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莊主們認輸造紙廠投產
不用說,沁水這些莊主們這一夜不可能睡的踏實。不過邱老東家和楊靖終於可以輕鬆了一下,他們爺倆好好的喝了一頓酒,然後又美美的睡了一覺。
楊靖這個人絕頂的聰明,武功又好。特別是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是張知木的小舅子,但是從來不借此張揚。那些別人不太好相處的人,楊靖也都能處得很好。象閻伯駒和眼前這位邱老東家,都是眼皮底下沒有人的主,可是楊靖和他們在一起一番恭維,都能弄關係非常融洽。不但閻伯駒喜歡楊靖,這次一起出來的邱老東家也喜歡上了楊靖。原來邱老東家雖然沒說,但是多少以為楊靖是借張知木的光上來的。現在一看,楊靖絕對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不但是個文武全才,而且知進退有謀略,讓老東家喜歡的不得了。
那些沁水來的莊主們,心情低落的不能再低了。上次他們中不少人窯崗之後,是張知木親自派鋼簧馬車接他們到窯崗去,以最高規格接待他們,那個融洽和今天這番冷落,簡直是天壤之別。不過此時他們沒有人會計較這些了。他們已經明白了一個是實,那就是,他們隻有接受窯崗人的要求別無它途。不接受,那隻有被流放,和人家動手他們想都不再想了。不過想通這點,他們也明了,與其花那多銀子養著莊丁沒有用,還不如借機會都解散。那些原來能種地的,自然可以留下來,一旦有事一聲招呼沒有敢不來的。那些請來護院的所謂高人,以前是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次能趕走就借機會趕走。不走的還可以借窯崗人的手趕走他們。
莊主們再次來到邱老東家他們的住處時,邱老東家和楊靖還有窯崗的官員們已經在這裏等他們。
這次大家都沒有啥廢話,郭壁村莊主坐下就對邱老東家說:“邱老東家!我們這些人商量了一下。我們同意你們提出來的要求。不過你們能不能詳細的給我們說說這幾條都是啥意思,我們回去也好和家裏人說。”
邱老東家說:“我看那些都寫很明白了,你們還有啥不懂的,就提出看看。”
邱老東家說完,這些人還一下子不知道從哪裏問起了。等了一會兒,郭壁村莊主拿著那幾張紙說:“邱老東家、楊公子,你們看看,這第八條吧,‘賠償因為各村莊聯合對抗窯崗官員管理帶來的損失’,這一條怎麽回事?”
楊靖回答說:“你們不是開會研究過一起對付我們嗎?其實這件事我們早就知道,就連都有誰參加了,都說了啥我們都知道。隻是我們一直想和平解決。但是你們以為聯合起來就能對付我們了,非要和我們對抗到底。這樣一來,我們在山西的工作就耽誤了很多。不說那些吧,就說我們出動軍隊,解決湘峪城堡這樣的事,我們動用軍隊,浪費子彈炮彈**,這是不是要損失銀子啊?”
這些人聽到楊靖的話,既驚訝又生氣。驚訝,窯崗人對他們的事掌握的一清二楚。生氣的是,窯崗人出來對他們動武,還要他們賠償損失。一時間這些人都不言語了,因為這要是算起來,那可就沒有頭了。可是不算,人家已經知道他們這些人一起開會研究對抗窯崗人的事,他們又沒有理由反駁。一時間,又冷了場。
“啊哈!”邱老東家輕咳一聲問道:“還有啥問題嗎?”
一會兒,竇莊的莊主問道:“你們說的登記田畝的事是怎麽回事?”
