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雙發飛機試飛成功水軍船隊要遠航
看到飛機衝向跑道,張知木的心也跟著提了來,情不自禁的和大家一起站了起來。
飛機轟鳴著沿著跑道飛馳,很快後輪離地,接著前輪輕盈的離地,離地後機頭一仰,飛機迅速爬升向遠方飛去。張知木和崇禎皇上等人,看著飛機遠去了,才想起來鼓掌。
一會兒隨著轟鳴聲,飛機又飛回來,從跑道上空通場而過。大家又是一陣掌聲,就連平時不苟言笑的陳玉峰也和閻伯駒說嬉笑著說個不停。
飛機一連在機場上空飛了幾圈兒,和塔台通話要求降落。塔台通知飛機,跑道已經清空,可以降落。
飛機從空中慢慢的降下來,在跑道上前輪輕輕著接地,接著後輪也接地,逐漸減速最後停了下來,在跑道上掉頭滑行了回來,沒等飛機停穩,人們已經開始向飛機走過去。等螺旋槳停止了轉動,人們向飛機圍了過去。
張知木和崇禎皇上來到飛機前麵的時候,駕駛員已經從飛機上下來,被幾位技術人員抬了起來。付出的不知道多少個日夜的飛機研製人員,那份高興,和參觀試飛的這些人還不完全一樣。他們很多人都是喜極而泣。
看到張知木過來,大家放下飛行員。飛行員向張知木敬禮說:“報告張總!雙發飛機首次試飛圓滿成功!飛機操縱性非常好,在天上飛行也非常平穩!”
“祝賀你!也祝賀所有參與飛機研製和試飛兄弟們!你們今天的成功,為我們人類征服藍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張知木過去握著飛行員的手說,“你們今後試飛任務還很重,希望你們抓緊時間,嚴格細致的完成下一步試飛任務。爭取我們的飛機能早日投產!”
張知木知道,飛機試飛還需要很多時間。還有飛機改造成各種實用型飛機,也是需要時間進行試飛的。
大家圍著飛機,又是裏裏外外在看,張知木拉著李雲鶴問:“這種飛機的結構可以做運輸機、客機,做轟炸機還不行吧!”
“嗬嗬!人坐裏麵向下投**可以。不過要是像你說的那種可以進行瞄準轟炸的還不行。關於轟炸機我們有兩個想法,一個是飛機外形啥也不改了。隻是將機艙裏麵改成彈倉,飛機下部做成可開啟的彈倉蓋。另一種方案是,將飛機外形縮小些,將機翼再加強些。因為同樣重量負荷,**不需要那麽大的空間,我們完全不要這麽大的機殼。還有進行俯衝轟炸,飛機拉起來的時候,對機翼強度要求很大,還需要加強。”
“你們要盡快的見到效果,試飛完了要馬上搞出來一種適合人員乘坐的飛機。還有盡快搞出來馬上能完成轟炸任務的飛機。至於說,你們要改飛機外殼的事,是下一步要做的事!”張知木現在非常想讓飛機投入使用,那樣整個國家的很多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
“你放心吧!我們研製這雙發飛機過程中,對飛機的認識可以說提高了一大步。下一步的試飛工作,基本上是對我們做的工作進行檢驗。我們已經騰出來一個大車間用來組裝雙發飛機。還有我們十七缸發動機正在進行壽命測試,那種發動機要是成功了。我們新飛機動力會更強。那時候,我們就在這架飛機基礎上搞水上飛機。這些事我們都在準備。”李雲鶴說。
“楊昌他們已經給你們搞飛機的這邊準備了一台計算機。可是他們沒有人給你們!”張知木說。
“太好了!不需要他們的給人。盧炳義先生那幾個搞力學數學的學生對basic已經非常熟悉。很多問題,他們都可以自己編程序來計算。有了自己的計算機,他們用起來更方便了!”
“你們航空學院籌備的怎麽樣了?”張知木知道,航空方麵的人才必須盡早地開始培養。
“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不可以和李威他們的航空學校一起辦這所學院?”李雲鶴問。
“不要這樣,”張知木說,“你們的學院和李威他們的航空學校目的不一樣,他們是主要是培養飛行員,你們培養的造飛機的!”
