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奪回寶藏平涼獻城
這些大順軍都是驚弓之鳥,他們發現有人圍上來的時候,就開始四散逃跑了。可是人哪裏有子彈快,那些不聽勸告逃跑的大順軍士兵一個個被李菁的人給開槍點名了。最後還剩一百多人不敢動了,一個個蹲在地上直感到太冤,他們還沒來得及開箱看看這些寶貝都是些啥東西,就被人給搶去了。
李菁他們來到近前才覺得運氣簡直太好了。要是早來一點兒,這又髒又累的活,都得他們自己幹;要是再晚來一點兒,後果就不好說了。
不過李菁他們來到藏寶的洞口,打開手電,來到洞裏一看,看見還有不少東西沒有搬出來呢。李菁他們趕緊又指揮大家向外麵搬動東西。可是搬來搬去,機靈的李菁發現,搬出來的東西有些不一樣了。因為李自成送來的箱子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大小有差別,風格也都是一樣。後麵運出來的箱子明顯的不一樣,是各種各樣的都有。
李菁悄悄的問了問那兩個前來偵查的士兵,這是怎麽回事?可是他們兩個也說不清。向馬車上裝箱子的時候,一個偵查來的特種兵說:“頭!我想起來了。他們運來的箱子沒有這麽多,我看這裏有他們原來就放在這裏的箱子。你看看箱子上的塵土就不一樣,那些新運來的箱子上沒有這麽些塵土。”
李菁一拍腦袋也明白了,這裏原來就是李自成他們的藏寶洞。原來這裏就放了很多東西,那各種各樣的箱子就是他們原來搶掠來的東西。那些製式一樣的箱子是他們的國庫裏麵的東西。
李菁讓人進到洞裏麵再仔細的尋找,再也沒發現有啥東西,就讓人將洞口封上了。
然後帶著大隊人馬,押著寶貝們,向回走去。回到西安沒有進城,他們直接沿著渭水向渭南走去。用向渭南運送物質的駁船,將寶物直接運回到淩水碼頭。李菁的特種兵一路押運。到了淩水碼頭,陸成祥已經親自迎在淩水碼頭。陸成祥看著寶貝們換上通往窯崗的小船,運回到窯崗去了。
李菁一口氣給劉雲講完了取寶貝的經過,心有餘悸的說:“我有兩次心裏有點兒害怕了。一次上次張總遇刺的時候,再一次就是聽說有人在我們前麵去取寶貝的時候。”
劉雲聽完了李菁講的故事,也覺得有些蕩氣回腸,說:“你小子運氣一向不錯。難怪師叔和張總都喜歡你。”
“哎呀!哪有你運氣好啊,你現在是兵馬大元帥,帶領一路人馬橫掃陝北,多刺激?”李菁還是羨慕劉雲能獨領一路人馬。
“行啦!我們都知足吧。你我不過是一個給人賣命保鏢的,混到現在再不滿足要遭報應的。”不管李菁是啥身份,劉雲對這個師弟說話可不客氣。
他們兄弟兩人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可是奇怪的是,他們都沒有談到打仗的事兒。在他們眼裏打仗已經沒啥可說的了。
不過他們免不了的要談到李威。
劉雲笑著說:“李威這個倒黴蛋,跟著你在一起,好事兒都讓你占。要不是你去取啥寶貝,恐怕李威現在一點活都攤不上。”
“嗬嗬!不會的,我不去,師叔也會給他找點兒事兒。”李菁很得意說,“打平涼,師叔還需要我做前鋒的。不過李威他們過去打的鞏昌、洮州、臨洮、岷州,都沒啥咬頭。最多是在洮州開了幾炮就進城了,估計李威的氣壞了。嗬嗬!”
