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考察寧夏前往陝西
對於陸成祥如此關心關外那些墾荒移民的婚事,張知木覺得很好,“陸先生,你這次是給關外那些弟兄們解決了大問題。不過四萬人還是不夠用啊!”
“哎呀!我們做不到每個人都給他們找一個。”陸成祥說,“有了四萬多人你就不用愁了。現在那些已經開始種地移民,手裏有了銀子,自己就開始想辦法了。去年過年,他們有不少的都回老家去了,有不少都是帶著女人回來的。我想隻要他們這裏過好了,那些女人都會回家去把這裏的情況介紹回去。到那時候,那些吃不上飯女人就自己往那邊去了。再說了,現在那邊通火車了,條件越來越好。我們的鋪子已經在那邊開了很多處,好多東西都可以在那裏直接買到。我們更不用愁那裏的事了。”
盧炳義對張知木說:“現在秦直道工地上,還是需要軋道機。那裏現在隻有三十多台,一分就不夠用了。那裏要是再有三十台就好了。一個路段能有兩台才能加快施工進度,現在都是靠人手工幹,效率太低。”
“李雲鶴他們幾個大廠子都在搬家,再有幾個月才能給你們軋道機。”張知木說。
“是啊,現在不搬家原來的廠子生產場地就不夠用了。他們幾個大廠子都要重新建大廠。那個鍋爐廠、汽輪機水輪機廠、電機廠,都要建新廠。火車機車廠也要擴建。還有一個好消息,新的拖拉機廠下半年就能投產。新廠子外圍的建設慢慢完善吧,先投產再說。唐景窯先生都差點盯著拖拉機廠了。”盧炳義說。
“嗬嗬!我聽說,水庫工地上,那十台拖拉機隻有五台能保證使用,另五台一直在修。”張知木說。
“可不是,唐景窯可是真把拖拉機當機器用了。他們三班倒,歇人不歇機器。那機器哪受得了這麽用的。”盧炳義說,“不過有了拖拉機施工速度真是太高了。有些地方不是人多就行,可是有了拖拉機就不同了。”
“嗬嗬!那天我們耕地用的拖拉機往關外運,在站台上,正讓唐景窯看見了,他好一頓不滿意。他說‘現在窯崗最重要的工程就是水庫,關外耕地啥時候不行,你們用著十台拖拉機耕地,簡直是浪費。’”陸成祥說。
“這件事兒唐先生跟我說了,”張知木說,“我跟唐先生說,這是要到關外做實驗,要看看拖拉機耕地的效果究竟怎麽樣。最近生產的拖拉機都給他水庫那邊。這樣唐先生氣兒才消了點兒。唐先生也是工作很認真人。”
“我正要說呢,”陸成祥說,“關外也來電報說,需要更多的拖拉機。他們說那些拖拉機掛著八個大鏵犁,從荒地裏走過,不管是雜草還是小樹,一律可以翻到土裏。深翻過後的土地馬上就可以耕種。這簡直是造地的機器,快讓李雲鶴他們多弄點拖拉機吧。”
“都需要拖拉機,陸先生。”盧炳義說,“修路工地要是有拖拉機根本不需要這麽多人,修的還快。”
“我說盧先生,你們那個秦直路不是原來就有路嗎?幹嘛要那麽多人重修。”閻伯駒插言說。
“你不知道,秦朝修的路,現在好多地方早就不通了。”張知木說,“再說了我們這次要把路修到能過四輛車,以後還要修瀝青路,現在就要給以後打好基礎,工程量不小。我讓李威他們的工兵團到那邊,給他們需要爆破的地方,用**爆破。”
“天哪,那需要多少**?”陸成祥有些心疼。
“不用擔心,清風子師傅他們的硝酸銨已經可以大批量生產了。現在硝銨**管夠用。”張知木說,“現在水庫工地上用的都是氨梯混合**。”
“硝銨不是化肥嗎?”陸成祥不明白了。
“對啊!誰說化肥就不能當**用了?”張知木說。
