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法門寺進香和皇上談馬
崇禎皇上借著酒勁兒說出來讓張知木收留那些大臣們的話,也是試探張知木,看看張知木的反應。而張知木也不是善茬,回答的滴水不漏。崇禎皇上心說:“這個張知木可是高人,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貪財的商人,再其次表現的心慈手軟,十分隨和,可是這都是他給別人看的一麵。大事上根本不糊塗!”
崇禎皇上一看試不出啥結果,也裝著喝多了,倒頭睡去。
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崇禎皇上和張知木他們一行人就在天水的窯崗官員們簇擁下,來到火車站,蹬車向回走了。
火車一開動,崇禎皇上也來到餐車上和大家喝茶聊天。張知木和崇禎皇上聊得正高興,看見李菁來到餐車,向他看了一眼就出去了。張知木知道李菁一定有事,馬上借故出去,正好李菁就在列車的過道上等著他。
見張知木出來,李菁馬上遞給他一份電報。電報上頂上寫著絕密兩個字,這也是為啥李菁沒有直接將送給張知木的原因。因為當著崇禎皇上的麵,張知木看完電報,很可能要給皇上看看,不然顯得生分了。可是這份電報還真的不能給崇禎皇上看。因為這是指揮中心發過來的密電,通知張知木,科爾沁的客人已經到張家口,馬上就要大同。
張知木一看電報當然十分的高興,心說:“莊妃娘娘不簡單啊!”
看完電報,對李菁說:“很好!這事兒現在還不能讓他知道。”說著用手指了指餐車。
李菁點點頭說:“知道了!”接著又說:“嗨!也就是你把他當回事兒。要是依我,把他們送去幹活得啦!”李菁和張知木關係非常,說話也隨便。
“你這個混蛋,亂說話,小心我割了你的舌頭!”張知木故意生氣的說。
李菁嘿嘿一笑說:“嘿嘿!張,那些蒙古人你可別心軟啊!這一次必須徹底的解決他們!”
“你的意思,把他們都殺死?”張知木問。
“都殺死倒是不可能。”李菁想了想,又說,“可是不把他們殺絕了,他們就像草原上的草一樣,用不了多少年,又會長起來!”
“你就沒想過,象鄂爾多斯那樣把他們和我們盡量的融合在一起?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要多動腦子想問題!”
“嘿嘿!我就是不願意操那麽多心,”李菁嘿嘿笑著說,“我看鄂爾多斯的辦法行,不過要操很多心。還要盡快的把路修過去,要讓他們離不開我們才行。不過不管怎麽說,我們都要先把他們打服了才行。不然,沒有威就先不出來恩來!”
“你小子終於說出了一句有腦子的話!”張知木讚許的說,“要想長治久安,完全靠武力是不行的。應該建立一個讓整個社會穩定的製度才行。”
崇禎皇上要到西安接上周皇後等人,也要下車玩幾天。到了西安有兩位王爺陪著崇禎皇上,張知木跟崇禎皇上說,要到扶風縣辦點事兒,然後再趕到西安和他們匯合。
崇禎皇上當然沒說啥,張知木沒說,也不好問他到扶風縣是為啥事。
其實張知木到扶風縣也不是臨時決定的,李菁帶著幾個人跟隨張知木一起下的車。
來到扶風縣站台上,等崇禎皇上他們的專列開走了,李菁問:“張總,怎麽突然要到扶風下車了,你這是有啥急事兒?”
張知木說:“別廢話!我們直接去法門寺!”
扶風縣車站是一個小站,現在人還不多,張知木一行人衣著不俗,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李菁讓人去問法門寺怎麽走,人們知道這是一些上香的香客,也就沒有人注意了!
今天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啥特別的日子,法門寺香客不多。
張知木一行人,沒有打擾任何人,徑直來到大雄寶殿,見隻有一個小和尚當值。
張知木點起一炷香,在釋迦摩尼佛像前,恭恭敬敬的雙手插進香爐,非常虔誠的叩拜行禮!
小和尚敲鍾祈福!
李菁過去跟值守的小和尚說,窯崗的張東家前來進香,求見主持方丈,小和尚趕緊雙手合十施禮,轉身跑了出去。
一會兒,老方丈領著幾位法師就過來了,見到張知木雙手合十施禮,口念佛號:“阿彌陀佛!張東家到來,失迎了!”
長老知道,張知木現在都叫張東家,其實就是天下的實際主人,今天能到這裏,即使修行多年的長老也是萬分高興。
張知木說:“長老客氣了!多有打擾來了!今天路過此地,來接份善緣,長老可否單獨一敘!”
