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總兵匯報工作,王爺提出建議


    張知木對河套這邊工作還算很滿意的,由於拖拉機等機械設備的投入使用,墾區麵積不斷擴大,人員也不斷增加。特別是今年一百兆瓦發電廠也能發電,轉窯水泥也能投產,這都會極大的加速河套地區和包頭這邊的發展。張知木最關心的包頭鋼鐵廠的建設,一直李棟的督促下加速進行。


    冶廠那邊已經抽調了很多技術骨幹來到包頭,新招聘的工人也在進行培訓,有不少工人和技術員成建製的在冶廠這邊實習。去年張知木特意批準將一半兒可分配的畢業生分給李棟這邊。李雲鶴也在各單位抽調了一些人支援李棟。


    周遇吉也給予李棟他們提供了極大地支持,好多險重工作,都是軍隊參加完成的。李棟想爭取明年高爐就出鐵,煉鋼設備可以搞完了再上,現在練出來的鐵可以先運到冶廠來煉鋼。有些需要用鑄鐵的鑄造的部件也可以直接在包頭鋼廠這邊鑄造,比如像機床底座之類的。


    張知木知道隻要包頭這邊投產了,就可以極大地緩解冶場那邊的壓力。張知木想把鋼軌製造的主要任務轉到包頭這邊,現在限製鐵路修建的就是鋼軌,現在有糧食修路的工人不缺,可是修完路,沒有鋼軌也沒用啊!冶廠那邊技術力量雄厚,可以做一些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


    周遇吉臨走的時候,向張知木提出來了一個要求,“張總,我想派一些人回到窯崗學習建大樓,我們那裏馬上就要有水泥鋼筋了,我們也要在那裏建設象窯崗那樣的高樓,這樣那裏的兄弟們心就更穩了。”


    “好啊!我倒是希望你們能把那裏建成和窯崗一樣的地方。你先選一些人去窯崗學習,我回去後跟劉本勝說說,看能不能支援你們幾個技術人員。這樣你們的建設就可以馬上展開了。我建議你們先修建一座文化宮,讓大家能看上電影。再建一座大商場,這樣買東西就不用往窯崗跑了。建商場的事兒,我回去就跟陸先生說,他要是張羅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太好了!張總,我回去就跟大家說這個好消息。弟兄們聽了還不得樂瘋了。”周遇吉說。


    “我還有一個建議,我建議你們把包頭到毛烏素海那邊的路好好修一修,我準備在那邊建一座大型的造紙廠。毛烏素海那裏的大量蘆葦是造紙的好材料。我要讓他們造紙廠連汙水處理廠同時建設,既要生產紙又不能汙染環境。”張知木說。


    “好!那邊有一條能通馬車的路,質量差點兒,我回去就安排把路修好。”周遇吉說,“我還準備多建幾個能有暖氣的大房子,冬天把葦子割回來,讓大家編席子。葦席又軟又光滑,可以出不少銀子。不然那邊冬天太長,沒事的人就容易扯淡,不如讓大家幹點活兒掙點銀子。”


    “哈哈!這回見你可是讓我對你另眼相看了。”張知木大笑著說,“以前我知道你周遇吉是一個有血性的能打仗的將軍,沒想到你上馬能打天下,下馬也能治天下啊!”


    “哎呀!張總過獎了,”周遇吉謙虛地說,“這些事兒,我家娘子起的作用不小。她的心比我細多了。”


    “有一個好賢內助,你也是很辛運。”張知木說。


    “是啊!他們都要跟黃總和玉琳小姐學,想讓她們呆在家裏啥都不幹還真的不行。不過,她們出去也真的辦不少事兒。那些學校差不多都是她們幫著那些官們建的。”周遇吉此時已經不是一個叱姹風雲的將軍,變身一個治理地方的官員。這讓張知木非常欣慰。河套這邊交給他可以放心了。


    周遇吉他們這次沒坐船回,而是坐三輛汽車通過河曲大橋奔包頭的。


    送走了周遇吉,張知木又把薑瓖請了過來。


    一見薑瓖,二人又從薑瓖帶兵打滿清那次談起了。說起那次東出打滿清,薑瓖就又激動了起來,“張總,現在我想起來這次東出打滿清的事兒,就覺得像是做夢一樣,有的時候我掐掐才能確定不是做夢。那些滿清鐵騎打得那些狂的沒邊的蒙古人都老老實的,怎麽遇到我們就象一群綿羊一樣?”


    “得啦!我的總兵大人,你也不說說,你們手裏拿的都是啥家夥。滿清士兵還是大刀長矛呢?最多弄個弓箭來射你們,你們再不打贏他們,你還好意思回來啊!”張知木說,“這露臉的事兒,有多少人都在羨慕啊?”


