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汽車批量生產皇上闖王到窯崗
窯崗的各地大員們年前都陸續的趕回了窯崗。崇禎皇上也在十月十四日帶著一群文武們來到了窯崗。雖然崇禎皇上離開窯崗沒多長時間,窯崗人還是以一個盛大的宴會招待他們。
這次跟隨皇上來窯崗的大人們,要比上次少一些,這是崇禎皇上親自在陪駕出來的名單上選出來,不然要來的人還要多很多。
席間,崇禎皇上對張知木說:“這次從北京出來走了幾天就到了窯崗,真是快多了,這還是路上有些地段下雪不敢走的太快,還有些路段道路實在是太不好走了,不然早就到了。”
張知木有些歉意的說:“唉!我一直要下決心,把北京到窯崗這段路修成瀝青路麵的高等級公路。可是我們瀝青一直不夠用。”
這時盧炳義插言說:“張總,明年年末,或者後年年初,我們在嘉陵江上修建的那座水庫就能交付使用。這樣我們漢江和嘉陵江就能通過船閘通行一千噸以上的大船。我們是不是可以開采四川廣元那裏的瀝青礦了?”
“對對!盧先生說的是,我們隻要能解決了運輸問題,就可以大規模開采瀝青礦。那裏的天然瀝青儲量非常大,能大規模的開采,我們就可以大規模的修建瀝青路麵的公路,這樣一來,我們整個道路情況就能得到大大提高。”張知木說。
崇禎皇上不解的問:“我倒你們冶場那邊去看了,瀝青不是煉完石油之後剩下的東西嗎?怎麽還有瀝青礦?”
張知木解釋說:“瀝青礦也是石油露出地麵之後,可揮發的物質揮發完了剩下的凝固物。不過這樣的瀝青非常堅硬,我們要想做路麵用,還要添加些東西。”張知木又對盧炳義說,“盧先生,你要組織人,弄一些瀝青礦的樣品做些試驗,要搞出些添加劑,將瀝青軟化直接和石子攪拌之後,攤鋪壓平修成路麵。要是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修瀝青路麵就不用火燒,效率高多了。”
“張總說的對,瀝青這東西能溶於很多溶劑,我回去就安排人試驗這東西。”盧炳義說。
崇禎皇上很高興地說:“即使這樣,我們這一路也是快多了。朕那個龍輦可是沒法和房車比的,在車上願意坐著就坐著,願意躺著就躺著。路上還可以看看風景。朕這一路心情好多了,在京城真是覺得憋屈!”
崇禎皇上說再京城覺得憋屈,讓周圍的人下了一跳,沒人敢接這個話茬,張知木岔過去說:“等我們把窯崗到北京的路都修成瀝青路麵,從北京到窯崗一天就到了,路上也不用停車休息。”
“可不是,我們進了山西之後,車行駛在瀝青路麵上,速度快還平穩,朕就想,按照這個速度從北京到窯崗一天就到了。”
“是啊!皇上,現在我們從窯崗到西安的公路已經完全是瀝青路麵,今後到西安不僅可以乘火車,坐汽車一天也到了。”張知木說。
“太好了!張東家,我們今後要把我們整個大明朝都要用火車和汽車給連起來。那時候才能國泰民安!”崇禎皇上越說越高興。
“這次,我們已將把我們派出去的主要將領和大員們都招回來了,下一步就是要製定一個長遠的規劃,我們準備建設幾條縱橫的公路和鐵路,還有一些重點工程。有了長遠規劃,我們以後工作就有了目標,有了方向。”
“好好!朕在北京呆不住,每天都要聽廣播看報紙,想的都是這邊的事。”崇禎皇上說。
“嗬嗬!皇上要是不累的話,後天是我們太原汽車廠剪彩的日子,皇上去參加吧!”張知木趁著皇上高興,邀請皇上。
“好好!這樣事朕一定去!”崇禎皇上最願意參加的就是剪彩典禮之類的事。
太原汽車廠,是窯崗第一個大規模生產汽車的工廠,經過幾年的建設,兩條生產線終於可以投產了。雖然工廠的好多輔助設施還沒有完善,但是李雲鶴他們堅持先保證生產,其他的慢慢再說。
