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進攻布哈拉逼汗王投降
等蒙古人全部趕到了布哈拉,寧德向他們下令:“好好休息一晚,明天進攻布哈拉。”
一個蒙古萬戶問:“寧將軍,明天就可以攻進布哈拉成嗎?”
“明天開戰,但是明天不能進城!”寧德的回答讓蒙古人有些失望。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奧斯曼帝國使臣不解的問:“寧將軍,我在這看到了,月即別人要比你們多的多,他們為啥不向你們進攻,還被你們包圍了?”
“嗬嗬!他們害怕我們,隻有躲在自己的城池和營寨裏麵才覺得安全。”寧德回答說。
“你們使用啥辦法才讓這些驕傲的月即別人如此怕你們?”
“明天我們就向他們發起進攻了,我請你去觀戰,到時候你就知道我們是他們為啥怕我們了!”
“這是真的嗎?不會泄露你們的秘密?”奧斯曼帝國使臣有些不敢相信了。
“你們奧斯曼帝國是我們友好的國家,我們對您們沒有任何可以隱瞞的!”寧德話說完,自己根本就不信,可是奧斯曼帝國使臣還是很激動的說,“能親眼看到你們去戰鬥,真是我的幸運,感謝安拉!”
他當然幸運了,通過觀看窯崗人和打仗,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這些帶回奧斯曼帝國說不定也是立了大功一件。他也沒想到窯崗人這些將軍們一個個都是這麽沒心眼,竟然在外人麵用軍事秘密來顯白。他哪裏知道,玩心眼兒,他們還得修煉五百年呢!差的太遠了。
布哈拉十二公裏長的城牆,寧德他們這次隻是準備攻擊北麵這一麵。北麵城牆有四個兩側帶有塔樓的城門。城牆上都擺滿了大炮,寧德他們還是有些忌憚這些土炮,雖然這些炮和窯崗人的炮沒法比,可是他們射出來炮彈落到窯崗人隊伍裏還是可以造成很大的傷亡。窯崗的將軍們首先對付的就是這些大炮。
夜裏,寧德他們就把探照燈照燈射向布哈拉城牆上,不斷地用大喇叭向城裏麵和月即別人城外的營寨工事進行廣播,幹擾月即別人,然後悄悄地把130口徑的重炮推到了前麵,隱蔽起來。
天一亮,窯崗人早就整裝待命。
寧德一聲令下,130大炮掀去偽裝,將炮口搖起直瞄對準布哈拉北麵城牆。沒等布哈拉城上和城外營地碉樓上的月即別士兵看明白怎麽回事。驚天動地炮聲響了。大地不住的顫抖。
奧斯曼帝國的使臣和使團成員們,沒想到還會有這麽恐怖的炮聲,他們嚇得都後悔出來跟著觀戰了,其實他們離炮兵陣地還遠著呢!
雄偉的布哈拉城的城牆和城門樓子,還有城上的敵樓,一個個被炮彈命中,被炸得粉碎。城牆也是一段段的被130重炮集中轟擊,從一個個缺口變成一處處倒塌的廢墟。一百多門130重炮不斷地轟擊著北麵城牆,城上的大炮和士兵們,早就不知道飛到哪裏了。窯崗人無數的步兵炮和輕重迫擊炮也同時轟擊著北城牆外麵的月即別人軍隊布置的三道防禦陣地。這些防禦陣地他們繼承蒙古人的方法,也有經過多年戰爭的總結,月即別人是下足了功夫。可是這些都是防禦冷兵器時代的工事,連象樣的防炮壕都沒有。費勁力氣造的投石機等,連同木頭和磚石,伴隨著士兵們的屍體碎塊一起到處飛舞。狂熱的宗教信仰,也架不住鐵與火的洗禮,炮彈落點下的,沒別炸死的月即別人士兵,魂飛魄散的到處亂撞。此時,他們的祈禱也沒有了用處。
130重炮從東到西沿著城牆將北城牆轟擊了一遍之後,經過千百年來不知道多少人精心修築的北城牆和城牆上的敵樓,連同四個帶敵樓的城門,都變成了一堆煙塵中的廢墟,令人恐怖的堆在了那裏。
轟完城牆,130重炮加入了轟擊北城牆外月即別軍隊陣地的大合唱中來了。這些重炮按照預定的覆蓋區域開始炮擊後,那些剛剛經過步兵炮和迫擊炮轟擊的月即別人知道了,原來的炮擊根本就是一道小菜,現在上來的才是主菜。很多沒死的月即別人徹底崩潰了。
