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勸降鄭將軍酒肉換涼州
威武將軍鄭裕豐和李魁一頓酒喝得痛快,才發現自己還有那麽多想做沒做的事兒。聽見李魁這樣說,鄭裕豐放下手裏的酒瓶子,雙手抱拳說:“李將軍,我鄭裕豐也是個明事理的人,話說到這份上,我要是再糊塗就不是大丈夫了。就憑將軍今天如此待我,今後,我就唯將軍馬首是瞻。”
“好啊!王將軍。以後我們一起把這河湟地區建設好,為這裏的百姓做些實事。”李魁看到鄭裕豐如此爽快當然高興。
“可是李將軍,你看我已經是個廢人,實在是幫不上你啥忙了!”鄭裕豐神情有些暗淡。
“嗬嗬!你說的是你少了一條小腿嗎?”李魁說,“沒關係,以後到窯崗去,讓我們那裏的醫院給你安上一個假腿,你就還可以走路了。現在你到哪去,坐我的鋼簧馬車就行。”
“還能按上假腿?”鄭裕豐眼睛裏閃著光芒。
“當然,”李魁安慰他說,“我們窯崗還有一種輪椅,那些雙腿都炸沒了的,他們坐著輪椅用手搖著到處溜達,啥也不耽誤。以後你到窯崗看看就知道了。關於你的待遇,我會向窯崗做匯報。你放心,我們窯崗不會虧待有貢獻的人。”
和李魁喝一頓酒,讓鄭裕豐又對活著燃起了希望。可是他實在受身體虛弱,一瓶酒喝完就睡著了。
軍醫進來說:“他身體太弱了,不該喝這麽多酒。”
“我也知道,”李魁說,“可是不喝酒他不想活了,留著好身體也沒用。你們該換藥就換藥。隻要他想活了,傷也好得快。”
李魁出了房間,房外的將軍夫人,馬上就又要給李魁跪下。李魁趕緊扶起說:“以後,我們是一家人了,更不要這樣客氣。你們照顧好將軍。以後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
見將軍夫人色潮紅有些咳嗽,李魁對軍醫說:“軍醫你看夫人是不是和皇上的公主得了一樣病?”
軍醫過來看了看,說:“是肺不好,吃點兒磺胺吧。”
軍醫給將軍夫人拿出來了一些磺胺藥,告訴她怎麽吃。將軍夫人感動的直流淚,說:“我知道,得了我這樣的病活不多久。我活著就是怕我死了孩子們沒人管了。”
軍醫說:“現在不怕了,你手裏的藥是特效藥,吃幾天就好了。皇上的公主也是你這樣的病,也是吃了我們藥治好的。”
李魁回去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把這裏情況口述了一份電報,由參謀整理了一下,分別給寧德、陳玉峰和窯崗那邊發了電報。電報最後說,現在這裏當務之急是需要盡快的安撫民心,讓這裏的百姓了解我們。然後要麵對蒙古人的襲擾。請求窯崗派人在這裏設置票號和商號。因為這裏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地方。有條件的話,希望公司考慮疏通湟水、大通河到黃河的航道。如果航道開通了,這裏將會是一個富裕穩固的地方。
窯崗指揮中心。
張知木看完李魁發回來的電報,對閻興說:“二叔!平時覺得魁叔是個粗心的漢子。沒想到還真有大將之才啊!”
“嗬嗬!李魁就是個人粗心細的人。以前我們牛頭山下山做買賣都是李魁領人下山,很少吃虧。”閻興有些羨慕的說,“沒想到他也有機會施展一下自己。”
“嗬嗬!二叔。你現在是不是也有些坐不住了?”
