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寧德李魁南北對進圍攻撒馬爾罕古城
李魁他們解決了葉爾羌汗國,沒有馬上帶兵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是對的,因為前麵的路非常不好走,以往殘破的棧道根本沒法通行大軍,更別說還有炮車,汽車之類重裝備。從這些地方走過一遍的李魁非常清楚,好在李魁這邊有很多俘虜和士兵,更不缺糧食給養。李魁花了很大力氣修路。一直到八月份,才算是打通了向西的道路。雖然修的是簡易公路,可是足以通汽車馬車,履帶式牽引車更不在話下。
路修的差不多了,李魁帶領大軍,從喀什出發向西經過哈圖哈爾、阿圖什,到安集延(安集延是新疆通往撒馬爾罕的重要中轉站。這裏也是帖木兒大帝的孫子巴布爾的出生地。巴布爾20歲時,離開安集延南下阿富汗,並從那裏發跡,建立了莫臥兒王朝。這個中亞的大巴紮,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主要樞紐。當時,新疆人將來自中亞的商人,統稱為“安集延人”),從安集延西行一百八十裏到瑪爾噶朗城,又向西八十裏到那木幹城,再向西八十裏就是浩罕城。
這裏的城市地處平原,都靠近納林河,隻有那木幹在河北。這裏土地肥沃百姓都是非常富裕。由於月即別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麵巴爾喀什湖方向,而李魁他們一路是派騎兵突襲前進,這些城市,除了在浩罕有一部分兵力進行了抵抗,所有城池都一下子突進城去,根本沒有發生戰鬥就占領了。
不過,李魁他們進城後,除了將守軍繳械,將官員們集中看管,將所有公共資源統一接管之外,對於百姓們秋毫不犯。發布告示安民,告訴百姓們隻要服從管理,我們保證大家信仰自由,和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有反抗的殺無赦。
李魁安排軍隊和官員,接管了這些著名的城市。這些城市都是絲綢之路上明珠,這裏的百姓們非常長於心計,善於做生意。商家又正常開始做生意,跟隨李魁過來的窯崗商隊,也都在各個城市設置店鋪,開始做生意。這裏百姓們很多都去過大明朝做生意,他們對大明朝的都是十分的充滿敬畏仰慕,百姓們經過宣撫也就安定下來。
李魁的大軍都沒在這些地方停留,離開浩罕,大軍分兵一路直奔浩罕西北的達什幹(塔什幹),另一路主力直奔撒馬爾罕。
寧德他們大軍也休整完了,和李魁他們電報聯係好了之後,他們的大軍也是分兵兩路,從北向南,一路奔達什幹(塔什幹),另一路直奔撒馬爾罕。
一路上,寧德和李魁還用密碼電報進行了一番溝通。這就是關於如何處理月即別人宗教人士的解決辦法。
李魁介紹了,他們奪下的幾個城市都是信仰不可說教的,現在都沒啥大問題。另外,他認為張總也是同意各族百姓都有信仰自由,意思不用幹涉,好像對此不以為然。
可是寧德又發電報解釋說,我們馬上要奪取城市,和那幾個城市都不一樣,他們是不可說教在這一帶的中心。不可說教勢力之所以能向西延伸,都是這裏的神職人員有計劃滲透的。不徹底解決他們,對我們西麵那邊的花剌子模國後人都有影響。孫傳庭總督在河西花剌子模國後人聚集地躲藏的時候,就發現他們神職人員都有非常神秘的聯係。我們這次要徹底解決他們。不過,張總的要求我們不能不執行,我們可以讓蒙古人先進城解決完了問題,我們再進城,當然我們對他們會有些要求,比如公共財產不能動。蒙古人處理完了,我們再去扮演安撫百姓們角色。
