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聯合國大廈奠基窯崗人發動心理戰
聯合國大廈奠基儀式還真的是非常隆重,不但窯崗的各位大員悉數參加,窯崗元老院的各位元老悉數到場,各國代表更是一個沒落。會場更是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不過崇禎皇上好像並不是十分的高興。
原來,崇禎皇上也是到了奠基現場才了解這個聯合國大廈整個規劃。看完整個建設規劃示意圖,崇禎皇上問張知木,“張東家,這個聯合國大廈整個占地非常大了,為啥沒有朕的住處?”
張知木這才明白,這個崇禎皇上還以為是在這給他建一座皇宮呢,回答說,“皇上,這裏隻是聯合國和各國代表辦公議事的地方,沒有住人的地方。每個到這辦公的人,都是要從家裏來這才行。”
“嗯?”崇禎皇上很失望,表示不解。
“是這樣,皇上您看,這個聯合國辦公大廈後麵,還是有一個大酒店,這是給臨時到這裏來辦事的人準備的,還有幾座公寓,是給在這裏工作的一般工作人員住的。以後這裏會有各國派來的代表,他們都是臨時工作一段時間,不能在這裏買房子,又不能長期住酒店,必須為他們安排住的地方。”
張知木耐心的給崇禎皇上解釋了一下。崇禎皇上的臉色還是沒有徹底緩過來,這樣的事,和他自己的心裏預期差的太多。張知木沒再進一步解釋,他知道崇禎皇上以為聯合國**,即使不是全世界的皇上,也應該差不多才行,建個聯合國大廈,就應該給自己建的宮殿一樣,這樣事沒法用幾句話就說得開。
不過,當崇禎皇上來到**台上,尤其是開始講話的時候,那份器宇軒昂便表現出來了,這一點張知木一直非常敬佩。
這個聯合國大廈選址,可是讓窯崗人費了不少心思。一開始張知木認為,這個聯合國大廈最好能在長江沿岸選一個地方,因為在窯崗這邊交通不是非常方便,窯崗的規模按目前照條件來說,已經是實在是太大了,甚至已經發展到了瓶頸,已經不適合再進行大規模建設。可是不管張知木如何說,沒有人同意將聯合國大廈建在窯崗之外。沒有辦法,選個折中方案,將這個聯合國大廈地址選在了汾河岸邊,離淩水碼頭下遊不遠的一個地方。這裏離太原也近一些。為了今後發展需要,張知木要求給這個聯合國大廈周邊預留了很多發展用地,現在暫時不用的也都平整好,首先綠化上。
陸成祥深知這裏的潛在前途,費盡力氣,在這裏周邊又買下了很多土地。他知道這樣的投資,回報率高的現在不敢預計,可是沒有任何投資能和這樣投資相比。
奠基儀式之後,在淩水碼頭,以崇禎皇上的名義宴請各位嘉賓。這時崇禎皇上才算是恢複了神色。
坐在張知木身邊,崇禎皇上也想把話拉回來,他知道總給人家冷臉也不是辦法,今後還要依靠這個張東家呢。
“張東家,你看了今天的報紙嗎?”
“嗯!還沒有,我是一早起來就直奔這裏了!有啥新聞我不知道的?”張知木沒明白崇禎皇上的意思。
“整個天下同仇敵愾,各個團體都在發表意見,都提出要以牙還牙,血債血還!朕一早起來就看報紙,非常對朕的心思!”崇禎皇上話頭一轉,“不過各團體之中,出了個共和國籌建委員會,是個啥團體啊?”
張知木能感覺到,崇禎皇上眼神在自己臉上飄著,微微一笑,“皇上,這事是我要求他們這麽辦的!”
張知木根本沒有回避,崇禎皇上有些不解,故意驚訝,“歐,張東家這是何意?”
