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眾將軍到機場大開眼界
張知木苦笑著說了一句“一刻也不讓我閑著啊!”接過電話,“皇上你好!”
“哎呦!張東家,想打通您的電話不容易啊!”崇禎皇上顯然有些不滿了,話裏味道有些不對。
“哦!皇上別生氣,這幾天我們趁著軍隊代表們都回來開會,我們接著開了一個軍事方麵的會議。我告訴他們這次會議很重要,絕對不許打擾我們。我們會議也是封閉式,電話也不許打進會場!”張知木耐心地解釋說。
聽張知木耐心地解釋,不管啥理由,崇禎皇上氣已經順了。他不滿意的其實是這樣的會議沒讓他參加,可是沒法說出來,給張知木打電話一直打不通,就覺得不受重視,心裏憋火。聽到張知木還是非常客氣的耐心解釋,火也就消了,“哦!是這樣啊!軍事上的事都布置完了?”
“都布置完了!這樣我也就省心不管了。民眾代表大會上隻能說些大目標上的事,具體怎麽做,我們還還需要開會研究一下。再剩下的事就讓指揮中心去管吧!”張知木說。
“是啊!窯崗的將軍們都能獨當一麵!”崇禎皇上歎口氣說。
“其實幾位大將軍,還是原來朝廷培養出來的。象周遇吉、薑鑲、寧德、吳三桂都是原來的大將軍啊!”張知木有些諂媚的說。
“嗬嗬!隻有這個吳三桂還知道過來看看朕,那些東西早就沒把朕當回事了!”崇禎皇上憤憤的說。
“哎呦!皇上這事您就怪我吧!”張知木說,“寧德、薑鑲、李魁、孫傳庭他們幾位,勉強開完會就趕回西麵去了。西麵的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已經開戰了,他們沒時間向您告別,走前他們委托我向皇上問好,他們給您帶回來的禮物還在我這裏!皇上千萬不要怪他們!”
“哦!西麵又開戰了?”崇禎皇上說,“戰事要緊,朕不怪他們!”不過,崇禎皇上對張知木後麵說的話還是將信將疑,但是不管真假,張知木的話說的已經足夠了!
“西線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開戰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我們就一勸和名義將他們分隔開,同時占領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那塊地方。這樣的話,我們下麵的目標就是將邊界穩定下來。爭取一兩年內把西線的仗也打完。那樣我們就可以全力的搞經濟建設了!”張知木說。
“好好!要是能這樣就好啊!”崇禎皇上叫著好說,“不過,我們割了誰的肉也都是心疼,西夷人不會善罷幹休吧?”
“他們幹不幹休都不怕,從軍事實力上看,他們一起上也不是我們對手。隻要我們自己不內亂,沒誰能奈何我們。再說了,我們將仗打完了,也可以利用我們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不斷地去影響他們。和平時期,我們有和平時期的應對辦法!總之,我們可以采用各種連縱手段繼續對他們施加影響,我們語言學院培養的學生也應該發揮作用。”
“好啊!你們想問題就是長遠!對了,我們四夷館的那些官員到了窯崗之後,你們安排的非常好,有些人不但有自己的正式工作,還兼職在語言學院給學生們上課。我見到他們了,他們一個個都非常滿意!人盡其才正好!嗬嗬!”皇上上說到這也開心的笑了。
楊玉琳在旁邊小聲的嘟囔了一句:“可算是通上電話了,說起來就沒完!”
張知木瞪了楊玉琳一眼,對著話筒又說:“皇上,四夷館那些人可都是寶貝人才啊!今後我們和各國的聯係非常多。我也安排他們編訂各國語言和我們漢語的對照字典,這個事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完。我還會派人參與他們的工作來,給他們補充力量!”
“好好!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崇禎皇上讚許的說,“對啦!你看說起來就沒完,朕一直找你,我們包頭那邊的黃河大橋馬上通車,這個典禮你跟朕一起去熱鬧一下吧!不是為了等你,我們早就走!”
“哎呦!”張知木猶豫了一下說,“皇上,我就不去了!剛剛開完會,還有很多事需要落實一下。說實話,會開的我也有點累了!今年事還不少呢!蘭州黃河大橋今年也能通車,年底前開封黃河大橋也能通車。還有,嘉陵江那邊第一級水庫也能交付使用,典禮的事夠您忙的!我看這樣,蘭州大橋通車的時候,我陪皇上一起去,我們還可以向西一起到嘉峪關看看邊關將士們!”