“那當然了!”閻興說,“你放心我知道輕重,家裏的事兒也要有人做。”
看完電報的陸成祥說:“我馬上組織一個分號到西寧去。那裏過去可是不得了的地方,現在那裏是我們的,我們在那裏必須派一個好人過去。那裏的羊毛、羊皮、蟲草都是好東西。”
“還有好馬!”閻伯駒沒有忘了馬的事。
“不過,魁叔說的疏通那幾條河道的事兒我們要重視起來。”張知木說。
“關鍵是要看蘭州到包頭這段他們疏通的怎麽樣了。這段通了,我們的拖船能上去,就可以把清淤船開過去。然後再向上遊鑿通蘭州到湟水入口。再逆流而上疏通湟水、大通河。那麽河湟地區就可以和山西這邊連在一起了。”盧炳義很興奮,“我看這樣吧,我這次到了西安之後,轉道過去,到西寧去看看。”
“對,應該去。”陸成祥說,“我跟盧先生一起過去看看。”
“我看知木啊,你也去看看得啦!我們都去看看。”閻伯駒當然不想落下。
“恐怕我就沒時間了。”張知木說,“我到了西安,見到陳叔和歐陽鶴先生再說吧。”
寧德收到李魁這封電報的時候,已經率隊行進在前往山丹衛(山丹)路上。前麵他們離開莊浪衛之後,由王禕配合勸降了了古浪千戶所的守軍,對他們進行了改編,又留下了一些人馬駐守。
寧德帶領著大隊人馬,向西北方向到涼州衛(武威)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寧德和王禕分別寫信勸降,可是守衛這裏的威武將軍李平誓死不降。寧德知道這裏的位置很重要,他不想破壞這裏的城池,因為將來駐守的是他們,破壞的城池需要他們自己修。再說了寧德也是想少死點兒人。因為這一路上,寧德越來越覺得這裏地廣人稀,他是想能多留一些人盡量的多留一些吧。後來王禕說:“寧將軍,我再去到城下努努力,不行的話,我們也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該怎麽攻城就怎麽攻城吧!”
王禕的話提醒了寧德,“王將軍你到城下和他們威武將軍對話,如果能行最好,不行的話。我們就除掉他!”
“除掉他?”王禕沒明白。
“你去吧!到時候就知道了。”寧德說道。
王禕騎著馬帶著幾個人來到涼州衛(武威)東城門,親兵對城樓上的守軍喊到:“城上的聽著,我們威武將軍要和你們將軍說話!”
正好守城的威武將軍就在東門。他和王禕也認識,看到王禕在城下,大怒,喝到:“王禕你個匹夫,背叛了闖王爺,你還有臉到城下見我。”
罵的王禕很難看,不過王禕還是忍著氣說:“李將軍,我們也算老相識了。話不要說的這麽難聽,我今天來是不想讓弟兄們再流血了。闖王爺早就到了襄陽,我們在這裏都拚死也沒有任何用處。你就給弟兄們留條活路吧。要是我們死拚能有啥好結果我也不會做如此選擇。”
王平不為王禕的話所動,可是城上士兵們都明白了眼前的處境,有些騷動。王平一看這樣不行,伸手接過親兵遞上來的弓箭,搭弓就要射王禕。王禕知道王平的箭法奇準,可是這時候更不能跑。一跑背部必然中箭。沒等王平射箭呢,王禕就聽身後遠處“啪”的一聲槍響,就見王平突然仰頭向後倒去,身子倒在垛口下麵不見了。王禕沒明白怎麽回事兒,城上士兵的身影突然一下子都不見了。
雖然王禕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他知道一定與方才寧德說的是有關,他趕緊撥馬向回跑去。見王禕回來了,寧德哈哈一笑說:“我用望遠鏡看到了,你那位朋友想用弓箭射你。我就讓狙擊手把他打死了。”
“啊!”王禕一驚,“這麽遠就把他打死了?”
“嗬嗬!再遠點也沒事。”寧德說,“以後你就了解我們狙擊步槍的威力了。你看看,那家夥死了城裏會怎麽樣?”
“嗨!王平弓箭是有名的,可惜了。”王禕說,“我們等等城裏的事吧,估計王禕一死軍心必亂。他們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過了午時,城裏出來了三個大順軍軍官,來到陣前點名要見王禕將軍。
王禕出來一看,三個軍官中有一位他還認識。這三位軍官給王禕施禮說:“王將軍,我們將軍方才被你打死了。弟兄們讓我們出來問問你,我們該怎麽辦?”
