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考察秦直道紅玉救知木
過黃河的時候,張知木心裏有一番非常的感覺。
也許是那次參觀完小浪底水庫工程之後,張知木就對黃河格外的上心。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那時由於感興趣看了不少關於黃河的書,好像就是為了今天穿越到這裏做準備的。當年孫中山先生考慮建國方略的時候,就有讓海船開到蘭州的宏偉理想。共和國建立之初,豪情萬丈共和國領袖們也在黃河上規劃建設四十六座水庫,也想讓海船開到蘭州。可是那個腦袋發熱不按科學規律辦事建設的三門峽工程,就讓這一切付之東流了。至今留下一個三門峽大壩是炸是留的永遠沒完的爭論。不過張知木覺得三門峽水庫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人們對河沙認識提高了一大步。所以才有小浪底、三峽工程那些治沙防沙的措施。
不過,後來共和國在黃河上建設的那些水庫,實在是急功近利了。都沒有留出來船閘,除了個別區段,使黃河運輸作用幾乎完全失去了。張知木覺得這是絕對不能再犯的錯誤。如果可能,要合理規劃,建設沿黃梯級水庫,使用船閘,將萬噸海船直接開到蘭州。那樣的話,今後西北和沿海地區差別絕對不會象前世時那樣大。因為蘭州以及黃河沿岸都是出海口。再加上西北的能源資源優勢,這裏更不會落後。即使現在出海口還沒啥意義,可是黃河的水路運輸暢通,就會給沿岸百姓帶來很大的好處。
張知木過了黃河首先看望了,在這陝西長城東起點大纏口保和台駐守的弟兄們。這裏的駐守的現在是周遇吉士兵,他們沒想到,張知木會來看他們,而且還到他們食堂看看他們夥食怎麽樣,這讓他們很受感動。張知木問他們,還有啥困難?
他們都說,現在吃的比以前過年吃的都好,沒有困難了。那時候大明朝的士兵就是為了一口飯吃,特別是災害年間。
小紅玉也跟著張知木向他們問寒問暖的,這可是讓這些樸實的士兵門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象小紅玉這樣天仙一樣的人,他們哪裏見過。過後,那些士兵經常跟別人說:“見到了張總和小紅玉一次,死了都不冤了。”
在保和台張知木他們沒耽誤太久,離開保和台,進入陝西他們停留的第一站就是府穀縣。這裏也是延綏右衛,劉雲他們大軍一過的時候,這裏的大順軍守軍幾乎沒做抵抗就投降了。現在有窯崗人派來的人員管理。這裏的管理官員和警察見到張知木親自帶著窯崗的幾位巨頭都到了,讓他們激動萬分。他們早就知道張知木他麽要來,都一直盼著。
張知木向他們了解了這裏的情況。他們介紹說,現在已經熟悉這裏的情況了。百姓們不太在乎誰來管理,但是對我們三年不收稅費還很滿意的。不過這裏的百姓不是很富裕。張知木告訴他們這裏將來會非常富裕,可是現在張知木不能說這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還有全國最多最好的高嶺土。那是煉鋁的好東西。但是張知木告訴他們,窯崗已經決定在和河曲和府穀縣之間的黃河上建一座大橋,橋通了的時候,這裏的百姓會受益的。還有現在窯崗已經開始重修秦直道,以後這條道通了,交通情況就會有很大的改觀。
府穀的官員聽了都非常高興,他們說明天就告訴這裏的百姓,也讓百姓們高興高興。