李魁對這樣的事,不是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寧德是總指揮,隻要寧德不反叛,李魁都會聽從寧德的指揮。
達什幹(塔什幹)也就是著名的石頭城,自古這裏就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是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因為這裏地處山麓衝積扇一帶,有很多巨大卵石而得名。
不過,月即別汗王為了集中兵力對付明軍,他們將塔什幹的兵力都調走了,但是聰明的月即別人沒有暴露出來,他們在塔什幹城上布置了很多疑兵,讓寧德派出的偵察兵一直以為塔什幹戒備森嚴,有重兵把手。所以,當李魁和寧德派出的軍隊,前後圍住塔什幹,用步兵炮,轟開城門,衝進城去,基本上沒有像樣的戰鬥結束了戰鬥。
進了城的窯崗軍隊才發現,塔什幹城裏麵不但沒有軍隊,就是百姓們都撤的幾乎光了。城裏麵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吃用的東西。完全給窯崗人留下了一座空城。
寧德聽到這消息,氣的差點把負責前去偵查的軍官給拉出去斃了。
不過,寧德和李魁主力包圍的撒馬爾罕可是遇到月即別人的大軍。在撒馬爾罕外圍,李魁和寧德的軍隊,都遇到了月即別人騎兵的突襲。
月即別人在巴爾喀什湖大敗而歸,完全出乎他們當初的預料。敗回塔什幹的月即別汗王,害怕窯崗人很快追過來,沒有在塔什幹過夜,和一起逃回來的大臣們商議了一下,連夜化妝逃到布哈拉去了。
到了布哈拉,汗王穩定了一下神,就和大臣們商議如何對付和蒙古人聯合一起的明軍。沒有參加和明軍作戰的大臣們還不知道,為啥平時無比驕傲的汗王會嚇得連塔什幹都不敢呆,直接跑到了布哈拉來。更不明白,汗王出去可是帶著幾十萬精銳軍隊,怎麽會敗得如此慘。
有人忍不住的說:“汗王,我們全力動員的話,還可以召集三五十萬軍隊。我們完全可以再整頓軍隊,和明軍一戰啊!”
那些跟隨汗王敗回來的大臣,瞪著他的眼睛都要冒火。他們是知道明軍那恐怖炮彈威力,不用說被炮彈命中,就是靠近了炮彈炸點都容易被震死,耳朵震聾的士兵就太多了。這樣和明軍對抗就是送死。這些沒上過戰場不知死活的東西,就能說這些混賬話。
可是汗王沒把戰場上情況說出來,就是不想動搖軍心,他們也不敢說。他們中有人建議說:“汗王,我們必須馬上動員,所有汗國能參戰的人都要集合。可是臣建議,我們不要和明軍和蒙古人直接對抗,我們汗國幅員遼闊,我們可以堅壁清野,和他們在草原戈壁上和他們周旋。他們大軍遠來,後勤供應是弱點,我們利用騎兵快速優勢,就襲擾他們後勤糧隊。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退回去了!”
有人馬上說:“不行啊汗王,我們這些城池不能輕易就交給那些異教徒。我們這裏的神學院,清真寺還有城堡宮殿,不能輕易放棄啊!我們所有的一切,經過多少年多少代才建成這樣。這是我的汗國的根本,沒有了這些,我們汗國的根基就動搖了!汗王三思啊!”
