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被迫割地賠款蘇丹徹底投降
孫傳庭的要價遠遠超出奧斯曼帝國特使當初前來談判時的心裏準備,他覺得這次恐怕帝國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消除大明朝的憤怒,可是也沒想到大明朝的胃口會這麽大,他相信,帝國蘇丹不會吞下這個苦果,因此盡管他十分喜愛這柄祖傳寶刀,他還是同意和孫傳庭打賭。
其實,張知木的想法是,隻要在大高加索山南麵拿下一個黑海的入海口就行,沒有想拿下這麽大的一塊土地。孫傳庭他們提出的要價,是他和寧德一起研究的。按寧德的話說,我們從土耳其人手裏拿下一寸土地也是拿了,多拿些也是拿,現在不拿,以後不容易有機會了。孫傳庭還想再地中海那邊拿下一個入海口,他認為,張知木既然想在黑海拿下入海口,這入海口自然是非常有用。可是寧德認為不妥,他認為這塊地方,在黑海有入海口,在波斯灣有入海口,再在地中海有入海口,四處漏風,不好守。
寧德是一位陸軍將領,雖然他心裏不一定承認,對大海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所以才不願意多幾個入海口。不過他們這樣劃來,已經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都劃了過來。孫傳庭和寧德雖然還不了解兩河流域是多麽重要,可是他們知道有河流就是好地方,特別是這些常年幹旱的鬼地方,沒有河流的地方要再多也沒啥用。
特使用電報將孫傳庭的最後要價發給了奧斯曼帝國蘇丹,盡管特使很著急,可是蘇丹一直沒有回電報。
張知木收到了寧德發回來的這個消息,來到牆上的地圖前,對陳玉峰說:“寧將軍他們胃口太大了吧?”
“我看,他們要的地方,原來也是奧斯曼帝國奪過去的。沒啥大不大的!”陳玉峰說。
“這兩河流域可是西亞最好的地方了,那裏誕生的兩河文明,不比我們中華文明差多少!我們該怎麽治理這些地方呢?”張知木望著地圖說。
歐陽鶴走過來說:“比較麻煩的事,他們那裏的人,都是用宗教來統治那裏的人民。這是我們無法撼動的。我們又不能逼著他們改信宗教。”
“為啥不能,西域那些汗國原來都是信佛教的,後來他們逼著百姓們改信***教,不也都信了!”陳玉峰說,“我們要是真的占了這些地方,首先要求宗教領袖不得幹政,違反了,堅決殺掉。百姓們如果聽話還可以,不聽我們話,就聽那些宗教領袖的,我們就應該把他們宗教領袖殺掉。不然我們就不用去占領那裏。沒有威就體現不出來恩!武裝占領就不能太仁慈了!”
“嗬嗬!我看奧斯曼帝國蘇丹不會輕易地就把這麽好的地方割讓給我們。”張知木笑了笑說。
“嗬嗬!這可由不得他們!”陳玉峰背著手望著地圖說,“我們這樣也好,就把他們和波斯帝國給分開了!”
“這樣一來,不但奧斯曼帝國不滿意,波斯帝國也要不滿意。這等於我們把波斯帝國和整個西方都給隔離開了!”歐陽鶴說。
“很可能我們和土耳其人的事完了,整個西麵的各國都會反過頭來對付我們,包括那個俄羅斯帝國!”張知木說。
“俄羅斯帝國暫時還顧不上我們,薑瓖將軍發來情報說,波蘭騎兵幾次騷擾俄羅斯邊界,看來波蘭人是想趁俄羅斯帝國剛剛打敗,想占點兒便宜!”歐陽鶴說。
“哦!還有這事!”張知木聽了歐陽鶴的話很高興。
“他們都一起來也對我們構不成任何威脅,我們不去打他們就是他們萬幸了!”陳玉峰眼睛沒離開地圖說,“知木啊,你看看地圖上,這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的源頭離黑海都不遠啊!我們能不能像過秦嶺那樣,也用船閘把波斯灣和黑海給聯通啊?”