“請張東家後堂用茶!”老方丈知道,張知木這樣的人,無緣無故不會有事情跟他閑敘。
張知木和方丈來到後堂後,沙尼送上香茶後,退了下去。
張知木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放下,抬頭望著老方丈問道:“長老!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了寺中寶塔有些開裂,是前幾年地震造成吧?”
“是的!張東家。”老方丈說,“哎!這連年戰亂,百姓們剛剛過上幾年好日子,尚未徹底恢複元氣。我們也無力修複寶塔,愧對佛主啊!”
“嗬嗬!我想就是佛主在這裏,也會和方丈一樣,先讓百姓們吃飽了再修寶塔!”張知木說。
“阿彌陀佛!張東家說的太對了!都說張東家心懷天下百姓,果真如此!”
“長老過獎了!”張知木拿出一張銀票,遞給老方丈說,“長老,我這些年有些積蓄,請長老費心將這寶塔修修吧!”
“阿彌陀佛!”老方丈接過銀票一看是一張十萬兩銀子的銀票,多年的定力也是一驚。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張東家功德無量啊!”
“煩勞長老多為眾生祈福吧!”張知木雙手合十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張知木又問方丈:“長老可知道這寶塔下地宮的裏的秘密?”
聽了這句問話,老方丈突然警覺了起來,“老衲略知一二,不過很多年地宮沒有再開啟過了!知道的也不詳細!”
“老方丈別誤會!”張知木說,“今天單獨和您說這事,就是希望老方丈一定要保護好這裏的地宮。一旦有啥危險,可以直接去找我。地宮裏麵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無價之寶!千萬不能被奸人所乘。否則我們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佛主!”
“看來!張東家對地宮之事有些了解?”老方丈看了一眼張知木,不放心的問了一句。
張知木當然不能說,前世的時候地宮如何被發現,如何被開啟,發現了佛骨舍利的事。不過還是提醒方丈說:“這裏麵有佛主真身舍利還有很多供奉的寶器,萬不可讓外人知曉!”
“啊!”老方丈也沒想到地宮裏麵會有佛主真身舍利,“張東家說的是真話?”老方丈本不該這樣問,可是這件事兒實在是太大了,他不放心。
張知木點點說:“千真萬確!”
“阿彌陀佛!”
張知木說:“等天下再穩定一些,我還會撥一些銀子,重修法門寺。那時候我們再請出佛主真身舍利,為眾生祈福!讓天下的信眾膜拜!”
“老衲盼著這一天了!那也是天下眾生之福!”方丈激動地說。
“不過,此事現在還需要萬分的保密!”張知木囑咐說。
“張東家放心!”老方丈說,“地宮的事兒,你知我知,天上的佛主知!”
張知木喝了點茶,就有要走的意思了,老方丈問了一句:“張東家,老衲想替天下蒼生問一句。天下能就此就太平了嗎?”
“哈哈!”張知木大笑著說,“老方丈,天下不是已經太平了嗎?我們大明朝四周強敵環伺的態勢已經徹底改變。已經不需要再每天擔心外敵入侵。不過,我們以前都是太被動。我們還想花幾年時間,把我們周圍的邊境穩定下來。再之後,就會全力的發展生產,改善民生。讓天下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
“阿彌陀佛!有了張東家,是天下人之福啊!”老方丈合十說。
“嗬嗬!那個時候,你們出家人也要忙了!”
“請張東家明示!”老方丈不懂了。
“嗬嗬!人們衣食足了之後,困惑也就多了!”張知木一笑說。
“哎呀!張東家看的如此透徹,果然來曆不凡,佛緣不淺啊!”老方丈也是一語雙關。
“方丈過獎了!”
“張東家,看來很看重佛門的作用!”老方丈也不是一般人,試探著張知木這個未來天下的主人。
“在窯崗,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教育孩子們要講真善美!其實,我看‘真’就是講科學,‘善’就是各種宗教倡導的,‘美’就是指藝術。”張知木說,“所以,所有勸人向善的宗教,我們都不反對!但是我們反對任何從事宗教工作的人從政。反對政教合一。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善哉!領教了!張東家,將來的天下,會是誰的天下?老衲大膽的問一下。”
“天下就應該是天下人的天下,本不該是誰的天下。”張知木說,“既然老方丈問到了,我不妨多說幾句。方才我就和當今皇上一起從天水乘坐火車路過這裏下車的。當今皇上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上,可是天下如何?不用我說,天下人也都看到了!我以為,不論是誰當皇上,都沒有給天下人帶來啥好處。我以為,從崇禎皇上之後,天下就應該再沒有皇上。天下人的領導人必須是天下人認可的有德能的人來擔任。不勝任的,天下人隨時可以罷免這個人。”
“那麽天下不是更會亂套了嗎?”老方丈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事。
“是啊!做到這點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家都覺悟了才行,滿天下都是沒有皇上就活不下去的人,這樣的事就做不到。”張知木解釋說,“我們還需要一個完善法律體係,讓所有人包括國家領導人都服從這個法律才行。”
張知木的話超出了方丈的理解能力,他也沒再問下去。
張知木之所以今天送來銀子給法門寺,是想提前花銀子維修一下那座寶塔,以免因為年久失修坍塌了。現在還不是把地宮中的寶物請出來的時候。
由於第二天才有去西安的火車,張知木和李菁他們隻好在寶雞住下。張知木他們沒有驚動當地的官員,在寶雞四處看了看。對當地情況非常滿意。由於陳倉道的擴建,使寶雞成了過秦嶺的中轉站,這裏人來人往熱鬧非常。
望著街上一個個滿臉笑容的人們,張知木問李菁:“我看他們做生意都賺了不少銀子?”
