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二十五年前,我從道宗中出來,決定到玄洲一趟,看一看不同的風景,見一見不同的人。
我渡過了茫茫的東海,又跨過了凶險而繁華的八域沼澤,翻越赤都山,到了扶風國,在雲台城中停留下來。
之所以停在這裏,是因為我遇見了一個人,一個半妖。”
說到這裏,李樹景看了餘清一眼,道:“清兒,對於妖和半妖,你是如何看待的?”
餘清不自覺的想起了相坤,這個半妖弟子的資質或許一般,但是心性淳樸,向道之心堅定,日後未必不能取得一番成就。
就像他的前身,資質也十分一般,跟著李樹景修道十餘年,一直在定基境徘徊,沒辦法開靈入道,甚至於走火入魔才讓他趁機占據了身體。
如果不是因為一連串的機緣,先是李樹景用靈山玉液為他洗滌靈台凝聚魂魄,然後是借師伯陳太玄之手了結和金象諦的因果,還有那一尊無名神祗,這才讓他開靈入道,踏入食氣煉法之境。
開靈之難,難於上青天。
想到這裏,餘清道:“妖和半妖的修行,比之人族還要艱難十倍百倍,又因為生長在山野之中,遵循弱肉強食的規則,所以往往心性有失偏頗,不過如果能夠好好引導,未必不能成就大道,得見超脫。”
李樹景點了點頭,道:“你能想到這裏,已經很不錯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既然人類中的英雄能夠建立城邦國家,傳承教化代代不絕,那妖族裏就沒有豪傑之士,難道就做不到這些嗎?”
餘清心有疑慮,說道:“妖性桀驁,最是難以教化,許多大妖收攏妖魔占據一方稱王做祖,看似風光,實際上也不過是弱肉強食的另一種形式罷了,一日妖王身死,這些妖魔就做飛鳥散去,哪裏有半分傳承教化可言。難道這片天地有妖族的大聖做成了這等功德之事了嗎?”
李樹景笑道:“世上哪裏有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妖族,也是可以教化的,隻是需要極高的智慧和神通罷了。
從扶風國東去三千裏,有一沼澤,名曰八域,沼澤上有一國,名曰八聖國,國中人妖靈鬼魔精怪俱有,而且盡皆明事理,知教化,惇惇如上古聖人之國。”
李樹景揮了揮手,笑道:“現在不說這些,日後你到了那裏,自然會見到,到時候你就說是我的弟子,或許會有些意外之喜呢。”
餘清點了點頭,隻是心裏略有些為金象諦可惜,這樣一個風雅的妖、溫潤的妖,卻遇上了黑山妖王,最後落到這般下場。
“當時我經過檾(qing)水,水勢奔騰壯闊,河上無橋,隻有一個披蓑衣的人在那裏撐船擺渡。
等到走近了,才發現那是一個半妖,隻是麵容俊美,儀表不凡,很有些落魄貴公子的氣質。
我問他渡我過河要多少錢,他說他不要錢,隻求我能夠帶他去一個地方,去見一個妖。”
李樹景笑了笑,說道:“這世上的人庸庸擾擾,普通人為生機奔波,修行者也忙著追求超脫,又有幾個人願意為了一渡之錢去勞心勞力呢。所以這個半妖在這裏擺渡三年,渡人無數,竟然沒有一個願意幫助他。”
餘清深以為然,世界就像一張紙,每個人都在裏麵畫了一個小小的圓,這個圓就是他們眼中的天地,至於圓之外的事情,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如果僥幸,兩個或者更多的圓交纏在一起,就會衍生出美妙複雜的圖案,這張紙,也會因此變得無法預料的精彩。
“我答應了他,他渡我過河,我帶他去見那個妖,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交易完成之後,他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他的。”
李樹景歎了口氣,道:“清兒,你知道嗎,人心是最難以預料難以把握的東西,有些人,你給了他一些,他還想要更多,即使明知道這樣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餘清不知道李樹景為什麽會突然說起這些,隻能說道:“師父所言有些以偏概全,天下生靈億萬,怎麽能一言概之,師父立誓度盡蒼生,就要用大胸懷包容這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應當有在天地間生存的權利。”
