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接待蒙古王爺拖拉機出廠
張知木他們到窯崗一下船,李雲鶴就告訴他一個好消息,他們第一批拖拉機要出廠了。
張知木趕緊問:“這麽快!這次能出廠幾輛?”
“十輛。唐景窯先生他們派來了三十多人,一直在廠子裏麵一邊學開拖拉機一邊等著的。現在湊夠十輛,他們準備馬上開到他們工地上去。”李雲鶴很自得的說,“現在沒有形成生產線,都是一輛輛組裝的。我看先這樣,讓他們到工地上使用一段時間,多暴露點兒問題。然後我們在郊外建的廠子也該差不多了,那時候就可以批量生產。”
“怎麽樣,雲鶴!”張知木問,“你也看到了拖拉機這東西的潛力吧?”
“當然,一輛這東西幹活頂上幾十個人,而且效率還高。”李雲鶴說,“今後要是用的住,就趕緊生產能耕地的拖拉機。”
“還有啊!盡量減輕重量之後要能拖大炮,拖拉機上還要多按幾個座位,這樣我們的重炮兵機動起來可就方便多了。”張知木說。
“就是拖拉機行動不靈活,在市內害怕壓壞路麵也不敢用。”李雲鶴覺得遺憾。
“你們也可以搞橡膠軲轆的拖拉機,那樣使用起來就方便了。”張知木說。
“你說的還是汽車?”
“不是,比汽車簡單。”張知木說,“明天我參家完您的出廠儀式以後,給你說說四輪拖拉機的事。”
張知木來到指揮中心時,李岩已經等在這裏。
見張知木等人進來,李岩趕緊迎過來和大家握手。分開了快三個月,都覺得好像過了很久。
張知木握著李岩的手說:“辛苦你們啦!我就知道,你李公子出馬,就會馬到成功嗎?我們都沒想到鄂爾多斯的事兒解決的這麽利索。”
“哪裏哪裏!”李岩也客氣說,“和陝西那邊一場場血戰相比,我們那邊還算輕鬆。”
大家落座後,張知木問:“我們那些客人都住下了?”
“都住到窯崗賓館了。”李岩笑著說,“嗬嗬!他們一下火車就都發蒙了。剛開始是害怕,不知道到了窯崗我們會怎麽對待他們。出了站台,在馬車上他們可就是傻眼了。他們哪坐過玻璃嗎車啊!看著高樓大廈直眼暈。我一直把他們送到賓館樓上,讓服務員好好的教教他們怎麽住店。估計笑話也少不了。”
“哈哈!”指揮中心裏麵的人都大笑了起來。
“我看啊!我們還是盡量的穩住他們,有他們發號施令,我們管理鄂爾多斯草原就容易多了。”張知木說,“等我們把草原上的事兒都安排好了就好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麽多的官員一下子到草原去啊!”
“這件事兒,我離開鄂爾多斯的時候和周遇吉將軍商量了一下。周遇吉將軍有一個意見,想聽聽你的看法。”李岩說。
“哦!說說看。”張知木說,“周總兵大人一定有好主意。”
“是這樣,周總兵說他們一共有四萬多人,將近五萬人。按照窯崗的招兵標準,不可能都劃進窯崗民軍。特別是現在整個鄂爾多斯都是我們得了,他們在長城上的兩萬多人根本沒有必要。”劉雲說,“他想就把他們的兵員退伍安排到鄂爾多斯,既做幹部,又直接可以放牧,開荒種地。到時候我們給他們提供後勤支援就行。不然,他的兵退伍也想請我們幫著安排。”
“這可是太好了,”張知木說,“他們的軍隊要是成建製的開進鄂爾多斯,我們再安排一些移民進去,鄂爾多斯就穩固了。”
閻伯駒插話說:“這次我們在陝西捉到的李自成的俘虜就有三十多萬,也都安排過去得啦。”
“不不!那些俘虜我還不想動,”張知木說,“我們在陝西還有很多建設項目要考慮。”
大家聽張知木這麽說,都想聽聽張知木的打算。閻伯駒說:“知木啊!你就說說,你在陝西現在有啥打算?”
