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十五焰火李茂告別


    今年的春節窯崗人過的格外熱鬧,十五的燈會更是熱鬧。所有的商家店鋪,這一年都是掙得缽滿盆滿的,每家都在鋪子前麵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每家都想弄出點新奇的樣式吸引大家的目光。從窯崗的東西大街,到窯崗至秀榮的南北長街,天剛黑,就成燈籠的長街。滿街都是觀燈的人。各種小販的叫賣聲和遊人的歡聲笑語,加在一起,氣氛非常熱烈,人們摩肩接踵的好像所有的窯崗人都來到街上。


    一盞大功率的碳弧燈和幾盞碘鎢燈,將窯崗廣場照的亮如白晝。


    可是剛到七點半,突然,大汽車載著大批的窯崗警察,就將通向窯崗廣場的各個路口給封鎖了,窯崗廣場隻準出不準進。弄得那些想看看燈,再到窯崗廣場看煙火的人,一個個氣的直跺腳,但是沒有辦法,進不去了,他們隻好盡量的在靠近窯崗廣場的地方找地方站著。


    即使這樣,窯崗廣場也幾乎站滿了前來觀看煙火的人。因為窯崗電台和報紙,早就提前報道了今年將進行焰火表演。窯崗這是第一次搞焰火表演,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焰火表演會是啥樣,可是大家都相信,如此這樣宣傳的事差不了。再說了,現在的窯崗人是吃飽喝足之後,非常渴望精神生活的,這樣的事絕對不願意錯過。留在廣場的人,都慶幸今天來早點了,不然被擋在外麵,會十分的遺憾。


    窯崗人組織這樣的活動已經很有經驗了,不但外圍布置了警察,擔心廣場內人太多,人們互相擁擠造成傷害,警察們列隊進場。將廣場裏麵的人們,隔離成一個個獨立的區域。廣場外麵,幾乎停滿了準備駛向各個方向的汽車。那是給散場疏散大家準備的。


    崇禎皇上和周皇後帶著家人和文武們,也都早早的就來到了廣場搭建的**台上。**台後麵停著一排客車,那是給大家休息的,因為晚上太冷,怕他們凍著,同時也是方便用的。


    周皇後她們覺得時間還早,就和公主們先到車上喝茶休息。可是崇禎皇上堅決不去,就在這裏坐著看熱鬧,那些文武們也隻好陪著了。他們的位置是第一排,窯崗的各位大員們是第二排,請來的各界嘉賓是第三排。


    崇禎皇上覺得張知木不在身邊,沒有意思,非讓張知木過來坐在他身邊。張知木過來坐下,崇禎皇上就附耳問:“那些蒙古人你都請來了?”


    “都請來了。”張知木說,“多擺幾個椅子的事,還顯得我們有氣量。”


    “嗯!對,我們是要有氣量,人家把草原都給了我們,這點氣量要有。”崇禎皇上讚同的說。一會兒,又問:“我看那個莊妃也和你們的人坐一起,你們真的想用這個人?”


    “科爾沁人主動歸順我們,這是莊妃的功勞,我們不能忘記這點。另外,別看莊妃是個女流,可是不是一般人,我們為啥不用這樣的人呢?”


    “曆朝曆代太聰明的女人都是很危險的!”崇禎皇上提醒著張知木。


    “還比危險的男人多?”張知木回問。


    “嗯?”崇禎皇上看了一眼張知木,“有幾個已經夠了!”


    “其實,是我們男人無能才嫉妒女人,”張知木說,“其實不論男人和女人,都有聰明和不聰明的。隻是我們有一個習慣,出了事情,願意在女人身上找原因,然後把責任歸在女人身上。從來不願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嗬嗬!你的想法有意思!”崇禎皇上也不辯解了。


    這次焰火表演張知木親自參與了準備工作。製作了很多鋼筒子做焰火發射裝置,發射位置在窯崗方城的城牆上,還有文化宮頂上,摩天輪上也是一個發射位置。


    焰火也是精心製作的,**裏麵加了各種金屬,以產生各種顏色火光。***團在空中炸開後,用軟紙做成小降落傘,減緩下降速度,增加留空時間,讓空中各種各樣的圖案,盡量留空時間長一些。為此,他們請來以前做過焰火的師傅一起研究了很長時間,也在射擊場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可以說,這次焰火也可以展示窯崗的部分科技成果。


    到八點的時候,焰火表演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碳弧燈和碘鎢燈,慢慢熄滅了!


