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西蒙古人偷襲研究黃河問題
說來也巧,張知木和陸成祥正說著要和盧炳義先生研究一下黃河三門峽的事,楊玉琳推門進來說:“盧先生來了!”
張知木和陸成祥相視一笑,“嗬嗬,看來這人真的是不禁念叨!”
“怎麽念叨我了?”盧炳義應聲進來了。
“哈哈!”張知木和陸成祥都大笑了起來。
還沒等張知木說話:“楊玉琳又進來說,陳叔電話!”
張知木隻好擺手示意盧炳義先坐下,轉身拿起電話。
陳玉峰的聲音從電話裏麵傳來,“知木,我們的人在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和蒙古人打起來了!你能馬上過來嗎?”
“好!我馬上過去,”張知木放下電話,對盧炳義和陸成祥說,“這茶我們到指揮中心喝吧!”
那邊楊玉琳已經安排汽車了。陸成祥和盧炳義沒問怎麽回事兒,跟著張知木向外走,電梯上張知木說:“西蒙古人終於露麵了。我們的人,和他們在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那邊和他們遭遇了。”
“哎呦!我們那邊沒多少人啊?”陸成祥說,“隻有寧德將軍他們的一個師的騎兵押運幾萬頭駱駝,再就是薑鑲將軍他們派過去也就是一個騎兵團的兵力。”
“問題不在這,”張知木說,“要說我們一個騎兵師加上一個騎兵團的兵力,不是蒙古人能占到便宜的,就怕他們長長駝隊太容易被襲擊了,我們的騎兵一分散,力量就太薄弱!”
“還有一個可怕之處是,我們的打得一直是太順利了,將士們很難保持高度警惕,很容易被突然襲擊打亂。”盧炳義擔心的說。
三人來到指揮中心,陳玉峰、歐陽鶴、劉雲正在大地圖前研究著啥。
歐陽鶴迎過來笑了笑說:“張總,你們三位正研究事呢吧?”
陸成祥說:“啥事也沒打仗的事急啊!”
陳玉峰過來笑著說:“沒大事了!蒙古人被打跑了,估計他們會有些損失。”
“看來西蒙古人是蓄謀已久,抓住機會發動了突然襲擊!”歐陽鶴說,“我們運糧隊和薑鑲派過來的那個騎兵團,在額爾齊斯河上遊匯合之後,發現上遊水流湍急,不適合行船,向導告訴他們向下遊走一段才有船。他們一起沿著額爾齊斯河南岸一直順流走。就在路上遭到幾萬蒙古人突然襲擊。運輸隊一下子被截斷成幾段。我們的騎兵和運輸兵馬上反擊,雖然打死了不少蒙古人,保住了糧食給養,可是他們也有不少損失。”
劉雲說:“沿著河岸走,幾萬頭駱駝能拉出去很遠,我們那點兒兵力根本是照顧不過來。不過,我們幾千騎兵,和還有幾千運輸兵,也不會挺著讓他們打,估計這次也不能少殺蒙古人了。要不是他們突然襲擊,我們運輸隊太長,他們根本占不到便宜!”
“情報顯示,不是說西蒙古人逃的很遠了嗎?”張知木問。
“這就是蒙古人特點,他們的威脅也就是在這,”歐陽鶴說,“他們經常一人雙騎,機動範圍非常大,而且打完就走,來去如風。我們修了那麽長的長城就是防禦他們的。”
“寧德還在路上,這次他們帶著蒙古人大活佛的人,五台山那邊也會派人跟著寧德他們向西發展。如果蒙古人能投降最好,不投降,我們就是攆到天邊也要把他們滅了。不然他們總是後患。”陳玉峰說。
“現在我們運輸隊怎麽樣了?”張知木還是不放心,因為薑鑲他們糧食要靠他們補充。
“沒事,已經繼續前進了。”歐陽鶴說。
張知木長出了一口氣說:“寧德他們要盡快的把鐵路修過去才好。鐵路要是和額爾齊斯河的水運結合上,借助額爾齊斯河水網,我們一直到烏拉爾山那邊的運輸都能得到保證。”
“張總放心吧!跟著運輸隊的就有工兵,他們就是要為修鐵路進行測量的。另外,從哈密這邊,已經開始向額爾齊斯河方向開始修鐵路,他們修一段路基鋪一段軌。哈密已經堆放很多物質。造船用的鍋爐柴油機、柴油都堆在哈密。額爾齊斯河那邊運輸條件不好,駱駝又馱不動大件,他們準備冬天用爬犁運送。額爾齊斯河裏麵要是有拖輪和柴油機快艇,運輸能力能大大的提高。”
“嗯!”聽了劉雲這樣說,張知木很滿意,說明那邊的準備工作很紮實,“這條額爾齊斯河是鄂畢河的支流,進入鄂畢河就可以直接進入白海(北冰洋),通過北冰洋,可以和葉尼塞河、勒拿河等等這些北方進入白海(北冰洋)的河流還有北海(貝加爾湖)水域連通起來。我們要對整個北方水域做一個全麵測量,然後做一個全麵規劃。上次陳叔還說要將北海(貝加爾湖)水域和我們的黑龍江水域連通起來。這事要通盤考慮一下!”