看見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張知木笑笑說:“我隻是有些想法,還沒來得及和大家商議。但是我覺得有兩件大事需要考慮。一個是,我想重新修通秦直道,那是秦朝時秦始皇修建的從包頭到鹹陽的一條直通道路。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現在的技術優勢將那條道擴寬修平,有可能的話都修成瀝青道路。有這樣的南北大通道不但北方邊關又多了一條後援通道,而且對整個陝西今後的發展都有好處。我們再在黃河大峽穀多建幾座橋,將道路和秦直道連通,那麽山西陝西就連成一體了。”
大家聽到張知木這話都直咋舌。
盧炳義說:“張總這個想法我第一個讚同。這關係到我們今後發展。有了這樣的路,我們在陝西做好多事都沒有障礙了。”
李雲鶴忍不住問道:“張總第二個想法是啥?”
大家知道張知木現在想法都是不得了的想法。
張知木說:“我這個想法盧先生估計也能理解。我想越過秦嶺將渭水和秦嶺南邊的嘉陵江、漢江通過水路連接起來。”
張知木的這個想法,讓大家更震驚。
李岩說:“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從汾河開船到黃河進渭水,再進嘉陵江,到漢水進長江了。”
盧炳義聽了張知木的話,忍不住吸了一口氣,他看見張知木不是說著玩,“張總這件事可是太困難了。前朝有人想從褒斜古道修通水路,但是費盡了人力物力,還因為水流過於湍急通不了。我也知道,以秦嶺為分水嶺,南北兩邊的幾條河的發源地離得非常近,可是他們在山上的落差的太多。”
“嗬嗬!”張知木說,“我們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辦法。現在就說開山吧,過去人們遇到打不動的石頭,隻好架著木材將石頭燒熱再澆水,讓石頭熱脹冷縮炸開。現在我們可以用衝擊鑽打眼,用**炸開。甚至我們可以用大量**進行定向爆破,將整座山掀開。”張知木心說,“你們哪知道後世有多少人對這件事兒進了研究呢。”
“將整座山掀開?”李雲鶴有些發懵。
“是的,假如我在一座山上打出來一個隧洞,將一百噸*****,裝進山裏麵,再把洞口堵上,然後起爆,會不會把山掀起來?”張知木問大家。
“一公斤*****就不得了,一百噸估計能把山炸碎了。”盧炳義說。
閻伯駒也忍不住說:“我說知木,你現在想的事兒有點太嚇人了!嗬嗬!”
大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他們都相信,張知木說的都是真的。
“我一直在想,我們這個技術必須掌握。等李威回來,我們可以在唐先生他們的水庫工地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定向爆破實驗。那樣會極大的提高施工效率。”張知木說。
李岩說:“張總,你那些宏偉理想我們慢慢的研究。今天晚上你是不是請我們的客人們吃頓飯啊?”
“一定要請!”張知木說。
“我看這樣吧!”李岩說“以免出太多的笑話,我們就在托裏王子他們的飯店請他們吃一頓飯得啦。這樣他們還能習慣一些。”
“還是李公子想的周到。”張知木很讚同李岩的安排。
晚上,華燈初放。張知木等人就等在飯店門前迎接客人了。
一會功夫,一大串馬車將蒙古王爺和他千戶們送來了。
李岩在門前親自為雙放進了介紹,張知木身邊有窯崗的翻譯,給雙方做了翻譯。
雙方客氣一下之後,一起上樓就坐。
蒙古王爺和千戶們有些發懵,沒想到窯崗的最大領導請他們吃飯還會親自迎接他們。這樣他們有些受寵若驚。
這個飯店雖然是按蒙古風格建的,但是和草原上的建築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設施非常講究。王爺心想,“窯崗人一個飯店都比我的王府建的氣派,難怪我們打不過窯崗人。看來那個托裏王子在窯崗人這得了太多的好處,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在這建一座這麽好的飯店。”王爺心裏麵難免有些嫉妒。
大家坐下之後,菜就一個個的上來了。
差不多了,張知木端著酒盞說話了:“我帶表窯崗人,歡迎各位的到來。今天我們按照蒙古族的習慣,特意選了一個蒙古飯店招待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翻譯翻譯完之後,王爺帶頭,都說:“非常感謝,喜歡!”