張知木看著地圖,發現真的是這樣,不過他們知道前世的時候,人們從紅海和地中海挖通了一條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前世的時候,也有人設想從黑海或者裏海通過幼發拉底河或者底格裏斯河溝通波斯灣的設想。不過,現在要是想在蘇伊士運河挖開,必須占領那裏才行。可是剛剛在西域占領了這麽多地方,不好好消化掉還會像成吉思汗那樣,最後兩手空空啥也沒有。
想到這,張知木說:“陳叔的想法很好,這樣就可以使我們西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那邊通過黑海連起來了。兩邊海路要近了太多!不過,我們東西方運輸的主要東西,還是我們大明朝的向西運。有了我們現在開挖的從巴爾喀什湖到黑海的運河,就足夠用了。”
歐陽鶴也感興趣,“張總,莫臥兒帝國的東西和南洋的香料都是西方各國需要的東西,我們要是能將這裏修通,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歐陽先生說的是,”張知木指著地圖說,“我們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之後,可以請盧炳義先生派人沿著兩河考察一下,看看具體情況到底怎麽樣?不過,兩河流域可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我們應該研究一下怎麽管理這裏。”
陳玉峰笑了笑說:“嗬嗬!這個孫傳庭在寧德身邊,可是起了太大作用!估計這些主意都是孫大人出的!”
“孫大人正好能彌補寧德將軍不足的地方,像這談判要地方的事,孫大人可是要比寧將軍老辣的多。要是寧將軍自己的話,他很可能在黑海弄一個出海口完成任務!”歐陽鶴說。
陳玉峰看著地圖,突然說:“我看他們隻是想以幼發拉底河為界防守方便,不知道河的西岸也是非常好的地方。應該提醒他們一下!”
“嗬嗬!陳叔還是很貪心的啊!”張知木笑著說。
“對!陳總說的有道理,”歐陽鶴說,“以我們的實力,現在不一定費靠河流守衛邊界。再說了,河兩岸百姓們一定會有很多是親戚,畫了界往來就不方便了!我馬上給寧德將軍發份電報!”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奧斯曼帝國蘇丹也沒有回電報。特使沒有辦法,他們躲在自己屋裏麵不出來去見孫傳庭他們。
寧德對孫傳庭說:“土耳其人真幫忙啊!歐陽先生昨晚電報說,讓我們注意幼發拉底河兩岸都是好地方,不該隻要河的一麵。今天他們就給我們幫忙了。我馬上命令軍隊推進到安卡拉城下!”
“對!現在特使進來我們也要告訴他,我們軍隊已經到位了。上次的建議無效!”孫傳庭說。
“嗬嗬!特使的事,你就對付去吧!”寧德笑著說,“我就不管這些了!不過,幼發拉底河兩岸都是好地方,別忘了,那個哈昌斯河兩岸也都是好地方。”
奧斯曼帝國軍隊已經知道他們的特使已經到大明朝軍隊大營中去談判,大明朝軍隊已經停止了進攻行動,他們都以為這樣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所以警惕性非常低,大隊人馬都收縮近了安卡拉城裏,外麵的軍隊都是些哨卡。寧德指揮的騎兵一個突襲,直接就推進到了安卡拉城下,在安卡拉城下布置陣地,大隊人馬也隆隆的開了過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孫傳庭請特使過來一起吃。剛落座,孫傳庭對特使說:“告訴你一個消息,寧德將軍已經帶領人馬推進到安卡拉城下。我聽說安卡拉可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是東西方交流的門戶,是嗎?”
“你,你們不守信用,你們不是答應談判期間,不再采取軍事行動的嗎?”特使哪裏還吃得下飯。
“別激動!特使大人,我們邊吃邊說話!”孫傳庭還是風輕雲淡的說,“我們是答應了,可是談完了,你們拖著不表示態度,我們幾十萬軍隊,就能白白的等著嗎?