盧炳義看著地圖說:“整個北方地域太大了,我們要分別派出幾隻隊伍進行考察勘測,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完。不過,我們經過一年的努力,鬆遼運河那邊設計工作基本完了,他們那邊能撤出來一些人,加上我們今年畢業的學生,還有明年畢業的學生,再派出軍隊協助他們工作,我們我們做個計劃對北方考察工作可以展開了。”
張知木指著地圖上阿爾泰山一帶說:“這一帶,是我們的寶地,盧先生要專門派一個地質考察隊對這裏進行勘探。這裏有不但有大量的黃金儲藏,還有大量稀有貴重的金屬,比如鈹、銫、鋰、鉭等。其規模之大、礦種之多,品位之高,儲量之豐富,層次之分明,是世界罕見。這個地方,就是拿整個日本我都不換。”張知木知道,前世時共和國欠蘇聯的外債,百分之四十是用這裏的礦石還的。其價值之高無可估量。
張知木的比喻也震住了在場的各位,盧炳義馬上說:“我回去就組織勘探隊,條件成熟了,馬上過去進行勘探。”
“我看這樣,不但要把鐵路修過去,”歐陽鶴說,“還要在額爾齊斯河邊上建設飛機場,要將飛機和烏拉爾山那邊連起來。鐵路和飛機連接起來,有事我們反應更快!”看來飛機在歐陽鶴心中分量已經很重了
劉雲說:“我看封凍前還要給薑鑲他們運一次糧食,他們那邊才能不為糧食擔心。”
“這事寧德回去了就讓寧德辦吧!”陳玉峰說,“這樣的事,有寧德在我們不用多說話,提醒一下就行。”這話說明陳玉峰對寧德非常信任了。
“嗬嗬!現在我倒是非常關心這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中下遊的大平原了。這裏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可是我們這邊任何一個平原也比不了的。是非常好的牧場,還有大量可開墾的土地。”張知木說,“我們鐵路水路通了之後,就要好好利用這裏!”
“移民!移民過去!”陸成祥馬上發言了,“我們可以重獎那些移民過去的人,幾年不收稅還可以補助他們。”
“哈哈哈!”聽了陸成祥急切的聲音,大家都笑了。
陳玉峰說:“陸先生看到了大把的銀子了!”
陸成祥根本沒不好意,認真的說:“不是大把的銀子,那是車拉不過來的銀子!”
“哈哈!”大家更笑了。
陸成祥這才知道自己有些失態了,笑著說:“現在讓我老陸瞪眼睛的已經不是大把的銀子了。可是那麽大平原,每年能產多少糧食啊?”
張知木對盧炳義說:“全世界有三大塊黑土地,我們奴兒幹那邊就是其中一塊。我們還是先把奴兒幹那邊的黑土地開發出來。,黑土地有機含量高於黃土幾倍甚至十倍,是地域廣闊、肥力最高、最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糧食基地。我們修建鬆遼大運河的同時,也要布置開發那邊的黑土地。”
盧炳義說:“不僅僅是那邊的黑土地。整個遼河和鬆花江那邊,兩岸都是非常好的一望無際的好良田。非常適合機械化耕種。我覺得把遼東的土地開發出來,我們糧食安全就能解決一半兒。就是,不知道李雲鶴他們的拖拉機產量能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估計今年太原汽車廠就能投產,那麽窯崗這邊的生產能力就可以全力生產拖拉機等特種車輛。”張知木說,“甚至我在想,太原汽車廠投產後,我們還可專門建一個生產各種拖拉機大廠子,將來拖拉機的用量不會少於汽車。”
陸成祥說:“張總這個意見我支持。現在各地都爭著要拖拉機,就說河套那邊,就是有多少都覺得不夠用。還有收割機,都要大批生產才行。”
“這些事我們和李雲鶴一起商量一下吧!”張知木對盧炳義說,“我們的工業生產要做一個總體規劃了。”
“我看也到了好好研究一下的時候。等李雲鶴忙過一段時間再說吧!”盧炳義讚同的說。
張知木突然想到了,盧炳義今天到辦公室一定有事,“盧先生今天的事還沒說就跑到這了!”