“這這,這要是別人拿到化肥的都改作**就壞了。”陸成祥說。
“所以,以後要限製硝銨使用。”張知木說,“以後給他們改用別的化肥。不過現在別人不容易弄到化肥,一時半會兒別人還不知道這就是**。我們工兵出去用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是啥**。保密工作要做好。”
“張總,看來今年是個很關鍵年頭啊!”盧炳義說,“陝西的戰事就不說了。今年年底前我們牛頭山一百兆瓦發電機組就能發電,那樣的話,保德的鋁廠也能投產。還有造紙廠也能投產。電力足的話,冶場那邊的鍍鋅板和鍍錫板都能投產。他們正在建設的更大的高爐也可以投產了。”
“看來電力是我們發展的瓶頸,這台一百兆瓦發電機組發電後,接著再上一台。電解鋁需要太多的電力了。”張知木又一次感覺電不夠用了。
“牛頭山那可以再上一套機組,”盧炳義說,“不過,我看我們在保德那邊也該建一個電廠,那裏也有煤炭。再說了,那樣的話就可以根據發電量定鋁的產量了。”
陸成祥說:“我們的鍋爐廠、汽輪機廠、電機廠都重建,產量是不是就大了。我看在運城那裏該建一座電廠,有些東西可以在運城就直接生產,不必非運到冶場不可。”
“嗬嗬!看來陸先生不僅懂生意,生產的事兒也懂啊!”盧炳義說。
“這也是生意嗎!”陸成祥一笑說。
離開蘭州時,陳玉峰和歐陽鶴心情可就好多了。沒打仗的時候他們才是最累了的,軍官們怎麽培訓也是不放心。總覺得這樣沒準備好,那也需要布置。可是打起仗來他們反倒輕鬆了。特別是占領蘭州之後,原來的計劃就基本完成任務了。至於河西那邊,雖然還有不少李自成的大順軍十幾個衛所,可是那些都是和李自成失去聯係的孤軍,也不會堅持多久。寧德是一個對西北非常熟悉的將軍,由他帶領窯崗的軍隊,打下那裏不過是時間問題。
在馬上,說起寧德將軍,歐陽鶴說:“我看寧德將軍過了孫傳庭這一關,河西就沒大事。”
“李自成派到河西的軍隊也都是精兵,當然大多數還都是大明朝原來的世兵。寧德將軍還是要費點勁兒的。”陳玉峰說。
“不管誰,治理河西那邊,也都要用那些原來的世兵。”歐陽鶴說,“那邊的長城實在是太長了。靠大量的軍隊駐守是不可能的,也養不起。那些世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是個長遠的辦法。”
陳玉峰和歐陽鶴要沿途好好看看實地情況,他們都沒坐車,而是騎馬。他們行進的路線是,沿著黃河,由南向北,目的地是寧夏衛(銀川)。
路上,他們看到了內邊、二道邊雄偉的長城,歐陽鶴忍不住歎道:“看看這長城,消耗了多少民財民力。這些民財民力要是用來整修道路,該修出來多少好路。”
“嗬嗬!沒有這些長城保命,修再多的路也沒用。”陳玉峰一笑說。
“我想以後這些都用不上了,留著他們還礙事。”歐陽鶴說,“見到張總時,研究一下,有些地方該清理就清理吧。”
在二道邊和內邊長城上,陳玉峰和歐陽鶴都親自走了一段,獲取了第一手資料。
不過,陳玉峰和歐陽鶴最關心的還是黃河上的航道疏通的情況。他們來到寧夏中衛(中衛市)的時候,欣喜的發現,拖輪已經可以開到這裏了。
留在這裏的工兵團疏通河道的時候,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李威領著工兵團長來到陳玉峰和歐陽鶴麵前的時候,他們看見,這個團長滿臉疲憊,又黑又瘦,眼睛都布滿血絲。