“我們陛下接到這樣條件也需要商量一下。這究竟是件天大的事!”特使這樣說,心裏也有些發虛。終究是昨天一個下午,加上一個晚上,蘇丹一點消息沒有!也難怪人家要是施加壓力!
“我看,你們蘇丹陛下需要我們幫著他下決心。不然怎麽能做一個大國領袖呢?”孫傳庭不客氣的說。
特使勉強吃了點兒東西,出了餐廳直奔電報房,又給蘇丹去了一份電報:“大明朝軍隊已經推進到安卡拉城下,如何答複大明朝的要求,請速回電報!”
懊惱的特使,回到自己的房間,剛想休息一下,通事敲門進來,“大人,陛下電報!”
特使幾乎是竄過去,搶過電報,一看電報是:“一切以結束戰爭為目的。答應大明朝所有要求!”
特使看完電報,眼淚幾乎下來了,“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通事勸道:“大人不要激動,您已經盡了努力,這是陛下的電報!我一直在電報房等著的!”
特使拿起自己的寶刀,看了看,一咬牙走出房間,來到孫傳庭大帳前,請求見孫傳庭。
一會兒,衛兵領著特使來到孫傳庭麵前。
特使舉著自己寶刀說:“孫大人您贏了!”
孫傳庭擺擺手說:“特使大人,我還沒贏,因為我們上次給你們的協議已經過了期限,是無效的了。所以我們打的賭也是無效的!”
“什麽?你這是啥意思?”特使擔心的問。他太怕窯崗人有提啥新要求了。
“由於你們拖延談判時間,逼著我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你們要為你的做法付出代價!”孫傳庭說。
“還要代價?”
“是的!我們新的要求是,在原來要求的基礎上,劃界範圍從原來的那條線,向西多劃一百公裏。如果特使沒有異議,我們今天就可以簽協議!不然,下一步我們要的就是安卡拉城了!”孫傳庭說。
“不不,你們不能總是改變要求!”特使當然不幹了。
“你今天不簽,協議內容還會變化!”孫傳庭說,“再說了,你也做不了決定,還是給你蘇丹陛下發電報問問他吧!”
特使被孫傳庭羞得滿臉通紅沒再說話,轉身出去給他們蘇丹陛下發電報去了!
特使現在完全相信,窯崗人提出的要求再苛刻蘇丹也能同意,他惟一的想法就是大明朝軍隊停止進攻。
果真,沒用多久,蘇丹回電報:“隻要大明朝軍隊能撤回軍隊,授權你全權處理一切!”
特使心裏這個罵啊!他知道,隻要自己簽了協議,蘇丹就會怪自己無能出賣了帝國利益。本來蘇丹已經同意了大明朝的要求,他不直寫,就是要將這個責任推給自己。
所以特使首先將電報收好,他知道,回到伊斯坦布爾這些東西是證明自己清白的。
來到孫傳庭麵前,孫傳庭讓人倒上茶,“特使大人,這是剛剛從我們後方送過來的新茶。你嚐嚐怎麽樣?”
特使品了一口茶,說:“好茶!好茶!”說著又喝了點茶。
孫傳庭望著特使微笑著問:“特使大人,你真的要替你們蘇丹陛下擔著這個責任嗎?”
特使明白,孫傳庭他們已經知道蘇丹給他設下的這個陷進。
特使點點頭,說:“為人家臣子的就應該替陛下擔責任!”特使明白,自己回去怎麽辦都可以,但是不能在外人眼裏露出不滿。
“那好啊!我們今天把協議簽了,你我都完成了這件大事!”孫傳庭一擺手,有人將四份用土耳其語和漢語雙語寫成協議拿了上來。特使拿過來認真的看了一遍,又把協議遞給通事看了一遍,通事看完點點頭,特使明白兩種語言的協議意思完全相同。
特使在四份協議上簽了字,孫傳庭也在四份協議上簽了字。
特使說:“孫大人,我們協議已經簽了,你們是不是可以撤軍了?”