“對對!”盧炳義說,“我要說的是,我們天水那邊的一級水庫明年就完了。現在已經是收尾的事,不過通過滹沱河和這個水庫,我們鍛煉出來一些技術人才,有一部分,我已經把他們調到洮水進渭水的工程上。我們要先在渭水上遊河穀建一座大壩,把渭水水位抬起來,然後從洮河引水進這個水庫。這樣不但洮河水可以引到渭河,還可雙向通航。另一部分人,我分成兩部分,在這一級水庫上遊,我們準備同時修建二級和三級水庫。有了一級水庫的經驗,這兩個水庫同時修建的速度也不會比這個一級水庫慢多少。”
“那就是一級水庫可以先發電了?”張知木驚喜的問。
“可以!”盧炳義肯定的說,“不過,總的來水量不是很大,發電量不會很多,隻有秦嶺南麵的水調過來,發電量才能大一些。不過這點電,不用大工業生產,足夠西安那邊民用了!”
“好好!”張知木連聲說好,又說,“方才我們陸先生還在說,要等唐景窯他們回來,我們一起研究一下黃河的事呢。看來我們考慮三門峽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洮河水和嶺南水調過來的因素。”
“嗬嗬!張總要研究三門峽的事了?”盧炳義笑著問。
陸成祥說:“三門峽的事不研究不行了,那裏每天堵在開源新河的船太多了。”
歐陽鶴說:“潼關到開封的鐵路修了近兩年了,再有一兩年也能通車了。那時候這裏三門峽壓力是不是就能小一些了。”
“能小一些,但是不會有根本改變,水運還是要比火車汽車等運費便宜得多,而且運量巨大。”陸成祥說。
“上次我和張總探討過這事,”盧炳義說,“我覺得,我們應該綜合的考慮黃河的事,一個是三門峽,還有一個是壺口都是黃河水運的障礙。張總提出過,在壺口建一個大壩,抬升上遊水位,這樣晉陝大峽穀水位抬升了,河道就寬闊了,就可以通航大船。經過船閘就可以翻運到壺口下遊,這樣從蘭州到壺口下遊就可以通航了。這裏建設大壩水位抬升了,延河水位也可以抬升,河道向內陸可延伸很遠,延河全線可以通航。還有其他支流也都可以延伸通航了。可以多產生很多水澆地。我們要是在三門峽同時修一條大壩,把三門峽水位抬升,那麽三門峽險路就變成非常好的航道。這是多好的事!”