張知木他們發現,陝北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啥像樣的道路,到處是溝壑縱橫。交通極大的製約著這裏的一切。人們都被圍這黃土高坡的溝壑之中,也就是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這樣的人算是衝出了這裏。再就是那些跟著駝隊出發的男人們算是能見到外麵的世界。大多數黃土地上的人們就是從生到死都是活在這溝壑之間。能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定會讓這裏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站是神木縣。這裏和府穀縣差不多,窯崗派來的官員也都很敬業。這裏的秩序已經早就恢複,官員們在做的是統計土地,特別是再做他們離開窯崗臨行前布置給他們的,要準確統計那些河邊地的事情。離開神木後,張知木他們花了三天時間才到了榆林。這裏劉雲他們留了一個營的士兵軍隊負責配合周遇吉他們防守長城。窯崗的官員們也開展了工作。不過他們都不清楚秦直道的事情,原來榆林城裏的百姓都已經被大順軍殺死了,現在榆林的百姓都是後來的,他們也都不知道秦直道的事。
沒辦法,這裏的官員們隻好到榆林城外一個村子裏請來一位老人,他領著大家來到榆林西邊的一個地方,指著前麵告訴張知木說:“前麵那些不太長草地方就是聖人條(秦直道)。”
順著老人手指方向,大家望去,果然有一段很寬敞平順的地方雜草很少。
陸成祥過來說:“秦朝修路的時候,是用黑土、黃土、白灰、沙子夯成的。據說有的地方夯層有幾仗厚。”
“哈哈!老陸你懂的不少啊!”閻伯駒過來對陸成祥說,“你再說說這麽好的路後來怎麽會沒人維護了?”
“這我可不知道,”陸成祥說,“還是我讀書的時候,聽老先生說過,這長城就象一支弓,秦直道就象一支箭,直接射向漠北。讓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張弓報怨”,遠遁大漠戈壁深處,數十年不敢露頭。”
張知木說:“有了這條秦直道,大秦軍隊幾天就可以從鹹陽直達漠北。軍需輜重也很容易就能運到北方,匈奴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閻伯說的也是,後來我們先人們為啥不好好維護這條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道路呢?”
“是啊!當年修這條路難度不亞於修萬裏長城,”陸成祥有些賣弄說,“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記載:‘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達九原,抵雲陽,塹山堙穀千八百裏,數年不就’。這塹山堙穀就是開山添穀,這四個字可是需要多少血汗啊!”
“不過據說,當年蒙恬大將軍用了一年時間就定下了這條道路的走向,用兩年時間,就完成行了一期工程。”盧炳義說,“我現在感到奇怪的是,這一千八百多裏,蒙恬大將軍那個時代剛剛有了羅盤,他們是怎麽完成測量的。全線分幾段同時修築,沒有精確的測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閻興過來說:“你們不能看這一段就評價秦直道的事,秦朝那時候實力強大,直道直通河套陰山腳下。這裏道路的利用自然多了,可是後來北方遊牧部落強大了,我們把防線退守到這前麵的長城,從這裏往長城去的人馬自然少,也就沒有人再管這裏的道路了。”
“閻興說的有道理,”閻伯駒說,“現在劉雲他們修路的大軍發到哪裏?”