陳玉峰給他讓座,他沒敢坐,回看看李威。李威說:“坐吧!”這樣這個工兵團長才小心地坐下。他是李威的兵,沒有李威發話,他不敢坐。
歐陽鶴說:“一看臉色就知道,你們辛苦了。”
“不不,不辛苦。”這位團長趕緊說,“隻是任務太緊張了,我們想在雨季前盡量的多趕趕工。現在春汛剛過,雨季沒到正是疏通河道的好時候。”
“你估計啥時候我們的拖輪能開到蘭州啊?”陳玉峰問。
“今年上凍前就能,我們就是奔這個目標幹的。”工兵團長說,“這黃河河道太不好弄了,前麵的下遊,河麵寬水淺,有淺灘不小心船就擱淺。好在我們打陝西的時候正趕上春汛,水多沒出事兒。現在就不行了。可是現在也有大批的物質需要往這運,我們這裏又沒有挖沙船,那些河道的沙子都是我們用**炸開的。可是沙子那東西,炸完了不久又都衝回來了。現在就是隔一段時間需要炸一遍,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拖輪過來。這黃河中上遊河岸陡峭、水流湍急,河道的礁石都需要用**炸。上次我們帶不少**,可是都用完了。現在用的已經是又從窯崗運來的了。”說起河道的事兒,工兵團長話就多了,說的也流利了。
“聽說遠古這裏的黃河就是運糧通道。我們疏通完能通到哪啊?”陳玉峰問。
“對對!寧德將軍請來的一個黃河上的老艄公。他對黃河上行船的事知道的非常多。他說,以前黃河向上遊越過蘭州可以直達歸德(青海貴德縣)。在北魏的時候這段黃河就開始用木船了。那時候的木船就可以運千石糧食。不過那時候逆流而上的船都是需要纖夫拖著的。現在我們有蒸汽船,這裏疏通完又可以是一條黃金水道。”
“不僅僅是運輸方便了,我們在這邊要是能有幾條戰船,能進行快速機動,就可以保邊境平安。邊關的壓力也可以減輕很多。”歐陽鶴說,“所以啊,你們還要繼續努力。你們隻要把這件事辦好,就是大功一件。”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將河道疏通到能讓拖輪上到蘭州。然後再向上疏通,同時擴寬疏通的河道,以後要讓更大的船通航。”工兵團長看來很有信心。
這時李威插言說,“趕緊讓李雲鶴他們在河曲造幾艘挖沙船。下遊河道也不能總用**炸。”
“你就不用操心了,”陳玉峰說,“李雲鶴他們已經在河曲那邊又挖了幾個船塢。正在大批造拖輪,也造挖沙船。”
送走了工兵團長,歐陽鶴攤開地圖對陳玉峰說:“陳總,你來看,要是我們將黃河、洮河、湟水、大通河的航道都打通,西北的邊防就無慮了。”
“嗬嗬!可惜我們的鋼殼戰船上不來,不然…….,哼!”陳玉峰看著地圖說。
“讓李雲鶴在河曲造幾條大船,裝上炮就行了。其實多一些那種快艇就行。快艇上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對付那些隻會揮舞馬刀的蒙古兵足夠用了。嗬嗬!”歐陽鶴說,“不過,有一次,張總說,他的夢想是將來有一天,海裏的大船可以直接開到蘭州去。張總可從不說空話。”
“我也聽他說過,我們不死的話,就陪著他一起做夢!”說完,陳玉峰和歐陽鶴一起暢快的笑了起來。
這時候,李威和李菁一起進來,李菁問道:“有啥好事兒,笑的這樣?”
“嗬嗬!我剛和陳總說,張總說過,以後海上的大船,要直接開到蘭州去。我們都覺得開心啊!”歐陽鶴說。
李威接過話說:“做夢吧?”
“你說的對,張總說的就是夢想。”歐陽鶴說,“你們二人有事?”
