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級隊伍後,其實就是訓練資源更好,有更多的訓練項目和訓練課程。


    也有分化的各種教練。


    但因為製度改革,刺激成績,現在很多時候都是寧德鮑都是單獨帶著蘇神和另外一個女運動員陳娟訓練。陳娟是湘省人,是跟著寧德鮑在湘省工作的時候招入,這幾天才過來報道。


    這個女運動員因為人生地不熟,也很靦腆,並不是太愛說話。


    可這都難不倒蘇神。


    蘇神曾經和她一起訓練了很長時間,很清楚她的喜好,為了讓訓練氣氛稍微活躍點,蘇神很快就和她打成一片。這讓寧德鮑也在一邊心中暗暗說,這小子還挺能帶動氣氛,不像很多運動員一樣,不善言辭。


    除了去上很多人的專業課學習專業知識,寧德鮑單獨給他設置訓練科目。


    對比“新兵營”那些簡單的套路,顯然是要複雜和精細了許多。


    比如。


    熱身後,閉氣跑30~50米,每次3~4組。


    聽信號迅速擺臂訓練10秒、20秒不等,每次3~5組。


    聽信號“兩頭跑”。3~5組。


    聽信號快速起步。3~5組。


    聽信號快速轉身。3~5組。


    快頻率碎步跑30~50米,每次3~5組。


    聽信號蹲踞式準備,3~6組。


    加速跑,30~60米,3~5組。


    ……


    其中還有節奏跑,小步跑,大步跑,讓距跑,追趕跑,上坡追趕,下坡追趕,反複跑等等。


    等熟悉了一段,還會加入負重跑,負重起速等等細節環節。


    配合耐力訓練,每周還要練幾次力量訓練。


    嗯,健身房那種不是沒有,但基本都是打醬油,主要的力量訓練還是集中在專項上。比如手持重物擺臂負重訓練,比如彈力帶阻力跑,彈力帶高擺腿訓練,負重沙袋高抬腿,然後進行的還有蛙跳,原地分腿跳……包括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俯臥撐在內。還是這些極其老式的訓練方式,和上世紀的區別並不大。


    進入健身房,也就是跟著練練深蹲,抓舉,半蹲,或者箭步蹲。


    但都不是主項目。


    主要訓練還是強化下半身,上半身的訓練基本上都很零碎,也沒有人在意上半身的力量增肌訓練。上肢力量訓練主要還是集中擺臂之類。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國的短跑運動員,身體看起來比歐美短跑運動員弱那麽多的原因。


    未來可早就證明了,黃種人的睾酮素是最高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其實才是最適合力量和肌肉的人種。但現在這一切,都在“人種論”陰影和沒有科學依據支撐下,顯得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加之從宋朝後,我們吃的越來越精細,看起來碳水攝入是大了,但是蛋白質射入就變得比重下滑,這對於身體發育來說,是個很大的弊端。


    不然現在也不會很流行“一天不能超過三個蛋”這種人人都信的傳聞。


    這些訓練當然也可以增加速度和力量。


    建立在你沒有怎麽訓練的情況下,提高還是很明顯。按照這個訓練,你稍微有點天賦,打破11秒,進入10秒大關,是不成問題。可對於一流或者頂級運動員來說,那就提升力度不夠,耽誤了黃金時期。


    但這裏麵的東西盤根錯節,需要一點一點修改,一口氣吃不成大胖子。


    幾十年沿用的東西,哪裏是你一瞬間可以改變。


    隻能有節奏的來,找準時間點,再進行“大手術”。


    訓練是很多,課程也不少,甚至蘇神都覺得會不會過多,因為後來他才了解到,埋頭苦練這個說法在短跑項目上,真的……不夠好使。關鍵我們國家自己現在缺少冠軍級別的運動員,不像是舉重之類,還可以用自身的經驗傳授,國內這一塊基本上是空白期。現在別說是和歐美比拚,2015年之前,我國短跑的目標口號你搜一下就會知道,那叫做——抗日。


    歐美對決?這時候想想就好,口號都喊不出來。


    或許每個教練也會把自己的特殊訓練方法和經驗,傳授給弟子,可這些等級還是不夠。接觸過更加科學訓練模式的蘇神,知道這樣的訓練,打開11秒後,就顯得“落後”了。不過現在用還是ok,他也沒說什麽,再說剛來這裏,還是要建立一個“吃苦耐勞”的形象。