“應該到了延安府那邊了,”盧炳義說,“出來的時候,我和他們聯係了一下。他們是從南往北五十裏建一個路段,一個路段一萬人。一段段往北發。”
“我們今天就在榆林休息一天明天沿著秦直道向南。”張知木提議說。
不過引路來的老人說“往南的路,也不能都走聖人條,好多地方都已經斷掉了,沒路了。還要繞著走才行。”
張知木謝過老人家,當時對老人的話,還沒太上心。可是他們從榆林出發後,沿著秦直道走不久就走不通了。原來千百年來的水土流失,這裏的秦直道已經多處看不到痕跡了。繞過去之後需要尋找才能回到秦直道上。
不過讓張知木一路上有些安慰的是,這裏雖然水土流失已經很嚴重了,可是還是要比前世時要好的很多。現在早點采取措施,還是要強得多。
離開榆林後,經過米脂、綏德、清澗、延川之後,張知木他們才一路風塵的來到延安府。不過他們到了延川就已經見到劉雲他們派出來修路的隊伍。現在劉雲他們的修路指揮部設在延安府。修路總指揮是騎兵第一軍軍長李峰。
李峰早就從電報裏得知張知木要到這裏來的消息。真把張知木他們接到了,李峰他們簡直太高興了。
到了延安府張知木也格外的高興,可是其他人是不可能懂得張知木此時的心情。因為前世時延安可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那是個勝地。進到延安府張知木對這裏印象還是可以的。這裏的應該算一個府所在地了,在這個時代還算有些繁華。迎接張知木他們的的官員們好像更滿意,直說:“張總,你看現在的延安府,人員也多了起來。各家的店鋪也都開了起來。比我們剛來的時候好多了。那些逃出去躲起來的士紳們也都回來了。現在這裏的治安情況也好多了。我們來的時候,有很多支持李自成的殘兵敗將一直搗亂。我們捉住殺了不少。前一陣還殺了二十多人。不過現在穩定了。”
閻伯駒說:“這裏是李自成和張獻忠起兵的地方,人天生的就野。”
“閻總說的是,”李峰軍長說,“我們一直想靠懷柔的辦法,勸大家都好好過日子吧。可是他們以為我們軟弱,而且越來越猖狂。我們不得不采用霹靂手段。殺一些就老實多了。”
“該殺的就殺,”張知木說,“不過軟硬兩手都要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打下一個地方容易,得到一個地方得民心不容易。隻有得到這裏的民心,這裏的才真的是我們的自己的地方。”
張知木他們一路顛簸實在是辛苦,就在延安多停留兩天。張知木也是很想好好看看這時候的延安府。
在延安張知木他們一行人遊覽了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也延河遊覽了一番。不過這時的延河裏麵還有很多船隻往來。這使張知木想起了前世時幹涸的延河,不禁心生感歎。
這裏的窯崗幹部們一再請求張知木能給一麵子,參加延安的士紳們宴請。延安的士紳們都想見見張知木。
張知木想了一下,說:“我見見大家是應該的。不過不能參加他們的宴請。我看你們選一個地方,我們請他們吧。以後你們也不許參加他們的宴請,因為你吃了人家就會嘴短。”
窯崗的官員們當然滿口答應。他們也說,“張總放心!不吃請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
張知木就在臨行前一晚上,宴請了延安的紳士名流。這些紳士們,對張知木的宴請都很感激。有些人敬酒的時候是眼含熱淚,他們說,要不是窯崗人把闖賊趕走,他們至今也不敢回來。張知木也向大家介紹了窯崗的政策。不過也借機會向他們吹吹風說:“我這幾天參觀了延安府周圍不少地方,覺得這裏是個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不過我也看到了這裏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這要是不早點治理,會越來越來嚴重。我們向大自然無度的索取,會遭受大自然的報複的。你們看看延河的水,下一點兒雨就渾濁的和黃河一樣。我希望大家能早點兒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為我們的子孫萬代多想想。”