“嗨!你們都看見了,哪是我打死王平的。是因為王平他氣盛,他用弓箭射我,後麵的弟兄們怕我吃虧開槍打的。”王禕說,“我之所以冒險去勸你們,是因為我知道闖王爺早就從商於古道到了襄陽,闖王爺都知道戰下去沒有用,我們又何必讓弟兄們流血呢。是想讓大家都有一個活路。”
“我們想問一下,我們降了話,窯崗人會怎麽對我們?”一位問道。
“別的不說,最少可以讓大家每日三餐都有幹的,都能吃飽,頓頓有肉湯。”王禕說。
“這是真的嗎?”有人不信了。
“對了,我們別在這說話了。我們剛剛開完飯,你們跟我過來到廚房看看就知道了。”王禕用手一指,“估計你們也有些日沒見葷腥了,過來跟我解解饞。”
三位互相望了一眼,咽了咽口水,跟著王禕來到後麵。他們看見後麵大鍋裏確實煮著肉湯。王禕對那些夥夫說:“來,切塊肉過來!”
王禕讓他們圍著一個台子坐下,給他們每人倒了一碗酒。三位坐在台前眼睛都望著酒碗。王禕笑著說:“嗬嗬,喝吧!看你們沒出息的樣。”
三個人都笑了,也就沒客氣端起碗來大大的喝了一口。一位喝完摸了一下嘴,說:“唉!這下子算是把饞勁兒壓下去了。”
“這不怪弟兄們!”王禕說,“我們大順軍裏麵人太多,吃的根本不夠。一日兩餐還是稀的多。也就是這樣,闖王爺才救了很多人。我雖然降了窯崗人,但是我還是要感謝闖王爺。”
“他們窯崗人每天都吃這些嗎?”一位問道。
“天天吃肉是不可能的,但是糧食管飽,每天都有肉湯。”王禕說,“你們看看窯崗的士兵是啥樣的臉色?要是士兵吃不飽吃不好,窯崗的大官都不讓。”
“他們的衣服也都是好料子的。”一位看著有些眼饞。
“你們要是降了,這邊會挑選一些年輕體壯的留在隊伍裏。那些老弱的留做屯兵。屯兵分給他們田地,三年內啥都不用交。原來的屯兵都繼續留用。”王禕說。
“我也想當屯兵,有地種還不交糧食。”一位說。
“沒出息!”王禕說,“你還要去跟那些老弱的去比?”
“嗬嗬!”三個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這時候夥夫端上來一盤子肉。三個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一直將一盤子肉吃完,一碗酒也喝完,三個人都站來了。一位問王禕:“王將軍,你說怎麽辦吧?我們再不回去,他們該著急了。”
“嗬嗬!你們還知道他們要著急啊?”王禕說,“你們回去,讓大家排好隊出城接受改編。”
“好了!”三個人過去牽過自己的馬,翻身上馬,撥馬回去了。
看到三人走,寧德出來,說:“行啊!王將軍一塊肉三碗酒就換來了平涼衛。”
“嗬嗬!其實他們已經想投降了。”王禕說,“這一塊肉三碗酒不過是把事坐實了。”
守衛平涼衛的威武將軍,也是將周圍衛所城堡的士兵都集中在了平涼。這次出城投降的士兵有七千多人。
寧德他們從這裏選了兩千五百人帶走。
寧德他們繼續西進,遇到下一個地方是永昌衛(永昌縣)。這裏解決的很順利,守城的威武將軍自知不敵,讓守城官兵投降,他自己自盡了。寧德處理永昌衛這邊事的時候,向北派出一路人馬,帶著王禕,來到鎮番衛(民勤)。
鎮番衛(民勤)三麵是沙漠,扼守著長城。不論王禕他們如何勸降,守衛這裏的威武將軍,堅決不投降。沒辦法,窯崗民軍決定用重炮警告他們一下。