“未來的共和國,一定要成立,不然啥事都已窯崗名義去辦,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我看就先讓他們以籌委會名義先露麵,其實很多事他們都在做著,馬上要頒布很多法律,都是以他們的名義頒布出去,慢慢的大家就接受他們了!”張知木索性直接說了。
“這,這件事是不是有些快了!”崇禎皇上盡管已經接受了今後成立共和國的這件事,可是還是心裏不痛快。
“放心吧,皇上,這件事還早呢。我是想讓他們現在借著這個機會露個麵,具體離成立共和國還早呢!”張知木不想太刺激這個敏感的皇上。
不過,崇禎皇上不知道的是,李茂他們選址的共和國大廈規模可是要比這個聯合國大廈大得多了。
這個共和國大廈,張知木同樣想選在長江沿岸一個地方,可是,一向張知木說啥基本沒誰反對的情況,到了這樣事就不靈了,基本上遭到了大家一致反對。最後張知木隻好說,“以後,你們會後悔沒有聽從我的意見!”
最後,這個共和國大廈同樣選址在汾河岸邊,但是在淩水碼頭上遊,占地要比聯合國大廈大得多了。周邊的土地非常平整,那裏離窯崗機場近些,水陸交通也都非常方便。現在要規劃很多道路甚至地鐵通道那裏。
經過張知木深談,閻興已經帶著行政管理團隊,歸到李茂他們那邊。這是很大的一步,事前李茂也是經過張知木的工作,才同意現在就接管閻興他們這些人。因為這意味著窯崗在慢慢轉交行政權利。
總之,共和國建設步伐要比崇禎皇上認為的快得多。
窯崗這邊血債血還的口號喊的震天,特別是窯崗廣場上議論的人們,已經非常直接的將罪魁禍首指向了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有很多人在窯崗做生意,要說這裏麵沒有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情報員,沒有人會相信。甚至很多所謂的商人,就是公開的情報員。主要的情報員,李治也基本上都掌握。沒啥威脅,大家也都相安無事。明著情報員反倒是好對付,也不用管人家。現在窯崗情報部,那可不是當初的,不用李治親自管,手下的人也都知道這樣事如何處理。
還有一個其他人無法和窯崗人相比的優勢,那就是所有通往各國的電報都是窯崗人掌握的。不管是波斯還是土耳其人,用電報,就得用窯崗人的電報。
情報部從接獲的電報中知道,不僅僅是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也有情報員,都向他們家裏麵發回了電報。
盡管截獲的電報暫時無法破譯,可是加密電報,反倒是暴露了他們傳遞了機密情報,普通商用電報用不著加密。
李治當麵向張知木匯報完了這些情報,張知木讚許的說,“李治啊,我們在一起有二十年了。我們情報部可是和我們窯崗人一起成長了起來。可以說,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情報組織能和我們窯崗情報部相抗衡的。這裏麵你的功勞是第一位的,為此你付出的心血也是任何人不能相比的!”
