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對日策略李岩回來
張知木和崇禎皇上一邊看著李治送過來關於日本的資料,也談論著日本的事。看來崇禎皇上做的功課也不少,對日本的情況了解的不少。不過崇禎皇上看到手裏的資料,更佩服窯崗人做的工作。這裏麵將日本的方方麵麵情況都收集的很全麵。
崇禎皇上不由得感歎道:“張東家,你們的工作更細致。以往我們對日本往往都是根據猜測做決定。第一次在朝鮮和日本人打仗,都不知道日本人來多少人,不斷地添兵犯了兵家的大忌。”
“現在,日本人搞鎖國政策,我們的人想滲透進去很困難,這些資料間接的多。”張知木說。
“張東家,我們的威脅近的是滿清和蒙古人,遠的是日本人。他們都不要手軟。”崇禎皇上說,“對日本人,還不能象對滿清這樣。除惡務盡!”
“是啊!日本人是個很不容易治理的民族。據估算,他們人口現在也有一千八百多萬人。我們想把他們都滅絕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不管怎麽說,必須先打服他們再說。”張知木說。
“所以啊!我們幾頭作戰,分兵太多不行!”崇禎皇上說,“不然這樣吧!我們在山海關的兵力已無大用,讓吳三桂跟著你們出兵吧!”
“皇上!山海關的兵現在還不能動,關外剛剛平定,局勢未穩。北麵作戰明年就要開始,有吳三桂在山海關,也是一個定盤星在那裏。”張知木附耳說,“我們必須有一隻確保京城穩定的軍隊在那裏。皇上放心,我們對付日本不是今天才研究的,我們總參謀部有一個專門的班子研究日本人。有時間我請皇上去看看他們都在做啥?”
“好好!你心裏有數就行。”崇禎皇上看見張知木一副胸有成竹樣子,也放心了。他知道窯崗人從來不做無把握的事兒。
今天的運動會結束後,張知木直接來到指揮中心。
張知木看到窯崗幾大巨頭都在這裏,劉雲、李威、李菁、李雲鶴也都在這裏。
張知木坐下後,歐陽鶴介紹說:“我們那個團登陸蝦夷島後,馬上向鬆前城發起攻擊。進攻非常順利,已經活捉了鬆前藩的大名鬆前高廣。現在鬆前高廣已經服氣了,下令蝦夷島上的所有鬆前家的武士都投降。這次戰鬥他們打死了二百多名鬆前藩武士,活捉了一百多。”
“嗯!這倒是意料中的。”張知木說完又問,“他們的彈藥給養怎麽樣?”
“薑鑲將軍回電說,彈藥糧食他們帶的暫時都夠用。”歐陽鶴說,“另外他們繳獲的糧食也不少。我看暫時不用擔心他們。”
“根據日本人的性格,他們不會對我們收回蝦夷島不管。”張知木說,“盡管我們兩次朝鮮戰爭將日本人打回去了,已經有段時間他們沒有再來進犯。有他們也傷了元氣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日笨人內耗了。現在德川幕府取得統治權很久了,也緩過勁兒來。一定會對我們再起圖謀之心。現在我們奪回了他們已經侵占的蝦夷島,就像捅了猴腚一樣。德川幕府知道這事兒,不會善罷甘休。這次他們還損失了是十條船,日本人更會想辦法報複。我看,要提醒那個登陸蝦夷島的團長,不要把軍隊分的太散,日本人很快的就會派兵前去。要做好打仗的準備。”
陳玉峰說:“知木啊!這些事兒都好辦。我們今天是不是定一下,需不需要重新調整一下部署,先解決日本的問題。”
“我也一直在在考慮這件事兒,我們匆忙的調整部署,就完全打亂了我們計劃。我看有一個方案,是不是可以考慮。我們暫時放棄蝦夷島。等完成消滅北麵的蒙古人之後,再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人。”張知木提了一個建議。
“從全局上考慮,張總的建議是一個可取的辦法。”歐陽鶴說,“我們駐軍管理日本需要一個軍的軍隊。可是徹底征服他們一個軍不夠用。他們有一千八百多萬人口。上次就曾經集結過三十多萬軍隊,可是我們登陸作戰,完全是在敵國。他們組織一兩百萬人和我們作戰沒有問題。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登陸日本。”說著歐陽鶴遞給張知木一份電報說,“我看鄭芝龍他們的意見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他們的建議說,我們重新組織軍隊對付日本人需要很長時間,不如派他們水軍過去。利用我們水軍優勢,將他們外出的船都擊沉,等於砍掉他們的手腳。日本所有大的城市都靠近大海,我們可以用船上炮火轟擊他們城市,一直把他們打服。不服就徹底毀滅他們城市。鄭芝龍說,他們對日本的航道碼頭都非常熟悉,保證這個辦法能奏效。”
“好主意!”張知木讚了一聲,說,“現在小琉球(台灣)的事兒已經完了。我們留下一艘戰船配合岸上炮兵防止紅毛番報複就行。我們的蒸汽船都可以北上打擊日本人。不管效果如何,都能牽製住日本人。還不影響我們整個部署。”