    廣場上和四周的人們一起發出“翁”的一陣聲音,因為,人們眼睛突然進到黑暗中,馬上看不見了。


    四周焰火發射位置,向空中發射了幾枚照明彈,不過為了不刺眼睛,照明彈發射的高度要高一些,但是空中漂浮著耀眼的白色光球,還是很多人沒有看見過的,人群中跟著發出了一陣驚歎聲。


    照明彈熄滅後,人們眼睛還沒適應黑暗,一排焰火射上天空,炸開了一個個五顏六色圓圈兒,這下子人們更是驚歎了。這輪圓圈兒剛熄滅,隨著咚咚的聲音,空中又炸開了瀑布一樣的焰火。人們又是驚歎一片,再接著是喇叭花型、繁星型、樹枝型等各式煙火,交替組合的在空中綻放。人們都陶醉在焰火中了。崇禎皇上也忘了和張知木說話,躺在靠椅上,望著天空情不自禁地叫好。那些蒙古人更是一個個看傻了眼,一個個驚得張大了嘴。周皇後看的也忘了矜持,不住的拍手叫好。文武們也忘了啥官威,不住的驚歎。莊妃帶著福臨也是叫好。黃玉坤、楊玉琳他們帶著孩子們也在**台上,看的入迷了。在家的時候,黃玉坤還說不想來看了,張知木告訴她,不來以後悔,黃玉坤還有些不信。這回明白了,這樣的熱鬧不看,真是要後悔了。


    焰火結束後,碳弧燈又一次點亮,可是廣場上人們還是戀戀不舍不願意離去。好在窯崗人準備的周全,外圍的汽車坐滿就開走一輛,慢慢疏散大家。


    興致勃勃的崇禎皇上也是不願意離開,看著廣場上人們在慢慢的疏散,對張知木說:“哎!天下太平真好啊!”


    送走了崇禎皇上他們,張知木看到托裏王子,說:“怎麽樣?還是跟我回去喝酒吧!”


    “不行了,我已經答應他們跟他們一起到我的飯店喝酒去!”托裏王子指著那些蒙古人說。


    “嗬嗬!你可小心點兒,他們想問你的飯店是怎麽掙銀子的!”張知木故意跟托裏王子說。


    “沒關係,他們學不會的。我們有自己的法寶,那是不會跟他們說的。”


    “喝多了就說了!他們都說,你的飯店掙的銀子趕上了一片草原。”張知木說。


    “不會的!不會的!”托裏王子搖著頭說,顯然張知木誇他們的飯店趕上一片草原他很受用。


    過了這個十五,年就算過完了。十六一上班兒,李茂就來到張知木的辦公室。


    李茂林走前,還要和張知木聊一聊。


    沒談正事之前,張知木邊給李茂倒茶,邊說:“李兄,給你們一個建議。你們那邊到處是河流水塘,你們應該大力發展養鴨養鵝事業。”


    “這事兒,我沒回來陸先生就給我打幾次電話,要我幫著收鴨絨。我也跟下麵的人說,下去動員百姓們多養鴨子。鴨蛋和鴨肉都能吃,鴨絨還可以賣錢。可是效果不是很明顯。”


    “這裏麵有一個問題你們沒注意。”張知木說,“你們那邊百姓們養鴨子,都是放養,很少喂飼料,省錢了,但是鴨子下的蛋就少。效益不明顯,如果你們放養的同時,每天加喂一次我們的合成飼料,那樣雖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下的蛋可是要多得多。就像黃玉坤他們規模養雞,常年產蛋不說,效益非常好。你們養鴨子也要學習這樣做。”