“他們早到蘭州了吧?”劉雲問。
“嗬嗬!寧德將軍剛打下蘭州沒過兩天他們就到了。”李菁忍不住要笑。
“嗬嗬!李威這個倒黴蛋,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劉雲也忍不住笑了。
劉雲再次回到鹹陽,交代了一下,就回到西安接管渭水這裏的防務。
歐陽鶴親自安排對李自成皇宮裏麵的,願意到襄陽去找李自成的嬪妃們做了安排。這段時間,宮裏麵的除了不許進出之外,一切用度都由窯崗人負責。不許外人進宮。
那位李自成的禦史李文沒有跟李自成一起走,他對李自成說:“李岩既然讓我給皇上你送信。李岩向您保證會善待你的家人故交,我就應該留下來,見到李岩,讓李岩信守承諾。”
“你還是跟我走吧!一旦他們不守承諾,你就危險了。”李自成也舍不得李文這樣的人。
“皇上,我意已決。如果他們不守承諾,死的不是我一個人。我也該跟他們一起死。”李文很堅決。
李自成也沒辦法,抹著淚送走了李文。
由於李岩沒有來到西安,這個寧種李文求見歐陽鶴,說明了希望窯崗人信守承諾的意思。
歐陽鶴也很欽佩李文這樣的人,向他保證說:“我們窯崗人說話一向算話。你沒看見,我們進城第一件事兒就是將皇宮保護了起來。現在皇宮裏麵用度都是我們供給的。我們正在修建商於古道,那裏道路通了。我們會立刻將皇宮裏麵的貴人們送出商於古道。我們決不食言。如果李先生不信,你可以隨時進皇宮去看看。”
這樣李文是一個可以隨時進皇宮的人了。
歐陽鶴在啟程前,將李文請來,跟他說:“李先生,商於古道現在已經修通了。我們馬上就要安排車輛將皇宮裏麵的人都送走。你們還有哪些李自成的故舊,想走的就一起吧。路上也有一個照應。”
李文感動的千恩萬謝,立刻回去將那些要走的李自成故舊組織了起來。
歐陽鶴派人一直將他們送進商於古道。給他們配了一個長長的車隊。還給皇妃們配上了玻璃馬車。給他們帶足了路上吃的和草料。
處理完這事兒,歐陽鶴對陳玉峰說:“張總是想給我們有一天和李自成見麵留點兒念想啊!”
“知木看事情要遠一些啊!”陳玉峰忍不住讚歎說。
將這裏的事情交給了劉雲,陳玉峰和歐陽鶴帶著李菁,前敵指揮中心和大隊人馬,就開始過渭水,向平涼府進發了。
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不過柳成潢奔固原的時候,已經清掃了平涼不少地方。原來駐守平涼的兵馬一部分跑了,一部分都逃到固原去了。這裏隻有五千多人心惶惶的兵馬。他們得到固原已經被打下來之後,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實平涼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遊,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駐守固原的果毅將軍清楚,不能分兵把守各處,隻能集中兵力固守固原,因而留在平涼的兵馬就有限了。陳玉峰和歐陽鶴了解了這個情況之後,就沒有讓柳成潢和李魁再回兵攻打平涼,他們準備路過平涼的時候,一並解決了。
李菁帶著先鋒人馬來到平涼府,將城圍上後,用大喇叭進行了耐心的宣傳,將李自成從商於古道走後,陝西全境的形勢進行了耐心的介紹,並將勸降信射進城去。結果,下午城內的大順軍官兵們都投降了。這些大順軍官兵們終於得到解脫。
兵不血刃解決了平涼的消息,讓張知木和指揮中心裏麵的閻伯駒、盧炳義等人都很高興。張知木給範總編打電話通知他,立刻將好消息播出去。
閻伯駒突然問:“我說,我們那位陸大財神哪去了,怎麽幾天沒見了?”
“嗬嗬!李菁他們將李自成的家當都弄回來,陸先生能不親自清點嗎?”張知木說,“我們家玉坤都說點的有點頭疼呢。”
“嗬嗬!就象陸先生說的,這一仗,我們打的可能不虧了。從各地戰果看,他們繳獲的金銀財寶不多。可是能得到李自成的家底兒,我看少不了。李自成捉去的王爺就有多少?好東西他不知道劃拉了多少?”盧炳義說。
“哼哼!治理陝西那個亂攤子,用的銀子少不了。”閻伯駒說,“我看陝西除了黃河以西那邊,基本上沒啥大事兒。這平涼府是我們最後取的一個府城了。”
“我看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好,我們就別在這裏呆著了,”盧炳義建議說,“我們一起到汾河大橋工地看看熱鬧怎麽樣?”