這時,一窯崗的官員說:“我們山西各處,包括陝西各地田畝登記也都做完了,就差沁水這一帶。我們登記的時候要參考原來田畝黃冊,需要各家拿出來地契,按照土地的等級再次登記。這次我們製做了地圖。登記的時候需要在地圖上標記出田畝的數量和位置,沒有登記的土地,就劃過公有,由政府掌握。”
這個做法,直接捅到了這些人的心窩上。他們都有太多的土地沒有登記,因為登記完的土地沒有辦理減免的話就要納稅。以前給官員們賄賂一下沒人會管,現在窯崗人來這一手,要是把沒有登記的土地劃歸公有損失就太大了。
一位說:“這一條我們接受不了,我們有不少新開墾的土地,沒有來得及登記,不能都劃歸公有。”
“得啦!以前你們就是靠這些少交了不少稅,現在你們就不要再賴下去了。”邱老東家說,“這樣的事,我也沒少幹,現在不行了。那些沒有登記的田地你們想補充登記,要補上十年的稅賦。不然,你們就放棄吧!”
事情他們都懂,他們靠這些沒登記的地,少交過不少稅賦。可是讓他們補交十年的稅賦,簡直是割他們的肉。可是放棄這些地他們更不幹。一時間大家又沒話了。
“沒有別的事,大家就簽字吧?”楊靖說。
郭壁村莊主說:“邱老東家、楊公子,我看這些條款是不是可以在商量一下?”
楊靖剛要發怒,邱老東家說:“好啊!你們回去研究一個條款來,我們慢慢的研究。”說完,邱老東家對楊靖說,“送客吧!”
楊靖明白了邱老東家的意思,起身瞪著眼睛,做了一個手勢,說:“各位請吧!”
這時候,這些人可是慌了。竇莊莊主起身拱手說:“邱老東家、楊公子,不要動怒。我們今天來了,就是接受窯崗人提的條件。方才郭莊主的意思,這些條款我們需要研究一下,才能配合窯崗人把事情辦好嗎!”
“算了吧!和你們辦事太麻煩,我們還是按照我們自己方式解決吧,那樣還徹底點兒。”楊靖說,“你們還是回去吧,免得我們又要向窯崗請示,大家都麻煩。”
“邱、邱老東家!您說句話吧!”郭壁村莊主說,“我們是非常有誠意來請罪來了。看在往日的交情上,你就說句話吧。”
“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是盡力了。不然我們派出來幾萬軍隊,一推就完了最省事。”邱老東家說,“我勞心費神,你們不領情不說。我們剛剛努力的給你們爭取點緩機,你們就得寸進尺。讓我們自己都覺得很可笑。算啦,你們還是回去吧!我們都有很多事要辦。”
“哎呀!邱老東家您誤會啦,我們來就是簽字來了。”竇莊莊主說,“快拿來協議,我們一起簽字。”
楊靖手裏拿著協議書,看著邱老東家,邱老東家,用鼻子呼出了氣,一擺手,示意楊靖把協議給他們吧。
楊靖把協議地給他們,下麵有人拿過來筆墨硯台。他們這些人都簽了字畫了押。
楊靖對窯崗的官員們說:“今天的事,你們也看到了。今後的事情就有你們嚴格執行。他們這些人如果有不服從,反悔搗亂的,老賬新帳一起算。”
看著簽完字畫完押的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莊主們,邱老東家說:“你說你們,一個個的都是聰明人。我怎麽就不明白了,為啥要做糊塗事呢?”
郭壁村莊主抬頭看了邱老東家一眼,想說啥,又咽回去了。
邱老東家用鼻子哼了一聲,說:“你們就不想想,誰來管理一個地方能允許你們在下麵胡鬧。再說了,要是你們能把這裏治理好了也行。你們看看,你弄的那些一個個獨立王國,把這條千年古商道都阻斷了。百姓們一個個過的啥日子,你們沒看到?你們再看看山西其他地方,那裏的百姓進過兩三年修養生機,百姓們的日子都好了起來。到處是買賣,到處是商販。就說他們種的莊稼吧,畝產量比你們這裏高一倍。你們不要在在自己那個蝸牛殼裏做皇上的夢啦,多出去看看。再說,你們反對的那個一人一票的選舉吧。如果你們一個個為百姓修橋補路做好事,百姓們能不投票擁護你們。你們要是為富不仁,也被就別想出人頭地讓百姓們選你們。以後,這樣選的地方官員還要接受大家的監督,收上來銀子,沒有大家同意不能亂花。是不是要比都讓貪官拿走了要好得多?”