    “嗯!張總說的是,這次我和黃總說了,我回去就回派一些人過來學習養雞技術,我們也準備在漢口建設幾座黃總他們那樣的幾萬,十幾萬隻雞的養雞場。”李茂說,“我看養鴨子的事兒,還是我們先做起來,辦幾個大型的養鴨場,然後讓農民過來參觀,讓他們看看我們是怎麽養鴨的,農民看到了好處自然就要學了。”


    “對對!”張知木連說幾個對,他知道前世的時候,農民也是這樣,推廣新技術,農民不見到好處的話,你說破天也沒用。


    這些事說完了,裏麵說:“去年一年,我們那邊的黨建搞的很有起色。我看這件事對我們其他工作也有促動作用。我們發展的黨員,真的是中堅力量。特別是我們那些年輕的幹部,他們非常容易接受我們的思想。熱情也非常高。”


    “我們窯崗這邊的事也進行的不錯,主要中高級幹部差不多都已經是黨員了。這事主要是李岩李公子來抓的。軍隊中的政治幹部基本上都是黨員,中高級幹部也基本上是黨員了。黨建工作效果能看得到,有了黨的紀律約束,我們的幹部真的不一樣。我們這支隊伍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隊伍,也就更有戰鬥力。下一步,還要不斷加強黨員幹部的修養教育。要時時提醒大家,我們是和普通百姓們不一樣的人,是肩負重大使命的人。我還想讓李岩負責,搞一份我們黨內的內部刊物,用來進行黨的教育和思想交流。我看就叫《黨員》怎麽?”


    “嗯!是個好名字,也是一個好主意!”李茂讚同的說。


    “隻要我們有一個堅強的核心,我們的事業就會沿著我們的目標前進。就是我不在這裏了,我們的同誌們,也會將我們事業進行到底!”張知木說。


    張知木這句話可是讓李茂下了一跳,望著張知木說:“張賢弟!你怎麽說這樣的話?我們的事業沒有你絕對不行。我們的黨也很年輕,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核心班子。有你在,大家可以跟著你幹,沒有你還沒有任何人有你這樣的凝聚力!”


    “嗨!你別緊張啊!我是這樣說,天有不測風雲,啥事都可能發生,我們多想想沒錯!”其實,張知木對自己來到這裏時代能呆多久也有懷疑。這也是他非要建一個黨的原因,雖然經過穿越,他對生死已經有了新的認識,可是他更怕沒有徹底改變這個世界就離開,留下太多的遺憾。


    “張總,我們一切都剛剛開始,還需要你來把舵!你千萬要保重啊!我在外麵,唯一擔心就是你的安危!隻要有你在,我們就沒有怕的事情。”李茂說的情真意重。


    張知木笑了笑說:“我們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一切主動權都在我們手裏。我們一切行動都是主動的,沒有被動應付的事。”


    “是啊!”李茂點點頭說,“現在的情況,幾年前做夢都想不到,一切都太快了!”頓了頓,李茂問道:“張總,你能跟我交一個底兒嗎?我們這位崇禎皇上你準備怎麽辦?”


    “嗬嗬!你們都關心他的事!其實,有個皇上對我們啥事都不影響,留著他不好嗎?有他在,那些忠於皇上的人也沒辦法反對我們!我看將來就讓他負責元老院,給養起來是不是很好呢?”


    “這是個好主意,隻是千萬不要給那些對皇上還有其他指望的人任何機會。”李茂說。


    “縱觀皇上現在能管理的地方,還沒有一處能有力量,可以對我們能構成威脅的。我看啊!很可能不久,皇上就會交出來一部分地方給我們來管。”


    “你現在就是給他足夠的尊重,但是不會給他任何權利是嗎?”李茂問。


    “嗬嗬!李兄一眼就看出來了!”張知木一笑說,“我就是想讓皇上知道,沒有手裏的權力,我們也會讓他活得很好!”