“我們要看到你們蘇丹簽了字,還有你們開始履行協議,我們才能撤軍!據我所知,你們是把我們的人都放了出來,可是賠償的事,是一兩銀子也沒賠。這樣是不行的!請您告訴蘇丹陛下,協議簽了,可是不按照協議執行,我們就攻下安卡拉,再不行,我們就像伊斯坦布爾進軍。”
“你們要的是一百萬兩銀子,那是很大的一筆銀子,需要時間籌集!”特使解釋說。
“我看如果我們的軍隊撤退了,你們籌集銀子的時間會更長!”孫傳庭沒有鬆口,他知道要想很快拿到賠償銀子,必須保持壓力。
特使一看這事談不下去了,換了個話題,“孫大人,既然我們兩國的敵對行動結束了。我們還有很多官兵被你們俘虜了,你們是不是就釋放他們了?”
“你們奧斯曼帝國一直在打仗,你們對付戰俘的手段一般是砍頭,或者充作奴隸。我們也不會這樣就將他們放了吧?”孫傳庭反問道。
“我們現在又是友好國家了!你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回家團聚了?”特使覺得這件事應該找回點麵子。
“我看,您的麵子也不能不給,”孫傳庭說,“既然你們蘇丹陛下很關心被俘虜的官兵,可以讓他贖回他們!每個士兵十兩銀子怎麽樣?”
“你,你們也太不像話了!”特使又急了。
“怎麽不像話了,我們開出的價格,每個人還沒有一匹馬值銀子?”孫傳庭說。
“那些軍官,我們可以用銀子贖回來,士兵就沒有必要這樣吧?”特使還在努力。
“在我們這裏,俘虜不分軍官還是士兵,待遇一樣,價格也一樣!”孫傳庭知道,這邊需要大批勞動力繼續開挖運河!
“你,你們大明朝人掙銀子,簡直掙瘋了!”特使真的有些氣瘋了。
孫傳庭也知道,奧斯曼帝國現在沒有那麽多銀子贖這些俘虜。窯崗這邊更需要他們,當然不會鬆口了。
特使帶著兩份協議,離開窯崗軍隊大營的時候,孫傳庭將自己的小汽車送給了特使,特使也解下自己的佩刀送給了孫傳庭。
特使回伊斯坦布爾的路上一直在想,回到托普卡帕宮如何麵對蘇丹還有那些假作不滿的大人們。
特使突然想到了,自己犯一個錯誤,他不該要孫傳庭送給他的汽車,這可是那些政敵可以致命攻擊自己的地方。不過,特使腦子一轉,有了主意。
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特使讓窯崗司機開著小汽車,快速向伊斯坦布爾成奔去,進了城,讓司機將小汽車直接開進了托普卡帕宮。
聽見派出的特使這麽快的回來了,蘇丹馬上讓特使進見。
特使見到蘇丹施完禮,站起來說:“陛下我完成了您交給我的使命。我還給您帶回來一輛小汽車!”
“哦!小汽車?”蘇丹聽了眼睛一亮。
“是的陛下,是那位和我們談判的大明朝孫大人的汽車!”特使說,“孫大人看好了我隨身攜帶的那柄家傳寶刀。想買我的寶刀,我說不買,但是可以用他的這輛小汽車來換!一開始他不同意,直到我離開的時候,他才同意。我就給陛下帶了回來!”
“哎呀!感謝你啊,你不知道,上前線沒有一輛好車是多麽辛苦。有了這輛好車,我們再出去作戰的時候就不會這麽辛苦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那輛小汽車!”
蘇丹看完了小汽車,自然是嘴都樂的合不上了。不過,他麽沒忘了和大明朝簽協議的大事。回到屋裏,蘇丹說:“親愛的,快說說和大明朝談判的結果吧!”