“是這樣,明天他們有船順流下去,我們是不是坐船到寧夏衛去?”李威說。
“不用了。”陳玉峰說,“我們還是騎馬走,這樣我們可以仔細的看看環境。今後這裏就交給寧德將軍,我們再回來不容易了。這次好好看看,我們也能對這裏心裏有數。我們還是到寧夏衛之後沿著長城再看看,再回西安。到了西安,我們要和知木定下來一個西北防守的策略。你們兩個也別跟著看熱鬧,也動腦子想想事兒。”
“是,師叔,我我們想著呢。”李威趕緊答應一聲,和李菁出去了。
張知木要到西安去可是一個大事。窯崗的幾位主要領導都要跟著一起去。李岩主動要求留在窯崗。邱老東家也說:“我老了不和你們湊熱鬧,我在家還可以研究研究年底收稅的事兒。”
本來小紅玉他們劇團正要拍《大唐貴妃》電影,他們聽說這事兒,就也要求到西安去慰問演出。結果電影攝製組也就決定跟著一起去,他們的理由是要拍個紀錄片。
整個劇團是不可能都跟著張知木沿著秦直道走一趟,張知木讓他們坐船到渭南再到西安。
張知木他們的路線首先是先坐火車到河曲,然後過河進到陝西。路上的安全由閻伯駒帶著的一個特警中隊負責。
出發前一天晚上,張知木一如既往的輔導小青和小虎做功課。小青和小虎知道明天張知木又要離家走,心裏都不淨。小青問:“舅舅你啥時候也帶著我們去西安?西安好玩兒嗎?”
“西安可是太好玩兒了,”張知木看出來兩個小家夥,寫完作業心就不靜了,“等以後你們放假了,要是趕上我出去,就帶上你們去玩。你們好好學習,以後有都是時間出去。”
“放暑假的時候,你出去嗎?”小虎惦記上了。
“嗬嗬!這可不好說,西安的事還沒完,還顧不上那時候的事。”張知木也願意走前和兩個孩子多說會話。
“舅舅,你是要娶小紅玉姑姑嗎?”小青突然問張知木,這讓張知木覺得非常突然。
“誰說的,沒有的事兒。”你們別亂想,張知木不想讓兩個孩子有啥心理負擔。
“舅舅,你把小紅玉姑姑娶了吧,別讓別人娶了。”小虎心裏很實誠,還勸張知木。
“哎呦,你們兩個小家夥,今天是怎麽了?”張知木覺得兩個孩子長大了。
“我們都聽見媽媽和姑姑商量這件事兒。”小青說,“她們都說,你再不娶小紅玉姑姑,人家年紀就太大了。我也覺得你別讓小紅玉姑姑等你了。窯崗人都知道小紅玉姑姑非你不嫁。別人也不敢娶她。”
兩個孩子和張知木很好,所以啥話都敢說。張知木說:“大人的事你們還不懂,我覺得我們的家已經很好了。我不想再弄的不平靜,你們自己學習好就行,不要操心大人的事。”
兩孩子的話,讓張知木有些心煩意亂。他現在實在是沒心思想這事兒。可是小紅玉也是讓張知木很動心,小紅玉對自己那份執著,也讓張知木很感動。也確實是,這樣耽誤小紅玉也實在不是辦法。正象小青說的,窯崗人誰敢娶小紅玉啊!
張知木到河曲的專列這次可是熱鬧了。一起去的領導都把自己的馬車送到了後麵的貨車上車廂上。正好找礦隊的要去河西,他們也要到河曲坐船到蘭州,也一起走了。李棟和劉寶學、李迪他們要到包頭考察建鋼鐵廠和發電廠的事,也想從河曲坐船到包頭。陸琪要到保德看看那裏的建的一座處理鋁礦石的轉窯情況,也到河曲去。
最後,張知木發現小紅玉也跟著上火車了。張知木問她:“你們劇團不是坐船到渭南再到西安嗎?”
“對啊!”小紅玉回答說,“劇團都那麽走。我跟你們走,看看那個秦直道不行嗎?”
“不不!不是不行,我是覺得走這條路很辛苦的。你不該跟著遭這份兒罪。”張知木不想和小紅玉鬥嘴。
“看來還是張總關心我啊!”小紅玉說,“啥也別說了,我的馬車都裝上車了。”
張知木不知道小紅玉跟來了,心裏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按說,張知木還是很願意和小紅玉在一起的,可是現在不想在這上分心也是實情。因為陝西剛剛拿下來,能不能複製山西的治理模式還要看看,西北的防禦也要考慮。這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大事兒。
看著張知木有些走神,小紅玉故意問:“你到底讓不讓我上車?張總。”
閻伯駒在旁邊笑著說:“得啦!紅玉姑娘,窯崗人還有敢不讓你上車的。”又對張知木說:“知木啊,你也上車吧。你不上車他們不敢開車。”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對於陸成祥如此關心關外那些墾荒移民的婚事,張知木覺得很好,“陸先生,你這次是給關外那些弟兄們解決了大問題。不過四萬人還是不夠用啊!”