那些蒙古人看到這樣的炮擊之後,一再要求帶兵衝進去。可是寧德沒有同意他們的要求,而是命令窯崗步兵,跟在履帶式牽引車後麵慢慢跟進,一邊進攻,一邊用步槍,消滅那些還沒死的月即別人士兵。牽引車的履帶可以輕易的就將那些木製的柵欄拒馬等碾在履帶下麵,就像揉碎玩具一樣。此時這裏的月即別士兵,也都是瞪著迷茫的眼睛,等著被一個個打死,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意識,甚至連正常思維意識都沒了,其實沒死也是一具驅殼。
奧斯曼帝國使臣拿著寧德給他們提供的望遠鏡,看著這一幕,後背直冒涼氣。他心裏想的就是,堅決不能讓帝國蘇丹和明軍打仗。奧斯曼帝國根本沒有任何和明軍對抗的手段。此時這位使臣還不知道,就因為在奧斯曼帝國商議和明軍作戰的時候,他說了看到的實情差點兒被拖出去燒死。雖然沒死成,還是被關進了監獄。
布哈拉城內的汗王太熟悉窯崗人的炮聲,他沒想到窯崗人會集中所有炮火攻擊北麵。因為沙赫庫德運河穿城而過從布哈拉穿城而過,這才是布哈拉的薄弱的地方。也是他們下了很多心思的地方。
窯崗人的炮聲不斷地摧殘著布哈拉城內外官兵和百姓信徒們守衛布哈拉的決心。當汗王得知北麵城牆和城上的敵樓、城門都被炸毀,城外的營地也是一片火海的時候,汗王和各位大臣們明白,窯崗人根本沒有尋找布哈拉城的薄弱地方,而是要像砸核桃一樣,硬把布哈拉砸開。
一位大臣說:“汗王,真主會保佑我們的,我們布哈拉城內,還有無數的清真寺、無數的商鋪、無數的房屋建築,更有無數願意為真主而戰的虔誠信徒,我們就把明軍放進城來,我們要用巷戰發揮我們的長處。明軍進了城,他們大炮就發揮不了作用。”
一個人這樣說,馬上就有很多人應和著,“對對!汗王,我們把敵人放進來!”
汗王氣的鼻子都歪了,“難道我們城外那些幾十萬官兵都不管了嗎?”
汗王這句話倒是提醒了他們,城外隻是北麵三道防線被攻了,還有幾個方向沒有被攻擊,那裏還有很多官兵。可是他們又一想,整個城池的北麵都被打開了,其它方向的陣地對於城池也沒有用了。但是他們誰也不敢說。
鎮定了一下的汗王,馬上命令城裏麵的守軍派出一部分兵力向外攻擊,城外的軍隊也要從古兩麵向北明軍占領的陣地進攻。
這些月即別軍隊盡管已經被這陣炮火嚇得膽戰心驚,可是明令來了,他們還是高喊著真主萬歲,揮舞著彎刀,向窯崗人占領的陣地衝過來。
很快,窯崗人的炮彈象長了眼睛一樣飛向了他們。
這回,這些月即別官兵們,不是聽炮彈的爆炸聲了,而是真切感受了炮彈的威力,不過很多人感受到了炮彈的威力,也就再也沒有機會領略別的事情了。血肉之軀哪裏頂得住炮彈。再不怕死的問信徒也不願意馬上送死。月即別軍隊撤退了。
炮擊停了,可是讓他們更恐怖的事出現了,兩架飛機,從他們頭上飛過,不少人看到天上飛的大鳥上落下來幾個黑乎乎的東西,這些東西,落在他們人群中還沒看清是啥,就發生劇烈爆炸,炸死了很多人。那兩個飛走的大鳥再次飛回來,向他們噴著火舌開始屠殺,熾熱的十二點七毫米子彈,將很多月即別士兵打得支離破碎。沒死的月即別人簡直瘋了。他們狂叫著魔鬼來了,到處亂撞。布哈拉城內,也是一片恐慌。很多人在傳明軍會使魔法。
汗王當然不信啥魔法,可是滿城都在傳他也沒有辦法。不過,讓汗王有些欣慰的是,明軍攻到北城牆外麵,沒有向城裏麵發起進攻。
很快有人給汗王送進來一個包裹,包裹上寫著汗王親啟字樣。一問才知道是天上飛的大鐵鳥上飄下來的一個布傘下麵帶著這東西,月即別軍官接到這個包裹一看,上麵寫著月即別汗王親啟。他們沒敢動,派人送了過來。