既然已經都簽字畫押,這些人也都能聽進邱老東家的話了。有人問:“以後我們各地方官員,真的要百姓們選舉嗎?”
“是的!千真萬確。”邱老東家說,“你們也可以到山西給去看看,看看是百姓們選的人好,還是朝廷派來人好?”
“唉!我們是該各處走走看看了!”郭壁村莊主說。
“好啊!”邱老東家說,“你們啥時候有時間相處各地看看,我給你們通知一下。到了各地也會有人接待你們。”
“好好!我們回去安排好了再說。”
不過他們走的時候,楊靖拿著他們給朝廷官員捐款的一份兒清單說:“我知道你們給朝廷官員捐了不少銀子。你們看,我們這裏官員,馬上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你們能不能也有點合作的誠意,給他們捐點銀子。不用多,就按照你們捐給朝廷官員的數額就行。你們看行嗎?”
這些莊主心裏這個氣啊,不過不敢說。郭壁村莊主說:“好!就按楊公子說的,我們就按照這個清單辦!”他們知道,楊靖既然說了,他們不答應也不行。
這些莊主們走後,窯崗的官員們高興的說:“這下子可好!我們這兩年可被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邱老東家說:“你們要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隻要土地在他們手裏一天,租他們地的農民,就要聽他們的。他們也會想辦法繼續給你們出難題。”
楊靖說:“我們兩個團的軍隊留在這裏配合你們的工作。把我們能做的都做好。我們有一條,他們會害怕。那是沒準數,就是要他們賠償給我們造成損失的事。要是他們不老實使暗勁兒。就用這一條治他們。他們有把柄在我們手裏就好辦。”
窯崗這邊也都在關注著沁水那邊的情況,盡管大家都相信,有邱老東家和楊靖兩個人在那邊不會有啥大問題。可是終究那邊的事是窯崗人兩三年來的心病。不過張知木最近忙的有些衝淡了這些。他剛剛到淩水碼頭那邊參加完造紙廠的開業典禮,回到窯崗沒停穩,李迪來電話,請他參加牛頭山一百兆瓦發電機組並網儀式。這可都是喜事,今年山西和陝西各地,還有包頭那邊的秋糧都豐收,簡直讓陸成祥樂的嘴都合不上。張知木更是高興。現在的人都是餓的怕了。不少人有一點銀子就買回來糧食放在家裏。這是很可怕的事,因為這容易讓人判斷不出來,市場上到底缺多少糧食。不過張知木知道,隻要再連續兩年市場上不斷糧,糧食價格穩定,這樣的事情就會慢慢的過去。
在造紙廠,張知木看了,從機器加工木材造紙漿,到連續生產出來紙張來的整個過程。他心裏知道,以後可以大量的生產印刷品,紙張書籍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盧炳義看著雪白的機器造出來的紙張,對張知木說:“按照這個速度生產紙張,全大明朝也用不了。”
張知木說:“我們紙張質量太好了,紙張可以出口到南洋,然後換稻米回來。另外,我們也可以造一些不需要漂白的強度高一些的牛皮紙,做包裝物用。我們的水泥就可以用牛皮紙口袋密封包裝。那樣的話,我們水泥也可變成很好的商品了。還有我們有些產品,不適合用木箱包裝的,可用硬紙板包裝。那樣的話,我們產品還顯得高檔。”
“哎呀,我可沒想到那麽多,”盧炳義說,“我在想要給每個學生都印一本兒字典。免得他們幾個人用一本兒。”
“對!就連參加學習的工人也要每人發一本兒,這樣的話,他們讀書識字就方便了。”張知木說。