他們說的這些,汗王哪能不清楚,現在的問題是汗王很難取舍,兩方的意見都有道理。其實理智上汗王知道和明軍硬拚沒有勝算,放棄一切和明軍周旋,是暫時避開了明軍鋒芒,可是損失實在是太大了,這種損失是汗國承受不了的,再說了逃出去,時間長了也占不到便宜,那時候自己對軍隊的控製更難了。汗王一咬牙,還是決定利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兩座堅城和明軍決戰,實在是城破了也可以消耗明軍的實力。那時候剩下的軍隊再到草原上和明軍周旋吧!甚至,汗王腦子裏麵還有一個沒敢說出來的念頭,其實也是很多大臣想說沒敢說的,那就是投降。不過,現在手裏麵還可以動員幾十萬軍隊的汗王絕對不會就這樣投降的。
汗王派出去的人奔走在草原戈壁,動員所有能參戰的男子,都集中到撒馬爾罕和布哈拉。
寧德他們沒有馬上跟隨汗王攻過來,也給汗王動員軍隊留出了時間。
四麵八方的人很快的匯集了過來。
強大的月即別汗國,又集中了四十多萬騎兵。加上原來的兵馬,汗國又有了六十多萬兵馬,這些兵馬,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城外麵簡直是鋪天蓋地的。
月即別人很快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組織能力。他們常備軍隊軍官都是非常職業,這些軍官配合召集過來的騎兵,很快組織成一個個軍團。平時全民皆兵的訓練,此時也發揮了作用,這點他們是繼承了蒙古人的傳統。
汗王的策略非常明確,那就是放棄所有地方,堅守撒馬爾罕和布拉哈。
不過,月即別人還是非常會打仗的,他們知道騎兵在野外更能發揮作用。所以他們派出了很多騎兵對寧德他們進行襲擾。他們知道,明軍和蒙古人進軍的時候,隊伍會拉的很長,輜重基本會在後麵。他們襲擊的重點就是後麵輜重。
可是寧德也是老謀深算,窯崗人的輜重都有騎兵護衛,更重要的是,輜重隊中的馬車和汽車上,很多架著機槍。
遇到月即別人騎兵襲來,他們前後車輛立即集中一起,用機槍和步槍向他們射擊,等他們衝過來,窯崗後麵的騎兵也就壓過來。憑著窯崗騎兵火力優勢,追著打月即別人簡直就像打黃羊一樣。
後來,窯崗騎兵以團為單位四處尋找月即別人騎兵,窯崗騎兵要是以團為單位行動,遇到幾萬月即別人也敢衝過去將他們衝散。
後來月即別人的出了結論,還是不要去招惹明軍。他們就把軍隊收攏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周圍。
寧德和李魁他們是在撒馬爾罕城外見麵的。
寧德和李魁,還有孫傳庭他們見麵之後,都很激動。前一段時間,他們都完全超出原計劃地完成了原來製定的任務。現在月即別人龜縮在撒馬爾罕城,對他們來說就像待宰羔羊一樣。
撒馬爾罕城內住不了這麽多軍隊,有十萬人在城外布置了一道防線,這是用了很多木頭製作的柵欄和木樁,還有很多溝壕組成的一道外圍防線。城裏麵還有十幾萬軍人,更有二三十萬要為真主進行聖戰的宗教狂熱的百姓們一同守城。他們一個個熱血沸騰的要和前來異教徒血戰到底。
寧德和李魁、孫傳庭匯總了情況之後,孫傳庭說:“最麻煩的就是這樣的仗,最後打起來,就是軍民部不分都得殺掉,不然仗就打不完。”
寧德點頭說:“宗教這東西最容易讓人鬼迷心竅。看來這裏又要血流成河啦!”
李魁摸了一把頭說:“他媽的!老子一路上打下來的幾座城市,百姓們都很老實,怎麽到了這裏就這麽麻煩呢?”
“嗬嗬!”孫傳庭笑著說,“那些城市麻煩事在後麵呢!元朝時,有很多花剌子模國後人在甘肅河西那邊,元太祖下令將他們趕走,大概有兩千多人,就是來到這個撒馬爾罕。他們的宗教對信徒的統治非常嚴格。有很多我們教外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他們不可能就這麽老實的服從我們的管理。現在你們那邊的人是戰時害怕,不敢搞事。等穩定了,他們就該行動了!”
“嗯!我真要給他們留下的人發電報提醒一下,以免他們吃虧!”李魁說。
寧德用馬鞭指著撒馬爾罕城說:“今天我們就能將這裏圍上,今天晚上,我們火炮都能到位。蒙古人早就先到了。我看我們今晚製定一下計劃,明天就把這裏打下來得啦!免得夜場夢多!”
李魁說:“我看行啊!我們的軍隊沒有問題。”
“那好,我們明天分一下工,清理城外的活我們幹,進城的事,蒙古人爭著要幹。我看就交給他們吧!”寧德說。
李魁點頭說:“就聽你的!”