“好啊,我們出去透透氣兒吧!”張知木應和著,“閻伯你也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閻伯駒說,“有時間我還是看看我的汗血寶馬,那匹母馬已經帶崽子了。我不放心他們。”
“得啦!閻總,”盧炳義拉著閻伯駒說,“不差這一會兒,我們去給工地上鼓鼓勁兒去。”
他們三個人離開指揮中心,到窯崗碼頭坐淩水碼頭方向的船,一路上輕輕鬆鬆的聊著天。
張知木問盧炳義:“我已經讓李雲鶴組織一個打井隊,專門到延安附近去鑽采猛火油的油井。李治的人已經查到,在那裏有地下往外冒油的地方。猛火油和煤焦油一樣既可以提煉汽油、煤油和柴油,還能提取苯、甲苯等好東西。我一直在想,是在當地建一個煉油廠,還是運回窯崗來提煉。你的意見呢?”
盧炳義說:“我看先運回來煉吧。在那裏建煉油廠的話,所有的東西都要運過去,電也要拉過去。如果以後我們煉油量不夠用了,當地采的油也多得不得了。那邊的條件也許就會好了。那時候在那建個廠子才值得。”
“盧先生說的是,”張知木說,“將來采油煉油會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我想成立一個專門做這個工作委員會。因為我們從地下采出來的油,不僅僅是油,還含有水和天然氣。我們需要將水和天然氣進行分離,這樣有才能用,天然氣我們可以儲存起來作為最好的燃料用。”
“我同意這個意見,如果這樣的,我們就不會為煤氣總是不夠用愁了。”盧炳義說。
“是啊!不過天然氣和煤氣一樣危險,我們采集天然氣的工作,需要格外的小心。弄不好就會發生爆炸。所有采天然的用具和工具都要是防爆的。身上的穿的衣服也要不能起靜電,不然很危險。所以需要一隻專門的隊伍做這件事兒。”
“我看我們這個專業隊伍應該由清風子的人為主組建,他們對這些危險東西了解。別人還不敢動那些東西。”盧炳義建議說。
閻伯駒突然插話說:“我聽說,我們生產的煤油不夠賣的,柴油他們的快艇也能用,還剩不少汽油一直沒用,放著還危險。你們得想個辦法。”
盧炳義也說:“是啊!現在工廠的車間裏麵都用汽油來擦洗機器零件,不過在冶場那邊還是存的太多了。”
“嗬嗬!”張知木一笑說,“那幾個研製汽油機的已經擦不多了。那點汽油隻要開始用,根本就不夠幹啥的。”
張知木他們幾個人從淩水碼頭上岸,沒有驚動碼頭上別人,直接來到汾河大橋的施工工地。不過他們一到現場,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正好李雲鶴也在這裏和陸琪研究著啥,見到張知木他們來了,趕緊迎過來。
陸琪直說:“哎呦!張總你們過來怎麽沒說一聲,我好安排人去接你們。”
“不想麻煩你們,我們就是過來看看。”張知木說。
李雲鶴過來說:“現在工程進展非常順利。幹完第一個樁之後幹第二個就容易多了,現在已經幹完兩個,正在幹第三個樁。”
張知木說:“好啊!幹完樁子,剩下的就是建橋墩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將來架設拱架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陸琪說:“我們已經考慮了幾種施工方案,到時候看情況再決定怎麽幹吧!”
“你們這次建橋同時,要鍛煉出來一個建大橋的隊伍。”張知木說,“建完這裏,我們還要在汾河上建幾座這樣的大橋,之後我們還在黃河上建更大的橋。”
“建黃河大橋?”陸琪很感興趣,“在哪裏建?”
“嗬嗬!第一個是河曲那裏需要建一座,第二個潼關這裏需要建一座,第三個在馬頭關那裏需要建一座。以後還會更多。”張知木笑著說道。
“河曲和潼關建橋是對的,那裏將來的運輸量少不了。”李雲鶴不理解的說,“馬頭關那裏建這大的橋幹啥?”
“我不是讓你組織一個鑽井隊,專門到延安去鑽油去嗎?到時候,我們需要將采出來的油運回來,運輸量是很大的。再說了在這裏建成大橋,陝西和山西就連在一起了。將來帶來的好處就太多了。”張知木解釋說。
“得啦!你們以後慢慢的嘮吧,”閻伯駒說,“走!我們看看大橋建的怎麽樣了?”