“今天,我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我希望今後我們之間就永遠沒有戰爭。”張知木說,“其實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太陽下麵,各民族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多好。何必要互相殺戮呢?我想今天把大家從草原上請到這裏你們一定不高興。可是你們當初想過我們高不高興了嗎?我們修建了一道道長城,可是你們還是越過長城過來搶掠。你們不應該為你們的作為付出代價嗎?”
張知木的話,說得這些人都低著頭不說話了。
看一眼他們,張知木把話頭又轉回來,說:“當然,我們今天招待大家,就是希望我們把過去不愉快的事兒都翻過去。希望我們今後能夠和平相處。我提議,為了我們今後和平相處喝這一盞酒!”
大家一起喝了完酒,王爺也是喝的啥滋味都有了。張知木方才的一番話該說的都說了,王爺此時隻能裝糊塗,說:“張東家,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今天喝酒的這家酒樓就是土默特人的。你說我們今後和平相處了,是不是我們也能和土默特人一樣,和你們都是朋友了?”
張知木回答說:“土默特人,尤其是托裏王子是我們的老朋友,他們有困難我們會幫助。所以他們的不少子弟都在我們這裏讀書,也是因此,他們才在這裏開了一個酒樓。至於說我們,我剛剛還是敵人,我們也希望和你們成為真正的朋友,可是這需要一個相處的過程。但是我可以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在窯崗遵守我們的規矩,按照我們協議做事,我們一定會信守和你們達成的協議。另外,你們的住處,我們正在搶工修建。你們有啥要求可以到工地去看看,向他們提出來。”
該說的話說完了,下麵就開始喝酒了。蒙古人有一個好處,不管有啥愁事,喝上酒就都不想了,而且是不喝醉不算完。張知木和李岩都陪不起,他們慢慢的都借口走了。可是剩下蒙古人自己也要喝個夠。後來是窯崗人用車將一個個醉醺醺他們送回去的。
出門的時候,李岩有些疑惑了,“張總你說,我們漢人怎麽會被這些人欺負了幾千年呢?”
“嗬嗬!他們也不完全是這樣吧?”張知木也覺得很怪,“如果他們都是這樣,那我們一定是出了大問題。問題要比他們嚴重得多,就像他們一樣,自己並不覺得。”
“哎呀!張總,和你說話就是痛快,你一下子說到點子上了。我們的確一定出了問題,隻是我們自己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李岩很佩服張知木看問題的敏銳深刻。
窯崗第一批十台拖拉機出廠是一件很轟動的大事兒。張知木等在窯崗的領導們都到場了。唐景窯也從忙碌的工地來到現場,報社和電台的記者們也都到了。現在窯崗的記者可是一個非常熱門兒職業,記者隊伍也擴大了很多。好多讀書的孩子的理想就是長大了要當一名記者。
李雲鶴他們將十台拖拉機的出廠儀式搞得也很熱烈,張知木親自剪彩之後,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十台拖拉機在眾人麵前轟轟的開出廠門,直接奔唐景窯他們的工地。當然後麵還跟唐景窯他們的馬車。唐景窯要跟著拖拉機回工地,後麵的馬車還有跟著的技術保障人員。因為雖然拖拉機經過了反複的試驗,但他們還是害怕這些大家夥壞在路上。另外還要給它們帶上他們要喝的柴油。
陸成祥看著這些推土的拖拉機嘩啦啦的走了,對李雲鶴:“你們趕緊造一些張總說的那種能耕地的拖拉機!我們開荒等著用啊。”
李雲鶴開玩笑說:“我說陸總,要是沒有我們的拖拉機你們還不能開荒了嗎?”
