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螳螂黃雀玉琳搶對李公公
遼東滿清那邊。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徹底掌握了大權。雖然名義上立小順治登基稱帝了,可是隻能是個傀儡。隻能在那個偉大的孝莊皇後的嗬護下,忍辱負重。
要說後世很多人都在爭論孝莊皇後是不是真的嫁給了多爾袞,更有很多無聊的人編出來了各種有關她的風流韻事。可是不管如何褻瀆她,都沒法掩蓋她的偉大。就憑孝莊輔佐了三代帝王,世人就該出於尊敬,不要再惡意誹謗這個偉大的女人。
孝莊皇後十三歲嫁給三十四歲的皇太極,婚後在眾多妃子們中憑著絕頂的聰慧,深獲皇太極賞識,不能不說順治能登基有她很大的功勞。孝莊皇後為了嗬護順治幼帝,不得不與大權在握的皇太極虛與委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大權在握的皇太極有奪位之心,但是礙於各方原因,他還是未敢妄為。可是雄心勃勃的皇太極已經等不得的要入主大明了。
但是幾次皇太極召集眾貝勒們商討進軍之事,軍師範文程都堅決反對。在皇太極在位的時候,範文程就深受器重。幾乎所有大事皇太極都和範文程商議。現在多爾袞遇事也不能不聽聽範文程的建議。那些碩貝勒們可是等不及了,他們多年不進軍大明搶掠,日子過得都已經寒酸了。有人甚至出言不遜,“範軍師,你是個漢人,擔心我們禍害漢人了吧?”
很多貝勒們跟著大笑了起來。
多爾袞大怒道,“大膽!今後再有對軍事不敬者,重罰不饒!”
範文程習慣了這些桀驁不馴的貝勒們的冷嘲熱諷,他不僅不緊不慢的說:“攝政王、各位貝勒,我們這兩年整軍練兵,是已經有了些起色。可是我們的戰力,並沒有從根本上有啥太大變化。我一直觀察著窯崗人。他們輕取了李自成的陝西,也輕取了鄂爾多斯,而且取的簡直是探囊取物。我們此番要進攻大明,一旦戰事緊,窯崗人定會出兵相助。目前論戰力,我們還沒法和窯崗人相比。”
沒等範文程說完,多鐸大怒道:“軍師!你休長別人威風!我們的鐵騎可以將橫行天下蒙古鐵騎打敗,我就不信,對付不了窯崗人。你們都是被窯崗人嚇破膽了,汗王征明的大業啥時候能完成,鑲白旗鑲紅旗的仇,啥時候能報?”
“嗬嗬!貝勒爺息怒。既然貝勒爺還能記住鑲白旗、鑲紅旗都已經敗於窯崗人。那你知道敗在啥地方嗎?阿濟格貝勒也在這裏,大家說說,我們幾次大敗都敗在哪裏?”範文程的話,讓阿濟格格外反感。因為他在蒙古草原損兵折將,回來後差點兒沒被皇太極砍頭了。多鐸一直不服氣,他沒吃過窯崗人的虧,就不相信窯崗人能擋得住滿清勇士騎兵的衝擊。可是範文程的問題,他還是回答不了。忍住氣的多鐸說:“我倒想聽軍事的高見!”
“窯崗人不但戰術比我們精,火器比我們好的更多。這點兒,阿濟格貝勒應該知道。我們幾次敗了,並不僅僅是我們輕敵。而是我們對窯崗人根本不了解。而且火器差距太大了。目前我們沒有想出來有效的對付窯崗人的辦法,要是我們進攻時,遇到窯崗人,還會大敗。所以,我不建議馬上出兵。”範文程不緊不慢的說。
“難道我們就不報仇了?”多鐸問。
“你讓軍師把話說完!”多爾袞也是頭腦清醒的人。
“仇是要報,可是需要機會。”範文程說,“最近我和洪承疇先生一直在研究窯崗人,發現了窯崗人一個天大的秘密。”
“歐!軍師,快說說啥秘密?”多爾袞和眾貝勒的胃口都被調了起來。
“我們發現,窯崗人的野心太大了。他們的野心絕對不像他們給外人看的那樣,就是為了掙銀子啥都不顧了。”範文程頓了頓,又說,“他們聰明的地方是,一直和大明朝庭保持了很好的關係,據說窯崗的張知木和一直和崇禎皇上私交還不錯。可是他們奪下山西和陝西在沒鬆手過。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治理。我們判斷,他們的目標是整個天下,隻是目前還沒顯露出來。而且他們高明的是,他們從來不從大明朝手裏奪地方。可是他們驅趕李自成奪大明朝的地方,然後他們再從李自成手裏奪地方。那個崇禎皇上還會跟著高興。可是窯崗人奪回來的地方再不會給大明朝庭。”
“真的是高明。這樣還不得罪朝廷。”
眾貝勒們議論紛紛一陣兒。有人問,“軍師啊!你說這事和我們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了!”範文程得意的說,“現在李自成對明軍的攻勢,窯崗人一直看著不管。憑窯崗人的實力,隻要他們出手,李自成就會住手,可是他們沒有,明顯的是在縱容。如果不出意料,不用兩年,他們把陝西山西治理成自己的後方之後,會傾全力出動,還要南進,從李自成手裏取河南和湖廣。這是一個比陝西大多的地方,而且四周幾乎都是敞開的,需要大氣力才能吃下的很大的地方。也需要很多兵力才能保住的地方。他們必然出動全部軍力。那時候等他們打起來,想撤也撤不回來的時候,就是我們動手的時機。”
“對啊!趁他們顧不上我們,我們直接把北京打下來再說。”眾貝勒們又是議論紛紛。
多爾袞很冷靜的問:“要是他們完成中原的爭奪。回手再對付我們怎麽辦?”