大家來到河岸。
汾河大橋兩岸的引橋橋墩都已經建好了。河裏麵兩個鋼管樁都建好,鋼管兒樁上麵已經焊好了一個箱體平台。
靠近河岸這個平台上,工人們已經開始建水泥橋墩子。河岸上大個的鋼圓拱也已經在焊接。河兩岸都有人在忙活。
閻伯駒過去用腳踢了踢堆在岸邊準備打樁子用的無縫鋼管兒,問:“我說知木啊,這沒有縫的鋼管兒,你們是怎麽弄的?”
李雲鶴過來取笑閻伯駒說:“閻伯啊!我們窯崗人都參加學習,就你例外。你看看,現在連無縫鋼管兒是怎麽回事兒你都不懂。”
“小兔崽子,我不用學習也知道怎麽樣讓母馬懷孕。我又不建大橋,我學那些幹啥?”閻伯駒小眼睛一瞪。
“其實這東西道理很簡單。我們把圓鋼燒紅了用三個旋轉的輥子夾住往前攆,前麵用一個尖錐頂著,不就在圓鋼上錐出來一個圓孔了嗎?我們一次錐一個小孔,第二次在錐一個稍大點的,第三次再錐大點的是不是就錐出孔了。當然後麵還有整形之類的事兒了。”張知木耐心的給閻伯駒解釋說。
盧炳義也在旁邊說:“現在冶場那邊已經改進了。他們一次就用連續用三個錐,因此一次就能將圓孔錐完。不過圓鋼後麵加了一個推力。”
閻伯駒聽完點點頭,說:“那我們的迫擊炮是不是直接用這無縫鋼管兒造就行了?”
李雲鶴說:“我們現在生產的迫擊炮都是用無縫鋼管兒加工的。以前都是用圓鋼加工,費料不說還費工。”
“我們那些大炮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鋼管兒加工?”閻伯駒對這些也感興趣了。
“不行我們的家大炮炮管的鋼材需要用液壓機反複鍛壓才行。”李雲鶴說。
“嗬嗬!”閻伯駒一樂說,“我去看過那個鍛壓機。那可真是一物降一物。一大塊鋼錠燒紅在鍛壓機上,就象棉花團是的。那東西厲害!”
張知木他們幾個人,又到工地各處,看了看施工的工人們。這時候,有人跑過來說,“窯崗那邊打過來電話,說是李岩到窯崗了。還帶來什麽蒙古的王爺。”
張知木一聽說:“喲!正等著他呢!這麽快李岩就回來。”
閻伯駒說:“前幾天,他們來電報說就到了包頭,估計是坐火車回來的。”
“嗨!他們坐船到河曲再坐火車,更快。”李雲鶴說。
張知木對陸琪說:“你看看,本來想和你們喝一頓酒,現在不行了。”
李雲鶴說:“好了!我也和你們一起回去。”
回去的路上,盧炳義對張知木說:“我看我們的其他的地方的鐵路都已經見眉目了。我們的從山陰到窯崗的鐵路複線是不是該建了。”
“該建了。不過要將大同到窯崗的鐵路都建成複線。”張知木說。因為張知木清楚大同那裏是將來有一座大型的露天煤礦。
盧炳義沒理解張知木為啥要將大同那段也建成複線,但是他們沒問。
李雲鶴問:“到太原那段啥時候修啊?”