孫傳庭的要價遠遠超出奧斯曼帝國特使當初前來談判時的心裏準備,他覺得這次恐怕帝國要付出一些代價才能消除大明朝的憤怒,可是也沒想到大明朝的胃口會這麽大,他相信,帝國蘇丹不會吞下這個苦果,因此盡管他十分喜愛這柄祖傳寶刀,他還是同意和孫傳庭打賭。
其實,張知木的想法是,隻要在大高加索山南麵拿下一個黑海的入海口就行,沒有想拿下這麽大的一塊土地。孫傳庭他們提出的要價,是他和寧德一起研究的。按寧德的話說,我們從土耳其人手裏拿下一寸土地也是拿了,多拿些也是拿,現在不拿,以後不容易有機會了。孫傳庭還想再地中海那邊拿下一個入海口,他認為,張知木既然想在黑海拿下入海口,這入海口自然是非常有用。可是寧德認為不妥,他認為這塊地方,在黑海有入海口,在波斯灣有入海口,再在地中海有入海口,四處漏風,不好守。
寧德是一位陸軍將領,雖然他心裏不一定承認,對大海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所以才不願意多幾個入海口。不過他們這樣劃來,已經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都劃了過來。孫傳庭和寧德雖然還不了解兩河流域是多麽重要,可是他們知道有河流就是好地方,特別是這些常年幹旱的鬼地方,沒有河流的地方要再多也沒啥用。
特使用電報將孫傳庭的最後要價發給了奧斯曼帝國蘇丹,盡管特使很著急,可是蘇丹一直沒有回電報。
張知木收到了寧德發回來的這個消息,來到牆上的地圖前,對陳玉峰說:“寧將軍他們胃口太大了吧?”
“我看,他們要的地方,原來也是奧斯曼帝國奪過去的。沒啥大不大的!”陳玉峰說。
“這兩河流域可是西亞最好的地方了,那裏誕生的兩河文明,不比我們中華文明差多少!我們該怎麽治理這些地方呢?”張知木望著地圖說。
歐陽鶴走過來說:“比較麻煩的事,他們那裏的人,都是用宗教來統治那裏的人民。這是我們無法撼動的。我們又不能逼著他們改信宗教。”
“為啥不能,西域那些汗國原來都是信佛教的,後來他們逼著百姓們改信***教,不也都信了!”陳玉峰說,“我們要是真的占了這些地方,首先要求宗教領袖不得幹政,違反了,堅決殺掉。百姓們如果聽話還可以,不聽我們話,就聽那些宗教領袖的,我們就應該把他們宗教領袖殺掉。不然我們就不用去占領那裏。沒有威就體現不出來恩!武裝占領就不能太仁慈了!”
“嗬嗬!我看奧斯曼帝國蘇丹不會輕易地就把這麽好的地方割讓給我們。”張知木笑了笑說。
“嗬嗬!這可由不得他們!”陳玉峰背著手望著地圖說,“我們這樣也好,就把他們和波斯帝國給分開了!”
“這樣一來,不但奧斯曼帝國不滿意,波斯帝國也要不滿意。這等於我們把波斯帝國和整個西方都給隔離開了!”歐陽鶴說。
“很可能我們和土耳其人的事完了,整個西麵的各國都會反過頭來對付我們,包括那個俄羅斯帝國!”張知木說。
“俄羅斯帝國暫時還顧不上我們,薑瓖將軍發來情報說,波蘭騎兵幾次騷擾俄羅斯邊界,看來波蘭人是想趁俄羅斯帝國剛剛打敗,想占點兒便宜!”歐陽鶴說。
“哦!還有這事!”張知木聽了歐陽鶴的話很高興。
“他們都一起來也對我們構不成任何威脅,我們不去打他們就是他們萬幸了!”陳玉峰眼睛沒離開地圖說,“知木啊,你看看地圖上,這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的源頭離黑海都不遠啊!我們能不能像過秦嶺那樣,也用船閘把波斯灣和黑海給聯通啊?”