這次窯崗的主要領導,和趕回窯崗的將領們也都應邀參加了汽車廠投產典禮。由於有皇上參加典禮,氣氛顯得更熱鬧了。汾河邊上的太原大酒店,基本上是按照窯崗賓館模式建的,現在基本上是住滿了。因為皇上他們一行人就住了兩層,趕上學生們都放假,窯崗的主要領導們也把家屬和孩子們帶來湊熱鬧。賓館可是滿負荷運轉了。大家都是前一天來到太原。
典禮現場的實況,電台進行了現場直播。典禮模式都是老一套,張知木講話,各級代表講話,皇上講話,然後是剪彩之後在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聲中,六**汽車和十**汽車兩款各三十台嶄新的汽車開出生產線,典禮的達到了**。
崇禎皇上和窯崗的領導們、各界人士都激動的熱烈鼓掌。
大家知道,從現在起,大汽車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汽車很快就再也不會是貴重的大家望而卻步的東西了。
其實,徽商和浙商等早就有人跟陸成祥說,要買一些汽車自己用。可是一問價格都嚇回去了。
現在陸成祥和李雲鶴他們那些汽車廠的領導們已經商量了汽車銷售的方案,他們從陸文臣他們技校畢業生還有工廠技術工人抽出來很多人,組織了一個售後服務隊,還在驗車場組建了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再就是在主要銷售的城市,提供汽油、汽車配件等供應。這些都是汽車銷售的必備條件。
剪彩儀式之後的宴會上,不少來賓給張知木敬酒的時候,都提了一個建議。他們都說,運輸的汽車大批投產之後,他們還是希望能有小汽車大批量投產。因為現在的小汽車還是太貴了,隻有真正的大戶才敢問津。另外,還建議多培養一些汽車駕駛員,那樣他們買了汽車也就雇得上駕駛員。
張知木跟他們解釋說:“我們小汽車生產線正在測試,很快就會大批量投產。你們說的駕駛員培訓,我們過了年馬上就開始招生。保證你們買的起車,就能有駕駛員。”
張知木知道,現在山西從南到北主幹線道路,完全鋪上了瀝青路麵,起車跑起來非常舒服。尤其是現在又通到了西安。這些有錢的富戶,都覺得起車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征,用起來真的十分方便。
崇禎皇上的一個建議還真的提到了點子上了,“張東家,朕有一個建議,你們要注意。”
“哎呦!皇上有啥指示盡管說!”張知木半開玩笑的說。
“朕從北京到窯崗這一路上,都有你設置起車維修站點,還有客站。所以汽車有點小毛病,很快就能修好。朕覺得,這也是窯崗到北京這條汽車線路,一直運行的很好的一個保證。今後我們汽車多了,所有主要道路都要這樣才行。”
“皇上提醒的太對了!”張知木說,“以後,各主要道路不但要有汽車維修點,一段距離內,必須要有加油站支持才行。不然每輛汽車出行都要帶很多油實在是不方便。我們還要做出來規劃,在地圖上標示出來在哪個地方有維修點,有加油站。這樣汽車司機拿著這樣的地圖心裏就有數了。我們汽車也會很快的普及開。”
皇上的思路顯然不在這裏,“是這樣的,張東家,我們既然能大批量的生產汽車,那麽我們就能把汽車改成那種裝甲車。隻要我們能培養了足夠的技術人才,我們今後打仗,就可以派出去很多裝甲車。這樣的裝甲車可就不是一般弓箭,甚至普通大炮能對付了的。那些騎兵在我們大批裝甲車麵前,就是玩物一樣了!”
“哎呦!皇上的想法還很超前啊!”其實,窯崗已經有了炮車也有裝甲運兵車、還有四輪驅動的汽車用於戰場上,隻是使用的規模還有限,可是對付現在的對手已經是十分的富餘了。不過皇上既然想到了這,張知木不能不奉承幾句。
皇上對自己的見識很自得,“我們就該把最好東西先給軍隊使用!”