“嗨!現在做生意,隻要動起來就賠不了!秦嶺南北連續幾年豐收,很多地方我們還沒到收稅的時候,一個個都富得流油!”李菁說。
“別亂講!靠種地能掙幾個銀子?”張知木說,“無商不富,無工不富。大多數百姓們隻是能解決了吃飽的事。有些情況不好的地方吃飽都困難!象寶雞這樣是借了陳倉道的光,沒有普遍的代表性。”
“張總,你不會想讓天下人都像窯崗那樣吧?”李菁問。
“為什麽不呢?”張知木說,“我就是想讓天下人都過上窯崗人過的那種日子,而且以後比那要好得多!”
“天哪!那需要多少鋼鐵,多少汽車電車,多少發電廠?”李菁又問。
“我們不斷建設的過程,就是一起富裕的過程。”張知木說,“而且,我跟你說,建設這樣的事兒,會是一個加速的過程。你就瞧著吧!”
李菁的話,也提醒張知木,窯崗的很多人對這樣的問題也會和李菁一樣,認識不是很清楚。其他人認識的可能更不清楚,有必要向天下人說明,窯崗人的今天,就是天下人的明天。這樣才能激發大家的鬥誌。這個認識也是張知木來到寶雞的一個收獲。
張知木趕到西安的時候,發現小青和小虎他們那些孩子們是最高興的。他們一個個臉曬得都有些黑了,估計是沒少在外麵玩兒。黃玉坤說:“這些孩子們是玩兒瘋了,我是玩不動。一天看幾個地方,就覺得累了。”
小青說:“我做夢都在想西安是啥樣?好不容易來了一次,自然要好好的玩了!”
小虎更實在,說:“皇上都到處玩兒,我們孩子更願意玩了!”
二虎現在也開始纏人,見到張知木非讓他抱著說:“我也要去跟哥哥玩兒!”
“等你長大的吧!現在窯崗和這裏通火車,以後就讓你哥哥帶著你坐火車到這來玩兒。”張知木哄著二虎說。
小虎也說:“聽到了吧!你快的長吧,以後我帶你來玩兒。”
屋裏沒人了,黃玉坤悄悄地對張知木說:“徐嫂想帶著孩子回老家看一眼,問我行不行,我也沒法說啊!這事是不是問問陳叔?”
“嗨呀!這事問啥陳叔。你們真的是不了解陳叔,你就告訴徐嫂,路過渭南的時候下車回老家看看!”張知木說,“不然提前走一天也行,我們過去的時候,他們再上車跟我們一起回去。”
“也是,徐嫂一多心,我也想多了。”黃玉坤說。
除了孩子們高興,楊玉琳和小紅玉她們也是高興地不得了,一個個買了很多東西。用黃玉坤的話說:“都是一群傻子,這些東西在窯崗也能買得到,非要到這裏買。”
張知木說:“這你就不懂了,她們買東西的過程可能比用這些東西還要高興。這也是她們為西安百姓們做了貢獻。”說完張知木又問:“周皇後和皇子、公主們的錢都給了嗎?”
“都給了!”黃玉坤說,“我是交到周皇後手裏,列了一個單子,讓周皇後給他們的。這樣好看點兒。”
張知木看見沒有別人抱著黃玉坤親了一口說:“還是夫人做事我放心!”
黃玉坤也順從的倒在張知木懷裏說:“今天晚上在我這睡!”
“好啊!”張知木故意問,“在這睡有啥好處?”
“啥好處?”黃玉坤樂的不行,掐了張知木一下,“你不知道有啥好處了?”