陳玉峰說:“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我看我們也調用一個師的兵力,加上水軍陸戰隊,可能的話占領日本江戶(東京)。我們有水軍艦炮支持,占領他們一些主要地方應該沒有問題。我們水軍也需要一個基地休整,這樣也可以為我們最後解決日本打下一個基礎。”
“大家沒啥意見的話,這件事兒就這樣定了。”張知木說,“水軍出擊日本的事兒就由穆義和鄭芝龍負責。劉雲盡快的擬定一個方案。然後發給範成坤。”
“是!”劉雲答應。
“對了!我們那四艘五千噸的大船留給兩艘配合水軍行動。其中一條船還要給李自成他們送些給養。有一艘本來是冷藏船,急著就當貨船用了,需要撤回來,還有兩艘一千噸蒸汽船,造的也是漁船,也要撤回來。林青他們拖網都弄好了,還要進行拖網捕魚試驗。淩水碼頭的冷藏駁船也早就弄好了,不能總是運送冷藏羊肉。等他們在海上捕上來新鮮魚,冷凍好了,就可以用冷藏船運回來。我們這邊的百姓們也可以換換口味兒。”
盧炳義說:“張總說得對,我們有了航海技術,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海洋資源。我建議馬上還要造幾艘捕鯨船,鯨魚油可是好東西,可以提煉精密潤滑油,魚肝也可以提煉魚肝油。捕鯨船的效益會非常好。”
“對!我同意盧先生的建議。我們現在可以造一種射魚叉的炮,有了這種大炮,射鯨魚就很容易了。”張知木知道暫時還不用考慮保護鯨魚數量的事兒,海上幾乎沒有對鯨魚產生威脅對手,鯨魚的數量很多。
一直沒插言的李雲鶴,問道:“林青他們下一步造船的計劃要定下來!這艘下水的兩萬噸大船上麵沒有裝大炮,隻能用來做運輸船。現在我們的304毫米的大炮也試驗成功了,李威他們一直再試驗。效果非常好。這次我們用了鎳鉻合金製作炮管兒,炮膛裏麵鍍了一層鉻。整個炮的重量不比原來的203口徑大炮重多少。下一步再造船就可以用這種口徑的大炮了。”
“這艘兩萬噸的大船,原來林青他們是準備安裝鋼甲的。是我們建議他們取消了。這艘船就做運輸船。我們試試造這麽大的船怎麽樣就行。也看看我們的這麽設置鍋爐動力夠不夠用。”張知木說,“下一步我看我們就直接造鋼殼的戰船。現在我們的鋼產量夠用。戰船就造鋼殼的,泉州那邊的造船廠繼續造木船,還做運輸用。鎮江基地就以造鋼殼船為主。既要造一千五百噸的也要造五千噸的,和兩萬噸的。船就用福船製式,這樣更適合海上作戰用。五千噸以上的戰船就可以用你們的304口徑的大炮了。”
歐陽鶴說:“現在抓緊準備,我們兩年後就可以出海遠洋。我們要去那些紅毛番的老家去看看,以前他們一直到我們門前來。我們不去看看也顯得我們禮儀之邦沒有禮數!”
李威接過話說:“哈哈,我們再給他們多帶點炮彈過去。讓他們也知道知道被人家堵著門是啥滋味兒。”
“哈哈!”大家都被李威的話給逗樂了。
盧炳義說:“我們那艘兩萬噸的大船試航完了之後,在多跑兩趟蘇祿吧,多弄回來一點兒鳥糞。那東西用在地裏效果非常好。”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這次我們五千噸的大船,用步兵炮和船上重機槍就把日本人的三十艘戰船打敗了。說明對付木船不一定用重炮。我們的貨船上要是安裝重炮就影響堆放貨物,今後還是要給貨船提供實用的武器才行。”
“十二點七毫米的重機槍子彈,打在木船上就是拳頭大洞。一般木船打上幾排這種子彈就構成威脅了。我們多給木船安裝幾挺大口徑重機槍就行。那東西射程遠射的還準。”李雲鶴說。
“我看這樣,我跟你說過的那種六根兒槍管兒可以旋轉重機槍還記得嗎?”張知木說的是那種加特林機構的重機槍,“你們研製一下用十二點七口徑的槍管兒製作那種六管兒重機槍,這樣一挺重機槍射速非常高,一般木船被他持續射擊一會就會被打成篩子。還有你們也要研製更大口徑的旋轉槍管兒重機槍。這樣的武器可以固定在船上,使用船上電力作動力。木船上要是裝上幾挺這樣的東西,可就是渾身是刺沒人敢靠近了。”
“嗬嗬!說說你們又要研製什麽新式武器?”陳玉峰問道。
“不算是啥新式武器,”李雲鶴說,“以前我們就想試驗過多個槍管兒機槍,用來提高射速。後來覺得攜帶不方便就沒繼續研製。其實就是用六根兒槍管輪換射擊,槍管高速旋轉,每根兒槍管射速都不是很高也不容易過熱,旋轉過程也是冷卻的過程,整體上射速就可以很高。一般可以達到三千發每分鍾。”
“天哪!”李威驚歎的說,“雲鶴趕緊研製這東西。不但船上可以用,炮車上,飛機上、快艇上都可以用。”
“李威說的是,”張知木說,“不過,還要考慮需要的問題。這東西可是太費子彈了。一扣扳機一箱子子彈就出去了。”
“我看貨船上和飛機上可以用,”歐陽鶴說,“這家夥對著木船一扣扳機就解決了。”
李雲鶴說:“對付木船不用加大口徑,十二點七的足夠用了。不管啥樣的木船,打出來幾十個拳頭大的窟窿都夠嗆。再說了船上的人更受不了啊!”