“不瞞皇上,我們還準備專門給軍隊生產軍用的裝備。我們會時刻保持讓我們軍用裝備遠遠超過對手。”張知木說。
“這就好!有了這個保證,就能保證國泰民安!”皇上很欣慰的說。
典禮完事後,大家在太原玩了兩天。張知木知道,大家忙了一年都很累了,就讓大家換個環境放鬆了兩天。這幾年,太原早就撫平了戰爭的創傷,恢複了往日生機。加上窯崗醫學院、藝術學院、汽車廠、自行車廠都建在太原,大大拉動了太原的經濟發展。又由於太原離窯崗最近,對這裏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年前的太原城裏也是十分的熱鬧。可是張知木沒心思去逛街,陪著李雲鶴在汽車廠裏麵一直轉著。好在生產線沒有出啥大事,可是小事也是不斷。
沒有事的時候,張知木對李雲鶴說:“這邊的事你就交給他們吧!你要搞一個機電產品檢測試驗中心。”
“這是啥意思?”李雲鶴沒明白。
“我們的產品將來都要有一個標準。比如,我們生產出來電台,工作的溫度範圍是多大?我們的汽車,能耐多高多低溫度,這都需要檢測出來,給使用者標示試出來。這樣我們就需要人為建立一個極端的環境來進行測試。這個工作,是我們機電產品進一步發展的保證。”張知木說。
李雲鶴點點頭說:“嗯!這事要做起來可不僅僅是溫度這個參數這麽簡單,需要考慮的事多著呢!幹這事,還要有兩個好手才行。我們需要尋一個地方,建設一個試驗大樓。這樣,可以讓各廠子生產出來的東西都來進行試驗。這事怎麽說重要都不過分,我會自己抓這事!”
“這就對了!你就要管這些主要的事。”
窯崗的各位大員們回來後,一連開了幾天的會,時而分組討論,時而集中研討。這次會開的格外熱烈,大家有爭論,有辯論。本來崇禎皇上也想參加,可是被張知木勸住了。因為,張知木怕大家不好意思撥皇上麵子,影響事情的討論。但是崇禎皇上還是派出了幾位大人過來列席參加,不過,他們沒有發言權,他們不同於元老院的周王代王莊妃。就連那些列席參加會議蒙古王爺也有發言權,弄得這些大人們心裏很鬱悶。
會議討論階段,李自成做了安南目前的形勢報告,周遇吉做了漠北進軍過程和現在形勢的報告;秦鵬做了西南和緬甸情況報告;穆義做了日本進軍過程和目前形勢報告;趙金利做了四川和西南有關地區形勢報告;範成坤做了水軍發展的報告;小紅玉做了文化和文藝工作報告。基本上把大家比較關心情況都做了匯報。
這一年的總結報告,還是老辦法,陸成祥做經濟工作的總結報告,歐陽鶴做陳玉峰做軍事工作的報告,閻興做行政工作報告,李岩做了司法工作新進展的工作報告,盧炳義做了科技以及工程工作報告,邱老東家做了稅收和海關工作報告。
這一年取得的成就,雖然大家都從電台和報紙上,甚至內參上都了解,可是集中總結匯報上來,還是讓與會者激動地一次次用掌聲表達著由衷興奮。
經過討論,製定的幾個戰略決策,讓與會更興奮。
一個是南北向,要修建從北海(貝加爾湖)到窯崗,向南到鄭州、漢口、長沙、桂林、南寧、河內直達安南最南部的大鐵路通道;還有從蘭州到成都、昆明、阿瓦到西洋沿岸,再到馬刺家(馬六甲)的大鐵路;北京到天津、濟南、徐州、淮安、揚州、南京、杭州、福州,廣州的鐵路;長沙、衡陽、郴州、韶關、廣州的鐵路。
東西向,修建從從朝鮮半島到盛京(沈陽),山海關、北京的鐵路;北京到、張家口、大同,連到嘉峪關的鐵路;從長江口到南京、漢口、襄樊、重慶、成都的鐵路;從廣州到南寧、昆明的鐵路;橫跨東南半島的連接安南和緬甸的鐵路。
這是長遠規劃,具體的根據需要,要慢慢完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段段修,最後連成一個完整的鐵路網。
河流:東西向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西江、遼河。南北向的有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紅河、湄公河、勒拿河、葉賽尼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這些河流都需要疏通航道,發展水上航運,也要疏通現有的運河,爭取提升通航能力。
公路也提出了三橫五縱的大目標。
這些宏偉的遠景規劃,盡管大家知道有些還很遙遠,但是大家都相信,會有實現的一天。
比起這些,大家好像對窯崗開疆擴土更感興趣。當陳玉峰介紹說,我們西邊的疆域會到黑海和烏拉山的時候,下麵一片掌聲。等陳玉峰說,我們正在研究占領北美大陸和澳洲的時候,下麵一片寂靜。陳玉峰知道,大家都對北美大陸和澳洲沒有印象。等陳玉峰簡單的介紹完這兩個地方的情況時,大家翁的議論了一會兒,接著又是一片掌聲。