“哎呀!我們做不到每個人都給他們找一個。”陸成祥說,“有了四萬多人你就不用愁了。現在那些已經開始種地移民,手裏有了銀子,自己就開始想辦法了。去年過年,他們有不少的都回老家去了,有不少都是帶著女人回來的。我想隻要他們這裏過好了,那些女人都會回家去把這裏的情況介紹回去。到那時候,那些吃不上飯女人就自己往那邊去了。再說了,現在那邊通火車了,條件越來越好。我們的鋪子已經在那邊開了很多處,好多東西都可以在那裏直接買到。我們更不用愁那裏的事了。”
盧炳義對張知木說:“現在秦直道工地上,還是需要軋道機。那裏現在隻有三十多台,一分就不夠用了。那裏要是再有三十台就好了。一個路段能有兩台才能加快施工進度,現在都是靠人手工幹,效率太低。”
“李雲鶴他們幾個大廠子都在搬家,再有幾個月才能給你們軋道機。”張知木說。
“是啊,現在不搬家原來的廠子生產場地就不夠用了。他們幾個大廠子都要重新建大廠。那個鍋爐廠、汽輪機水輪機廠、電機廠,都要建新廠。火車機車廠也要擴建。還有一個好消息,新的拖拉機廠下半年就能投產。新廠子外圍的建設慢慢完善吧,先投產再說。唐景窯先生都差點盯著拖拉機廠了。”盧炳義說。
“嗬嗬!我聽說,水庫工地上,那十台拖拉機隻有五台能保證使用,另五台一直在修。”張知木說。
“可不是,唐景窯可是真把拖拉機當機器用了。他們三班倒,歇人不歇機器。那機器哪受得了這麽用的。”盧炳義說,“不過有了拖拉機施工速度真是太高了。有些地方不是人多就行,可是有了拖拉機就不同了。”
“嗬嗬!那天我們耕地用的拖拉機往關外運,在站台上,正讓唐景窯看見了,他好一頓不滿意。他說‘現在窯崗最重要的工程就是水庫,關外耕地啥時候不行,你們用著十台拖拉機耕地,簡直是浪費。’”陸成祥說。
“這件事兒唐先生跟我說了,”張知木說,“我跟唐先生說,這是要到關外做實驗,要看看拖拉機耕地的效果究竟怎麽樣。最近生產的拖拉機都給他水庫那邊。這樣唐先生氣兒才消了點兒。唐先生也是工作很認真人。”
“我正要說呢,”陸成祥說,“關外也來電報說,需要更多的拖拉機。他們說那些拖拉機掛著八個大鏵犁,從荒地裏走過,不管是雜草還是小樹,一律可以翻到土裏。深翻過後的土地馬上就可以耕種。這簡直是造地的機器,快讓李雲鶴他們多弄點拖拉機吧。”
“都需要拖拉機,陸先生。”盧炳義說,“修路工地要是有拖拉機根本不需要這麽多人,修的還快。”
“我說盧先生,你們那個秦直路不是原來就有路嗎?幹嘛要那麽多人重修。”閻伯駒插言說。
“你不知道,秦朝修的路,現在好多地方早就不通了。”張知木說,“再說了我們這次要把路修到能過四輛車,以後還要修瀝青路,現在就要給以後打好基礎,工程量不小。我讓李威他們的工兵團到那邊,給他們需要爆破的地方,用**爆破。”
“天哪,那需要多少**?”陸成祥有些心疼。
“不用擔心,清風子師傅他們的硝酸銨已經可以大批量生產了。現在硝銨**管夠用。”張知木說,“現在水庫工地上用的都是氨梯混合**。”
“硝銨不是化肥嗎?”陸成祥不明白了。
“對啊!誰說化肥就不能當**用了?”張知木說。
“這這,這要是別人拿到化肥的都改作**就壞了。”陸成祥說。