不過,《窯崗周報》的範總編是最高興的,他說:“張總啊,我們現在可以擴大發行量了。以前我啊,既盼著擴大發行量,又害怕。因為紙這東西實在是太貴了。現在可好了,同樣買紙的銀子,能買來十倍原來的紙張。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家裏有那麽多文人。我看我們多整理印刷一些原來剩下孤本的書給大家看吧。”
“對!不但你們要印刷那些少數人看的書,還要印刷《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書籍。這更能培養大家讀書得習慣。”張知木說。
“好好!我回去就安排。”範總編知道,現在紙張便宜了,這裏書也可以很便宜,大家也都買得起,發行量會很大。
不過,張知木說的用紙張包裝水泥的事,水泥廠的武廠長可是當真了。他聽到消息立刻跑到造紙廠,和造紙廠商量生產牛皮紙的事了。那個造紙廠廠長正發愁呢。因為這個造紙廠生產線生產紙的速度太快了,他覺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停產。因為窯崗人根本用不了這麽多紙。這次武廠長找上門兒來,讓造紙廠廠長高興壞了。他們立刻開始研究造啥樣的紙才能滿足裝水泥用。研究玩紙的事,武廠長又找到李雲鶴讓李雲鶴安排人,給他們研製了水泥袋封口的機器。
後來,窯崗袋裝水泥真的變成了暢銷的產品。這一下,對水泥的推廣應用,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百兆瓦發電機組並網的事,對窯崗來說意義太大了,窯崗好多項目都不敢進行,現在都卡在電這個瓶頸上了。不少廠子都靠自己的兩兆瓦發電機維持。所以除了陳玉峰和歐陽鶴陪著周遇吉去了包頭那邊,窯崗剩下的領導都去牛頭山參加並網儀式了。
在火車餐車上,陸成祥可是神采飛揚,見到張知木來到餐車,他過來說:“張總,我讓他們大概的算了一下。我們今年山西和河套那邊產的糧食,我們陝西加上陝西和河套這邊,一年根本吃不完。更不用說今年我們買了大批的稻米。”
張知木說:“好啊!我們一定要備上三那年吃不完的糧食心裏才能踏實。”
“是啊!我們今年要做一個計劃,分來幾處建幾個大型的糧庫。”陸成祥說,“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山西山多,我們就選一個山坳,建幾個大型糧庫,那樣安全、容易把守。建一條鐵路就行,那樣就進出都方便了。”
“這是個好主意。”張知木說,“這件事你親自抓一下。民以食為天啊!”
“不過,張總。我們開肯的地越來越多,以後糧食要是再多怎麽辦?”陸成祥問。
“現在百姓們隻是吃飽就行,可是以後他們就要吃好了。”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將糧食轉化成豬肉、雞蛋、牛奶,讓大家吃的更好就行了。”
“說的也是,”陸成祥說,“就說我們窯崗人吧,不論是工人還是學生,他們都不滿足吃飽了。要是全山西還有陝西百姓都吃的和我們窯崗一樣,那還差的太多。”
這時閻興過來說:“張總,我看河西那邊要是也能開發出來,我們的糧食還會更充足。那邊的運輸水路要是通了,我們這裏的牛羊肉類也會更充足。百姓們吃的就能改善多了。”
李岩插言說:“你們說,崇禎皇上要是知道我們在這裏研究給百姓們吃肉的事,會怎麽想?”
