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審判要開始地鐵要開通
盧炳義回到嘉峪關,專列就繼續向回走去。
餐車上,喝著茶,張知木問到:“盧先生!段先生和唐先生怎麽沒有和你一起回來啊?”
“他們啊!還要沿著塔裏木河向上遊走,他們不親自走一趟心裏不放心。”盧炳義說,“塔裏木河季節性太強,枯水嚴重的時候都要斷流,對航運影響很大。我們已經有幾條挖沙船在疏通,可是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唐先生想看看有沒有啥一勞永逸的辦法。段先生也看看公路和鐵路的走向。那邊要想控製好,航運、公路、鐵路都要盡快的修通。本來我也想跟著去看看,可是馬上就到了招生的時候,今年招生工作變化不小,招生人數又多。我不回去不放心!”
“嗯!今年師範學院招生人數,還需要大大增加才行!”張知木說。
這時候,在一邊喝茶的大學士範景文說話了,“張東家,我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能說嗎?”
“哎呦!範大人何必這麽客氣,有話盡管說嘛!”自從大學士範景文出使安南、暹羅、寮國等國,張知木對範景文還是很有好感的。
“是這樣,我看到窯崗培養的教師,和我們以往的文人是不一樣,主要是他們要學習很多數學物理化學等內容,因此也能用這樣的知識再去教學生。現在你們還要擴大師範學院的招生,是想將來有更多的老師培養更多的學生。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是需要四年以後才能見到效果的。現在很多地方都缺合格的老師,四年時間太久了,這樣要耽誤很多學生。”範景文說。
張知木知道範景文沒想好主意不會講話,他講話也不會就提出這樣問題,因此沒有打斷他的話頭。
範景文看到大家都很注意的聽自己說話,繼續說:“我建議啊,我們現在有很多已經學習很多文化的人,他們雖然沒有學習過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課程,可是他們起碼對我們語言文字非常精通,不如招聘一批這樣有文化的人,專門培訓他們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因為他們不需要從文學開始學習,短時間就能見到效果,是不是就可以很快的培養出來一批老師了!?”
聽了範景文的話,盧炳義一拍手說:“哎呀!範大人的建議太好了。我們可以專門招收一批這樣的人,培養一年兩年之後,再去教小學生應該沒問題啊!”
張知木也說:“範大人的建議好!我們回去就發一個通知,這次招生完了,馬上就給各地分配名額,專門找那些有文化的人來進行培訓,年紀都可以放寬一些,盡快的培養一批老師,這樣事絕對不能再等了!”
“這件事我親自來辦!盧炳義直接將事情攬了過去。
看到自己的也建議受到重視,而且馬上就被采納了,範景文自然是十分的高興。崇禎皇上看到自己的人露了臉,自然更是高興,“張東家,朕還有一個建議!”
“皇上有事盡管吩咐!”張知木客氣的說。
“像那些我們剛占領的地方,恐怕暫時還不需要啥數學物理化學,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文化教化他們,我們現在有很多無所事事的文人,可以用他們去做教化的工作。而且這樣的人年紀也完全可以放寬一些。那些很有學問的人,往往年紀要高些,不過教學還是能勝任的!”
“皇上的意見非常好!”張知木說,“不過,我們一直在招那些有學問的人才,可是很多人寧可在家賦閑也不肯出來做事,真是沒有辦法!”
“嗬嗬!”範景文一笑說,“這樣的事,請我們皇上發一句話就行了!”
“嗬嗬!”崇禎皇上也是一笑說,“朕回去發一份通告,請有才能人士出來為國家做事,他們自然就出來了!”
張知木明白,很多文人不認可窯崗人作為正宗,不願出來,可是皇上發話了,這些文人就能有理由出來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自認為有本事的人,不願意跟著大溜出來應聘,認為那樣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因此也不出來。皇上發話了,他們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理由。
張知木說:“其實,我們全國加起來讀書的人不少,要是動員起來衛國出力,那就不得了了!”