聽到張知木這樣讚揚,李治坐不住了,站起來說,“張總,我李治這條命是你給的,今天我的家人能在窯崗活的像個人樣,都是您給的。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
“你看,快坐下!”張知木擺擺手說,“你這人啊,以後不許這樣說話,你做的都是為窯崗人偉大事業,窯崗取得一切都是我們大家一起奮鬥的結果。你現在得到一切也都是你努力奮鬥應該得到的。以後啊,你不應該隻是為了我一個人奮鬥,應該為我們國家奮鬥!如果我不在了,你也要為我們事業負責。”
“張總,問句不該問的,今後我們窯崗和那個未來的國家怎麽分啊?我們情報部是不是也要和閻興他們一樣,歸到共和國那邊?”李治問了一句和他地位很合適的問題。
張知木也是一愣,不過果斷地說,“是的,今後一切權利都要歸共和國所有,我們的軍隊也是這樣,你們情報部更是應該這樣。”看到李治臉上的失望,張知木接著說,“你看你,都說你喜怒不流於色,怎麽了?這件事不是還遠著呢嗎?共和國現在也不過是一個籌備委員會,我們的百姓們民主意思還非常薄弱,離建設一個共和國還差的太多。條件不成熟,我們不會貿然行事的。”
李治終於輕鬆了一點說,“我就怕這事,我們情報部要是離了你,我不知道會怎麽樣。有你在,大家知道天塌不下來。”
“這就需要你做給你做工作嗎!這一步早晚要走,你要早點有所準備才行!所謂家國天下,都是要分開才行,像我們這樣家不家國不國的,絕非長久之計!你怎們能如此看不開呢?”張知木數落著這個李治。
李治聽到張知木這樣說他,心裏還是非常高興的,他知道隻有張知木最親信的人,張知木才會這樣說。否則的話,張知木對他客客氣氣,那就完了。
窯崗人研究著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情報,那兩個帝國也在研究大明朝這邊的情報,不過他們可是沒這麽輕鬆了。
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裏,奧斯曼帝國蘇丹接到從大明朝傳回來情報,有些頭疼的問各位大臣:“各位大人,你們是怎麽看這件事?”
一個大臣說:“蘇丹陛下,我們不用管這事吧,我看隻有那個波斯帝國才有那麽些愚蠢的家夥,敢對強大的大明朝軍隊動手!我們盡快的向大明朝人表明,這件事與我們奧斯曼帝國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和大明朝是友好國家!”
另一個大臣說,“蘇丹陛下,我看這件事恐怕沒這麽簡單。大明朝人去年一陣狂風一樣橫掃歐洲大陸,他們的軍隊可以說,所向無敵,難道這個波斯帝國能不知道,這個時候他們敢去獅子嘴邊拔毛?”
“嗯,你的意思是,這事不是波斯帝國幹的?難道是我們幹的?”蘇丹有些生氣了。
“不不,陛下,我怕的是,這事是他們的大明朝人自己幹的。要是這樣情況就可怕了!我們可都是獅子嘴邊的肉了!”這位大臣講出了一個可怕的觀念。
整個大廳內的大臣們都被這個可怕的想法震驚了。可是這個想法實在是太有可能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大明朝軍隊很快就會來到奧斯曼帝國,這回很可能不是割地賠款就能了事的。
大家議論了一會,蘇丹咳嗽一聲,大廳內靜了下來。
蘇丹對大家說:“我馬上給大明朝人發一封電報,解釋一下這件事絕對不是我們做的,不過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經過我們和俄羅斯帝國作戰,還有和大明朝作戰,我們軍隊已經傷了元氣,這段時間雖然有些補充,可是遠沒有達到以往作戰能力。不過我們經過收買,從俄羅斯弄到了不少火槍,這些武器,對提升我們作戰能力很重要。下麵我們要進行總動員,以應對不測。所有奧斯曼帝國男子都要做好迎戰準備,準備隨時聽從帝國的征調。大家下去準備吧!”
幾乎與此同時,波斯帝國伊斯法罕的阿巴斯大帝也是心急火燎的和大臣們商議從窯崗傳回來的情報。情況基本上也是和奧斯曼帝國帝國相同,不過就在他們研究這事的時候,一個近侍靠近阿巴斯大帝,顯然是有重要事要告訴他。
阿巴斯大帝此時心情整不好,大聲嗬斥到:“不長眼東西,沒看見我正在和大人們商議大事嗎?”
這位近侍根本沒理阿巴斯大帝的嗬斥,靠近了附耳過來,“陛下息怒,情況緊急!”
少冷靜了的阿巴斯大帝也明白,不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位侍從是不敢這個時候進來通知他的,馬上問道:“啥事讓你如此放肆?”
近侍附耳說:“陛下,我們得到情報說,那些大明朝人車隊是我們紅帽子軍團的人私下幹的!”
阿巴斯大帝聽了這句話,一股鮮血差點從鼻子裏麵噴出來!