汗王沒敢自己打開包裹,命令一個衛兵打開了包裹,結果包裹裏麵隻有一封書信。
原來這是寧德給汗王寫的一封勸降信。
信中告訴汗王:“撒馬爾罕城我們一天就完全占領了。布哈拉我們想占領的話,一天也可以做到。可是撒馬爾罕被我們占領之後,是蒙古人首先進城的,因此撒馬爾罕城內已經沒有了活人。我們不希望擁有幾千年曆史的布哈拉也成了一座堆滿死人的城市。你們投降吧。今天我們擊毀了布哈拉北麵城牆,占領了北城牆外麵陣地,就是想讓你們親眼看看我們軍隊戰鬥力。如果你們不投降,我們完全可以這樣,用炮彈轟平一部分,我們再占領一部分。那樣的話,布哈拉會剩下多少人就不知道了。請汗王三思。
如果今天你們不給我們答複。我們就攻進城去。讓你們城外幾十萬軍隊馬上混亂,我們就可以徹底消滅他們!算是給你一個警告!”
汗王不得不佩服明軍了。他太清楚寧德心中說的。如果城外的守軍知道明軍已經攻進城裏麵,城外的守軍自然會認為已經戰敗,一定會大亂,很容易就會被占絕對優勢的明軍輕易地消滅。
汗王無奈的將信交給各位大臣們傳看。
一位大臣說:“汗王,我們別聽他們的。要是明軍能這麽容易的攻下布哈拉,他們不會費這麽些口舌來勸你了!”
“我們還有幾十萬***,我們會和異教徒血戰到底。安拉會保佑我們!”
“血戰到底…..”
看到各位群情激憤的樣子,汗王心裏明白,他們是自己還沒遇到實實在在的威脅,可是他知道,想投降的念頭也必須打消,否則自己可能會死的更早。
汗王知道攻出去奪取失去的陣地是不可能了,隻要命令加固各處的工事,憑著工事和明軍死戰到底。同時命令,各處大炮向被明軍占領的陣地射擊。
布哈拉城內外的大炮,開始向已經被明軍占領的那些地方進行了瘋狂的射擊。這些土炮雖然射程、精度和威力與窯崗人的大炮都差距巨大,可是還是有不少炮彈落到窯崗官兵們周圍,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傷亡。
憤怒的窯崗炮兵哪裏吃過這樣的虧,他們開始的反擊,很快就將布哈拉城內外月即別人炮兵啞火了。
寧德命令步兵占領被炸塌的城牆兩端,以便更好地威脅城內外月即別人。
步兵用輕重機槍掩護步兵沿著倒塌的城牆斷口攀爬到城牆上,這是窯崗人經典戰法。剛登上城牆的幾個步兵,抬頭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成千上趴滿了月即別士兵,由於輕重機槍壓製,他們不敢抬頭,都趴在城牆上。
幾個步兵抬槍就開始“噠噠”的掃射。這裏的月即別人也沒想到明軍會從這裏登上來,還沒等他們鬧明白,更讓他們不明白的是,這些人不知道使用啥魔法武器,噴著火,將他們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大的血肉橫飛。這裏的月即別人顧不上真主的事,一窩蜂的逃去,蹬城的幾個步兵,逃掏出手**,向他們投過去,“轟轟”爆炸的手**,將他們擠在一起奔逃的他們炸的一片片倒地。
步兵們接著跟進,順勢衝上一個城牆上的敵樓。後麵跟進的步兵,也將重機槍拖了上來。幾挺重機槍架在敵樓上,能控製得範圍就太大了。不用說視線之內的城牆上月即別人士兵再不敢露頭,城外和城內很大範圍內,月即別人也在不敢露頭了。
這樣的事,在布哈拉北麵城牆兩端,幾乎同樣上演了一遍。
看到這一幕,跟在寧德身邊觀戰的蒙古萬戶不得不配服了。要是他們的士兵占領城牆不知道血戰一場要死多少人了。
奧斯曼帝國使臣通過通事問寧德:“將軍!你們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啥不直接攻進布哈拉城內?”