眾貝勒這時都靜了下來,多爾袞問的的確是問題。
“嗬嗬!到那時再審時度勢,是和他們打還是和他們談,我們都主動了。”範文程說,“隻有我們利用好這樣的機會,取得主動再說了。我們和窯崗人早晚要麵對麵。我們不打出去,他們有一天也回來遼東。不如我們抓住機會主動出擊。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範文程計劃大家聽明白了。可是他後麵的幾句話,讓大家覺得很刺耳。因為他說了,“我們窯崗人早晚要麵對麵。我們不出去,他們有一天也回來遼東。”
不過眾貝勒都明白範文程說的是實話。雖然和窯崗人還隔著這麽遠,聽了範文程的話,多爾袞也感到了絲絲寒意。
當多爾袞和孝莊皇後說起這事的時候,孝莊皇後說了一句:“我們非要和窯崗人為敵嗎?”
可是多爾袞不能示弱,尤其是在女人麵前不能示弱。他說:“我們一定要打敗窯崗人!”
孝莊皇後現在不能得罪多爾袞,隻是歎息了一聲“唉!”
這個女人知道,多爾袞必然要敗於窯崗人之手。可是現在她無能為力,她唯一目標就是保證順治皇上安全的長大。
崇禎皇上得到了窯崗人和大順軍打了一仗的消息之後,心裏既高興,又擔憂。崇禎皇上經常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這也是性格使然。高興的是窯崗人還是李自成的死敵,擔憂的是,據說窯崗人隻有幾百人,但是卻是擋住了劉宗敏大軍的進攻。將來窯崗人會無人能製約住了。
還有一件事讓崇禎皇上也很糾結。山海關來的消息說,滿清的多爾袞這兩年整軍訓練已經完成。滿清那些惡兵又對大明躍躍欲試。大臣們有不少勸他遷都回應天府,但是崇禎皇上認為那樣太失一國之君的顏麵了。大臣們退而勸崇禎皇上將太子先送到應天府,一旦有啥危機,有太子在應天府,可保萬全。崇禎皇上還是沒有答應。現在看來做對了。大順軍已經在長江北岸威脅應天府了。那些該死的窯崗人,就是不出兵。現在甚至連張知木的人都見不到了。看來,窯崗人是不滿意上次下旨讓他們退回來。可是這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能意氣用事嗎?他哪裏知道,窯崗人對此可不是僅僅意氣用事,他們從來不吃虧。自以為聰明崇禎皇上已經被窯崗人給賣了,要換取遠比撤出來還要大的利益。崇禎皇上更不會,也不願意相信,他不過就是窯崗人的一個棋子。
現在最鬱悶的應該是那位打了敗仗的劉宗敏了。其實打一場敗仗劉宗敏到不是太在乎,尤其是敗在窯崗人手裏。他在乎的是牛金星說的,牛金星手裏有奪他兵權的聖旨。
這天,劉宗敏實在忍不住了,問牛金星:“丞相,上次你說的,手裏有可以奪我兵權的聖旨是真嗎?”
“嗬嗬!權將軍,這事可是開玩笑的嗎?”牛金星一笑反問道。
“闖王爺難道真的想奪我兵權?”劉宗敏還是不太相信,更不願意相信。
牛金星沒有直接回答劉宗敏,反問道:“權將軍,你知道你這次禍闖的有多大嗎?沒有皇上這道聖旨,我能製止住你嗎?皇上是太了解你了!”