    “哈哈!對對!我老薑這回事真的露大臉了。這輩子就算沒白活!”薑瓖哈哈大笑著說。


    “這就算露臉了,我們下一步就是徹底解決遼東問題。那時候才是真的露臉的時候。”張知木和薑瓖早就很熟悉,說話也不客氣。


    但是薑瓖現在已經很快的擺正了自己地位置,很恭敬的說:“張總,你上次交給我研究遼東地區的任務,我一刻也沒敢耽誤,在大同我組織了一班子在做這事兒。前一陣兒,我還親自到張家口去了一趟,那邊有很多常年跑遼東的商人,我向他們也了解不少情況。”說著薑瓖攤開了一張遼東地區的地圖。張知木看到,地圖上密密標記了很多標記。看得出來,薑瓖這個職業軍人,做了很多細致的工作。


    張知木說:“以你的身份,你竟然敢到張家口去。如果東廠得知或者張家口的官軍把你送到北京去,崇禎皇上能饒得了你嗎?”


    “張總,正因為我有窯崗人這個身份,一般人不敢動我。你說張家口的官兵們,他們還請我喝酒呢!他們知道,天下早晚是我們的,誰不願和我們的人接觸啊。都想給自己留條後路,本來這是我後麵要跟你說的。”薑瓖很自得的說。


    “不管怎麽說,以你目前的身份前去冒險我都覺得是不合適的。”張知木對薑瓖擅自行動有些生氣了。


    “張總,你別生氣,這事兒是我的錯。可是我也知道這事兒要跟你說了,你一定不會同意我去冒險,所以沒敢跟你說。”薑瓖說,“可是有些事兒,不親耳聽到,就沒有直觀的印象,我不能不親自去和那些去過遼東的人談談。多尋訪一些人,事情就清楚了一些。”


    “這樣,你回去後,帶著你的那個班子,趕緊回到窯崗去,和劉雲他們的人一起組成一個班子。我們也有人去過遼東,現在也有情報員在遼東。這樣你們的兩下合起來,信息就更豐富了。”張知木又指著地圖上的遼河鴨綠江說,“我已經讓石濤他們研究這裏的情況。我們進軍遼東的時候,也要充分發揮水軍的優勢。我們要是沿著遼河直達盛京(沈陽),來個黑虎掏心這麽樣?”


    “哎呦!那可是太妙了。”薑瓖看著地圖說,“我們可以幾路同時進發,先從陸路大張旗鼓的進軍。讓水軍悄悄地行動。等他們大批軍隊調出來迎戰我們陸軍,我們水軍就可以掏他們的後路。”


    薑瓖不愧為職業軍人,腦子裏麵馬上就有了想法。


    “你趕緊回窯崗去了和劉雲他們一起研究這事兒。”張知木說,“遼東地區的事兒就由你總負責。要把事情想的再全麵一些。”


    “好!我回去馬上帶人回窯崗去。”薑瓖說著,臉上的喜悅掩飾不住了。他知道張知木說的,遼東的事兒由他總負責這是對他極大地信任。


    “現在說說張家口的事兒吧!”張知木也想知道張家口官軍的想法。


    “我和張家口的官軍以前就都很熟悉。他們知道我去了,都過來請我喝酒。喝酒的時候,我就問他們,我現在可是被皇上恨得要死,你們就不怕皇上知道了殺了你們?可是這些家夥說,我們請你喝酒就是想請你幫我們尋一條活路。這個大明朝馬上就要完了,你不能隻顧自己,把我們的弟兄們都扔下不管。”薑瓖說,“明軍現在情況基本上都是這樣,我看這個皇上也當不了多久了。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哎呀!我說薑瓖將軍,我們之間啥時候需要這樣了?”張知木故作生氣的說。


    “不不,這事兒實在是太大了。我也在猶豫說不說。”薑瓖解釋著。


    “說吧!我不希望我們之間這樣。”張知木認真的對薑瓖說。


    “好!那我就說了。”薑瓖下了決心,“我覺得我們應該先解決了崇禎皇上,讓大明朝徹底完蛋了,我們再去對付滿清。不知道這話對不對?”


    “你說的我想過,我們徹底解決大明朝廷不是太難。可是善後工作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權,舊的大明朝勢力也會反抗,各種反對我們的勢力都會在複明的旗幟下團結起來。我們要花很多時間整肅內部各方勢力,恐怕相當長時間內,我們不能有機會出兵對外作戰。這些你想過沒有?”張知木耐心的提示薑瓖說。


    “歐!這些事兒我倒是沒想過。”薑瓖說。


    “我們現在可以打著大明朝廷的旗號出兵,將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滿清滅掉。等我們沒有了外憂內患,再回頭和崇禎皇上談談可能事情就解決了。”張知木說。


    “哎呀!”薑瓖大手一拍腦袋,“我真服了!我還以為自己很聰明呢?真是長見識。同樣的這點兒事兒,在不同的人看來,就完全不一樣。我知道啥是高人了!”