李威建議說:“貨船上不方便安裝大炮,是不是可以在四周安裝幾門炮車和炮艇上那種五十五口徑的小炮啊?這東西不占多少地方,就裝在船邊上就可以直瞄射擊。”
“嗯!李威的建議可以考慮。那種炮直瞄打木船應該沒問題。”張知木說。
大家你言我一語的,又提出來了很多建議。張知木非常喜歡這種氣氛,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看著差不多了,陳玉峰說:“沒啥事兒今天就到這吧!劉雲馬上擬個命令給範成坤發過去。散會吧!”
李菁問陳玉峰:“師叔這麽晚了不管飯啊?”
“滾蛋!今天沒有飯。”陳玉峰沒客氣。
陳玉峰的嗬斥,引來了一陣笑聲。
張知木知道,一般這種情況陳玉峰和歐陽鶴會留大家吃飯,今天一定還有事兒。果然,歐陽鶴看了張知木一眼。張知木就沒跟大家一起出去。
大家都走了,歐陽鶴說:“李岩已經從大同上車,明天就到了。你們是不是一起見見皇上?這樣對吳三桂也好一些。”
“嗯!還真的明天見皇上。”陳玉峰說,“後天皇上就要到包頭去!”
“都準備好了嗎?”張知木問。
“李岩辦事兒你就放心吧!”陳玉峰說。
因為皇上通過他的情報係統知道了李岩到山海關的事兒,李岩回來後必須給皇上一個交代,不然皇上騰出手來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吳三桂。皇上跟張知木說了這事兒之後,張知木馬上給李岩去電報說了這個情況。李岩回電報說,這事知道了,他會把事情想清楚,拿出來一個對策。張知木方才問的也就是李岩有啥好對策沒有。
第二天一早,李岩就來到張知木的辦公室。楊玉琳讓人送上茶離去。張知木問:“吳三桂那邊怎麽樣?”
“我過去,吳總兵非常高興。他表示一切都聽我們的。他同意現在就開始簡編軍隊。簡編下來的人,我們都給他們安排到遼東去。我們在那裏的成立新的墾區。官兵們上下都高興啊!其實士兵們也真的可憐,就是想老了有一個吃飯的地方。聽了我們要管他們,見了我都格外的親。”李岩也是一個性情中人,說到這裏自己也有些激動。
“吳三桂的人不少啊!”張知木說。
“其實,他的人大多數是屯兵,真能走的也就是十萬人左右。我看了一下,關寧鐵騎現在是有一定戰鬥力,可是官兵們年紀都偏大。我建議吳三桂按照我們的要求,整編成一個騎兵軍,一個步兵軍。過一段時間我們再派軍官過去。他們的軍官都到窯崗來培訓。我想讓吳三桂自己看看,培訓完他們的軍官能不能勝任我們軍隊的軍官。”李岩說。
“我們馬上要在遼東開展大規模的建設,安南的俘虜由他們管著進行勞動是最好的。”張知木說,“不過這事兒,還要給皇上一個交代。”
李岩笑了笑說:“這事兒我和吳三桂商量了。他不太理解我們為啥那麽怕皇上。我跟他說不清,隻能說這是你的安排!不過,吳三桂腦子也夠用,他親筆給皇上寫封信讓我帶回來給皇上。說我們答應幫他安排老兵,還給他們支援了很多東西糧餉。請皇上謝謝張東家!”
“嗯!就把話挑明了說,皇上也說不出來啥!這都是皇上自己做不到,邊關急需解決的大事兒。”張知木說,“再說了,皇上也不敢對吳三桂太過分。現在那是皇上唯一的一股力量了!”
