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回到窯崗應對皇上


    送走了閻伯駒、陸成祥、盧炳義、閻興和小紅玉他們到河西去的考察團,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他們,帶著李威、李菁跟著範成坤、穆義他們水軍將軍,乘車來到渭南,然後登上秀容號戰船向淩水碼頭駛去。留下劉雲和柳成潢在西安負責陝西的軍事安全。


    臨行前陳玉峰和歐陽鶴也給劉雲他們布置了參與經濟建設的任務。劉雲他們也清楚,暫時沒大仗可打,練兵之餘這一二十萬軍隊,必須參加勞動,否則大把銀子養這麽多軍隊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所以劉雲和柳成潢都表示會積極地參與地方的建設,給三秦父老留下一個好印象。


    在秀容號上,大家就輕鬆得多了。陳玉峰他們是凱旋而歸,更是十分的愜意。今天天也是格外的好,大家都在甲板上聊天喝茶,看著渭河兩岸的風光。


    看見李威和李菁過來了,張知木讓他們坐下後,對李威說:“李威啊,你現在是副司令了,別沒事的就去當炮手。回去後安排人趕緊把203口徑大炮的射表搞出來。年底前,203炮還要上艦呢。”


    “這事兒我跟李雲鶴說了,半年時間射表根本搞不完。”李威說。


    “搞不完,203炮年底也要上艦,射表你們盡量抓緊搞。”張知木說,“回去後,秀容號的主炮也要換成203炮。”


    “張總,現在我們的六艘福船兩艘蜈蚣船,已經都經過甲板加固,安裝上了130大炮。我們年底再下水兩艘鋼殼船,那麽戰船上130大炮就有14門,203大炮就有三門。這樣的火力,我們開到洛陽或者襄樊去都行,直接用大炮就能把他們都炸平了。”範成坤說,“等我們轟完,步兵再上去就行了。”


    “嗬嗬!”歐陽鶴笑著說,“就象張總說過的,隻要我們戰船能到的地方,我們火炮射程之內,就都是我們的。”


    穆義咬著牙說:“等有一天,我們遇到佛郎機人和葡萄牙人的船,我們就可以給他們一點顏色看了。還有那些倭寇,以後我們遇到他們,一個不留,都給他們轟到海裏。特別是哪些佛郎機人,他們占了呂宋島之後,殺我們的人根本沒把我們的人當人。”


    “大家別急,等我有了長江邊上的碼頭,我還要造更大的船。現在我們的秀容號才一千五百噸,以後我們要造出來一萬五千噸的巨輪,那時候我們才有縱橫五洋四海的資本。我們要讓那些覬覦我們家夥都向我們臣服。特別那些倭寇們,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打得服服帖帖的才行。”張知木說,“不過,我們現在還是要沉住氣,把我們自己的事兒辦好。”


    “我們啥時候能出兵河南啊?”李威有些著急的問。


    “誰說我們要出兵河南啦?”陳玉峰插言問。


    “河南湖廣那邊不能總留給李自成他們吧?”李威沒說話,李菁反問道。


    “你們這些混蛋,以後不準出去亂說,”陳玉峰說,“出不出兵河南,第一要看皇上下沒下旨,第二要看我們準備沒準備好。”


    “李威啊,你回去後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籌建一個爆破應用實驗室。”張知木說,“你們要詳細的研究測試各種**、**的爆速、能量等參數。要能計算出來那個槍彈和炮彈在激發時所受到的壓力和膛壓。為以後精確設計槍炮提供理論依據。還有,馬上跟我到滹沱河水庫工地去看看,那裏馬上就要進行大土石方爆破。我看有的地方最好能用定向爆破的方法一次性解決。”


    “啥叫定向爆破?”李威問。


    張知木用手指占了點水,在桌子上畫了一個圖,說:“如果我們背靠山上,沿著弧形麵布置**,那麽**同時爆炸的時候,爆炸的方向就會沿著這個弧麵的法線方向。根據這樣的原理,是不是就可以確定爆破方向了。比如我們想將一個小山包掀到一邊去,我們就可以在山包上裏麵打出來一個洞,按照這個原理布置大量的**,然後同時引爆,隻要**量夠用,就可以一下子將山包掀到位。”


