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三路出擊逼近頓河
沙皇還沒有到莫斯科,莫斯科人就都知道俄軍戰敗了,而且沙皇還和大明朝簽署了割讓很大一片土地的劃界協議。因為窯崗在莫斯科的廣播電台和烏拉山中國城的廣播電台早就播送這些驚人的消息。
同樣的,奧斯曼帝國那邊百姓們也知道他們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打了大勝仗,不過俄羅斯帝國將失去的很大一片土地割讓給了大明朝,而且大明朝軍隊已經向那片土地開進。這下子可就熱鬧了。
奧斯曼帝國剛剛占領的地方大明朝要去了,奧斯曼帝國沒上前線的上下,不知道蘇丹會如何應對。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蘇丹不會咽下這口氣。大明朝簡直是有些是乘火打劫,這些地方已經被奧斯曼帝國占領了,沙皇也沒權利在劃給大明朝。不過也有些人聽出了一些貓膩,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簽署的協議說的是還給大明朝,那意思就是,原來哪些地方本來就是大明朝,現在歸還給了大明朝。這事就給奧斯曼帝國留下難題了。蘇丹要是不給大明朝必然兵戎相見,可是奧斯曼帝國哪裏是大明朝的對手啊?
奧斯曼帝國蘇丹接到“信使”送來的書信前這段時間,蘇丹心情是非常好,他知道奪取莫斯科,占領整個俄羅斯帝國,隻是時間的問題,俄羅斯帝國主力已經大敗,完全喪失了元氣。蘇丹縱兵搶掠了幾天,軍隊已經重新整編完了,雖然一場大戰損失人馬不少,可是勝利者是最容易修複創傷的,現在整個軍隊士氣高昂。就在蘇丹準備下令向莫斯科進軍的時候,“信使”到了。
那些被窯崗人放走的“信使”們,離開窯崗人,一路上是快馬加鞭向頓河西岸奔去,路上不斷地打聽蘇丹大營所在位置,等他們好不容,來到蘇丹所在大營,想進見蘇丹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帝國蘇丹可不是誰相見就能見的。
大營外的守軍,根本不允許“信使”這些人進入蘇丹的大營。“信使”說有書信要親自交給蘇丹,引來站崗的官兵們的恥笑。給蘇丹站崗的都是蘇丹自己花銀子養活的西帕西近衛軍,他們一看“信使”這些人,就知道他們是一些各地領主派出來的農民士兵,給蘇丹送信根本輪不到他們。這些西帕西近衛軍士兵告訴他們,大軍就要向莫斯科進軍了,蘇丹沒時間見你們,你們從哪來就回哪去吧!
“信使”雖然是農民出來的,可是也很倔強,他知道不將書信送給蘇丹,就憑自己和士兵們被俘這事,回去弄不好也要被砍頭,今天必須見到蘇丹,這或許是一條活路。
這位“信使”情急之下,掏出一把刀,當著這西帕西近衛軍士兵麵,在自己胳膊上,“呲”的一下割了一個口子,說:“請傳報一下,我真的有重要書信交給蘇丹。否則耽誤了大事,你們擔待不起!”
站崗的西帕西近衛軍一看這樣,不能不重視這事了,請出來他們軍官。軍官出來一看他們不像是開玩笑的,就帶著這哨長“信使”來到蘇丹大帳前麵,和大帳前麵的站崗的軍官說了這事。站崗的軍官一看“信使”那副打扮,眉頭一皺,喝道:“馬上要拔營起寨了。蘇丹沒時間見這些鄉巴佬!趕緊把他帶走!”
“信使”一聽就急了,掏出書信高舉在手大喊道:“我們沒日沒夜的跑了幾百裏路!有重要書信送給蘇丹,你們要是膽敢耽誤了,腦袋保不住!”
帳外的軍官,知道這大聲音會驚動帳篷內的蘇丹,掏出腰刀,過來喝道:“再喊叫馬上砍了你!”