“你個臭小子,現在還拿了一把。”陸成祥和李雲鶴關係很好,“你小子趕快給我弄十台能耕地的拖拉機。我們現在有大片的土地要開墾。有這家夥,一台比十頭牛都厲害。”
張知木也過來,說:“雲鶴,趕緊擴大生產。到處都能用這東西。不過先給陸先生他們弄十台耕地用的。”
“好好!”李雲鶴答應說,“不過唐先生臨走的時候,一再讓我快點兒給他們再弄一些拖拉機。我們現在顧不過來了。我們外麵的廠子還沒建完。我把新生產的車床等加工設備,都留給這個拖拉機廠了。”
李岩插言說:“我們應該擴大機床廠的規模了。好多廠子都需要機床。”
“機床廠和拖拉機廠同時在擴建,”李雲鶴說,“現在的廠子生產完全飽和了。我準備把紡織機械廠分離出來專門做一個廠子。搞一些既可以電力驅動的,也可柴油驅動的紡織機。這柴油驅動的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織布。”
陸成祥在旁邊歎口氣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棉花和生絲都不夠用。棉花還強一點。生絲由於我們的大量購買,價格漲得太多了。這樣我們還是隻能開工一半兒。”
張知木突然問李雲鶴:“雲鶴,你漏過粉條嗎?”
“漏過啊!”李雲鶴不解,“你怎麽突然問這事兒?”
“別問為啥,”張知木看著李雲鶴,“說說漏粉條的過程。”
“那還不容易,”李雲鶴說,“把土豆粉調成漿糊,然後通過一個漏勺,漏出來細條直接下到滾開的鍋裏,將細條煮熟就成條了。然後撈出來晾曬就行了。”
“清風子師傅他們搞出來的醋酸纖維,用處非常大。你看我們現在的眼鏡腿、照相膠片等等用到這東西。”張知木解釋說,“如果我們把醋酸纖維也用溶液調成漿糊狀,通過一個很細的漏鬥用一個螺旋泵壓出來,然後用熱風直接吹幹,趁著有彈性將細絲拉成蠶絲一樣的細絲,那麽就可以直接紡織最好的人造絲布了。”
張知木說完,大家都愣在那了。最後還是李雲鶴先說:“我的天呐!你是怎麽想出來的這個主意。”
“這能行嗎?”陸成祥有些懷疑,不過更激動,“要是能這樣的話,我們的棉布就能當絲綢賣了。”
“一定能行,不過這件事兒還要請清風子他們幫忙。”張知木說,“等陸琪他們造完大橋,請他回來參加這件事兒。我告訴你們,也許這人造絲織出來的絲綢,比真絲織出來的還要好。”
“不能等陸琪了,我馬上組織人幹這事兒。”李雲鶴說,“等陸琪建完大橋要啥時候?”
“我的天呐!”陸成祥激動的說,“那樣的話,我們又要發財了。”
李岩忍不住開玩笑說:“嗬嗬!陸總啊,你手裏的發大財的事兒還少嗎?哪件事兒不是發大財的?”
“那是那是!”陸成祥說,“不過,我們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就說我們陝西這一仗,花的銀子就流水一樣。如果沒有那些發財的事兒,我敢說前線需要啥,我們就給啥?”
閻伯駒打趣說:“嗬嗬!都說老陸是陸小摳,沒有那些發大財的事兒。他敢誇這個口?”
“嗬嗬!”陸成祥笑著說,“話到你嘴裏就變味兒。你說我們陝西馬上又要三年不收稅,還要建設,這都需要大把的銀子。我不摳點行嗎?好在我們山西今年能收點銀子了。”
張知木說:“今年收的銀子也要留給地方用。”
“起碼的我們能少補貼點兒了。”陸成祥腦子一直在算賬。
盧炳義說:“張總,我們要擴建的秦直道,要花不少銀子啊!”
沒等張知木說,陸成祥一笑說:“那點銀子不算事兒,用不了多少。”
陸成祥的話著實讓大家一驚,陸成祥從來都是一提花銀子臉就長的,今天底氣這麽足很少見。
不過,張知木心裏清楚,陸成祥是剛剛清點完李自成和鄂爾多斯王府的財寶,一定是發了大財。
閻伯駒首先發話了,“老陸說說這回發了多少財?”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張知木他們到窯崗一下船,李雲鶴就告訴他一個好消息,他們第一批拖拉機要出廠了。
張知木趕緊問:“這麽快!這次能出廠幾輛?”
