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特種兵開路奪城全傘兵占領第三關
雖然黑夜裏,關城指揮官看不出來大明朝軍隊進來了多少人,可是這些從天上飛進來的大明朝軍隊火器實在是太厲害了,很多久經沙場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衝過去就倒在前麵,根本沒法靠近人家。而且借著火把光亮,指揮官看出來了,天上不斷地還有大明朝軍隊士兵飛進來。指揮官明白這個關城守不住了,馬上喊來衛兵:“你快去通知養信鴿的,快去給伊斯坦布爾報急,就說這裏守不住了。”
衛兵答應一聲跑了。指揮官馬上抓住一個身邊的小軍官,“你不要管任何事,趕緊帶領一隊人馬,從東門殺出去,趕緊把這裏的情況報告給後麵的人,讓他們通知伊斯坦布爾,這裏守不住了!”
小軍官答應一聲也跑了。
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原來是騎兵過來了。本來這個關卡主要任務是據城守衛,加上奧斯曼帝國現在實在是困難,這裏布置的騎兵不多,可是也還是有一千多名騎兵。看到騎兵過來了,指揮官腦袋也是靈光一閃,他準備用騎兵快速的優勢掩護步兵衝上去,他認為隻要和大明朝官兵們混戰在一起,他們的火器優勢就蕩然無存,自己人數多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
喊過來騎兵軍官,顧不上罵他為啥來晚了,揪著他的衣領,“你們來了多少人?”
“大概有五百多人!其他人都亂套了,集中不起來,所以晚….”
沒等他解釋自己為啥來晚了,指揮官命令道:“指揮你的人,快速衝過去,掩護後麵步兵上去,你就是大功一件。去吧!”
“是!”騎兵軍官答應一聲,轉過身,顧不上整啥隊列,“所有騎兵,跟著我,不死就衝過去。後退者死!為了真主,衝啊!”
雖然城內地方很小騎兵根本跑不起來,可是幾百個騎兵衝起來也是聲音震天,氣勢驚人。
不過要是騎兵早點來,窯崗傘兵人數少的時候,大隊騎兵這樣衝一下,對沒有任何障礙依托的傘兵,還可能起些作用,可是現在這幾百名騎兵麵對的可是手持全自動武器的精銳傘兵。
城牆上三角翼分隊長,看到城內騎兵過來了,馬上用電台通知落進城內的傘兵注意有騎兵向你們進攻了。
正在向外擴展的傘兵指揮官一聽有騎兵過來了,也是不敢太大意,這裏終究是近萬敵人包圍中,還是小心為妙,他立刻下令先打退這次騎兵進攻然後跟著反擊殺出去。
黑夜裏,雖然還沒看到騎兵,可是騎兵馬蹄聲震天的聲音先傳了過來。城牆上特種兵馬上向騎兵進攻的先頭隊伍發射了照明彈,這下子傘兵馬上看到敵人騎兵衝到哪了,一陣**像雨點一樣就潑了過去,接著就是一片“轟轟轟”的爆炸聲和一片片燦爛的火花,伴隨著這些聲音和火花,是一匹匹戰馬和騎兵被炸得血肉紛飛。可是衝起來的騎兵是收不住的,加上奧斯曼帝國騎兵一向狂妄,他們曾經橫掃歐亞無所阻擋,更何況指揮官下的是死命令,他們根本沒有停下來了的想法。但是傘兵們的**也是可以一串串連著射擊,一個彈鏈打完還可以再上一個。所以**彈雨和衝過來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形成了暫時平衡,衝進彈幕的騎兵不斷地衝過來,傘兵的**雨也是不停。
在騎兵們身後的關卡指揮官明白了,他這點騎兵馬上就會被這彈雨消耗幹淨,騎兵消耗幹淨,大明朝人馬上就能殺過來,城上的那些該死的家夥,也會配合他們行動,他居高臨下,對城內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可是知道這些也沒有辦法,隻好一咬牙,帶著幾個衛士走了。
其實傘兵們第一陣**雨就將騎兵指揮官給炸死了,最後屍首都沒找到,騎兵們完全是按照以往的訓練,按照命令衝鋒的,他們都戰死在彈雨中,剩下極少衝過彈雨後被輕機槍和自動步槍給打死了。
騎兵都沒衝上去,步兵更是不敢衝了。也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指揮官已經不在後麵督戰,喊了一聲:“長官走了!”