“唉!”劉宗敏長歎一聲,還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得啦!權將軍,還有一件事,你做的有些過分了。這次出兵前,皇上一再說,千萬不要像以前那樣,亂殺無辜。可是你還是在中都屠城三日。你是沒報回去,可是窯崗人的電台和報紙,把事情報出去了。我上次在商州一時糊塗,讓窯崗人的電台來個現場直播。再加上你這次屠城,我們大順軍名聲算完了。皇上怎麽跟你說都不行,能不生氣嗎?再說了,你們進城以後,殺的那些婦孺百姓,他們與你們有啥關係,你非要殺他們幹什麽?”牛金星說。
“鬥這些彎彎心眼兒,我們也鬥不過窯崗人。”劉宗敏低著頭說,“士兵們進城後殺紅了眼。我也看到死傷的弟兄們太多了,沒有製止弟兄們。”
“窯崗人抓住這點,就來個軟刀子殺人,不見血。我們大順軍的威名弄的一落千丈。”牛金星說,“窯崗有高人哪!不是一般的高。我一直覺得,我們做的一切,窯崗人都算到了。甚至是他們安排的。”
“丞相,你也不用太長他人誌氣。我們武的不行,文的不行,不如降了窯崗人得啦!”劉宗敏說。
“哼!這也是皇上特別生氣的原因。”牛金星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過長江,準備遠離窯崗人。爭取在江南能有幾年恢複的時間。皇上也在反省,要我們學學窯崗人的做法。你說,這次你要是惹火了窯崗人,他們把戰船開過來。是不是壞了皇上的大計。”
“哎呦!是差一點兒。”劉宗敏這次更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
“如果我們過不了江,哪天窯崗人打過來。我們是不是無處可去了?”牛金星問道。
“丞相,這回我們這裏再不能象陝西那樣,不戰就退,拱手讓給窯崗人。想想,我們都對不住那些在陝西沒得到撤退命令和窯崗人戰死的弟兄。”劉宗敏說。
“這次皇上也不會輕易放手。我們隻是多準備一條退路而已。軍師在家也在布置對付窯崗人的事。”牛金星說。
“我現在想的還是眼前的應天府,這很可能是塊硬骨頭。”劉宗敏說。
“是啊!必然是一場血戰。”牛金星說,“那些閹驢更難對付,他們一個個對大明朝庭死忠。我們一定要準備好再出手。”
“太久了也不行,我們準備,他們也準備。”劉宗敏說,“我看我們糧草運上來了就開戰吧!以免夜長夢多。”
“行!”牛金星點頭說。
李公公消息很靈通,張知木回來一上班,就看見他在門前等著呢。
把李公公讓進辦公室,楊玉琳安排人給他上了茶水。
張知木問:“我一回來就聽說了,李公公一直想找我?”
“是啊!張東家,應天府危急啊!”李公公說,“皇上請您趕緊派兵去,晚了就來不及了。”
“應天府危急與我們有啥關係。我們派兵了,幫他們剛打完仗,他們就把我們趕回來了。”張知木說,“我也看了,朝廷這些人,你把心交給他們,也交不透。我們的心早就寒了。”
李公公聽出來了,張知木不滿意的不僅僅是應天府那些人,話裏話外對皇上也是不滿意。不過,他顧不上這些了,“張東家,就不要和應天府的那些人計較了。看在皇上的麵子上,你們就發兵吧!”
“要不是衝皇上的麵子,我這次能到大草原那邊讓蚊子咬去?”張知木說,“上次退回來的兵,都安排到河套那邊的邊防上了。我這次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調些兵馬過來。可是,沒想到蒙古人現在很猖狂。他們利用馬快的優勢對我們是打了就跑,搶了就跑。我們的兵力是捉襟見肘,根本不夠用。你說說,邊關的兵能撤嗎?”
“步兵不行,你們派戰船過去也行啊!”李公公說。
“你以為我沒想過啊?”張知木說,“我們的戰船不同於木帆船,有個停的地方就行。必須有專用碼頭停靠,有專門的人員服務,這樣才能保證船上的水、煤、油、吃用的供給。我們剛撤走,我們在鎮江辛辛苦苦花了很長時間建好的專用碼頭,就被應天府的人給拆除了。”
“你們在江北那裏不是有一個基地嗎?”李公公有些急了。
“哼哼!”張知木哼了一聲,說:“那個基地裏麵的水都抽幹了。船根本進不去,還剛開始建設。”
“看來,張東家是說啥也不出兵了,是嗎?”李公公脖子上的筋鬥蹦起來了。
張知木一見也沒客氣,“李公公,我是看在皇上的麵子上,好好給你解釋,你聽不進去。我看你是給臉不要臉了!你現在可以出去了!”
