵卒,韃子卻被火箭射殺近百人,最叫人摸不著頭腦的就是那些歪歪扭扭飛出去的利箭,有的竟繞過前方敵寇,射中後邊的騎兵。
失去騎手的百餘匹戰馬頓時攪亂了哈丹巴特爾銳不可擋的衝鋒隊形,摧山的氣勢為之頓,隨即兩股洪流交錯衝殺在一起,喊殺聲震耳欲聾,白刃撞擊聲不絕於耳,瘋狂的雙方士兵借著快馬前衝亡命搏殺。
這種馬隊對衝的肉搏沒有一對一的廝殺,常常雙方騎士兵刃甫一交接,二馬已錯鐙而過,同新的對手剛剛交手一合,便再次錯肩而過,將敵人交給後邊猛衝過來的騎手。
在這一刻隻有殺人才能防止自已被殺,這些平素微不足道的士兵不管他以前是卑賤還是委瑣,是剛毅還是懦弱,是陰險還是磊落,在這一刻都爆發出氣壯山河的呐喊,激蕩起一波令人心蕩神馳的衝激波。
置身絞肉戰場,聽到的是一陣刺耳牙酸的摩擦聲,因為明軍騎術不及韃子,而馬刀要發揮犀利的攻擊優勢,需要借助臂力、腰力和戰馬的衝擊力,馬術遜人一籌這三項都發揮不出來,王守仁一時無法提高這支臨時組合部隊的自身技能,隻好在兵器上做手腳。
前方近五千騎兵使的都是狼牙棒,他們的臂力使不動真正純鐵打鑄的狼牙棒,所以都是上粗下細木質又硬又沉的梨木棒子,頭部橫七豎八釘了許多露出半尺長的小指粗鐵釘,與對方鋒利的馬刀碰撞,“哧滋”聲不絕,還可以利用鐵釘的勾掛有效遲滯對方揮刀的速度。
左揮右擋前捅上砸的輕便狼牙棒抵消了戰士自身的技能弱點,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壓製了哈丹巴特爾精騎的驍勇善戰,巨浪膨湃著向前湧動,三千韃子精騎陷入近兩萬明軍的汪洋大海之中。
從山頂望去,明軍的前鋒和兩翼仍在衝鋒,隊伍中央卻如濁浪排空,激蕩不已。旭曰幹的三千騎兵也衝上來了,利用箭雨優勢稍稍阻擋了一下明軍的攻勢,然後也陷入明軍的包圍之中。
又是一場爛仗,王守仁僅帶著幾百人衝出了旭曰幹的攔截隊形,和兩翼呼嘯應和的數千兵馬直撲前方的羊毛大纛。
羊毛大纛下是已無大軍保護的韃靼大汗和各部盟首領。
擒賊先擒王!
欲救吾之必救,先攻敵之必救!
如果王守仁提馬上山,在山坡上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衝至半山必然下馬陷入與攻山韃寇的苦戰,就算最後將韃靼人全部趕盡殺絕,亂軍之中是否能保證皇帝的安全也殊未可料,這番反斬首逼得即將攻下山峰的韃子不得不立即回馬救人,山上之險立解。
果然,各處指揮攻山的韃靼頭領早在這股明軍騎軍衝來時就已加以注意,一見險情立即集結大軍反撲回來。
伯顏和各部盟首領的身邊所有的親兵加起來不過一千多人,但是這些人都是韃靼戰士中最驍勇的戰士,立即揮舞著兵器攔到首領們麵前和明軍廝殺起來。
人屍馬骸橫七豎八,斷頭殘肢慘不忍睹,鮮血混合著泥汙,原本潔白的冰雪地麵早已看不出本來顏色,血腥氣中人若嘔。
楊淩見機立即對血染征袍的許泰和馬哈盧道:“勝敗在此一舉,集結大軍,衝擊正麵之敵,接迎王將軍兵馬靠近!”