“所以,以後要限製硝銨使用。”張知木說,“以後給他們改用別的化肥。不過現在別人不容易弄到化肥,一時半會兒別人還不知道這就是**。我們工兵出去用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是啥**。保密工作要做好。”
“張總,看來今年是個很關鍵年頭啊!”盧炳義說,“陝西的戰事就不說了。今年年底前我們牛頭山一百兆瓦發電機組就能發電,那樣的話,保德的鋁廠也能投產。還有造紙廠也能投產。電力足的話,冶場那邊的鍍鋅板和鍍錫板都能投產。他們正在建設的更大的高爐也可以投產了。”
“看來電力是我們發展的瓶頸,這台一百兆瓦發電機組發電後,接著再上一台。電解鋁需要太多的電力了。”張知木又一次感覺電不夠用了。
“牛頭山那可以再上一套機組,”盧炳義說,“不過,我看我們在保德那邊也該建一個電廠,那裏也有煤炭。再說了,那樣的話就可以根據發電量定鋁的產量了。”
陸成祥說:“我們的鍋爐廠、汽輪機廠、電機廠都重建,產量是不是就大了。我看在運城那裏該建一座電廠,有些東西可以在運城就直接生產,不必非運到冶場不可。”
“嗬嗬!看來陸先生不僅懂生意,生產的事兒也懂啊!”盧炳義說。
“這也是生意嗎!”陸成祥一笑說。
離開蘭州時,陳玉峰和歐陽鶴心情可就好多了。沒打仗的時候他們才是最累了的,軍官們怎麽培訓也是不放心。總覺得這樣沒準備好,那也需要布置。可是打起仗來他們反倒輕鬆了。特別是占領蘭州之後,原來的計劃就基本完成任務了。至於河西那邊,雖然還有不少李自成的大順軍十幾個衛所,可是那些都是和李自成失去聯係的孤軍,也不會堅持多久。寧德是一個對西北非常熟悉的將軍,由他帶領窯崗的軍隊,打下那裏不過是時間問題。
在馬上,說起寧德將軍,歐陽鶴說:“我看寧德將軍過了孫傳庭這一關,河西就沒大事。”
“李自成派到河西的軍隊也都是精兵,當然大多數還都是大明朝原來的世兵。寧德將軍還是要費點勁兒的。”陳玉峰說。
“不管誰,治理河西那邊,也都要用那些原來的世兵。”歐陽鶴說,“那邊的長城實在是太長了。靠大量的軍隊駐守是不可能的,也養不起。那些世兵平時為民戰時為兵,是個長遠的辦法。”
陳玉峰和歐陽鶴要沿途好好看看實地情況,他們都沒坐車,而是騎馬。他們行進的路線是,沿著黃河,由南向北,目的地是寧夏衛(銀川)。
路上,他們看到了內邊、二道邊雄偉的長城,歐陽鶴忍不住歎道:“看看這長城,消耗了多少民財民力。這些民財民力要是用來整修道路,該修出來多少好路。”
“嗬嗬!沒有這些長城保命,修再多的路也沒用。”陳玉峰一笑說。
“我想以後這些都用不上了,留著他們還礙事。”歐陽鶴說,“見到張總時,研究一下,有些地方該清理就清理吧。”
在二道邊和內邊長城上,陳玉峰和歐陽鶴都親自走了一段,獲取了第一手資料。
不過,陳玉峰和歐陽鶴最關心的還是黃河上的航道疏通的情況。他們來到寧夏中衛(中衛市)的時候,欣喜的發現,拖輪已經可以開到這裏了。
留在這裏的工兵團疏通河道的時候,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李威領著工兵團長來到陳玉峰和歐陽鶴麵前的時候,他們看見,這個團長滿臉疲憊,又黑又瘦,眼睛都布滿血絲。
陳玉峰給他讓座,他沒敢坐,回看看李威。李威說:“坐吧!”這樣這個工兵團長才小心地坐下。他是李威的兵,沒有李威發話,他不敢坐。