張知木就覺得這裏麵還是有人能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但是大多數人不過是跟著點頭應付罷了。可是延安這地方人喝酒可是實在,張知木被灌了幾杯就挺不住了。後來還是小紅玉替張知木擋了幾杯。因為小紅玉過來替張知木喝酒,大家都不好挑毛病。張知木也沒想到小紅玉還有點酒量。
不過第二天,窯崗的官員們送張知木走的時候,跟他說:“張總,你昨天這頓酒請的,讓這些延安府的人都非常服氣。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很有好處。”
由於昨天晚上多喝幾杯,今天頭還是有點暈。小紅玉一看張知木這樣,就跟著張知木上了他的車。張知木本來不想讓小紅玉上來,可是現在讓她下去更不好。就沒說啥。
“你放心吧!我吃不了你。”小紅玉關上車門時說。
這次,張知木他們這隊人馬的保衛工作,由閻伯駒他們的一個特警中隊負責,共有一百多人。李治也帶著十幾個人一起跟著張知木。
特警們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前麵開路,一部分殿後,其他人在車隊兩邊。特別是張知木的車子前後左右都有特警們騎馬跟著。
一上午張知木都是在車上昏昏半睡著。
離開延安府上午這段路沿著秦直道還算好走,路上雖然有些雜草基本不礙事。因為秦直道夯路的時候,加了石灰,一般大的植物生長不了。所以隻要不是水流衝刷的太厲害,路麵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張知木在車上昏昏的睡著。前麵路過的是從一個山坡上開出來的一段路。這個地方兩邊的山是立陡刀切的一樣,顯然是秦朝的築路工人硬開鑿出來的。就在張知木他們的拉車的馬匹已經進到兩山夾著的地方,車子就要進去的時候。這個夾道突然發生了一聲劇烈的爆炸。爆炸將走在前麵騎馬的幾個特警連人帶馬炸飛了,張知木他們拉車幾匹也被炸起來,帶著將張知木的馬車向左邊翻過去。此時張知木坐在馬車後座左側,小紅玉坐在右側。車子翻到的時候,小紅玉正好壓在張知木的身上。張知木感覺到了小紅玉“哇哇”亂叫,亂抓的。之所以說是感覺到了,是因為此時張知木的耳朵已經被震得吱吱亂響,聽不見聲音了。張知木扒拉著小紅玉指了指上麵,示意她從上的那個原來的右車門出去。這是小紅玉穩定了一下,張知木頂著她,她用手推開了頭頂上的車門。就在她要出去的時候,外麵又響起了幾聲爆炸。不過聲音不大,那是**。張知木覺得停在車裏不行,就一使勁兒,將小紅玉推了上去。張知木感覺到,上去的小紅玉是順著車底滑下去了。張知木站起身雙手撐著車門框就坐在車門框上,可是突然,倒地上上的一匹馬沒死,突然一掙紮。將馬車又掀回來,軲轆著地了。一下子將張知木摔倒地上,同時車門關上夾住張知木的腿。這時張知木突然聽到小紅玉的喊叫聲,雖然沒聽清喊啥,張知木覺得她一定是看見自己摔倒了,嚇的。此時張知木清楚,這下子雖然摔的很疼不過問題不大。就在張知木穩穩神了,想把腿從車門拿出來,心裏還在想,小紅玉怎麽不過來幫忙呢。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舉著刀砍向自己。張知木看得很清楚,這是個典型的陝北刀客,典型的陝北冷娃,年紀也就是二十多歲。張知木的感覺很怪,霎那間,他想到了,難道自己穿越過來,費了這麽大勁兒做的一切就這麽白廢了?更讓張知木感到奇怪的是,這刀客舉著的刀遲遲沒有落下,一會突然刀從他的手裏掉了下去。雖然張知木身子躺在地上,還是看清,到落下去的同時,這冷娃身子一歪癱倒了。就在張知木還沒明白怎麽回事,一個身影突然撲倒自己身上。張知木感覺到這是小紅玉,可是周圍同時想起了幾聲**的爆炸聲。張知木明白了小紅玉一定是撲過來救自己。張知木努力一掙,將腿從車門裏兒掙了出來。這時小紅玉也起來了,焦急的問:“你沒事吧?”
張知木聽不清小紅玉說啥,但是看嘴型和表情,知道他問啥。張知木大聲地說:“我沒事!看看你受傷沒有?”
小紅玉搖搖頭說:“沒事兒!”