“我們需要一批搞基礎教育的老師,等到了專業學習階段,我們參與研製飛機的技術人員,就可以換下來做教師!另外,我們還需要選一個大一點兒地方重新建設校園,這事一直沒有選好!不過,今年招生的學員,可以先在我們飛機製造廠這邊上課。我們這裏的培訓中心教室都是現成的。今年先招三個係六個班,航空係兩個班,機械係兩個班,電子係兩個班。每個班四十人。”
“好啊!不過,我建議要加個計算機係,也招兩個班。還有今年我們從小學培養的學生就要考大學了,你要從他們哪裏多選一些人。他們基礎實在是和以往的學生不一樣!我們家小青他們今年就到了考大學的時候了!”
“對啊!這批學生一個都別拉下,我看他們就不用參加考試了!”
“都考一下吧!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其實他們參加考試,外麵的學生也沒法和他們比。”張知木說。
看到張知木和李雲鶴說起來沒完,陳玉峰過來問:“你們兩人是就在這談完,還是回去再談?”
“哎呦!不好意思,你們也看完了吧!”張知木說,“看完了我們就先回去,這邊李雲鶴他們還要總結一下呢,不過,別忘了,晚上我們開慶功宴!”
歐陽鶴過來說:“張總,範司令他們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我們是在這裏商量一下去泉州的事,還是回去再說?”
“回去吧!”張知木想了一下說,“我們都到指揮中心去,一起研究一下這事!”
在車上,崇禎皇上聽說要研究給遠航的水軍船隊送行的事,也跟著來到指揮中心。
窯崗幾位大員,回到指揮中心,在餐廳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崇禎皇上也和大家一樣,自己拿著托盤,撿了些吃的。一起吃的時候,還不住的誇這裏飯菜可口。
閻伯駒笑著問:“皇上,這裏的飯還能比你的禦廚做的好吃?”
“哎!不能這麽比!”崇禎皇上很認真的說,“再好的東西吃的多了也有厭的時候。朕突然在這裏換了個口味兒,還真的覺得不錯。這裏有葷的有素的,還這幾樣小菜,真的十分可口!”
大家說的很高興,服務員將大家都的餐具撤下去之後,張知木說:“我看我們就在這喝點茶,說說去泉州的事吧!”
大家還沒說話,崇禎皇上搶著說:“這可是我們船隊第一次遠航到大西洋去。他們走的地方,比三寶太監走的可是遠得多。而且他們很可能還要和西方那些國家打仗,我們一定要去送送他們!”
“皇上說的非常對!”張知木說,“我們這次一是要送他們,還有我想回來的時候,還要到漢口去。他們同時建設的長江大橋,和漢江大橋,長江大橋年底能通車,漢江大橋正準備通車。我們這次要是參加漢江大橋通車典禮,年底就不一定再去了!”
閻興說:“我看,這次不用去漢口了!年底不但是長江大橋通車,還有鄭州到到漢口火車也要通車,我們不去參加典禮不好吧?不如年底一起去!”
大家基本上都支持閻興的意見,張知木也隻好同意。不過,張知木想到漢口去的原因還是要見李茂。他們通過幾次電話,談了很多,張知木想等漢口這邊幾件重要事情都落實以後,將李茂調回來。現在窯崗各方麵都已經開始走向正規,建國的事需要提上來。這件事必須要李茂回來親自主持。
特別是張知木發現,窯崗各路人馬都是兵強馬壯,可是整個組織協調工作並不是到了最佳狀態。這不是自己的強項,全麵工作計劃性必須加強。可是身邊各位各有強項,但是都不全麵,需要李茂這樣人回來幫助自己。再說了,要是想將來由李茂來出任共和國總統的話,他必須從籌建開始就應該到位。由於李茂一直在窯崗之外工作,很多人接受李茂還需要一個過程。
最後決定,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閻伯駒親自到泉州給水軍遠航船隊送行。崇禎皇上也帶上元老院的幾位元老一同前往。
本來盧炳義先生也想親自到泉州去一趟,可是今年招生工作可能格外的繁忙,隻好作罷。
現在到泉州去已經方便多了。他們一行人從窯崗登上火車,先到開封,換乘客船,沿著運河到了鎮江,再換乘海船就可以到達泉州。
這次,崇禎皇上還是帶上了周皇後還有剛剛放假的朝陽公主。
在火車餐車上,張知木趁周皇後和朝陽公主到餐車上喝茶的機會,過去坐在了周皇後對麵,微笑著說:“皇後娘娘,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向您賠不是呢!那個小青的事…….”