    而且。


    現在他要一步步引導大學畢業的寧德鮑,進行一場思想上的改革風暴。


    這不,他們這對師徒在訓練休息間隙,正在埋頭討論蘇神準備借助寧德鮑的手,推出的一個比較新興訓練體係。還是專門針對短跑的訓練方法研究。


    那就是後世比較著名的“6秒定律”。


    “6秒定律”早就有了,蘇神也翻譯給寧德鮑看過,這是1936年米國生理學家a.希金創造出來的一套——人體瞬時速度與運動時間關係的函數公式。


    vi=vm(1-ekt)。


    就是上麵這套公式,這是1935年就提出過的,雖然在歐美本土推廣也花了很長時間,但現在歐美早就玩的很溜。但國內,連這個概念都不知道。蘇神還記得,這是2014年才在運動科學雜誌上有人專門大篇幅提出和講解。配合蘇神2013年才第一次和外教練習,2010年後才去國外訓練,你就該知道國內的水平有多落後。


    既然現在沒有人好好研究過這麽好的東西,蘇神就需要借助寧德鮑的手,趕緊把這個科學運動方法和運動公式推出去。研究方麵的文章,對於後來的蘇神,寫起來是駕輕就熟,暗中指導寧德鮑,不費吹灰之力。


    現在兩個人正在討論的核心就是——國內的最高速訓練核心法,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是的。


    一開始就這麽硬核。


    2014年的《運動訓練學》明確指出了,我國現在還在進行大量的“30米集中訓練”。但“30”米,其實這根本還沒有訓練到一個運動員最大的速度區間。因為根據vi=vm(1-ekt)公式,你想要達到最大的速度,你所需要的時間,是在6秒或者以上。精英運動員基本不存在6秒以下這個概念,而“30米集中訓練”,根本就不需要6秒。所以這也造成為什麽我國的運動員,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在前程還行,中段就開始掉隊,甚至都撐不到後段衝刺區。


    蘇神把這個結果配合sci關於a.希金這套人體瞬時速度與運動時間關係的函數公式的描述配合起來給寧德鮑看。寧德鮑最開始肯定是不相信,畢竟這個“30米集中訓練”在國內用了這麽多年,她甚至以前學習的也是這個方麵的知識,現在突然告訴她,其實這個訓練經驗老早就落後了,甚至人家在1936年就研究出了這方麵的函數公式……她有點情感上接受不了。


    但在大量的證據和蘇神引導下,她還是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也開始大量研究蘇神翻譯的這些零散資料起來。


    ……


    “所以你的意思是,6秒區間其實才是經過訓練的運動員,可以達到的最大速度區域下限?在此之前很難達到對嗎?”寧德鮑看著這散亂的心得手稿,看著做完了一組訓練的蘇神道。


    “不是我的意思,寧教練,而是科學公式早就證明了這點,我們的訓練都是沒有科學公式的經驗之談,沒有科學支撐,就沒法論證提高和量產。”蘇神這話出來,寧德鮑陷入了沉思,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都在告訴她,這才是對的。


    “我需要進行一下調查,我先看看我們體校的學生再說,如果沒問題,我就去周邊市的學校去看看。”寧德鮑突然又看著蘇神苦笑了下:“好久沒寫論文了,沒想到收了你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寫論文,到底是我教你還是你教我啊。”


    蘇神這種事情必然不含糊,張口就道:“當然是寧教練你教我,我這個隻是科學知識,我隻是大科學的搬運工。”


    “搬運工?”寧德鮑實在是被逗樂了,沒想到這個蘇神,小小年紀還挺會“遣詞造句”。


    “你的意思是科學教我,我教你,你教我科學,是這個意思吧。”寧德鮑說完,蘇神下意識點點頭,很快發現了不對,還沒來得及搖頭,寧德鮑差點給蘇神一記鐵拳爆頭:“那繞來繞去還不是你教我?你個臭小子,好好訓練,今天的訓練課程,都要做完,你要是珠三角邀請賽之前不能穩定住11.18秒,你就別跟我去了。”


    哎,薑還是老的辣啊。


    說完,寧德鮑拿著蘇神的資料,也不知道幹什麽去了。


    估計是大學生的科研之魂,被自己點燃了吧。


    蘇神小小“自戀”了一下。


    但他其實也想要說一句,還是有人和這個定律有點不一樣的,那就是……


    嗯,是的,就是他,尤塞恩.博爾特。


    一般是6~7秒達到最大值,但博爾特巔峰曾經有過後程超爆破的情況。


    不過這就是特例,博爾特自己也很少見,所以這個數據的普適性還是很高,畢竟不是人均博爾特。想到這裏,蘇神又覺得自己任重道遠,如果08年要上奧運會,那麽就要對上恐怖的“閃電”。


    想到這裏,蘇神就腦殼疼。


    但眼下自己要考慮的,還是先破11秒,然後追逐奧運a標吧。


    到不了一切都是空話。


    蘇神搖了搖頭,歎了口氣,繼續開始了枯燥的訓練。


    ps:來來來,科學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收藏改變命運,票票改變命運。


    肝sci英文期刊不易,大家來一波票票幫助小紫護肝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鋒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鋒01並收藏體壇之重開的蘇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