張知木看著地圖,發現真的是這樣,不過他們知道前世的時候,人們從紅海和地中海挖通了一條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前世的時候,也有人設想從黑海或者裏海通過幼發拉底河或者底格裏斯河溝通波斯灣的設想。不過,現在要是想在蘇伊士運河挖開,必須占領那裏才行。可是剛剛在西域占領了這麽多地方,不好好消化掉還會像成吉思汗那樣,最後兩手空空啥也沒有。
想到這,張知木說:“陳叔的想法很好,這樣就可以使我們西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那邊通過黑海連起來了。兩邊海路要近了太多!不過,我們東西方運輸的主要東西,還是我們大明朝的向西運。有了我們現在開挖的從巴爾喀什湖到黑海的運河,就足夠用了。”
歐陽鶴也感興趣,“張總,莫臥兒帝國的東西和南洋的香料都是西方各國需要的東西,我們要是能將這裏修通,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歐陽先生說的是,”張知木指著地圖說,“我們和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之後,可以請盧炳義先生派人沿著兩河考察一下,看看具體情況到底怎麽樣?不過,兩河流域可是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我們應該研究一下怎麽管理這裏。”
陳玉峰笑了笑說:“嗬嗬!這個孫傳庭在寧德身邊,可是起了太大作用!估計這些主意都是孫大人出的!”
“孫大人正好能彌補寧德將軍不足的地方,像這談判要地方的事,孫大人可是要比寧將軍老辣的多。要是寧將軍自己的話,他很可能在黑海弄一個出海口完成任務!”歐陽鶴說。
陳玉峰看著地圖,突然說:“我看他們隻是想以幼發拉底河為界防守方便,不知道河的西岸也是非常好的地方。應該提醒他們一下!”
“嗬嗬!陳叔還是很貪心的啊!”張知木笑著說。
“對!陳總說的有道理,”歐陽鶴說,“以我們的實力,現在不一定費靠河流守衛邊界。再說了,河兩岸百姓們一定會有很多是親戚,畫了界往來就不方便了!我馬上給寧德將軍發份電報!”
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奧斯曼帝國蘇丹也沒有回電報。特使沒有辦法,他們躲在自己屋裏麵不出來去見孫傳庭他們。
寧德對孫傳庭說:“土耳其人真幫忙啊!歐陽先生昨晚電報說,讓我們注意幼發拉底河兩岸都是好地方,不該隻要河的一麵。今天他們就給我們幫忙了。我馬上命令軍隊推進到安卡拉城下!”
“對!現在特使進來我們也要告訴他,我們軍隊已經到位了。上次的建議無效!”孫傳庭說。
“嗬嗬!特使的事,你就對付去吧!”寧德笑著說,“我就不管這些了!不過,幼發拉底河兩岸都是好地方,別忘了,那個哈昌斯河兩岸也都是好地方。”
奧斯曼帝國軍隊已經知道他們的特使已經到大明朝軍隊大營中去談判,大明朝軍隊已經停止了進攻行動,他們都以為這樣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了,所以警惕性非常低,大隊人馬都收縮近了安卡拉城裏,外麵的軍隊都是些哨卡。寧德指揮的騎兵一個突襲,直接就推進到了安卡拉城下,在安卡拉城下布置陣地,大隊人馬也隆隆的開了過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孫傳庭請特使過來一起吃。剛落座,孫傳庭對特使說:“告訴你一個消息,寧德將軍已經帶領人馬推進到安卡拉城下。我聽說安卡拉可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是東西方交流的門戶,是嗎?”
“你,你們不守信用,你們不是答應談判期間,不再采取軍事行動的嗎?”特使哪裏還吃得下飯。
“別激動!特使大人,我們邊吃邊說話!”孫傳庭還是風輕雲淡的說,“我們是答應了,可是談完了,你們拖著不表示態度,我們幾十萬軍隊,就能白白的等著嗎?
