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此去無多路品《尋找那隻小鳥》
47樓207:北大醉俠的浪漫宣言 作者:孔慶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歲月平淡無奇,人們已不習慣冒險——你呢?”
小鳥飛了。
瓦罐碎了。
姐姐隻出現在夢裏。
姐夫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然而信始終沒有來。
……
夠了,隻這些就足夠了,足夠把你囚入一間死寂的墓室,足夠讓你麵壁十載,然後明珠一閃,“化作從墓室頂部漏下的一縷天光”,然後你也許可以聽到墓室頂上的土層傳來的好聽的鳥叫聲。
這就是小說麽?
誰不知道,小說本來就是故事。小說要讓人高興,讓沒飯吃的覺得挨餓也很風雅,讓沒老婆的覺得光棍才是好漢,這才是寫小說的職業道德。無奈這年月世道不濟,偏有許多男女雖長舌在口,卻愣不肯講一囫圇物件兒。他有時為了配合你到來,也踩幾下不變的步伐。但當你正大膽地往前走時,他卻伸手一抹臉,變了。怪不得你常抱怨,讀一篇小說好像是在書攤上胡亂翻了20本書一樣,腦子裏除了一片漢字排成的兵馬俑,嘛玩意兒沒有!
你讀鍾海城的《尋找那隻小鳥》(見《山東文學》1988年9月號)也是這樣嗎?
要說這篇小說沒故事,你可太老外了。
要說這篇小說有故事,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麽?
是的,作者沒有一五一十地告訴你某生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於某地偶遇某女,但是你腦子裏仿佛閃過定閃過類似的畫麵,而且不止一組。你應該明白,作者不過是把瓦罐子打破了而已。不破的瓦罐永遠隻是一隻瓦罐,而打破的瓦罐卻可以讓你用一千種想象去還原。你想象過斷臂之前的維納斯嗎?
還是讓我們還原故事吧。
無疑,首先有一個小鳥的故事。這“黃頭綠羽”的小公主被剪短翅膀,飛不高,“卻又能在院子裏飛來飛去”,以滿足一種靈長目動物的純潔的殘暴。晚上,它被放到沒有丁香的丁香樹上。於是,早晨起來(誰起來?)它死在了地上,而且“並無傷痕”。它是鳥中的老舍嗎?
鳥是會報應的,你當然知道“黃雀銜環”的典故。所以沒有信來。鍾海城再也收不到信,有了女人和兒子的人,再也收不到信。(你哭了嗎?)收不到了。
信的故事作者沒有講,一副欲說還休的樣子,大概是要留著釀一部長篇吧。
信就是鳥。
所以,他(也可以是你,是我)“忽然覺得這縣城太小了”,於是他到鄉下、到那片被遺棄的土地上、樹林裏,去逮鳥。你是讀過《世界大串連》的,那麽多人都忽然覺得赤縣太小了,都去找鳥。赤縣在放生。
然後就是瓦罐子的故事。你叫做古陶、藏起來準備跟老外換幾個美元的那東西,被世人看做死人的瓦罐子,晦氣,砸爛了。而且是“誰挖見誰砸”。這並非說毀滅美是人的嗜好,而是,目中無美。你在想什麽?你覺得瓦罐子是鳥,對麽?
破碎了。
“我破碎時聲音清脆,像碎了一塊玻璃,一枚枚散開,很來勁。”
新小說筆法加新感覺主義表現!強忍悲憤的淡漠與殘忍,不敢看自己的心。
破碎的是瓦罐,是信,是鳥,是希望,是夢,是整個的自我,是柏拉圖的理念和海德格爾的存在與在者……作者以高超的技巧(這個詞組並非偉大作家的專利),樸實無華的語句把一個“人”硬是從平淡的“群”中給凸了出來。他終於進了墓室。“在這徒有四壁的墓室裏,所有欲望都頓然消失了。”海德格爾認為,人隻有在麵對死亡“這種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和超不過的能在”時,“此在才能夠本真地作為它自己而存在”。(著重號為原文所有),生命在此時此地才能真正領會到自身的一切意義。他匍匐爬行在墓室中的石畫前,“那些沉默的石頭便在我麵前流動起來,仿佛無聲音樂。過去,再不是虛無的不可捉摸的空間,無數沒有姓名的生命在石畫後活躍起來。我神思恍惚,於若醒若睡中化入其中……我醉了又醒了,死了又活了……”在生生死死的煉冶和鑄造中,我們的主人公頓悟了。
這是一個現代人的頓悟。現代中國人。
“尋找”意象在曆來的小說中,本是一種用以誘激昂揚的主題,起碼也應是色調浪漫的。但鍾海城的尋找卻整個是一個結了婚的“頹廢青年”,是一個死了心的“等待戈多”。現代人心裏那股“淡出鳥來”的香味,被小說的作者和盤燒了出來。所以,他終於隻是找到了他的前姐夫——也是個不安分的靈魂,然而沒有機會說上一句話,這個前姐夫又畏罪潛逃了。他什麽也沒有找到。他一再發現、一再強調“平靜”這個意象,一切都似乎啞了口,如渴睡的貓,如幹裂的唇,如陽光強烈的下午所做的一場白日夢。於是,他終於沒再說什麽,“乘上返城的末班車”,回去了。接下來你又會看到一連串這樣的意象:荒廢,幽靜,寧靜,寂寞,消融……
但,你說他一無所獲嗎?