    “得啦!我們之間還用這麽互相吹捧?嗬嗬!”張知木說完和薑瓖都笑了起來。


    “張總,不說吹捧的話。說句心裏話,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就是認識了你!”薑瓖說的很真誠。


    “我也是,這輩子最的大幸運就是有你們這些好兄弟。”張知木說。


    和薑瓖談完話,張知木和兩位王爺等人,一起連夜趕到了保德,因為張知木想看看保德鋁廠怎麽樣了。保德鋁廠廠長姓蔣,叫將祝燦,知道張知木他們要來,也做了準備。雖然這裏的條件不能和窯崗比,可是住處也算是幹淨。


    歇息了一夜,張知木他們用過早餐,鋁廠廠長就來接張知木他們了。


    張知木看到現在鋁廠的規模可是不小了,新建了很多廠房,還有一大片職工宿舍樓。


    張知木他們來到電廠,這裏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在緊張的忙碌著,看到張知木他們過來,打過招呼,就都忙自己的了。


    蔣廠長抱怨說:“張總啊,我們這裏就象是後娘養的。你說這個電廠,和牛頭山那套機組是同時建的,可是所有設備都是由他們優先,包頭那個電廠本來比我們晚建的多,可是據說也能和我們的一起發電。不論是水泥鋼筋還是發電設備都是別人不用了才能想到我們,不然我們的電廠早就發電了。你看看張總,我們生產能力開工一半兒不到,就是電力不夠用。”


    聽到廠長這樣說,張知木心裏非常能理解他的苦衷,“蔣廠長,你要理解,我們發展的太快了。現在我們三大動力,象電機廠、汽輪機廠、電機廠,每年都在擴建。可是產能不是一下子能提高的。我們隻能先保證最急需的。不過現在好了,你看李雲鶴也在這裏,你們這裏今後就是我們重點了。你們這套機組發電後,馬上就給你們上第二套機組。你們這裏今後不僅要煉出鋁錠來。我們還準備在這裏建一座電纜廠。就用你們的鋁錠加工成合金鋁直接拉出來電纜。你們這裏的學校也要擴建成中學小學一體的學校。師資力量我們也要進行調配。”


    “太好了!太好了!”蔣廠長一下子不知道說啥好了。


    參觀完電廠和鋁廠,張知木他們又來到黃河岸邊,李雲鶴指著黃河對岸說:“李迪他們馬上要在這裏建設高架高壓電塔,用鋼纜將鋁電纜從這裏接到對岸去,這樣的話,對岸的府穀和神木都可以用到我們電網的電力了。神木那一帶的油田用電也方便了。”


    “我看這裏的黃河不是太寬,兩岸的山梁也很近,是不是可以建一座可以走人的鋼索橋啊?這樣在兩岸建設水泥橋塔就行。”張知木說。


    “行倒是行,就是鋼纜容易生鏽,使用時間長了就不安全了。”李雲鶴說。


    “這樣你們可以用五毫米的鋼絲鍍上一層鋅,然後鉸在一起塗上甘油後再用橡膠帶纏住,這樣就可以減少鋼纜鏽蝕。”張知木說。


    “要是這麽費勁兒,不如就建一座可以通車的大橋。這樣建橋可要比河曲大橋省事兒多了。”李雲鶴說。


    “我看行,這事兒回去和盧先生研究一下,好好計算一下需要用多粗的鋼纜才行。這樣的橋要是能建成,好多地方都可以這樣建橋了。”張知木說,“要是想增加鋼纜強度還可以在鋼材裏麵加鎳。”


    蔣廠長聽見張知木和李雲鶴的談話,插話說:“張總,要能在這裏建一座橋的話,對兩岸的發展都是太有利了。對岸的百姓很容易就可以過河來,他們也可以在這乘坐火車走出去。功德無量啊!”


    “慢慢來,不要著急,今後我們還會把鐵路大橋通到對岸去。”張知木說。


    回窯崗的火車上,張知木對李雲鶴說:“你們的重型汽車還要加速啊!有了重型汽車,神木的石油運到河曲就容易多了。”


    “我們的人就那幾個,現在他們全力搞那種四輪驅動的汽車呢。不過搞六輪的汽車那個組說他們進展也不錯,隻是那種汽車的發動機一直沒弄好,汽車大了發動機也必須大才行,不然也帶不動六輪汽車。六輪完了,我就讓他們搞十輪汽車。我還想用他們底盤兒改成客車。那樣的話,楊靖他們的玻璃馬車就要完蛋了。嗬嗬!”李雲鶴說完就笑了起來。


    “不能一下子就都完蛋。”張知木說,“還需要有一個過程。不過馬車早晚要完蛋這是必然的。不過,你們在神木和府穀那邊的石油鑽探還要加強。不然,我們的汽車用油就不夠了。”