歐陽鶴說:“一看臉色就知道,你們辛苦了。”
“不不,不辛苦。”這位團長趕緊說,“隻是任務太緊張了,我們想在雨季前盡量的多趕趕工。現在春汛剛過,雨季沒到正是疏通河道的好時候。”
“你估計啥時候我們的拖輪能開到蘭州啊?”陳玉峰問。
“今年上凍前就能,我們就是奔這個目標幹的。”工兵團長說,“這黃河河道太不好弄了,前麵的下遊,河麵寬水淺,有淺灘不小心船就擱淺。好在我們打陝西的時候正趕上春汛,水多沒出事兒。現在就不行了。可是現在也有大批的物質需要往這運,我們這裏又沒有挖沙船,那些河道的沙子都是我們用**炸開的。可是沙子那東西,炸完了不久又都衝回來了。現在就是隔一段時間需要炸一遍,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拖輪過來。這黃河中上遊河岸陡峭、水流湍急,河道的礁石都需要用**炸。上次我們帶不少**,可是都用完了。現在用的已經是又從窯崗運來的了。”說起河道的事兒,工兵團長話就多了,說的也流利了。
“聽說遠古這裏的黃河就是運糧通道。我們疏通完能通到哪啊?”陳玉峰問。
“對對!寧德將軍請來的一個黃河上的老艄公。他對黃河上行船的事知道的非常多。他說,以前黃河向上遊越過蘭州可以直達歸德(青海貴德縣)。在北魏的時候這段黃河就開始用木船了。那時候的木船就可以運千石糧食。不過那時候逆流而上的船都是需要纖夫拖著的。現在我們有蒸汽船,這裏疏通完又可以是一條黃金水道。”
“不僅僅是運輸方便了,我們在這邊要是能有幾條戰船,能進行快速機動,就可以保邊境平安。邊關的壓力也可以減輕很多。”歐陽鶴說,“所以啊,你們還要繼續努力。你們隻要把這件事辦好,就是大功一件。”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將河道疏通到能讓拖輪上到蘭州。然後再向上疏通,同時擴寬疏通的河道,以後要讓更大的船通航。”工兵團長看來很有信心。
這時李威插言說,“趕緊讓李雲鶴他們在河曲造幾艘挖沙船。下遊河道也不能總用**炸。”
“你就不用操心了,”陳玉峰說,“李雲鶴他們已經在河曲那邊又挖了幾個船塢。正在大批造拖輪,也造挖沙船。”
送走了工兵團長,歐陽鶴攤開地圖對陳玉峰說:“陳總,你來看,要是我們將黃河、洮河、湟水、大通河的航道都打通,西北的邊防就無慮了。”
“嗬嗬!可惜我們的鋼殼戰船上不來,不然…….,哼!”陳玉峰看著地圖說。
“讓李雲鶴在河曲造幾條大船,裝上炮就行了。其實多一些那種快艇就行。快艇上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對付那些隻會揮舞馬刀的蒙古兵足夠用了。嗬嗬!”歐陽鶴說,“不過,有一次,張總說,他的夢想是將來有一天,海裏的大船可以直接開到蘭州去。張總可從不說空話。”
“我也聽他說過,我們不死的話,就陪著他一起做夢!”說完,陳玉峰和歐陽鶴一起暢快的笑了起來。
這時候,李威和李菁一起進來,李菁問道:“有啥好事兒,笑的這樣?”
“嗬嗬!我剛和陳總說,張總說過,以後海上的大船,要直接開到蘭州去。我們都覺得開心啊!”歐陽鶴說。
李威接過話說:“做夢吧?”
“你說的對,張總說的就是夢想。”歐陽鶴說,“你們二人有事?”