聯合國大廈奠基儀式還真的是非常隆重,不但窯崗的各位大員悉數參加,窯崗元老院的各位元老悉數到場,各國代表更是一個沒落。會場更是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不過崇禎皇上好像並不是十分的高興。
原來,崇禎皇上也是到了奠基現場才了解這個聯合國大廈整個規劃。看完整個建設規劃示意圖,崇禎皇上問張知木,“張東家,這個聯合國大廈整個占地非常大了,為啥沒有朕的住處?”
張知木這才明白,這個崇禎皇上還以為是在這給他建一座皇宮呢,回答說,“皇上,這裏隻是聯合國和各國代表辦公議事的地方,沒有住人的地方。每個到這辦公的人,都是要從家裏來這才行。”
“嗯?”崇禎皇上很失望,表示不解。
“是這樣,皇上您看,這個聯合國辦公大廈後麵,還是有一個大酒店,這是給臨時到這裏來辦事的人準備的,還有幾座公寓,是給在這裏工作的一般工作人員住的。以後這裏會有各國派來的代表,他們都是臨時工作一段時間,不能在這裏買房子,又不能長期住酒店,必須為他們安排住的地方。”
張知木耐心的給崇禎皇上解釋了一下。崇禎皇上的臉色還是沒有徹底緩過來,這樣的事,和他自己的心裏預期差的太多。張知木沒再進一步解釋,他知道崇禎皇上以為聯合國**,即使不是全世界的皇上,也應該差不多才行,建個聯合國大廈,就應該給自己建的宮殿一樣,這樣事沒法用幾句話就說得開。
不過,當崇禎皇上來到**台上,尤其是開始講話的時候,那份器宇軒昂便表現出來了,這一點張知木一直非常敬佩。
這個聯合國大廈選址,可是讓窯崗人費了不少心思。一開始張知木認為,這個聯合國大廈最好能在長江沿岸選一個地方,因為在窯崗這邊交通不是非常方便,窯崗的規模按目前照條件來說,已經是實在是太大了,甚至已經發展到了瓶頸,已經不適合再進行大規模建設。可是不管張知木如何說,沒有人同意將聯合國大廈建在窯崗之外。沒有辦法,選個折中方案,將這個聯合國大廈地址選在了汾河岸邊,離淩水碼頭下遊不遠的一個地方。這裏離太原也近一些。為了今後發展需要,張知木要求給這個聯合國大廈周邊預留了很多發展用地,現在暫時不用的也都平整好,首先綠化上。
陸成祥深知這裏的潛在前途,費盡力氣,在這裏周邊又買下了很多土地。他知道這樣的投資,回報率高的現在不敢預計,可是沒有任何投資能和這樣投資相比。
奠基儀式之後,在淩水碼頭,以崇禎皇上的名義宴請各位嘉賓。這時崇禎皇上才算是恢複了神色。
坐在張知木身邊,崇禎皇上也想把話拉回來,他知道總給人家冷臉也不是辦法,今後還要依靠這個張東家呢。
“張東家,你看了今天的報紙嗎?”
“嗯!還沒有,我是一早起來就直奔這裏了!有啥新聞我不知道的?”張知木沒明白崇禎皇上的意思。
“整個天下同仇敵愾,各個團體都在發表意見,都提出要以牙還牙,血債血還!朕一早起來就看報紙,非常對朕的心思!”崇禎皇上話頭一轉,“不過各團體之中,出了個共和國籌建委員會,是個啥團體啊?”
張知木能感覺到,崇禎皇上眼神在自己臉上飄著,微微一笑,“皇上,這事是我要求他們這麽辦的!”
張知木根本沒有回避,崇禎皇上有些不解,故意驚訝,“歐,張東家這是何意?”