“嗯!我是想少死點兒人,想盼望汗王能率部投降!”寧德放下望遠鏡說。
“他們都是虔誠的穆司林,是不會投降的!”奧斯曼帝國使臣還是想捍衛穆司林的尊嚴。
“嗬嗬!”聽了通事翻譯完使臣的話。
所有在場的窯崗人都笑了。
寧德說:“投降改換宗教的***我們也見得太多了!葉爾羌汗王就是一個代表。他們都是希望百姓們信仰虔誠一些,他們自己可是不會那麽愚蠢。我跟你說,月即別人這位汗王最後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其實這樣對他自己是好事,對百姓們也都是好事。不然百姓們被他愚弄都死了,太冤枉了!”
使臣心裏麵還有一百條理由駁斥寧德。因為幾千年來,所有反對***的各種言論,都有神學院的理論家們逐條的列出來予以駁斥。隻是使臣知道在這裏說那麽多,這些異教徒們是聽不進去的,弄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使命。
步兵占領了城牆兩端,月即別人發動了幾次進攻,在城牆上堆滿了屍體也沒奪回來。
寧德命令把大炮推到前麵,由炮兵開路,向城裏麵平行發起攻擊。
130大炮平射,將前麵一座座清真寺商鋪住宅等建築,一座座轟成廢墟,等煙塵散盡,帶著口罩的步兵,才過去占領。這種打法,打的就是炮兵,月即別人根本見不到窯崗步兵,就和他們隱身的建築一起被炸飛了,連屍體都埋在廢墟裏麵。那些剛從窯崗炮擊震驚緩過神來狂熱的***們,想和對手拚命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打法,更讓蒙古人還有奧斯曼帝國使臣開了眼界。這哪是打仗啊,簡直是比打獵還容易。窯崗士兵不但基本上是無傷亡,還帶著口罩打仗,有些士兵不願意戴口罩,還會遭到軍官的嗬斥。打仗時還要關注士兵們的健康真是聞所未聞。
奧斯曼帝國使臣知道,自己回去說這事,根本不會有人相信。更讓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那些戰地記者,他們抬著攝影機跟在軍隊最前沿,不斷地攝影。
使臣指著這些忙碌的攝影記者,問道:“將軍,那些人是在幹啥?”
“偶!那是攝影記者,他們在記錄戰場的實際情況。”寧德說,“我們家裏麵的大領導們,還有我們百姓們非常關心前線的情況,他們不能過來,我們就用攝影機記錄下來,以後給他們看。”
寧德看到他們聽的直翻白眼,知道他們不懂,笑了笑說:“你們很快就會到我們窯崗,你們在窯崗可以看到電影,那時你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偶!我聽說過電影的事。”使臣明白了,“他們這樣做就是要把這裏發生的事用你們的電影來看?”
“對對!”寧德點頭說。
窯崗人的進攻進展緩慢,因為他們要一座座建築摧毀。這種打法,對月即別人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狂熱的宗教信仰也支持不住,很多堅守建築裏麵的官兵們和信徒們,放棄陣地向後麵逃去,一時間形成了向後逃跑的洪流。布哈拉城裏麵本來就擠滿了人,這樣一來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躲在布哈拉城內夏宮裏麵的汗王不斷的聽到,這裏被攻占,那裏被攻占的消息,流出的汗已經將他衣衫濕透。他發現,原來要求堅決抵抗到底幾位大臣已經不知了去向。汗王心說:“到了真格的時候,你們這些蠢貨才知道要去保命。現在晚了,明軍不會放走一個人的!”
這個時候,一個大臣看出來了汗王的心思,試探著問道:“汗王,這樣下去不行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派人和明軍談談,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先停止進攻?”
