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閱讀部分有一道18分的題,閱讀一篇題目為《門》的文章後完成四個小題。這道題在閱卷人員中間幾乎成了今年缺乏熱點的語文試題中惟一的熱點。不但閱卷領導小組事前為研究此題的給分原則大傷腦筋,而且在具體閱卷過程中也由於“出格”答案的層出不窮而引起一些討論和“花絮”。我想,簡單分析一下該題的出、答、閱之間的“互動”,對今後的現代文閱讀考試,或許不乏意義。


    《門》是一篇美國作家克·莫利所寫的哲理散文。這類散文的特點是以文學性語言抒發比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比較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從具體事物入手借題發揮,所欲表達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強的個人性和主觀性,並且大多不一定直說出來,而是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和想象,甚至作者自身也不一定能說得清那個哲理,他隻是感覺到並指出了“此中有真意”而已,你若當真向他追問,他則可能“欲辯已無言”了。


    《門》就是這樣一篇文章。從閱讀的角度說,這是一篇輕鬆有趣,形象感和哲理度均把握得很到位的“美文”,雖然稍有點故弄玄虛,但基本上平和自如,沒有明顯的敗筆,在西方社會中,很適合中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人士的“高級精神消遣”。但是,將這樣一篇最適宜於“欣賞”的文章,而且是譯文,用來考察學生對現代漢語白話文的閱讀水平,是不是合適,恐怕有待思索和商榷。


    這道題目的四個小題,都包含著“根據文意”的要求。然而問題恰恰出在“什麽是文意”?有過類似寫作經驗的人會明白,我們寫作這樣的“機巧型”文章時,不一定有確定的文意。有時候隻是圍繞一個有趣的話題賣力地“抖機靈”,但並沒有什麽“中心思想”,好像我們遇見一個美女,不自覺地跟她東拉西扯,但並不一定有什麽“明確的想法”。況且在寫作過程中已有的“文意”還會不斷發散和改變。試題刪去了原文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居然不大影響文章的完整性,就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試題參考答案所理解的文意可能是比較接近“真理”或者說比較準確的。但是這既缺乏可以清晰展示的證明,又無法排除其他“平行真理”的存在。比如21題所問開門和關門的含意,在原文中就存在著擴散性,考生可以在好幾個自然段中得到啟示。能夠答出“標準答案”的,隻能說是具有普通鑒賞力的學生,而真正經常閱讀文學作品的“才子考生”,可能會想得更遠,他們不會相信“標準答案”會是那麽“弱智”。23題要求的文字表述,幾乎就沒有得滿6分的。關於“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考生完全可能從“一起”或者“牧放”展開思路,由“一起”便會聯想到“單獨”,由“牧放”便會聯想到“約束”。而這兩個詞恰恰是翻譯所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有“獨立天地”、“獨立空間”、“隱秘需求”字樣才算對,可能恰恰是對“文意”的窄化。24題的五段話,幾乎每個選擇都可以“狡辯”一番。a中說的“消極的不可知的神秘色彩”是可以從原文中嗅出些微味道的,如果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翻譯這篇文章,編者完全可能提醒讀者注意這一點。b當然是對的,因為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c則不一定對,首先“聰明人”開門時不一定“總是”謙遜和容忍的,其次即使麵對水龍頭和女廚那樣的事情,他也不一定謙遜和容忍。這句話與下文的“內在聯係”(也是昏昏昭昭的一個概念)倒可能更多些。d中說的“不同層麵”也是不能否定的,當然這一段說的不完全是“層麵”,但“侍者”、“書商”、“小販”、“仆役”、“大人物”、“牙醫”、“女助手”、“護士”,代表和暗示的正是“層麵”,在這裏,“層麵”是與“場景”和“方式”共存共生的。e的觀點也不能說不對,因為“畏懼”和“悲傷”都是感覺和體驗,不一定要出現在字麵上,讀者非要那樣理解,專家也無可奈何。


    這樣,就給我們閱卷者造成了被動。我們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原則,必須製訂強行的可操作的評分標準。這必然是一個選擇“庸人”的標準,它在淘汰差劣的同時也無情地淘汰了精英。筆者本人高中時代是全省的語文尖子,高二以後的語文課基本不聽(配合老師教學觀摩除外),以我當年的語文水平來做這道題,自忖隻能得1012分,即剛剛及格。這次閱卷中經手8000多份考卷,該題得了滿分18分和17分的,加起來竟不到千分之一。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有相當多的考生空白不答,可以想見當時他們“摸不著門”的茫然心境。而答對的考生也大多是蒙對了那幾個關鍵詞,整體理解並不見佳。


    本人當過幾年高中語文教師,也曾在多所高考輔導班講課押題,近年參與過出題和編寫教材等一係列關於高考語文改革的活動,我很理解出題者的意圖是想突出試題的文學性和靈活性,這一出發點無疑是值得鼓勵和堅持的,也看得出他們對文章頗下了一番研討功夫。但高考改革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係統工程,出題者與閱卷者必須互相照應。從出題的角度必須想到答案的豐富性和閱卷的可操縱性,要經過反複的自我問答和自我刁難。我的意見是,這樣的文章不是不可以出題,但話題就應活出,而不能捧著活生生的蒙娜麗莎畫像,卻出“蒙娜麗莎的左手美還是右手美”一類的題目。《門》這樣的文章可以出成發散性的題目,否則就應更換其他文章,比如錢鍾書的《窗》,要勝過此文十倍。其實漢語文學中優秀的哲理散文俯拾即是,這篇《門》在西方號稱名作,翻譯成漢語後,感覺並不太出色。中國人對“門”的理解要比這深刻得多。試出一個以“門”為題的征文,全國的中學生能夠寫到這個水平的,我肯定不下一百。我自己教過的學生,就有三五個達到這一水準的。


    另外談一句題外話,這篇《門》的格調和敘述視角都是屬於城市中產階級的,他們需要水管工、女廚、牙醫,他們標榜孤獨、隱秘、悲傷。我不是說這樣不好,而是說這對廣大的農村考生是否會造成某種不公平。他們閱讀這樣的文字,比起那些經常接觸輕鬆刊物、關注隱私問題、甚至家有女廚的城市考生來,無疑是要困難一些的。如何在高考中彌補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公,也是今後需要深思的課題之一。


    我對今年語文試卷的整體格局沒有大的意見,隻是根據閱卷時的感受,略談一點酷暑中的昏見。站著說話不腰疼,摸不著門也不一定就是門安錯了,敬請方家批評指正。


    (2001/7/16毛主席暢遊長江35周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口號萬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孔慶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孔慶東並收藏口號萬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