孫傳庭說:“我們這次運來的炮彈夠用,用炮彈替蒙古人打個差不多,他們的活就好幹了!進城搶東西讓他們特別願意進城。嗬嗬!”
寧德、李魁和參謀們一起對作戰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確定和調整。
現在,寧德他們有兩架飛機參戰,他們從空中拍照了很多撒馬爾罕城及四周的照片,放大的照片,將月即別人的工事顯示的清清楚楚。
寧德李魁和參謀們根據這些製定了明天攻城的計劃。
天一亮,窯崗官兵們早早的用過早飯,整裝待發了。蒙古人更是積極,起的更早。
寧德對李魁說:“現在蒙古人和我們關係非常好了。繳獲的月即別人很多東西,都送給他們。他們現在家家都有非常好的皮帳篷,車馬等各種用具都製備的很全。一仗下來,蒙古人就徹底翻身了。這些蒙古騎兵特別渴望戰鬥!”
“嗬嗬!蒙古人打仗有利可圖,積極性自然就高了!”李魁說。
這時候,孫傳庭拿著電報過來,說:“指揮中心電報!”
寧德接過電報,看了一眼又遞給了李魁,忍不住的說:“張總有的時候真是讓人捉摸不透!為啥他要強調我們絕對不能艾米爾陵墓?”
李魁看了一邊電報說:“張總既然這時候發來這份電報,自然有我們不知道的道理。我們必須約束蒙古人不準他們做這事。我們的軍隊,不會輕易作這事。沒有我們命令不會有人敢這樣做!”
其實,由於時差的關係,撒馬爾罕這裏一早,窯崗那邊已經很早了。張知木聽說寧德他們今天進攻撒馬爾罕,突然想到了以前聽說的一件事。撒馬爾罕有一座艾米爾陵墓就位於撒馬爾罕市區內,是帖木兒及其後嗣的陵墓,陵墓中分別安葬著帖木兒、帖木兒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其中一個是兀魯伯)、兀魯伯的兩個兒子、兀魯伯的宗教老師以及一個未查明姓氏者。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帖木兒墓上寫著: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兒的墓,兩周後希特勒就開始進攻蘇聯。張知木可是不想受這個咒語的咀咒!所以提醒寧德他們絕對不準動這座陵墓。
當然,寧德馬上將這個命令傳達了下去,還特意提醒蒙古人的這事要堅決注意。蒙古人也保證絕對服從這個命令。
撒馬爾罕共有六個城門,六條主街,以一組宗教建築組成的列吉斯坦廣場建築群為城市中心,北門附近形成了巨大的巴紮(集市)。不過這個大巴紮現在是一個大軍事工事。
窯崗人的炮擊是從這個北門外開始的。
窯崗人集中了一個重炮師,還有各軍的重炮步兵炮,重迫擊炮,六零炮這次就沒用他們參戰。
幾百門大小炮,同時發出了怒吼,瞬間,月即別人經過精心布置的他們認為根本不能攻破的堅固工事,馬上土崩瓦解了。各種木頭帳篷,還有隱蔽的火炮,連同官兵們的身體零件,不斷地被拋上天空。月即別人的工事很快被濃煙籠罩,大地不斷地顫抖。那些狂熱的宗教徒們都以為世界末日到了,除了不斷地祈禱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北門外的月即別人營地工事被炮火覆蓋了之後,重炮師的一百多門130重炮炮口直接指向了撒馬爾罕北麵土夯的城牆,一個齊射,就將北麵土城牆基本上轟塌了。然後,大小炮向城裏麵進行了一次無差別炮擊。窯崗步兵衝了過去,與此同時,炮兵們按照計劃向撒馬爾罕城其他方向的外圍陣地進行轟擊。窯崗步兵將北麵城牆外麵的月即別人陣地占領之後,沒有進城,而是讓出來道路,讓四萬蒙古騎兵衝進城去!