“十輛。唐景窯先生他們派來了三十多人,一直在廠子裏麵一邊學開拖拉機一邊等著的。現在湊夠十輛,他們準備馬上開到他們工地上去。”李雲鶴很自得的說,“現在沒有形成生產線,都是一輛輛組裝的。我看先這樣,讓他們到工地上使用一段時間,多暴露點兒問題。然後我們在郊外建的廠子也該差不多了,那時候就可以批量生產。”
“怎麽樣,雲鶴!”張知木問,“你也看到了拖拉機這東西的潛力吧?”
“當然,一輛這東西幹活頂上幾十個人,而且效率還高。”李雲鶴說,“今後要是用的住,就趕緊生產能耕地的拖拉機。”
“還有啊!盡量減輕重量之後要能拖大炮,拖拉機上還要多按幾個座位,這樣我們的重炮兵機動起來可就方便多了。”張知木說。
“就是拖拉機行動不靈活,在市內害怕壓壞路麵也不敢用。”李雲鶴覺得遺憾。
“你們也可以搞橡膠軲轆的拖拉機,那樣使用起來就方便了。”張知木說。
“你說的還是汽車?”
“不是,比汽車簡單。”張知木說,“明天我參家完您的出廠儀式以後,給你說說四輪拖拉機的事。”
張知木來到指揮中心時,李岩已經等在這裏。
見張知木等人進來,李岩趕緊迎過來和大家握手。分開了快三個月,都覺得好像過了很久。
張知木握著李岩的手說:“辛苦你們啦!我就知道,你李公子出馬,就會馬到成功嗎?我們都沒想到鄂爾多斯的事兒解決的這麽利索。”
“哪裏哪裏!”李岩也客氣說,“和陝西那邊一場場血戰相比,我們那邊還算輕鬆。”
大家落座後,張知木問:“我們那些客人都住下了?”
“都住到窯崗賓館了。”李岩笑著說,“嗬嗬!他們一下火車就都發蒙了。剛開始是害怕,不知道到了窯崗我們會怎麽對待他們。出了站台,在馬車上他們可就是傻眼了。他們哪坐過玻璃嗎車啊!看著高樓大廈直眼暈。我一直把他們送到賓館樓上,讓服務員好好的教教他們怎麽住店。估計笑話也少不了。”
“哈哈!”指揮中心裏麵的人都大笑了起來。
“我看啊!我們還是盡量的穩住他們,有他們發號施令,我們管理鄂爾多斯草原就容易多了。”張知木說,“等我們把草原上的事兒都安排好了就好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那麽多的官員一下子到草原去啊!”
“這件事兒,我離開鄂爾多斯的時候和周遇吉將軍商量了一下。周遇吉將軍有一個意見,想聽聽你的看法。”李岩說。
“哦!說說看。”張知木說,“周總兵大人一定有好主意。”
“是這樣,周總兵說他們一共有四萬多人,將近五萬人。按照窯崗的招兵標準,不可能都劃進窯崗民軍。特別是現在整個鄂爾多斯都是我們得了,他們在長城上的兩萬多人根本沒有必要。”劉雲說,“他想就把他們的兵員退伍安排到鄂爾多斯,既做幹部,又直接可以放牧,開荒種地。到時候我們給他們提供後勤支援就行。不然,他的兵退伍也想請我們幫著安排。”
“這可是太好了,”張知木說,“他們的軍隊要是成建製的開進鄂爾多斯,我們再安排一些移民進去,鄂爾多斯就穩固了。”
閻伯駒插話說:“這次我們在陝西捉到的李自成的俘虜就有三十多萬,也都安排過去得啦。”
“不不!那些俘虜我還不想動,”張知木說,“我們在陝西還有很多建設項目要考慮。”
大家聽張知木這麽說,都想聽聽張知木的打算。閻伯駒說:“知木啊!你就說說,你在陝西現在有啥打算?”