“我敢說,天底下就沒有哪個皇上會考慮百姓們吃飽後,還要給他們吃肉的事。”陸成祥說。
“我們不管別人,”張知木說,“李茂現在已經開始著手謀劃在鎮江那一帶買地方建船廠的事。以後,我們在那裏建大型海船,就可以捕撈大批的海產品,然後通過冷凍船,給大家運到山西來。改善大家的膳食結構。多吃深海魚是可以長壽的。”
“好好!我現在是特別的想長壽,”陸成祥說,“以前就覺得死了活著也沒啥區別,哪天死了一閉眼就完了。可是現在我怕死的要命。這樣的好日子,我可要多活幾天。張總告訴李茂,別怕花銀子。弄就弄個大點的地方。”
“哈哈!”大家又被陸成祥的大方逗樂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不用說,沁水這些莊主們這一夜不可能睡的踏實。不過邱老東家和楊靖終於可以輕鬆了一下,他們爺倆好好的喝了一頓酒,然後又美美的睡了一覺。
楊靖這個人絕頂的聰明,武功又好。特別是他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是張知木的小舅子,但是從來不借此張揚。那些別人不太好相處的人,楊靖也都能處得很好。象閻伯駒和眼前這位邱老東家,都是眼皮底下沒有人的主,可是楊靖和他們在一起一番恭維,都能弄關係非常融洽。不但閻伯駒喜歡楊靖,這次一起出來的邱老東家也喜歡上了楊靖。原來邱老東家雖然沒說,但是多少以為楊靖是借張知木的光上來的。現在一看,楊靖絕對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不但是個文武全才,而且知進退有謀略,讓老東家喜歡的不得了。
那些沁水來的莊主們,心情低落的不能再低了。上次他們中不少人窯崗之後,是張知木親自派鋼簧馬車接他們到窯崗去,以最高規格接待他們,那個融洽和今天這番冷落,簡直是天壤之別。不過此時他們沒有人會計較這些了。他們已經明白了一個是實,那就是,他們隻有接受窯崗人的要求別無它途。不接受,那隻有被流放,和人家動手他們想都不再想了。不過想通這點,他們也明了,與其花那多銀子養著莊丁沒有用,還不如借機會都解散。那些原來能種地的,自然可以留下來,一旦有事一聲招呼沒有敢不來的。那些請來護院的所謂高人,以前是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次能趕走就借機會趕走。不走的還可以借窯崗人的手趕走他們。
莊主們再次來到邱老東家他們的住處時,邱老東家和楊靖還有窯崗的官員們已經在這裏等他們。
這次大家都沒有啥廢話,郭壁村莊主坐下就對邱老東家說:“邱老東家!我們這些人商量了一下。我們同意你們提出來的要求。不過你們能不能詳細的給我們說說這幾條都是啥意思,我們回去也好和家裏人說。”
邱老東家說:“我看那些都寫很明白了,你們還有啥不懂的,就提出看看。”
邱老東家說完,這些人還一下子不知道從哪裏問起了。等了一會兒,郭壁村莊主拿著那幾張紙說:“邱老東家、楊公子,你們看看,這第八條吧,‘賠償因為各村莊聯合對抗窯崗官員管理帶來的損失’,這一條怎麽回事?”
楊靖回答說:“你們不是開會研究過一起對付我們嗎?其實這件事我們早就知道,就連都有誰參加了,都說了啥我們都知道。隻是我們一直想和平解決。但是你們以為聯合起來就能對付我們了,非要和我們對抗到底。這樣一來,我們在山西的工作就耽誤了很多。不說那些吧,就說我們出動軍隊,解決湘峪城堡這樣的事,我們動用軍隊,浪費子彈炮彈**,這是不是要損失銀子啊?”
這些人聽到楊靖的話,既驚訝又生氣。驚訝,窯崗人對他們的事掌握的一清二楚。生氣的是,窯崗人出來對他們動武,還要他們賠償損失。一時間這些人都不言語了,因為這要是算起來,那可就沒有頭了。可是不算,人家已經知道他們這些人一起開會研究對抗窯崗人的事,他們又沒有理由反駁。一時間,又冷了場。
“啊哈!”邱老東家輕咳一聲問道:“還有啥問題嗎?”
一會兒,竇莊的莊主問道:“你們說的登記田畝的事是怎麽回事?”