等蒙古人全部趕到了布哈拉,寧德向他們下令:“好好休息一晚,明天進攻布哈拉。”
一個蒙古萬戶問:“寧將軍,明天就可以攻進布哈拉成嗎?”
“明天開戰,但是明天不能進城!”寧德的回答讓蒙古人有些失望。
晚上一起吃飯的時候,奧斯曼帝國使臣不解的問:“寧將軍,我在這看到了,月即別人要比你們多的多,他們為啥不向你們進攻,還被你們包圍了?”
“嗬嗬!他們害怕我們,隻有躲在自己的城池和營寨裏麵才覺得安全。”寧德回答說。
“你們使用啥辦法才讓這些驕傲的月即別人如此怕你們?”
“明天我們就向他們發起進攻了,我請你去觀戰,到時候你就知道我們是他們為啥怕我們了!”
“這是真的嗎?不會泄露你們的秘密?”奧斯曼帝國使臣有些不敢相信了。
“你們奧斯曼帝國是我們友好的國家,我們對您們沒有任何可以隱瞞的!”寧德話說完,自己根本就不信,可是奧斯曼帝國使臣還是很激動的說,“能親眼看到你們去戰鬥,真是我的幸運,感謝安拉!”
他當然幸運了,通過觀看窯崗人和打仗,可以了解很多事情,這些帶回奧斯曼帝國說不定也是立了大功一件。他也沒想到窯崗人這些將軍們一個個都是這麽沒心眼,竟然在外人麵用軍事秘密來顯白。他哪裏知道,玩心眼兒,他們還得修煉五百年呢!差的太遠了。
布哈拉十二公裏長的城牆,寧德他們這次隻是準備攻擊北麵這一麵。北麵城牆有四個兩側帶有塔樓的城門。城牆上都擺滿了大炮,寧德他們還是有些忌憚這些土炮,雖然這些炮和窯崗人的炮沒法比,可是他們射出來炮彈落到窯崗人隊伍裏還是可以造成很大的傷亡。窯崗的將軍們首先對付的就是這些大炮。
夜裏,寧德他們就把探照燈照燈射向布哈拉城牆上,不斷地用大喇叭向城裏麵和月即別人城外的營寨工事進行廣播,幹擾月即別人,然後悄悄地把130口徑的重炮推到了前麵,隱蔽起來。
天一亮,窯崗人早就整裝待命。
寧德一聲令下,130大炮掀去偽裝,將炮口搖起直瞄對準布哈拉北麵城牆。沒等布哈拉城上和城外營地碉樓上的月即別士兵看明白怎麽回事。驚天動地炮聲響了。大地不住的顫抖。
奧斯曼帝國的使臣和使團成員們,沒想到還會有這麽恐怖的炮聲,他們嚇得都後悔出來跟著觀戰了,其實他們離炮兵陣地還遠著呢!
雄偉的布哈拉城的城牆和城門樓子,還有城上的敵樓,一個個被炮彈命中,被炸得粉碎。城牆也是一段段的被130重炮集中轟擊,從一個個缺口變成一處處倒塌的廢墟。一百多門130重炮不斷地轟擊著北麵城牆,城上的大炮和士兵們,早就不知道飛到哪裏了。窯崗人無數的步兵炮和輕重迫擊炮也同時轟擊著北城牆外麵的月即別人軍隊布置的三道防禦陣地。這些防禦陣地他們繼承蒙古人的方法,也有經過多年戰爭的總結,月即別人是下足了功夫。可是這些都是防禦冷兵器時代的工事,連象樣的防炮壕都沒有。費勁力氣造的投石機等,連同木頭和磚石,伴隨著士兵們的屍體碎塊一起到處飛舞。狂熱的宗教信仰,也架不住鐵與火的洗禮,炮彈落點下的,沒別炸死的月即別人士兵,魂飛魄散的到處亂撞。此時,他們的祈禱也沒有了用處。
130重炮從東到西沿著城牆將北城牆轟擊了一遍之後,經過千百年來不知道多少人精心修築的北城牆和城牆上的敵樓,連同四個帶敵樓的城門,都變成了一堆煙塵中的廢墟,令人恐怖的堆在了那裏。
轟完城牆,130重炮加入了轟擊北城牆外月即別軍隊陣地的大合唱中來了。這些重炮按照預定的覆蓋區域開始炮擊後,那些剛剛經過步兵炮和迫擊炮轟擊的月即別人知道了,原來的炮擊根本就是一道小菜,現在上來的才是主菜。很多沒死的月即別人徹底崩潰了。