盧炳義說:“這樣就太好了!這幾年,我們大明朝新生的孩子太多了,過不了幾年,都到了應該讀書的年齡,現在要是不早點準備,到時候就耽誤事了!我覺得我們必須抓緊做的事就是培養老師建學校。再就是加快電網普及。我看到了很多沒有電的地方,和我們脫節嚴重,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收音機電視機啥,因為很多地方沒有電。”
“我們現在不是有半導體收音機嗎?”張知木問。
“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很多人買不起收音機,買得起收音機的,也用不起電池!”盧炳義說。
這個話題有些沉重,大家都靜了下來。
張知木突然想到了一個前世的發明,馬上說:“我有一個主意,我們可以研製一種,可以象給時鍾上弦一樣給一個恒力彈簧上勁兒,然後利用彈簧貯藏的能量帶動發電機發電供給收音機。這樣的收音機就可以手動上弦做能源,不用電池了!以後每個村子免費給發一個,讓我們所有村莊都能收聽廣播。”
盧炳義說:“哎呀!要是能研製出來這樣的收音機可就太好了!我們有太多的地方不通電了。”
崇禎皇上也說:“張東家,你是怎麽想起來這樣的好主意的?你說的這種收音機,啥時候能研製出來?”
“哈哈!”
大家笑了一陣兒,張知木說:“我看啊!我們皇上遇到事,比誰都著急!”
張知木他們一行人回到窯崗,一場好戲正好開始。
李岩組織的對那些謀反犯人的公開審判就要開始了。
李岩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張知木,這讓楊玉琳有些不悅,她不想讓張知木還沒休息就直接開始工作。不過,楊玉琳也知道,李岩一定是有啥急事,負責不會從車站就把人接走。
張知木跟著李岩來到他的辦公室,李岩將門關緊,對張知木說:“我就等你回來呢!關於那些謀反罪犯審理,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文件我們都整理了很多,人證物證等我們收集了的很充分。這次案件的審理是我們窯崗人的第一次,我還是擔心有啥想不到的,想請你來把把關!”
“我糾正你一句話,這些人沒有審判定罪之前,不是罪犯,隻能叫犯罪嫌疑人。還有,關於審判的事你必須按照我們製定的法律來執行,我隻能從程序上幫你們把關,至於如何定罪,由你們根據法律來定。而且,今後任何人也不準幹涉司法機關的獨立審判權力。”張知木說,“其實,你們也不用太緊張,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成熟完善的過程,就是審理過程中發現啥疏漏,我們也可糾正改進。還有,審判過程中發現不能當庭解決的問題,還可以休庭,甚至延遲審理。這些主動權都在你手裏!”
“嗯!這些事我們都想過,你這麽一說我心裏更踏實了!我生怕搞的不好對我們有啥影響!”李岩也輕鬆了點兒。
“那麽我們明天就開始正式審理!”李岩說。
“嗨!你們早就該開始了!我就是想不在家,放手讓你們做這件事!”張知木說。不過,張知木也理解,李岩是第一次做這麽大的事,還要公開審理。法庭上,還會有各界人士和記者旁聽,李岩他們有些緊張可以理解。
兩人正說著話,李岩身上傳來了“滴滴”的聲音,張知木問:“怎麽?傳呼機用上了?”
李岩起身說:“嗯!張總,這東西真方便,找個人太方便了!”說著給傳呼台去了電話,結果是紅娘子在傳呼台留言,讓他早點兒回家吃飯。
李岩苦笑一聲說:“嗬嗬!大家剛開始用這東西,都在新鮮階段。你看,本來可以直接把電話打過來的,可是她偏不,要在傳呼台留言,你說是不是很有意思!”