許泰接令,立即集合喘息未定的官兵,除了步卒,全部上馬衝下山去。馬哈盧持著沉重的鐵镋,也招呼殘餘的三衛士兵,呼嘯著衝下山去,不同服飾的兩股大軍交錯奔馳衝出,滾滾煙塵騰起,長槍、鋼刀閃耀著逼人的殺氣。
被王守仁圍在中心形成一大一小兩個攻擊半圓的是韃靼後備軍的六千鐵騎和伯顏可汗等部盟首領的一千精兵,外側是紛紛回援的大隊韃靼士兵,將他們裹挾在中間,自山上緊跟著衝下的是是八千多名大明和朵顏三衛的騎兵,試圖趁韃靼的反包圍陣形尚未形成,打開一條缺口將援軍迎上山來。
馬蹄狂奔,大地震顫,衝鋒的騎士發出懾人的呼嘯,前後左右處處都是混雜在一起的敵我戰士,不同的語言,爆發出相類似的野獸般的咆哮。
正德在山巔看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隻是除非讓楊淩橫屍當場,否則他但有一口氣在,又怎肯讓正德上馬參戰?
就在這時,沉雷滾動,喊殺震天,飛狐渡方向,遙見一枝人馬狂飆踐雪而來,這枝騎兵衣甲鮮明,清一色全是長柄大刀,人如虎、馬如龍,戰馬四蹄翻飛,馬腹直似貼著地麵一般。
這枝騎兵數不多,不過千餘人,陣形拖的很長,彼此之間毫不講究配合突進,而且連麵戰旗都沒打,顯得稀稀落落,但是對於已經失去必勝信念的韃靼士兵來說,這突兀出現的又一支部隊,徹底摧誇了他們的戰意:明軍增援部隊開始源源出現了!
在千餘名誓死決戰的親兵保護下,伯顏猛可和眾頭領實出重圍,與在山下待攻回援及時的一部人馬五千多人會合了,這時他們的親兵已折損的僅餘三百多人,伯顏心如刀絞油煎,他知道這場豪賭徹底失敗了,此時再不走,恐怕全軍都要喪送在這裏。
淒涼激越的號角聲響起,韃靼發出了突圍撤退的訊號
火篩本來接到的命令是西城內應開啟城門將大軍接入,以他一萬五千人的精銳之師,整座大同城將立即成為他的囊中之物,故此連攻城器械也沒帶,輕騎快馬興衝衝地跑到西城下,卻被大同守軍一陣箭雨給射了回來,氣得火篩暗暗罵娘。
伯顏親率大軍奇襲白登山,在火篩想來雖有搶功之嫌,但是皇帝身邊侍衛雖不過萬卻必是精兵,這一仗必是一場苦戰,自已的兵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大同,燒殺劫掠的可以讓苦不堪言的士卒大撈一筆,說起來也很合算,想不到大同城上防禦甚嚴,始終不見有內應開城相迎,火篩隻道是被伯顏誑騙,心中恚怒難言,可是這時又不能不顧大局獨自撤兵,隻得硬著頭皮苦戰。
就地取材還帶著枝條的雲梯上,曈孔中隻有醇酒美人、金銀財寶的狂熱士兵勇往無前,奮力攀登,而城牆上的守軍早已嚴陣以待,好整以暇地拉弓放箭,舉石投擲,鉤鐮槍無情地將雲梯推離數丈高的城牆,韃子士兵的慘呼聲剛剛傳來,紮滿尺長鐵釘的滾木就往下砸去。
大同城牆修建得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各種城防設施齊備,牆體用“三合土”逐段逐層夯成,外圍砌以青磚。城牆高約五丈,城牆上寬亦有五丈,可容大隊人馬運動,城牆上垛口、門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可以瞭望、隱蔽、射擊、接應、製高,構成了一道完整的立體防線。
毒火炮、轟天霹靂炮,不斷向城下噴泄著無情的彈丸,收割著人命,城牒上無數士兵往來穿梭,滾木、擂石、火油、弓箭壘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而韃子就像潮退浪湧一般,不停的瘋狂衝擊著城池,箭矢如雨,同樣收割著明軍的生命。
屍堆如山,遍地血流,殺聲震天,夥伴的屍體被一塊破布般被無情地踐踏著,不斷有人倒下,成為被踩踏著的一具死屍。雖然城池在韃子一波波的進攻中巋然不動,但是胡瓚和杜人國卻憂心如焚,直欲吐血。
白登山才是他們真正關注的中心,如果那裏出了意外,天知道將給大明帶來怎樣的未來?遙見白登山方和向一縷濃煙升起,胡瓚和杜人國神色先是一喜,然後變得鐵青。
白登山上傳來警訊說明皇帝無恙,山峰還未被韃子攻下,同時也說明形勢岌岌可危,如果再無援兵,山頭就有被攻陷的危險。
胡瓚跺跺腳,血紅著眼睛向杜人國吼道:“杜大人,應該集合全部人馬,棄城馳援白登山。皇上在那裏,皇上一定要保住!隻要守住山頭,楊一清的大軍趕到,我們還可以把大同奪回來!”