“哄”的一聲,步兵們不幹了,先後向後麵四散逃走了。
這時,窯崗傘兵已經整好隊伍,現在能組織起來四百多人。還有一百多人,由於風的原因,越過關城,落在城外。
傘兵們按照預先演練的分頭向城內各處攻擊前進。這時,城內守軍軍心早就散了,根本沒有進行抵抗的。
傘兵們按照計劃,占領了幾處要點,沒再擴大戰果,他們等天亮就行了。
守著電台的寧德將軍,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非常高興,“馬上給家裏麵發電,第一階段行動進展十分順利!”
然後對參謀們說,“其他的你們按照計劃辦吧!老子要睡覺了!”
年輕的參謀們自然是非常高興了,有這個老將軍在,他們很多想法都不敢說。寧德將軍打仗實在是太穩了,冒險的事絕對不幹。這些年輕的參謀們大多是在下麵立有戰功,準備提拔的,最次也是窯崗軍事學院畢業後,在下麵帶了一陣兵之後調上來的,那都是一個個覺得不凡的人。
這次,寧德將軍要求奪取這第一道關城的同時,最好不破壞城的防衛措施,因為這裏將是窯崗軍隊駐守的一個據點。破壞了之後,還要進行建設,顯然寧德將軍對奧斯曼帝國修建的這座關城還是很滿意的,也就是說這座關城修的很難攻破。
按說,奧斯曼帝國守城官兵們早就知道大明朝人的軍隊就集中在離這裏不遠的那個基地,他們是萬不敢有一絲大意的。平時他們都會派出幾隊探哨前出很遠監視大明朝人,到了晚上一般的是回到關城休息,隻留很少的哨兵在城外。這些暗哨自然是窯崗特種兵和各軍師偵察兵們關注的目標。不過窯崗軍隊對這些暗哨一直沒有采取行動,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養著。不過今天晚上,關城一關的時候,那些留在城外的暗哨就都被窯崗人一個個給收拾了。
一個特種兵中隊,一百來號人,攜帶著裝備從隱蔽處出發了。他們沒有走沿著山穀修的小路,而是沿著山脊走,然後下到關城前麵。
呼嘯的山風完全遮住了特種兵行動的聲音,因此他們行動也可以大膽迅速。來到城下之後,久經沙場的中隊長拿出望遠鏡,看了一眼眼前的城牆,確定了方向,他們來到了城牆的西南角,然後一揮手,所有特種兵都一下子消失在樹林裏麵。他們需要的是等待。
一直等到第三道關城作戰目標達到了,電台裏麵終於傳來了命令:“情況一切正常,按照計劃行動!”
中隊長伸展了一下身體,向身邊小隊長示意,用手指了一下城牆。
小隊長馬上帶著十幾個人的小分隊向城牆爬了過去。小分隊都穿著迷彩服,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城牆下麵還有十幾個如狼似虎的特種兵在向城牆靠近。
小分隊來到城牆角處,爬起來就靠在城牆上,這個位置是他們早就研究好的,從城上各個方向都不容易看到他們。
這座關城使用了很多巨型石頭修建,雖然非常牢固,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利於攀爬著手的地方,這給了窯崗人製定這個作戰方案的理由。
一個身輕如燕的特種兵嘴裏麵叼著一柄利刃,沿著城牆向城上爬了上去。
這個時候正是要天亮的時候,也是人最困的時候,城上哨兵盡管是很警覺,可是時間長了一直沒啥事,人的忍耐力就出了問題,盼著換崗的哨兵知道,這個時候查崗軍官也都睡覺了,他也卷曲身體在城牆垛口下麵躲著山風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等他憑著軍人的感覺覺得有問題的時候,脖子上一涼,感覺血噴了出去,眼前一個黑影讓他明白自己被人偷襲了,可是隻能一手捂著脖子,一手指著眼前的黑乎乎的人影,啥也不做不了了。殺了眼前的哨兵,這個爬上來特種兵將帶上來了的細繩拋了下去,下麵的人,將粗繩子拴上,特種兵講粗繩子拉上來拴在城垛上。很快的特種兵又爬上來了幾個,然後又放下了幾根粗繩子。
可是就在大批特種兵向城上爬的時候,一隊十幾個人的巡邏兵舉著火炬走了過來。