130重炮一共發射兩發炮彈,將土夯的城牆炸開了一個口子。可是守城威武將軍不為所動,他命令全體官兵,下決心決一死戰。可是這位將軍隻想到自己要為李自成盡忠了,沒想到士兵們想什麽。結果他被留用的原來大明朝屯兵,突然出手給殺死。然後士兵們獻城投降。這裏投降的士兵有五千多人。
窯崗民軍從這裏挑走了一千士兵,其他士兵都留在這裏做屯軍。
寧德他們還沒到山丹衛,路上就收到李魁的電報。寧德沒想到李魁他們那邊進展如此順利。他給李魁發電報祝賀了他,但是也勸李魁先不要動蒙古人。要他等這路人馬到了嘉峪關再看情況統一行動。李魁回電報,表示服從寧德的安排。
山丹衛(山丹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這裏的守軍也是十分頑固,大軍壓境,不論怎樣勸說都堅決不投降,開炮警告也無效。沒有辦法,寧德命令重炮將東城牆轟開一個豁口,用迫擊炮和機槍壓製,派士兵衝進城去。經過一天血戰,攻破山丹衛十六個城堡。所有城中加一起隻俘虜了三千多人,殺死的大順軍士兵有三千多人。守衛威武將軍也戰死在亂軍當中。
寧德進城後,看著死屍遍地,忍不住歎口氣對王禕說:“唉!這裏本來人就少,又死了這麽多。”
王禕也是眼色發紅,說:“這位將軍就是不開竅,也沒辦法。以後別處的人多時,再分配過來一些吧。這裏位置太重要了,北麵就是蒙古人。”
離開山丹衛進軍甘州甘肅鎮(張掖)前,寧德率大隊人馬進行了休整。因為前麵的甘肅鎮是河西地區防守的中心。甘肅鎮是明朝設的九邊之一。這裏就設有前後左中右五衛,山丹衛隻算是甘肅鎮的一衛。甘肅鎮還轄有鎮夷千戶所、高台千戶所。甘州五衛共有五十二座堡寨。高台所還有四十四個堡寨。現在這裏有一位大順軍的果毅將軍負責守衛。原來就有四萬多人馬在這裏駐守。估計加上逃到這裏的大順軍官兵最少有五萬人。
進軍前,寧德召開了師以上軍官會議。寧德指著地圖說:“前麵就是我們最主要的關口了。解決了甘州這裏,後麵的事就都好辦了。不過前麵的甘州是一位果毅將軍守著。他手裏有幾萬人馬,占有這麽多城堡。我估計一般人是不會投降的。可是我們在山丹衛這裏殺的人太多,讓我覺得非常可惜。大家看看我們前麵還有啥辦法能少死一些人?”
趙金利說:“我們打下山丹衛的城堡時發現,他們這裏的火器格外的多。後來我問一下,甘州那邊的火器更多。都是大明朝為了西邊防禦配置的,有大將軍炮、二將軍炮、三將軍炮、烏嘴銃、金剛腿、生鐵石榴炮、快搶。現在都讓大順軍得到了。我們在山丹衛這裏沒讓他們發揮出來。到了甘州,我們還要壓製住他們的火器。不然我們要吃一些虧。”
有人說:“以前,我們隻要用重炮開兩炮,守城的就會嚇得投降了。可是現在不動真格的都不行。我看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嚇唬一下他們?”
寧德趕緊止住說:“***那東西太可怕,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用。我還想把那東西留給蒙古人用呢。”
王禕悄悄的問趙金利:“***是啥東西?”