看見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張知木笑笑說:“我隻是有些想法,還沒來得及和大家商議。但是我覺得有兩件大事需要考慮。一個是,我想重新修通秦直道,那是秦朝時秦始皇修建的從包頭到鹹陽的一條直通道路。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現在的技術優勢將那條道擴寬修平,有可能的話都修成瀝青道路。有這樣的南北大通道不但北方邊關又多了一條後援通道,而且對整個陝西今後的發展都有好處。我們再在黃河大峽穀多建幾座橋,將道路和秦直道連通,那麽山西陝西就連成一體了。”
大家聽到張知木這話都直咋舌。
盧炳義說:“張總這個想法我第一個讚同。這關係到我們今後發展。有了這樣的路,我們在陝西做好多事都沒有障礙了。”
李雲鶴忍不住問道:“張總第二個想法是啥?”
大家知道張知木現在想法都是不得了的想法。
張知木說:“我這個想法盧先生估計也能理解。我想越過秦嶺將渭水和秦嶺南邊的嘉陵江、漢江通過水路連接起來。”
張知木的這個想法,讓大家更震驚。
李岩說:“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從汾河開船到黃河進渭水,再進嘉陵江,到漢水進長江了。”
盧炳義聽了張知木的話,忍不住吸了一口氣,他看見張知木不是說著玩,“張總這件事可是太困難了。前朝有人想從褒斜古道修通水路,但是費盡了人力物力,還因為水流過於湍急通不了。我也知道,以秦嶺為分水嶺,南北兩邊的幾條河的發源地離得非常近,可是他們在山上的落差的太多。”
“嗬嗬!”張知木說,“我們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辦法。現在就說開山吧,過去人們遇到打不動的石頭,隻好架著木材將石頭燒熱再澆水,讓石頭熱脹冷縮炸開。現在我們可以用衝擊鑽打眼,用**炸開。甚至我們可以用大量**進行定向爆破,將整座山掀開。”張知木心說,“你們哪知道後世有多少人對這件事兒進了研究呢。”
“將整座山掀開?”李雲鶴有些發懵。
“是的,假如我在一座山上打出來一個隧洞,將一百噸*****,裝進山裏麵,再把洞口堵上,然後起爆,會不會把山掀起來?”張知木問大家。
“一公斤*****就不得了,一百噸估計能把山炸碎了。”盧炳義說。
閻伯駒也忍不住說:“我說知木,你現在想的事兒有點太嚇人了!嗬嗬!”
大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不過他們都相信,張知木說的都是真的。
“我一直在想,我們這個技術必須掌握。等李威回來,我們可以在唐先生他們的水庫工地進行一些小規模的定向爆破實驗。那樣會極大的提高施工效率。”張知木說。
李岩說:“張總,你那些宏偉理想我們慢慢的研究。今天晚上你是不是請我們的客人們吃頓飯啊?”
“一定要請!”張知木說。
“我看這樣吧!”李岩說“以免出太多的笑話,我們就在托裏王子他們的飯店請他們吃一頓飯得啦。這樣他們還能習慣一些。”
“還是李公子想的周到。”張知木很讚同李岩的安排。
晚上,華燈初放。張知木等人就等在飯店門前迎接客人了。
一會功夫,一大串馬車將蒙古王爺和他千戶們送來了。
李岩在門前親自為雙放進了介紹,張知木身邊有窯崗的翻譯,給雙方做了翻譯。
雙方客氣一下之後,一起上樓就坐。
蒙古王爺和千戶們有些發懵,沒想到窯崗的最大領導請他們吃飯還會親自迎接他們。這樣他們有些受寵若驚。
這個飯店雖然是按蒙古風格建的,但是和草原上的建築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設施非常講究。王爺心想,“窯崗人一個飯店都比我的王府建的氣派,難怪我們打不過窯崗人。看來那個托裏王子在窯崗人這得了太多的好處,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在這建一座這麽好的飯店。”王爺心裏麵難免有些嫉妒。
大家坐下之後,菜就一個個的上來了。
差不多了,張知木端著酒盞說話了:“我帶表窯崗人,歡迎各位的到來。今天我們按照蒙古族的習慣,特意選了一個蒙古飯店招待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翻譯翻譯完之後,王爺帶頭,都說:“非常感謝,喜歡!”