登上城的中隊長這個氣啊,沒發現有巡邏隊巡查啊,怎麽突然又來了巡邏隊。中隊長一咬牙示意大家沿著牆垛趴下,沒上來的繼續向上爬,上來的人,拿出上了***的手槍準備迎戰。
其實這個時間巡邏隊出來巡邏,也是值班的軍官知道,這個時候哨兵最疲倦,也最大意,因此喊醒了一隊士兵,親自帶隊出來巡邏了。這個很負責人值班軍官的這個行為,也給自己生命提早畫上了句號。
巡邏的士兵一個個哈欠連天氣,心裏罵著不敢出聲,更是想不到生命就到了盡頭。
走在前麵的值班軍官,踢醒了一個個睡早了哨兵,一路上罵罵咧咧的,來到這城牆西南角的時候,遠遠的沒看到哨兵,知道哨兵也是睡著了,還想著要教訓一下這個家夥,可是越走越近,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火炬照耀下,他發現城牆垛子下麵,有很多身影,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突然“噗噗噗”幾聲細響,火光閃耀了幾下,他身上頭上不知道挨了多少顆子彈,其他巡邏的哨兵也是一個個被打的篩子一樣。可是和這個值班軍官不一樣的是,有幾個哨兵中彈之候,沒死前大喊了幾聲。這樣聲音,一下就將整個關城從夢中驚醒。中隊長最不願看到的情況還是出現了。不過他沒慌亂,按照預案,一隊二十幾個人的突擊隊沿著城牆疾馳來到甬道,向下衝過去,他們的任務是打開城門。
一些城下離城門近的奧斯曼帝國官兵拚命衝過來試圖攔截特種兵,他們知道這些衝向城門的特種兵要幹啥,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可是特種兵手裏麵的自動步槍可不是吃素的,一串串子彈向他們招呼過去,將他們打得鮮血亂噴。到了城門下,一半人去開城門,一半人掩護他們行動。
此時也不需要隱蔽行動了,中隊長向城外的軍隊發出了信號,一顆耀眼的信號彈被發射到空中。
城外的最先行動的還是四輪汽車兵,他們將四輪汽車開的飛一樣,衝向城門。當他們來到城門前,正好城門被慢慢的推開了。這些汽車兵向開城門特種兵揮手示意一下,沒停直接衝進城去。
進城的汽車兵根本不覺得道路陌生,他們腦海裏麵早就有這裏麵的地圖。那些進城的汽車兵可就不客氣了,汽車的燈光晃得他們眼花繚亂,汽車上架著的輕重機槍,可不和特種兵們自動步槍一樣,馬上將城內這些驚醒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打得血肉橫飛。任何想擋住他們的努力都是妄想的。跟在汽車後麵不斷湧進來了步兵更是讓守軍根本看不到組織起來進行抵抗希望。這些勇敢的奧斯曼帝國精銳官兵們,隻能紛紛躲進城內各種建築進行躲藏。
天亮的時候,這座城基本上被窯崗軍隊控製住了。士兵們開始廣播勸降,同時開始進行徹底搜索,解決殘敵。
第三道關城,靠幾百傘兵解決這些特別是打散了分散在城內的近萬守軍是很困難的,不過天亮的時候,又有五百名傘兵被空投進了這裏。這些傘兵大多數是新兵,昨夜沒用他們,現在可是非常好的練兵機會,這些傘兵落地後,整個收剿殘敵的工作才正式開始。
窯崗人這次行動準備的非常充分,第三道關城完全是用傘兵解決的,也驗證了一種新的戰法。這件事柳成璜一直跟著指揮,這次行動的結果讓柳成璜十分滿意。
不過,盡管窯崗人布置的非常認真,還是漏掉了一個細節。他們在第三道關城外麵布置的特種兵,還有飛過的傘兵,將從城內逃出來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一個不剩的全部截獲,可是他們放出來的信鴿還是將大明朝人進攻了消息傳到了伊斯坦布爾。
不過這都是些小疏漏,隻是讓窯崗人下一步進攻沒有了突然性,不影響整個進攻步伐。
鑒於此,窯崗這邊也覺得沒有保密的必要,電台和報紙迅速的報道了這個新聞。不過這個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人們現在關心的是小青的婚事如何辦的。各種猜測漫天飛。現在張知木家裏麵也為這場婚事鬧的沸沸揚揚的!