“信使”又是大喊:“今天你必須讓我見蘇丹!”
帳外的軍官和士兵圍了過來,有人掄起棍棒就要打這個“信使”,這時一個聲音傳了過來,“都住手!你們在鬧啥?”
聽到這聲音,所有要動手的人都停住了,那個軍官說:“對不起陛下。這來了一個胡鬧的人,我們馬上把他趕走!”
“信使”聽說這剛出帳篷的人就是蘇丹陛下,沒等蘇丹說話,馬上大喊道:“蘇丹陛下,我有重要書信要送給你!”害怕蘇丹不重視,“信使”又喊道,“是大明朝的書信!”
還別說,“信使”說的大明朝的書信真起了作用,蘇丹對帳外的軍官說:“把他請進來吧!”說完進了帳篷。
這些各領主派出來的士兵作戰能力不好說,可是他們都很實在,來到大帳,就將他們被大明朝騎兵包圍,被俘虜後,又被大明朝軍隊放出來,讓他們給蘇丹送信的事說了一遍。
聽到大明朝出動騎兵將他們哨卡給端了,俘虜所有人,蘇丹眉頭一皺,這可不是小事,那是對他們的公然侵犯,說嚴重是侵略行為。
當他聽說到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簽了劃界協議,蘇丹還覺得很好笑,可是他接過書信,匆匆看了一遍,臉色就變了。
書信是窯崗的張知木寫給他的,告訴他,俄羅斯帝國已經和大明朝簽訂了劃界協議,協議中已經將原來被俄羅斯帝國占去的國土還給大明朝。這塊地方包括高加索山以北,伏爾加格勒以南,第聶伯河以東的一塊地方。請奧斯曼帝國軍隊盡快撤出這一地區,窯崗軍隊從現在開始接管這塊地區的防務。這塊地方上奧斯曼帝國軍人隻要不妨礙我們接管防務,我們會將他們禮送出境,如果有膽敢妨礙我們接管防務的,我們會毫不猶豫給予消滅。同時奉勸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早日結束戰爭,你們戰爭不但給你們兩國百姓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和困擾,很多難民是周邊各國極嚴重負擔。如果你們雙方不聽勸阻,繼續進行戰爭,我們將采取其他方式製止你們。書信後麵,還附帶了一份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的那封協議副本。
看完信的蘇丹背著手在帳篷裏麵轉了兩圈兒,覺得胸口一股熱流要往上湧,憋的兩色發紫,好不容易才將這口氣緩上來。
一位大臣問道:“陛下,有啥事讓您如此生氣?我們馬上就要取勝了,其他事我們都不用管了!”
這位大臣想,現在沒有把俄羅斯帝國趕緊拿下來再重要的事了,其他事都可以不管。
蘇丹苦笑一聲,將書信遞給了這位大臣,然後對戰戰兢兢站在旁邊的“信使”說:“哨長你不當,倒是來替大臣們當信使。我該砍下你們的頭!不過,看你是一臉疲憊,送信也很辛苦。我就繞你不死了。去吧!”
“信使”等的就是蘇丹的特赦,趕緊跪下行禮跑了出去。
大臣看完蘇丹遞過來的書信,隨手又遞給周圍的幾位大臣和將軍,沒有說話。他知道,奧斯曼帝國盡管十分強大,可是要分跟誰比。波斯帝國也很強大,和奧斯曼帝國打了上百年不分勝負,可是和大明朝軍隊,一個照麵就敗得一塌塗地割地賠款才算了事。奧斯曼帝國要是和大明朝開戰也占不到啥便宜。
一位大臣看完書信,忍不住問道:“陛下,大明朝一向和我們關係非常好,為啥突然向我們發難?”
另一位將軍說:“俄羅斯帝國沙皇恐怕剛逃到莫斯科,他們啥時候簽的協議。就是在逃跑途中簽的協議,也不能這塊麽就送到大明朝軍隊手裏麵啊?”