其實,一切他都找到了,他找到了萬物背後的那個“一切”。可惜我太不善於談玄。
用最濫俗的觀念來分析,你也必得承認,我們的主人公要尋找的,是一隻真善美的小鳥,是天真無邪的童心,是門鈴一樣激動人心的愛情,是過去歲月美麗的趾印,是未來光陰誘人的召喚。所有這些都是人所共求的,所以平淡無奇。所有這些又都是我們現代人、現代中國人所大量“水土流失”的,所以平淡中也可能有奇。你想過為什麽那麽多的流行歌曲都在唱童年、唱故鄉、唱熱戀與失戀,唱希望與絕望嗎?我們的社會正經曆著一個沒有故事的階段,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故事。但是,瓦罐子碎了。你我每天都要在人海中衝決、扭殺,為自己,為部落,為老婆孩子,為一塊金牌或者是一個夢。人人都忙著,包括那個砸瓦罐子的不怕死的“醬紅臉膛”的老頭兒。誰也沒工夫安慰誰。你隻好聽聽崔健、蘇芮、鄧麗君。你大概很少看小說,偶然看到了這一篇,你一定不高興,因為作者講的正是你。他不正正經經講個笑話讓你輕鬆一下,反而把你的潛意識都挖出來製成幻燈,一幅幅地放給你看。他很不懂事(或者是我心術不正)。但你要原諒他,因為寫小說不是專為給人輕鬆,寫小說是他的生活,他自己比你更需要輕鬆。你同意嗎?
他不這麽寫,他就真的尋找不到那鳥。他這麽寫了,即使青鳥還沒有落上他的窗口,我想,離著他心之所歸的蓬山也不遠了。所以他在小說的最後才堅決地用了那麽一句荒唐的話來結尾:
卻沒有小鳥。
也許作者自己也以為答案是永遠找不到的,那就不必一揭到底,姑且算作“不是答案的答案”吧。因為小說評論的風格,當然不一定非要跟原小說的風格同流合汙,但如果一味在曹操麵前硬充楊修,豈不是大煞風景了麽?這杯茶終於沒有品透,故而終於忍不住要辯解一句:
我也在,尋找那隻小鳥。
小鳥飛了。
瓦罐碎了。
姐姐隻出現在夢裏。
姐夫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然而信始終沒有來。
……
夠了,隻這些就足夠了,足夠把你囚入一間死寂的墓室,足夠讓你麵壁十載,然後明珠一閃,“化作從墓室頂部漏下的一縷天光”,然後你也許可以聽到墓室頂上的土層傳來的好聽的鳥叫聲。
這就是小說麽?
誰不知道,小說本來就是故事。小說要讓人高興,讓沒飯吃的覺得挨餓也很風雅,讓沒老婆的覺得光棍才是好漢,這才是寫小說的職業道德。無奈這年月世道不濟,偏有許多男女雖長舌在口,卻愣不肯講一囫圇物件兒。他有時為了配合你到來,也踩幾下不變的步伐。但當你正大膽地往前走時,他卻伸手一抹臉,變了。怪不得你常抱怨,讀一篇小說好像是在書攤上胡亂翻了20本書一樣,腦子裏除了一片漢字排成的兵馬俑,嘛玩意兒沒有!
你讀鍾海城的《尋找那隻小鳥》(見《山東文學》1988年9月號)也是這樣嗎?
要說這篇小說沒故事,你可太老外了。
要說這篇小說有故事,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麽?
是的,作者沒有一五一十地告訴你某生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於某地偶遇某女,但是你腦子裏仿佛閃過定閃過類似的畫麵,而且不止一組。你應該明白,作者不過是把瓦罐子打破了而已。不破的瓦罐永遠隻是一隻瓦罐,而打破的瓦罐卻可以讓你用一千種想象去還原。你想象過斷臂之前的維納斯嗎?
還是讓我們還原故事吧。
無疑,首先有一個小鳥的故事。這“黃頭綠羽”的小公主被剪短翅膀,飛不高,“卻又能在院子裏飛來飛去”,以滿足一種靈長目動物的純潔的殘暴。晚上,它被放到沒有丁香的丁香樹上。於是,早晨起來(誰起來?)它死在了地上,而且“並無傷痕”。它是鳥中的老舍嗎?