“嗬嗬!我可是堅決不帶這東西!”張知木說。
“哎呀!你是沒在家啊!拍賣傳呼號的時候,人們象瘋了一樣的搶號,就像銀子不是掙出來似的!”李岩說。
“多虧玉琳和陸先生想的周到,給我們公司自己留出來的有些號碼。”張知木說,“條件許可,年底前還可以放一些號碼!這樣也可以增加人們信息的意識!”
張知木回到家一進屋,小虎小青就圍了上來,兩個孩子對張知木很依賴,張知木也很惦記他們。不過,張知木看到兩人孩子每人手裏麵拿著一個傳呼機,其中一個還是鍍金的。
張知木問:“哎呦,你們兩個怎麽有傳呼機了?”
“哎呦!哪是我們的啊?”小青說,“這個好的紅玉姑姑的,這個是玉琳姑姑的,我們就是拿過來玩兒一下。”
張知木明白了,兩個孩子等自己回來給弄傳呼機呢,“行啊!你們兩個傳呼機的事,我來想辦法!”
兩個孩子眼睛都是一亮。
這時小紅玉抱著孩子過來說:“哎呀!你們不在家不知道,現在窯崗人滿大街的都是掛著傳呼機到處亂逛,生怕別人看不見他們身上的傳呼機。你說可笑不?現在名片上沒有傳呼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黃玉坤過來說:“電話局的人說,現在電話的通信量,明顯的上升。交換機經常打的出毛病!”
“這才是開始!有後傳呼機能顯示漢字的時候,你們瞧著,傳呼機的事多著呢!”張知木說。
“舅舅!以後傳呼機還能顯示漢字嗎?”小虎感興趣問。
“當然能,清風子師傅他們正在研究選擇能有偏振能力的液晶,等他們找到了,就可以研製液晶顯示單元,那時候傳呼機就可以顯示漢字了!”
楊玉琳過來說:“剛回來就不讓人閑著!我剛剛知道,我們地鐵**線馬上就要開通,就等著你回來呢!馬上準備參加通車典禮吧!”
盧炳義回到嘉峪關,專列就繼續向回走去。
餐車上,喝著茶,張知木問到:“盧先生!段先生和唐先生怎麽沒有和你一起回來啊?”
“他們啊!還要沿著塔裏木河向上遊走,他們不親自走一趟心裏不放心。”盧炳義說,“塔裏木河季節性太強,枯水嚴重的時候都要斷流,對航運影響很大。我們已經有幾條挖沙船在疏通,可是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唐先生想看看有沒有啥一勞永逸的辦法。段先生也看看公路和鐵路的走向。那邊要想控製好,航運、公路、鐵路都要盡快的修通。本來我也想跟著去看看,可是馬上就到了招生的時候,今年招生工作變化不小,招生人數又多。我不回去不放心!”
“嗯!今年師範學院招生人數,還需要大大增加才行!”張知木說。
這時候,在一邊喝茶的大學士範景文說話了,“張東家,我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能說嗎?”
“哎呦!範大人何必這麽客氣,有話盡管說嘛!”自從大學士範景文出使安南、暹羅、寮國等國,張知木對範景文還是很有好感的。
“是這樣,我看到窯崗培養的教師,和我們以往的文人是不一樣,主要是他們要學習很多數學物理化學等內容,因此也能用這樣的知識再去教學生。現在你們還要擴大師範學院的招生,是想將來有更多的老師培養更多的學生。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是需要四年以後才能見到效果的。現在很多地方都缺合格的老師,四年時間太久了,這樣要耽誤很多學生。”範景文說。
張知木知道範景文沒想好主意不會講話,他講話也不會就提出這樣問題,因此沒有打斷他的話頭。
範景文看到大家都很注意的聽自己說話,繼續說:“我建議啊,我們現在有很多已經學習很多文化的人,他們雖然沒有學習過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課程,可是他們起碼對我們語言文字非常精通,不如招聘一批這樣有文化的人,專門培訓他們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因為他們不需要從文學開始學習,短時間就能見到效果,是不是就可以很快的培養出來一批老師了!?”