“張東家就不要客氣了!皇上已經跟我說了這事,快不要掛在心上!”周皇後也很客氣。
“娘娘不怪罪我就好啊!”
朝陽公主插言說:“這有啥可怪罪的!本來孩子的終身大事,就該自己做主!”
“住嘴!一個女孩子家的,怎麽好意思說這事?”周皇後嗬斥道。
“哎呀!母後,你到了窯崗這麽長時間,一點兒也沒接受窯崗人的觀念,所以才給張東家出了難題!”朝陽公主還是年紀小,不知道這是他父皇想和張知木套近乎的意思。
“唉!我是學不上來你們這些事啦!”周皇後說,“我家長平和安平忙的啊,這一年也在窯崗呆不了多長時間。”
“是啊!我也是很長時間沒見到了她們了!”張知木說。由於陸成祥曾經想過,將全國的電影院統一成立一個股份製公司,一起上市、因為這是一個很賺銀子的生意,一上市很容易受到那些想買股份的人歡迎。
不過這事小紅玉有不同看法,她覺得現在的電影院盈利是因為放映影片基本上不花銀子,電影都是窯崗出銀子拍的,他們獲利裏麵有電影的利潤在裏麵。
陸成祥也覺得小紅玉說得對,可是如何劃分電影和電影院的利潤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這事暫時擱置了。張知木知道,他麵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窯崗的財富和國家的財富如何分割的問題。現在國家的銀子就是窯崗的,窯崗的也是國家的。這種情況,在新的國家建立前最好是分清楚。這樣的事,張知木和陸成祥談過,陸成祥覺得分不開,還說,要是分開,就需要兩套人馬來管理,效率會非常低下。陸成祥說的有道理,凡是國家的事,往往扯皮的事很多,其中很多人是想從每件事中得到好處。有實際利益的,也有名聲的,還有政績的等等。不過,盡管窯崗公司是一個效率非常高,運轉非常好的一個公司,可是一個國家不能總是由一個公司來管理。必須盡早組建國家機構,那才是能最終穩定的。現在張知木心中國土麵積已經是足夠用了,不需要再過大的擴張。需要拿出點精力建設國家。
一個完善的國家機構建立起來,自己不在了,國家在法律的約束下也能正常運轉,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這些事需要有人來做,而李茂是做這個事是合適人選。
張知木他們到了鎮江換上了海船,陪同他們一起走的是四艘護衛艇。這是四艘一百五十多噸的柴油發動機的護衛艇。由於現在窯崗生產的柴油機功率還是不夠大,每艘船上都安裝了兩台發動機。即使這樣,柴油機也比蒸汽機少占了很多地方,幾艘護衛艇在海上跑起來的速度更不是現在窯崗那些蒸汽船可以相比。不過由於技術都是新的,試航調試費了太多的時間。用林宗偉先生的話說,“我們交了太多的學費,隻算是學到了柴油機造船的入門秘密。這造護衛艇這樣大船,和造那種小快艇完全不一樣。”
不過雖然這種護衛艇噸位不打,可是林宗偉他們給這種船裝上四門六十五毫米火炮,前後各兩門六輪式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還有無線電探測器,水聲探測器,中波短波電台。這可是渾身都是刺蝟的護衛艇。這次他們護衛張知木他們客船到泉州,也是要跟遠航船隊一起出海遠航的。
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客船駛進泉州港,範成坤等人都在碼頭上迎接。客船一靠幫,範成坤等人登著梯子就來到船上。在甲板上,範成坤向張知木等人一一敬禮,握手。然後,範成坤對張知木說:“張總,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來,將士們就要出發了!”