“哎呀!跟誰睡也不如跟夫人睡。”張知木說。
“你呀!跟誰睡都這麽說吧?”黃玉坤不信這樣的話,可是願意聽。
徐嫂聽了張知木的建議,提前一天,帶著高金鳳和高貴祥,坐火車到了渭南。那邊早就安排車輛和士兵陪著徐嫂年仨回到高家堡子。
到了高家堡子,徐嫂和兩個孩子眼淚就都下來。堡子裏麵的房子早就都是被燒完,現在長滿雜草樹木。轉過去,他們看見還有幾家人住在這裏,他們過去一問,原來是一些逃走後沒處去,又回來的莊丁們,有幾戶住在這裏。他們認出來是徐嫂帶著孩子回來,趕緊跪倒:“哎呦!是大少奶奶和小公子回來了!”
徐嫂趕緊扶起他們。
有人說:“當年堡子被攻破後,堡子裏麵的人基本上被殺絕了。跑出去的人不多。可是這裏死人太多,跑出去的人大多不敢回來住。我們是實在沒有辦法才回來的。”
徐嫂問:“老莊主後來回來沒有?”
“老莊主回來了,好像帶著些錢回來。不過每天喝酒,去年死了。我們大家幫著埋的。”
徐嫂知道,一定是陳玉峰偷偷給他的銀子。
徐嫂帶著孩子們給他們爺爺上墳了燒了紙之後,對大家說:“這裏的地你們種著吧!今後這裏的一切與我們沒有關係了。”不過,徐嫂把她在窯崗的地址留給他們,告訴他們有事到了窯崗可以去找她。又拿出點銀子分給大家。
堡子裏麵的人了解徐嫂她們現在的情況,也都替他們高興。
徐嫂帶著孩子們回來一趟,算是心裏徹底踏實了。現在的兩個孩子,就是原來的堡子沒燒掉也不會回到這裏。他們一行人離開這裏算是徹底的和這裏告別了。徐嫂心情雖然很滄然,可是也格外的輕鬆。
張知木他們的火車在渭南接上徐嫂母子三人,再次啟動的時候,崇禎皇上也被張知木講的他們娘仨的故事感動了。
崇禎皇上說:“這個結果還是好的,我們大明朝今後的也都會好起來。”
“是啊!國家不穩,百姓不安!”張知木說。
火車到了潼關又一次停了下來,這次接上的閻伯駒帶著的一夥人。原來,閻伯駒他們派了一個中隊的武裝警察守衛潼關大橋,閻伯駒不放心,過來看看。
張知木給崇禎皇上介紹了閻伯駒之後,崇禎皇上對眼前這位其貌不揚“賽伯樂”閻伯駒另眼相看了。特別是張知木介紹說,閻總現在正在培育新型良種馬,崇禎皇上更有興趣。
本來不太喜歡皇上的閻伯駒,聽皇上說起馬來了,也就來了興趣。
皇上問:“我們大明朝可是不缺好馬啊!應該能培育出來好馬!”
閻伯駒可不會說奉承話,馬上晃著腦袋擠著小眼睛說:“哎!不行!我們的蒙古馬是好,那馬不挑食,很少鬧病,適應粗飼料。那些蒙古人以前也沒有多少糧食喂馬,在草原上吃草就能行軍打仗,而且耐力強。可是我們的馬個頭小力量不足。我們現在弄了一些阿拉伯大馬,這些馬比我們的馬高出來有一截,力氣大暴發力好,但是太嬌氣,非要精飼料伺候,耐力也不行。”
崇禎皇上插言說:“朕以前有幾匹蒙古馬也是格外的高大。”
閻伯駒還是搖著頭說:“在蒙古馬裏麵,每年都能選出來幾匹好馬。可是這些好馬後代就不一定是好馬。沒有辦法。我們還得用阿拉伯馬和蒙古馬雜交。爭取能培育出來,即那粗飼料,耐力強,抗病,力量大,暴發力好的馬來。我們已經弄出來了一批雜交馬,在草原上好草場上飼養呢。看看他們的後代能不能穩定。”
“要是能培育出來這樣的好馬,還能大批的培育,那可是大功一件。”崇禎皇上說。
“嘿嘿!現在的功勞也不像以前那麽大了。”閻伯駒擠著小眼睛說。
“這是為啥?”崇禎皇上沒聽明白閻伯駒的話。
“現在,這些家夥都喜歡汽車了。他們放馬的也開著四輪驅動的汽車放馬,你說今後這馬還有啥大用?”閻伯駒無奈的搖搖頭。
“嗯!說的也是!不過,在大草原上,還是離不開馬。汽車也會有沒有油的時候,草原上有草馬就能活!”崇禎皇上說。
“對對!”崇禎皇上的話算是說進了閻伯駒的心裏。
當崇禎皇上和張知木在一起的時候,對張知木豎了一下大拇子說:“張東家,你們真是人盡其才啊!”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
崇禎皇上借著酒勁兒說出來讓張知木收留那些大臣們的話,也是試探張知木,看看張知木的反應。而張知木也不是善茬,回答的滴水不漏。崇禎皇上心說:“這個張知木可是高人,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貪財的商人,再其次表現的心慈手軟,十分隨和,可是這都是他給別人看的一麵。大事上根本不糊塗!”