這時,一窯崗的官員說:“我們山西各處,包括陝西各地田畝登記也都做完了,就差沁水這一帶。我們登記的時候要參考原來田畝黃冊,需要各家拿出來地契,按照土地的等級再次登記。這次我們製做了地圖。登記的時候需要在地圖上標記出田畝的數量和位置,沒有登記的土地,就劃過公有,由政府掌握。”
這個做法,直接捅到了這些人的心窩上。他們都有太多的土地沒有登記,因為登記完的土地沒有辦理減免的話就要納稅。以前給官員們賄賂一下沒人會管,現在窯崗人來這一手,要是把沒有登記的土地劃歸公有損失就太大了。
一位說:“這一條我們接受不了,我們有不少新開墾的土地,沒有來得及登記,不能都劃歸公有。”
“得啦!以前你們就是靠這些少交了不少稅,現在你們就不要再賴下去了。”邱老東家說,“這樣的事,我也沒少幹,現在不行了。那些沒有登記的田地你們想補充登記,要補上十年的稅賦。不然,你們就放棄吧!”
事情他們都懂,他們靠這些沒登記的地,少交過不少稅賦。可是讓他們補交十年的稅賦,簡直是割他們的肉。可是放棄這些地他們更不幹。一時間大家又沒話了。
“沒有別的事,大家就簽字吧?”楊靖說。
郭壁村莊主說:“邱老東家、楊公子,我看這些條款是不是可以在商量一下?”
楊靖剛要發怒,邱老東家說:“好啊!你們回去研究一個條款來,我們慢慢的研究。”說完,邱老東家對楊靖說,“送客吧!”
楊靖明白了邱老東家的意思,起身瞪著眼睛,做了一個手勢,說:“各位請吧!”
這時候,這些人可是慌了。竇莊莊主起身拱手說:“邱老東家、楊公子,不要動怒。我們今天來了,就是接受窯崗人提的條件。方才郭莊主的意思,這些條款我們需要研究一下,才能配合窯崗人把事情辦好嗎!”
“算了吧!和你們辦事太麻煩,我們還是按照我們自己方式解決吧,那樣還徹底點兒。”楊靖說,“你們還是回去吧,免得我們又要向窯崗請示,大家都麻煩。”
“邱、邱老東家!您說句話吧!”郭壁村莊主說,“我們是非常有誠意來請罪來了。看在往日的交情上,你就說句話吧。”
“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是盡力了。不然我們派出來幾萬軍隊,一推就完了最省事。”邱老東家說,“我勞心費神,你們不領情不說。我們剛剛努力的給你們爭取點緩機,你們就得寸進尺。讓我們自己都覺得很可笑。算啦,你們還是回去吧!我們都有很多事要辦。”
“哎呀!邱老東家您誤會啦,我們來就是簽字來了。”竇莊莊主說,“快拿來協議,我們一起簽字。”
楊靖手裏拿著協議書,看著邱老東家,邱老東家,用鼻子呼出了氣,一擺手,示意楊靖把協議給他們吧。
楊靖把協議地給他們,下麵有人拿過來筆墨硯台。他們這些人都簽了字畫了押。
楊靖對窯崗的官員們說:“今天的事,你們也看到了。今後的事情就有你們嚴格執行。他們這些人如果有不服從,反悔搗亂的,老賬新帳一起算。”
看著簽完字畫完押的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莊主們,邱老東家說:“你說你們,一個個的都是聰明人。我怎麽就不明白了,為啥要做糊塗事呢?”
郭壁村莊主抬頭看了邱老東家一眼,想說啥,又咽回去了。
邱老東家用鼻子哼了一聲,說:“你們就不想想,誰來管理一個地方能允許你們在下麵胡鬧。再說了,要是你們能把這裏治理好了也行。你們看看,你弄的那些一個個獨立王國,把這條千年古商道都阻斷了。百姓們一個個過的啥日子,你們沒看到?你們再看看山西其他地方,那裏的百姓進過兩三年修養生機,百姓們的日子都好了起來。到處是買賣,到處是商販。就說他們種的莊稼吧,畝產量比你們這裏高一倍。你們不要在在自己那個蝸牛殼裏做皇上的夢啦,多出去看看。再說,你們反對的那個一人一票的選舉吧。如果你們一個個為百姓修橋補路做好事,百姓們能不投票擁護你們。你們要是為富不仁,也被就別想出人頭地讓百姓們選你們。以後,這樣選的地方官員還要接受大家的監督,收上來銀子,沒有大家同意不能亂花。是不是要比都讓貪官拿走了要好得多?”