“我們陛下接到這樣條件也需要商量一下。這究竟是件天大的事!”特使這樣說,心裏也有些發虛。終究是昨天一個下午,加上一個晚上,蘇丹一點消息沒有!也難怪人家要是施加壓力!
“我看,你們蘇丹陛下需要我們幫著他下決心。不然怎麽能做一個大國領袖呢?”孫傳庭不客氣的說。
特使勉強吃了點兒東西,出了餐廳直奔電報房,又給蘇丹去了一份電報:“大明朝軍隊已經推進到安卡拉城下,如何答複大明朝的要求,請速回電報!”
懊惱的特使,回到自己的房間,剛想休息一下,通事敲門進來,“大人,陛下電報!”
特使幾乎是竄過去,搶過電報,一看電報是:“一切以結束戰爭為目的。答應大明朝所有要求!”
特使看完電報,眼淚幾乎下來了,“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通事勸道:“大人不要激動,您已經盡了努力,這是陛下的電報!我一直在電報房等著的!”
特使拿起自己的寶刀,看了看,一咬牙走出房間,來到孫傳庭大帳前,請求見孫傳庭。
一會兒,衛兵領著特使來到孫傳庭麵前。
特使舉著自己寶刀說:“孫大人您贏了!”
孫傳庭擺擺手說:“特使大人,我還沒贏,因為我們上次給你們的協議已經過了期限,是無效的了。所以我們打的賭也是無效的!”
“什麽?你這是啥意思?”特使擔心的問。他太怕窯崗人有提啥新要求了。
“由於你們拖延談判時間,逼著我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你們要為你的做法付出代價!”孫傳庭說。
“還要代價?”
“是的!我們新的要求是,在原來要求的基礎上,劃界範圍從原來的那條線,向西多劃一百公裏。如果特使沒有異議,我們今天就可以簽協議!不然,下一步我們要的就是安卡拉城了!”孫傳庭說。
“不不,你們不能總是改變要求!”特使當然不幹了。
“你今天不簽,協議內容還會變化!”孫傳庭說,“再說了,你也做不了決定,還是給你蘇丹陛下發電報問問他吧!”
特使被孫傳庭羞得滿臉通紅沒再說話,轉身出去給他們蘇丹陛下發電報去了!
特使現在完全相信,窯崗人提出的要求再苛刻蘇丹也能同意,他惟一的想法就是大明朝軍隊停止進攻。
果真,沒用多久,蘇丹回電報:“隻要大明朝軍隊能撤回軍隊,授權你全權處理一切!”
特使心裏這個罵啊!他知道,隻要自己簽了協議,蘇丹就會怪自己無能出賣了帝國利益。本來蘇丹已經同意了大明朝的要求,他不直寫,就是要將這個責任推給自己。
所以特使首先將電報收好,他知道,回到伊斯坦布爾這些東西是證明自己清白的。
來到孫傳庭麵前,孫傳庭讓人倒上茶,“特使大人,這是剛剛從我們後方送過來的新茶。你嚐嚐怎麽樣?”
特使品了一口茶,說:“好茶!好茶!”說著又喝了點茶。
孫傳庭望著特使微笑著問:“特使大人,你真的要替你們蘇丹陛下擔著這個責任嗎?”
特使明白,孫傳庭他們已經知道蘇丹給他設下的這個陷進。
特使點點頭,說:“為人家臣子的就應該替陛下擔責任!”特使明白,自己回去怎麽辦都可以,但是不能在外人眼裏露出不滿。
“那好啊!我們今天把協議簽了,你我都完成了這件大事!”孫傳庭一擺手,有人將四份用土耳其語和漢語雙語寫成協議拿了上來。特使拿過來認真的看了一遍,又把協議遞給通事看了一遍,通事看完點點頭,特使明白兩種語言的協議意思完全相同。
特使在四份協議上簽了字,孫傳庭也在四份協議上簽了字。
特使說:“孫大人,我們協議已經簽了,你們是不是可以撤軍了?”