張知木看見她的嘴型知道她說的是“沒事兒”。這時張知木看見小紅玉手裏拿著小手槍。在地上還躺著兩個人,一個是方才要砍自己的那位,另也一看就是他同夥。
小紅玉用手槍比劃了一下兩個人,意思是她打死的兩人。
張知木向她一豎拇指。
這時候張知木覺得耳朵突然有好用了,能聽見亂糟糟的聲音,也看見後麵的特警和閻伯駒、閻興、陸成祥他們都提著手槍跑了過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過黃河的時候,張知木心裏有一番非常的感覺。
也許是那次參觀完小浪底水庫工程之後,張知木就對黃河格外的上心。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那時由於感興趣看了不少關於黃河的書,好像就是為了今天穿越到這裏做準備的。當年孫中山先生考慮建國方略的時候,就有讓海船開到蘭州的宏偉理想。共和國建立之初,豪情萬丈共和國領袖們也在黃河上規劃建設四十六座水庫,也想讓海船開到蘭州。可是那個腦袋發熱不按科學規律辦事建設的三門峽工程,就讓這一切付之東流了。至今留下一個三門峽大壩是炸是留的永遠沒完的爭論。不過張知木覺得三門峽水庫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人們對河沙認識提高了一大步。所以才有小浪底、三峽工程那些治沙防沙的措施。
不過,後來共和國在黃河上建設的那些水庫,實在是急功近利了。都沒有留出來船閘,除了個別區段,使黃河運輸作用幾乎完全失去了。張知木覺得這是絕對不能再犯的錯誤。如果可能,要合理規劃,建設沿黃梯級水庫,使用船閘,將萬噸海船直接開到蘭州。那樣的話,今後西北和沿海地區差別絕對不會象前世時那樣大。因為蘭州以及黃河沿岸都是出海口。再加上西北的能源資源優勢,這裏更不會落後。即使現在出海口還沒啥意義,可是黃河的水路運輸暢通,就會給沿岸百姓帶來很大的好處。
張知木過了黃河首先看望了,在這陝西長城東起點大纏口保和台駐守的弟兄們。這裏的駐守的現在是周遇吉士兵,他們沒想到,張知木會來看他們,而且還到他們食堂看看他們夥食怎麽樣,這讓他們很受感動。張知木問他們,還有啥困難?
他們都說,現在吃的比以前過年吃的都好,沒有困難了。那時候大明朝的士兵就是為了一口飯吃,特別是災害年間。
小紅玉也跟著張知木向他們問寒問暖的,這可是讓這些樸實的士兵門激動地說不出話來。象小紅玉這樣天仙一樣的人,他們哪裏見過。過後,那些士兵經常跟別人說:“見到了張總和小紅玉一次,死了都不冤了。”
在保和台張知木他們沒耽誤太久,離開保和台,進入陝西他們停留的第一站就是府穀縣。這裏也是延綏右衛,劉雲他們大軍一過的時候,這裏的大順軍守軍幾乎沒做抵抗就投降了。現在有窯崗人派來的人員管理。這裏的管理官員和警察見到張知木親自帶著窯崗的幾位巨頭都到了,讓他們激動萬分。他們早就知道張知木他麽要來,都一直盼著。
張知木向他們了解了這裏的情況。他們介紹說,現在已經熟悉這裏的情況了。百姓們不太在乎誰來管理,但是對我們三年不收稅費還很滿意的。不過這裏的百姓不是很富裕。張知木告訴他們這裏將來會非常富裕,可是現在張知木不能說這裏有大量的煤炭石油,還有全國最多最好的高嶺土。那是煉鋁的好東西。但是張知木告訴他們,窯崗已經決定在和河曲和府穀縣之間的黃河上建一座大橋,橋通了的時候,這裏的百姓會受益的。還有現在窯崗已經開始重修秦直道,以後這條道通了,交通情況就會有很大的改觀。
府穀的官員聽了都非常高興,他們說明天就告訴這裏的百姓,也讓百姓們高興高興。