既然已經都簽字畫押,這些人也都能聽進邱老東家的話了。有人問:“以後我們各地方官員,真的要百姓們選舉嗎?”
“是的!千真萬確。”邱老東家說,“你們也可以到山西給去看看,看看是百姓們選的人好,還是朝廷派來人好?”
“唉!我們是該各處走走看看了!”郭壁村莊主說。
“好啊!”邱老東家說,“你們啥時候有時間相處各地看看,我給你們通知一下。到了各地也會有人接待你們。”
“好好!我們回去安排好了再說。”
不過他們走的時候,楊靖拿著他們給朝廷官員捐款的一份兒清單說:“我知道你們給朝廷官員捐了不少銀子。你們看,我們這裏官員,馬上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你們能不能也有點合作的誠意,給他們捐點銀子。不用多,就按照你們捐給朝廷官員的數額就行。你們看行嗎?”
這些莊主心裏這個氣啊,不過不敢說。郭壁村莊主說:“好!就按楊公子說的,我們就按照這個清單辦!”他們知道,楊靖既然說了,他們不答應也不行。
這些莊主們走後,窯崗的官員們高興的說:“這下子可好!我們這兩年可被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邱老東家說:“你們要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隻要土地在他們手裏一天,租他們地的農民,就要聽他們的。他們也會想辦法繼續給你們出難題。”
楊靖說:“我們兩個團的軍隊留在這裏配合你們的工作。把我們能做的都做好。我們有一條,他們會害怕。那是沒準數,就是要他們賠償給我們造成損失的事。要是他們不老實使暗勁兒。就用這一條治他們。他們有把柄在我們手裏就好辦。”
窯崗這邊也都在關注著沁水那邊的情況,盡管大家都相信,有邱老東家和楊靖兩個人在那邊不會有啥大問題。可是終究那邊的事是窯崗人兩三年來的心病。不過張知木最近忙的有些衝淡了這些。他剛剛到淩水碼頭那邊參加完造紙廠的開業典禮,回到窯崗沒停穩,李迪來電話,請他參加牛頭山一百兆瓦發電機組並網儀式。這可都是喜事,今年山西和陝西各地,還有包頭那邊的秋糧都豐收,簡直讓陸成祥樂的嘴都合不上。張知木更是高興。現在的人都是餓的怕了。不少人有一點銀子就買回來糧食放在家裏。這是很可怕的事,因為這容易讓人判斷不出來,市場上到底缺多少糧食。不過張知木知道,隻要再連續兩年市場上不斷糧,糧食價格穩定,這樣的事情就會慢慢的過去。
在造紙廠,張知木看了,從機器加工木材造紙漿,到連續生產出來紙張來的整個過程。他心裏知道,以後可以大量的生產印刷品,紙張書籍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盧炳義看著雪白的機器造出來的紙張,對張知木說:“按照這個速度生產紙張,全大明朝也用不了。”
張知木說:“我們紙張質量太好了,紙張可以出口到南洋,然後換稻米回來。另外,我們也可以造一些不需要漂白的強度高一些的牛皮紙,做包裝物用。我們的水泥就可以用牛皮紙口袋密封包裝。那樣的話,我們水泥也可變成很好的商品了。還有我們有些產品,不適合用木箱包裝的,可用硬紙板包裝。那樣的話,我們產品還顯得高檔。”
“哎呀,我可沒想到那麽多,”盧炳義說,“我在想要給每個學生都印一本兒字典。免得他們幾個人用一本兒。”
“對!就連參加學習的工人也要每人發一本兒,這樣的話,他們讀書識字就方便了。”張知木說。
不過,《窯崗周報》的範總編是最高興的,他說:“張總啊,我們現在可以擴大發行量了。以前我啊,既盼著擴大發行量,又害怕。因為紙這東西實在是太貴了。現在可好了,同樣買紙的銀子,能買來十倍原來的紙張。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家裏有那麽多文人。我看我們多整理印刷一些原來剩下孤本的書給大家看吧。”