“我也是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張知木說,“不過,李威和李菁他們那邊進展非常順利,他們正在亞述海給你們修建碼頭。估計你們的船隊到了亞述海,我們簡易碼頭應該能使用。家裏麵,給你們大船準備重油,還有快艇用的柴油,都在向那邊運!煤炭,那邊當地就有。李威他們也在準備。”
“太好了!”範成坤說,“我們的船到了黑海那邊,岸上有我們的基地,我們心裏踏實多了!”看見大家都客氣完了,範成坤說,“我們到岸上吧!我們歡迎宴會完了,我再詳細向您匯報我們遠航準備情況!”
“好好!”張知木過去客氣的請皇上和周皇後先走。
岸上官兵們身穿雪白的水兵禮服列隊歡迎大家。崇禎皇上從來沒見過這麽漂亮威武的軍容,激動地不住向官兵們揮手。
在泉州,大家享用一頓豐盛海鮮美餐,大都被安排到泉州賓館休息。
大家休息了一下之後,被範成坤請到了海軍司令部指揮中心。
大家都坐好後,範成坤來到**台上,向大家敬了個禮,扶了一下話筒說:“我今天有些激動!張總曾跟我說過,西方列強,憑著他們先進的航海技術和火器優勢在全球縱橫。他們來到我們家門口,帶著槍炮和我們做貿易。經常欺負我們,我們有一天,也要將我們戰船開到他們家門口去,帶著貨物,如果他們不同意和我們進行貿易,我們就用大炮轟開他們的大門,讓他們也嚐嚐被人家打上門來是啥滋味!”
“嘩嘩!”下麵一片掌聲。範成坤話講的很煽情。
“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向大西洋進軍!”
“嘩嘩!”又是一陣掌聲。
“下麵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這次遠征的船隊的組成!”掌聲後,範成坤繼續說。拿起了幾份準備好的文件念到:“旗艦泰山號,兩五千噸;三艘一千八百噸戰船;四艘一千五百噸戰船;一艘兩萬五千噸貨船;四艘五千噸貨船;六艘一千五百噸貨船;四艘一百五十噸的護衛艇。”
“嘩嘩!”
範成坤剛念到這裏,馬上被下麵一陣掌聲給打斷了!
看到飛機衝向跑道,張知木的心也跟著提了來,情不自禁的和大家一起站了起來。
飛機轟鳴著沿著跑道飛馳,很快後輪離地,接著前輪輕盈的離地,離地後機頭一仰,飛機迅速爬升向遠方飛去。張知木和崇禎皇上等人,看著飛機遠去了,才想起來鼓掌。
一會兒隨著轟鳴聲,飛機又飛回來,從跑道上空通場而過。大家又是一陣掌聲,就連平時不苟言笑的陳玉峰也和閻伯駒說嬉笑著說個不停。
飛機一連在機場上空飛了幾圈兒,和塔台通話要求降落。塔台通知飛機,跑道已經清空,可以降落。
飛機從空中慢慢的降下來,在跑道上前輪輕輕著接地,接著後輪也接地,逐漸減速最後停了下來,在跑道上掉頭滑行了回來,沒等飛機停穩,人們已經開始向飛機走過去。等螺旋槳停止了轉動,人們向飛機圍了過去。
張知木和崇禎皇上來到飛機前麵的時候,駕駛員已經從飛機上下來,被幾位技術人員抬了起來。付出的不知道多少個日夜的飛機研製人員,那份高興,和參觀試飛的這些人還不完全一樣。他們很多人都是喜極而泣。
看到張知木過來,大家放下飛行員。飛行員向張知木敬禮說:“報告張總!雙發飛機首次試飛圓滿成功!飛機操縱性非常好,在天上飛行也非常平穩!”
“祝賀你!也祝賀所有參與飛機研製和試飛兄弟們!你們今天的成功,為我們人類征服藍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張知木過去握著飛行員的手說,“你們今後試飛任務還很重,希望你們抓緊時間,嚴格細致的完成下一步試飛任務。爭取我們的飛機能早日投產!”
張知木知道,飛機試飛還需要很多時間。還有飛機改造成各種實用型飛機,也是需要時間進行試飛的。
大家圍著飛機,又是裏裏外外在看,張知木拉著李雲鶴問:“這種飛機的結構可以做運輸機、客機,做轟炸機還不行吧!”