崇禎皇上一看試不出啥結果,也裝著喝多了,倒頭睡去。
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崇禎皇上和張知木他們一行人就在天水的窯崗官員們簇擁下,來到火車站,蹬車向回走了。
火車一開動,崇禎皇上也來到餐車上和大家喝茶聊天。張知木和崇禎皇上聊得正高興,看見李菁來到餐車,向他看了一眼就出去了。張知木知道李菁一定有事,馬上借故出去,正好李菁就在列車的過道上等著他。
見張知木出來,李菁馬上遞給他一份電報。電報上頂上寫著絕密兩個字,這也是為啥李菁沒有直接將送給張知木的原因。因為當著崇禎皇上的麵,張知木看完電報,很可能要給皇上看看,不然顯得生分了。可是這份電報還真的不能給崇禎皇上看。因為這是指揮中心發過來的密電,通知張知木,科爾沁的客人已經到張家口,馬上就要大同。
張知木一看電報當然十分的高興,心說:“莊妃娘娘不簡單啊!”
看完電報,對李菁說:“很好!這事兒現在還不能讓他知道。”說著用手指了指餐車。
李菁點點頭說:“知道了!”接著又說:“嗨!也就是你把他當回事兒。要是依我,把他們送去幹活得啦!”李菁和張知木關係非常,說話也隨便。
“你這個混蛋,亂說話,小心我割了你的舌頭!”張知木故意生氣的說。
李菁嘿嘿一笑說:“嘿嘿!張,那些蒙古人你可別心軟啊!這一次必須徹底的解決他們!”
“你的意思,把他們都殺死?”張知木問。
“都殺死倒是不可能。”李菁想了想,又說,“可是不把他們殺絕了,他們就像草原上的草一樣,用不了多少年,又會長起來!”
“你就沒想過,象鄂爾多斯那樣把他們和我們盡量的融合在一起?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要多動腦子想問題!”
“嘿嘿!我就是不願意操那麽多心,”李菁嘿嘿笑著說,“我看鄂爾多斯的辦法行,不過要操很多心。還要盡快的把路修過去,要讓他們離不開我們才行。不過不管怎麽說,我們都要先把他們打服了才行。不然,沒有威就先不出來恩來!”
“你小子終於說出了一句有腦子的話!”張知木讚許的說,“要想長治久安,完全靠武力是不行的。應該建立一個讓整個社會穩定的製度才行。”
崇禎皇上要到西安接上周皇後等人,也要下車玩幾天。到了西安有兩位王爺陪著崇禎皇上,張知木跟崇禎皇上說,要到扶風縣辦點事兒,然後再趕到西安和他們匯合。
崇禎皇上當然沒說啥,張知木沒說,也不好問他到扶風縣是為啥事。
其實張知木到扶風縣也不是臨時決定的,李菁帶著幾個人跟隨張知木一起下的車。
來到扶風縣站台上,等崇禎皇上他們的專列開走了,李菁問:“張總,怎麽突然要到扶風下車了,你這是有啥急事兒?”
張知木說:“別廢話!我們直接去法門寺!”
扶風縣車站是一個小站,現在人還不多,張知木一行人衣著不俗,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李菁讓人去問法門寺怎麽走,人們知道這是一些上香的香客,也就沒有人注意了!
今天不是初一十五,也不是啥特別的日子,法門寺香客不多。
張知木一行人,沒有打擾任何人,徑直來到大雄寶殿,見隻有一個小和尚當值。
張知木點起一炷香,在釋迦摩尼佛像前,恭恭敬敬的雙手插進香爐,非常虔誠的叩拜行禮!
小和尚敲鍾祈福!
李菁過去跟值守的小和尚說,窯崗的張東家前來進香,求見主持方丈,小和尚趕緊雙手合十施禮,轉身跑了出去。
一會兒,老方丈領著幾位法師就過來了,見到張知木雙手合十施禮,口念佛號:“阿彌陀佛!張東家到來,失迎了!”
長老知道,張知木現在都叫張東家,其實就是天下的實際主人,今天能到這裏,即使修行多年的長老也是萬分高興。
張知木說:“長老客氣了!多有打擾來了!今天路過此地,來接份善緣,長老可否單獨一敘!”