那些蒙古人看到這樣的炮擊之後,一再要求帶兵衝進去。可是寧德沒有同意他們的要求,而是命令窯崗步兵,跟在履帶式牽引車後麵慢慢跟進,一邊進攻,一邊用步槍,消滅那些還沒死的月即別人士兵。牽引車的履帶可以輕易的就將那些木製的柵欄拒馬等碾在履帶下麵,就像揉碎玩具一樣。此時這裏的月即別士兵,也都是瞪著迷茫的眼睛,等著被一個個打死,他們根本就沒有反抗意識,甚至連正常思維意識都沒了,其實沒死也是一具驅殼。
奧斯曼帝國使臣拿著寧德給他們提供的望遠鏡,看著這一幕,後背直冒涼氣。他心裏想的就是,堅決不能讓帝國蘇丹和明軍打仗。奧斯曼帝國根本沒有任何和明軍對抗的手段。此時這位使臣還不知道,就因為在奧斯曼帝國商議和明軍作戰的時候,他說了看到的實情差點兒被拖出去燒死。雖然沒死成,還是被關進了監獄。
布哈拉城內的汗王太熟悉窯崗人的炮聲,他沒想到窯崗人會集中所有炮火攻擊北麵。因為沙赫庫德運河穿城而過從布哈拉穿城而過,這才是布哈拉的薄弱的地方。也是他們下了很多心思的地方。
窯崗人的炮聲不斷地摧殘著布哈拉城內外官兵和百姓信徒們守衛布哈拉的決心。當汗王得知北麵城牆和城上的敵樓、城門都被炸毀,城外的營地也是一片火海的時候,汗王和各位大臣們明白,窯崗人根本沒有尋找布哈拉城的薄弱地方,而是要像砸核桃一樣,硬把布哈拉砸開。
一位大臣說:“汗王,真主會保佑我們的,我們布哈拉城內,還有無數的清真寺、無數的商鋪、無數的房屋建築,更有無數願意為真主而戰的虔誠信徒,我們就把明軍放進城來,我們要用巷戰發揮我們的長處。明軍進了城,他們大炮就發揮不了作用。”
一個人這樣說,馬上就有很多人應和著,“對對!汗王,我們把敵人放進來!”
汗王氣的鼻子都歪了,“難道我們城外那些幾十萬官兵都不管了嗎?”
汗王這句話倒是提醒了他們,城外隻是北麵三道防線被攻了,還有幾個方向沒有被攻擊,那裏還有很多官兵。可是他們又一想,整個城池的北麵都被打開了,其它方向的陣地對於城池也沒有用了。但是他們誰也不敢說。
鎮定了一下的汗王,馬上命令城裏麵的守軍派出一部分兵力向外攻擊,城外的軍隊也要從古兩麵向北明軍占領的陣地進攻。
這些月即別軍隊盡管已經被這陣炮火嚇得膽戰心驚,可是明令來了,他們還是高喊著真主萬歲,揮舞著彎刀,向窯崗人占領的陣地衝過來。
很快,窯崗人的炮彈象長了眼睛一樣飛向了他們。
這回,這些月即別官兵們,不是聽炮彈的爆炸聲了,而是真切感受了炮彈的威力,不過很多人感受到了炮彈的威力,也就再也沒有機會領略別的事情了。血肉之軀哪裏頂得住炮彈。再不怕死的問信徒也不願意馬上送死。月即別軍隊撤退了。
炮擊停了,可是讓他們更恐怖的事出現了,兩架飛機,從他們頭上飛過,不少人看到天上飛的大鳥上落下來幾個黑乎乎的東西,這些東西,落在他們人群中還沒看清是啥,就發生劇烈爆炸,炸死了很多人。那兩個飛走的大鳥再次飛回來,向他們噴著火舌開始屠殺,熾熱的十二點七毫米子彈,將很多月即別士兵打得支離破碎。沒死的月即別人簡直瘋了。他們狂叫著魔鬼來了,到處亂撞。布哈拉城內,也是一片恐慌。很多人在傳明軍會使魔法。
汗王當然不信啥魔法,可是滿城都在傳他也沒有辦法。不過,讓汗王有些欣慰的是,明軍攻到北城牆外麵,沒有向城裏麵發起進攻。
很快有人給汗王送進來一個包裹,包裹上寫著汗王親啟字樣。一問才知道是天上飛的大鐵鳥上飄下來的一個布傘下麵帶著這東西,月即別軍官接到這個包裹一看,上麵寫著月即別汗王親啟。他們沒敢動,派人送了過來。
汗王沒敢自己打開包裹,命令一個衛兵打開了包裹,結果包裹裏麵隻有一封書信。