“我看,大明朝和俄羅斯帝國是蓄謀已久了,”蘇丹分析說,“我看隻有這種可能,他們兩家商定,我們和俄羅斯帝國開戰,如果我們敗了,大明朝不會出兵;如果俄羅斯帝國敗了,大明朝就用這個理由參戰。否則無法解釋這事!”
“也是啊!”一位大臣說,“俄羅斯帝國戰敗的消息,送到大明朝在返回來也沒這麽快啊?難道是他們已經將電報線連到了這裏?”
“這些事我們不用猜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麽辦?”一位將軍說,“我們外麵的軍隊可是都準備好,一聲令下就要向莫斯科進軍了。如果我們這次不乘機把俄羅斯帝國徹底打敗,就會失去機會了!我們恐怕要遺憾終生!”
“可是,大明朝軍隊從我們後麵過來,我們怎麽辦?我們不聽他們的,不停戰,他們一定會對我們動手的!”另一位將軍說。
“是啊!我越來越覺得,大明朝這一手是蓄謀已久的事,我們要考慮全麵一些!”一個人說。
“難道,我們死傷幾十萬人換來的地方,真的要交給大明朝人?”
“不交給他們,他們硬奪取怎麽辦?”
“”
“”
奧斯曼帝國指揮中心一片混亂,蘇丹也是虛汗直流,不知道該怎麽辦?爭吵沒有結果,蘇丹下令大軍暫時停止行動,外出的軍隊,全部收攏回來。
到了晚上,各地都有逃出來的士兵們向蘇丹大帳報信,很多地方都已經被大明朝軍隊占領了。綜合起來,奧斯曼帝國蘇丹和群臣們已經判斷出來,大明朝軍隊,是渡過伏爾加河之後,分南北中三路從東向西開了過來。本來留在頓河東岸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就很少,根本擋不住的明朝軍隊的進攻。蘇丹明白,他們通過大高加索山脈進行補給的和後退的路線已經被大明朝軍隊截斷了。這些該死的大明朝軍隊出手真是狠辣,話說的還有些軟事做的格外硬。這十分和他們堅強的意識有關係。
和大明朝接觸之後,蘇丹總結的大明朝人行事非常有章法,所有事情都不是亂來的。而且想做的一定做到絕對不含糊,表現的意誌非常堅強。現在不管是啥原因,啥手段,大明朝決心拿到高加索山以北,伏爾加格勒以南,第聶伯河以東的這一塊地方,恐怕是勢在必得,憑自己的實力根本擋不住。可是就這樣放手了,實在是不甘心。再說了,他們還要求自己不要進攻俄羅斯帝國,很可能是俄羅斯帝國獻出了這塊地方換來大明朝幫助他們承諾,如果是這樣,恐怕奧斯曼帝國還真的要狼狽的敗回去了。不過蘇丹清楚,如果這樣,自己的這個蘇丹也就做到頭了。那樣還不如自己戰死在沙場呢!
有了不怕死的決心,奧斯曼帝國蘇丹也就知道該怎麽辦了。
蘇丹重新召集軍事會議,下令立刻向莫斯科進軍,向頓河東岸的剩餘的軍隊下令,通知他們立刻渡過頓河來到頓河西岸。派出十萬騎兵,在頓河西岸布防,如果大明朝軍隊膽敢渡河立刻消滅他們。同時命令所有戰船開進頓河,協助防守頓河一線。
蘇丹沙啞這聲音說:“大明朝十分強大,我們不願意和他們開戰,可是他們已經向我們動手了。我們是不得不還擊。我們必須乘大明朝軍隊還沒過來,迅速的解決俄羅斯帝國。然後回過頭來,再對付大明朝軍隊。不然我們啥也得不到,地方得不到,起碼的尊重也得不到。我清楚,留下十萬騎兵對付大明朝軍隊,很可能擋不住他們,可是你們要盡全力阻止他們,為我們進攻莫斯科爭取時間。”
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勇氣和決心獲得了文武們的一致支持,他們一個個也是熱血沸騰,為有這樣一個在危難中果敢決斷的蘇丹感到驕傲。
不過,有一個人給奧斯曼帝國蘇丹出了個昏招,腦袋衝動的蘇丹還聽取了他的意見。
他說:“陛下,我們伊斯坦布爾還有很多大明朝商人,還有他們很多商鋪甚至票號。那個票號,給來往的各國商人進行匯兌,沒有幾十萬兩銀子支撐不了。那也是他們軟肋,我們看我就把他們都捉起來,用他們的電報通知他們,如果不退兵,後果很嚴重!”