李樹景不置可否,接著道:“我立誓如此,自然不會因為這些動搖心誌,隻是對於那些因此而死在劫難中的無辜之人,我卻不知道如何去麵對。
我剛開始以為能給洞徹萬物玄機、天地大道,就能度己度人,所以修行《妙嚴青玄大衍鈞章》,後來才發現,當你明知道會發生什麽,卻眼睜睜的看著它發生而無能為力,看著生命在眼前消逝,骸骨在陽光下被碾成塵土,就感覺到身體像血液流空了一般的冰冷。
所以我改修度人經,可是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找到解脫的方法。
走著天地就像一張大網,每個人都在網裏掙紮,找不到一個出路。”
餘清默然,他不知道該如何說,這短短的幾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一個比一個沉重,而這些事情卻隱隱的指向他,讓他不知道該如何麵對。
李樹景察覺到了弟子的消沉,安慰道:“你不要擔心,按照本心去做就好,我曾經偶然在天機中窺到未來的片段,我死在了這場劫難中,而你安然渡過。”
李樹景神色安然,似乎並不為自己的死感到傷悲,或許對他來說,死也是一個好的歸宿,因為在活著的每一天,他都要被心靈拷問,被現實折磨,解脫不得。
“我帶他去見了那個妖,一個鮫女。
可是他騙了我,他救走了那個鮫女,也製造了這場悲劇。”
餘清心中疑惑更甚,他終於隱隱的看到了這場劫難的始終,如果知道了發生的原因,再去化解想必會輕鬆許多。
正在餘清滿心期待的時候,李樹景突然不講了,隻聽他道:“世上的事情都有其因果,福禍相依,誰也說不清楚,這場劫難的內情我不能說的太清楚,說的多了,未來便會生出許多變化,平白多出波折。”
說完李樹景滿懷希望和慰藉的看了餘清一眼,這是他的弟子,很出色,想必回宗門以後師父他老人家會很喜歡吧。
“清兒,我在這裏給你留下了一份大衍傳承,你好好修行,師父沒辦法為你做到更多,不要怪師父。
未來的路隻能你一個人走了,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堅強,不要放棄希望。”
我渡過了茫茫的東海,又跨過了凶險而繁華的八域沼澤,翻越赤都山,到了扶風國,在雲台城中停留下來。
之所以停在這裏,是因為我遇見了一個人,一個半妖。”
說到這裏,李樹景看了餘清一眼,道:“清兒,對於妖和半妖,你是如何看待的?”
餘清不自覺的想起了相坤,這個半妖弟子的資質或許一般,但是心性淳樸,向道之心堅定,日後未必不能取得一番成就。
就像他的前身,資質也十分一般,跟著李樹景修道十餘年,一直在定基境徘徊,沒辦法開靈入道,甚至於走火入魔才讓他趁機占據了身體。
如果不是因為一連串的機緣,先是李樹景用靈山玉液為他洗滌靈台凝聚魂魄,然後是借師伯陳太玄之手了結和金象諦的因果,還有那一尊無名神祗,這才讓他開靈入道,踏入食氣煉法之境。
開靈之難,難於上青天。
想到這裏,餘清道:“妖和半妖的修行,比之人族還要艱難十倍百倍,又因為生長在山野之中,遵循弱肉強食的規則,所以往往心性有失偏頗,不過如果能夠好好引導,未必不能成就大道,得見超脫。”
李樹景點了點頭,道:“你能想到這裏,已經很不錯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既然人類中的英雄能夠建立城邦國家,傳承教化代代不絕,那妖族裏就沒有豪傑之士,難道就做不到這些嗎?”
餘清心有疑慮,說道:“妖性桀驁,最是難以教化,許多大妖收攏妖魔占據一方稱王做祖,看似風光,實際上也不過是弱肉強食的另一種形式罷了,一日妖王身死,這些妖魔就做飛鳥散去,哪裏有半分傳承教化可言。難道這片天地有妖族的大聖做成了這等功德之事了嗎?”