盧炳義回答說:“下半年吧。”
到窯崗下船的時候,李雲鶴問張知木說:“明天我們的拖拉機出廠,你去看看嗎?”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這些大順軍都是驚弓之鳥,他們發現有人圍上來的時候,就開始四散逃跑了。可是人哪裏有子彈快,那些不聽勸告逃跑的大順軍士兵一個個被李菁的人給開槍點名了。最後還剩一百多人不敢動了,一個個蹲在地上直感到太冤,他們還沒來得及開箱看看這些寶貝都是些啥東西,就被人給搶去了。
李菁他們來到近前才覺得運氣簡直太好了。要是早來一點兒,這又髒又累的活,都得他們自己幹;要是再晚來一點兒,後果就不好說了。
不過李菁他們來到藏寶的洞口,打開手電,來到洞裏一看,看見還有不少東西沒有搬出來呢。李菁他們趕緊又指揮大家向外麵搬動東西。可是搬來搬去,機靈的李菁發現,搬出來的東西有些不一樣了。因為李自成送來的箱子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大小有差別,風格也都是一樣。後麵運出來的箱子明顯的不一樣,是各種各樣的都有。
李菁悄悄的問了問那兩個前來偵查的士兵,這是怎麽回事?可是他們兩個也說不清。向馬車上裝箱子的時候,一個偵查來的特種兵說:“頭!我想起來了。他們運來的箱子沒有這麽多,我看這裏有他們原來就放在這裏的箱子。你看看箱子上的塵土就不一樣,那些新運來的箱子上沒有這麽些塵土。”
李菁一拍腦袋也明白了,這裏原來就是李自成他們的藏寶洞。原來這裏就放了很多東西,那各種各樣的箱子就是他們原來搶掠來的東西。那些製式一樣的箱子是他們的國庫裏麵的東西。
李菁讓人進到洞裏麵再仔細的尋找,再也沒發現有啥東西,就讓人將洞口封上了。
然後帶著大隊人馬,押著寶貝們,向回走去。回到西安沒有進城,他們直接沿著渭水向渭南走去。用向渭南運送物質的駁船,將寶物直接運回到淩水碼頭。李菁的特種兵一路押運。到了淩水碼頭,陸成祥已經親自迎在淩水碼頭。陸成祥看著寶貝們換上通往窯崗的小船,運回到窯崗去了。
李菁一口氣給劉雲講完了取寶貝的經過,心有餘悸的說:“我有兩次心裏有點兒害怕了。一次上次張總遇刺的時候,再一次就是聽說有人在我們前麵去取寶貝的時候。”
劉雲聽完了李菁講的故事,也覺得有些蕩氣回腸,說:“你小子運氣一向不錯。難怪師叔和張總都喜歡你。”
“哎呀!哪有你運氣好啊,你現在是兵馬大元帥,帶領一路人馬橫掃陝北,多刺激?”李菁還是羨慕劉雲能獨領一路人馬。
“行啦!我們都知足吧。你我不過是一個給人賣命保鏢的,混到現在再不滿足要遭報應的。”不管李菁是啥身份,劉雲對這個師弟說話可不客氣。
他們兄弟兩人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可是奇怪的是,他們都沒有談到打仗的事兒。在他們眼裏打仗已經沒啥可說的了。
不過他們免不了的要談到李威。
劉雲笑著說:“李威這個倒黴蛋,跟著你在一起,好事兒都讓你占。要不是你去取啥寶貝,恐怕李威現在一點活都攤不上。”
“嗬嗬!不會的,我不去,師叔也會給他找點兒事兒。”李菁很得意說,“打平涼,師叔還需要我做前鋒的。不過李威他們過去打的鞏昌、洮州、臨洮、岷州,都沒啥咬頭。最多是在洮州開了幾炮就進城了,估計李威的氣壞了。嗬嗬!”
“他們早到蘭州了吧?”劉雲問。
“嗬嗬!寧德將軍剛打下蘭州沒過兩天他們就到了。”李菁忍不住要笑。
“嗬嗬!李威這個倒黴蛋,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劉雲也忍不住笑了。
劉雲再次回到鹹陽,交代了一下,就回到西安接管渭水這裏的防務。
歐陽鶴親自安排對李自成皇宮裏麵的,願意到襄陽去找李自成的嬪妃們做了安排。這段時間,宮裏麵的除了不許進出之外,一切用度都由窯崗人負責。不許外人進宮。
那位李自成的禦史李文沒有跟李自成一起走,他對李自成說:“李岩既然讓我給皇上你送信。李岩向您保證會善待你的家人故交,我就應該留下來,見到李岩,讓李岩信守承諾。”
“你還是跟我走吧!一旦他們不守承諾,你就危險了。”李自成也舍不得李文這樣的人。
“皇上,我意已決。如果他們不守承諾,死的不是我一個人。我也該跟他們一起死。”李文很堅決。
李自成也沒辦法,抹著淚送走了李文。
由於李岩沒有來到西安,這個寧種李文求見歐陽鶴,說明了希望窯崗人信守承諾的意思。
歐陽鶴也很欽佩李文這樣的人,向他保證說:“我們窯崗人說話一向算話。你沒看見,我們進城第一件事兒就是將皇宮保護了起來。現在皇宮裏麵用度都是我們供給的。我們正在修建商於古道,那裏道路通了。我們會立刻將皇宮裏麵的貴人們送出商於古道。我們決不食言。如果李先生不信,你可以隨時進皇宮去看看。”
這樣李文是一個可以隨時進皇宮的人了。
歐陽鶴在啟程前,將李文請來,跟他說:“李先生,商於古道現在已經修通了。我們馬上就要安排車輛將皇宮裏麵的人都送走。你們還有哪些李自成的故舊,想走的就一起吧。路上也有一個照應。”
李文感動的千恩萬謝,立刻回去將那些要走的李自成故舊組織了起來。
歐陽鶴派人一直將他們送進商於古道。給他們配了一個長長的車隊。還給皇妃們配上了玻璃馬車。給他們帶足了路上吃的和草料。
處理完這事兒,歐陽鶴對陳玉峰說:“張總是想給我們有一天和李自成見麵留點兒念想啊!”