聽了範景文的話,盧炳義一拍手說:“哎呀!範大人的建議太好了。我們可以專門招收一批這樣的人,培養一年兩年之後,再去教小學生應該沒問題啊!”
張知木也說:“範大人的建議好!我們回去就發一個通知,這次招生完了,馬上就給各地分配名額,專門找那些有文化的人來進行培訓,年紀都可以放寬一些,盡快的培養一批老師,這樣事絕對不能再等了!”
“這件事我親自來辦!盧炳義直接將事情攬了過去。
看到自己的也建議受到重視,而且馬上就被采納了,範景文自然是十分的高興。崇禎皇上看到自己的人露了臉,自然更是高興,“張東家,朕還有一個建議!”
“皇上有事盡管吩咐!”張知木客氣的說。
“像那些我們剛占領的地方,恐怕暫時還不需要啥數學物理化學,完全可以用我們的文化教化他們,我們現在有很多無所事事的文人,可以用他們去做教化的工作。而且這樣的人年紀也完全可以放寬一些。那些很有學問的人,往往年紀要高些,不過教學還是能勝任的!”
“皇上的意見非常好!”張知木說,“不過,我們一直在招那些有學問的人才,可是很多人寧可在家賦閑也不肯出來做事,真是沒有辦法!”
“嗬嗬!”範景文一笑說,“這樣的事,請我們皇上發一句話就行了!”
“嗬嗬!”崇禎皇上也是一笑說,“朕回去發一份通告,請有才能人士出來為國家做事,他們自然就出來了!”
張知木明白,很多文人不認可窯崗人作為正宗,不願出來,可是皇上發話了,這些文人就能有理由出來的。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自認為有本事的人,不願意跟著大溜出來應聘,認為那樣會降低自己的身份,因此也不出來。皇上發話了,他們就可以給自己一個理由。
張知木說:“其實,我們全國加起來讀書的人不少,要是動員起來衛國出力,那就不得了了!”
盧炳義說:“這樣就太好了!這幾年,我們大明朝新生的孩子太多了,過不了幾年,都到了應該讀書的年齡,現在要是不早點準備,到時候就耽誤事了!我覺得我們必須抓緊做的事就是培養老師建學校。再就是加快電網普及。我看到了很多沒有電的地方,和我們脫節嚴重,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收音機電視機啥,因為很多地方沒有電。”
“我們現在不是有半導體收音機嗎?”張知木問。
“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很多人買不起收音機,買得起收音機的,也用不起電池!”盧炳義說。
這個話題有些沉重,大家都靜了下來。
張知木突然想到了一個前世的發明,馬上說:“我有一個主意,我們可以研製一種,可以象給時鍾上弦一樣給一個恒力彈簧上勁兒,然後利用彈簧貯藏的能量帶動發電機發電供給收音機。這樣的收音機就可以手動上弦做能源,不用電池了!以後每個村子免費給發一個,讓我們所有村莊都能收聽廣播。”
盧炳義說:“哎呀!要是能研製出來這樣的收音機可就太好了!我們有太多的地方不通電了。”
崇禎皇上也說:“張東家,你是怎麽想起來這樣的好主意的?你說的這種收音機,啥時候能研製出來?”
“哈哈!”
大家笑了一陣兒,張知木說:“我看啊!我們皇上遇到事,比誰都著急!”
張知木他們一行人回到窯崗,一場好戲正好開始。
李岩組織的對那些謀反犯人的公開審判就要開始了。
李岩親自到火車站迎接張知木,這讓楊玉琳有些不悅,她不想讓張知木還沒休息就直接開始工作。不過,楊玉琳也知道,李岩一定是有啥急事,負責不會從車站就把人接走。
張知木跟著李岩來到他的辦公室,李岩將門關緊,對張知木說:“我就等你回來呢!關於那些謀反罪犯審理,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文件我們都整理了很多,人證物證等我們收集了的很充分。這次案件的審理是我們窯崗人的第一次,我還是擔心有啥想不到的,想請你來把把關!”