李公公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說:“張東家,你別誤會!現在真的是十萬火急啊!”
可是沒等他說完,楊玉琳已經拎著手槍進來了。上好子彈的楊玉琳將手槍對準李公公的頭說:“出去!小心我手一抖,走火了。”
李公公雖然知道楊玉琳不會輕易開槍,可是他還是小心防備,他知道憑自己的武功,楊玉琳一槍打不死自己,但是不敢保證,後麵的幾槍都打不到她。因為楊玉琳的武功也不弱。李公公擺擺手說:“嘿嘿!楊小姐別誤會!把槍放下!別誤會!”
楊玉琳的眼神都能殺人,冷冷的說:“滾出去!”
“好好!我出去。張東家你再考慮考慮!”李公公一邊往外走,一邊還在喊。
李公公出去了,楊玉琳放下手裏的槍,說:“哥!以後你不能單獨見這個李公公了。這人武功絕對不一般,他要是對你不利,你擋不住他。”
“沒事,最起碼現在還沒事兒。皇上還沒到要我命的時候。”張知木問,“你是怎麽看出來他有武功的。”
“哎呀!練武之人一看就能看出來。你看他的眼神、氣息、步態,這些都藏不住。這個人的武功和師叔能有一比。”楊玉琳說。
“是嗎?這麽說,你要是和他單打獨鬥,也勝不了他了?”張知木問。
“我手裏有手槍就有勝他的把握。他躲得過我一槍,第二槍我會要他的命。單輪武功,我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也能應付一陣兒。”楊玉琳實實在在的說。在張知木麵前,她不會為麵子誇大自己的能力。
“行啦!最好我們不用跟他比這些。你打電話把揚昌請過來吧。”張知木對楊玉琳。
楊玉琳答應一聲出去了。
一會揚昌帶著兩個人趕了過來。
三個人坐下後,張知木開玩笑說,“帶啥好東西過來了?”
揚昌說:“張總,我們還真的帶好東西來了。”
說著先拿出來一個驗電筆給張知木。張知木接過來,說:“驗電筆成了?”
張知木起身來到一個插座前將驗電筆伸進去,找到火線,果真驗電筆就亮了。
“好東西!”張知木說,“這支筆給我了。”
“就是給你的。”揚昌說著又拿出來一個日光燈,說,“張總,你試試,這是一個小的,大的不好帶。”
另兩人趕緊把日關燈放到桌子上,把電源插頭插進插座。一撥開關,日關燈果然發出白光。不過張知木感覺,這個燈亮度還是有些不夠。他說:“太好了,以後這樣小的日關燈,可以做成台燈,晚上看書的時候方便多了。不過,我覺得你們要在在亮度上再改進一些。”
“是啊!我們也覺得亮度還不夠。不過這次過來是想讓您先看看。”揚昌說。
“好!這種燈你們慢慢改進。”張知木說,“我今天讓你們過來是想讓你們搞一種新燈。”
“新燈?”揚昌他們三個人都興奮了。
“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到我們噴泉廣場去看了看。你們搞的彩燈很好看。可是我覺得色彩還不夠,另外用白熾燈套彩色玻璃的辦法效率不高。使用起來也不方便。我這次就想讓你們搞霓虹燈。”
“霓虹燈?”
“對,霓虹燈。你不是剛給我一個驗電筆嗎?”張知木說,“那個驗電筆就是用電場刺激氖發光的。如果我們在一個玻璃管裏麵充滿氖氣,然後在玻璃管兒兩端加上幾千伏甚至一萬伏的高壓電極,那麽著玻璃管兒裏麵的氖會發出來強烈的光線。不但氖氣發光,各種惰性氣體都會發光,而且發出的光,顏色還不一樣。你們想一下,如果我們將玻璃管兒做成各種形狀,比如文字、圖案等等。讓他們發出不同的顏色光線,美化我們的環境是不是更好了。這東西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發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基本上算是冷光,發熱很少。”
“好!張總,這事我們回去馬上就可以做實驗。”揚昌說。
揚昌話剛說完,楊玉琳進來說:“揚昌接電話!”