蘇丹聽了這話,有些猶豫。可是其他人也說:“對啊!陛下,兩國交戰了,就不要顧及太多了。”
有一人說:“是啊!這是他們先挑起的事端,就是要付出代價!”
也有人說:“不妥,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任何退路了!”
“”
最後還是蘇丹說:“不管了,通知伊斯坦布爾將所有大明朝商人的鋪子都封了,所有人都捉起來!”
大高加索山地區有多個,溝通南北的關隘,現在都被奧斯曼帝國軍隊占領了,這些關隘都是給前方運送給養的通道。前方有一百多萬將士,每天運輸車輛馬匹駱駝是絡繹不絕,所有關隘白天都是大開關門,根本沒有人會想到有人前來奪取關愛的事,特別是前方打敗了俄羅斯帝國軍隊之後,很多關口晚上都不慣關門。
騎兵第一軍,分出來幾撥先頭輕騎兵隊伍,快速突襲。他們戰術都是非常簡單,遠遠地看到關門,騎兵快速前進,越過所有奧斯曼帝國軍隊,這些奧斯曼帝國軍隊發現他們,想向關口報信兒都來不及。等他們靠近關口,突然戰馬加速衝上去,自動步槍一陣掃射就將守門的士兵都打倒,然後迅速占領關門,再占領整個關隘城堡。幾個城堡關隘差不多都是半天之內迅速解決的。
等守關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反應過來,想奪回關隘的時候,後麵的大隊騎兵已經趕了過來。他們就回天乏力了。
李威聽到李魁他們在伏爾加河那邊,第二軍在大高加索山這邊都出奇順利的解決了問題,知道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超乎預計的完成了。這個時候,接到李威電報後,張知木才讓窯崗電台和電視台插播了這個重要新聞。伊斯坦布爾、莫斯科、烏拉爾山、厄爾布爾士山的廣播電台也同時廣播了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不但在大明朝全國掀起了熱議,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也都開始一陣議論。
很快的正個西方各國也都得到了這消息。這個消息,給整個西方世界帶來的震驚,遠超過了窯崗人的預計。他們實在是覺得大明朝實在是太恐怖了,現在的大明朝人,遠遠比當年的**成吉思汗還讓人恐怖。他們不但是海上無敵,就連兩個強大的帝國,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沒放在他們眼裏,要是這樣,大明朝人打過西方來,也是很快的事。
這次,西方各國在互相聯係已經不是上次那樣互相扯皮的事。
窯崗騎兵第二軍突襲占領了大高加索地區所有的關隘,將奧斯曼帝國軍隊趕出了很遠,就將守備任務交給了帶著大炮過來的接防的步兵。他們沿著大高加索山南麓一直開向東麵的黑海沿岸。然後沿著黑海向西,直奔頓河東岸。
李威指揮著步兵幾乎沒有遇到阻擋就到了頓河西岸,結果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先到頓河沿岸的騎兵們,在岸上還沒高興太久,就遭到了頓河上奧斯曼帝國戰船的炮擊,突然炮擊,將二十多名蒙古騎兵給打死了,有幾十名被炸傷。
這件事兒可是讓李威氣的發抖。心說,“還有人敢在老子麵前玩炮!”
他命令重炮師趕緊開到前麵去!而且要秘密前進,不許被河上戰船看見!