“是啊!”
“行啦!其他事兒我們回來再說。皇上明天要去包頭那邊參觀,我們馬上過去見皇上吧!”張知木說。
張知木和李岩被王公公領進房間的時候,崇禎皇上站了起來,李岩馬上跪倒行禮。
張知木介紹說:“皇上,這是李岩將軍,他是昨天晚上從山海關回來的。”
“來坐吧!李將軍不用多禮!”其實崇禎皇上對李岩行大禮還是感覺受用的。起碼說明李岩是一個懂得禮節的人。
李岩起身,“謝謝皇上!”
大家坐下後,皇上問:“李將軍此去山海關如何啊!”
李岩馬上站起來說:“回皇上!一切順利。”說著拿出了吳三桂的書信,說,“皇上這是吳三桂總兵讓我帶給皇上的書信!”
“哼!吳三桂還想著朕?”崇禎皇上不冷不認得說,“呈過來吧!”
王公公馬上接過李岩的遞過來書信送給了皇上,皇上接過去說:“李將軍坐吧!”
李岩這時候才又坐下。
崇禎皇上並沒有馬上看吳三桂的書信,問道:“李將軍,朕知道你,很年輕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前途無量啊!怎麽會跟著闖賊造反呢?”
“草民是被逼無奈!”李岩說著又要站起來。
崇禎皇上擺手說:“坐下說話!”
李岩坐好後,崇禎皇上說:“哪個造反的都說是被逼反的!”
“皇上,能有一點出路的人,沒人會造反,去過那有今天沒明日的日子!”李岩回答說。
“你那個《勸賑歌》朕看過,寫的不錯,看得出來你心裏是有百姓的。現在跟著張東家是走了正路。”崇禎皇上沒忘了自己是皇上。
“謝皇上!”李岩躬身說。
“你到了山海關覺得那裏情況怎麽樣啊?”崇禎皇上問。
李岩還真的不好回答,忙說:“吳總兵治兵很嚴!可是以往欠餉太多,好多事情也很不好辦。有很多年駐守邊關的老兵無家可歸,非常可憐。可是安排需要很多銀子!”
“你這次不是帶去了很多糧餉嗎?”崇禎皇上問。
“山海關有近二十萬官兵,我們的糧餉也隻能在解決暫時的難關。”李岩說。
“你覺得應該怎麽辦呢?大明朝國庫的銀子多是從你們這裏借去的。”
“這事兒,我在山海關和吳總兵研究過。”李岩說,“那些老弱士兵,我們盡量幫著他給安排了。讓老兵們晚年能有一個安身之所。這事兒我也請示了張總。我們明年要在遼東挖通鬆遼大運河,還要開墾土地。明年需要很多安南的俘虜過去幹活,我們正好可以安排退役的老兵組織他們勞動。老兵們可以掙一份兒工資,也解決我們在遼東用人之需。老兵們安排好了,對留下的兄弟們是一個很好的安慰。剩下官兵也進行精簡,和屯兵們分開。重點保證留下精兵們糧餉。方才張總還說,要再給山海關的兄弟們送些糧食。”
“嗯!你們做的好!不安排好老兵們,以後誰還願意守邊關了!”崇禎皇上很滿意。
張知木趕緊岔開這個話頭說:“皇上!昨晚我們研究了一下日本的事兒。”
“哦!你們有好主意了?”崇禎皇上也一直想著這事兒。
“是的皇上!我們水軍暫時沒有戰事。”張知木說,“我們準備派水軍利用我們水軍的優勢封鎖日本列島。日本的這樣的島國好多城市都在海邊,我們可以用我們優勢的大炮,向日本的這些城市射擊。一直打服他們,選機會占領他們一處港口做我們的基地。這樣我們就能看死日本,等我們有時間了再回頭收拾他們。我們整個計劃就不用修改了!”
“你們水軍都去了日本,紅毛番那些家夥再回來怎麽辦?”
“我們水軍不能都停在日本,打服了他們,留下幾艘船看著他們就行。”張知木回答。
“嗯!朕就知道你們一定能想出來一個好辦法!”崇禎皇上說,“朕明天就去包頭那邊看看,再晚了那邊到處封凍了就看不到啥了!”