原來這是寧德給汗王寫的一封勸降信。
信中告訴汗王:“撒馬爾罕城我們一天就完全占領了。布哈拉我們想占領的話,一天也可以做到。可是撒馬爾罕被我們占領之後,是蒙古人首先進城的,因此撒馬爾罕城內已經沒有了活人。我們不希望擁有幾千年曆史的布哈拉也成了一座堆滿死人的城市。你們投降吧。今天我們擊毀了布哈拉北麵城牆,占領了北城牆外麵陣地,就是想讓你們親眼看看我們軍隊戰鬥力。如果你們不投降,我們完全可以這樣,用炮彈轟平一部分,我們再占領一部分。那樣的話,布哈拉會剩下多少人就不知道了。請汗王三思。
如果今天你們不給我們答複。我們就攻進城去。讓你們城外幾十萬軍隊馬上混亂,我們就可以徹底消滅他們!算是給你一個警告!”
汗王不得不佩服明軍了。他太清楚寧德心中說的。如果城外的守軍知道明軍已經攻進城裏麵,城外的守軍自然會認為已經戰敗,一定會大亂,很容易就會被占絕對優勢的明軍輕易地消滅。
汗王無奈的將信交給各位大臣們傳看。
一位大臣說:“汗王,我們別聽他們的。要是明軍能這麽容易的攻下布哈拉,他們不會費這麽些口舌來勸你了!”
“我們還有幾十萬***,我們會和異教徒血戰到底。安拉會保佑我們!”
“血戰到底…..”
看到各位群情激憤的樣子,汗王心裏明白,他們是自己還沒遇到實實在在的威脅,可是他知道,想投降的念頭也必須打消,否則自己可能會死的更早。
汗王知道攻出去奪取失去的陣地是不可能了,隻要命令加固各處的工事,憑著工事和明軍死戰到底。同時命令,各處大炮向被明軍占領的陣地射擊。
布哈拉城內外的大炮,開始向已經被明軍占領的那些地方進行了瘋狂的射擊。這些土炮雖然射程、精度和威力與窯崗人的大炮都差距巨大,可是還是有不少炮彈落到窯崗官兵們周圍,給他們造成了一些傷亡。
憤怒的窯崗炮兵哪裏吃過這樣的虧,他們開始的反擊,很快就將布哈拉城內外月即別人炮兵啞火了。
寧德命令步兵占領被炸塌的城牆兩端,以便更好地威脅城內外月即別人。
步兵用輕重機槍掩護步兵沿著倒塌的城牆斷口攀爬到城牆上,這是窯崗人經典戰法。剛登上城牆的幾個步兵,抬頭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成千上趴滿了月即別士兵,由於輕重機槍壓製,他們不敢抬頭,都趴在城牆上。
幾個步兵抬槍就開始“噠噠”的掃射。這裏的月即別人也沒想到明軍會從這裏登上來,還沒等他們鬧明白,更讓他們不明白的是,這些人不知道使用啥魔法武器,噴著火,將他們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大的血肉橫飛。這裏的月即別人顧不上真主的事,一窩蜂的逃去,蹬城的幾個步兵,逃掏出手**,向他們投過去,“轟轟”爆炸的手**,將他們擠在一起奔逃的他們炸的一片片倒地。
步兵們接著跟進,順勢衝上一個城牆上的敵樓。後麵跟進的步兵,也將重機槍拖了上來。幾挺重機槍架在敵樓上,能控製得範圍就太大了。不用說視線之內的城牆上月即別人士兵再不敢露頭,城外和城內很大範圍內,月即別人也在不敢露頭了。
這樣的事,在布哈拉北麵城牆兩端,幾乎同樣上演了一遍。
看到這一幕,跟在寧德身邊觀戰的蒙古萬戶不得不配服了。要是他們的士兵占領城牆不知道血戰一場要死多少人了。
奧斯曼帝國使臣通過通事問寧德:“將軍!你們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啥不直接攻進布哈拉城內?”