沙皇還沒有到莫斯科,莫斯科人就都知道俄軍戰敗了,而且沙皇還和大明朝簽署了割讓很大一片土地的劃界協議。因為窯崗在莫斯科的廣播電台和烏拉山中國城的廣播電台早就播送這些驚人的消息。
同樣的,奧斯曼帝國那邊百姓們也知道他們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打了大勝仗,不過俄羅斯帝國將失去的很大一片土地割讓給了大明朝,而且大明朝軍隊已經向那片土地開進。這下子可就熱鬧了。
奧斯曼帝國剛剛占領的地方大明朝要去了,奧斯曼帝國沒上前線的上下,不知道蘇丹會如何應對。他們大多數人都認為,蘇丹不會咽下這口氣。大明朝簡直是有些是乘火打劫,這些地方已經被奧斯曼帝國占領了,沙皇也沒權利在劃給大明朝。不過也有些人聽出了一些貓膩,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簽署的協議說的是還給大明朝,那意思就是,原來哪些地方本來就是大明朝,現在歸還給了大明朝。這事就給奧斯曼帝國留下難題了。蘇丹要是不給大明朝必然兵戎相見,可是奧斯曼帝國哪裏是大明朝的對手啊?
奧斯曼帝國蘇丹接到“信使”送來的書信前這段時間,蘇丹心情是非常好,他知道奪取莫斯科,占領整個俄羅斯帝國,隻是時間的問題,俄羅斯帝國主力已經大敗,完全喪失了元氣。蘇丹縱兵搶掠了幾天,軍隊已經重新整編完了,雖然一場大戰損失人馬不少,可是勝利者是最容易修複創傷的,現在整個軍隊士氣高昂。就在蘇丹準備下令向莫斯科進軍的時候,“信使”到了。
那些被窯崗人放走的“信使”們,離開窯崗人,一路上是快馬加鞭向頓河西岸奔去,路上不斷地打聽蘇丹大營所在位置,等他們好不容,來到蘇丹所在大營,想進見蘇丹的時候,問題出現了。帝國蘇丹可不是誰相見就能見的。
大營外的守軍,根本不允許“信使”這些人進入蘇丹的大營。“信使”說有書信要親自交給蘇丹,引來站崗的官兵們的恥笑。給蘇丹站崗的都是蘇丹自己花銀子養活的西帕西近衛軍,他們一看“信使”這些人,就知道他們是一些各地領主派出來的農民士兵,給蘇丹送信根本輪不到他們。這些西帕西近衛軍士兵告訴他們,大軍就要向莫斯科進軍了,蘇丹沒時間見你們,你們從哪來就回哪去吧!
“信使”雖然是農民出來的,可是也很倔強,他知道不將書信送給蘇丹,就憑自己和士兵們被俘這事,回去弄不好也要被砍頭,今天必須見到蘇丹,這或許是一條活路。
這位“信使”情急之下,掏出一把刀,當著這西帕西近衛軍士兵麵,在自己胳膊上,“呲”的一下割了一個口子,說:“請傳報一下,我真的有重要書信交給蘇丹。否則耽誤了大事,你們擔待不起!”
站崗的西帕西近衛軍一看這樣,不能不重視這事了,請出來他們軍官。軍官出來一看他們不像是開玩笑的,就帶著這哨長“信使”來到蘇丹大帳前麵,和大帳前麵的站崗的軍官說了這事。站崗的軍官一看“信使”那副打扮,眉頭一皺,喝道:“馬上要拔營起寨了。蘇丹沒時間見這些鄉巴佬!趕緊把他帶走!”
“信使”一聽就急了,掏出書信高舉在手大喊道:“我們沒日沒夜的跑了幾百裏路!有重要書信送給蘇丹,你們要是膽敢耽誤了,腦袋保不住!”
帳外的軍官,知道這大聲音會驚動帳篷內的蘇丹,掏出腰刀,過來喝道:“再喊叫馬上砍了你!”
“信使”又是大喊:“今天你必須讓我見蘇丹!”