“包頭那邊的賓館和包頭鋼鐵廠那邊的賓館都是新建的,周遇吉早就準備好接待您了!”張知木說。
“哼!狗東西,到了窯崗就成精了!”崇禎皇上不知道是誇周遇吉還是馬周遇吉。
離開崇禎皇上,張知木和李岩一起來到他的辦公室,本來想好好聊聊。可是一進屋楊玉琳就說:“你們趕緊去指揮中心吧!陳叔說了,你們回來趕緊過去!”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
張知木和崇禎皇上一邊看著李治送過來關於日本的資料,也談論著日本的事。看來崇禎皇上做的功課也不少,對日本的情況了解的不少。不過崇禎皇上看到手裏的資料,更佩服窯崗人做的工作。這裏麵將日本的方方麵麵情況都收集的很全麵。
崇禎皇上不由得感歎道:“張東家,你們的工作更細致。以往我們對日本往往都是根據猜測做決定。第一次在朝鮮和日本人打仗,都不知道日本人來多少人,不斷地添兵犯了兵家的大忌。”
“現在,日本人搞鎖國政策,我們的人想滲透進去很困難,這些資料間接的多。”張知木說。
“張東家,我們的威脅近的是滿清和蒙古人,遠的是日本人。他們都不要手軟。”崇禎皇上說,“對日本人,還不能象對滿清這樣。除惡務盡!”
“是啊!日本人是個很不容易治理的民族。據估算,他們人口現在也有一千八百多萬人。我們想把他們都滅絕也是不太容易的。但是不管怎麽說,必須先打服他們再說。”張知木說。
“所以啊!我們幾頭作戰,分兵太多不行!”崇禎皇上說,“不然這樣吧!我們在山海關的兵力已無大用,讓吳三桂跟著你們出兵吧!”
“皇上!山海關的兵現在還不能動,關外剛剛平定,局勢未穩。北麵作戰明年就要開始,有吳三桂在山海關,也是一個定盤星在那裏。”張知木附耳說,“我們必須有一隻確保京城穩定的軍隊在那裏。皇上放心,我們對付日本不是今天才研究的,我們總參謀部有一個專門的班子研究日本人。有時間我請皇上去看看他們都在做啥?”
“好好!你心裏有數就行。”崇禎皇上看見張知木一副胸有成竹樣子,也放心了。他知道窯崗人從來不做無把握的事兒。
今天的運動會結束後,張知木直接來到指揮中心。
張知木看到窯崗幾大巨頭都在這裏,劉雲、李威、李菁、李雲鶴也都在這裏。
張知木坐下後,歐陽鶴介紹說:“我們那個團登陸蝦夷島後,馬上向鬆前城發起攻擊。進攻非常順利,已經活捉了鬆前藩的大名鬆前高廣。現在鬆前高廣已經服氣了,下令蝦夷島上的所有鬆前家的武士都投降。這次戰鬥他們打死了二百多名鬆前藩武士,活捉了一百多。”
“嗯!這倒是意料中的。”張知木說完又問,“他們的彈藥給養怎麽樣?”
“薑鑲將軍回電說,彈藥糧食他們帶的暫時都夠用。”歐陽鶴說,“另外他們繳獲的糧食也不少。我看暫時不用擔心他們。”
“根據日本人的性格,他們不會對我們收回蝦夷島不管。”張知木說,“盡管我們兩次朝鮮戰爭將日本人打回去了,已經有段時間他們沒有再來進犯。有他們也傷了元氣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日笨人內耗了。現在德川幕府取得統治權很久了,也緩過勁兒來。一定會對我們再起圖謀之心。現在我們奪回了他們已經侵占的蝦夷島,就像捅了猴腚一樣。德川幕府知道這事兒,不會善罷甘休。這次他們還損失了是十條船,日本人更會想辦法報複。我看,要提醒那個登陸蝦夷島的團長,不要把軍隊分的太散,日本人很快的就會派兵前去。要做好打仗的準備。”
陳玉峰說:“知木啊!這些事兒都好辦。我們今天是不是定一下,需不需要重新調整一下部署,先解決日本的問題。”
“我也一直在在考慮這件事兒,我們匆忙的調整部署,就完全打亂了我們計劃。我看有一個方案,是不是可以考慮。我們暫時放棄蝦夷島。等完成消滅北麵的蒙古人之後,再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人。”張知木提了一個建議。
“從全局上考慮,張總的建議是一個可取的辦法。”歐陽鶴說,“我們駐軍管理日本需要一個軍的軍隊。可是徹底征服他們一個軍不夠用。他們有一千八百多萬人口。上次就曾經集結過三十多萬軍隊,可是我們登陸作戰,完全是在敵國。他們組織一兩百萬人和我們作戰沒有問題。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登陸日本。”說著歐陽鶴遞給張知木一份電報說,“我看鄭芝龍他們的意見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他們的建議說,我們重新組織軍隊對付日本人需要很長時間,不如派他們水軍過去。利用我們水軍優勢,將他們外出的船都擊沉,等於砍掉他們的手腳。日本所有大的城市都靠近大海,我們可以用船上炮火轟擊他們城市,一直把他們打服。不服就徹底毀滅他們城市。鄭芝龍說,他們對日本的航道碼頭都非常熟悉,保證這個辦法能奏效。”