“我們要看到你們蘇丹簽了字,還有你們開始履行協議,我們才能撤軍!據我所知,你們是把我們的人都放了出來,可是賠償的事,是一兩銀子也沒賠。這樣是不行的!請您告訴蘇丹陛下,協議簽了,可是不按照協議執行,我們就攻下安卡拉,再不行,我們就像伊斯坦布爾進軍。”
“你們要的是一百萬兩銀子,那是很大的一筆銀子,需要時間籌集!”特使解釋說。
“我看如果我們的軍隊撤退了,你們籌集銀子的時間會更長!”孫傳庭沒有鬆口,他知道要想很快拿到賠償銀子,必須保持壓力。
特使一看這事談不下去了,換了個話題,“孫大人,既然我們兩國的敵對行動結束了。我們還有很多官兵被你們俘虜了,你們是不是就釋放他們了?”
“你們奧斯曼帝國一直在打仗,你們對付戰俘的手段一般是砍頭,或者充作奴隸。我們也不會這樣就將他們放了吧?”孫傳庭反問道。
“我們現在又是友好國家了!你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回家團聚了?”特使覺得這件事應該找回點麵子。
“我看,您的麵子也不能不給,”孫傳庭說,“既然你們蘇丹陛下很關心被俘虜的官兵,可以讓他贖回他們!每個士兵十兩銀子怎麽樣?”
“你,你們也太不像話了!”特使又急了。
“怎麽不像話了,我們開出的價格,每個人還沒有一匹馬值銀子?”孫傳庭說。
“那些軍官,我們可以用銀子贖回來,士兵就沒有必要這樣吧?”特使還在努力。
“在我們這裏,俘虜不分軍官還是士兵,待遇一樣,價格也一樣!”孫傳庭知道,這邊需要大批勞動力繼續開挖運河!
“你,你們大明朝人掙銀子,簡直掙瘋了!”特使真的有些氣瘋了。
孫傳庭也知道,奧斯曼帝國現在沒有那麽多銀子贖這些俘虜。窯崗這邊更需要他們,當然不會鬆口了。
特使帶著兩份協議,離開窯崗軍隊大營的時候,孫傳庭將自己的小汽車送給了特使,特使也解下自己的佩刀送給了孫傳庭。
特使回伊斯坦布爾的路上一直在想,回到托普卡帕宮如何麵對蘇丹還有那些假作不滿的大人們。
特使突然想到了,自己犯一個錯誤,他不該要孫傳庭送給他的汽車,這可是那些政敵可以致命攻擊自己的地方。不過,特使腦子一轉,有了主意。
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特使讓窯崗司機開著小汽車,快速向伊斯坦布爾成奔去,進了城,讓司機將小汽車直接開進了托普卡帕宮。
聽見派出的特使這麽快的回來了,蘇丹馬上讓特使進見。
特使見到蘇丹施完禮,站起來說:“陛下我完成了您交給我的使命。我還給您帶回來一輛小汽車!”
“哦!小汽車?”蘇丹聽了眼睛一亮。
“是的陛下,是那位和我們談判的大明朝孫大人的汽車!”特使說,“孫大人看好了我隨身攜帶的那柄家傳寶刀。想買我的寶刀,我說不買,但是可以用他的這輛小汽車來換!一開始他不同意,直到我離開的時候,他才同意。我就給陛下帶了回來!”
“哎呀!感謝你啊,你不知道,上前線沒有一輛好車是多麽辛苦。有了這輛好車,我們再出去作戰的時候就不會這麽辛苦了!我們一起去看看那輛小汽車!”
蘇丹看完了小汽車,自然是嘴都樂的合不上了。不過,他麽沒忘了和大明朝簽協議的大事。回到屋裏,蘇丹說:“親愛的,快說說和大明朝談判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