大家都是一愣,竟然有人把電話打到這裏來找揚昌。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遼東滿清那邊。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徹底掌握了大權。雖然名義上立小順治登基稱帝了,可是隻能是個傀儡。隻能在那個偉大的孝莊皇後的嗬護下,忍辱負重。
要說後世很多人都在爭論孝莊皇後是不是真的嫁給了多爾袞,更有很多無聊的人編出來了各種有關她的風流韻事。可是不管如何褻瀆她,都沒法掩蓋她的偉大。就憑孝莊輔佐了三代帝王,世人就該出於尊敬,不要再惡意誹謗這個偉大的女人。
孝莊皇後十三歲嫁給三十四歲的皇太極,婚後在眾多妃子們中憑著絕頂的聰慧,深獲皇太極賞識,不能不說順治能登基有她很大的功勞。孝莊皇後為了嗬護順治幼帝,不得不與大權在握的皇太極虛與委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大權在握的皇太極有奪位之心,但是礙於各方原因,他還是未敢妄為。可是雄心勃勃的皇太極已經等不得的要入主大明了。
但是幾次皇太極召集眾貝勒們商討進軍之事,軍師範文程都堅決反對。在皇太極在位的時候,範文程就深受器重。幾乎所有大事皇太極都和範文程商議。現在多爾袞遇事也不能不聽聽範文程的建議。那些碩貝勒們可是等不及了,他們多年不進軍大明搶掠,日子過得都已經寒酸了。有人甚至出言不遜,“範軍師,你是個漢人,擔心我們禍害漢人了吧?”
很多貝勒們跟著大笑了起來。
多爾袞大怒道,“大膽!今後再有對軍事不敬者,重罰不饒!”
範文程習慣了這些桀驁不馴的貝勒們的冷嘲熱諷,他不僅不緊不慢的說:“攝政王、各位貝勒,我們這兩年整軍練兵,是已經有了些起色。可是我們的戰力,並沒有從根本上有啥太大變化。我一直觀察著窯崗人。他們輕取了李自成的陝西,也輕取了鄂爾多斯,而且取的簡直是探囊取物。我們此番要進攻大明,一旦戰事緊,窯崗人定會出兵相助。目前論戰力,我們還沒法和窯崗人相比。”
沒等範文程說完,多鐸大怒道:“軍師!你休長別人威風!我們的鐵騎可以將橫行天下蒙古鐵騎打敗,我就不信,對付不了窯崗人。你們都是被窯崗人嚇破膽了,汗王征明的大業啥時候能完成,鑲白旗鑲紅旗的仇,啥時候能報?”
“嗬嗬!貝勒爺息怒。既然貝勒爺還能記住鑲白旗、鑲紅旗都已經敗於窯崗人。那你知道敗在啥地方嗎?阿濟格貝勒也在這裏,大家說說,我們幾次大敗都敗在哪裏?”範文程的話,讓阿濟格格外反感。因為他在蒙古草原損兵折將,回來後差點兒沒被皇太極砍頭了。多鐸一直不服氣,他沒吃過窯崗人的虧,就不相信窯崗人能擋得住滿清勇士騎兵的衝擊。可是範文程的問題,他還是回答不了。忍住氣的多鐸說:“我倒想聽軍事的高見!”
“窯崗人不但戰術比我們精,火器比我們好的更多。這點兒,阿濟格貝勒應該知道。我們幾次敗了,並不僅僅是我們輕敵。而是我們對窯崗人根本不了解。而且火器差距太大了。目前我們沒有想出來有效的對付窯崗人的辦法,要是我們進攻時,遇到窯崗人,還會大敗。所以,我不建議馬上出兵。”範文程不緊不慢的說。
“難道我們就不報仇了?”多鐸問。
“你讓軍師把話說完!”多爾袞也是頭腦清醒的人。
“仇是要報,可是需要機會。”範文程說,“最近我和洪承疇先生一直在研究窯崗人,發現了窯崗人一個天大的秘密。”
“歐!軍師,快說說啥秘密?”多爾袞和眾貝勒的胃口都被調了起來。
“我們發現,窯崗人的野心太大了。他們的野心絕對不像他們給外人看的那樣,就是為了掙銀子啥都不顧了。”範文程頓了頓,又說,“他們聰明的地方是,一直和大明朝庭保持了很好的關係,據說窯崗的張知木和一直和崇禎皇上私交還不錯。可是他們奪下山西和陝西在沒鬆手過。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治理。我們判斷,他們的目標是整個天下,隻是目前還沒顯露出來。而且他們高明的是,他們從來不從大明朝手裏奪地方。可是他們驅趕李自成奪大明朝的地方,然後他們再從李自成手裏奪地方。那個崇禎皇上還會跟著高興。可是窯崗人奪回來的地方再不會給大明朝庭。”
“真的是高明。這樣還不得罪朝廷。”
眾貝勒們議論紛紛一陣兒。有人問,“軍師啊!你說這事和我們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了!”範文程得意的說,“現在李自成對明軍的攻勢,窯崗人一直看著不管。憑窯崗人的實力,隻要他們出手,李自成就會住手,可是他們沒有,明顯的是在縱容。如果不出意料,不用兩年,他們把陝西山西治理成自己的後方之後,會傾全力出動,還要南進,從李自成手裏取河南和湖廣。這是一個比陝西大多的地方,而且四周幾乎都是敞開的,需要大氣力才能吃下的很大的地方。也需要很多兵力才能保住的地方。他們必然出動全部軍力。那時候等他們打起來,想撤也撤不回來的時候,就是我們動手的時機。”
“對啊!趁他們顧不上我們,我們直接把北京打下來再說。”眾貝勒們又是議論紛紛。
多爾袞很冷靜的問:“要是他們完成中原的爭奪。回手再對付我們怎麽辦?”