“好主意!”張知木讚了一聲,說,“現在小琉球(台灣)的事兒已經完了。我們留下一艘戰船配合岸上炮兵防止紅毛番報複就行。我們的蒸汽船都可以北上打擊日本人。不管效果如何,都能牽製住日本人。還不影響我們整個部署。”
陳玉峰說:“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我看我們也調用一個師的兵力,加上水軍陸戰隊,可能的話占領日本江戶(東京)。我們有水軍艦炮支持,占領他們一些主要地方應該沒有問題。我們水軍也需要一個基地休整,這樣也可以為我們最後解決日本打下一個基礎。”
“大家沒啥意見的話,這件事兒就這樣定了。”張知木說,“水軍出擊日本的事兒就由穆義和鄭芝龍負責。劉雲盡快的擬定一個方案。然後發給範成坤。”
“是!”劉雲答應。
“對了!我們那四艘五千噸的大船留給兩艘配合水軍行動。其中一條船還要給李自成他們送些給養。有一艘本來是冷藏船,急著就當貨船用了,需要撤回來,還有兩艘一千噸蒸汽船,造的也是漁船,也要撤回來。林青他們拖網都弄好了,還要進行拖網捕魚試驗。淩水碼頭的冷藏駁船也早就弄好了,不能總是運送冷藏羊肉。等他們在海上捕上來新鮮魚,冷凍好了,就可以用冷藏船運回來。我們這邊的百姓們也可以換換口味兒。”
盧炳義說:“張總說得對,我們有了航海技術,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海洋資源。我建議馬上還要造幾艘捕鯨船,鯨魚油可是好東西,可以提煉精密潤滑油,魚肝也可以提煉魚肝油。捕鯨船的效益會非常好。”
“對!我同意盧先生的建議。我們現在可以造一種射魚叉的炮,有了這種大炮,射鯨魚就很容易了。”張知木知道暫時還不用考慮保護鯨魚數量的事兒,海上幾乎沒有對鯨魚產生威脅對手,鯨魚的數量很多。
一直沒插言的李雲鶴,問道:“林青他們下一步造船的計劃要定下來!這艘下水的兩萬噸大船上麵沒有裝大炮,隻能用來做運輸船。現在我們的304毫米的大炮也試驗成功了,李威他們一直再試驗。效果非常好。這次我們用了鎳鉻合金製作炮管兒,炮膛裏麵鍍了一層鉻。整個炮的重量不比原來的203口徑大炮重多少。下一步再造船就可以用這種口徑的大炮了。”
“這艘兩萬噸的大船,原來林青他們是準備安裝鋼甲的。是我們建議他們取消了。這艘船就做運輸船。我們試試造這麽大的船怎麽樣就行。也看看我們的這麽設置鍋爐動力夠不夠用。”張知木說,“下一步我看我們就直接造鋼殼的戰船。現在我們的鋼產量夠用。戰船就造鋼殼的,泉州那邊的造船廠繼續造木船,還做運輸用。鎮江基地就以造鋼殼船為主。既要造一千五百噸的也要造五千噸的,和兩萬噸的。船就用福船製式,這樣更適合海上作戰用。五千噸以上的戰船就可以用你們的304口徑的大炮了。”
歐陽鶴說:“現在抓緊準備,我們兩年後就可以出海遠洋。我們要去那些紅毛番的老家去看看,以前他們一直到我們門前來。我們不去看看也顯得我們禮儀之邦沒有禮數!”
李威接過話說:“哈哈,我們再給他們多帶點炮彈過去。讓他們也知道知道被人家堵著門是啥滋味兒。”
“哈哈!”大家都被李威的話給逗樂了。
盧炳義說:“我們那艘兩萬噸的大船試航完了之後,在多跑兩趟蘇祿吧,多弄回來一點兒鳥糞。那東西用在地裏效果非常好。”
張知木對李雲鶴說:“這次我們五千噸的大船,用步兵炮和船上重機槍就把日本人的三十艘戰船打敗了。說明對付木船不一定用重炮。我們的貨船上要是安裝重炮就影響堆放貨物,今後還是要給貨船提供實用的武器才行。”
“十二點七毫米的重機槍子彈,打在木船上就是拳頭大洞。一般木船打上幾排這種子彈就構成威脅了。我們多給木船安裝幾挺大口徑重機槍就行。那東西射程遠射的還準。”李雲鶴說。
“我看這樣,我跟你說過的那種六根兒槍管兒可以旋轉重機槍還記得嗎?”張知木說的是那種加特林機構的重機槍,“你們研製一下用十二點七口徑的槍管兒製作那種六管兒重機槍,這樣一挺重機槍射速非常高,一般木船被他持續射擊一會就會被打成篩子。還有你們也要研製更大口徑的旋轉槍管兒重機槍。這樣的武器可以固定在船上,使用船上電力作動力。木船上要是裝上幾挺這樣的東西,可就是渾身是刺沒人敢靠近了。”
“嗬嗬!說說你們又要研製什麽新式武器?”陳玉峰問道。
“不算是啥新式武器,”李雲鶴說,“以前我們就想試驗過多個槍管兒機槍,用來提高射速。後來覺得攜帶不方便就沒繼續研製。其實就是用六根兒槍管輪換射擊,槍管高速旋轉,每根兒槍管射速都不是很高也不容易過熱,旋轉過程也是冷卻的過程,整體上射速就可以很高。一般可以達到三千發每分鍾。”
“天哪!”李威驚歎的說,“雲鶴趕緊研製這東西。不但船上可以用,炮車上,飛機上、快艇上都可以用。”
“李威說的是,”張知木說,“不過,還要考慮需要的問題。這東西可是太費子彈了。一扣扳機一箱子子彈就出去了。”
“我看貨船上和飛機上可以用,”歐陽鶴說,“這家夥對著木船一扣扳機就解決了。”
李雲鶴說:“對付木船不用加大口徑,十二點七的足夠用了。不管啥樣的木船,打出來幾十個拳頭大的窟窿都夠嗆。再說了船上的人更受不了啊!”