帳外的軍官和士兵圍了過來,有人掄起棍棒就要打這個“信使”,這時一個聲音傳了過來,“都住手!你們在鬧啥?”
聽到這聲音,所有要動手的人都停住了,那個軍官說:“對不起陛下。這來了一個胡鬧的人,我們馬上把他趕走!”
“信使”聽說這剛出帳篷的人就是蘇丹陛下,沒等蘇丹說話,馬上大喊道:“蘇丹陛下,我有重要書信要送給你!”害怕蘇丹不重視,“信使”又喊道,“是大明朝的書信!”
還別說,“信使”說的大明朝的書信真起了作用,蘇丹對帳外的軍官說:“把他請進來吧!”說完進了帳篷。
這些各領主派出來的士兵作戰能力不好說,可是他們都很實在,來到大帳,就將他們被大明朝騎兵包圍,被俘虜後,又被大明朝軍隊放出來,讓他們給蘇丹送信的事說了一遍。
聽到大明朝出動騎兵將他們哨卡給端了,俘虜所有人,蘇丹眉頭一皺,這可不是小事,那是對他們的公然侵犯,說嚴重是侵略行為。
當他聽說到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簽了劃界協議,蘇丹還覺得很好笑,可是他接過書信,匆匆看了一遍,臉色就變了。
書信是窯崗的張知木寫給他的,告訴他,俄羅斯帝國已經和大明朝簽訂了劃界協議,協議中已經將原來被俄羅斯帝國占去的國土還給大明朝。這塊地方包括高加索山以北,伏爾加格勒以南,第聶伯河以東的一塊地方。請奧斯曼帝國軍隊盡快撤出這一地區,窯崗軍隊從現在開始接管這塊地區的防務。這塊地方上奧斯曼帝國軍人隻要不妨礙我們接管防務,我們會將他們禮送出境,如果有膽敢妨礙我們接管防務的,我們會毫不猶豫給予消滅。同時奉勸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早日結束戰爭,你們戰爭不但給你們兩國百姓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給周邊國家帶來了很大的不安和困擾,很多難民是周邊各國極嚴重負擔。如果你們雙方不聽勸阻,繼續進行戰爭,我們將采取其他方式製止你們。書信後麵,還附帶了一份俄羅斯帝國和大明朝的那封協議副本。
看完信的蘇丹背著手在帳篷裏麵轉了兩圈兒,覺得胸口一股熱流要往上湧,憋的兩色發紫,好不容易才將這口氣緩上來。
一位大臣問道:“陛下,有啥事讓您如此生氣?我們馬上就要取勝了,其他事我們都不用管了!”
這位大臣想,現在沒有把俄羅斯帝國趕緊拿下來再重要的事了,其他事都可以不管。
蘇丹苦笑一聲,將書信遞給了這位大臣,然後對戰戰兢兢站在旁邊的“信使”說:“哨長你不當,倒是來替大臣們當信使。我該砍下你們的頭!不過,看你是一臉疲憊,送信也很辛苦。我就繞你不死了。去吧!”
“信使”等的就是蘇丹的特赦,趕緊跪下行禮跑了出去。
大臣看完蘇丹遞過來的書信,隨手又遞給周圍的幾位大臣和將軍,沒有說話。他知道,奧斯曼帝國盡管十分強大,可是要分跟誰比。波斯帝國也很強大,和奧斯曼帝國打了上百年不分勝負,可是和大明朝軍隊,一個照麵就敗得一塌塗地割地賠款才算了事。奧斯曼帝國要是和大明朝開戰也占不到啥便宜。
一位大臣看完書信,忍不住問道:“陛下,大明朝一向和我們關係非常好,為啥突然向我們發難?”
另一位將軍說:“俄羅斯帝國沙皇恐怕剛逃到莫斯科,他們啥時候簽的協議。就是在逃跑途中簽的協議,也不能這塊麽就送到大明朝軍隊手裏麵啊?”