“請張東家後堂用茶!”老方丈知道,張知木這樣的人,無緣無故不會有事情跟他閑敘。
張知木和方丈來到後堂後,沙尼送上香茶後,退了下去。
張知木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放下,抬頭望著老方丈問道:“長老!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了寺中寶塔有些開裂,是前幾年地震造成吧?”
“是的!張東家。”老方丈說,“哎!這連年戰亂,百姓們剛剛過上幾年好日子,尚未徹底恢複元氣。我們也無力修複寶塔,愧對佛主啊!”
“嗬嗬!我想就是佛主在這裏,也會和方丈一樣,先讓百姓們吃飽了再修寶塔!”張知木說。
“阿彌陀佛!張東家說的太對了!都說張東家心懷天下百姓,果真如此!”
“長老過獎了!”張知木拿出一張銀票,遞給老方丈說,“長老,我這些年有些積蓄,請長老費心將這寶塔修修吧!”
“阿彌陀佛!”老方丈接過銀票一看是一張十萬兩銀子的銀票,多年的定力也是一驚。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張東家功德無量啊!”
“煩勞長老多為眾生祈福吧!”張知木雙手合十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張知木又問方丈:“長老可知道這寶塔下地宮的裏的秘密?”
聽了這句問話,老方丈突然警覺了起來,“老衲略知一二,不過很多年地宮沒有再開啟過了!知道的也不詳細!”
“老方丈別誤會!”張知木說,“今天單獨和您說這事,就是希望老方丈一定要保護好這裏的地宮。一旦有啥危險,可以直接去找我。地宮裏麵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無價之寶!千萬不能被奸人所乘。否則我們對不起祖宗也對不起佛主!”
“看來!張東家對地宮之事有些了解?”老方丈看了一眼張知木,不放心的問了一句。
張知木當然不能說,前世的時候地宮如何被發現,如何被開啟,發現了佛骨舍利的事。不過還是提醒方丈說:“這裏麵有佛主真身舍利還有很多供奉的寶器,萬不可讓外人知曉!”
“啊!”老方丈也沒想到地宮裏麵會有佛主真身舍利,“張東家說的是真話?”老方丈本不該這樣問,可是這件事兒實在是太大了,他不放心。
張知木點點說:“千真萬確!”
“阿彌陀佛!”
張知木說:“等天下再穩定一些,我還會撥一些銀子,重修法門寺。那時候我們再請出佛主真身舍利,為眾生祈福!讓天下的信眾膜拜!”
“老衲盼著這一天了!那也是天下眾生之福!”方丈激動地說。
“不過,此事現在還需要萬分的保密!”張知木囑咐說。
“張東家放心!”老方丈說,“地宮的事兒,你知我知,天上的佛主知!”
張知木喝了點茶,就有要走的意思了,老方丈問了一句:“張東家,老衲想替天下蒼生問一句。天下能就此就太平了嗎?”
“哈哈!”張知木大笑著說,“老方丈,天下不是已經太平了嗎?我們大明朝四周強敵環伺的態勢已經徹底改變。已經不需要再每天擔心外敵入侵。不過,我們以前都是太被動。我們還想花幾年時間,把我們周圍的邊境穩定下來。再之後,就會全力的發展生產,改善民生。讓天下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
“阿彌陀佛!有了張東家,是天下人之福啊!”老方丈合十說。
“嗬嗬!那個時候,你們出家人也要忙了!”
“請張東家明示!”老方丈不懂了。
“嗬嗬!人們衣食足了之後,困惑也就多了!”張知木一笑說。
“哎呀!張東家看的如此透徹,果然來曆不凡,佛緣不淺啊!”老方丈也是一語雙關。
“方丈過獎了!”
“張東家,看來很看重佛門的作用!”老方丈也不是一般人,試探著張知木這個未來天下的主人。
“在窯崗,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教育孩子們要講真善美!其實,我看‘真’就是講科學,‘善’就是各種宗教倡導的,‘美’就是指藝術。”張知木說,“所以,所有勸人向善的宗教,我們都不反對!但是我們反對任何從事宗教工作的人從政。反對政教合一。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善哉!領教了!張東家,將來的天下,會是誰的天下?老衲大膽的問一下。”
“天下就應該是天下人的天下,本不該是誰的天下。”張知木說,“既然老方丈問到了,我不妨多說幾句。方才我就和當今皇上一起從天水乘坐火車路過這裏下車的。當今皇上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上,可是天下如何?不用我說,天下人也都看到了!我以為,不論是誰當皇上,都沒有給天下人帶來啥好處。我以為,從崇禎皇上之後,天下就應該再沒有皇上。天下人的領導人必須是天下人認可的有德能的人來擔任。不勝任的,天下人隨時可以罷免這個人。”
“那麽天下不是更會亂套了嗎?”老方丈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事。
“是啊!做到這點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家都覺悟了才行,滿天下都是沒有皇上就活不下去的人,這樣的事就做不到。”張知木解釋說,“我們還需要一個完善法律體係,讓所有人包括國家領導人都服從這個法律才行。”
張知木的話超出了方丈的理解能力,他也沒再問下去。
張知木之所以今天送來銀子給法門寺,是想提前花銀子維修一下那座寶塔,以免因為年久失修坍塌了。現在還不是把地宮中的寶物請出來的時候。
由於第二天才有去西安的火車,張知木和李菁他們隻好在寶雞住下。張知木他們沒有驚動當地的官員,在寶雞四處看了看。對當地情況非常滿意。由於陳倉道的擴建,使寶雞成了過秦嶺的中轉站,這裏人來人往熱鬧非常。
望著街上一個個滿臉笑容的人們,張知木問李菁:“我看他們做生意都賺了不少銀子?”