    李威點點頭說:“嗯!有門兒。”


    “不過,用啥樣的**,能有多大的威力,這需要你們實驗室都測出來,有了一個理論根據,才好計算需要多少**。”張知木說。


    “張總,說實話,測試**的事,我以前有過想法,一直沒來得急做。這次回去我馬上就做這件事。”李威說。


    “定向爆破技術我們必須掌握。陝西那邊的引水工程很可能需要大量的定向爆破來完成。”張知木說,“我們回去後,就拿滹沱河水庫練練手吧。”


    “張總,定向爆破一次最多可以使用多少**?”李威問。


    “那要看需要了,最多的沒有數。”張知木知道前世時,好像最多有用上萬噸**的爆破。當然那也比不上***。


    “現在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硝銨**已經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歐陽鶴說,“要是完全大規模用***我們還用不起。”


    船到渭河口的時候,陳玉峰指著就要進入的黃河說:“知木你看,前麵就是黃河、潼關,你準備啥時候在這裏建大橋?”


    “等河曲黃河大橋建完就可以建這裏的大橋,也許不用等到那時候。”張知木說,“今年火車就可以修到太原。我準備明年開始,就修建從太原到風陵渡的鐵路。這條鐵路走向基本上是沿著汾河岸邊。那時候汾河還要建幾個大橋。到時候,我們可以在這裏建一座鐵路公路兩用的大橋。”


    “鐵路公路兩用的大橋?”歐陽鶴他們都沒聽明白。


    “是的就是兩層大橋,下一層是鐵路橋,上一層是公路橋。”張知木解釋說。


    “歐!”歐陽鶴聽明白了,“然後再修建從潼關到西安的鐵路?”


    “潼關到西安的鐵路好修,我們可以沿著運河故道修這段鐵路。”張知木說,“這段路我特意看了看。就沿著運河岸邊修。”


    船進入黃河後,向北逆流而上,從河津進入汾河。甲板上的人也沒有了剛上船的興奮,紛紛回船艙去休息。


    沒有其他人,歐陽鶴說對張知木說:“張總,關於大順軍那幾個投降的威武將軍的待遇問題,我和陳總商量了一下,我看我們還是盡快的給寧德將軍他們一個答複,不然拖久了不好。根據他們放他們發回來的電報看,那幾個將軍貢獻還是不一樣的。那位從莊浪衛就投降,人品能力俱佳的王禕將軍就不能和後麵的那幾位一樣的待遇。我們的意見是王禕可以享受副師級待遇,其他的幾位享受副團級待遇,您看怎麽樣?”


    “我沒有意見,”張知木說,“既然你們商量完,就可以給寧德和李魁他們發電報了。”


    “好,不過他們這些人,我看還要回到窯崗來進行培訓,我們也要看看他們適不適合在我們的隊伍裏帶兵。”歐陽鶴說,“當然,就是他們不適合帶兵了,也要給有一個合適的安排。我看周遇吉的隊伍裏的軍官也要這樣安排。”


    “你們考慮的周到,就這麽辦。”張知木完全同意歐陽鶴他們的意見。


    陳玉峰說:“他們那些人的家屬,我們要給他們安排好。楊靖已經安排人把他們軍裝等裝備給他們運過去了。那些改編的軍隊,穿上我們的軍裝,心裏的想法,一下子就會不一樣。”


    “楊靖這次立的功勞不小,後勤的事兒,沒耽誤一點。真是不得到了。”歐陽鶴讚歎說。


    “嗬嗬!楊靖做事很穩,這次他也是想到前線去打仗,楊玉琳也給他說情。我問他們,楊靖不去管後勤糧草,你們選一個能頂事兒人出來吧。他們都沒話說了。”張知木一笑說。


    “知木啊!小紅玉這個麻煩事兒你準備怎麽辦啊?”陳玉峰說,“你身上的事都是不是小事。”


    “我一直回避這件事,現在不用了,”張知木說,“回家,我讓黃玉坤來辦這件事兒。”


    “哈哈!”歐陽鶴大笑著說,“張總,真是高人呐!這事交給黃總來辦,她非要辦好不可。嗬嗬!”