    “可是,賢弟,你別忘了。一個帝王最大的欲望就是權力。那甚至比命還重要!”李茂提醒著說。


    “所以啊!千萬不要著急,這事就像冷水煮青蛙,慢慢加熱。”張知木說。


    “嗬嗬!真有你的!”李茂說。


    喝了一會茶,李茂說,“收拾一下,晚上我就準備坐車走了。我想先到西安一趟辦點事,然後到天水,換汽車到漢中,再坐船到漢口!看看你還啥事沒有?”


    “給你留下的那個軍,主要是監視官軍用的,現在看來,官軍基本上不會給我們造成啥威脅,山賊水寇也基本上剿滅了。留下一部分軍隊待命,剩下的你可以將他們派到工地上修鐵路。”


    “嗬嗬!修鐵路是我的頭等大事。過段時間盧炳義先生就派人給我們設計鐵路去。我和他說好了,我們要一邊設計一邊施工,能先做的就先做。我的想法是等潼關到開封的鐵路鋪軌後,我們的路基也要修完。我趕回去,還要催他們設計長江大橋。”


    “長江大橋可不是簡單的事啊!”張知木提醒說。


    “我和他們一直在參乎這事,他們都是參加過潼關大橋建設的。方案就是采用潼關大橋建設浮動沉箱的辦法。這種辦法他們說已經很有心得,隻要將浮排沉箱錨定好,不讓江水衝走,保證沉箱坐底,其他的事都一樣,隻是江水深一些而已。”李茂說的條條是道,看來下不少功夫。


    “行啊!隻要你們有信心就行。”張知木說。


    和李茂談話過程中,楊玉琳進來打斷了一次,通知張知木,穆義他們的水軍已經起航了。告訴張知木,範成坤來電報說這事電台報紙先不要進行報道。過兩天再說。


    張知木和李茂聽了,都喜形於色。張知木說:“範司令很慎重,其實,就是日人的奸細知道了,他們也沒有辦法將情報這麽快的送回去。”


    “謹慎點好啊!範司令是個大將之才!”李茂讚許的說。


    “是啊!這件事,陳叔和歐陽先生基本上沒有過問,全權交給範成坤負責了。沒有誰能這樣讓他們這樣放心的!”張知木說。


    “今年我們能徹底解決北方的問題?”李茂問。


    “能!也必須解決。”張知木說,“我們下一步就是西域,我們看也沒啥懸念。就是怎麽打的事。我看下麵是海上的事,徹底解決日本人是個需要下些功夫的事。日本人完了,我們南下,把呂宋的那些蠻夷都解決了,然後我們水軍和商船要到世界各地去將我們商品賣到全世界,將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多弄回來一些。也要讓那些蠻夷看看我們東方上國的水軍是啥樣?今天下午,我就要和盧炳義、林宗偉、林青他們研究造船的事。對了還有在漢口建設造船廠的事。”


    “我見過李棟,過完年,他要回到包頭那邊的鋼鐵廠去安排一下,就會帶人到漢口,研究建設漢口鋼鐵廠的事。”李茂說,“鋼鐵廠和造船廠要同時建。這邊鋼出來了,直接就可以造船了!”


    張知木和李茂告別的時候,是緊緊的握著手,互相都說要保重。


    李茂走後,楊玉琳說,“你們兩個大男人,怎麽象情人分別似的?”楊玉琳的話,惹得辦公室裏麵的姑娘們都捂著嘴笑。


    張知木做了鬼臉說:“哎!還沒那個情人讓我如此難舍呢!”


    下午,盧炳義、林宗偉、林青、陸文臣、還有李雲鶴帶著搞鍋爐、汽輪機的一些人,都來到小會議室。這是研究窯崗下一步造船發展方向的會議。


    會議開起來之後,熱烈程度,超出了張知木的原來想象。但是也爭論出了窯崗今後幾年之內的造船工業要解決的幾個問題,和造船的發展方向。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