“嗨!現在做生意,隻要動起來就賠不了!秦嶺南北連續幾年豐收,很多地方我們還沒到收稅的時候,一個個都富得流油!”李菁說。
“別亂講!靠種地能掙幾個銀子?”張知木說,“無商不富,無工不富。大多數百姓們隻是能解決了吃飽的事。有些情況不好的地方吃飽都困難!象寶雞這樣是借了陳倉道的光,沒有普遍的代表性。”
“張總,你不會想讓天下人都像窯崗那樣吧?”李菁問。
“為什麽不呢?”張知木說,“我就是想讓天下人都過上窯崗人過的那種日子,而且以後比那要好得多!”
“天哪!那需要多少鋼鐵,多少汽車電車,多少發電廠?”李菁又問。
“我們不斷建設的過程,就是一起富裕的過程。”張知木說,“而且,我跟你說,建設這樣的事兒,會是一個加速的過程。你就瞧著吧!”
李菁的話,也提醒張知木,窯崗的很多人對這樣的問題也會和李菁一樣,認識不是很清楚。其他人認識的可能更不清楚,有必要向天下人說明,窯崗人的今天,就是天下人的明天。這樣才能激發大家的鬥誌。這個認識也是張知木來到寶雞的一個收獲。
張知木趕到西安的時候,發現小青和小虎他們那些孩子們是最高興的。他們一個個臉曬得都有些黑了,估計是沒少在外麵玩兒。黃玉坤說:“這些孩子們是玩兒瘋了,我是玩不動。一天看幾個地方,就覺得累了。”
小青說:“我做夢都在想西安是啥樣?好不容易來了一次,自然要好好的玩了!”
小虎更實在,說:“皇上都到處玩兒,我們孩子更願意玩了!”
二虎現在也開始纏人,見到張知木非讓他抱著說:“我也要去跟哥哥玩兒!”
“等你長大的吧!現在窯崗和這裏通火車,以後就讓你哥哥帶著你坐火車到這來玩兒。”張知木哄著二虎說。
小虎也說:“聽到了吧!你快的長吧,以後我帶你來玩兒。”
屋裏沒人了,黃玉坤悄悄地對張知木說:“徐嫂想帶著孩子回老家看一眼,問我行不行,我也沒法說啊!這事是不是問問陳叔?”
“嗨呀!這事問啥陳叔。你們真的是不了解陳叔,你就告訴徐嫂,路過渭南的時候下車回老家看看!”張知木說,“不然提前走一天也行,我們過去的時候,他們再上車跟我們一起回去。”
“也是,徐嫂一多心,我也想多了。”黃玉坤說。
除了孩子們高興,楊玉琳和小紅玉她們也是高興地不得了,一個個買了很多東西。用黃玉坤的話說:“都是一群傻子,這些東西在窯崗也能買得到,非要到這裏買。”
張知木說:“這你就不懂了,她們買東西的過程可能比用這些東西還要高興。這也是她們為西安百姓們做了貢獻。”說完張知木又問:“周皇後和皇子、公主們的錢都給了嗎?”
“都給了!”黃玉坤說,“我是交到周皇後手裏,列了一個單子,讓周皇後給他們的。這樣好看點兒。”
張知木看見沒有別人抱著黃玉坤親了一口說:“還是夫人做事我放心!”
黃玉坤也順從的倒在張知木懷裏說:“今天晚上在我這睡!”
“好啊!”張知木故意問,“在這睡有啥好處?”
“啥好處?”黃玉坤樂的不行,掐了張知木一下,“你不知道有啥好處了?”