“有時間我再給仔細的說,那東西太可怕!”趙金利伏在王禕的耳朵上說。
王禕說:“我建議我們不用一個個城堡的攻打,那樣死的人太多。要是能逼著果毅將軍投降,其他的城堡就不用打了。”
“對!”寧德說,“我們就先打甘肅鎮。如果其他的城堡的守軍出來增援我們就在城外滅了他們。”
“不過有一點兒我們要注意。甘州那邊還有不少騎兵,他們不會用騎兵去守城。所以我們要防備他們在路上用騎兵衝擊我們。”王禕說,“我們大隊拖得距離太長,千萬別讓他們斷了我們的糧草。我們離蘭州越來越遠,運輸不方便。沒了糧草我們軍心自亂。”
“王將軍提醒的是,我們這次大隊糧草就留在山丹衛。等我們打下了甘州再讓後麵的糧草跟上就行了。”寧德非常欣賞王禕了。他考慮問題很全麵。
趙金利他們考慮問題,不是不全麵。他們是覺得這些事情不在話下。就是說有劫糧草的他們也不怕。他們對自己的武器和能力太自信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威武將軍鄭裕豐和李魁一頓酒喝得痛快,才發現自己還有那麽多想做沒做的事兒。聽見李魁這樣說,鄭裕豐放下手裏的酒瓶子,雙手抱拳說:“李將軍,我鄭裕豐也是個明事理的人,話說到這份上,我要是再糊塗就不是大丈夫了。就憑將軍今天如此待我,今後,我就唯將軍馬首是瞻。”
“好啊!王將軍。以後我們一起把這河湟地區建設好,為這裏的百姓做些實事。”李魁看到鄭裕豐如此爽快當然高興。
“可是李將軍,你看我已經是個廢人,實在是幫不上你啥忙了!”鄭裕豐神情有些暗淡。
“嗬嗬!你說的是你少了一條小腿嗎?”李魁說,“沒關係,以後到窯崗去,讓我們那裏的醫院給你安上一個假腿,你就還可以走路了。現在你到哪去,坐我的鋼簧馬車就行。”
“還能按上假腿?”鄭裕豐眼睛裏閃著光芒。
“當然,”李魁安慰他說,“我們窯崗還有一種輪椅,那些雙腿都炸沒了的,他們坐著輪椅用手搖著到處溜達,啥也不耽誤。以後你到窯崗看看就知道了。關於你的待遇,我會向窯崗做匯報。你放心,我們窯崗不會虧待有貢獻的人。”
和李魁喝一頓酒,讓鄭裕豐又對活著燃起了希望。可是他實在受身體虛弱,一瓶酒喝完就睡著了。
軍醫進來說:“他身體太弱了,不該喝這麽多酒。”
“我也知道,”李魁說,“可是不喝酒他不想活了,留著好身體也沒用。你們該換藥就換藥。隻要他想活了,傷也好得快。”
李魁出了房間,房外的將軍夫人,馬上就又要給李魁跪下。李魁趕緊扶起說:“以後,我們是一家人了,更不要這樣客氣。你們照顧好將軍。以後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
見將軍夫人色潮紅有些咳嗽,李魁對軍醫說:“軍醫你看夫人是不是和皇上的公主得了一樣病?”
軍醫過來看了看,說:“是肺不好,吃點兒磺胺吧。”
軍醫給將軍夫人拿出來了一些磺胺藥,告訴她怎麽吃。將軍夫人感動的直流淚,說:“我知道,得了我這樣的病活不多久。我活著就是怕我死了孩子們沒人管了。”
軍醫說:“現在不怕了,你手裏的藥是特效藥,吃幾天就好了。皇上的公主也是你這樣的病,也是吃了我們藥治好的。”
李魁回去後,整理了一下思路把這裏情況口述了一份電報,由參謀整理了一下,分別給寧德、陳玉峰和窯崗那邊發了電報。電報最後說,現在這裏當務之急是需要盡快的安撫民心,讓這裏的百姓了解我們。然後要麵對蒙古人的襲擾。請求窯崗派人在這裏設置票號和商號。因為這裏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地方。有條件的話,希望公司考慮疏通湟水、大通河到黃河的航道。如果航道開通了,這裏將會是一個富裕穩固的地方。
窯崗指揮中心。
張知木看完李魁發回來的電報,對閻興說:“二叔!平時覺得魁叔是個粗心的漢子。沒想到還真有大將之才啊!”
“嗬嗬!李魁就是個人粗心細的人。以前我們牛頭山下山做買賣都是李魁領人下山,很少吃虧。”閻興有些羨慕的說,“沒想到他也有機會施展一下自己。”
“嗬嗬!二叔。你現在是不是也有些坐不住了?”