“黃河修大壩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第一位就是泥沙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用不了幾年,泥沙就會把大壩淤死。還有就是三門峽大壩不能建的太高,否則,渭河進黃河的河口水位太高,渭河泥沙下不來,渭河就抬升,那麽渭河沿岸的八百裏秦川就會嚴重的鹽堿化,有一點水災就會變成嚴重災害。所以,我覺得要想解決黃河問題,還是唐景窯先生回來之後,專門成立一個黃河問題研究委員會。對此進行詳細的論證。”
“我同意張總的意見,”盧炳義說,“我們黃河的泥沙,主要是從蘭州到潼關這段產生的。雖然這兩年,我們治理了一些水土流失的問題,可是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今後我們還要加大力度。不過可預見的將來,我們沒有辦法從跟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建設的大壩不能截住泥沙,到了下遊,黃河在晉豫黃河峽穀大峽穀中流速非常快,泥沙沉積的很少,結果出了峽穀泥沙大量淤積,黃河慢慢的就成了天河了。我們新挖通的開封到海的那段,現在也淤積的很厲害。水流越緩慢,沉積的越厲害。這件事不解決,黃河的危害就永遠存在。”
“我們在開封到淮安的運河上采取的用兩個泄湖沉積泥沙的辦法很有效,我們是不是研究一下,可不可以在黃河出了峽穀之後,也建成兩個大型的泥沙沉積湖,也輪換著使用。這樣我們可以用湖中沉積泥沙在山地坡地造田。同時減少下遊泥沙的沉積量,也許經過幾年的衝刷,可以將河床泥沙降下來。”張知木這樣說,是經過思考的,開封到淮安運河的那兩個泥沙沉積湖,就是做的實驗。
“可是黃河每年下來的泥沙數量太大了,每年在入海口都可以填出來很大一塊土地。”盧炳義說。
“這事我想過,我們也可以在峽穀出口附近,挖出來兩個很大的湖來,讓黃河水在湖中流速慢下來,泥沙就沉降下來。最多用兩年,我們就換另一個湖沉積泥沙。這個沉積泥沙的湖,我們可以將水抽幹淨,然後用大型傳送帶加挖掘機,將湖裏麵的泥沙挖出去,運到山地、河穀等地填土造地。還可以綜合利用泥沙,這些細粉狀泥沙是燒造磚瓦最好的材料。我們建設幾個大型的磚瓦場,不指望賺銀子,能消化這些泥沙,賺點本錢就行。”
陸成祥說:“磚瓦廠陪不了銀子,黃河泥沙都是細泥沙,不用篩選就能燒造非常好的磚瓦。我們今後大型工程,都可以用這些東西。另外,那裏靠近黃河運輸出去費用也不高。不用擔心這事。”
歐陽鶴插言說:“你們說的事我不太懂。不過張總的辦法要是能成了,我們還有很多泥沙含量太大的河流,都可以用這個辦法來處理。”
“好是好!”陳玉峰說,“這樣一來,我們每年都要有一套人馬專門處理這個黃河泥沙的事,我們一直太平還行,要是再有戰亂,沒人管了,那麽用不了幾年,黃河又會恢複原樣。而且每年這麽多泥沙,燒磚瓦隻能是一少部分。大量的泥沙往哪運可是大事!”
“陳叔說的是,”張知木說,“我們治理黃河的事要統籌考慮,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不管怎麽說,我們到了該考慮黃河的事的時候了!”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
說來也巧,張知木和陸成祥正說著要和盧炳義先生研究一下黃河三門峽的事,楊玉琳推門進來說:“盧先生來了!”
張知木和陸成祥相視一笑,“嗬嗬,看來這人真的是不禁念叨!”
“怎麽念叨我了?”盧炳義應聲進來了。
“哈哈!”張知木和陸成祥都大笑了起來。
還沒等張知木說話:“楊玉琳又進來說,陳叔電話!”
張知木隻好擺手示意盧炳義先坐下,轉身拿起電話。
陳玉峰的聲音從電話裏麵傳來,“知木,我們的人在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和蒙古人打起來了!你能馬上過來嗎?”
“好!我馬上過去,”張知木放下電話,對盧炳義和陸成祥說,“這茶我們到指揮中心喝吧!”
那邊楊玉琳已經安排汽車了。陸成祥和盧炳義沒問怎麽回事兒,跟著張知木向外走,電梯上張知木說:“西蒙古人終於露麵了。我們的人,和他們在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那邊和他們遭遇了。”
“哎呦!我們那邊沒多少人啊?”陸成祥說,“隻有寧德將軍他們的一個師的騎兵押運幾萬頭駱駝,再就是薑鑲將軍他們派過去也就是一個騎兵團的兵力。”
“問題不在這,”張知木說,“要說我們一個騎兵師加上一個騎兵團的兵力,不是蒙古人能占到便宜的,就怕他們長長駝隊太容易被襲擊了,我們的騎兵一分散,力量就太薄弱!”
“還有一個可怕之處是,我們的打得一直是太順利了,將士們很難保持高度警惕,很容易被突然襲擊打亂。”盧炳義擔心的說。
三人來到指揮中心,陳玉峰、歐陽鶴、劉雲正在大地圖前研究著啥。
歐陽鶴迎過來笑了笑說:“張總,你們三位正研究事呢吧?”
陸成祥說:“啥事也沒打仗的事急啊!”