李魁他們解決了葉爾羌汗國,沒有馬上帶兵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是對的,因為前麵的路非常不好走,以往殘破的棧道根本沒法通行大軍,更別說還有炮車,汽車之類重裝備。從這些地方走過一遍的李魁非常清楚,好在李魁這邊有很多俘虜和士兵,更不缺糧食給養。李魁花了很大力氣修路。一直到八月份,才算是打通了向西的道路。雖然修的是簡易公路,可是足以通汽車馬車,履帶式牽引車更不在話下。
路修的差不多了,李魁帶領大軍,從喀什出發向西經過哈圖哈爾、阿圖什,到安集延(安集延是新疆通往撒馬爾罕的重要中轉站。這裏也是帖木兒大帝的孫子巴布爾的出生地。巴布爾20歲時,離開安集延南下阿富汗,並從那裏發跡,建立了莫臥兒王朝。這個中亞的大巴紮,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主要樞紐。當時,新疆人將來自中亞的商人,統稱為“安集延人”),從安集延西行一百八十裏到瑪爾噶朗城,又向西八十裏到那木幹城,再向西八十裏就是浩罕城。
這裏的城市地處平原,都靠近納林河,隻有那木幹在河北。這裏土地肥沃百姓都是非常富裕。由於月即別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麵巴爾喀什湖方向,而李魁他們一路是派騎兵突襲前進,這些城市,除了在浩罕有一部分兵力進行了抵抗,所有城池都一下子突進城去,根本沒有發生戰鬥就占領了。
不過,李魁他們進城後,除了將守軍繳械,將官員們集中看管,將所有公共資源統一接管之外,對於百姓們秋毫不犯。發布告示安民,告訴百姓們隻要服從管理,我們保證大家信仰自由,和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有反抗的殺無赦。
李魁安排軍隊和官員,接管了這些著名的城市。這些城市都是絲綢之路上明珠,這裏的百姓們非常長於心計,善於做生意。商家又正常開始做生意,跟隨李魁過來的窯崗商隊,也都在各個城市設置店鋪,開始做生意。這裏百姓們很多都去過大明朝做生意,他們對大明朝的都是十分的充滿敬畏仰慕,百姓們經過宣撫也就安定下來。
李魁的大軍都沒在這些地方停留,離開浩罕,大軍分兵一路直奔浩罕西北的達什幹(塔什幹),另一路主力直奔撒馬爾罕。
寧德他們大軍也休整完了,和李魁他們電報聯係好了之後,他們的大軍也是分兵兩路,從北向南,一路奔達什幹(塔什幹),另一路直奔撒馬爾罕。
一路上,寧德和李魁還用密碼電報進行了一番溝通。這就是關於如何處理月即別人宗教人士的解決辦法。
李魁介紹了,他們奪下的幾個城市都是信仰不可說教的,現在都沒啥大問題。另外,他認為張總也是同意各族百姓都有信仰自由,意思不用幹涉,好像對此不以為然。
可是寧德又發電報解釋說,我們馬上要奪取城市,和那幾個城市都不一樣,他們是不可說教在這一帶的中心。不可說教勢力之所以能向西延伸,都是這裏的神職人員有計劃滲透的。不徹底解決他們,對我們西麵那邊的花剌子模國後人都有影響。孫傳庭總督在河西花剌子模國後人聚集地躲藏的時候,就發現他們神職人員都有非常神秘的聯係。我們這次要徹底解決他們。不過,張總的要求我們不能不執行,我們可以讓蒙古人先進城解決完了問題,我們再進城,當然我們對他們會有些要求,比如公共財產不能動。蒙古人處理完了,我們再去扮演安撫百姓們角色。