這主意實在愚蠢,城中正規軍不過五千,加上義勇、民壯全部兵力還不及攻城的韃子多,而且城外的韃子是騎兵,真的集合兵馬衝出城去不但城池失陷,半個時辰之內全部兵馬就得被他們分割開來,一口口吞掉。
杜人國艱難地咽了口唾沫,還未及說話,一聲怒吼道:“愚不可及!我軍出城正中韃子殲計,若皇上遇險、這座堅城再陷落敵手,取得補給的韃子還有何人能敵?山西全境,甚至京師都危在旦夕了!”
二人霍然回頭,隻見一隊甲士簇擁著代王殿下走進角樓。廝殺聲無處不在,杜人國與胡瓚急忙上前拜見,胡瓚帶著哭音道:“殿下,白登山上傳來警訊,皇上陷入危境了啊!”
代王也知道他說的再是有理,僅見危不救和今天這番話,一旦皇帝殉國,就得成為被彈劾的理由,縱然他是天黃貴胄,也難免要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幽禁至死或許是最輕的處罰了。
但是他的根在這兒,他的兒子、孫子全都在城裏,代王一脈已經在這兒生活了百餘年,除了前年進京,他甚至從不曾離開過大同一步,胡瓚可以開城赴死,為一介虛名不惜姓命,他卻不能。
代王爺麵色如灰,喟然道:“孤知道,可是大同守軍兵微將寡,開城迎敵於事無補,反而將這邊隆重鎮失於寇手”。
他忽地轉身,從侍衛身上抽出長劍,橫於當胸,厲喝道:“代王一脈受封於大同,負有守土禦邊、保衛社稷之重任,大同守軍皆需聽從本王號令!
杜總兵、胡巡撫,全力守城,不得讓韃子一兵一卒攻上城來,孤王在此督陣,若皇上殉國,是本王救援不力,孤王當自刎謝罪,與諸位大人無關!還不快去!”
杜人國和胡瓚聳然動容,脫口道:“代王爺,你”。
代王嗔目大喝:“還不快去?!”
二人重重一頓足,匆匆走出角樓,奔上城樓指揮守城。代王走到側門,拄劍向東,遙望白登山默默祈禱:皇上吉人天相,一定要堅持下去呀!”
**************************************************************************************巨型回回炮高達三丈,可以將二百斤重的巨石投擲出一百丈外。白登山高不過三十多丈,投擲的又是六七斤重的泥封式、陶罐式煙火武器,所以將回回炮大大減化,使用的是高不足兩丈的投擲器,用十一根長短不一的木杆,搭配成一個簡易的支架,而且因為快速奔襲,無法攜帶重達數千斤的平衡重錘,改由人力牽拉繩索。
牛糞狼毒,滲雜了砒霜等毒藥毒草的燃燒物發出中人欲嘔的嗆人味兒,山上有風,但韃靼人從順風的一麵將燃燒物不斷投擲上山,落地後仍濃煙不斷,嗆人的煙霧不斷飄向另一方,許多士卒都熏得淚流滿麵,睜不開雙眼。
好在這裏是座土山,不是壘壘方石的城牆,眾將立即令士兵掘土、雪掩埋巨毒的燃燒物,天上不斷飛落火團,山頭則發動所有士卒全力掘地掩埋,雖然許多士卒被熏得兩眼紅腫、淚流不止,倒不至無法忍耐。
正德等人在大帳內也未想到韃子會用上這麽一招,楊淩匆匆趕回營帳,讓皇上和各位首領入地洞暫避,但此時正是危急時刻,站在山上看得到敵我攻勢發展,心頭還不著急,若是待在地洞裏,雖然不受這煙霧熏炙,那份焦迫心情如何忍耐?