    “這是個愁人的事兒。”李雲鶴說,“現在柴油就緊張,以後汽車多了,汽油也會緊張。我今年已經把鑽油的人擴大了一倍。可是不會馬上見效啊!明年,我還要增加人手。”


    “現在多增加點兒人手沒錯,一旦河西那邊的鐵路通了,我們需要馬上就要在甘州和玉門那邊開采石油。”張知木說,“你現在不但要鑽油井,更重的是培養石油人才。為西部油田會戰做準備。”


    “好!”李雲鶴點頭說。


    見到代王和周王來到餐車上,李雲鶴知道他們二位一定是找張知木有事兒,李雲鶴和李威就回到自己的車廂去了。


    兩位王爺坐下後,張知木讓人換了茶上來。三個人一起喝點茶兒,張知木看出來了,這二位一定是有事兒,笑了笑問:“嗬嗬!兩位王爺看來是有不好說的事兒?”


    “不不,沒啥不好說的。”代王擺擺手說,“我和周王一直在探討這事兒,估計你也不能不想這事兒?”


    “哦!說說看,到底是啥事兒?”張知木說。


    “這裏沒有外人,我們想知道,您最後要怎麽處理當今皇上的事兒?”周王直接問道。


    “這件事兒你們說對了,我一直在想。”張知木說,“不過一直沒有想好。但是有一點兒是肯定的,崇禎皇上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上,但是他無力回天。所以崇禎皇上必須退出曆史舞台,但是我會盡全力保護他和家人的生命。但是今後絕對不能讓外界知道崇禎皇上在啥地方。否則哪些真假複明的人的就會找到借口糾結起來,這也是必須避免的。至於怎麽做,都是控製在我們手裏的。我想遼東漠北的事兒都處理完之後,再和皇上談他的出路。”


    兩位王爺心裏也很糾結,他們終究都是朱家的子孫,他們不願意看到大明朝就這樣倒下,可是也無能為力。至於崇禎皇上,他們是又怕他又不想讓他下場太慘了,心裏很矛盾。


    “唉!朱家天下氣數已盡,要不是窯崗人在這擋著,早就被闖賊打進北京城了。”代王說,“不過,我聽說這次李闖賊來窯崗是想和我們談和的是嗎?”


    “不瞞兩位王爺,是這樣!”張知木肯定的說,“你們不問我也想和你們說這事兒。”


    “張東家,千萬不要放過這個東西啊,此人太歹毒,不是個善類!”周王說,“我就怕你心太善,上了此賊的當!”


    張知木知道朱家這些王爺,恨李自成恨不得吃了他。


    “李自成手裏麵還有幾十萬人馬,那都是一些吃不上飯,為了活命出來造反的人。我們想都殺了他們,自己也要付出很多人命才行。要是李自成能放下屠刀,是不是皆大歡喜的事兒?”張知木這樣說,也知道他們很難接受。


    兩位王爺果真誰都不講話了。


    張知木又說:“這幾十年來,我們天災人禍,死傷無數,我真的是不想再死人了。這事兒我也跟崇禎皇上說了,我們明年準備放李自成他們到安南去,他們讓出來浙江。皇上也同意了這個做法。”


    周王歎了口氣說:“真的有些咽不下去這口氣啊!”


    代王問:“張東家,你就不怕養虎為患嗎?”


    “哈哈!他們也算虎嗎?”張知木哈哈一笑說:“我看他們也就是病貓吧!”


    “唉!那倒是,他們那些人到了安南那地方,離開我們的支持更難堅持。”周王看得明白,“雖然我們心裏聽到這不舒服,我還是佩服張東家的手腕。這樣棘手的事,竟然讓你這樣解決了。你是把李自成的用處都用盡了,他還要感謝你。”


    “哈哈哈!”三個人大笑了一陣兒,張知木說:“這樣做是皆大歡喜!”


    “我看呢,崇禎皇上也是沒辦法了才同意這樣做,不然他恨李闖賊要比我們恨得更重。”代王說完,又問,“那個左良玉你準備怎麽辦?”


    “我問了崇禎皇上怎麽處理這個左良玉,皇上還是有些猶豫,說左良玉終究是官軍,最好不要動刀兵。嗬嗬!”張知木說。


    “皇上是想用左良玉製約你,對這個人千萬不要手軟,百姓們恨他,甚於恨李闖賊。這家夥從來不聽朝廷調遣,卻不斷地向朝廷要錢要物,可惡至極。”周王說,“開封那麽危急,隻有他重兵在手,離得還近,可是他就是觀望不動。可惡可惡!”


    “你們放心,陳總和歐陽先生到漢口去,就是研究部署處理左良玉他們的事兒。”張知木說,“看他們能想出來啥好辦法吧?”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