張知木看到這一幕心裏很複雜,這就是人們的真時想法,有了力量就要擴張。張知木知道,現在正是憑力量擴張的時代,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定要引導大家,要知道啥時候適可而止才行。所有的我們都占去了,那麽所有的都不是你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不能因為自己有力量,就可以無限擴張。
但是張知木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談到明年的具體建設項目的時候,大家還是很冷靜的。盧炳義介紹說:明年我們要開建北京到張家口、鄭州到漢口的鐵路;開建鬆遼大運河;開建漢口長江大橋;開建開封黃河大橋;開始勘探設計武昌到九江、南昌、鷹潭、福州的鐵路。明年還要開建調水工程中天水這邊二三級水庫工程,嘉陵江水庫二三級水庫工程,還有從洮河調水工程中,渭河上遊河道水庫工程。
大家都知道這些都是投資巨大的重大工程項目,明年一下子開工這麽多,大家都很激動。
每年年底,都是窯崗人總結享受自己取得成果的時候,隻是今年的成績格外突出。今後的大事,都在會上讓大家充分討論研究了。可是有些事暫時還不能公開討論。
比如和李自成、秦鵬他們討論的徹底解決中南半島問題時候,就隻能是李自成帶回來的宋獻策、劉宗敏、李過,還有陳玉峰、歐陽鶴、劉雲、秦鵬幾個人,關在屋子裏麵密謀了。
這次李自成帶回來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想回窯崗來看看,但是李自成知道張知木請他們回來,可不會是僅僅請他回來過年這麽簡單。李自成他們也從窯崗的通報中了解了秦鵬他們在緬甸那邊的進展。
李自成接到張知木發給他請他回窯崗的電報之後,召集各位開會時,牛金星說:“皇上,我看張總現在是心大了。”
李自成也點點,微笑著說:“張總還是很穩健的,他們拿下緬甸也是穩穩當當的。你們看!”李自成站起來指著地圖說:“我們把沿海的安南占了之後,張總他們從南北兩個方向,一下自己就把緬甸人掐死了。這樣我們和緬甸兩個方向,就在整個中南半島伸出了兩個臂膀!我想張總的意思是,一定是要,”李自成有比劃了一個掐死的動作,“一舉解決整個中南半島。”
宋獻策說:“恐怕張總讓我們回去,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事。我們兩家從軍事上解決中南半島根本不用費啥事。張總想的一定是戰後的事。指揮中心那些人做事的也是走一步看幾步的!”
“軍師說得對,再說了,我們下一步怎麽辦,也需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了!”牛金星說。
“嗯!”李自成點點頭,說:“安南這邊不能沒人,我看丞相就留在安南,我和宋軍師、宗敏回窯崗。還有那些能走開的弟兄,也跟我回窯崗去玩玩兒。”
李自成他們在安南進展非常順利。牛金星和宋獻策也采取恩威並重的手段,將安南人治的服服帖帖,李自成也是非常高興,所以才說,帶著兄弟們回去玩玩兒。這在李自成來說,是很少有的事。大家聽了也非常高興。
李自成他們一行人,在海防港登上廣州號戰船時是非常高興,因為這艘戰船,要比原來的戰船更寬敞,船上的火力配置也要比原來戰船強得多。船上的條件也更好了。看到窯崗這邊新進展,李自成格外感到高興。
廣州號在廣州接上柳成璜,又到泉州接上範成坤,一直開到鎮江基地,然後換客船回到窯崗。這一路上,李自成和劉忠敏、柳成璜、範成坤,加上宋獻策還有一起跟李自成回來的將領們,真是有談不完話,喝不完的酒。在船上他們都放下了自己身份和重任,輕輕鬆鬆的放鬆一下。
不過劉忠敏聽柳成璜說,要去解決南洋的那些洋人,有些憋不住了,跟李自成說:“爺,現在南安沒上大事了,讓我跟著柳將軍到南洋去和洋人玩玩吧?”
“想的美!”李自成說,“你以為,我們還能沒事啊!你看吧,我們的事小不了!”
還真讓李自成猜對了,到了窯崗張知木和李自成他們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張知木就跟李自成說:“闖王,你們的事還沒完,我們沒想到北麵的事解決的這麽容易。所以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應該徹底解決中南半島的事。明說了吧,我們要把中南半島完全統一起來。”
“嗬嗬!我老李就猜到你該走這步了!”李自成說,“我們安南那邊一切都搞妥了。我們從東麵,你們從西麵兩下一夾,就完事了!”