李威建議說:“貨船上不方便安裝大炮,是不是可以在四周安裝幾門炮車和炮艇上那種五十五口徑的小炮啊?這東西不占多少地方,就裝在船邊上就可以直瞄射擊。”
“嗯!李威的建議可以考慮。那種炮直瞄打木船應該沒問題。”張知木說。
大家你言我一語的,又提出來了很多建議。張知木非常喜歡這種氣氛,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看著差不多了,陳玉峰說:“沒啥事兒今天就到這吧!劉雲馬上擬個命令給範成坤發過去。散會吧!”
李菁問陳玉峰:“師叔這麽晚了不管飯啊?”
“滾蛋!今天沒有飯。”陳玉峰沒客氣。
陳玉峰的嗬斥,引來了一陣笑聲。
張知木知道,一般這種情況陳玉峰和歐陽鶴會留大家吃飯,今天一定還有事兒。果然,歐陽鶴看了張知木一眼。張知木就沒跟大家一起出去。
大家都走了,歐陽鶴說:“李岩已經從大同上車,明天就到了。你們是不是一起見見皇上?這樣對吳三桂也好一些。”
“嗯!還真的明天見皇上。”陳玉峰說,“後天皇上就要到包頭去!”
“都準備好了嗎?”張知木問。
“李岩辦事兒你就放心吧!”陳玉峰說。
因為皇上通過他的情報係統知道了李岩到山海關的事兒,李岩回來後必須給皇上一個交代,不然皇上騰出手來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吳三桂。皇上跟張知木說了這事兒之後,張知木馬上給李岩去電報說了這個情況。李岩回電報說,這事知道了,他會把事情想清楚,拿出來一個對策。張知木方才問的也就是李岩有啥好對策沒有。
第二天一早,李岩就來到張知木的辦公室。楊玉琳讓人送上茶離去。張知木問:“吳三桂那邊怎麽樣?”
“我過去,吳總兵非常高興。他表示一切都聽我們的。他同意現在就開始簡編軍隊。簡編下來的人,我們都給他們安排到遼東去。我們在那裏的成立新的墾區。官兵們上下都高興啊!其實士兵們也真的可憐,就是想老了有一個吃飯的地方。聽了我們要管他們,見了我都格外的親。”李岩也是一個性情中人,說到這裏自己也有些激動。
“吳三桂的人不少啊!”張知木說。
“其實,他的人大多數是屯兵,真能走的也就是十萬人左右。我看了一下,關寧鐵騎現在是有一定戰鬥力,可是官兵們年紀都偏大。我建議吳三桂按照我們的要求,整編成一個騎兵軍,一個步兵軍。過一段時間我們再派軍官過去。他們的軍官都到窯崗來培訓。我想讓吳三桂自己看看,培訓完他們的軍官能不能勝任我們軍隊的軍官。”李岩說。
“我們馬上要在遼東開展大規模的建設,安南的俘虜由他們管著進行勞動是最好的。”張知木說,“不過這事兒,還要給皇上一個交代。”
李岩笑了笑說:“這事兒我和吳三桂商量了。他不太理解我們為啥那麽怕皇上。我跟他說不清,隻能說這是你的安排!不過,吳三桂腦子也夠用,他親筆給皇上寫封信讓我帶回來給皇上。說我們答應幫他安排老兵,還給他們支援了很多東西糧餉。請皇上謝謝張東家!”
“嗯!就把話挑明了說,皇上也說不出來啥!這都是皇上自己做不到,邊關急需解決的大事兒。”張知木說,“再說了,皇上也不敢對吳三桂太過分。現在那是皇上唯一的一股力量了!”