“我糾正你一句話,這些人沒有審判定罪之前,不是罪犯,隻能叫犯罪嫌疑人。還有,關於審判的事你必須按照我們製定的法律來執行,我隻能從程序上幫你們把關,至於如何定罪,由你們根據法律來定。而且,今後任何人也不準幹涉司法機關的獨立審判權力。”張知木說,“其實,你們也不用太緊張,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成熟完善的過程,就是審理過程中發現啥疏漏,我們也可糾正改進。還有,審判過程中發現不能當庭解決的問題,還可以休庭,甚至延遲審理。這些主動權都在你手裏!”
“嗯!這些事我們都想過,你這麽一說我心裏更踏實了!我生怕搞的不好對我們有啥影響!”李岩也輕鬆了點兒。
“那麽我們明天就開始正式審理!”李岩說。
“嗨!你們早就該開始了!我就是想不在家,放手讓你們做這件事!”張知木說。不過,張知木也理解,李岩是第一次做這麽大的事,還要公開審理。法庭上,還會有各界人士和記者旁聽,李岩他們有些緊張可以理解。
兩人正說著話,李岩身上傳來了“滴滴”的聲音,張知木問:“怎麽?傳呼機用上了?”
李岩起身說:“嗯!張總,這東西真方便,找個人太方便了!”說著給傳呼台去了電話,結果是紅娘子在傳呼台留言,讓他早點兒回家吃飯。
李岩苦笑一聲說:“嗬嗬!大家剛開始用這東西,都在新鮮階段。你看,本來可以直接把電話打過來的,可是她偏不,要在傳呼台留言,你說是不是很有意思!”
“嗬嗬!我可是堅決不帶這東西!”張知木說。
“哎呀!你是沒在家啊!拍賣傳呼號的時候,人們象瘋了一樣的搶號,就像銀子不是掙出來似的!”李岩說。
“多虧玉琳和陸先生想的周到,給我們公司自己留出來的有些號碼。”張知木說,“條件許可,年底前還可以放一些號碼!這樣也可以增加人們信息的意識!”
張知木回到家一進屋,小虎小青就圍了上來,兩個孩子對張知木很依賴,張知木也很惦記他們。不過,張知木看到兩人孩子每人手裏麵拿著一個傳呼機,其中一個還是鍍金的。
張知木問:“哎呦,你們兩個怎麽有傳呼機了?”
“哎呦!哪是我們的啊?”小青說,“這個好的紅玉姑姑的,這個是玉琳姑姑的,我們就是拿過來玩兒一下。”
張知木明白了,兩個孩子等自己回來給弄傳呼機呢,“行啊!你們兩個傳呼機的事,我來想辦法!”
兩個孩子眼睛都是一亮。
這時小紅玉抱著孩子過來說:“哎呀!你們不在家不知道,現在窯崗人滿大街的都是掛著傳呼機到處亂逛,生怕別人看不見他們身上的傳呼機。你說可笑不?現在名片上沒有傳呼號,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黃玉坤過來說:“電話局的人說,現在電話的通信量,明顯的上升。交換機經常打的出毛病!”
“這才是開始!有後傳呼機能顯示漢字的時候,你們瞧著,傳呼機的事多著呢!”張知木說。
“舅舅!以後傳呼機還能顯示漢字嗎?”小虎感興趣問。
“當然能,清風子師傅他們正在研究選擇能有偏振能力的液晶,等他們找到了,就可以研製液晶顯示單元,那時候傳呼機就可以顯示漢字了!”
楊玉琳過來說:“剛回來就不讓人閑著!我剛剛知道,我們地鐵**線馬上就要開通,就等著你回來呢!馬上準備參加通車典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