“具體怎麽辦,我不操心,這是你們的事!嗬嗬!”張知木說完一笑。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
窯崗的各地大員們年前都陸續的趕回了窯崗。崇禎皇上也在十月十四日帶著一群文武們來到了窯崗。雖然崇禎皇上離開窯崗沒多長時間,窯崗人還是以一個盛大的宴會招待他們。
這次跟隨皇上來窯崗的大人們,要比上次少一些,這是崇禎皇上親自在陪駕出來的名單上選出來,不然要來的人還要多很多。
席間,崇禎皇上對張知木說:“這次從北京出來走了幾天就到了窯崗,真是快多了,這還是路上有些地段下雪不敢走的太快,還有些路段道路實在是太不好走了,不然早就到了。”
張知木有些歉意的說:“唉!我一直要下決心,把北京到窯崗這段路修成瀝青路麵的高等級公路。可是我們瀝青一直不夠用。”
這時盧炳義插言說:“張總,明年年末,或者後年年初,我們在嘉陵江上修建的那座水庫就能交付使用。這樣我們漢江和嘉陵江就能通過船閘通行一千噸以上的大船。我們是不是可以開采四川廣元那裏的瀝青礦了?”
“對對!盧先生說的是,我們隻要能解決了運輸問題,就可以大規模開采瀝青礦。那裏的天然瀝青儲量非常大,能大規模的開采,我們就可以大規模的修建瀝青路麵的公路,這樣一來,我們整個道路情況就能得到大大提高。”張知木說。
崇禎皇上不解的問:“我倒你們冶場那邊去看了,瀝青不是煉完石油之後剩下的東西嗎?怎麽還有瀝青礦?”
張知木解釋說:“瀝青礦也是石油露出地麵之後,可揮發的物質揮發完了剩下的凝固物。不過這樣的瀝青非常堅硬,我們要想做路麵用,還要添加些東西。”張知木又對盧炳義說,“盧先生,你要組織人,弄一些瀝青礦的樣品做些試驗,要搞出些添加劑,將瀝青軟化直接和石子攪拌之後,攤鋪壓平修成路麵。要是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修瀝青路麵就不用火燒,效率高多了。”
“張總說的對,瀝青這東西能溶於很多溶劑,我回去就安排人試驗這東西。”盧炳義說。
崇禎皇上很高興地說:“即使這樣,我們這一路也是快多了。朕那個龍輦可是沒法和房車比的,在車上願意坐著就坐著,願意躺著就躺著。路上還可以看看風景。朕這一路心情好多了,在京城真是覺得憋屈!”
崇禎皇上說再京城覺得憋屈,讓周圍的人下了一跳,沒人敢接這個話茬,張知木岔過去說:“等我們把窯崗到北京的路都修成瀝青路麵,從北京到窯崗一天就到了,路上也不用停車休息。”
“可不是,我們進了山西之後,車行駛在瀝青路麵上,速度快還平穩,朕就想,按照這個速度從北京到窯崗一天就到了。”
“是啊!皇上,現在我們從窯崗到西安的公路已經完全是瀝青路麵,今後到西安不僅可以乘火車,坐汽車一天也到了。”張知木說。
“太好了!張東家,我們今後要把我們整個大明朝都要用火車和汽車給連起來。那時候才能國泰民安!”崇禎皇上越說越高興。
“這次,我們已將把我們派出去的主要將領和大員們都招回來了,下一步就是要製定一個長遠的規劃,我們準備建設幾條縱橫的公路和鐵路,還有一些重點工程。有了長遠規劃,我們以後工作就有了目標,有了方向。”
“好好!朕在北京呆不住,每天都要聽廣播看報紙,想的都是這邊的事。”崇禎皇上說。
“嗬嗬!皇上要是不累的話,後天是我們太原汽車廠剪彩的日子,皇上去參加吧!”張知木趁著皇上高興,邀請皇上。
“好好!這樣事朕一定去!”崇禎皇上最願意參加的就是剪彩典禮之類的事。
太原汽車廠,是窯崗第一個大規模生產汽車的工廠,經過幾年的建設,兩條生產線終於可以投產了。雖然工廠的好多輔助設施還沒有完善,但是李雲鶴他們堅持先保證生產,其他的慢慢再說。