李魁對這樣的事,不是能百分之百的理解,但是寧德是總指揮,隻要寧德不反叛,李魁都會聽從寧德的指揮。
達什幹(塔什幹)也就是著名的石頭城,自古這裏就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是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因為這裏地處山麓衝積扇一帶,有很多巨大卵石而得名。
不過,月即別汗王為了集中兵力對付明軍,他們將塔什幹的兵力都調走了,但是聰明的月即別人沒有暴露出來,他們在塔什幹城上布置了很多疑兵,讓寧德派出的偵察兵一直以為塔什幹戒備森嚴,有重兵把手。所以,當李魁和寧德派出的軍隊,前後圍住塔什幹,用步兵炮,轟開城門,衝進城去,基本上沒有像樣的戰鬥結束了戰鬥。
進了城的窯崗軍隊才發現,塔什幹城裏麵不但沒有軍隊,就是百姓們都撤的幾乎光了。城裏麵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吃用的東西。完全給窯崗人留下了一座空城。
寧德聽到這消息,氣的差點把負責前去偵查的軍官給拉出去斃了。
不過,寧德和李魁主力包圍的撒馬爾罕可是遇到月即別人的大軍。在撒馬爾罕外圍,李魁和寧德的軍隊,都遇到了月即別人騎兵的突襲。
月即別人在巴爾喀什湖大敗而歸,完全出乎他們當初的預料。敗回塔什幹的月即別汗王,害怕窯崗人很快追過來,沒有在塔什幹過夜,和一起逃回來的大臣們商議了一下,連夜化妝逃到布哈拉去了。
到了布哈拉,汗王穩定了一下神,就和大臣們商議如何對付和蒙古人聯合一起的明軍。沒有參加和明軍作戰的大臣們還不知道,為啥平時無比驕傲的汗王會嚇得連塔什幹都不敢呆,直接跑到了布哈拉來。更不明白,汗王出去可是帶著幾十萬精銳軍隊,怎麽會敗得如此慘。
有人忍不住的說:“汗王,我們全力動員的話,還可以召集三五十萬軍隊。我們完全可以再整頓軍隊,和明軍一戰啊!”
那些跟隨汗王敗回來的大臣,瞪著他的眼睛都要冒火。他們是知道明軍那恐怖炮彈威力,不用說被炮彈命中,就是靠近了炮彈炸點都容易被震死,耳朵震聾的士兵就太多了。這樣和明軍對抗就是送死。這些沒上過戰場不知死活的東西,就能說這些混賬話。
可是汗王沒把戰場上情況說出來,就是不想動搖軍心,他們也不敢說。他們中有人建議說:“汗王,我們必須馬上動員,所有汗國能參戰的人都要集合。可是臣建議,我們不要和明軍和蒙古人直接對抗,我們汗國幅員遼闊,我們可以堅壁清野,和他們在草原戈壁上和他們周旋。他們大軍遠來,後勤供應是弱點,我們利用騎兵快速優勢,就襲擾他們後勤糧隊。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退回去了!”
有人馬上說:“不行啊汗王,我們這些城池不能輕易就交給那些異教徒。我們這裏的神學院,清真寺還有城堡宮殿,不能輕易放棄啊!我們所有的一切,經過多少年多少代才建成這樣。這是我的汗國的根本,沒有了這些,我們汗國的根基就動搖了!汗王三思啊!”