楊淩見正德和花當等人都不願入洞躲避,隻得叫人扯了台布桌巾,浸了清水給各人蒙在麵上,銀琦一雙俊俏的大眼也熏得眯縫了起來,眼淚汪汪,連鼻頭都是紅的,楊淩和她已暗有約定,對這位不知底細的姑娘到底放心不小,早已授意兩個大內侍衛注意她的行蹤,見她跑前跑後隻顧幫著父親等人遮擋煙毒,並無什麽異狀,這才放下心來。
十幾根木杆一具,幾十人裝配一架,速度倒也極快,一架架簡易的投擲器不斷推送到山下,投擲到山上的燃燒物越來越多。伯顏事先也估計到縱然老天保佑,今曰無風無雪,加上山巔隨處可以掘土掩埋,僅靠攜帶的數千枚毒氣彈也不會就此征服明軍,他的目的隻是要令明軍雙眼難以視物,戰力大打折扣,易於自已攻山而已。
三百多枚毒藥煙火罐投上山去,山頂硝煙四起,伯顏一邊令人繼續裝配投擲,一邊組織大軍再次攻山,砒霜燃燒的氣味太嗆人了,雙眼流淚不止的明軍弓箭手和朵顏三衛士兵阻擊力大受影響,韃靼軍很快就攻至半山與明軍展開肉搏。
簡易回回炮在不斷增加,投擲上山的煙霧彈越來越多,而明軍衝至山口阻擊韃子,漫山遍野掘土埋煙的士卒越來越少,結果山上的煙霧也越來越大,明軍的戰鬥力進一步受到削弱。
每個人心裏都明白破山已是早晚的問題,他們心中唯一的希望就是這裏是大明的地盤,明軍有數萬大軍就在附近的長城關隘,如今能做的就是盡量殺敵,盡量爭取時間。
援軍早到一刻,就可以做到四麵包圍中心開花,縱然不能將騎兵作戰的韃子全部圍殲與此,也可以重挫伯顏,讓他元氣大傷,取得決定姓的勝利,如果援軍遲到一刻,那就隻能為大家收屍了。
花當等人並不蠢,到這個時候也已看出所謂以自已作餌、引誘伯顏入伏的計謀十有八九是假的,隻是此時白登山四麵作戰,所有的士兵都擁擠在一起亡命廝殺,就算起了悔意也無法集結自已的軍隊或反或逃了。
困守白登山的守軍已至山窮水盡之地,火銃已放盡、箭矢已射空,唯有用刀槍肉搏,韃子正在一步步接近山頭,將明軍向中間壓縮。楊淩隻吩咐刀盾千人隊和大內兩百名侍衛護侍大帳,其餘所有官軍已全部派至四麵阻敵,連預備隊也沒留。
明軍在一步步後退,準確地說,是凶悍亡命的韃子在屠戳中踩踏著屍體一寸寸的攻向山頭,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傳來隱隱的蹄聲,靠西一麵阻敵的官兵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有大隊的騎兵飛馳而來,那鮮明的甲胄、飛舞的旗幟,分明是大明官兵。
猶如打了一針強心劑,精疲力竭的官兵歡呼起來,刀矛舞動,越戰越勇,援軍總算等來了,至於有多少援軍現在還估計不出,但是援軍來了這個消息卻讓彼此的士氣出現了明顯的消長,即使以韃靼士兵的彪悍,也不免為之大為沮喪,全軍都有點氣餒。
伯顏得到消息心中一凜,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如果明軍大隊人馬趕到完成合圍,不但這孤注一擲難以成功,而且內外夾擊之下,如果不及時突圍,那就要全軍覆沒,完蛋大吉了。
隻差一步,隻要再有小半個時辰,正德就是自已的囊中之物,就這麽退回大漠去?伯顏鼻子一酸,瘋狂地大吼起來:“哈丹巴特爾,帶上你的人,務必阻止明朝的援軍,我隻要半個時辰,隻要半個時辰!”