張知木他們發現,陝北這些地方幾乎沒有啥像樣的道路,到處是溝壑縱橫。交通極大的製約著這裏的一切。人們都被圍這黃土高坡的溝壑之中,也就是李自成、張獻忠他們這樣的人算是衝出了這裏。再就是那些跟著駝隊出發的男人們算是能見到外麵的世界。大多數黃土地上的人們就是從生到死都是活在這溝壑之間。能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定會讓這裏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站是神木縣。這裏和府穀縣差不多,窯崗派來的官員也都很敬業。這裏的秩序已經早就恢複,官員們在做的是統計土地,特別是再做他們離開窯崗臨行前布置給他們的,要準確統計那些河邊地的事情。離開神木後,張知木他們花了三天時間才到了榆林。這裏劉雲他們留了一個營的士兵軍隊負責配合周遇吉他們防守長城。窯崗的官員們也開展了工作。不過他們都不清楚秦直道的事情,原來榆林城裏的百姓都已經被大順軍殺死了,現在榆林的百姓都是後來的,他們也都不知道秦直道的事。
沒辦法,這裏的官員們隻好到榆林城外一個村子裏請來一位老人,他領著大家來到榆林西邊的一個地方,指著前麵告訴張知木說:“前麵那些不太長草地方就是聖人條(秦直道)。”
順著老人手指方向,大家望去,果然有一段很寬敞平順的地方雜草很少。
陸成祥過來說:“秦朝修路的時候,是用黑土、黃土、白灰、沙子夯成的。據說有的地方夯層有幾仗厚。”
“哈哈!老陸你懂的不少啊!”閻伯駒過來對陸成祥說,“你再說說這麽好的路後來怎麽會沒人維護了?”
“這我可不知道,”陸成祥說,“還是我讀書的時候,聽老先生說過,這長城就象一支弓,秦直道就象一支箭,直接射向漠北。讓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張弓報怨”,遠遁大漠戈壁深處,數十年不敢露頭。”
張知木說:“有了這條秦直道,大秦軍隊幾天就可以從鹹陽直達漠北。軍需輜重也很容易就能運到北方,匈奴人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不過閻伯說的也是,後來我們先人們為啥不好好維護這條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的道路呢?”
“是啊!當年修這條路難度不亞於修萬裏長城,”陸成祥有些賣弄說,“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記載:‘三十五年使蒙恬除直道,達九原,抵雲陽,塹山堙穀千八百裏,數年不就’。這塹山堙穀就是開山添穀,這四個字可是需要多少血汗啊!”
“不過據說,當年蒙恬大將軍用了一年時間就定下了這條道路的走向,用兩年時間,就完成行了一期工程。”盧炳義說,“我現在感到奇怪的是,這一千八百多裏,蒙恬大將軍那個時代剛剛有了羅盤,他們是怎麽完成測量的。全線分幾段同時修築,沒有精確的測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閻興過來說:“你們不能看這一段就評價秦直道的事,秦朝那時候實力強大,直道直通河套陰山腳下。這裏道路的利用自然多了,可是後來北方遊牧部落強大了,我們把防線退守到這前麵的長城,從這裏往長城去的人馬自然少,也就沒有人再管這裏的道路了。”
“閻興說的有道理,”閻伯駒說,“現在劉雲他們修路的大軍發到哪裏?”