“哎呀!跟誰睡也不如跟夫人睡。”張知木說。
“你呀!跟誰睡都這麽說吧?”黃玉坤不信這樣的話,可是願意聽。
徐嫂聽了張知木的建議,提前一天,帶著高金鳳和高貴祥,坐火車到了渭南。那邊早就安排車輛和士兵陪著徐嫂年仨回到高家堡子。
到了高家堡子,徐嫂和兩個孩子眼淚就都下來。堡子裏麵的房子早就都是被燒完,現在長滿雜草樹木。轉過去,他們看見還有幾家人住在這裏,他們過去一問,原來是一些逃走後沒處去,又回來的莊丁們,有幾戶住在這裏。他們認出來是徐嫂帶著孩子回來,趕緊跪倒:“哎呦!是大少奶奶和小公子回來了!”
徐嫂趕緊扶起他們。
有人說:“當年堡子被攻破後,堡子裏麵的人基本上被殺絕了。跑出去的人不多。可是這裏死人太多,跑出去的人大多不敢回來住。我們是實在沒有辦法才回來的。”
徐嫂問:“老莊主後來回來沒有?”
“老莊主回來了,好像帶著些錢回來。不過每天喝酒,去年死了。我們大家幫著埋的。”
徐嫂知道,一定是陳玉峰偷偷給他的銀子。
徐嫂帶著孩子們給他們爺爺上墳了燒了紙之後,對大家說:“這裏的地你們種著吧!今後這裏的一切與我們沒有關係了。”不過,徐嫂把她在窯崗的地址留給他們,告訴他們有事到了窯崗可以去找她。又拿出點銀子分給大家。
堡子裏麵的人了解徐嫂她們現在的情況,也都替他們高興。
徐嫂帶著孩子們回來一趟,算是心裏徹底踏實了。現在的兩個孩子,就是原來的堡子沒燒掉也不會回到這裏。他們一行人離開這裏算是徹底的和這裏告別了。徐嫂心情雖然很滄然,可是也格外的輕鬆。
張知木他們的火車在渭南接上徐嫂母子三人,再次啟動的時候,崇禎皇上也被張知木講的他們娘仨的故事感動了。
崇禎皇上說:“這個結果還是好的,我們大明朝今後的也都會好起來。”
“是啊!國家不穩,百姓不安!”張知木說。
火車到了潼關又一次停了下來,這次接上的閻伯駒帶著的一夥人。原來,閻伯駒他們派了一個中隊的武裝警察守衛潼關大橋,閻伯駒不放心,過來看看。
張知木給崇禎皇上介紹了閻伯駒之後,崇禎皇上對眼前這位其貌不揚“賽伯樂”閻伯駒另眼相看了。特別是張知木介紹說,閻總現在正在培育新型良種馬,崇禎皇上更有興趣。
本來不太喜歡皇上的閻伯駒,聽皇上說起馬來了,也就來了興趣。
皇上問:“我們大明朝可是不缺好馬啊!應該能培育出來好馬!”
閻伯駒可不會說奉承話,馬上晃著腦袋擠著小眼睛說:“哎!不行!我們的蒙古馬是好,那馬不挑食,很少鬧病,適應粗飼料。那些蒙古人以前也沒有多少糧食喂馬,在草原上吃草就能行軍打仗,而且耐力強。可是我們的馬個頭小力量不足。我們現在弄了一些阿拉伯大馬,這些馬比我們的馬高出來有一截,力氣大暴發力好,但是太嬌氣,非要精飼料伺候,耐力也不行。”
崇禎皇上插言說:“朕以前有幾匹蒙古馬也是格外的高大。”
閻伯駒還是搖著頭說:“在蒙古馬裏麵,每年都能選出來幾匹好馬。可是這些好馬後代就不一定是好馬。沒有辦法。我們還得用阿拉伯馬和蒙古馬雜交。爭取能培育出來,即那粗飼料,耐力強,抗病,力量大,暴發力好的馬來。我們已經弄出來了一批雜交馬,在草原上好草場上飼養呢。看看他們的後代能不能穩定。”
“要是能培育出來這樣的好馬,還能大批的培育,那可是大功一件。”崇禎皇上說。
“嘿嘿!現在的功勞也不像以前那麽大了。”閻伯駒擠著小眼睛說。
“這是為啥?”崇禎皇上沒聽明白閻伯駒的話。
“現在,這些家夥都喜歡汽車了。他們放馬的也開著四輪驅動的汽車放馬,你說今後這馬還有啥大用?”閻伯駒無奈的搖搖頭。
“嗯!說的也是!不過,在大草原上,還是離不開馬。汽車也會有沒有油的時候,草原上有草馬就能活!”崇禎皇上說。
“對對!”崇禎皇上的話算是說進了閻伯駒的心裏。
當崇禎皇上和張知木在一起的時候,對張知木豎了一下大拇子說:“張東家,你們真是人盡其才啊!”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