眾貝勒這時都靜了下來,多爾袞問的的確是問題。
“嗬嗬!到那時再審時度勢,是和他們打還是和他們談,我們都主動了。”範文程說,“隻有我們利用好這樣的機會,取得主動再說了。我們和窯崗人早晚要麵對麵。我們不打出去,他們有一天也回來遼東。不如我們抓住機會主動出擊。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範文程計劃大家聽明白了。可是他後麵的幾句話,讓大家覺得很刺耳。因為他說了,“我們窯崗人早晚要麵對麵。我們不出去,他們有一天也回來遼東。”
不過眾貝勒都明白範文程說的是實話。雖然和窯崗人還隔著這麽遠,聽了範文程的話,多爾袞也感到了絲絲寒意。
當多爾袞和孝莊皇後說起這事的時候,孝莊皇後說了一句:“我們非要和窯崗人為敵嗎?”
可是多爾袞不能示弱,尤其是在女人麵前不能示弱。他說:“我們一定要打敗窯崗人!”
孝莊皇後現在不能得罪多爾袞,隻是歎息了一聲“唉!”
這個女人知道,多爾袞必然要敗於窯崗人之手。可是現在她無能為力,她唯一目標就是保證順治皇上安全的長大。
崇禎皇上得到了窯崗人和大順軍打了一仗的消息之後,心裏既高興,又擔憂。崇禎皇上經常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這也是性格使然。高興的是窯崗人還是李自成的死敵,擔憂的是,據說窯崗人隻有幾百人,但是卻是擋住了劉宗敏大軍的進攻。將來窯崗人會無人能製約住了。
還有一件事讓崇禎皇上也很糾結。山海關來的消息說,滿清的多爾袞這兩年整軍訓練已經完成。滿清那些惡兵又對大明躍躍欲試。大臣們有不少勸他遷都回應天府,但是崇禎皇上認為那樣太失一國之君的顏麵了。大臣們退而勸崇禎皇上將太子先送到應天府,一旦有啥危機,有太子在應天府,可保萬全。崇禎皇上還是沒有答應。現在看來做對了。大順軍已經在長江北岸威脅應天府了。那些該死的窯崗人,就是不出兵。現在甚至連張知木的人都見不到了。看來,窯崗人是不滿意上次下旨讓他們退回來。可是這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能意氣用事嗎?他哪裏知道,窯崗人對此可不是僅僅意氣用事,他們從來不吃虧。自以為聰明崇禎皇上已經被窯崗人給賣了,要換取遠比撤出來還要大的利益。崇禎皇上更不會,也不願意相信,他不過就是窯崗人的一個棋子。
現在最鬱悶的應該是那位打了敗仗的劉宗敏了。其實打一場敗仗劉宗敏到不是太在乎,尤其是敗在窯崗人手裏。他在乎的是牛金星說的,牛金星手裏有奪他兵權的聖旨。
這天,劉宗敏實在忍不住了,問牛金星:“丞相,上次你說的,手裏有可以奪我兵權的聖旨是真嗎?”
“嗬嗬!權將軍,這事可是開玩笑的嗎?”牛金星一笑反問道。
“闖王爺難道真的想奪我兵權?”劉宗敏還是不太相信,更不願意相信。
牛金星沒有直接回答劉宗敏,反問道:“權將軍,你知道你這次禍闖的有多大嗎?沒有皇上這道聖旨,我能製止住你嗎?皇上是太了解你了!”