雖然黑夜裏,關城指揮官看不出來大明朝軍隊進來了多少人,可是這些從天上飛進來的大明朝軍隊火器實在是太厲害了,很多久經沙場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衝過去就倒在前麵,根本沒法靠近人家。而且借著火把光亮,指揮官看出來了,天上不斷地還有大明朝軍隊士兵飛進來。指揮官明白這個關城守不住了,馬上喊來衛兵:“你快去通知養信鴿的,快去給伊斯坦布爾報急,就說這裏守不住了。”
衛兵答應一聲跑了。指揮官馬上抓住一個身邊的小軍官,“你不要管任何事,趕緊帶領一隊人馬,從東門殺出去,趕緊把這裏的情況報告給後麵的人,讓他們通知伊斯坦布爾,這裏守不住了!”
小軍官答應一聲也跑了。
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原來是騎兵過來了。本來這個關卡主要任務是據城守衛,加上奧斯曼帝國現在實在是困難,這裏布置的騎兵不多,可是也還是有一千多名騎兵。看到騎兵過來了,指揮官腦袋也是靈光一閃,他準備用騎兵快速的優勢掩護步兵衝上去,他認為隻要和大明朝官兵們混戰在一起,他們的火器優勢就蕩然無存,自己人數多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
喊過來騎兵軍官,顧不上罵他為啥來晚了,揪著他的衣領,“你們來了多少人?”
“大概有五百多人!其他人都亂套了,集中不起來,所以晚….”
沒等他解釋自己為啥來晚了,指揮官命令道:“指揮你的人,快速衝過去,掩護後麵步兵上去,你就是大功一件。去吧!”
“是!”騎兵軍官答應一聲,轉過身,顧不上整啥隊列,“所有騎兵,跟著我,不死就衝過去。後退者死!為了真主,衝啊!”
雖然城內地方很小騎兵根本跑不起來,可是幾百個騎兵衝起來也是聲音震天,氣勢驚人。
不過要是騎兵早點來,窯崗傘兵人數少的時候,大隊騎兵這樣衝一下,對沒有任何障礙依托的傘兵,還可能起些作用,可是現在這幾百名騎兵麵對的可是手持全自動武器的精銳傘兵。
城牆上三角翼分隊長,看到城內騎兵過來了,馬上用電台通知落進城內的傘兵注意有騎兵向你們進攻了。
正在向外擴展的傘兵指揮官一聽有騎兵過來了,也是不敢太大意,這裏終究是近萬敵人包圍中,還是小心為妙,他立刻下令先打退這次騎兵進攻然後跟著反擊殺出去。
黑夜裏,雖然還沒看到騎兵,可是騎兵馬蹄聲震天的聲音先傳了過來。城牆上特種兵馬上向騎兵進攻的先頭隊伍發射了照明彈,這下子傘兵馬上看到敵人騎兵衝到哪了,一陣**像雨點一樣就潑了過去,接著就是一片“轟轟轟”的爆炸聲和一片片燦爛的火花,伴隨著這些聲音和火花,是一匹匹戰馬和騎兵被炸得血肉紛飛。可是衝起來的騎兵是收不住的,加上奧斯曼帝國騎兵一向狂妄,他們曾經橫掃歐亞無所阻擋,更何況指揮官下的是死命令,他們根本沒有停下來了的想法。但是傘兵們的**也是可以一串串連著射擊,一個彈鏈打完還可以再上一個。所以**彈雨和衝過來的奧斯曼帝國騎兵形成了暫時平衡,衝進彈幕的騎兵不斷地衝過來,傘兵的**雨也是不停。
在騎兵們身後的關卡指揮官明白了,他這點騎兵馬上就會被這彈雨消耗幹淨,騎兵消耗幹淨,大明朝人馬上就能殺過來,城上的那些該死的家夥,也會配合他們行動,他居高臨下,對城內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可是知道這些也沒有辦法,隻好一咬牙,帶著幾個衛士走了。
其實傘兵們第一陣**雨就將騎兵指揮官給炸死了,最後屍首都沒找到,騎兵們完全是按照以往的訓練,按照命令衝鋒的,他們都戰死在彈雨中,剩下極少衝過彈雨後被輕機槍和自動步槍給打死了。
騎兵都沒衝上去,步兵更是不敢衝了。也不知道是誰發現了指揮官已經不在後麵督戰,喊了一聲:“長官走了!”