“那當然了!”閻興說,“你放心我知道輕重,家裏的事兒也要有人做。”
看完電報的陸成祥說:“我馬上組織一個分號到西寧去。那裏過去可是不得了的地方,現在那裏是我們的,我們在那裏必須派一個好人過去。那裏的羊毛、羊皮、蟲草都是好東西。”
“還有好馬!”閻伯駒沒有忘了馬的事。
“不過,魁叔說的疏通那幾條河道的事兒我們要重視起來。”張知木說。
“關鍵是要看蘭州到包頭這段他們疏通的怎麽樣了。這段通了,我們的拖船能上去,就可以把清淤船開過去。然後再向上遊鑿通蘭州到湟水入口。再逆流而上疏通湟水、大通河。那麽河湟地區就可以和山西這邊連在一起了。”盧炳義很興奮,“我看這樣吧,我這次到了西安之後,轉道過去,到西寧去看看。”
“對,應該去。”陸成祥說,“我跟盧先生一起過去看看。”
“我看知木啊,你也去看看得啦!我們都去看看。”閻伯駒當然不想落下。
“恐怕我就沒時間了。”張知木說,“我到了西安,見到陳叔和歐陽鶴先生再說吧。”
寧德收到李魁這封電報的時候,已經率隊行進在前往山丹衛(山丹)路上。前麵他們離開莊浪衛之後,由王禕配合勸降了了古浪千戶所的守軍,對他們進行了改編,又留下了一些人馬駐守。
寧德帶領著大隊人馬,向西北方向到涼州衛(武威)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寧德和王禕分別寫信勸降,可是守衛這裏的威武將軍李平誓死不降。寧德知道這裏的位置很重要,他不想破壞這裏的城池,因為將來駐守的是他們,破壞的城池需要他們自己修。再說了寧德也是想少死點兒人。因為這一路上,寧德越來越覺得這裏地廣人稀,他是想能多留一些人盡量的多留一些吧。後來王禕說:“寧將軍,我再去到城下努努力,不行的話,我們也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該怎麽攻城就怎麽攻城吧!”
王禕的話提醒了寧德,“王將軍你到城下和他們威武將軍對話,如果能行最好,不行的話。我們就除掉他!”
“除掉他?”王禕沒明白。
“你去吧!到時候就知道了。”寧德說道。
王禕騎著馬帶著幾個人來到涼州衛(武威)東城門,親兵對城樓上的守軍喊到:“城上的聽著,我們威武將軍要和你們將軍說話!”
正好守城的威武將軍就在東門。他和王禕也認識,看到王禕在城下,大怒,喝到:“王禕你個匹夫,背叛了闖王爺,你還有臉到城下見我。”
罵的王禕很難看,不過王禕還是忍著氣說:“李將軍,我們也算老相識了。話不要說的這麽難聽,我今天來是不想讓弟兄們再流血了。闖王爺早就到了襄陽,我們在這裏都拚死也沒有任何用處。你就給弟兄們留條活路吧。要是我們死拚能有啥好結果我也不會做如此選擇。”
王平不為王禕的話所動,可是城上士兵們都明白了眼前的處境,有些騷動。王平一看這樣不行,伸手接過親兵遞上來的弓箭,搭弓就要射王禕。王禕知道王平的箭法奇準,可是這時候更不能跑。一跑背部必然中箭。沒等王平射箭呢,王禕就聽身後遠處“啪”的一聲槍響,就見王平突然仰頭向後倒去,身子倒在垛口下麵不見了。王禕沒明白怎麽回事兒,城上士兵的身影突然一下子都不見了。
雖然王禕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他知道一定與方才寧德說的是有關,他趕緊撥馬向回跑去。見王禕回來了,寧德哈哈一笑說:“我用望遠鏡看到了,你那位朋友想用弓箭射你。我就讓狙擊手把他打死了。”
“啊!”王禕一驚,“這麽遠就把他打死了?”
“嗬嗬!再遠點也沒事。”寧德說,“以後你就了解我們狙擊步槍的威力了。你看看,那家夥死了城裏會怎麽樣?”
“嗨!王平弓箭是有名的,可惜了。”王禕說,“我們等等城裏的事吧,估計王禕一死軍心必亂。他們投降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過了午時,城裏出來了三個大順軍軍官,來到陣前點名要見王禕將軍。
王禕出來一看,三個軍官中有一位他還認識。這三位軍官給王禕施禮說:“王將軍,我們將軍方才被你打死了。弟兄們讓我們出來問問你,我們該怎麽辦?”