“唉!”劉宗敏長歎一聲,還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得啦!權將軍,還有一件事,你做的有些過分了。這次出兵前,皇上一再說,千萬不要像以前那樣,亂殺無辜。可是你還是在中都屠城三日。你是沒報回去,可是窯崗人的電台和報紙,把事情報出去了。我上次在商州一時糊塗,讓窯崗人的電台來個現場直播。再加上你這次屠城,我們大順軍名聲算完了。皇上怎麽跟你說都不行,能不生氣嗎?再說了,你們進城以後,殺的那些婦孺百姓,他們與你們有啥關係,你非要殺他們幹什麽?”牛金星說。
“鬥這些彎彎心眼兒,我們也鬥不過窯崗人。”劉宗敏低著頭說,“士兵們進城後殺紅了眼。我也看到死傷的弟兄們太多了,沒有製止弟兄們。”
“窯崗人抓住這點,就來個軟刀子殺人,不見血。我們大順軍的威名弄的一落千丈。”牛金星說,“窯崗有高人哪!不是一般的高。我一直覺得,我們做的一切,窯崗人都算到了。甚至是他們安排的。”
“丞相,你也不用太長他人誌氣。我們武的不行,文的不行,不如降了窯崗人得啦!”劉宗敏說。
“哼!這也是皇上特別生氣的原因。”牛金星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過長江,準備遠離窯崗人。爭取在江南能有幾年恢複的時間。皇上也在反省,要我們學學窯崗人的做法。你說,這次你要是惹火了窯崗人,他們把戰船開過來。是不是壞了皇上的大計。”
“哎呦!是差一點兒。”劉宗敏這次更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
“如果我們過不了江,哪天窯崗人打過來。我們是不是無處可去了?”牛金星問道。
“丞相,這回我們這裏再不能象陝西那樣,不戰就退,拱手讓給窯崗人。想想,我們都對不住那些在陝西沒得到撤退命令和窯崗人戰死的弟兄。”劉宗敏說。
“這次皇上也不會輕易放手。我們隻是多準備一條退路而已。軍師在家也在布置對付窯崗人的事。”牛金星說。
“我現在想的還是眼前的應天府,這很可能是塊硬骨頭。”劉宗敏說。
“是啊!必然是一場血戰。”牛金星說,“那些閹驢更難對付,他們一個個對大明朝庭死忠。我們一定要準備好再出手。”
“太久了也不行,我們準備,他們也準備。”劉宗敏說,“我看我們糧草運上來了就開戰吧!以免夜長夢多。”
“行!”牛金星點頭說。
李公公消息很靈通,張知木回來一上班,就看見他在門前等著呢。
把李公公讓進辦公室,楊玉琳安排人給他上了茶水。
張知木問:“我一回來就聽說了,李公公一直想找我?”
“是啊!張東家,應天府危急啊!”李公公說,“皇上請您趕緊派兵去,晚了就來不及了。”
“應天府危急與我們有啥關係。我們派兵了,幫他們剛打完仗,他們就把我們趕回來了。”張知木說,“我也看了,朝廷這些人,你把心交給他們,也交不透。我們的心早就寒了。”
李公公聽出來了,張知木不滿意的不僅僅是應天府那些人,話裏話外對皇上也是不滿意。不過,他顧不上這些了,“張東家,就不要和應天府的那些人計較了。看在皇上的麵子上,你們就發兵吧!”
“要不是衝皇上的麵子,我這次能到大草原那邊讓蚊子咬去?”張知木說,“上次退回來的兵,都安排到河套那邊的邊防上了。我這次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調些兵馬過來。可是,沒想到蒙古人現在很猖狂。他們利用馬快的優勢對我們是打了就跑,搶了就跑。我們的兵力是捉襟見肘,根本不夠用。你說說,邊關的兵能撤嗎?”
“步兵不行,你們派戰船過去也行啊!”李公公說。
“你以為我沒想過啊?”張知木說,“我們的戰船不同於木帆船,有個停的地方就行。必須有專用碼頭停靠,有專門的人員服務,這樣才能保證船上的水、煤、油、吃用的供給。我們剛撤走,我們在鎮江辛辛苦苦花了很長時間建好的專用碼頭,就被應天府的人給拆除了。”
“你們在江北那裏不是有一個基地嗎?”李公公有些急了。
“哼哼!”張知木哼了一聲,說:“那個基地裏麵的水都抽幹了。船根本進不去,還剛開始建設。”
“看來,張東家是說啥也不出兵了,是嗎?”李公公脖子上的筋鬥蹦起來了。
張知木一見也沒客氣,“李公公,我是看在皇上的麵子上,好好給你解釋,你聽不進去。我看你是給臉不要臉了!你現在可以出去了!”