“哄”的一聲,步兵們不幹了,先後向後麵四散逃走了。
這時,窯崗傘兵已經整好隊伍,現在能組織起來四百多人。還有一百多人,由於風的原因,越過關城,落在城外。
傘兵們按照預先演練的分頭向城內各處攻擊前進。這時,城內守軍軍心早就散了,根本沒有進行抵抗的。
傘兵們按照計劃,占領了幾處要點,沒再擴大戰果,他們等天亮就行了。
守著電台的寧德將軍,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非常高興,“馬上給家裏麵發電,第一階段行動進展十分順利!”
然後對參謀們說,“其他的你們按照計劃辦吧!老子要睡覺了!”
年輕的參謀們自然是非常高興了,有這個老將軍在,他們很多想法都不敢說。寧德將軍打仗實在是太穩了,冒險的事絕對不幹。這些年輕的參謀們大多是在下麵立有戰功,準備提拔的,最次也是窯崗軍事學院畢業後,在下麵帶了一陣兵之後調上來的,那都是一個個覺得不凡的人。
這次,寧德將軍要求奪取這第一道關城的同時,最好不破壞城的防衛措施,因為這裏將是窯崗軍隊駐守的一個據點。破壞了之後,還要進行建設,顯然寧德將軍對奧斯曼帝國修建的這座關城還是很滿意的,也就是說這座關城修的很難攻破。
按說,奧斯曼帝國守城官兵們早就知道大明朝人的軍隊就集中在離這裏不遠的那個基地,他們是萬不敢有一絲大意的。平時他們都會派出幾隊探哨前出很遠監視大明朝人,到了晚上一般的是回到關城休息,隻留很少的哨兵在城外。這些暗哨自然是窯崗特種兵和各軍師偵察兵們關注的目標。不過窯崗軍隊對這些暗哨一直沒有采取行動,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養著。不過今天晚上,關城一關的時候,那些留在城外的暗哨就都被窯崗人一個個給收拾了。
一個特種兵中隊,一百來號人,攜帶著裝備從隱蔽處出發了。他們沒有走沿著山穀修的小路,而是沿著山脊走,然後下到關城前麵。
呼嘯的山風完全遮住了特種兵行動的聲音,因此他們行動也可以大膽迅速。來到城下之後,久經沙場的中隊長拿出望遠鏡,看了一眼眼前的城牆,確定了方向,他們來到了城牆的西南角,然後一揮手,所有特種兵都一下子消失在樹林裏麵。他們需要的是等待。
一直等到第三道關城作戰目標達到了,電台裏麵終於傳來了命令:“情況一切正常,按照計劃行動!”
中隊長伸展了一下身體,向身邊小隊長示意,用手指了一下城牆。
小隊長馬上帶著十幾個人的小分隊向城牆爬了過去。小分隊都穿著迷彩服,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城牆下麵還有十幾個如狼似虎的特種兵在向城牆靠近。
小分隊來到城牆角處,爬起來就靠在城牆上,這個位置是他們早就研究好的,從城上各個方向都不容易看到他們。
這座關城使用了很多巨型石頭修建,雖然非常牢固,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利於攀爬著手的地方,這給了窯崗人製定這個作戰方案的理由。
一個身輕如燕的特種兵嘴裏麵叼著一柄利刃,沿著城牆向城上爬了上去。
這個時候正是要天亮的時候,也是人最困的時候,城上哨兵盡管是很警覺,可是時間長了一直沒啥事,人的忍耐力就出了問題,盼著換崗的哨兵知道,這個時候查崗軍官也都睡覺了,他也卷曲身體在城牆垛口下麵躲著山風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等他憑著軍人的感覺覺得有問題的時候,脖子上一涼,感覺血噴了出去,眼前一個黑影讓他明白自己被人偷襲了,可是隻能一手捂著脖子,一手指著眼前的黑乎乎的人影,啥也不做不了了。殺了眼前的哨兵,這個爬上來特種兵將帶上來了的細繩拋了下去,下麵的人,將粗繩子拴上,特種兵講粗繩子拉上來拴在城垛上。很快的特種兵又爬上來了幾個,然後又放下了幾根粗繩子。
可是就在大批特種兵向城上爬的時候,一隊十幾個人的巡邏兵舉著火炬走了過來。