這次窯崗的主要領導,和趕回窯崗的將領們也都應邀參加了汽車廠投產典禮。由於有皇上參加典禮,氣氛顯得更熱鬧了。汾河邊上的太原大酒店,基本上是按照窯崗賓館模式建的,現在基本上是住滿了。因為皇上他們一行人就住了兩層,趕上學生們都放假,窯崗的主要領導們也把家屬和孩子們帶來湊熱鬧。賓館可是滿負荷運轉了。大家都是前一天來到太原。
典禮現場的實況,電台進行了現場直播。典禮模式都是老一套,張知木講話,各級代表講話,皇上講話,然後是剪彩之後在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聲中,六**汽車和十**汽車兩款各三十台嶄新的汽車開出生產線,典禮的達到了**。
崇禎皇上和窯崗的領導們、各界人士都激動的熱烈鼓掌。
大家知道,從現在起,大汽車就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汽車很快就再也不會是貴重的大家望而卻步的東西了。
其實,徽商和浙商等早就有人跟陸成祥說,要買一些汽車自己用。可是一問價格都嚇回去了。
現在陸成祥和李雲鶴他們那些汽車廠的領導們已經商量了汽車銷售的方案,他們從陸文臣他們技校畢業生還有工廠技術工人抽出來很多人,組織了一個售後服務隊,還在驗車場組建了汽車駕駛培訓學校。再就是在主要銷售的城市,提供汽油、汽車配件等供應。這些都是汽車銷售的必備條件。
剪彩儀式之後的宴會上,不少來賓給張知木敬酒的時候,都提了一個建議。他們都說,運輸的汽車大批投產之後,他們還是希望能有小汽車大批量投產。因為現在的小汽車還是太貴了,隻有真正的大戶才敢問津。另外,還建議多培養一些汽車駕駛員,那樣他們買了汽車也就雇得上駕駛員。
張知木跟他們解釋說:“我們小汽車生產線正在測試,很快就會大批量投產。你們說的駕駛員培訓,我們過了年馬上就開始招生。保證你們買的起車,就能有駕駛員。”
張知木知道,現在山西從南到北主幹線道路,完全鋪上了瀝青路麵,起車跑起來非常舒服。尤其是現在又通到了西安。這些有錢的富戶,都覺得起車不僅僅是身份的象征,用起來真的十分方便。
崇禎皇上的一個建議還真的提到了點子上了,“張東家,朕有一個建議,你們要注意。”
“哎呦!皇上有啥指示盡管說!”張知木半開玩笑的說。
“朕從北京到窯崗這一路上,都有你設置起車維修站點,還有客站。所以汽車有點小毛病,很快就能修好。朕覺得,這也是窯崗到北京這條汽車線路,一直運行的很好的一個保證。今後我們汽車多了,所有主要道路都要這樣才行。”
“皇上提醒的太對了!”張知木說,“以後,各主要道路不但要有汽車維修點,一段距離內,必須要有加油站支持才行。不然每輛汽車出行都要帶很多油實在是不方便。我們還要做出來規劃,在地圖上標示出來在哪個地方有維修點,有加油站。這樣汽車司機拿著這樣的地圖心裏就有數了。我們汽車也會很快的普及開。”
皇上的思路顯然不在這裏,“是這樣的,張東家,我們既然能大批量的生產汽車,那麽我們就能把汽車改成那種裝甲車。隻要我們能培養了足夠的技術人才,我們今後打仗,就可以派出去很多裝甲車。這樣的裝甲車可就不是一般弓箭,甚至普通大炮能對付了的。那些騎兵在我們大批裝甲車麵前,就是玩物一樣了!”
“哎呦!皇上的想法還很超前啊!”其實,窯崗已經有了炮車也有裝甲運兵車、還有四輪驅動的汽車用於戰場上,隻是使用的規模還有限,可是對付現在的對手已經是十分的富餘了。不過皇上既然想到了這,張知木不能不奉承幾句。
皇上對自己的見識很自得,“我們就該把最好東西先給軍隊使用!”