“我看,大明朝和俄羅斯帝國是蓄謀已久了,”蘇丹分析說,“我看隻有這種可能,他們兩家商定,我們和俄羅斯帝國開戰,如果我們敗了,大明朝不會出兵;如果俄羅斯帝國敗了,大明朝就用這個理由參戰。否則無法解釋這事!”
“也是啊!”一位大臣說,“俄羅斯帝國戰敗的消息,送到大明朝在返回來也沒這麽快啊?難道是他們已經將電報線連到了這裏?”
“這些事我們不用猜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麽辦?”一位將軍說,“我們外麵的軍隊可是都準備好,一聲令下就要向莫斯科進軍了。如果我們這次不乘機把俄羅斯帝國徹底打敗,就會失去機會了!我們恐怕要遺憾終生!”
“可是,大明朝軍隊從我們後麵過來,我們怎麽辦?我們不聽他們的,不停戰,他們一定會對我們動手的!”另一位將軍說。
“是啊!我越來越覺得,大明朝這一手是蓄謀已久的事,我們要考慮全麵一些!”一個人說。
“難道,我們死傷幾十萬人換來的地方,真的要交給大明朝人?”
“不交給他們,他們硬奪取怎麽辦?”
“”
“”
奧斯曼帝國指揮中心一片混亂,蘇丹也是虛汗直流,不知道該怎麽辦?爭吵沒有結果,蘇丹下令大軍暫時停止行動,外出的軍隊,全部收攏回來。
到了晚上,各地都有逃出來的士兵們向蘇丹大帳報信,很多地方都已經被大明朝軍隊占領了。綜合起來,奧斯曼帝國蘇丹和群臣們已經判斷出來,大明朝軍隊,是渡過伏爾加河之後,分南北中三路從東向西開了過來。本來留在頓河東岸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就很少,根本擋不住的明朝軍隊的進攻。蘇丹明白,他們通過大高加索山脈進行補給的和後退的路線已經被大明朝軍隊截斷了。這些該死的大明朝軍隊出手真是狠辣,話說的還有些軟事做的格外硬。這十分和他們堅強的意識有關係。
和大明朝接觸之後,蘇丹總結的大明朝人行事非常有章法,所有事情都不是亂來的。而且想做的一定做到絕對不含糊,表現的意誌非常堅強。現在不管是啥原因,啥手段,大明朝決心拿到高加索山以北,伏爾加格勒以南,第聶伯河以東的這一塊地方,恐怕是勢在必得,憑自己的實力根本擋不住。可是就這樣放手了,實在是不甘心。再說了,他們還要求自己不要進攻俄羅斯帝國,很可能是俄羅斯帝國獻出了這塊地方換來大明朝幫助他們承諾,如果是這樣,恐怕奧斯曼帝國還真的要狼狽的敗回去了。不過蘇丹清楚,如果這樣,自己的這個蘇丹也就做到頭了。那樣還不如自己戰死在沙場呢!
有了不怕死的決心,奧斯曼帝國蘇丹也就知道該怎麽辦了。
蘇丹重新召集軍事會議,下令立刻向莫斯科進軍,向頓河東岸的剩餘的軍隊下令,通知他們立刻渡過頓河來到頓河西岸。派出十萬騎兵,在頓河西岸布防,如果大明朝軍隊膽敢渡河立刻消滅他們。同時命令所有戰船開進頓河,協助防守頓河一線。
蘇丹沙啞這聲音說:“大明朝十分強大,我們不願意和他們開戰,可是他們已經向我們動手了。我們是不得不還擊。我們必須乘大明朝軍隊還沒過來,迅速的解決俄羅斯帝國。然後回過頭來,再對付大明朝軍隊。不然我們啥也得不到,地方得不到,起碼的尊重也得不到。我清楚,留下十萬騎兵對付大明朝軍隊,很可能擋不住他們,可是你們要盡全力阻止他們,為我們進攻莫斯科爭取時間。”
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勇氣和決心獲得了文武們的一致支持,他們一個個也是熱血沸騰,為有這樣一個在危難中果敢決斷的蘇丹感到驕傲。
不過,有一個人給奧斯曼帝國蘇丹出了個昏招,腦袋衝動的蘇丹還聽取了他的意見。
他說:“陛下,我們伊斯坦布爾還有很多大明朝商人,還有他們很多商鋪甚至票號。那個票號,給來往的各國商人進行匯兌,沒有幾十萬兩銀子支撐不了。那也是他們軟肋,我們看我就把他們都捉起來,用他們的電報通知他們,如果不退兵,後果很嚴重!”