陳玉峰過來笑著說:“沒大事了!蒙古人被打跑了,估計他們會有些損失。”
“看來西蒙古人是蓄謀已久,抓住機會發動了突然襲擊!”歐陽鶴說,“我們運糧隊和薑鑲派過來的那個騎兵團,在額爾齊斯河上遊匯合之後,發現上遊水流湍急,不適合行船,向導告訴他們向下遊走一段才有船。他們一起沿著額爾齊斯河南岸一直順流走。就在路上遭到幾萬蒙古人突然襲擊。運輸隊一下子被截斷成幾段。我們的騎兵和運輸兵馬上反擊,雖然打死了不少蒙古人,保住了糧食給養,可是他們也有不少損失。”
劉雲說:“沿著河岸走,幾萬頭駱駝能拉出去很遠,我們那點兒兵力根本是照顧不過來。不過,我們幾千騎兵,和還有幾千運輸兵,也不會挺著讓他們打,估計這次也不能少殺蒙古人了。要不是他們突然襲擊,我們運輸隊太長,他們根本占不到便宜!”
“情報顯示,不是說西蒙古人逃的很遠了嗎?”張知木問。
“這就是蒙古人特點,他們的威脅也就是在這,”歐陽鶴說,“他們經常一人雙騎,機動範圍非常大,而且打完就走,來去如風。我們修了那麽長的長城就是防禦他們的。”
“寧德還在路上,這次他們帶著蒙古人大活佛的人,五台山那邊也會派人跟著寧德他們向西發展。如果蒙古人能投降最好,不投降,我們就是攆到天邊也要把他們滅了。不然他們總是後患。”陳玉峰說。
“現在我們運輸隊怎麽樣了?”張知木還是不放心,因為薑鑲他們糧食要靠他們補充。
“沒事,已經繼續前進了。”歐陽鶴說。
張知木長出了一口氣說:“寧德他們要盡快的把鐵路修過去才好。鐵路要是和額爾齊斯河的水運結合上,借助額爾齊斯河水網,我們一直到烏拉爾山那邊的運輸都能得到保證。”
“張總放心吧!跟著運輸隊的就有工兵,他們就是要為修鐵路進行測量的。另外,從哈密這邊,已經開始向額爾齊斯河方向開始修鐵路,他們修一段路基鋪一段軌。哈密已經堆放很多物質。造船用的鍋爐柴油機、柴油都堆在哈密。額爾齊斯河那邊運輸條件不好,駱駝又馱不動大件,他們準備冬天用爬犁運送。額爾齊斯河裏麵要是有拖輪和柴油機快艇,運輸能力能大大的提高。”
“嗯!”聽了劉雲這樣說,張知木很滿意,說明那邊的準備工作很紮實,“這條額爾齊斯河是鄂畢河的支流,進入鄂畢河就可以直接進入白海(北冰洋),通過北冰洋,可以和葉尼塞河、勒拿河等等這些北方進入白海(北冰洋)的河流還有北海(貝加爾湖)水域連通起來。我們要對整個北方水域做一個全麵測量,然後做一個全麵規劃。上次陳叔還說要將北海(貝加爾湖)水域和我們的黑龍江水域連通起來。這事要通盤考慮一下!”
盧炳義看著地圖說:“整個北方地域太大了,我們要分別派出幾隻隊伍進行考察勘測,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完。不過,我們經過一年的努力,鬆遼運河那邊設計工作基本完了,他們那邊能撤出來一些人,加上我們今年畢業的學生,還有明年畢業的學生,再派出軍隊協助他們工作,我們我們做個計劃對北方考察工作可以展開了。”
張知木指著地圖上阿爾泰山一帶說:“這一帶,是我們的寶地,盧先生要專門派一個地質考察隊對這裏進行勘探。這裏有不但有大量的黃金儲藏,還有大量稀有貴重的金屬,比如鈹、銫、鋰、鉭等。其規模之大、礦種之多,品位之高,儲量之豐富,層次之分明,是世界罕見。這個地方,就是拿整個日本我都不換。”張知木知道,前世時共和國欠蘇聯的外債,百分之四十是用這裏的礦石還的。其價值之高無可估量。
張知木的比喻也震住了在場的各位,盧炳義馬上說:“我回去就組織勘探隊,條件成熟了,馬上過去進行勘探。”
“我看這樣,不但要把鐵路修過去,”歐陽鶴說,“還要在額爾齊斯河邊上建設飛機場,要將飛機和烏拉爾山那邊連起來。鐵路和飛機連接起來,有事我們反應更快!”看來飛機在歐陽鶴心中分量已經很重了
劉雲說:“我看封凍前還要給薑鑲他們運一次糧食,他們那邊才能不為糧食擔心。”
“這事寧德回去了就讓寧德辦吧!”陳玉峰說,“這樣的事,有寧德在我們不用多說話,提醒一下就行。”這話說明陳玉峰對寧德非常信任了。
“嗬嗬!現在我倒是非常關心這也爾地石河(額爾齊斯河)中下遊的大平原了。這裏的西伯利亞大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可是我們這邊任何一個平原也比不了的。是非常好的牧場,還有大量可開墾的土地。”張知木說,“我們鐵路水路通了之後,就要好好利用這裏!”