鳥是會報應的,你當然知道“黃雀銜環”的典故。所以沒有信來。鍾海城再也收不到信,有了女人和兒子的人,再也收不到信。(你哭了嗎?)收不到了。
信的故事作者沒有講,一副欲說還休的樣子,大概是要留著釀一部長篇吧。
信就是鳥。
所以,他(也可以是你,是我)“忽然覺得這縣城太小了”,於是他到鄉下、到那片被遺棄的土地上、樹林裏,去逮鳥。你是讀過《世界大串連》的,那麽多人都忽然覺得赤縣太小了,都去找鳥。赤縣在放生。
然後就是瓦罐子的故事。你叫做古陶、藏起來準備跟老外換幾個美元的那東西,被世人看做死人的瓦罐子,晦氣,砸爛了。而且是“誰挖見誰砸”。這並非說毀滅美是人的嗜好,而是,目中無美。你在想什麽?你覺得瓦罐子是鳥,對麽?
破碎了。
“我破碎時聲音清脆,像碎了一塊玻璃,一枚枚散開,很來勁。”
新小說筆法加新感覺主義表現!強忍悲憤的淡漠與殘忍,不敢看自己的心。
破碎的是瓦罐,是信,是鳥,是希望,是夢,是整個的自我,是柏拉圖的理念和海德格爾的存在與在者……作者以高超的技巧(這個詞組並非偉大作家的專利),樸實無華的語句把一個“人”硬是從平淡的“群”中給凸了出來。他終於進了墓室。“在這徒有四壁的墓室裏,所有欲望都頓然消失了。”海德格爾認為,人隻有在麵對死亡“這種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和超不過的能在”時,“此在才能夠本真地作為它自己而存在”。(著重號為原文所有),生命在此時此地才能真正領會到自身的一切意義。他匍匐爬行在墓室中的石畫前,“那些沉默的石頭便在我麵前流動起來,仿佛無聲音樂。過去,再不是虛無的不可捉摸的空間,無數沒有姓名的生命在石畫後活躍起來。我神思恍惚,於若醒若睡中化入其中……我醉了又醒了,死了又活了……”在生生死死的煉冶和鑄造中,我們的主人公頓悟了。
這是一個現代人的頓悟。現代中國人。
“尋找”意象在曆來的小說中,本是一種用以誘激昂揚的主題,起碼也應是色調浪漫的。但鍾海城的尋找卻整個是一個結了婚的“頹廢青年”,是一個死了心的“等待戈多”。現代人心裏那股“淡出鳥來”的香味,被小說的作者和盤燒了出來。所以,他終於隻是找到了他的前姐夫——也是個不安分的靈魂,然而沒有機會說上一句話,這個前姐夫又畏罪潛逃了。他什麽也沒有找到。他一再發現、一再強調“平靜”這個意象,一切都似乎啞了口,如渴睡的貓,如幹裂的唇,如陽光強烈的下午所做的一場白日夢。於是,他終於沒再說什麽,“乘上返城的末班車”,回去了。接下來你又會看到一連串這樣的意象:荒廢,幽靜,寧靜,寂寞,消融……
但,你說他一無所獲嗎?
其實,一切他都找到了,他找到了萬物背後的那個“一切”。可惜我太不善於談玄。
用最濫俗的觀念來分析,你也必得承認,我們的主人公要尋找的,是一隻真善美的小鳥,是天真無邪的童心,是門鈴一樣激動人心的愛情,是過去歲月美麗的趾印,是未來光陰誘人的召喚。所有這些都是人所共求的,所以平淡無奇。所有這些又都是我們現代人、現代中國人所大量“水土流失”的,所以平淡中也可能有奇。你想過為什麽那麽多的流行歌曲都在唱童年、唱故鄉、唱熱戀與失戀,唱希望與絕望嗎?我們的社會正經曆著一個沒有故事的階段,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無數的故事。但是,瓦罐子碎了。你我每天都要在人海中衝決、扭殺,為自己,為部落,為老婆孩子,為一塊金牌或者是一個夢。人人都忙著,包括那個砸瓦罐子的不怕死的“醬紅臉膛”的老頭兒。誰也沒工夫安慰誰。你隻好聽聽崔健、蘇芮、鄧麗君。你大概很少看小說,偶然看到了這一篇,你一定不高興,因為作者講的正是你。他不正正經經講個笑話讓你輕鬆一下,反而把你的潛意識都挖出來製成幻燈,一幅幅地放給你看。他很不懂事(或者是我心術不正)。但你要原諒他,因為寫小說不是專為給人輕鬆,寫小說是他的生活,他自己比你更需要輕鬆。你同意嗎?
他不這麽寫,他就真的尋找不到那鳥。他這麽寫了,即使青鳥還沒有落上他的窗口,我想,離著他心之所歸的蓬山也不遠了。所以他在小說的最後才堅決地用了那麽一句荒唐的話來結尾:
卻沒有小鳥。
也許作者自己也以為答案是永遠找不到的,那就不必一揭到底,姑且算作“不是答案的答案”吧。因為小說評論的風格,當然不一定非要跟原小說的風格同流合汙,但如果一味在曹操麵前硬充楊修,豈不是大煞風景了麽?這杯茶終於沒有品透,故而終於忍不住要辯解一句:
我也在,尋找那隻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