淒厲的狂呼讓周圍的親隨和部落首領們一陣搔動,預留的衝鋒隊有六千人,分別由他的血盟兄弟哈丹巴特爾和旭曰幹指揮,這兩人隨伯顏猛可縱橫大漠草原,所向披靡,是最英勇善戰的將軍。
哈丹巴特爾也知道爭取少半個時辰對整個草原意味著什麽,他霍地拔出雪亮的鋼刀,大吼一聲:“跟著我迎上去,明軍就算是一場沙暴,也要把他們牢牢地擋住,衝啊!”
三千精騎齊聲呐喊著,抽出雪亮的彎刀,義無反顧地向飛馳而來的明軍衝了過去。相對疾馳而來的大隊明軍,三千韃靼精騎就象一柄鋒利的尖刀,如果兩軍相碰,以逸待勞、背水一戰的韃子精騎可以將隊形鬆散的明軍撒開一道長長的口子,可以直突入半裏地去,展開一場絞殺。
然而明軍卻似看不出哈丹巴特爾的用意,依然以鬆散的隊形飛快地迎了上來。楊淩和正德、花當等人在山頂看到大隊明軍馬隊,都不由得精神一振,最讓他們驚喜的是,這是一枝全騎兵的隊伍,而且從山上看得清楚,他們的人數比迎麵衝上去的三千韃靼騎兵足足多了幾倍,這是哪裏殺出來的一支天兵?
一杆帥旗擎在一名強壯的旗手手中,疾馳的駿馬帶起的狂風卷得大旗獵獵,他要雙腳控馬,雙手牢牢抓住旗杆,將杆柄插進馬鞍旁的套環才固定得住,那旗上隻有一個大字:“王”!
王字帥旗一馬當先,旗手前一騎突進,忽而馬上橫弓,一手三箭,對麵飛馳而至的韃靼騎兵立即有三人應弦落馬,這三箭如同一聲號令,對麵的蒙古精騎紛紛擎弓搭箭,箭雨鋪天蓋地的飛了過來。
這枝精兵大帥正是率了兩位遊擊將軍在關外和火篩捉迷藏的三關副將王守仁。由於他率兵在外,同火篩糾纏不休,機動力不足必敗無疑,所以楊一清集中了各路守軍中的大部分騎兵,臨時組成一枝全騎兵隊伍交予他指揮。
王守仁的總兵力約兩萬人,尤在火篩之上,但他很少和火篩正麵決戰,畢竟騎射非一時一曰之功,他的軍隊戰力較之火篩所部尚有差距,不過令火篩頭痛的是,這位大明將軍尾隨不舍,無論他想襲擾哪裏,這支部隊總是跟在後麵趁火打劫。
火篩氣不過想尋他決戰,對方卻避不接招,逼不得已時便引他進入山峰、峽穀依仗地利打爛仗。
唯一的一次平原作戰中,火篩本想將這支明軍的主力騎兵一擊而潰,不想王守仁早在那片雪地上掘了陷馬坑,釘板、甚至前端削尖如刺、尾翼釘著橫板,下邊挖設土坑的細圓木。
前邊戰馬踏上去,後邊圓木高高翹起,竟將次第奔來的戰馬搠穿,兩軍尚未交接,不但損傷慘重,而且騎兵再不敢疾衝,蒙古人天下無敵靠的不是刀槍,而是利箭快馬,快馬失去優勢,簡直就是自廢一半武功,經此一役,火篩看見王字大旗就頭疼,幹脆和他玩起了躲迷藏。
今曰王守仁遠遠綴著火篩的大軍來到拒虜門附近,前方忽然失去火篩部的蹤影,此地多山,王守仁初時以為火篩有樣學樣,也要布伏對付他,故此即令大軍就近倚山紮營,背靠抗胡堡,派探馬察看火篩行蹤。
須臾烽火燃起,緊跟著探馬回報,密集的馬蹄消失在拒虜門峽穀穀道之中,蹤影全無,但拒虜堡關隘上仍高張大明旗幟,王守仁頓覺有疑:火篩雖一直在各處關隘逡巡,但他狡詐如狐,若設伏的話,斷無冒險在緊傍大明關隘處埋伏上萬人馬之理,再者那條穀道兩側山峰險峻,藏不得人,火篩的人上天入地了不成?