“好!你就先好好歇歇吧!別太累啦!”崇禎皇上說,“說話好了,蘭州大橋通車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還有嘉陵江那邊我們也要一起去!”
“好好!”張知木說,“嘉陵江那邊的事,我們早點走,皇上把皇後娘娘也都帶上,我也把家人帶上,我們坐船走,從黃河進運河到長江,進漢水直奔嘉陵江我們順著嘉陵江再進長江然後回來。不然我們可以坐火車到天水,再乘汽車越過秦嶺,到漢中再乘船。皇上選一個路線吧!”
“嗬嗬!這事還早呢,不過說好了,我們一起去一趟!”崇禎皇上心情已經很好了,說起參加典禮的事格外有興趣。
剛放下電話,楊玉琳過來說:“怎麽樣,又把皇上哄好了?”
“什麽話?我啥時候哄皇上了,還又哄好了?”張知木說著,在楊玉琳豐滿的胸前摸了一把。
楊玉琳伸手掐了張知木一下,不過張知木感覺了掐的力度不夠。其實楊玉琳想不讓張知木摸到,張知木根本就摸不到。張知木順手就把楊玉琳摟了過來,楊玉琳伏在張知木身上,悄悄說:“今天睡我那吧?”
“睡你那幹啥?”張知木滿臉壞笑的問。
“嗬嗬!”楊玉琳也被逗樂了,反問,“你說呢?”
“不知道!”
“哎!”楊玉琳突然問,“會上說,建立新國家以後,實行一夫一妻製,那我們怎麽辦?”
“修了唄!”
“哎呦!”張知木胳膊上傳來了一陣劇痛,這樣的事楊玉琳可是沒客氣。
“哎呦!你至於這麽狠嗎?”張知木說,“一夫一妻是以後的事,已經有的還真能都休了嗎?倒時候,沒了你們我還不幹呢!”
“真的留一個,你到底留誰?”楊玉琳的問題其實還是老問題,不過原來的問法是“我三個,你最喜歡誰?”
回答這樣的問題,張知木也很有經驗,“當然是留你啦!”就像以前回答的,“最喜歡的是你啊!”
楊玉琳哪裏不知道張知木的套路,可是和所有女人一樣,就是願意聽這樣的回答!
“哎!差點兒忘了,你和小紅玉走後,李雲鶴還來電話了!”
“嗯!李雲鶴他們那邊的飛機應該有點兒效果了!”張知木說,“還有幾位大將軍們沒走,我明天帶他們一起去看看李雲鶴他們的飛機!”
“明天我也個你去看看!”楊玉琳說。
“好啊!聽話明天就帶你去!”
“還要怎麽聽話啊!”
“”(少兒不宜!)
幾位沒離開窯崗的大將們,聽說去看新研製的飛機,無一例外的都要去飛機場看一看。第二天,一個長長的車隊從窯崗出發,直奔機場了。張知木特意請柳成璜和他坐一輛車。
車子一動,柳成璜就說:“張總,我回到南洋那邊,把事情安排好馬上就回來接管空軍的事。這事我和李威將軍已經碰了幾次。空軍這邊的基礎已經有了,李將軍在這上花費了不少心血。飛行員已經培訓了幾個班次,每年都新招一批飛行員。”
“嗯!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空軍的作用將來會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這也是我們準備調你回來的原因。關於空軍,不論是陳叔還是歐陽先生都格外關注,此事非同小可。你回來以後,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空軍學院,不但要培訓飛行員,還要培養航空人才。生產航空設備的工廠,你們也要接管過來!總之,一句話,隻要是上天的事,你都要管起來。這樣,李雲鶴也能出抽出來精力管點兒別的。”
“哎呦,生產上的事我是一點不懂,還是讓李雲鶴幫著管吧!”柳成璜有些緊張的說。
“沒有生下來就懂的!李雲鶴也不可能完全放手,隻是可以騰出來點兒精力!”張知木說。
本來李雲鶴他們今天是安裝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的飛機要試飛,是想請張知木來參加,沒想到會來一個車隊。
車隊一停,張知木和楊玉琳、柳成璜下車了,陳玉峰和歐陽鶴也下車了,接著是李威、李菁,再就是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還有張獻忠、孫可望他們撥,範成坤、吳三桂、周遇吉、範鬆、柳俊他們群人。今天可是窯崗機場來的高級將軍最多的時候。
李雲鶴迎過來,馬上想安排人進樓裏麵休息。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大家都不是來休息的,今天能飛的飛機都給大家飛一次,讓大家看看!你就在跑到旁邊擺一些椅子就行!”