“不瞞皇上,我們還準備專門給軍隊生產軍用的裝備。我們會時刻保持讓我們軍用裝備遠遠超過對手。”張知木說。
“這就好!有了這個保證,就能保證國泰民安!”皇上很欣慰的說。
典禮完事後,大家在太原玩了兩天。張知木知道,大家忙了一年都很累了,就讓大家換個環境放鬆了兩天。這幾年,太原早就撫平了戰爭的創傷,恢複了往日生機。加上窯崗醫學院、藝術學院、汽車廠、自行車廠都建在太原,大大拉動了太原的經濟發展。又由於太原離窯崗最近,對這裏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年前的太原城裏也是十分的熱鬧。可是張知木沒心思去逛街,陪著李雲鶴在汽車廠裏麵一直轉著。好在生產線沒有出啥大事,可是小事也是不斷。
沒有事的時候,張知木對李雲鶴說:“這邊的事你就交給他們吧!你要搞一個機電產品檢測試驗中心。”
“這是啥意思?”李雲鶴沒明白。
“我們的產品將來都要有一個標準。比如,我們生產出來電台,工作的溫度範圍是多大?我們的汽車,能耐多高多低溫度,這都需要檢測出來,給使用者標示試出來。這樣我們就需要人為建立一個極端的環境來進行測試。這個工作,是我們機電產品進一步發展的保證。”張知木說。
李雲鶴點點頭說:“嗯!這事要做起來可不僅僅是溫度這個參數這麽簡單,需要考慮的事多著呢!幹這事,還要有兩個好手才行。我們需要尋一個地方,建設一個試驗大樓。這樣,可以讓各廠子生產出來的東西都來進行試驗。這事怎麽說重要都不過分,我會自己抓這事!”
“這就對了!你就要管這些主要的事。”
窯崗的各位大員們回來後,一連開了幾天的會,時而分組討論,時而集中研討。這次會開的格外熱烈,大家有爭論,有辯論。本來崇禎皇上也想參加,可是被張知木勸住了。因為,張知木怕大家不好意思撥皇上麵子,影響事情的討論。但是崇禎皇上還是派出了幾位大人過來列席參加,不過,他們沒有發言權,他們不同於元老院的周王代王莊妃。就連那些列席參加會議蒙古王爺也有發言權,弄得這些大人們心裏很鬱悶。
會議討論階段,李自成做了安南目前的形勢報告,周遇吉做了漠北進軍過程和現在形勢的報告;秦鵬做了西南和緬甸情況報告;穆義做了日本進軍過程和目前形勢報告;趙金利做了四川和西南有關地區形勢報告;範成坤做了水軍發展的報告;小紅玉做了文化和文藝工作報告。基本上把大家比較關心情況都做了匯報。
這一年的總結報告,還是老辦法,陸成祥做經濟工作的總結報告,歐陽鶴做陳玉峰做軍事工作的報告,閻興做行政工作報告,李岩做了司法工作新進展的工作報告,盧炳義做了科技以及工程工作報告,邱老東家做了稅收和海關工作報告。
這一年取得的成就,雖然大家都從電台和報紙上,甚至內參上都了解,可是集中總結匯報上來,還是讓與會者激動地一次次用掌聲表達著由衷興奮。
經過討論,製定的幾個戰略決策,讓與會更興奮。
一個是南北向,要修建從北海(貝加爾湖)到窯崗,向南到鄭州、漢口、長沙、桂林、南寧、河內直達安南最南部的大鐵路通道;還有從蘭州到成都、昆明、阿瓦到西洋沿岸,再到馬刺家(馬六甲)的大鐵路;北京到天津、濟南、徐州、淮安、揚州、南京、杭州、福州,廣州的鐵路;長沙、衡陽、郴州、韶關、廣州的鐵路。
東西向,修建從從朝鮮半島到盛京(沈陽),山海關、北京的鐵路;北京到、張家口、大同,連到嘉峪關的鐵路;從長江口到南京、漢口、襄樊、重慶、成都的鐵路;從廣州到南寧、昆明的鐵路;橫跨東南半島的連接安南和緬甸的鐵路。
這是長遠規劃,具體的根據需要,要慢慢完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段段修,最後連成一個完整的鐵路網。
河流:東西向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西江、遼河。南北向的有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紅河、湄公河、勒拿河、葉賽尼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這些河流都需要疏通航道,發展水上航運,也要疏通現有的運河,爭取提升通航能力。
公路也提出了三橫五縱的大目標。
這些宏偉的遠景規劃,盡管大家知道有些還很遙遠,但是大家都相信,會有實現的一天。
比起這些,大家好像對窯崗開疆擴土更感興趣。當陳玉峰介紹說,我們西邊的疆域會到黑海和烏拉山的時候,下麵一片掌聲。等陳玉峰說,我們正在研究占領北美大陸和澳洲的時候,下麵一片寂靜。陳玉峰知道,大家都對北美大陸和澳洲沒有印象。等陳玉峰簡單的介紹完這兩個地方的情況時,大家翁的議論了一會兒,接著又是一片掌聲。