“對!不但你們要印刷那些少數人看的書,還要印刷《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書籍。這更能培養大家讀書得習慣。”張知木說。
“好好!我回去就安排。”範總編知道,現在紙張便宜了,這裏書也可以很便宜,大家也都買得起,發行量會很大。
不過,張知木說的用紙張包裝水泥的事,水泥廠的武廠長可是當真了。他聽到消息立刻跑到造紙廠,和造紙廠商量生產牛皮紙的事了。那個造紙廠廠長正發愁呢。因為這個造紙廠生產線生產紙的速度太快了,他覺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停產。因為窯崗人根本用不了這麽多紙。這次武廠長找上門兒來,讓造紙廠廠長高興壞了。他們立刻開始研究造啥樣的紙才能滿足裝水泥用。研究玩紙的事,武廠長又找到李雲鶴讓李雲鶴安排人,給他們研製了水泥袋封口的機器。
後來,窯崗袋裝水泥真的變成了暢銷的產品。這一下,對水泥的推廣應用,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百兆瓦發電機組並網的事,對窯崗來說意義太大了,窯崗好多項目都不敢進行,現在都卡在電這個瓶頸上了。不少廠子都靠自己的兩兆瓦發電機維持。所以除了陳玉峰和歐陽鶴陪著周遇吉去了包頭那邊,窯崗剩下的領導都去牛頭山參加並網儀式了。
在火車餐車上,陸成祥可是神采飛揚,見到張知木來到餐車,他過來說:“張總,我讓他們大概的算了一下。我們今年山西和河套那邊產的糧食,我們陝西加上陝西和河套這邊,一年根本吃不完。更不用說今年我們買了大批的稻米。”
張知木說:“好啊!我們一定要備上三那年吃不完的糧食心裏才能踏實。”
“是啊!我們今年要做一個計劃,分來幾處建幾個大型的糧庫。”陸成祥說,“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山西山多,我們就選一個山坳,建幾個大型糧庫,那樣安全、容易把守。建一條鐵路就行,那樣就進出都方便了。”
“這是個好主意。”張知木說,“這件事你親自抓一下。民以食為天啊!”
“不過,張總。我們開肯的地越來越多,以後糧食要是再多怎麽辦?”陸成祥問。
“現在百姓們隻是吃飽就行,可是以後他們就要吃好了。”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將糧食轉化成豬肉、雞蛋、牛奶,讓大家吃的更好就行了。”
“說的也是,”陸成祥說,“就說我們窯崗人吧,不論是工人還是學生,他們都不滿足吃飽了。要是全山西還有陝西百姓都吃的和我們窯崗一樣,那還差的太多。”
這時閻興過來說:“張總,我看河西那邊要是也能開發出來,我們的糧食還會更充足。那邊的運輸水路要是通了,我們這裏的牛羊肉類也會更充足。百姓們吃的就能改善多了。”
李岩插言說:“你們說,崇禎皇上要是知道我們在這裏研究給百姓們吃肉的事,會怎麽想?”
“我敢說,天底下就沒有哪個皇上會考慮百姓們吃飽後,還要給他們吃肉的事。”陸成祥說。
“我們不管別人,”張知木說,“李茂現在已經開始著手謀劃在鎮江那一帶買地方建船廠的事。以後,我們在那裏建大型海船,就可以捕撈大批的海產品,然後通過冷凍船,給大家運到山西來。改善大家的膳食結構。多吃深海魚是可以長壽的。”
“好好!我現在是特別的想長壽,”陸成祥說,“以前就覺得死了活著也沒啥區別,哪天死了一閉眼就完了。可是現在我怕死的要命。這樣的好日子,我可要多活幾天。張總告訴李茂,別怕花銀子。弄就弄個大點的地方。”
“哈哈!”大家又被陸成祥的大方逗樂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