    “趕緊把這件事兒辦了吧,”陳玉峰說,“男子大丈夫,這樣事就不要拖拖拉拉拉的。”


    張知木心想,“陳叔啊,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沒輪到你呢。”


    秀容號是第二天上午十點多到的淩水碼頭,船沒靠岸就見碼頭上,張知木就看到碼頭上已經有不少人了。看來他們是那些知道秀榮號回來了,來接船的。


    船一靠碼頭,張知木發現楊玉琳帶著小青和小虎在碼頭上,徐嫂帶著高金鳳高貴祥也在碼頭上。他們都是從窯崗感到碼頭來的。他們後麵還站著李岩、邱老東家、張本貴。


    本來家裏想搞一個凱旋迎接大會,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一商量就沒同意。他們都不想太張揚了。


    可是陳玉峰他們終究是遠征歸來,在家的窯崗領導不可能不過來。


    下船的張知木首先拉過兩個孩子問:“你們今天沒上學?”


    “今天是星期天。”小青說。


    “哦!”張知木親親兩個孩子說,“晚上回家給你們看好東西。”又過去假裝要親楊玉琳,楊玉琳一閃身躲過去了。引來大家一陣大笑。


    這時候,李岩過來拉著張知木的手說:“辛苦了張總,你沒事吧?聽說…”


    “沒事,很好!”張知木用手止住了李岩的問話,李岩明白這事不易讓外人知道,就點點頭。張知木又過去和邱老東家和張本貴握手寒暄。


    陳玉峰也是和家人打完招呼,過來和李岩、邱老東家、張本貴握手。陳玉峰見到張本貴一邊握手一邊說:“老東西,今天你也活出息了,知道過來迎我了。”


    “美的你,我迎你?我是迎張總,順便看看你老東西丟沒丟啥零件兒?”張炳臣和陳玉峰兩人是見麵就掐。


    範成坤讓人提前安排好了午飯,大家就都在淩水碼頭用了午飯。楊玉琳坐在張知木身邊,問張知木:“喂!怪了你哪位小紅玉怎麽沒跟你一起回來?”


    這話正好讓陳玉峰聽見了,陳玉峰說:“玉琳啊,這次要好好的謝謝小紅玉姑娘了,要不是她,知木這次就要出**煩了。”


    楊玉琳聽了陳玉峰的話,心裏一驚,剛拿起來的筷子差點掉了,“到底出啥事了?快說。”楊玉琳焦急的問張知木。


    “咋乎啥?啥事不能回去再說。”張知木止住了楊玉琳。


    楊玉琳也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在這裏說的,就沒再問。可是這頓飯她可是沒吃出來滋味兒。


    一會兒,李岩他們坐過來。李岩說:“張總,看來我們的崇禎皇上要回來了。他們的官員又都回到山西了。據說,馬上陝西的官員也要去上任。”


    “讓他們來吧,隻要守我們的規矩,隨便他們來。不過不能收百姓們銀子,不能派勞務。否則依**處。”張知木說,“我們的警察不要對他們太客氣。違者直接抓進大牢。”


    邱老東家說:“別的地方不怕,麻煩的是,沁水沿岸的那些人,正好要利用那些官員搞些事了。我們要收稅,他們可能會寧可交給朝廷的官員也不會教給我們。”


    歐陽鶴說:“我們派一個團過去,那些官員不守規矩,由警察處理。沁水那些人想出手,我們絕對不客氣,有些人,不用等到稅收以後,隻要讓我們抓住把柄,直接重拳出擊。堅決不能讓他們掀起波浪。”


    “對!”張知木說,“現在不需要忍耐了,就按歐陽先生說的辦。邱老東家,具體情況你掌握,此事全權交給你處理。”


    “好!”邱老東家說,“有你這句話就行。”


    “這些事都好辦,”歐陽鶴說,“不過我們要從崇禎皇上的舉動中看出來他們的一些動向。幾年時間了,朝廷的軍隊沒有打仗,他們也是積蓄了點力量,有些人要有所動作了。”


    張知木他們乘船剛到窯崗,在碼頭上,就有士兵來報告說,李公公帶人在窯崗辦公樓裏麵等著呢,說是有聖旨。


    陳玉峰苦笑了一聲,說:“嗬嗬!這頭閹驢消息還是很靈通,現在就等著了。知木猜猜看,皇上又有啥事了?”