這邊開始擺椅子,那邊來參觀的人,很多人是第一次看見飛機,立刻把飛機場的一架單座和一架雙座飛機給圍住了,這摸摸那看看,向飛行員問這問那。
這邊,李雲鶴對張知木說:“你們來這麽多人怎麽沒先說一聲啊?”
“說啥,也不用你這裏管飯。大家就是來看看而已!”張知木回答說,“你們就隨便點兒,該怎麽做還怎麽做!”
李雲鶴說:“我們按照你說的,給發動機加了一個渦輪增壓裝置,經過近一個月測試,原來發動機功率大概能提高百分之三十。現在已經安裝在飛機上,地麵調試已經完成,今天就是想讓你來看試飛的。”
“那個變矩螺旋槳怎麽樣了?”張知木問。
“已經生產出來,正在家裏麵測試,很快就能安裝在飛機上。發動機試完就可以試螺旋槳的事。他們說這種螺旋槳效率一定能提高很多!”“這才一個月,你們怎麽這麽快?”
“哎呦!我們很多人一個月都沒回家一次,是下一份圖紙,馬上就加工零件。設備組裝完,馬上就開始測試!你沒看見他們很多人眼睛都是紅的嗎?”李雲鶴說。
“哎!給大家夥食上一定要搞好,早餐,牛奶必須保證。”張知木知道想勸大家不要這麽拚命,那就是太假了。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聽。張知木更知道,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是最有創造力的。他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前人重來沒有做過的事,沒有可參照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想辦法,因此思想也沒框子,解決問題的思路都是簡單實用。
看見大家把飛機看的差不多了,李雲鶴請大家在擺好的椅子上坐下後,對大家說:“大家看到了,我們眼前這架飛機是昨天在才安裝調試好新型發動機的飛機。這架飛機馬上就要試飛。”
飛行員將坐艙蓋拉上之後,機械師順著梯子來到地麵,將梯子拿開,一個機務在飛機前麵,用力的以搬螺旋槳,飛機發動機,“轟”的一聲,冒出一股濃煙,“轟轟”的發動了起來,張知木聽出來,發動機的聲音和原來的有些不一樣。
飛機駕駛員一鬆手閘,飛機輕盈的駛向跑道,然後突然加速沿著跑道向前奔去,張知木明顯的感到飛機輕盈的多了。很快就見飛機離開了跑道,接著就是大坡度爬升。看來飛行員對發動機動力十分的放心。起飛之後的飛機,在天上做著翻滾俯衝爬升等各種動作,看的下個麵的各位都坐不住站起來觀看。估計是李雲鶴安排飛行員給大家做的表演,一般試飛是不會這樣的。隻要飛出需要測試的科目就行。
不過,張知木看到上下翻飛靈活輕盈的飛機,明白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飛機,今後前途無量。
接著,那架雙座的飛機也上天給大家表演了一次。
在座的各位不斷說“過癮!”
周遇吉也是現場給大家介紹了飛機在草原上追著蒙古騎兵打的事,說的也是有聲有色。不過周遇吉又說:“各位,你們知道,那還是原來我們那種又老又笨的飛機。要是用我們今天這樣的飛機參戰,戰況會更不得了了。”
李自成問李雲鶴:“你們現在的飛機,那種大個的是**能帶幾個?”
李雲鶴說:“那種小的,不帶副油箱,可以帶四顆。那種特別大的隻可以帶一顆!”
“乖乖!飛機上的**,比戰船上203炮彈還大不少呢!”鄭芝龍說。
“張總啊,這飛機能飛到澳洲去嗎?”劉宗敏問,他已經想在澳洲使用飛機了。
“還不能飛到澳洲去!”張知木說,“可以用船運到澳洲去。不過,我們現在有一個小組再研製雙發的飛機。就是在翅膀上安裝兩台發動機的飛機。那樣的飛機,速度靈活性可能不如現在的這種飛機,可是航程遠。沒準過幾年,就可以一段段的飛到澳洲去!以後我們從澳洲到窯崗往來,總有一天會坐飛機。權將軍先別著急!”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哎!張總,你說的翅膀上安兩個發動機的飛機能坐幾個人?”張獻忠很認真的問。
“我們預計是十幾個人!”張知木說,“到時候,要看看我們發動機的功率能提高到啥樣!”