“嗬嗬!人坐裏麵向下投**可以。不過要是像你說的那種可以進行瞄準轟炸的還不行。關於轟炸機我們有兩個想法,一個是飛機外形啥也不改了。隻是將機艙裏麵改成彈倉,飛機下部做成可開啟的彈倉蓋。另一種方案是,將飛機外形縮小些,將機翼再加強些。因為同樣重量負荷,**不需要那麽大的空間,我們完全不要這麽大的機殼。還有進行俯衝轟炸,飛機拉起來的時候,對機翼強度要求很大,還需要加強。”
“你們要盡快的見到效果,試飛完了要馬上搞出來一種適合人員乘坐的飛機。還有盡快搞出來馬上能完成轟炸任務的飛機。至於說,你們要改飛機外殼的事,是下一步要做的事!”張知木現在非常想讓飛機投入使用,那樣整個國家的很多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
“你放心吧!我們研製這雙發飛機過程中,對飛機的認識可以說提高了一大步。下一步的試飛工作,基本上是對我們做的工作進行檢驗。我們已經騰出來一個大車間用來組裝雙發飛機。還有我們十七缸發動機正在進行壽命測試,那種發動機要是成功了。我們新飛機動力會更強。那時候,我們就在這架飛機基礎上搞水上飛機。這些事我們都在準備。”李雲鶴說。
“楊昌他們已經給你們搞飛機的這邊準備了一台計算機。可是他們沒有人給你們!”張知木說。
“太好了!不需要他們的給人。盧炳義先生那幾個搞力學數學的學生對basic已經非常熟悉。很多問題,他們都可以自己編程序來計算。有了自己的計算機,他們用起來更方便了!”
“你們航空學院籌備的怎麽樣了?”張知木知道,航空方麵的人才必須盡早地開始培養。
“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不可以和李威他們的航空學校一起辦這所學院?”李雲鶴問。
“不要這樣,”張知木說,“你們的學院和李威他們的航空學校目的不一樣,他們是主要是培養飛行員,你們培養的造飛機的!”
“我們需要一批搞基礎教育的老師,等到了專業學習階段,我們參與研製飛機的技術人員,就可以換下來做教師!另外,我們還需要選一個大一點兒地方重新建設校園,這事一直沒有選好!不過,今年招生的學員,可以先在我們飛機製造廠這邊上課。我們這裏的培訓中心教室都是現成的。今年先招三個係六個班,航空係兩個班,機械係兩個班,電子係兩個班。每個班四十人。”
“好啊!不過,我建議要加個計算機係,也招兩個班。還有今年我們從小學培養的學生就要考大學了,你要從他們哪裏多選一些人。他們基礎實在是和以往的學生不一樣!我們家小青他們今年就到了考大學的時候了!”
“對啊!這批學生一個都別拉下,我看他們就不用參加考試了!”
“都考一下吧!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其實他們參加考試,外麵的學生也沒法和他們比。”張知木說。
看到張知木和李雲鶴說起來沒完,陳玉峰過來問:“你們兩人是就在這談完,還是回去再談?”
“哎呦!不好意思,你們也看完了吧!”張知木說,“看完了我們就先回去,這邊李雲鶴他們還要總結一下呢,不過,別忘了,晚上我們開慶功宴!”
歐陽鶴過來說:“張總,範司令他們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我們是在這裏商量一下去泉州的事,還是回去再說?”
“回去吧!”張知木想了一下說,“我們都到指揮中心去,一起研究一下這事!”
在車上,崇禎皇上聽說要研究給遠航的水軍船隊送行的事,也跟著來到指揮中心。
窯崗幾位大員,回到指揮中心,在餐廳簡單的吃了點東西。崇禎皇上也和大家一樣,自己拿著托盤,撿了些吃的。一起吃的時候,還不住的誇這裏飯菜可口。
閻伯駒笑著問:“皇上,這裏的飯還能比你的禦廚做的好吃?”
“哎!不能這麽比!”崇禎皇上很認真的說,“再好的東西吃的多了也有厭的時候。朕突然在這裏換了個口味兒,還真的覺得不錯。這裏有葷的有素的,還這幾樣小菜,真的十分可口!”