    “上半年的銀子剛借完,不會馬上就借下半年的銀子吧?”張知木說。


    “或許,他們知道了我們山西今年要收銀子了,他們要插一手。”李岩猜測著。


    “不會,他們不會因為山西收的那點銀子,影響向我們借兩百萬兩銀子。這個帳皇上再笨也能算得清。”張知木說,“算了不管他們的。他們愛怎麽弄就怎麽弄。反正沒有我們養活他們,他們啥也不是。”


    張知木沒想到的是,崇禎皇上還是很老道的,他這次沒借銀子也提別的,而是套交情,說了一堆好話,然後請張知木派挖泥船幫他們疏通京杭大運河。


    張知木明白,崇禎皇上的確需要疏通運河,但是他這樣套近乎,同時下手派官員回來,是既不想和窯崗人鬧翻,又把自己需要的事兒都辦了。


    張知木接過聖旨看完,對李公公說:“李公公辛苦了,聖旨我接了,你就回去吧!”


    “那你們的清淤船啥時候出發啊?”李公公問。


    “沒你事了,我們啥時候準備好就啥時候出發。你回去吧。”張知木煩透了這個李公公。


    “別介!我要和挖沙船一起走啊。”李公公不依不饒的。


    “聖旨上沒說,我們的船要跟你走啊?”張知木說,“你還是回去吧。”


    “聖上給我的旨意就是跟著船一起去的。”李公公知道今天走了,這船的事就不好說了。


    “你得到啥旨意與我們無關,我是沒收到聖旨。送客!”張知木下逐客令了。


    “非要等到聖旨到嗎?”李公公問。


    “等你拿到聖旨再說吧。”張知木回答完,李公公氣的都想抽自己。這樣的話,糊糊別人還可以。張知木根本不吃這套不說,他知道李公公不敢為這事兒請聖旨。那樣的話,皇上非罵死他們不可。


    張知木根本沒打算派啥挖沙船去給皇上疏通運河。自己這邊的河道還疏通不過來呢。哪有船去幹這事兒。


    好不容易送走了李公公。陳玉峰和歐陽鶴他們一起過來了。


    歐陽鶴說:“皇上還是不敢和我們鬧翻,他派李公公來說這事兒,就是看看我們對他們又派來了官員有啥反應。”


    “我們以不變應萬變,今年年底前必須徹底解決沁水沿岸那幫人,以絕後患,”張知木說,“其他的事情,我們該怎麽辦就怎麽辦。”


    李岩說:“周遇吉將軍來電報說,最近他會回來一趟。”


    “很好,他不回來我們也想請他回來呢。我們下一步,就涉及到他們不少事。”張知木說,“鄂爾多斯的一些事情大家也要商議一下。”


    “我看今天就先這樣吧,讓張總和老東西都先回家。他們家裏人都等著呢。”張本貴說話了。


    其實張知木也早就想回家了,這次出去一趟,發生了不少事兒,很想回去和黃玉坤說一說。有黃玉坤在自己身邊張知木就是覺得心裏很踏實。


    張知木也知道小青和小虎兩個家夥,在家裏早就等著著急了。張知木已經養成習慣,不論到哪裏都會給他們帶回來一些好東西。他們也是習慣了。


    此時,黃玉坤更是盼著張知木早點回來,因為聽楊玉琳回來說,他們路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還是小紅玉這次出手救了張知木。黃玉坤心急火燎的想知道究竟發生了啥事。看到黃玉坤的樣子,表姐說:“你急啥,他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別的都沒用,人沒事比啥都好!”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