他們說的這些,汗王哪能不清楚,現在的問題是汗王很難取舍,兩方的意見都有道理。其實理智上汗王知道和明軍硬拚沒有勝算,放棄一切和明軍周旋,是暫時避開了明軍鋒芒,可是損失實在是太大了,這種損失是汗國承受不了的,再說了逃出去,時間長了也占不到便宜,那時候自己對軍隊的控製更難了。汗王一咬牙,還是決定利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兩座堅城和明軍決戰,實在是城破了也可以消耗明軍的實力。那時候剩下的軍隊再到草原上和明軍周旋吧!甚至,汗王腦子裏麵還有一個沒敢說出來的念頭,其實也是很多大臣想說沒敢說的,那就是投降。不過,現在手裏麵還可以動員幾十萬軍隊的汗王絕對不會就這樣投降的。
汗王派出去的人奔走在草原戈壁,動員所有能參戰的男子,都集中到撒馬爾罕和布哈拉。
寧德他們沒有馬上跟隨汗王攻過來,也給汗王動員軍隊留出了時間。
四麵八方的人很快的匯集了過來。
強大的月即別汗國,又集中了四十多萬騎兵。加上原來的兵馬,汗國又有了六十多萬兵馬,這些兵馬,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城外麵簡直是鋪天蓋地的。
月即別人很快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組織能力。他們常備軍隊軍官都是非常職業,這些軍官配合召集過來的騎兵,很快組織成一個個軍團。平時全民皆兵的訓練,此時也發揮了作用,這點他們是繼承了蒙古人的傳統。
汗王的策略非常明確,那就是放棄所有地方,堅守撒馬爾罕和布拉哈。
不過,月即別人還是非常會打仗的,他們知道騎兵在野外更能發揮作用。所以他們派出了很多騎兵對寧德他們進行襲擾。他們知道,明軍和蒙古人進軍的時候,隊伍會拉的很長,輜重基本會在後麵。他們襲擊的重點就是後麵輜重。
可是寧德也是老謀深算,窯崗人的輜重都有騎兵護衛,更重要的是,輜重隊中的馬車和汽車上,很多架著機槍。
遇到月即別人騎兵襲來,他們前後車輛立即集中一起,用機槍和步槍向他們射擊,等他們衝過來,窯崗後麵的騎兵也就壓過來。憑著窯崗騎兵火力優勢,追著打月即別人簡直就像打黃羊一樣。
後來,窯崗騎兵以團為單位四處尋找月即別人騎兵,窯崗騎兵要是以團為單位行動,遇到幾萬月即別人也敢衝過去將他們衝散。
後來月即別人的出了結論,還是不要去招惹明軍。他們就把軍隊收攏在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周圍。
寧德和李魁他們是在撒馬爾罕城外見麵的。
寧德和李魁,還有孫傳庭他們見麵之後,都很激動。前一段時間,他們都完全超出原計劃地完成了原來製定的任務。現在月即別人龜縮在撒馬爾罕城,對他們來說就像待宰羔羊一樣。
撒馬爾罕城內住不了這麽多軍隊,有十萬人在城外布置了一道防線,這是用了很多木頭製作的柵欄和木樁,還有很多溝壕組成的一道外圍防線。城裏麵還有十幾萬軍人,更有二三十萬要為真主進行聖戰的宗教狂熱的百姓們一同守城。他們一個個熱血沸騰的要和前來異教徒血戰到底。
寧德和李魁、孫傳庭匯總了情況之後,孫傳庭說:“最麻煩的就是這樣的仗,最後打起來,就是軍民部不分都得殺掉,不然仗就打不完。”
寧德點頭說:“宗教這東西最容易讓人鬼迷心竅。看來這裏又要血流成河啦!”
李魁摸了一把頭說:“他媽的!老子一路上打下來的幾座城市,百姓們都很老實,怎麽到了這裏就這麽麻煩呢?”
“嗬嗬!”孫傳庭笑著說,“那些城市麻煩事在後麵呢!元朝時,有很多花剌子模國後人在甘肅河西那邊,元太祖下令將他們趕走,大概有兩千多人,就是來到這個撒馬爾罕。他們的宗教對信徒的統治非常嚴格。有很多我們教外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他們不可能就這麽老實的服從我們的管理。現在你們那邊的人是戰時害怕,不敢搞事。等穩定了,他們就該行動了!”
“嗯!我真要給他們留下的人發電報提醒一下,以免他們吃虧!”李魁說。
寧德用馬鞭指著撒馬爾罕城說:“今天我們就能將這裏圍上,今天晚上,我們火炮都能到位。蒙古人早就先到了。我看我們今晚製定一下計劃,明天就把這裏打下來得啦!免得夜場夢多!”
李魁說:“我看行啊!我們的軍隊沒有問題。”
“那好,我們明天分一下工,清理城外的活我們幹,進城的事,蒙古人爭著要幹。我看就交給他們吧!”寧德說。
李魁點頭說:“就聽你的!”
