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公開大審判布置海外滲透


    和窯崗招生工作同樣引起大家注意的事,就是窯崗第一次進行的公開大審判。


    這次送回窯崗直接進行審判的各地謀反要犯就是近百人,同時在全國各地逮捕羈押的犯人有幾千人。


    窯崗這次審判之初,召開了一次記者會,公布的一個主要審判原則,就是完全按照窯崗公布的法律,窯崗法律不涉及到的地方,按照大明朝法律審判,還有一點,這次審判所有犯人都不進行刑罰逼供,而是重證據,再就是審理清楚之後,確認犯人家人沒有參與謀反的,罪不及家人,一人犯罪一人當。


    以前,窯崗宣傳他們的法律的時候,大家隻是覺得有點意思,現在真的到了用這些法律的時候,才真的引起大家的注意。窯崗廣場議論的人們,很多不相信,窯崗這些領導會放過那些謀反者的家人。更有人擔心,要是不處理他們的家人,會不會更有人沒有了後顧之憂,參與到謀反這樣的事中來了。


    由於案犯太多,法庭初審工作在幾個法庭同時進行。


    初審的時候,各種疑犯表現的差異很大,很多一進威嚴的法庭就腿軟下跪。法庭尊重他們人格,雖然給他們帶著手扣子,但是安排了座位給他們。


    不但是疑犯第一次在這樣法庭審判,大多數參加旁聽民眾也都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法庭。


    很多疑犯表示隻要罪不及他們家人,願意揭發同犯。這些人揭發不但記錄在案,還進行了同期錄音。


    有些死不認罪的人聽到同案的揭發錄音,還有他們開會密謀時的錄音,一個個都崩潰了。同案的揭發,對他們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之間彼此太了解。


    也有些人知道自己是必死無疑,死硬的啥話不說。不過這不耽誤檢察官用證據說話。


    最後的審判時,有些疑犯非要說自己是奉皇上之命,做的事是為了朝廷。


    崇禎皇上每天都聽審判的實況廣播,實在忍不住的崇禎皇上親自到法庭上質問他們,是奉那個皇上行事的,為了那個朝廷做事的。


    這些犯人做夢也想不到皇上回來和他們對質,他們覺得法庭既然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就胡說一下,覺得皇上反正也不知道。


    皇上的到來,徹底擊碎了他們狡辯的企圖。隻好乖乖的認罪,請求法庭從輕處罰。


    審理這樣案件時間是漫長的,這也是李岩和張知木希望的,這樣吸引大家注意,報紙廣播不斷地報道宣傳,也能增加大家法律意識。


    趁著大家熱情很高,窯崗報紙報道了招收律師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的消息。消息說:以往專門為百姓寫訴狀的,還有今後願意為百姓們做辯護的人,需要進行培訓。經過考試培訓合格的,最高法院會發給律師證書。持有律師證書的律師,可以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而且受國家保護和管理。招生考試合格的,要在窯崗政法學院學習兩年,而且年齡不限。


    這個消息,對於過去那些“訟棍”,可是天大的喜訊,他們沒想到,他們這行也會是一個國家保護的正當行業了。報名的遠超過了李岩當初預想。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好地選一些人。張知木提醒李岩,這第一批律師的人品和才能同樣重要,他們的好壞,很可能對整個司法的影響都會很大。


    審判進行的同時,這邊招生工作也在進行。今年的招生人數比去年又擴大了。原來的商貿政法學院,分別成了窯崗商學院和窯崗政法學院,新成立了計算機學院,交通學院。窯崗醫學院和師範學院招生人數都擴大了一倍還多。


    今年的畢業生,一半分配工作,一半兒留在學校,繼續按研究生培養,準備做教師。


    張知木和盧炳義,還有各個學院的院長開會研究,加強各學院試驗條件,提高科研能力。要求更多的在生產的工程技術人員回到學院繼續深造,回來參加教學工作。這樣可以讓一線技術人員有靜下來總結提高的機會,也能提高學院的教學水平。


    忙完了招生工作,窯崗的各單位也搶完了畢業生,張知木去見崇禎皇上,和他說了一起去參加新船交付儀式,還有去參加嘉陵江第一級水庫建成儀式的事。


    崇禎皇上連說:“好好!這事朕最願意參加。”


    說完崇禎皇上有些自嘲地說:“這人啊也怪了!是越出去走,越想走!沒事的話,在家裏麵還真的呆不住。想來也怪,在紫禁城裏的時候,那是一步不想離開,就覺得紫禁城裏麵好!”


    “嗬嗬!皇上那是不放心出去吧?”張知木說。


    “是,也不全是!”崇禎皇上說,“那時候沒有你們窯崗這些人,也沒有窯崗這樣的地方,到了哪裏還不是一樣,也就不願意走了!”


    “我們這次出去,一是參加新船交付給水軍的儀式,二是參加嘉陵江那座水庫的完工儀式,還有一點就是,今年長江沿線洪水很大,很多地方都遭了災。我們也去看一看!”張知木說。


    “對對!朕聽說了,今年的水災損失不小。有些村莊整個都衝沒了,很多田地都成了澤國。災民安置也花費不小吧?”崇禎皇上說。


    “花銀子我們不怕,可是有些地方,花銀子也沒用,他們田地都衝沒了,成了河道,水退下去也沒法耕種了!還有很多百姓們需要移民安置。可是百姓們都是故土難離,做工作很費力氣。”


    “哎呀!我們日本那邊,還有西麵都需要移民,盡量安置他們吧!”崇禎皇上說。


    “我們給每位願意移民過去的都補貼了不少銀子,我們西麵的官員還答應好了,移民到了,都能有住處,都能落地生根。這樣才有一部分人同意過去!”張知木說。


    “嗬嗬!”崇禎皇上苦笑著說,“過去我們管不起的時候,百姓們是哪裏管吃的就會到哪裏去。現在可倒好,不給銀子還不去。好像是誰欠他們似的!”