“嗨!你們都看見了,哪是我打死王平的。是因為王平他氣盛,他用弓箭射我,後麵的弟兄們怕我吃虧開槍打的。”王禕說,“我之所以冒險去勸你們,是因為我知道闖王爺早就從商於古道到了襄陽,闖王爺都知道戰下去沒有用,我們又何必讓弟兄們流血呢。是想讓大家都有一個活路。”
“我們想問一下,我們降了話,窯崗人會怎麽對我們?”一位問道。
“別的不說,最少可以讓大家每日三餐都有幹的,都能吃飽,頓頓有肉湯。”王禕說。
“這是真的嗎?”有人不信了。
“對了,我們別在這說話了。我們剛剛開完飯,你們跟我過來到廚房看看就知道了。”王禕用手一指,“估計你們也有些日沒見葷腥了,過來跟我解解饞。”
三位互相望了一眼,咽了咽口水,跟著王禕來到後麵。他們看見後麵大鍋裏確實煮著肉湯。王禕對那些夥夫說:“來,切塊肉過來!”
王禕讓他們圍著一個台子坐下,給他們每人倒了一碗酒。三位坐在台前眼睛都望著酒碗。王禕笑著說:“嗬嗬,喝吧!看你們沒出息的樣。”
三個人都笑了,也就沒客氣端起碗來大大的喝了一口。一位喝完摸了一下嘴,說:“唉!這下子算是把饞勁兒壓下去了。”
“這不怪弟兄們!”王禕說,“我們大順軍裏麵人太多,吃的根本不夠。一日兩餐還是稀的多。也就是這樣,闖王爺才救了很多人。我雖然降了窯崗人,但是我還是要感謝闖王爺。”
“他們窯崗人每天都吃這些嗎?”一位問道。
“天天吃肉是不可能的,但是糧食管飽,每天都有肉湯。”王禕說,“你們看看窯崗的士兵是啥樣的臉色?要是士兵吃不飽吃不好,窯崗的大官都不讓。”
“他們的衣服也都是好料子的。”一位看著有些眼饞。
“你們要是降了,這邊會挑選一些年輕體壯的留在隊伍裏。那些老弱的留做屯兵。屯兵分給他們田地,三年內啥都不用交。原來的屯兵都繼續留用。”王禕說。
“我也想當屯兵,有地種還不交糧食。”一位說。
“沒出息!”王禕說,“你還要去跟那些老弱的去比?”
“嗬嗬!”三個人都不好意思的笑了。這時候夥夫端上來一盤子肉。三個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一直將一盤子肉吃完,一碗酒也喝完,三個人都站來了。一位問王禕:“王將軍,你說怎麽辦吧?我們再不回去,他們該著急了。”
“嗬嗬!你們還知道他們要著急啊?”王禕說,“你們回去,讓大家排好隊出城接受改編。”
“好了!”三個人過去牽過自己的馬,翻身上馬,撥馬回去了。
看到三人走,寧德出來,說:“行啊!王將軍一塊肉三碗酒就換來了平涼衛。”
“嗬嗬!其實他們已經想投降了。”王禕說,“這一塊肉三碗酒不過是把事坐實了。”
守衛平涼衛的威武將軍,也是將周圍衛所城堡的士兵都集中在了平涼。這次出城投降的士兵有七千多人。
寧德他們從這裏選了兩千五百人帶走。
寧德他們繼續西進,遇到下一個地方是永昌衛(永昌縣)。這裏解決的很順利,守城的威武將軍自知不敵,讓守城官兵投降,他自己自盡了。寧德處理永昌衛這邊事的時候,向北派出一路人馬,帶著王禕,來到鎮番衛(民勤)。
鎮番衛(民勤)三麵是沙漠,扼守著長城。不論王禕他們如何勸降,守衛這裏的威武將軍,堅決不投降。沒辦法,窯崗民軍決定用重炮警告他們一下。
130重炮一共發射兩發炮彈,將土夯的城牆炸開了一個口子。可是守城威武將軍不為所動,他命令全體官兵,下決心決一死戰。可是這位將軍隻想到自己要為李自成盡忠了,沒想到士兵們想什麽。結果他被留用的原來大明朝屯兵,突然出手給殺死。然後士兵們獻城投降。這裏投降的士兵有五千多人。
窯崗民軍從這裏挑走了一千士兵,其他士兵都留在這裏做屯軍。