吳三桂問道:“要是用那樣的飛機,裝**是不是能裝很多啊?”
大家都對吳三桂提出來的問很感興趣,都在等待張知木回答,張知木一笑說:“還是吳將軍極敏感啊!能載那多人的飛機當然能裝很多**。我們可以將雙發的飛機,專門製作的一種載**的飛機,就叫轟炸機。這樣的飛機,裝滿**到敵人頭上,將**艙一打開,自動投向敵人。大家想想幾十枚重型**,同時落入敵人陣地會是啥樣?”
這些人都是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當然知道這意味著啥。
冷了一會兒場,宋獻策笑著說:“今後有了柳將軍的空軍助戰,我們的仗更好打了。”
“哎呀!那個時候還用打啥,去幾架飛機就完事了!”李自成說,“張總,我們想啥辦法也要盡快的多生產飛機。這東西參戰我們能少死不少人。”
範成坤問:“張總,你說過,我們今後還要生產可以從水上起飛的飛機,啥時候能生產這種飛機啊?”
張知木知道水軍司令當然關心他們自己的事。
“嗬嗬!”張知木和大家一起笑了笑,說,“範司令不用著急,等李雲鶴他們現在的飛機研製完了,馬上就分出人來研究水上飛。不但要研究水上起降的飛機。以後我們還要生產更大的船,在船上造飛機跑道,就讓飛機在船上起降。”
張知木的話可是引起了一片議論,範成坤問:“那需要造多大的船啊?我們現在造的兩萬五千噸的船,就像一座山一樣?”
“這需要兩方麵努力,一是我們要造出來盡可能短起飛距離的飛機,還要造更大的船。當然也要將解決飛機在船上起降的很多輔助設施。這是今後研究的事。”張知木知道現在說太多也沒用,還太費勁兒。
不過,張知木知道今天讓這些大將軍們開闊眼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張知木苦笑著說了一句“一刻也不讓我閑著啊!”接過電話,“皇上你好!”
“哎呦!張東家,想打通您的電話不容易啊!”崇禎皇上顯然有些不滿了,話裏味道有些不對。
“哦!皇上別生氣,這幾天我們趁著軍隊代表們都回來開會,我們接著開了一個軍事方麵的會議。我告訴他們這次會議很重要,絕對不許打擾我們。我們會議也是封閉式,電話也不許打進會場!”張知木耐心地解釋說。
聽張知木耐心地解釋,不管啥理由,崇禎皇上氣已經順了。他不滿意的其實是這樣的會議沒讓他參加,可是沒法說出來,給張知木打電話一直打不通,就覺得不受重視,心裏憋火。聽到張知木還是非常客氣的耐心解釋,火也就消了,“哦!是這樣啊!軍事上的事都布置完了?”
“都布置完了!這樣我也就省心不管了。民眾代表大會上隻能說些大目標上的事,具體怎麽做,我們還還需要開會研究一下。再剩下的事就讓指揮中心去管吧!”張知木說。
“是啊!窯崗的將軍們都能獨當一麵!”崇禎皇上歎口氣說。
“其實幾位大將軍,還是原來朝廷培養出來的。象周遇吉、薑鑲、寧德、吳三桂都是原來的大將軍啊!”張知木有些諂媚的說。
“嗬嗬!隻有這個吳三桂還知道過來看看朕,那些東西早就沒把朕當回事了!”崇禎皇上憤憤的說。
“哎呦!皇上這事您就怪我吧!”張知木說,“寧德、薑鑲、李魁、孫傳庭他們幾位,勉強開完會就趕回西麵去了。西麵的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已經開戰了,他們沒時間向您告別,走前他們委托我向皇上問好,他們給您帶回來的禮物還在我這裏!皇上千萬不要怪他們!”
“哦!西麵又開戰了?”崇禎皇上說,“戰事要緊,朕不怪他們!”不過,崇禎皇上對張知木後麵說的話還是將信將疑,但是不管真假,張知木的話說的已經足夠了!