“移民!移民過去!”陸成祥馬上發言了,“我們可以重獎那些移民過去的人,幾年不收稅還可以補助他們。”
“哈哈哈!”聽了陸成祥急切的聲音,大家都笑了。
陳玉峰說:“陸先生看到了大把的銀子了!”
陸成祥根本沒不好意,認真的說:“不是大把的銀子,那是車拉不過來的銀子!”
“哈哈!”大家更笑了。
陸成祥這才知道自己有些失態了,笑著說:“現在讓我老陸瞪眼睛的已經不是大把的銀子了。可是那麽大平原,每年能產多少糧食啊?”
張知木對盧炳義說:“全世界有三大塊黑土地,我們奴兒幹那邊就是其中一塊。我們還是先把奴兒幹那邊的黑土地開發出來。,黑土地有機含量高於黃土幾倍甚至十倍,是地域廣闊、肥力最高、最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糧食基地。我們修建鬆遼大運河的同時,也要布置開發那邊的黑土地。”
盧炳義說:“不僅僅是那邊的黑土地。整個遼河和鬆花江那邊,兩岸都是非常好的一望無際的好良田。非常適合機械化耕種。我覺得把遼東的土地開發出來,我們糧食安全就能解決一半兒。就是,不知道李雲鶴他們的拖拉機產量能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估計今年太原汽車廠就能投產,那麽窯崗這邊的生產能力就可以全力生產拖拉機等特種車輛。”張知木說,“甚至我在想,太原汽車廠投產後,我們還可專門建一個生產各種拖拉機大廠子,將來拖拉機的用量不會少於汽車。”
陸成祥說:“張總這個意見我支持。現在各地都爭著要拖拉機,就說河套那邊,就是有多少都覺得不夠用。還有收割機,都要大批生產才行。”
“這些事我們和李雲鶴一起商量一下吧!”張知木對盧炳義說,“我們的工業生產要做一個總體規劃了。”
“我看也到了好好研究一下的時候。等李雲鶴忙過一段時間再說吧!”盧炳義讚同的說。
張知木突然想到了,盧炳義今天到辦公室一定有事,“盧先生今天的事還沒說就跑到這了!”
“對對!”盧炳義說,“我要說的是,我們天水那邊的一級水庫明年就完了。現在已經是收尾的事,不過通過滹沱河和這個水庫,我們鍛煉出來一些技術人才,有一部分,我已經把他們調到洮水進渭水的工程上。我們要先在渭水上遊河穀建一座大壩,把渭水水位抬起來,然後從洮河引水進這個水庫。這樣不但洮河水可以引到渭河,還可雙向通航。另一部分人,我分成兩部分,在這一級水庫上遊,我們準備同時修建二級和三級水庫。有了一級水庫的經驗,這兩個水庫同時修建的速度也不會比這個一級水庫慢多少。”
“那就是一級水庫可以先發電了?”張知木驚喜的問。
“可以!”盧炳義肯定的說,“不過,總的來水量不是很大,發電量不會很多,隻有秦嶺南麵的水調過來,發電量才能大一些。不過這點電,不用大工業生產,足夠西安那邊民用了!”