李樹景笑道:“世上哪裏有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妖族,也是可以教化的,隻是需要極高的智慧和神通罷了。
從扶風國東去三千裏,有一沼澤,名曰八域,沼澤上有一國,名曰八聖國,國中人妖靈鬼魔精怪俱有,而且盡皆明事理,知教化,惇惇如上古聖人之國。”
李樹景揮了揮手,笑道:“現在不說這些,日後你到了那裏,自然會見到,到時候你就說是我的弟子,或許會有些意外之喜呢。”
餘清點了點頭,隻是心裏略有些為金象諦可惜,這樣一個風雅的妖、溫潤的妖,卻遇上了黑山妖王,最後落到這般下場。
“當時我經過檾(qing)水,水勢奔騰壯闊,河上無橋,隻有一個披蓑衣的人在那裏撐船擺渡。
等到走近了,才發現那是一個半妖,隻是麵容俊美,儀表不凡,很有些落魄貴公子的氣質。
我問他渡我過河要多少錢,他說他不要錢,隻求我能夠帶他去一個地方,去見一個妖。”
李樹景笑了笑,說道:“這世上的人庸庸擾擾,普通人為生機奔波,修行者也忙著追求超脫,又有幾個人願意為了一渡之錢去勞心勞力呢。所以這個半妖在這裏擺渡三年,渡人無數,竟然沒有一個願意幫助他。”
餘清深以為然,世界就像一張紙,每個人都在裏麵畫了一個小小的圓,這個圓就是他們眼中的天地,至於圓之外的事情,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如果僥幸,兩個或者更多的圓交纏在一起,就會衍生出美妙複雜的圖案,這張紙,也會因此變得無法預料的精彩。
“我答應了他,他渡我過河,我帶他去見那個妖,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交易完成之後,他不欠我的,我也不欠他的。”
李樹景歎了口氣,道:“清兒,你知道嗎,人心是最難以預料難以把握的東西,有些人,你給了他一些,他還想要更多,即使明知道這樣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
餘清不知道李樹景為什麽會突然說起這些,隻能說道:“師父所言有些以偏概全,天下生靈億萬,怎麽能一言概之,師父立誓度盡蒼生,就要用大胸懷包容這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應當有在天地間生存的權利。”
李樹景不置可否,接著道:“我立誓如此,自然不會因為這些動搖心誌,隻是對於那些因此而死在劫難中的無辜之人,我卻不知道如何去麵對。
我剛開始以為能給洞徹萬物玄機、天地大道,就能度己度人,所以修行《妙嚴青玄大衍鈞章》,後來才發現,當你明知道會發生什麽,卻眼睜睜的看著它發生而無能為力,看著生命在眼前消逝,骸骨在陽光下被碾成塵土,就感覺到身體像血液流空了一般的冰冷。
所以我改修度人經,可是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找到解脫的方法。
走著天地就像一張大網,每個人都在網裏掙紮,找不到一個出路。”
餘清默然,他不知道該如何說,這短短的幾天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一個比一個沉重,而這些事情卻隱隱的指向他,讓他不知道該如何麵對。
李樹景察覺到了弟子的消沉,安慰道:“你不要擔心,按照本心去做就好,我曾經偶然在天機中窺到未來的片段,我死在了這場劫難中,而你安然渡過。”
李樹景神色安然,似乎並不為自己的死感到傷悲,或許對他來說,死也是一個好的歸宿,因為在活著的每一天,他都要被心靈拷問,被現實折磨,解脫不得。
“我帶他去見了那個妖,一個鮫女。
可是他騙了我,他救走了那個鮫女,也製造了這場悲劇。”
餘清心中疑惑更甚,他終於隱隱的看到了這場劫難的始終,如果知道了發生的原因,再去化解想必會輕鬆許多。
正在餘清滿心期待的時候,李樹景突然不講了,隻聽他道:“世上的事情都有其因果,福禍相依,誰也說不清楚,這場劫難的內情我不能說的太清楚,說的多了,未來便會生出許多變化,平白多出波折。”
說完李樹景滿懷希望和慰藉的看了餘清一眼,這是他的弟子,很出色,想必回宗門以後師父他老人家會很喜歡吧。
“清兒,我在這裏給你留下了一份大衍傳承,你好好修行,師父沒辦法為你做到更多,不要怪師父。
未來的路隻能你一個人走了,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要堅強,不要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