張知木看到這一幕心裏很複雜,這就是人們的真時想法,有了力量就要擴張。張知木知道,現在正是憑力量擴張的時代,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定要引導大家,要知道啥時候適可而止才行。所有的我們都占去了,那麽所有的都不是你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不能因為自己有力量,就可以無限擴張。
但是張知木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談到明年的具體建設項目的時候,大家還是很冷靜的。盧炳義介紹說:明年我們要開建北京到張家口、鄭州到漢口的鐵路;開建鬆遼大運河;開建漢口長江大橋;開建開封黃河大橋;開始勘探設計武昌到九江、南昌、鷹潭、福州的鐵路。明年還要開建調水工程中天水這邊二三級水庫工程,嘉陵江水庫二三級水庫工程,還有從洮河調水工程中,渭河上遊河道水庫工程。
大家都知道這些都是投資巨大的重大工程項目,明年一下子開工這麽多,大家都很激動。
每年年底,都是窯崗人總結享受自己取得成果的時候,隻是今年的成績格外突出。今後的大事,都在會上讓大家充分討論研究了。可是有些事暫時還不能公開討論。
比如和李自成、秦鵬他們討論的徹底解決中南半島問題時候,就隻能是李自成帶回來的宋獻策、劉宗敏、李過,還有陳玉峰、歐陽鶴、劉雲、秦鵬幾個人,關在屋子裏麵密謀了。
這次李自成帶回來的人不少,很多人都想回窯崗來看看,但是李自成知道張知木請他們回來,可不會是僅僅請他回來過年這麽簡單。李自成他們也從窯崗的通報中了解了秦鵬他們在緬甸那邊的進展。
李自成接到張知木發給他請他回窯崗的電報之後,召集各位開會時,牛金星說:“皇上,我看張總現在是心大了。”
李自成也點點,微笑著說:“張總還是很穩健的,他們拿下緬甸也是穩穩當當的。你們看!”李自成站起來指著地圖說:“我們把沿海的安南占了之後,張總他們從南北兩個方向,一下自己就把緬甸人掐死了。這樣我們和緬甸兩個方向,就在整個中南半島伸出了兩個臂膀!我想張總的意思是,一定是要,”李自成有比劃了一個掐死的動作,“一舉解決整個中南半島。”
宋獻策說:“恐怕張總讓我們回去,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事。我們兩家從軍事上解決中南半島根本不用費啥事。張總想的一定是戰後的事。指揮中心那些人做事的也是走一步看幾步的!”
“軍師說得對,再說了,我們下一步怎麽辦,也需要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了!”牛金星說。
“嗯!”李自成點點頭,說:“安南這邊不能沒人,我看丞相就留在安南,我和宋軍師、宗敏回窯崗。還有那些能走開的弟兄,也跟我回窯崗去玩玩兒。”
李自成他們在安南進展非常順利。牛金星和宋獻策也采取恩威並重的手段,將安南人治的服服帖帖,李自成也是非常高興,所以才說,帶著兄弟們回去玩玩兒。這在李自成來說,是很少有的事。大家聽了也非常高興。
李自成他們一行人,在海防港登上廣州號戰船時是非常高興,因為這艘戰船,要比原來的戰船更寬敞,船上的火力配置也要比原來戰船強得多。船上的條件也更好了。看到窯崗這邊新進展,李自成格外感到高興。
廣州號在廣州接上柳成璜,又到泉州接上範成坤,一直開到鎮江基地,然後換客船回到窯崗。這一路上,李自成和劉忠敏、柳成璜、範成坤,加上宋獻策還有一起跟李自成回來的將領們,真是有談不完話,喝不完的酒。在船上他們都放下了自己身份和重任,輕輕鬆鬆的放鬆一下。
不過劉忠敏聽柳成璜說,要去解決南洋的那些洋人,有些憋不住了,跟李自成說:“爺,現在南安沒上大事了,讓我跟著柳將軍到南洋去和洋人玩玩吧?”
“想的美!”李自成說,“你以為,我們還能沒事啊!你看吧,我們的事小不了!”
還真讓李自成猜對了,到了窯崗張知木和李自成他們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張知木就跟李自成說:“闖王,你們的事還沒完,我們沒想到北麵的事解決的這麽容易。所以憑我們現在的實力,應該徹底解決中南半島的事。明說了吧,我們要把中南半島完全統一起來。”
“嗬嗬!我老李就猜到你該走這步了!”李自成說,“我們安南那邊一切都搞妥了。我們從東麵,你們從西麵兩下一夾,就完事了!”
“具體怎麽辦,我不操心,這是你們的事!嗬嗬!”張知木說完一笑。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