“嗯!我是想少死點兒人,想盼望汗王能率部投降!”寧德放下望遠鏡說。
“他們都是虔誠的穆司林,是不會投降的!”奧斯曼帝國使臣還是想捍衛穆司林的尊嚴。
“嗬嗬!”聽了通事翻譯完使臣的話。
所有在場的窯崗人都笑了。
寧德說:“投降改換宗教的***我們也見得太多了!葉爾羌汗王就是一個代表。他們都是希望百姓們信仰虔誠一些,他們自己可是不會那麽愚蠢。我跟你說,月即別人這位汗王最後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其實這樣對他自己是好事,對百姓們也都是好事。不然百姓們被他愚弄都死了,太冤枉了!”
使臣心裏麵還有一百條理由駁斥寧德。因為幾千年來,所有反對***的各種言論,都有神學院的理論家們逐條的列出來予以駁斥。隻是使臣知道在這裏說那麽多,這些異教徒們是聽不進去的,弄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使命。
步兵占領了城牆兩端,月即別人發動了幾次進攻,在城牆上堆滿了屍體也沒奪回來。
寧德命令把大炮推到前麵,由炮兵開路,向城裏麵平行發起攻擊。
130大炮平射,將前麵一座座清真寺商鋪住宅等建築,一座座轟成廢墟,等煙塵散盡,帶著口罩的步兵,才過去占領。這種打法,打的就是炮兵,月即別人根本見不到窯崗步兵,就和他們隱身的建築一起被炸飛了,連屍體都埋在廢墟裏麵。那些剛從窯崗炮擊震驚緩過神來狂熱的***們,想和對手拚命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打法,更讓蒙古人還有奧斯曼帝國使臣開了眼界。這哪是打仗啊,簡直是比打獵還容易。窯崗士兵不但基本上是無傷亡,還帶著口罩打仗,有些士兵不願意戴口罩,還會遭到軍官的嗬斥。打仗時還要關注士兵們的健康真是聞所未聞。
奧斯曼帝國使臣知道,自己回去說這事,根本不會有人相信。更讓他們覺得奇怪的是那些戰地記者,他們抬著攝影機跟在軍隊最前沿,不斷地攝影。
使臣指著這些忙碌的攝影記者,問道:“將軍,那些人是在幹啥?”
“偶!那是攝影記者,他們在記錄戰場的實際情況。”寧德說,“我們家裏麵的大領導們,還有我們百姓們非常關心前線的情況,他們不能過來,我們就用攝影機記錄下來,以後給他們看。”
寧德看到他們聽的直翻白眼,知道他們不懂,笑了笑說:“你們很快就會到我們窯崗,你們在窯崗可以看到電影,那時你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偶!我聽說過電影的事。”使臣明白了,“他們這樣做就是要把這裏發生的事用你們的電影來看?”
“對對!”寧德點頭說。
窯崗人的進攻進展緩慢,因為他們要一座座建築摧毀。這種打法,對月即別人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狂熱的宗教信仰也支持不住,很多堅守建築裏麵的官兵們和信徒們,放棄陣地向後麵逃去,一時間形成了向後逃跑的洪流。布哈拉城裏麵本來就擠滿了人,這樣一來造成了很大的混亂。
躲在布哈拉城內夏宮裏麵的汗王不斷的聽到,這裏被攻占,那裏被攻占的消息,流出的汗已經將他衣衫濕透。他發現,原來要求堅決抵抗到底幾位大臣已經不知了去向。汗王心說:“到了真格的時候,你們這些蠢貨才知道要去保命。現在晚了,明軍不會放走一個人的!”
這個時候,一個大臣看出來了汗王的心思,試探著問道:“汗王,這樣下去不行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派人和明軍談談,看看他們是否可以先停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