“未來的共和國,一定要成立,不然啥事都已窯崗名義去辦,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我看就先讓他們以籌委會名義先露麵,其實很多事他們都在做著,馬上要頒布很多法律,都是以他們的名義頒布出去,慢慢的大家就接受他們了!”張知木索性直接說了。
“這,這件事是不是有些快了!”崇禎皇上盡管已經接受了今後成立共和國的這件事,可是還是心裏不痛快。
“放心吧,皇上,這件事還早呢。我是想讓他們現在借著這個機會露個麵,具體離成立共和國還早呢!”張知木不想太刺激這個敏感的皇上。
不過,崇禎皇上不知道的是,李茂他們選址的共和國大廈規模可是要比這個聯合國大廈大得多了。
這個共和國大廈,張知木同樣想選在長江沿岸一個地方,可是,一向張知木說啥基本沒誰反對的情況,到了這樣事就不靈了,基本上遭到了大家一致反對。最後張知木隻好說,“以後,你們會後悔沒有聽從我的意見!”
最後,這個共和國大廈同樣選址在汾河岸邊,但是在淩水碼頭上遊,占地要比聯合國大廈大得多了。周邊的土地非常平整,那裏離窯崗機場近些,水陸交通也都非常方便。現在要規劃很多道路甚至地鐵通道那裏。
經過張知木深談,閻興已經帶著行政管理團隊,歸到李茂他們那邊。這是很大的一步,事前李茂也是經過張知木的工作,才同意現在就接管閻興他們這些人。因為這意味著窯崗在慢慢轉交行政權利。
總之,共和國建設步伐要比崇禎皇上認為的快得多。
窯崗這邊血債血還的口號喊的震天,特別是窯崗廣場上議論的人們,已經非常直接的將罪魁禍首指向了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有很多人在窯崗做生意,要說這裏麵沒有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情報員,沒有人會相信。甚至很多所謂的商人,就是公開的情報員。主要的情報員,李治也基本上都掌握。沒啥威脅,大家也都相安無事。明著情報員反倒是好對付,也不用管人家。現在窯崗情報部,那可不是當初的,不用李治親自管,手下的人也都知道這樣事如何處理。
還有一個其他人無法和窯崗人相比的優勢,那就是所有通往各國的電報都是窯崗人掌握的。不管是波斯還是土耳其人,用電報,就得用窯崗人的電報。
情報部從接獲的電報中知道,不僅僅是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也有情報員,都向他們家裏麵發回了電報。
盡管截獲的電報暫時無法破譯,可是加密電報,反倒是暴露了他們傳遞了機密情報,普通商用電報用不著加密。
李治當麵向張知木匯報完了這些情報,張知木讚許的說,“李治啊,我們在一起有二十年了。我們情報部可是和我們窯崗人一起成長了起來。可以說,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情報組織能和我們窯崗情報部相抗衡的。這裏麵你的功勞是第一位的,為此你付出的心血也是任何人不能相比的!”