“西線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開戰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我們就一勸和名義將他們分隔開,同時占領裏海和黑海之間的那塊地方。這樣的話,我們下麵的目標就是將邊界穩定下來。爭取一兩年內把西線的仗也打完。那樣我們就可以全力的搞經濟建設了!”張知木說。
“好好!要是能這樣就好啊!”崇禎皇上叫著好說,“不過,我們割了誰的肉也都是心疼,西夷人不會善罷幹休吧?”
“他們幹不幹休都不怕,從軍事實力上看,他們一起上也不是我們對手。隻要我們自己不內亂,沒誰能奈何我們。再說了,我們將仗打完了,也可以利用我們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不斷地去影響他們。和平時期,我們有和平時期的應對辦法!總之,我們可以采用各種連縱手段繼續對他們施加影響,我們語言學院培養的學生也應該發揮作用。”
“好啊!你們想問題就是長遠!對了,我們四夷館的那些官員到了窯崗之後,你們安排的非常好,有些人不但有自己的正式工作,還兼職在語言學院給學生們上課。我見到他們了,他們一個個都非常滿意!人盡其才正好!嗬嗬!”皇上上說到這也開心的笑了。
楊玉琳在旁邊小聲的嘟囔了一句:“可算是通上電話了,說起來就沒完!”
張知木瞪了楊玉琳一眼,對著話筒又說:“皇上,四夷館那些人可都是寶貝人才啊!今後我們和各國的聯係非常多。我也安排他們編訂各國語言和我們漢語的對照字典,這個事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完。我還會派人參與他們的工作來,給他們補充力量!”
“好好!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崇禎皇上讚許的說,“對啦!你看說起來就沒完,朕一直找你,我們包頭那邊的黃河大橋馬上通車,這個典禮你跟朕一起去熱鬧一下吧!不是為了等你,我們早就走!”
“哎呦!”張知木猶豫了一下說,“皇上,我就不去了!剛剛開完會,還有很多事需要落實一下。說實話,會開的我也有點累了!今年事還不少呢!蘭州黃河大橋今年也能通車,年底前開封黃河大橋也能通車。還有,嘉陵江那邊第一級水庫也能交付使用,典禮的事夠您忙的!我看這樣,蘭州大橋通車的時候,我陪皇上一起去,我們還可以向西一起到嘉峪關看看邊關將士們!”
“好!你就先好好歇歇吧!別太累啦!”崇禎皇上說,“說話好了,蘭州大橋通車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還有嘉陵江那邊我們也要一起去!”
“好好!”張知木說,“嘉陵江那邊的事,我們早點走,皇上把皇後娘娘也都帶上,我也把家人帶上,我們坐船走,從黃河進運河到長江,進漢水直奔嘉陵江我們順著嘉陵江再進長江然後回來。不然我們可以坐火車到天水,再乘汽車越過秦嶺,到漢中再乘船。皇上選一個路線吧!”
“嗬嗬!這事還早呢,不過說好了,我們一起去一趟!”崇禎皇上心情已經很好了,說起參加典禮的事格外有興趣。
剛放下電話,楊玉琳過來說:“怎麽樣,又把皇上哄好了?”
“什麽話?我啥時候哄皇上了,還又哄好了?”張知木說著,在楊玉琳豐滿的胸前摸了一把。
楊玉琳伸手掐了張知木一下,不過張知木感覺了掐的力度不夠。其實楊玉琳想不讓張知木摸到,張知木根本就摸不到。張知木順手就把楊玉琳摟了過來,楊玉琳伏在張知木身上,悄悄說:“今天睡我那吧?”
“睡你那幹啥?”張知木滿臉壞笑的問。
“嗬嗬!”楊玉琳也被逗樂了,反問,“你說呢?”
“不知道!”
“哎!”楊玉琳突然問,“會上說,建立新國家以後,實行一夫一妻製,那我們怎麽辦?”
“修了唄!”
“哎呦!”張知木胳膊上傳來了一陣劇痛,這樣的事楊玉琳可是沒客氣。
“哎呦!你至於這麽狠嗎?”張知木說,“一夫一妻是以後的事,已經有的還真能都休了嗎?倒時候,沒了你們我還不幹呢!”
“真的留一個,你到底留誰?”楊玉琳的問題其實還是老問題,不過原來的問法是“我三個,你最喜歡誰?”
回答這樣的問題,張知木也很有經驗,“當然是留你啦!”就像以前回答的,“最喜歡的是你啊!”