    “這樣說明現在百姓們日子好過了,也格外相信我們不會不管他們,他們心裏有數!”張知木說,“既然百姓們信任我們,我們真的不能不管!”


    “你們是有這個心,也有這個能力。”崇禎皇上歎口氣說,“唉!要是沒有銀子糧食,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張知木知道,崇禎皇上的感歎是有感而發。這個人算是使勁盡了自己的全力要當一個好皇帝,可是也隻能是徒喚奈何!


    這次出行,閻伯駒沒有跟著,但是陸成祥一起去了。由於還沒開學,張知木把小青和小虎也帶著。崇禎皇上也把下小公主和小皇子帶上了。陳玉峰也把兩個孩子帶上。這回火車上孩子們多了,也就熱鬧了。由於這次路線還是向南,小紅玉和劉班主也要回來家處理點事情,也一起跟著。還有李治這次也跟著了。


    本來臨走的時候,陳玉峰問張知木:“我們是不是等審判的事完了再走呢?”


    張知木說:“不必,我們今後盡量不幹涉審判的事,我們離開之後審判完了最好!就是要大家知道,審判就是法院的事。”


    其實崇禎皇上也想等到審判結果再走,也是張知木勸了一番,崇禎皇上隻好跟著走了。


    他們的路線是從窯崗到開封換乘客船一起到鎮江基地,參加完新船交付使用典禮之後,再乘船到漢口停一下,接上李茂一起進漢水,通過那條新挖的運河進嘉陵江到嘉陵江水庫。


    孩子們是第一次到南方去,早就興奮地睡不著覺,晚上都能聽到小青偷偷的和昭陽公主通電話。一直到火車開動了,孩子們知道這次南方之行算是真的成了。激動地孩子們哪裏還能在車廂裏麵呆著住,到處跑著,各車廂的亂竄。


    餐車上人多太亂,將楊玉琳趕到小紅玉的包房,張知木和陸成祥李治聊了起來。


    這次主要談的是關於海外的事。


    張知木說:“我們的生產能力越來越強,要是不擴大海外市場,我們很容易造成國內市場飽和。尤其是我們水軍越來越強大,我們海外貿易,必須跟著水軍走向世界。”


    陸成祥說:“這些事我們不怕。我們自己有人,另外,鄭芝龍他們福建那邊,有很多能走向海外的人。廣州那邊也有人,我們的可以以這兩個地方為基地向外發展。”


    “走出去,這是一方麵,我還想在上海這邊,建設一個對外的商貿碼頭,這是要建一個大碼頭,各種各樣船都能停靠的大碼頭,其他附屬設施都要齊全。這是栽下梧桐樹,吸引鳳凰來。有了這樣提供完善服務的碼頭,就可以吸引各國商人過來。我們要走出去,引進來兩條腿走路!”


    “好啊!”陸成祥說,“回來的時候,我帶人在鎮江下船,先到上海鎮去看看!看看張總選定的寶地倒底是啥樣?”


    一直沒說話的李治說:“一直忙著,沒顧上和陸總說說,我們派到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人員的事,今天正好張總在,我們研究一下吧!”


    “是這樣,這次我們想利用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向我們購買軍火的機會,我們準備向他們提出幾個條件,一個是要在伊斯坦布爾和莫斯科建立我們商鋪票號,同時要建設電影院和廣播電台。這需要他們皇帝蓋上大印簽署協議同意,不是象現在稀裏糊塗的就做了的事。這樣我們才能繼續賣給他們軍火。否則免談!”


    “張總,你說的商鋪票號對我們有好處,我理解,可是你要在那裏建設電影院,廣播電台我就不理解了,那需要話很多銀子,還是賠銀子的事!”李治沒明白張知木的意思。


    “銀子我們要掙!”張知木說,“可是我們要想在他們那裏有影響力,就要用我們文化滲透進去。向他們宣傳我們文化,我們政治理念,吸引他們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之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也有影響力。我們慢慢滲透之後,再憑借我們經濟實力,慢慢就可以在他們那裏找到代言人,進而通過他們施加我們影響。這是一個漫長過程,但是必須有人持續不斷地做下去。最後達到控製他們國家的目的。這要比武力占領來的更隱秘。”


    “隻要我們的人跟著商鋪進去了,有機會接觸他們當地人,我們就可以物色能為我們服務的人,甚至控製住一些為我們服務的人。”李治說。


    “那樣做的工作是必須的,但是長期思想滲透更重要。你們海外工作,要花費更多的精力研究這事。要具體研究各國的不同情況。今後要作到,世界上哪個地方出了事,我們都能有能力做出點我們的努力,而不是靜靜看著!這樣才是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力量的表現!這是我們軍事和經濟能力另一種延伸。今後世界上哪裏出了問題,我們軍艦都可以到場,而我們的人應該早就到了!這是你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張知木想給李治講講顏色革命的事,可是覺得還有些早。李治他們做海外工作,還隻是初級階段,今後要學習東西還多呢!


    “我們水軍強大了之後,不是可以開到海外嗎?”陸成祥問。


    “這是硬的一手,滲透進去,就是軟的一手。其實憑借我們經濟實力,收買的對手國家的官員為我們服務,達到我們的目的,是成本最低的手段!”張知木說完,李治和陸成祥對了一下眼色,都覺得張知木有些可怕。


    他們哪裏知道,這就是前世時張知木他們國家經曆的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