“知木看事情要遠一些啊!”陳玉峰忍不住讚歎說。
將這裏的事情交給了劉雲,陳玉峰和歐陽鶴帶著李菁,前敵指揮中心和大隊人馬,就開始過渭水,向平涼府進發了。
平涼府轄3州7縣,即涇州、靜寧州、固原州及平涼、華亭、崇信、鎮原、隆德、靈台(屬涇州)、莊浪縣(屬靜寧州)。不過柳成潢奔固原的時候,已經清掃了平涼不少地方。原來駐守平涼的兵馬一部分跑了,一部分都逃到固原去了。這裏隻有五千多人心惶惶的兵馬。他們得到固原已經被打下來之後,更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實平涼位於隴山東麓,涇河上遊,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又依六盤三關之險,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駐守固原的果毅將軍清楚,不能分兵把守各處,隻能集中兵力固守固原,因而留在平涼的兵馬就有限了。陳玉峰和歐陽鶴了解了這個情況之後,就沒有讓柳成潢和李魁再回兵攻打平涼,他們準備路過平涼的時候,一並解決了。
李菁帶著先鋒人馬來到平涼府,將城圍上後,用大喇叭進行了耐心的宣傳,將李自成從商於古道走後,陝西全境的形勢進行了耐心的介紹,並將勸降信射進城去。結果,下午城內的大順軍官兵們都投降了。這些大順軍官兵們終於得到解脫。
兵不血刃解決了平涼的消息,讓張知木和指揮中心裏麵的閻伯駒、盧炳義等人都很高興。張知木給範總編打電話通知他,立刻將好消息播出去。
閻伯駒突然問:“我說,我們那位陸大財神哪去了,怎麽幾天沒見了?”
“嗬嗬!李菁他們將李自成的家當都弄回來,陸先生能不親自清點嗎?”張知木說,“我們家玉坤都說點的有點頭疼呢。”
“嗬嗬!就象陸先生說的,這一仗,我們打的可能不虧了。從各地戰果看,他們繳獲的金銀財寶不多。可是能得到李自成的家底兒,我看少不了。李自成捉去的王爺就有多少?好東西他不知道劃拉了多少?”盧炳義說。
“哼哼!治理陝西那個亂攤子,用的銀子少不了。”閻伯駒說,“我看陝西除了黃河以西那邊,基本上沒啥大事兒。這平涼府是我們最後取的一個府城了。”
“我看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好,我們就別在這裏呆著了,”盧炳義建議說,“我們一起到汾河大橋工地看看熱鬧怎麽樣?”
“好啊,我們出去透透氣兒吧!”張知木應和著,“閻伯你也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閻伯駒說,“有時間我還是看看我的汗血寶馬,那匹母馬已經帶崽子了。我不放心他們。”
“得啦!閻總,”盧炳義拉著閻伯駒說,“不差這一會兒,我們去給工地上鼓鼓勁兒去。”
他們三個人離開指揮中心,到窯崗碼頭坐淩水碼頭方向的船,一路上輕輕鬆鬆的聊著天。
張知木問盧炳義:“我已經讓李雲鶴組織一個打井隊,專門到延安附近去鑽采猛火油的油井。李治的人已經查到,在那裏有地下往外冒油的地方。猛火油和煤焦油一樣既可以提煉汽油、煤油和柴油,還能提取苯、甲苯等好東西。我一直在想,是在當地建一個煉油廠,還是運回窯崗來提煉。你的意見呢?”