“應該到了延安府那邊了,”盧炳義說,“出來的時候,我和他們聯係了一下。他們是從南往北五十裏建一個路段,一個路段一萬人。一段段往北發。”
“我們今天就在榆林休息一天明天沿著秦直道向南。”張知木提議說。
不過引路來的老人說“往南的路,也不能都走聖人條,好多地方都已經斷掉了,沒路了。還要繞著走才行。”
張知木謝過老人家,當時對老人的話,還沒太上心。可是他們從榆林出發後,沿著秦直道走不久就走不通了。原來千百年來的水土流失,這裏的秦直道已經多處看不到痕跡了。繞過去之後需要尋找才能回到秦直道上。
不過讓張知木一路上有些安慰的是,這裏雖然水土流失已經很嚴重了,可是還是要比前世時要好的很多。現在早點采取措施,還是要強得多。
離開榆林後,經過米脂、綏德、清澗、延川之後,張知木他們才一路風塵的來到延安府。不過他們到了延川就已經見到劉雲他們派出來修路的隊伍。現在劉雲他們的修路指揮部設在延安府。修路總指揮是騎兵第一軍軍長李峰。
李峰早就從電報裏得知張知木要到這裏來的消息。真把張知木他們接到了,李峰他們簡直太高興了。
到了延安府張知木也格外的高興,可是其他人是不可能懂得張知木此時的心情。因為前世時延安可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那是個勝地。進到延安府張知木對這裏印象還是可以的。這裏的應該算一個府所在地了,在這個時代還算有些繁華。迎接張知木他們的的官員們好像更滿意,直說:“張總,你看現在的延安府,人員也多了起來。各家的店鋪也都開了起來。比我們剛來的時候好多了。那些逃出去躲起來的士紳們也都回來了。現在這裏的治安情況也好多了。我們來的時候,有很多支持李自成的殘兵敗將一直搗亂。我們捉住殺了不少。前一陣還殺了二十多人。不過現在穩定了。”
閻伯駒說:“這裏是李自成和張獻忠起兵的地方,人天生的就野。”
“閻總說的是,”李峰軍長說,“我們一直想靠懷柔的辦法,勸大家都好好過日子吧。可是他們以為我們軟弱,而且越來越猖狂。我們不得不采用霹靂手段。殺一些就老實多了。”
“該殺的就殺,”張知木說,“不過軟硬兩手都要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打下一個地方容易,得到一個地方得民心不容易。隻有得到這裏的民心,這裏的才真的是我們的自己的地方。”
張知木他們一路顛簸實在是辛苦,就在延安多停留兩天。張知木也是很想好好看看這時候的延安府。
在延安張知木他們一行人遊覽了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也延河遊覽了一番。不過這時的延河裏麵還有很多船隻往來。這使張知木想起了前世時幹涸的延河,不禁心生感歎。
這裏的窯崗幹部們一再請求張知木能給一麵子,參加延安的士紳們宴請。延安的士紳們都想見見張知木。
張知木想了一下,說:“我見見大家是應該的。不過不能參加他們的宴請。我看你們選一個地方,我們請他們吧。以後你們也不許參加他們的宴請,因為你吃了人家就會嘴短。”
窯崗的官員們當然滿口答應。他們也說,“張總放心!不吃請是我們最基本的要求。”
張知木就在臨行前一晚上,宴請了延安的紳士名流。這些紳士們,對張知木的宴請都很感激。有些人敬酒的時候是眼含熱淚,他們說,要不是窯崗人把闖賊趕走,他們至今也不敢回來。張知木也向大家介紹了窯崗的政策。不過也借機會向他們吹吹風說:“我這幾天參觀了延安府周圍不少地方,覺得這裏是個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不過我也看到了這裏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這要是不早點治理,會越來越來嚴重。我們向大自然無度的索取,會遭受大自然的報複的。你們看看延河的水,下一點兒雨就渾濁的和黃河一樣。我希望大家能早點兒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為我們的子孫萬代多想想。”
張知木就覺得這裏麵還是有人能聽明白自己的意思的,但是大多數人不過是跟著點頭應付罷了。可是延安這地方人喝酒可是實在,張知木被灌了幾杯就挺不住了。後來還是小紅玉替張知木擋了幾杯。因為小紅玉過來替張知木喝酒,大家都不好挑毛病。張知木也沒想到小紅玉還有點酒量。