大家說的很高興,服務員將大家都的餐具撤下去之後,張知木說:“我看我們就在這喝點茶,說說去泉州的事吧!”
大家還沒說話,崇禎皇上搶著說:“這可是我們船隊第一次遠航到大西洋去。他們走的地方,比三寶太監走的可是遠得多。而且他們很可能還要和西方那些國家打仗,我們一定要去送送他們!”
“皇上說的非常對!”張知木說,“我們這次一是要送他們,還有我想回來的時候,還要到漢口去。他們同時建設的長江大橋,和漢江大橋,長江大橋年底能通車,漢江大橋正準備通車。我們這次要是參加漢江大橋通車典禮,年底就不一定再去了!”
閻興說:“我看,這次不用去漢口了!年底不但是長江大橋通車,還有鄭州到到漢口火車也要通車,我們不去參加典禮不好吧?不如年底一起去!”
大家基本上都支持閻興的意見,張知木也隻好同意。不過,張知木想到漢口去的原因還是要見李茂。他們通過幾次電話,談了很多,張知木想等漢口這邊幾件重要事情都落實以後,將李茂調回來。現在窯崗各方麵都已經開始走向正規,建國的事需要提上來。這件事必須要李茂回來親自主持。
特別是張知木發現,窯崗各路人馬都是兵強馬壯,可是整個組織協調工作並不是到了最佳狀態。這不是自己的強項,全麵工作計劃性必須加強。可是身邊各位各有強項,但是都不全麵,需要李茂這樣人回來幫助自己。再說了,要是想將來由李茂來出任共和國總統的話,他必須從籌建開始就應該到位。由於李茂一直在窯崗之外工作,很多人接受李茂還需要一個過程。
最後決定,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閻伯駒親自到泉州給水軍遠航船隊送行。崇禎皇上也帶上元老院的幾位元老一同前往。
本來盧炳義先生也想親自到泉州去一趟,可是今年招生工作可能格外的繁忙,隻好作罷。
現在到泉州去已經方便多了。他們一行人從窯崗登上火車,先到開封,換乘客船,沿著運河到了鎮江,再換乘海船就可以到達泉州。
這次,崇禎皇上還是帶上了周皇後還有剛剛放假的朝陽公主。
在火車餐車上,張知木趁周皇後和朝陽公主到餐車上喝茶的機會,過去坐在了周皇後對麵,微笑著說:“皇後娘娘,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向您賠不是呢!那個小青的事…….”
“張東家就不要客氣了!皇上已經跟我說了這事,快不要掛在心上!”周皇後也很客氣。
“娘娘不怪罪我就好啊!”
朝陽公主插言說:“這有啥可怪罪的!本來孩子的終身大事,就該自己做主!”
“住嘴!一個女孩子家的,怎麽好意思說這事?”周皇後嗬斥道。
“哎呀!母後,你到了窯崗這麽長時間,一點兒也沒接受窯崗人的觀念,所以才給張東家出了難題!”朝陽公主還是年紀小,不知道這是他父皇想和張知木套近乎的意思。
“唉!我是學不上來你們這些事啦!”周皇後說,“我家長平和安平忙的啊,這一年也在窯崗呆不了多長時間。”
“是啊!我也是很長時間沒見到了她們了!”張知木說。由於陸成祥曾經想過,將全國的電影院統一成立一個股份製公司,一起上市、因為這是一個很賺銀子的生意,一上市很容易受到那些想買股份的人歡迎。
不過這事小紅玉有不同看法,她覺得現在的電影院盈利是因為放映影片基本上不花銀子,電影都是窯崗出銀子拍的,他們獲利裏麵有電影的利潤在裏麵。
陸成祥也覺得小紅玉說得對,可是如何劃分電影和電影院的利潤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這事暫時擱置了。張知木知道,他麵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窯崗的財富和國家的財富如何分割的問題。現在國家的銀子就是窯崗的,窯崗的也是國家的。這種情況,在新的國家建立前最好是分清楚。這樣的事,張知木和陸成祥談過,陸成祥覺得分不開,還說,要是分開,就需要兩套人馬來管理,效率會非常低下。陸成祥說的有道理,凡是國家的事,往往扯皮的事很多,其中很多人是想從每件事中得到好處。有實際利益的,也有名聲的,還有政績的等等。不過,盡管窯崗公司是一個效率非常高,運轉非常好的一個公司,可是一個國家不能總是由一個公司來管理。必須盡早組建國家機構,那才是能最終穩定的。現在張知木心中國土麵積已經是足夠用了,不需要再過大的擴張。需要拿出點精力建設國家。