寧德他們還沒到山丹衛,路上就收到李魁的電報。寧德沒想到李魁他們那邊進展如此順利。他給李魁發電報祝賀了他,但是也勸李魁先不要動蒙古人。要他等這路人馬到了嘉峪關再看情況統一行動。李魁回電報,表示服從寧德的安排。
山丹衛(山丹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這裏的守軍也是十分頑固,大軍壓境,不論怎樣勸說都堅決不投降,開炮警告也無效。沒有辦法,寧德命令重炮將東城牆轟開一個豁口,用迫擊炮和機槍壓製,派士兵衝進城去。經過一天血戰,攻破山丹衛十六個城堡。所有城中加一起隻俘虜了三千多人,殺死的大順軍士兵有三千多人。守衛威武將軍也戰死在亂軍當中。
寧德進城後,看著死屍遍地,忍不住歎口氣對王禕說:“唉!這裏本來人就少,又死了這麽多。”
王禕也是眼色發紅,說:“這位將軍就是不開竅,也沒辦法。以後別處的人多時,再分配過來一些吧。這裏位置太重要了,北麵就是蒙古人。”
離開山丹衛進軍甘州甘肅鎮(張掖)前,寧德率大隊人馬進行了休整。因為前麵的甘肅鎮是河西地區防守的中心。甘肅鎮是明朝設的九邊之一。這裏就設有前後左中右五衛,山丹衛隻算是甘肅鎮的一衛。甘肅鎮還轄有鎮夷千戶所、高台千戶所。甘州五衛共有五十二座堡寨。高台所還有四十四個堡寨。現在這裏有一位大順軍的果毅將軍負責守衛。原來就有四萬多人馬在這裏駐守。估計加上逃到這裏的大順軍官兵最少有五萬人。
進軍前,寧德召開了師以上軍官會議。寧德指著地圖說:“前麵就是我們最主要的關口了。解決了甘州這裏,後麵的事就都好辦了。不過前麵的甘州是一位果毅將軍守著。他手裏有幾萬人馬,占有這麽多城堡。我估計一般人是不會投降的。可是我們在山丹衛這裏殺的人太多,讓我覺得非常可惜。大家看看我們前麵還有啥辦法能少死一些人?”
趙金利說:“我們打下山丹衛的城堡時發現,他們這裏的火器格外的多。後來我問一下,甘州那邊的火器更多。都是大明朝為了西邊防禦配置的,有大將軍炮、二將軍炮、三將軍炮、烏嘴銃、金剛腿、生鐵石榴炮、快搶。現在都讓大順軍得到了。我們在山丹衛這裏沒讓他們發揮出來。到了甘州,我們還要壓製住他們的火器。不然我們要吃一些虧。”
有人說:“以前,我們隻要用重炮開兩炮,守城的就會嚇得投降了。可是現在不動真格的都不行。我看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嚇唬一下他們?”
寧德趕緊止住說:“***那東西太可怕,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用。我還想把那東西留給蒙古人用呢。”
王禕悄悄的問趙金利:“***是啥東西?”
“有時間我再給仔細的說,那東西太可怕!”趙金利伏在王禕的耳朵上說。
王禕說:“我建議我們不用一個個城堡的攻打,那樣死的人太多。要是能逼著果毅將軍投降,其他的城堡就不用打了。”
“對!”寧德說,“我們就先打甘肅鎮。如果其他的城堡的守軍出來增援我們就在城外滅了他們。”
“不過有一點兒我們要注意。甘州那邊還有不少騎兵,他們不會用騎兵去守城。所以我們要防備他們在路上用騎兵衝擊我們。”王禕說,“我們大隊拖得距離太長,千萬別讓他們斷了我們的糧草。我們離蘭州越來越遠,運輸不方便。沒了糧草我們軍心自亂。”
“王將軍提醒的是,我們這次大隊糧草就留在山丹衛。等我們打下了甘州再讓後麵的糧草跟上就行了。”寧德非常欣賞王禕了。他考慮問題很全麵。
趙金利他們考慮問題,不是不全麵。他們是覺得這些事情不在話下。就是說有劫糧草的他們也不怕。他們對自己的武器和能力太自信了。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