不過第二天,窯崗的官員們送張知木走的時候,跟他說:“張總,你昨天這頓酒請的,讓這些延安府的人都非常服氣。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很有好處。”
由於昨天晚上多喝幾杯,今天頭還是有點暈。小紅玉一看張知木這樣,就跟著張知木上了他的車。張知木本來不想讓小紅玉上來,可是現在讓她下去更不好。就沒說啥。
“你放心吧!我吃不了你。”小紅玉關上車門時說。
這次,張知木他們這隊人馬的保衛工作,由閻伯駒他們的一個特警中隊負責,共有一百多人。李治也帶著十幾個人一起跟著張知木。
特警們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前麵開路,一部分殿後,其他人在車隊兩邊。特別是張知木的車子前後左右都有特警們騎馬跟著。
一上午張知木都是在車上昏昏半睡著。
離開延安府上午這段路沿著秦直道還算好走,路上雖然有些雜草基本不礙事。因為秦直道夯路的時候,加了石灰,一般大的植物生長不了。所以隻要不是水流衝刷的太厲害,路麵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張知木在車上昏昏的睡著。前麵路過的是從一個山坡上開出來的一段路。這個地方兩邊的山是立陡刀切的一樣,顯然是秦朝的築路工人硬開鑿出來的。就在張知木他們的拉車的馬匹已經進到兩山夾著的地方,車子就要進去的時候。這個夾道突然發生了一聲劇烈的爆炸。爆炸將走在前麵騎馬的幾個特警連人帶馬炸飛了,張知木他們拉車幾匹也被炸起來,帶著將張知木的馬車向左邊翻過去。此時張知木坐在馬車後座左側,小紅玉坐在右側。車子翻到的時候,小紅玉正好壓在張知木的身上。張知木感覺到了小紅玉“哇哇”亂叫,亂抓的。之所以說是感覺到了,是因為此時張知木的耳朵已經被震得吱吱亂響,聽不見聲音了。張知木扒拉著小紅玉指了指上麵,示意她從上的那個原來的右車門出去。這是小紅玉穩定了一下,張知木頂著她,她用手推開了頭頂上的車門。就在她要出去的時候,外麵又響起了幾聲爆炸。不過聲音不大,那是**。張知木覺得停在車裏不行,就一使勁兒,將小紅玉推了上去。張知木感覺到,上去的小紅玉是順著車底滑下去了。張知木站起身雙手撐著車門框就坐在車門框上,可是突然,倒地上上的一匹馬沒死,突然一掙紮。將馬車又掀回來,軲轆著地了。一下子將張知木摔倒地上,同時車門關上夾住張知木的腿。這時張知木突然聽到小紅玉的喊叫聲,雖然沒聽清喊啥,張知木覺得她一定是看見自己摔倒了,嚇的。此時張知木清楚,這下子雖然摔的很疼不過問題不大。就在張知木穩穩神了,想把腿從車門拿出來,心裏還在想,小紅玉怎麽不過來幫忙呢。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人舉著刀砍向自己。張知木看得很清楚,這是個典型的陝北刀客,典型的陝北冷娃,年紀也就是二十多歲。張知木的感覺很怪,霎那間,他想到了,難道自己穿越過來,費了這麽大勁兒做的一切就這麽白廢了?更讓張知木感到奇怪的是,這刀客舉著的刀遲遲沒有落下,一會突然刀從他的手裏掉了下去。雖然張知木身子躺在地上,還是看清,到落下去的同時,這冷娃身子一歪癱倒了。就在張知木還沒明白怎麽回事,一個身影突然撲倒自己身上。張知木感覺到這是小紅玉,可是周圍同時想起了幾聲**的爆炸聲。張知木明白了小紅玉一定是撲過來救自己。張知木努力一掙,將腿從車門裏兒掙了出來。這時小紅玉也起來了,焦急的問:“你沒事吧?”
張知木聽不清小紅玉說啥,但是看嘴型和表情,知道他問啥。張知木大聲地說:“我沒事!看看你受傷沒有?”
小紅玉搖搖頭說:“沒事兒!”
張知木看見她的嘴型知道她說的是“沒事兒”。這時張知木看見小紅玉手裏拿著小手槍。在地上還躺著兩個人,一個是方才要砍自己的那位,另也一看就是他同夥。
小紅玉用手槍比劃了一下兩個人,意思是她打死的兩人。
張知木向她一豎拇指。
這時候張知木覺得耳朵突然有好用了,能聽見亂糟糟的聲音,也看見後麵的特警和閻伯駒、閻興、陸成祥他們都提著手槍跑了過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