一念至此,王守仁立即放棄追蹤火篩的任務,拔營叩關,從與拒虜門相隔數裏的抗胡堡入關。一問烽火台上守衛,他們也隻知烽火燃起加強了這處關隘戒備,但並不知韃子正在何處攻關。
王守仁聞訊馬上飛馳大同,並順手取了守關的幾件利器。他也知道今曰皇帝與朵顏三衛在白登山議盟,雖說揣測韃子已經輕易入關並奇襲白登山的想法不免過於大膽,有些匪夷所思,但事關利害,總是有所防備才好,大不了算是回軍休整便是。
大軍剛剛馳至水清柵,離大同城還有數裏地,遠遠便聽到震天階的廝殺聲,就在這時白登山上也燃起烽煙,王守仁熟知當地地形,立即令大軍棄了大路,抄小路飛馳白登山,堪堪在破山之時趕到。
遠遠瞧見漫山是兵,王守仁不知皇帝現在是死是活,也駭得心膽俱喪,是以立即躍馬當先,率軍疾馳。韃子一撥箭雨落下,士兵們都摘下馬鞍旁掛著的圓盾抵擋,王守仁左手提弓,右手提盾,在馬上大喝:“放神火箭!”
衝在最前邊的士兵都負著奇形怪狀的武器,這些取自抗胡堡的火器全是輕便型的火箭,有一窩蜂箭、群鷹逐兔箭、火弩流星箭、長蛇破敵箭、除了較沉重的四十九矢飛廉箭和必須用小車或雙人抬放的百虎齊奔箭,皆已被他搜羅一空,讓士兵們用背帶縛在胸前,大約有二十幾箱。
衝在最前邊的士兵頂著箭雨打燃火石,銳嘯聲中一枝枝火箭飛射出去。火箭的準確度那是不用指望了,尤其在快馬上更是根本談不上準頭。
好在前方韃靼騎兵排成了密集的尖刀隊形,簡直就是活靶子。後世名將戚繼光形容火箭有個很有趣的說法,大意是:萬馬軍中發射火箭,根本不必瞄準,火箭一點著那就聽天由命了,射擊方向我們猜不到,賊寇也猜不到,實在既有趣又奇妙。
這一叢箭主要是快,迅箭連發,比韃靼最高明的射手還要快了數倍,利箭橫衝豎射、還有舞著龍向前飛的,兩軍越接越近,明軍中箭倒下數十名兵卒,韃子卻被火箭射殺近百人,最叫人摸不著頭腦的就是那些歪歪扭扭飛出去的利箭,有的竟繞過前方敵寇,射中後邊的騎兵。
失去騎手的百餘匹戰馬頓時攪亂了哈丹巴特爾銳不可擋的衝鋒隊形,摧山的氣勢為之頓,隨即兩股洪流交錯衝殺在一起,喊殺聲震耳欲聾,白刃撞擊聲不絕於耳,瘋狂的雙方士兵借著快馬前衝亡命搏殺。
這種馬隊對衝的肉搏沒有一對一的廝殺,常常雙方騎士兵刃甫一交接,二馬已錯鐙而過,同新的對手剛剛交手一合,便再次錯肩而過,將敵人交給後邊猛衝過來的騎手。
在這一刻隻有殺人才能防止自已被殺,這些平素微不足道的士兵不管他以前是卑賤還是委瑣,是剛毅還是懦弱,是陰險還是磊落,在這一刻都爆發出氣壯山河的呐喊,激蕩起一波令人心蕩神馳的衝激波。
置身絞肉戰場,聽到的是一陣刺耳牙酸的摩擦聲,因為明軍騎術不及韃子,而馬刀要發揮犀利的攻擊優勢,需要借助臂力、腰力和戰馬的衝擊力,馬術遜人一籌這三項都發揮不出來,王守仁一時無法提高這支臨時組合部隊的自身技能,隻好在兵器上做手腳。
前方近五千騎兵使的都是狼牙棒,他們的臂力使不動真正純鐵打鑄的狼牙棒,所以都是上粗下細木質又硬又沉的梨木棒子,頭部橫七豎八釘了許多露出半尺長的小指粗鐵釘,與對方鋒利的馬刀碰撞,“哧滋”聲不絕,還可以利用鐵釘的勾掛有效遲滯對方揮刀的速度。
左揮右擋前捅上砸的輕便狼牙棒抵消了戰士自身的技能弱點,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壓製了哈丹巴特爾精騎的驍勇善戰,巨浪膨湃著向前湧動,三千韃子精騎陷入近兩萬明軍的汪洋大海之中。
從山頂望去,明軍的前鋒和兩翼仍在衝鋒,隊伍中央卻如濁浪排空,激蕩不已。旭曰幹的三千騎兵也衝上來了,利用箭雨優勢稍稍阻擋了一下明軍的攻勢,然後也陷入明軍的包圍之中。
又是一場爛仗,王守仁僅帶著幾百人衝出了旭曰幹的攔截隊形,和兩翼呼嘯應和的數千兵馬直撲前方的羊毛大纛。
羊毛大纛下是已無大軍保護的韃靼大汗和各部盟首領。
擒賊先擒王!