楊玉琳哪裏不知道張知木的套路,可是和所有女人一樣,就是願意聽這樣的回答!
“哎!差點兒忘了,你和小紅玉走後,李雲鶴還來電話了!”
“嗯!李雲鶴他們那邊的飛機應該有點兒效果了!”張知木說,“還有幾位大將軍們沒走,我明天帶他們一起去看看李雲鶴他們的飛機!”
“明天我也個你去看看!”楊玉琳說。
“好啊!聽話明天就帶你去!”
“還要怎麽聽話啊!”
“”(少兒不宜!)
幾位沒離開窯崗的大將們,聽說去看新研製的飛機,無一例外的都要去飛機場看一看。第二天,一個長長的車隊從窯崗出發,直奔機場了。張知木特意請柳成璜和他坐一輛車。
車子一動,柳成璜就說:“張總,我回到南洋那邊,把事情安排好馬上就回來接管空軍的事。這事我和李威將軍已經碰了幾次。空軍這邊的基礎已經有了,李將軍在這上花費了不少心血。飛行員已經培訓了幾個班次,每年都新招一批飛行員。”
“嗯!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空軍的作用將來會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這也是我們準備調你回來的原因。關於空軍,不論是陳叔還是歐陽先生都格外關注,此事非同小可。你回來以後,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空軍學院,不但要培訓飛行員,還要培養航空人才。生產航空設備的工廠,你們也要接管過來!總之,一句話,隻要是上天的事,你都要管起來。這樣,李雲鶴也能出抽出來精力管點兒別的。”
“哎呦,生產上的事我是一點不懂,還是讓李雲鶴幫著管吧!”柳成璜有些緊張的說。
“沒有生下來就懂的!李雲鶴也不可能完全放手,隻是可以騰出來點兒精力!”張知木說。
本來李雲鶴他們今天是安裝帶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的飛機要試飛,是想請張知木來參加,沒想到會來一個車隊。
車隊一停,張知木和楊玉琳、柳成璜下車了,陳玉峰和歐陽鶴也下車了,接著是李威、李菁,再就是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還有張獻忠、孫可望他們撥,範成坤、吳三桂、周遇吉、範鬆、柳俊他們群人。今天可是窯崗機場來的高級將軍最多的時候。
李雲鶴迎過來,馬上想安排人進樓裏麵休息。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大家都不是來休息的,今天能飛的飛機都給大家飛一次,讓大家看看!你就在跑到旁邊擺一些椅子就行!”
這邊開始擺椅子,那邊來參觀的人,很多人是第一次看見飛機,立刻把飛機場的一架單座和一架雙座飛機給圍住了,這摸摸那看看,向飛行員問這問那。
這邊,李雲鶴對張知木說:“你們來這麽多人怎麽沒先說一聲啊?”
“說啥,也不用你這裏管飯。大家就是來看看而已!”張知木回答說,“你們就隨便點兒,該怎麽做還怎麽做!”
李雲鶴說:“我們按照你說的,給發動機加了一個渦輪增壓裝置,經過近一個月測試,原來發動機功率大概能提高百分之三十。現在已經安裝在飛機上,地麵調試已經完成,今天就是想讓你來看試飛的。”
“那個變矩螺旋槳怎麽樣了?”張知木問。
“已經生產出來,正在家裏麵測試,很快就能安裝在飛機上。發動機試完就可以試螺旋槳的事。他們說這種螺旋槳效率一定能提高很多!”“這才一個月,你們怎麽這麽快?”