蘇丹聽了這話,有些猶豫。可是其他人也說:“對啊!陛下,兩國交戰了,就不要顧及太多了。”
有一人說:“是啊!這是他們先挑起的事端,就是要付出代價!”
也有人說:“不妥,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任何退路了!”
“”
最後還是蘇丹說:“不管了,通知伊斯坦布爾將所有大明朝商人的鋪子都封了,所有人都捉起來!”
大高加索山地區有多個,溝通南北的關隘,現在都被奧斯曼帝國軍隊占領了,這些關隘都是給前方運送給養的通道。前方有一百多萬將士,每天運輸車輛馬匹駱駝是絡繹不絕,所有關隘白天都是大開關門,根本沒有人會想到有人前來奪取關愛的事,特別是前方打敗了俄羅斯帝國軍隊之後,很多關口晚上都不慣關門。
騎兵第一軍,分出來幾撥先頭輕騎兵隊伍,快速突襲。他們戰術都是非常簡單,遠遠地看到關門,騎兵快速前進,越過所有奧斯曼帝國軍隊,這些奧斯曼帝國軍隊發現他們,想向關口報信兒都來不及。等他們靠近關口,突然戰馬加速衝上去,自動步槍一陣掃射就將守門的士兵都打倒,然後迅速占領關門,再占領整個關隘城堡。幾個城堡關隘差不多都是半天之內迅速解決的。
等守關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反應過來,想奪回關隘的時候,後麵的大隊騎兵已經趕了過來。他們就回天乏力了。
李威聽到李魁他們在伏爾加河那邊,第二軍在大高加索山這邊都出奇順利的解決了問題,知道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超乎預計的完成了。這個時候,接到李威電報後,張知木才讓窯崗電台和電視台插播了這個重要新聞。伊斯坦布爾、莫斯科、烏拉爾山、厄爾布爾士山的廣播電台也同時廣播了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不但在大明朝全國掀起了熱議,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也都開始一陣議論。
很快的正個西方各國也都得到了這消息。這個消息,給整個西方世界帶來的震驚,遠超過了窯崗人的預計。他們實在是覺得大明朝實在是太恐怖了,現在的大明朝人,遠遠比當年的**成吉思汗還讓人恐怖。他們不但是海上無敵,就連兩個強大的帝國,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沒放在他們眼裏,要是這樣,大明朝人打過西方來,也是很快的事。
這次,西方各國在互相聯係已經不是上次那樣互相扯皮的事。
窯崗騎兵第二軍突襲占領了大高加索地區所有的關隘,將奧斯曼帝國軍隊趕出了很遠,就將守備任務交給了帶著大炮過來的接防的步兵。他們沿著大高加索山南麓一直開向東麵的黑海沿岸。然後沿著黑海向西,直奔頓河東岸。
李威指揮著步兵幾乎沒有遇到阻擋就到了頓河西岸,結果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先到頓河沿岸的騎兵們,在岸上還沒高興太久,就遭到了頓河上奧斯曼帝國戰船的炮擊,突然炮擊,將二十多名蒙古騎兵給打死了,有幾十名被炸傷。
這件事兒可是讓李威氣的發抖。心說,“還有人敢在老子麵前玩炮!”
他命令重炮師趕緊開到前麵去!而且要秘密前進,不許被河上戰船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