“是這樣,明天他們有船順流下去,我們是不是坐船到寧夏衛去?”李威說。
“不用了。”陳玉峰說,“我們還是騎馬走,這樣我們可以仔細的看看環境。今後這裏就交給寧德將軍,我們再回來不容易了。這次好好看看,我們也能對這裏心裏有數。我們還是到寧夏衛之後沿著長城再看看,再回西安。到了西安,我們要和知木定下來一個西北防守的策略。你們兩個也別跟著看熱鬧,也動腦子想想事兒。”
“是,師叔,我我們想著呢。”李威趕緊答應一聲,和李菁出去了。
張知木要到西安去可是一個大事。窯崗的幾位主要領導都要跟著一起去。李岩主動要求留在窯崗。邱老東家也說:“我老了不和你們湊熱鬧,我在家還可以研究研究年底收稅的事兒。”
本來小紅玉他們劇團正要拍《大唐貴妃》電影,他們聽說這事兒,就也要求到西安去慰問演出。結果電影攝製組也就決定跟著一起去,他們的理由是要拍個紀錄片。
整個劇團是不可能都跟著張知木沿著秦直道走一趟,張知木讓他們坐船到渭南再到西安。
張知木他們的路線首先是先坐火車到河曲,然後過河進到陝西。路上的安全由閻伯駒帶著的一個特警中隊負責。
出發前一天晚上,張知木一如既往的輔導小青和小虎做功課。小青和小虎知道明天張知木又要離家走,心裏都不淨。小青問:“舅舅你啥時候也帶著我們去西安?西安好玩兒嗎?”
“西安可是太好玩兒了,”張知木看出來兩個小家夥,寫完作業心就不靜了,“等以後你們放假了,要是趕上我出去,就帶上你們去玩。你們好好學習,以後有都是時間出去。”
“放暑假的時候,你出去嗎?”小虎惦記上了。
“嗬嗬!這可不好說,西安的事還沒完,還顧不上那時候的事。”張知木也願意走前和兩個孩子多說會話。
“舅舅,你是要娶小紅玉姑姑嗎?”小青突然問張知木,這讓張知木覺得非常突然。
“誰說的,沒有的事兒。”你們別亂想,張知木不想讓兩個孩子有啥心理負擔。
“舅舅,你把小紅玉姑姑娶了吧,別讓別人娶了。”小虎心裏很實誠,還勸張知木。
“哎呦,你們兩個小家夥,今天是怎麽了?”張知木覺得兩個孩子長大了。
“我們都聽見媽媽和姑姑商量這件事兒。”小青說,“她們都說,你再不娶小紅玉姑姑,人家年紀就太大了。我也覺得你別讓小紅玉姑姑等你了。窯崗人都知道小紅玉姑姑非你不嫁。別人也不敢娶她。”
兩個孩子和張知木很好,所以啥話都敢說。張知木說:“大人的事你們還不懂,我覺得我們的家已經很好了。我不想再弄的不平靜,你們自己學習好就行,不要操心大人的事。”
兩孩子的話,讓張知木有些心煩意亂。他現在實在是沒心思想這事兒。可是小紅玉也是讓張知木很動心,小紅玉對自己那份執著,也讓張知木很感動。也確實是,這樣耽誤小紅玉也實在不是辦法。正象小青說的,窯崗人誰敢娶小紅玉啊!
張知木到河曲的專列這次可是熱鬧了。一起去的領導都把自己的馬車送到了後麵的貨車上車廂上。正好找礦隊的要去河西,他們也要到河曲坐船到蘭州,也一起走了。李棟和劉寶學、李迪他們要到包頭考察建鋼鐵廠和發電廠的事,也想從河曲坐船到包頭。陸琪要到保德看看那裏的建的一座處理鋁礦石的轉窯情況,也到河曲去。
最後,張知木發現小紅玉也跟著上火車了。張知木問她:“你們劇團不是坐船到渭南再到西安嗎?”
“對啊!”小紅玉回答說,“劇團都那麽走。我跟你們走,看看那個秦直道不行嗎?”
“不不!不是不行,我是覺得走這條路很辛苦的。你不該跟著遭這份兒罪。”張知木不想和小紅玉鬥嘴。
“看來還是張總關心我啊!”小紅玉說,“啥也別說了,我的馬車都裝上車了。”
張知木不知道小紅玉跟來了,心裏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按說,張知木還是很願意和小紅玉在一起的,可是現在不想在這上分心也是實情。因為陝西剛剛拿下來,能不能複製山西的治理模式還要看看,西北的防禦也要考慮。這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大事兒。
看著張知木有些走神,小紅玉故意問:“你到底讓不讓我上車?張總。”
閻伯駒在旁邊笑著說:“得啦!紅玉姑娘,窯崗人還有敢不讓你上車的。”又對張知木說:“知木啊,你也上車吧。你不上車他們不敢開車。”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