“今天,我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我希望今後我們之間就永遠沒有戰爭。”張知木說,“其實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太陽下麵,各民族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多好。何必要互相殺戮呢?我想今天把大家從草原上請到這裏你們一定不高興。可是你們當初想過我們高不高興了嗎?我們修建了一道道長城,可是你們還是越過長城過來搶掠。你們不應該為你們的作為付出代價嗎?”
張知木的話,說得這些人都低著頭不說話了。
看一眼他們,張知木把話頭又轉回來,說:“當然,我們今天招待大家,就是希望我們把過去不愉快的事兒都翻過去。希望我們今後能夠和平相處。我提議,為了我們今後和平相處喝這一盞酒!”
大家一起喝了完酒,王爺也是喝的啥滋味都有了。張知木方才的一番話該說的都說了,王爺此時隻能裝糊塗,說:“張東家,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們今天喝酒的這家酒樓就是土默特人的。你說我們今後和平相處了,是不是我們也能和土默特人一樣,和你們都是朋友了?”
張知木回答說:“土默特人,尤其是托裏王子是我們的老朋友,他們有困難我們會幫助。所以他們的不少子弟都在我們這裏讀書,也是因此,他們才在這裏開了一個酒樓。至於說我們,我剛剛還是敵人,我們也希望和你們成為真正的朋友,可是這需要一個相處的過程。但是我可以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在窯崗遵守我們的規矩,按照我們協議做事,我們一定會信守和你們達成的協議。另外,你們的住處,我們正在搶工修建。你們有啥要求可以到工地去看看,向他們提出來。”
該說的話說完了,下麵就開始喝酒了。蒙古人有一個好處,不管有啥愁事,喝上酒就都不想了,而且是不喝醉不算完。張知木和李岩都陪不起,他們慢慢的都借口走了。可是剩下蒙古人自己也要喝個夠。後來是窯崗人用車將一個個醉醺醺他們送回去的。
出門的時候,李岩有些疑惑了,“張總你說,我們漢人怎麽會被這些人欺負了幾千年呢?”
“嗬嗬!他們也不完全是這樣吧?”張知木也覺得很怪,“如果他們都是這樣,那我們一定是出了大問題。問題要比他們嚴重得多,就像他們一樣,自己並不覺得。”
“哎呀!張總,和你說話就是痛快,你一下子說到點子上了。我們的確一定出了問題,隻是我們自己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李岩很佩服張知木看問題的敏銳深刻。
窯崗第一批十台拖拉機出廠是一件很轟動的大事兒。張知木等在窯崗的領導們都到場了。唐景窯也從忙碌的工地來到現場,報社和電台的記者們也都到了。現在窯崗的記者可是一個非常熱門兒職業,記者隊伍也擴大了很多。好多讀書的孩子的理想就是長大了要當一名記者。
李雲鶴他們將十台拖拉機的出廠儀式搞得也很熱烈,張知木親自剪彩之後,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十台拖拉機在眾人麵前轟轟的開出廠門,直接奔唐景窯他們的工地。當然後麵還跟唐景窯他們的馬車。唐景窯要跟著拖拉機回工地,後麵的馬車還有跟著的技術保障人員。因為雖然拖拉機經過了反複的試驗,但他們還是害怕這些大家夥壞在路上。另外還要給它們帶上他們要喝的柴油。
陸成祥看著這些推土的拖拉機嘩啦啦的走了,對李雲鶴:“你們趕緊造一些張總說的那種能耕地的拖拉機!我們開荒等著用啊。”
李雲鶴開玩笑說:“我說陸總,要是沒有我們的拖拉機你們還不能開荒了嗎?”