“好好!”張知木連聲說好,又說,“方才我們陸先生還在說,要等唐景窯他們回來,我們一起研究一下黃河的事呢。看來我們考慮三門峽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洮河水和嶺南水調過來的因素。”
“嗬嗬!張總要研究三門峽的事了?”盧炳義笑著問。
陸成祥說:“三門峽的事不研究不行了,那裏每天堵在開源新河的船太多了。”
歐陽鶴說:“潼關到開封的鐵路修了近兩年了,再有一兩年也能通車了。那時候這裏三門峽壓力是不是就能小一些了。”
“能小一些,但是不會有根本改變,水運還是要比火車汽車等運費便宜得多,而且運量巨大。”陸成祥說。
“上次我和張總探討過這事,”盧炳義說,“我覺得,我們應該綜合的考慮黃河的事,一個是三門峽,還有一個是壺口都是黃河水運的障礙。張總提出過,在壺口建一個大壩,抬升上遊水位,這樣晉陝大峽穀水位抬升了,河道就寬闊了,就可以通航大船。經過船閘就可以翻運到壺口下遊,這樣從蘭州到壺口下遊就可以通航了。這裏建設大壩水位抬升了,延河水位也可以抬升,河道向內陸可延伸很遠,延河全線可以通航。還有其他支流也都可以延伸通航了。可以多產生很多水澆地。我們要是在三門峽同時修一條大壩,把三門峽水位抬升,那麽三門峽險路就變成非常好的航道。這是多好的事!”
“黃河修大壩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第一位就是泥沙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用不了幾年,泥沙就會把大壩淤死。還有就是三門峽大壩不能建的太高,否則,渭河進黃河的河口水位太高,渭河泥沙下不來,渭河就抬升,那麽渭河沿岸的八百裏秦川就會嚴重的鹽堿化,有一點水災就會變成嚴重災害。所以,我覺得要想解決黃河問題,還是唐景窯先生回來之後,專門成立一個黃河問題研究委員會。對此進行詳細的論證。”
“我同意張總的意見,”盧炳義說,“我們黃河的泥沙,主要是從蘭州到潼關這段產生的。雖然這兩年,我們治理了一些水土流失的問題,可是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今後我們還要加大力度。不過可預見的將來,我們沒有辦法從跟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建設的大壩不能截住泥沙,到了下遊,黃河在晉豫黃河峽穀大峽穀中流速非常快,泥沙沉積的很少,結果出了峽穀泥沙大量淤積,黃河慢慢的就成了天河了。我們新挖通的開封到海的那段,現在也淤積的很厲害。水流越緩慢,沉積的越厲害。這件事不解決,黃河的危害就永遠存在。”
“我們在開封到淮安的運河上采取的用兩個泄湖沉積泥沙的辦法很有效,我們是不是研究一下,可不可以在黃河出了峽穀之後,也建成兩個大型的泥沙沉積湖,也輪換著使用。這樣我們可以用湖中沉積泥沙在山地坡地造田。同時減少下遊泥沙的沉積量,也許經過幾年的衝刷,可以將河床泥沙降下來。”張知木這樣說,是經過思考的,開封到淮安運河的那兩個泥沙沉積湖,就是做的實驗。
“可是黃河每年下來的泥沙數量太大了,每年在入海口都可以填出來很大一塊土地。”盧炳義說。
“這事我想過,我們也可以在峽穀出口附近,挖出來兩個很大的湖來,讓黃河水在湖中流速慢下來,泥沙就沉降下來。最多用兩年,我們就換另一個湖沉積泥沙。這個沉積泥沙的湖,我們可以將水抽幹淨,然後用大型傳送帶加挖掘機,將湖裏麵的泥沙挖出去,運到山地、河穀等地填土造地。還可以綜合利用泥沙,這些細粉狀泥沙是燒造磚瓦最好的材料。我們建設幾個大型的磚瓦場,不指望賺銀子,能消化這些泥沙,賺點本錢就行。”
陸成祥說:“磚瓦廠陪不了銀子,黃河泥沙都是細泥沙,不用篩選就能燒造非常好的磚瓦。我們今後大型工程,都可以用這些東西。另外,那裏靠近黃河運輸出去費用也不高。不用擔心這事。”
歐陽鶴插言說:“你們說的事我不太懂。不過張總的辦法要是能成了,我們還有很多泥沙含量太大的河流,都可以用這個辦法來處理。”
“好是好!”陳玉峰說,“這樣一來,我們每年都要有一套人馬專門處理這個黃河泥沙的事,我們一直太平還行,要是再有戰亂,沒人管了,那麽用不了幾年,黃河又會恢複原樣。而且每年這麽多泥沙,燒磚瓦隻能是一少部分。大量的泥沙往哪運可是大事!”
“陳叔說的是,”張知木說,“我們治理黃河的事要統籌考慮,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不管怎麽說,我們到了該考慮黃河的事的時候了!”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