“哎呦!我們很多人一個月都沒回家一次,是下一份圖紙,馬上就加工零件。設備組裝完,馬上就開始測試!你沒看見他們很多人眼睛都是紅的嗎?”李雲鶴說。
“哎!給大家夥食上一定要搞好,早餐,牛奶必須保證。”張知木知道想勸大家不要這麽拚命,那就是太假了。這些人根本不可能聽。張知木更知道,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是最有創造力的。他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做前人重來沒有做過的事,沒有可參照的,一切都需要自己想辦法,因此思想也沒框子,解決問題的思路都是簡單實用。
看見大家把飛機看的差不多了,李雲鶴請大家在擺好的椅子上坐下後,對大家說:“大家看到了,我們眼前這架飛機是昨天在才安裝調試好新型發動機的飛機。這架飛機馬上就要試飛。”
飛行員將坐艙蓋拉上之後,機械師順著梯子來到地麵,將梯子拿開,一個機務在飛機前麵,用力的以搬螺旋槳,飛機發動機,“轟”的一聲,冒出一股濃煙,“轟轟”的發動了起來,張知木聽出來,發動機的聲音和原來的有些不一樣。
飛機駕駛員一鬆手閘,飛機輕盈的駛向跑道,然後突然加速沿著跑道向前奔去,張知木明顯的感到飛機輕盈的多了。很快就見飛機離開了跑道,接著就是大坡度爬升。看來飛行員對發動機動力十分的放心。起飛之後的飛機,在天上做著翻滾俯衝爬升等各種動作,看的下個麵的各位都坐不住站起來觀看。估計是李雲鶴安排飛行員給大家做的表演,一般試飛是不會這樣的。隻要飛出需要測試的科目就行。
不過,張知木看到上下翻飛靈活輕盈的飛機,明白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飛機,今後前途無量。
接著,那架雙座的飛機也上天給大家表演了一次。
在座的各位不斷說“過癮!”
周遇吉也是現場給大家介紹了飛機在草原上追著蒙古騎兵打的事,說的也是有聲有色。不過周遇吉又說:“各位,你們知道,那還是原來我們那種又老又笨的飛機。要是用我們今天這樣的飛機參戰,戰況會更不得了了。”
李自成問李雲鶴:“你們現在的飛機,那種大個的是**能帶幾個?”
李雲鶴說:“那種小的,不帶副油箱,可以帶四顆。那種特別大的隻可以帶一顆!”
“乖乖!飛機上的**,比戰船上203炮彈還大不少呢!”鄭芝龍說。
“張總啊,這飛機能飛到澳洲去嗎?”劉宗敏問,他已經想在澳洲使用飛機了。
“還不能飛到澳洲去!”張知木說,“可以用船運到澳洲去。不過,我們現在有一個小組再研製雙發的飛機。就是在翅膀上安裝兩台發動機的飛機。那樣的飛機,速度靈活性可能不如現在的這種飛機,可是航程遠。沒準過幾年,就可以一段段的飛到澳洲去!以後我們從澳洲到窯崗往來,總有一天會坐飛機。權將軍先別著急!”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哎!張總,你說的翅膀上安兩個發動機的飛機能坐幾個人?”張獻忠很認真的問。
“我們預計是十幾個人!”張知木說,“到時候,要看看我們發動機的功率能提高到啥樣!”
吳三桂問道:“要是用那樣的飛機,裝**是不是能裝很多啊?”
大家都對吳三桂提出來的問很感興趣,都在等待張知木回答,張知木一笑說:“還是吳將軍極敏感啊!能載那多人的飛機當然能裝很多**。我們可以將雙發的飛機,專門製作的一種載**的飛機,就叫轟炸機。這樣的飛機,裝滿**到敵人頭上,將**艙一打開,自動投向敵人。大家想想幾十枚重型**,同時落入敵人陣地會是啥樣?”
這些人都是從戰場上廝殺出來的,當然知道這意味著啥。
冷了一會兒場,宋獻策笑著說:“今後有了柳將軍的空軍助戰,我們的仗更好打了。”
“哎呀!那個時候還用打啥,去幾架飛機就完事了!”李自成說,“張總,我們想啥辦法也要盡快的多生產飛機。這東西參戰我們能少死不少人。”
範成坤問:“張總,你說過,我們今後還要生產可以從水上起飛的飛機,啥時候能生產這種飛機啊?”
張知木知道水軍司令當然關心他們自己的事。
“嗬嗬!”張知木和大家一起笑了笑,說,“範司令不用著急,等李雲鶴他們現在的飛機研製完了,馬上就分出人來研究水上飛。不但要研究水上起降的飛機。以後我們還要生產更大的船,在船上造飛機跑道,就讓飛機在船上起降。”
張知木的話可是引起了一片議論,範成坤問:“那需要造多大的船啊?我們現在造的兩萬五千噸的船,就像一座山一樣?”
“這需要兩方麵努力,一是我們要造出來盡可能短起飛距離的飛機,還要造更大的船。當然也要將解決飛機在船上起降的很多輔助設施。這是今後研究的事。”張知木知道現在說太多也沒用,還太費勁兒。
不過,張知木知道今天讓這些大將軍們開闊眼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