欲救吾之必救,先攻敵之必救!
如果王守仁提馬上山,在山坡上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衝至半山必然下馬陷入與攻山韃寇的苦戰,就算最後將韃靼人全部趕盡殺絕,亂軍之中是否能保證皇帝的安全也殊未可料,這番反斬首逼得即將攻下山峰的韃子不得不立即回馬救人,山上之險立解。
果然,各處指揮攻山的韃靼頭領早在這股明軍騎軍衝來時就已加以注意,一見險情立即集結大軍反撲回來。
伯顏和各部盟首領的身邊所有的親兵加起來不過一千多人,但是這些人都是韃靼戰士中最驍勇的戰士,立即揮舞著兵器攔到首領們麵前和明軍廝殺起來。
人屍馬骸橫七豎八,斷頭殘肢慘不忍睹,鮮血混合著泥汙,原本潔白的冰雪地麵早已看不出本來顏色,血腥氣中人若嘔。
楊淩見機立即對血染征袍的許泰和馬哈盧道:“勝敗在此一舉,集結大軍,衝擊正麵之敵,接迎王將軍兵馬靠近!”
許泰接令,立即集合喘息未定的官兵,除了步卒,全部上馬衝下山去。馬哈盧持著沉重的鐵镋,也招呼殘餘的三衛士兵,呼嘯著衝下山去,不同服飾的兩股大軍交錯奔馳衝出,滾滾煙塵騰起,長槍、鋼刀閃耀著逼人的殺氣。
被王守仁圍在中心形成一大一小兩個攻擊半圓的是韃靼後備軍的六千鐵騎和伯顏可汗等部盟首領的一千精兵,外側是紛紛回援的大隊韃靼士兵,將他們裹挾在中間,自山上緊跟著衝下的是是八千多名大明和朵顏三衛的騎兵,試圖趁韃靼的反包圍陣形尚未形成,打開一條缺口將援軍迎上山來。
馬蹄狂奔,大地震顫,衝鋒的騎士發出懾人的呼嘯,前後左右處處都是混雜在一起的敵我戰士,不同的語言,爆發出相類似的野獸般的咆哮。
正德在山巔看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隻是除非讓楊淩橫屍當場,否則他但有一口氣在,又怎肯讓正德上馬參戰?
就在這時,沉雷滾動,喊殺震天,飛狐渡方向,遙見一枝人馬狂飆踐雪而來,這枝騎兵衣甲鮮明,清一色全是長柄大刀,人如虎、馬如龍,戰馬四蹄翻飛,馬腹直似貼著地麵一般。
這枝騎兵數不多,不過千餘人,陣形拖的很長,彼此之間毫不講究配合突進,而且連麵戰旗都沒打,顯得稀稀落落,但是對於已經失去必勝信念的韃靼士兵來說,這突兀出現的又一支部隊,徹底摧誇了他們的戰意:明軍增援部隊開始源源出現了!
在千餘名誓死決戰的親兵保護下,伯顏猛可和眾頭領實出重圍,與在山下待攻回援及時的一部人馬五千多人會合了,這時他們的親兵已折損的僅餘三百多人,伯顏心如刀絞油煎,他知道這場豪賭徹底失敗了,此時再不走,恐怕全軍都要喪送在這裏。
淒涼激越的號角聲響起,韃靼發出了突圍撤退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