“你個臭小子,現在還拿了一把。”陸成祥和李雲鶴關係很好,“你小子趕快給我弄十台能耕地的拖拉機。我們現在有大片的土地要開墾。有這家夥,一台比十頭牛都厲害。”
張知木也過來,說:“雲鶴,趕緊擴大生產。到處都能用這東西。不過先給陸先生他們弄十台耕地用的。”
“好好!”李雲鶴答應說,“不過唐先生臨走的時候,一再讓我快點兒給他們再弄一些拖拉機。我們現在顧不過來了。我們外麵的廠子還沒建完。我把新生產的車床等加工設備,都留給這個拖拉機廠了。”
李岩插言說:“我們應該擴大機床廠的規模了。好多廠子都需要機床。”
“機床廠和拖拉機廠同時在擴建,”李雲鶴說,“現在的廠子生產完全飽和了。我準備把紡織機械廠分離出來專門做一個廠子。搞一些既可以電力驅動的,也可柴油驅動的紡織機。這柴油驅動的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織布。”
陸成祥在旁邊歎口氣說:“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棉花和生絲都不夠用。棉花還強一點。生絲由於我們的大量購買,價格漲得太多了。這樣我們還是隻能開工一半兒。”
張知木突然問李雲鶴:“雲鶴,你漏過粉條嗎?”
“漏過啊!”李雲鶴不解,“你怎麽突然問這事兒?”
“別問為啥,”張知木看著李雲鶴,“說說漏粉條的過程。”
“那還不容易,”李雲鶴說,“把土豆粉調成漿糊,然後通過一個漏勺,漏出來細條直接下到滾開的鍋裏,將細條煮熟就成條了。然後撈出來晾曬就行了。”
“清風子師傅他們搞出來的醋酸纖維,用處非常大。你看我們現在的眼鏡腿、照相膠片等等用到這東西。”張知木解釋說,“如果我們把醋酸纖維也用溶液調成漿糊狀,通過一個很細的漏鬥用一個螺旋泵壓出來,然後用熱風直接吹幹,趁著有彈性將細絲拉成蠶絲一樣的細絲,那麽就可以直接紡織最好的人造絲布了。”
張知木說完,大家都愣在那了。最後還是李雲鶴先說:“我的天呐!你是怎麽想出來的這個主意。”
“這能行嗎?”陸成祥有些懷疑,不過更激動,“要是能這樣的話,我們的棉布就能當絲綢賣了。”
“一定能行,不過這件事兒還要請清風子他們幫忙。”張知木說,“等陸琪他們造完大橋,請他回來參加這件事兒。我告訴你們,也許這人造絲織出來的絲綢,比真絲織出來的還要好。”
“不能等陸琪了,我馬上組織人幹這事兒。”李雲鶴說,“等陸琪建完大橋要啥時候?”
“我的天呐!”陸成祥激動的說,“那樣的話,我們又要發財了。”
李岩忍不住開玩笑說:“嗬嗬!陸總啊,你手裏的發大財的事兒還少嗎?哪件事兒不是發大財的?”
“那是那是!”陸成祥說,“不過,我們花銀子的地方太多了。就說我們陝西這一仗,花的銀子就流水一樣。如果沒有那些發財的事兒,我敢說前線需要啥,我們就給啥?”
閻伯駒打趣說:“嗬嗬!都說老陸是陸小摳,沒有那些發大財的事兒。他敢誇這個口?”
“嗬嗬!”陸成祥笑著說,“話到你嘴裏就變味兒。你說我們陝西馬上又要三年不收稅,還要建設,這都需要大把的銀子。我不摳點行嗎?好在我們山西今年能收點銀子了。”
張知木說:“今年收的銀子也要留給地方用。”
“起碼的我們能少補貼點兒了。”陸成祥腦子一直在算賬。
盧炳義說:“張總,我們要擴建的秦直道,要花不少銀子啊!”
沒等張知木說,陸成祥一笑說:“那點銀子不算事兒,用不了多少。”
陸成祥的話著實讓大家一驚,陸成祥從來都是一提花銀子臉就長的,今天底氣這麽足很少見。
不過,張知木心裏清楚,陸成祥是剛剛清點完李自成和鄂爾多斯王府的財寶,一定是發了大財。
閻伯駒首先發話了,“老陸說說這回發了多少財?”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