“是啊!”
“行啦!其他事兒我們回來再說。皇上明天要去包頭那邊參觀,我們馬上過去見皇上吧!”張知木說。
張知木和李岩被王公公領進房間的時候,崇禎皇上站了起來,李岩馬上跪倒行禮。
張知木介紹說:“皇上,這是李岩將軍,他是昨天晚上從山海關回來的。”
“來坐吧!李將軍不用多禮!”其實崇禎皇上對李岩行大禮還是感覺受用的。起碼說明李岩是一個懂得禮節的人。
李岩起身,“謝謝皇上!”
大家坐下後,皇上問:“李將軍此去山海關如何啊!”
李岩馬上站起來說:“回皇上!一切順利。”說著拿出了吳三桂的書信,說,“皇上這是吳三桂總兵讓我帶給皇上的書信!”
“哼!吳三桂還想著朕?”崇禎皇上不冷不認得說,“呈過來吧!”
王公公馬上接過李岩的遞過來書信送給了皇上,皇上接過去說:“李將軍坐吧!”
李岩這時候才又坐下。
崇禎皇上並沒有馬上看吳三桂的書信,問道:“李將軍,朕知道你,很年輕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前途無量啊!怎麽會跟著闖賊造反呢?”
“草民是被逼無奈!”李岩說著又要站起來。
崇禎皇上擺手說:“坐下說話!”
李岩坐好後,崇禎皇上說:“哪個造反的都說是被逼反的!”
“皇上,能有一點出路的人,沒人會造反,去過那有今天沒明日的日子!”李岩回答說。
“你那個《勸賑歌》朕看過,寫的不錯,看得出來你心裏是有百姓的。現在跟著張東家是走了正路。”崇禎皇上沒忘了自己是皇上。
“謝皇上!”李岩躬身說。
“你到了山海關覺得那裏情況怎麽樣啊?”崇禎皇上問。
李岩還真的不好回答,忙說:“吳總兵治兵很嚴!可是以往欠餉太多,好多事情也很不好辦。有很多年駐守邊關的老兵無家可歸,非常可憐。可是安排需要很多銀子!”
“你這次不是帶去了很多糧餉嗎?”崇禎皇上問。
“山海關有近二十萬官兵,我們的糧餉也隻能在解決暫時的難關。”李岩說。
“你覺得應該怎麽辦呢?大明朝國庫的銀子多是從你們這裏借去的。”
“這事兒,我在山海關和吳總兵研究過。”李岩說,“那些老弱士兵,我們盡量幫著他給安排了。讓老兵們晚年能有一個安身之所。這事兒我也請示了張總。我們明年要在遼東挖通鬆遼大運河,還要開墾土地。明年需要很多安南的俘虜過去幹活,我們正好可以安排退役的老兵組織他們勞動。老兵們可以掙一份兒工資,也解決我們在遼東用人之需。老兵們安排好了,對留下的兄弟們是一個很好的安慰。剩下官兵也進行精簡,和屯兵們分開。重點保證留下精兵們糧餉。方才張總還說,要再給山海關的兄弟們送些糧食。”
“嗯!你們做的好!不安排好老兵們,以後誰還願意守邊關了!”崇禎皇上很滿意。
張知木趕緊岔開這個話頭說:“皇上!昨晚我們研究了一下日本的事兒。”
“哦!你們有好主意了?”崇禎皇上也一直想著這事兒。
“是的皇上!我們水軍暫時沒有戰事。”張知木說,“我們準備派水軍利用我們水軍的優勢封鎖日本列島。日本的這樣的島國好多城市都在海邊,我們可以用我們優勢的大炮,向日本的這些城市射擊。一直打服他們,選機會占領他們一處港口做我們的基地。這樣我們就能看死日本,等我們有時間了再回頭收拾他們。我們整個計劃就不用修改了!”
“你們水軍都去了日本,紅毛番那些家夥再回來怎麽辦?”
“我們水軍不能都停在日本,打服了他們,留下幾艘船看著他們就行。”張知木回答。
“嗯!朕就知道你們一定能想出來一個好辦法!”崇禎皇上說,“朕明天就去包頭那邊看看,再晚了那邊到處封凍了就看不到啥了!”
“包頭那邊的賓館和包頭鋼鐵廠那邊的賓館都是新建的,周遇吉早就準備好接待您了!”張知木說。
“哼!狗東西,到了窯崗就成精了!”崇禎皇上不知道是誇周遇吉還是馬周遇吉。
離開崇禎皇上,張知木和李岩一起來到他的辦公室,本來想好好聊聊。可是一進屋楊玉琳就說:“你們趕緊去指揮中心吧!陳叔說了,你們回來趕緊過去!”
----------
《南宋記憶》新進展:崖山海戰,元軍大敗,宋軍反攻,登陸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