一個完善的國家機構建立起來,自己不在了,國家在法律的約束下也能正常運轉,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這些事需要有人來做,而李茂是做這個事是合適人選。
張知木他們到了鎮江換上了海船,陪同他們一起走的是四艘護衛艇。這是四艘一百五十多噸的柴油發動機的護衛艇。由於現在窯崗生產的柴油機功率還是不夠大,每艘船上都安裝了兩台發動機。即使這樣,柴油機也比蒸汽機少占了很多地方,幾艘護衛艇在海上跑起來的速度更不是現在窯崗那些蒸汽船可以相比。不過由於技術都是新的,試航調試費了太多的時間。用林宗偉先生的話說,“我們交了太多的學費,隻算是學到了柴油機造船的入門秘密。這造護衛艇這樣大船,和造那種小快艇完全不一樣。”
不過雖然這種護衛艇噸位不打,可是林宗偉他們給這種船裝上四門六十五毫米火炮,前後各兩門六輪式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還有無線電探測器,水聲探測器,中波短波電台。這可是渾身都是刺蝟的護衛艇。這次他們護衛張知木他們客船到泉州,也是要跟遠航船隊一起出海遠航的。
太陽高高升起的時候,客船駛進泉州港,範成坤等人都在碼頭上迎接。客船一靠幫,範成坤等人登著梯子就來到船上。在甲板上,範成坤向張知木等人一一敬禮,握手。然後,範成坤對張知木說:“張總,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們來,將士們就要出發了!”
“我也是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張知木說,“不過,李威和李菁他們那邊進展非常順利,他們正在亞述海給你們修建碼頭。估計你們的船隊到了亞述海,我們簡易碼頭應該能使用。家裏麵,給你們大船準備重油,還有快艇用的柴油,都在向那邊運!煤炭,那邊當地就有。李威他們也在準備。”
“太好了!”範成坤說,“我們的船到了黑海那邊,岸上有我們的基地,我們心裏踏實多了!”看見大家都客氣完了,範成坤說,“我們到岸上吧!我們歡迎宴會完了,我再詳細向您匯報我們遠航準備情況!”
“好好!”張知木過去客氣的請皇上和周皇後先走。
岸上官兵們身穿雪白的水兵禮服列隊歡迎大家。崇禎皇上從來沒見過這麽漂亮威武的軍容,激動地不住向官兵們揮手。
在泉州,大家享用一頓豐盛海鮮美餐,大都被安排到泉州賓館休息。
大家休息了一下之後,被範成坤請到了海軍司令部指揮中心。
大家都坐好後,範成坤來到**台上,向大家敬了個禮,扶了一下話筒說:“我今天有些激動!張總曾跟我說過,西方列強,憑著他們先進的航海技術和火器優勢在全球縱橫。他們來到我們家門口,帶著槍炮和我們做貿易。經常欺負我們,我們有一天,也要將我們戰船開到他們家門口去,帶著貨物,如果他們不同意和我們進行貿易,我們就用大炮轟開他們的大門,讓他們也嚐嚐被人家打上門來是啥滋味!”
“嘩嘩!”下麵一片掌聲。範成坤話講的很煽情。
“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向大西洋進軍!”
“嘩嘩!”又是一陣掌聲。
“下麵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這次遠征的船隊的組成!”掌聲後,範成坤繼續說。拿起了幾份準備好的文件念到:“旗艦泰山號,兩五千噸;三艘一千八百噸戰船;四艘一千五百噸戰船;一艘兩萬五千噸貨船;四艘五千噸貨船;六艘一千五百噸貨船;四艘一百五十噸的護衛艇。”
“嘩嘩!”
範成坤剛念到這裏,馬上被下麵一陣掌聲給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