聽到張知木這樣讚揚,李治坐不住了,站起來說,“張總,我李治這條命是你給的,今天我的家人能在窯崗活的像個人樣,都是您給的。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
“你看,快坐下!”張知木擺擺手說,“你這人啊,以後不許這樣說話,你做的都是為窯崗人偉大事業,窯崗取得一切都是我們大家一起奮鬥的結果。你現在得到一切也都是你努力奮鬥應該得到的。以後啊,你不應該隻是為了我一個人奮鬥,應該為我們國家奮鬥!如果我不在了,你也要為我們事業負責。”
“張總,問句不該問的,今後我們窯崗和那個未來的國家怎麽分啊?我們情報部是不是也要和閻興他們一樣,歸到共和國那邊?”李治問了一句和他地位很合適的問題。
張知木也是一愣,不過果斷地說,“是的,今後一切權利都要歸共和國所有,我們的軍隊也是這樣,你們情報部更是應該這樣。”看到李治臉上的失望,張知木接著說,“你看你,都說你喜怒不流於色,怎麽了?這件事不是還遠著呢嗎?共和國現在也不過是一個籌備委員會,我們的百姓們民主意思還非常薄弱,離建設一個共和國還差的太多。條件不成熟,我們不會貿然行事的。”
李治終於輕鬆了一點說,“我就怕這事,我們情報部要是離了你,我不知道會怎麽樣。有你在,大家知道天塌不下來。”
“這就需要你做給你做工作嗎!這一步早晚要走,你要早點有所準備才行!所謂家國天下,都是要分開才行,像我們這樣家不家國不國的,絕非長久之計!你怎們能如此看不開呢?”張知木數落著這個李治。
李治聽到張知木這樣說他,心裏還是非常高興的,他知道隻有張知木最親信的人,張知木才會這樣說。否則的話,張知木對他客客氣氣,那就完了。
窯崗人研究著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情報,那兩個帝國也在研究大明朝這邊的情報,不過他們可是沒這麽輕鬆了。
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帕宮裏,奧斯曼帝國蘇丹接到從大明朝傳回來情報,有些頭疼的問各位大臣:“各位大人,你們是怎麽看這件事?”
一個大臣說:“蘇丹陛下,我們不用管這事吧,我看隻有那個波斯帝國才有那麽些愚蠢的家夥,敢對強大的大明朝軍隊動手!我們盡快的向大明朝人表明,這件事與我們奧斯曼帝國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和大明朝是友好國家!”
另一個大臣說,“蘇丹陛下,我看這件事恐怕沒這麽簡單。大明朝人去年一陣狂風一樣橫掃歐洲大陸,他們的軍隊可以說,所向無敵,難道這個波斯帝國能不知道,這個時候他們敢去獅子嘴邊拔毛?”
“嗯,你的意思是,這事不是波斯帝國幹的?難道是我們幹的?”蘇丹有些生氣了。
“不不,陛下,我怕的是,這事是他們的大明朝人自己幹的。要是這樣情況就可怕了!我們可都是獅子嘴邊的肉了!”這位大臣講出了一個可怕的觀念。
整個大廳內的大臣們都被這個可怕的想法震驚了。可是這個想法實在是太有可能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麽大明朝軍隊很快就會來到奧斯曼帝國,這回很可能不是割地賠款就能了事的。
大家議論了一會,蘇丹咳嗽一聲,大廳內靜了下來。
蘇丹對大家說:“我馬上給大明朝人發一封電報,解釋一下這件事絕對不是我們做的,不過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經過我們和俄羅斯帝國作戰,還有和大明朝作戰,我們軍隊已經傷了元氣,這段時間雖然有些補充,可是遠沒有達到以往作戰能力。不過我們經過收買,從俄羅斯弄到了不少火槍,這些武器,對提升我們作戰能力很重要。下麵我們要進行總動員,以應對不測。所有奧斯曼帝國男子都要做好迎戰準備,準備隨時聽從帝國的征調。大家下去準備吧!”
幾乎與此同時,波斯帝國伊斯法罕的阿巴斯大帝也是心急火燎的和大臣們商議從窯崗傳回來的情報。情況基本上也是和奧斯曼帝國帝國相同,不過就在他們研究這事的時候,一個近侍靠近阿巴斯大帝,顯然是有重要事要告訴他。
阿巴斯大帝此時心情整不好,大聲嗬斥到:“不長眼東西,沒看見我正在和大人們商議大事嗎?”
這位近侍根本沒理阿巴斯大帝的嗬斥,靠近了附耳過來,“陛下息怒,情況緊急!”
少冷靜了的阿巴斯大帝也明白,不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位侍從是不敢這個時候進來通知他的,馬上問道:“啥事讓你如此放肆?”
近侍附耳說:“陛下,我們得到情報說,那些大明朝人車隊是我們紅帽子軍團的人私下幹的!”
阿巴斯大帝聽了這句話,一股鮮血差點從鼻子裏麵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