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永安城的時候沒看過判決書?”


    “沒有啊,就顧著跟小六去看他辦事了。現在想來這效率確實太高了,搬進城裏住辦的手續這麽少?”


    陳近之靠在床上,拿起一塊果幹,咬一口嚼碎吞下去,又端起茶杯喝口茶,開口說道:“因為用的是我的名額。”


    “嗯?”


    見他是真不懂,於是陳近之坐起身子,給他詳細地解釋了一遍。


    景國十一城,永安城居民多一點,三億人,其餘十城每城有居民兩億左右。剩下的八成人在十一城外的鎮子、村莊或者小城裏居住。


    十一城內不管是設施、管理還是福利,都比外麵好上一大截。代價就是,稅收也比外麵高一些。


    但是住在城內不代表就一生安穩了,官府會記錄每個人的財政情況,如果感覺你的錢不足以讓你繼續在城內生活,那麽就會提前一個月通知,一個月後情況沒有改善,請出城。


    劍宗每年都有三百個入城名額,除了獎勵給每年表現好的宗內弟子,陳近之手頭上有十個,不過以前都沒用過,這一次給了齊思一個。


    用劍宗名額進來的人,都有五年的保底期,隻要這五年內不犯大錯,就算沒錢,也能留在城內。當然,齊思手裏有陳近之買東西給的三百兩,哪怕每天就在永安城吃吃喝喝,也夠花十年了。


    “所以這判決書也屬於正常情況?”


    “嗯,碰到這種不太好判的,但是有類似情況的事情,就按照以前的案例來判,然後根據損失的多少之類的具體情況來修改賠償數額。然後掛上判決書說明。”


    “那如果沒有相似的案例呢?”


    “那就把具體情況寫出來,然後把官府的判決掛旁邊,有意見的人寫紙上扔下麵箱子裏,三天後開箱,綜合所有意見再討論一次。如果沒有爭議的話就直接判了,有的話就找人來論。”


    聽起來好像很人性化,但陳雲秋總感覺有點不太對。


    “要是人們都嫌麻煩不投意見呢?”


    “維持原判咯,既然沒意見。不過這樣以後自己碰上這種事,他們就也沒什麽好說的了。”


    “那如果有人提了意見,卻包藏禍心,想為自己爭取利益甚至隻是單純的想破壞法律呢?”


    “除非他比所有人都聰明,讓人發覺不了他的小心思,否則多來兩次就會把他抓了。”


    “有點矛盾啊,這不會讓人聯想到萬一自己想提個什麽意見,結果被認為是包藏禍心,然後被抓嗎?這也會損傷人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吧。”


    “……那我就不清楚是怎麽把握其中的度了,不過這麽多年下來人們還是很熱衷參與的。”


    陳雲秋愈發覺得這像是一個烏托邦世界,或許沒有故事裏那麽幸福,但確實已經好到讓人覺得不真實了。


    “這些規矩,是慢慢形成的嗎?”


    “是一開始就有的,”陳近之眯著眼睛笑了起來:“全被記錄在《守則》裏。流傳至今也不知道是誰寫的了,不管是建城的規矩還是律法,全在這本書上,不知流傳了多少年了。”


    陳雲秋突然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了,如果真有前輩來過這裏,那麽這個前輩一定是個理想主義。


    “沒有人想過改變嗎?”


    “之前是被逼著退到橫斷山脈這邊,剛安定下來,這一份《守則》確實很好,所以就用了。”


    “當時是怎麽選出城內和城外的人?”


    “願意來參與建城並服從律法的,就住進來。”


    “那應該很多人都願意吧?”


    “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參與了進來。”


    “那為什麽現在城外的人是城內的四倍?”


    陳近之搖搖頭:“我不知道原因,但是我猜是因為城內確實管理地太好了。”


    陳雲秋了然,然後又想到剛剛陳近之留下的一個話頭:“你剛剛說‘之前’?意思現在有人想改變?”


    “因為,很久沒有改變過了啊。沒有任何發展,仿佛未來就是一直這樣過下去。”陳近之感歎著。


    “你懷疑《守則》有問題?”


    “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我們本應該不停進步。幾百年不曾變過的天下,那和一潭死水有什麽差別?”


    陳雲秋默然。九年義務製教育加上高中三年的學習,讓他對以前的製度和律法有了一點點的了解。但他從未見過被執行得這麽好的律法,明明有這麽多漏洞。


    不可否認,如果民智發展到一定的地步,像這樣讓人們自己來判決,才是最好的。可現在明顯不是這樣,那麽這過於理想化的鬆散架子是怎麽撐到現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個關於長生種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唱樵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唱樵歌並收藏一個關於長生種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