孫傳庭說:“我們這次運來的炮彈夠用,用炮彈替蒙古人打個差不多,他們的活就好幹了!進城搶東西讓他們特別願意進城。嗬嗬!”
寧德、李魁和參謀們一起對作戰計劃進行了進一步確定和調整。
現在,寧德他們有兩架飛機參戰,他們從空中拍照了很多撒馬爾罕城及四周的照片,放大的照片,將月即別人的工事顯示的清清楚楚。
寧德李魁和參謀們根據這些製定了明天攻城的計劃。
天一亮,窯崗官兵們早早的用過早飯,整裝待發了。蒙古人更是積極,起的更早。
寧德對李魁說:“現在蒙古人和我們關係非常好了。繳獲的月即別人很多東西,都送給他們。他們現在家家都有非常好的皮帳篷,車馬等各種用具都製備的很全。一仗下來,蒙古人就徹底翻身了。這些蒙古騎兵特別渴望戰鬥!”
“嗬嗬!蒙古人打仗有利可圖,積極性自然就高了!”李魁說。
這時候,孫傳庭拿著電報過來,說:“指揮中心電報!”
寧德接過電報,看了一眼又遞給了李魁,忍不住的說:“張總有的時候真是讓人捉摸不透!為啥他要強調我們絕對不能艾米爾陵墓?”
李魁看了一邊電報說:“張總既然這時候發來這份電報,自然有我們不知道的道理。我們必須約束蒙古人不準他們做這事。我們的軍隊,不會輕易作這事。沒有我們命令不會有人敢這樣做!”
其實,由於時差的關係,撒馬爾罕這裏一早,窯崗那邊已經很早了。張知木聽說寧德他們今天進攻撒馬爾罕,突然想到了以前聽說的一件事。撒馬爾罕有一座艾米爾陵墓就位於撒馬爾罕市區內,是帖木兒及其後嗣的陵墓,陵墓中分別安葬著帖木兒、帖木兒的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其中一個是兀魯伯)、兀魯伯的兩個兒子、兀魯伯的宗教老師以及一個未查明姓氏者。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棺。帖木兒墓上寫著: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兒的墓,兩周後希特勒就開始進攻蘇聯。張知木可是不想受這個咒語的咀咒!所以提醒寧德他們絕對不準動這座陵墓。
當然,寧德馬上將這個命令傳達了下去,還特意提醒蒙古人的這事要堅決注意。蒙古人也保證絕對服從這個命令。
撒馬爾罕共有六個城門,六條主街,以一組宗教建築組成的列吉斯坦廣場建築群為城市中心,北門附近形成了巨大的巴紮(集市)。不過這個大巴紮現在是一個大軍事工事。
窯崗人的炮擊是從這個北門外開始的。
窯崗人集中了一個重炮師,還有各軍的重炮步兵炮,重迫擊炮,六零炮這次就沒用他們參戰。
幾百門大小炮,同時發出了怒吼,瞬間,月即別人經過精心布置的他們認為根本不能攻破的堅固工事,馬上土崩瓦解了。各種木頭帳篷,還有隱蔽的火炮,連同官兵們的身體零件,不斷地被拋上天空。月即別人的工事很快被濃煙籠罩,大地不斷地顫抖。那些狂熱的宗教徒們都以為世界末日到了,除了不斷地祈禱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北門外的月即別人營地工事被炮火覆蓋了之後,重炮師的一百多門130重炮炮口直接指向了撒馬爾罕北麵土夯的城牆,一個齊射,就將北麵土城牆基本上轟塌了。然後,大小炮向城裏麵進行了一次無差別炮擊。窯崗步兵衝了過去,與此同時,炮兵們按照計劃向撒馬爾罕城其他方向的外圍陣地進行轟擊。窯崗步兵將北麵城牆外麵的月即別人陣地占領之後,沒有進城,而是讓出來道路,讓四萬蒙古騎兵衝進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