李公公知道自己失態了,趕緊說:“張東家,你別誤會!現在真的是十萬火急啊!”
可是沒等他說完,楊玉琳已經拎著手槍進來了。上好子彈的楊玉琳將手槍對準李公公的頭說:“出去!小心我手一抖,走火了。”
李公公雖然知道楊玉琳不會輕易開槍,可是他還是小心防備,他知道憑自己的武功,楊玉琳一槍打不死自己,但是不敢保證,後麵的幾槍都打不到她。因為楊玉琳的武功也不弱。李公公擺擺手說:“嘿嘿!楊小姐別誤會!把槍放下!別誤會!”
楊玉琳的眼神都能殺人,冷冷的說:“滾出去!”
“好好!我出去。張東家你再考慮考慮!”李公公一邊往外走,一邊還在喊。
李公公出去了,楊玉琳放下手裏的槍,說:“哥!以後你不能單獨見這個李公公了。這人武功絕對不一般,他要是對你不利,你擋不住他。”
“沒事,最起碼現在還沒事兒。皇上還沒到要我命的時候。”張知木問,“你是怎麽看出來他有武功的。”
“哎呀!練武之人一看就能看出來。你看他的眼神、氣息、步態,這些都藏不住。這個人的武功和師叔能有一比。”楊玉琳說。
“是嗎?這麽說,你要是和他單打獨鬥,也勝不了他了?”張知木問。
“我手裏有手槍就有勝他的把握。他躲得過我一槍,第二槍我會要他的命。單輪武功,我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也能應付一陣兒。”楊玉琳實實在在的說。在張知木麵前,她不會為麵子誇大自己的能力。
“行啦!最好我們不用跟他比這些。你打電話把揚昌請過來吧。”張知木對楊玉琳。
楊玉琳答應一聲出去了。
一會揚昌帶著兩個人趕了過來。
三個人坐下後,張知木開玩笑說,“帶啥好東西過來了?”
揚昌說:“張總,我們還真的帶好東西來了。”
說著先拿出來一個驗電筆給張知木。張知木接過來,說:“驗電筆成了?”
張知木起身來到一個插座前將驗電筆伸進去,找到火線,果真驗電筆就亮了。
“好東西!”張知木說,“這支筆給我了。”
“就是給你的。”揚昌說著又拿出來一個日光燈,說,“張總,你試試,這是一個小的,大的不好帶。”
另兩人趕緊把日關燈放到桌子上,把電源插頭插進插座。一撥開關,日關燈果然發出白光。不過張知木感覺,這個燈亮度還是有些不夠。他說:“太好了,以後這樣小的日關燈,可以做成台燈,晚上看書的時候方便多了。不過,我覺得你們要在在亮度上再改進一些。”
“是啊!我們也覺得亮度還不夠。不過這次過來是想讓您先看看。”揚昌說。
“好!這種燈你們慢慢改進。”張知木說,“我今天讓你們過來是想讓你們搞一種新燈。”
“新燈?”揚昌他們三個人都興奮了。
“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到我們噴泉廣場去看了看。你們搞的彩燈很好看。可是我覺得色彩還不夠,另外用白熾燈套彩色玻璃的辦法效率不高。使用起來也不方便。我這次就想讓你們搞霓虹燈。”
“霓虹燈?”
“對,霓虹燈。你不是剛給我一個驗電筆嗎?”張知木說,“那個驗電筆就是用電場刺激氖發光的。如果我們在一個玻璃管裏麵充滿氖氣,然後在玻璃管兒兩端加上幾千伏甚至一萬伏的高壓電極,那麽著玻璃管兒裏麵的氖會發出來強烈的光線。不但氖氣發光,各種惰性氣體都會發光,而且發出的光,顏色還不一樣。你們想一下,如果我們將玻璃管兒做成各種形狀,比如文字、圖案等等。讓他們發出不同的顏色光線,美化我們的環境是不是更好了。這東西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發光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基本上算是冷光,發熱很少。”
“好!張總,這事我們回去馬上就可以做實驗。”揚昌說。
揚昌話剛說完,楊玉琳進來說:“揚昌接電話!”
大家都是一愣,竟然有人把電話打到這裏來找揚昌。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