登上城的中隊長這個氣啊,沒發現有巡邏隊巡查啊,怎麽突然又來了巡邏隊。中隊長一咬牙示意大家沿著牆垛趴下,沒上來的繼續向上爬,上來的人,拿出上了***的手槍準備迎戰。
其實這個時間巡邏隊出來巡邏,也是值班的軍官知道,這個時候哨兵最疲倦,也最大意,因此喊醒了一隊士兵,親自帶隊出來巡邏了。這個很負責人值班軍官的這個行為,也給自己生命提早畫上了句號。
巡邏的士兵一個個哈欠連天氣,心裏罵著不敢出聲,更是想不到生命就到了盡頭。
走在前麵的值班軍官,踢醒了一個個睡早了哨兵,一路上罵罵咧咧的,來到這城牆西南角的時候,遠遠的沒看到哨兵,知道哨兵也是睡著了,還想著要教訓一下這個家夥,可是越走越近,突然有了一種不好的感覺,火炬照耀下,他發現城牆垛子下麵,有很多身影,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突然“噗噗噗”幾聲細響,火光閃耀了幾下,他身上頭上不知道挨了多少顆子彈,其他巡邏的哨兵也是一個個被打的篩子一樣。可是和這個值班軍官不一樣的是,有幾個哨兵中彈之候,沒死前大喊了幾聲。這樣聲音,一下就將整個關城從夢中驚醒。中隊長最不願看到的情況還是出現了。不過他沒慌亂,按照預案,一隊二十幾個人的突擊隊沿著城牆疾馳來到甬道,向下衝過去,他們的任務是打開城門。
一些城下離城門近的奧斯曼帝國官兵拚命衝過來試圖攔截特種兵,他們知道這些衝向城門的特種兵要幹啥,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可是特種兵手裏麵的自動步槍可不是吃素的,一串串子彈向他們招呼過去,將他們打得鮮血亂噴。到了城門下,一半人去開城門,一半人掩護他們行動。
此時也不需要隱蔽行動了,中隊長向城外的軍隊發出了信號,一顆耀眼的信號彈被發射到空中。
城外的最先行動的還是四輪汽車兵,他們將四輪汽車開的飛一樣,衝向城門。當他們來到城門前,正好城門被慢慢的推開了。這些汽車兵向開城門特種兵揮手示意一下,沒停直接衝進城去。
進城的汽車兵根本不覺得道路陌生,他們腦海裏麵早就有這裏麵的地圖。那些進城的汽車兵可就不客氣了,汽車的燈光晃得他們眼花繚亂,汽車上架著的輕重機槍,可不和特種兵們自動步槍一樣,馬上將城內這些驚醒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打得血肉橫飛。任何想擋住他們的努力都是妄想的。跟在汽車後麵不斷湧進來了步兵更是讓守軍根本看不到組織起來進行抵抗希望。這些勇敢的奧斯曼帝國精銳官兵們,隻能紛紛躲進城內各種建築進行躲藏。
天亮的時候,這座城基本上被窯崗軍隊控製住了。士兵們開始廣播勸降,同時開始進行徹底搜索,解決殘敵。
第三道關城,靠幾百傘兵解決這些特別是打散了分散在城內的近萬守軍是很困難的,不過天亮的時候,又有五百名傘兵被空投進了這裏。這些傘兵大多數是新兵,昨夜沒用他們,現在可是非常好的練兵機會,這些傘兵落地後,整個收剿殘敵的工作才正式開始。
窯崗人這次行動準備的非常充分,第三道關城完全是用傘兵解決的,也驗證了一種新的戰法。這件事柳成璜一直跟著指揮,這次行動的結果讓柳成璜十分滿意。
不過,盡管窯崗人布置的非常認真,還是漏掉了一個細節。他們在第三道關城外麵布置的特種兵,還有飛過的傘兵,將從城內逃出來的奧斯曼帝國官兵們一個不剩的全部截獲,可是他們放出來的信鴿還是將大明朝人進攻了消息傳到了伊斯坦布爾。
不過這都是些小疏漏,隻是讓窯崗人下一步進攻沒有了突然性,不影響整個進攻步伐。
鑒於此,窯崗這邊也覺得沒有保密的必要,電台和報紙迅速的報道了這個新聞。不過這個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人們現在關心的是小青的婚事如何辦的。各種猜測漫天飛。現在張知木家裏麵也為這場婚事鬧的沸沸揚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