盧炳義說:“我看先運回來煉吧。在那裏建煉油廠的話,所有的東西都要運過去,電也要拉過去。如果以後我們煉油量不夠用了,當地采的油也多得不得了。那邊的條件也許就會好了。那時候在那建個廠子才值得。”
“盧先生說的是,”張知木說,“將來采油煉油會是一個很大的產業,我想成立一個專門做這個工作委員會。因為我們從地下采出來的油,不僅僅是油,還含有水和天然氣。我們需要將水和天然氣進行分離,這樣有才能用,天然氣我們可以儲存起來作為最好的燃料用。”
“我同意這個意見,如果這樣的,我們就不會為煤氣總是不夠用愁了。”盧炳義說。
“是啊!不過天然氣和煤氣一樣危險,我們采集天然氣的工作,需要格外的小心。弄不好就會發生爆炸。所有采天然的用具和工具都要是防爆的。身上的穿的衣服也要不能起靜電,不然很危險。所以需要一隻專門的隊伍做這件事兒。”
“我看我們這個專業隊伍應該由清風子的人為主組建,他們對這些危險東西了解。別人還不敢動那些東西。”盧炳義建議說。
閻伯駒突然插話說:“我聽說,我們生產的煤油不夠賣的,柴油他們的快艇也能用,還剩不少汽油一直沒用,放著還危險。你們得想個辦法。”
盧炳義也說:“是啊!現在工廠的車間裏麵都用汽油來擦洗機器零件,不過在冶場那邊還是存的太多了。”
“嗬嗬!”張知木一笑說,“那幾個研製汽油機的已經擦不多了。那點汽油隻要開始用,根本就不夠幹啥的。”
張知木他們幾個人從淩水碼頭上岸,沒有驚動碼頭上別人,直接來到汾河大橋的施工工地。不過他們一到現場,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正好李雲鶴也在這裏和陸琪研究著啥,見到張知木他們來了,趕緊迎過來。
陸琪直說:“哎呦!張總你們過來怎麽沒說一聲,我好安排人去接你們。”
“不想麻煩你們,我們就是過來看看。”張知木說。
李雲鶴過來說:“現在工程進展非常順利。幹完第一個樁之後幹第二個就容易多了,現在已經幹完兩個,正在幹第三個樁。”
張知木說:“好啊!幹完樁子,剩下的就是建橋墩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將來架設拱架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陸琪說:“我們已經考慮了幾種施工方案,到時候看情況再決定怎麽幹吧!”
“你們這次建橋同時,要鍛煉出來一個建大橋的隊伍。”張知木說,“建完這裏,我們還要在汾河上建幾座這樣的大橋,之後我們還在黃河上建更大的橋。”
“建黃河大橋?”陸琪很感興趣,“在哪裏建?”
“嗬嗬!第一個是河曲那裏需要建一座,第二個潼關這裏需要建一座,第三個在馬頭關那裏需要建一座。以後還會更多。”張知木笑著說道。
“河曲和潼關建橋是對的,那裏將來的運輸量少不了。”李雲鶴不理解的說,“馬頭關那裏建這大的橋幹啥?”
“我不是讓你組織一個鑽井隊,專門到延安去鑽油去嗎?到時候,我們需要將采出來的油運回來,運輸量是很大的。再說了在這裏建成大橋,陝西和山西就連在一起了。將來帶來的好處就太多了。”張知木解釋說。
“得啦!你們以後慢慢的嘮吧,”閻伯駒說,“走!我們看看大橋建的怎麽樣了?”
大家來到河岸。
汾河大橋兩岸的引橋橋墩都已經建好了。河裏麵兩個鋼管樁都建好,鋼管兒樁上麵已經焊好了一個箱體平台。
靠近河岸這個平台上,工人們已經開始建水泥橋墩子。河岸上大個的鋼圓拱也已經在焊接。河兩岸都有人在忙活。
閻伯駒過去用腳踢了踢堆在岸邊準備打樁子用的無縫鋼管兒,問:“我說知木啊,這沒有縫的鋼管兒,你們是怎麽弄的?”
李雲鶴過來取笑閻伯駒說:“閻伯啊!我們窯崗人都參加學習,就你例外。你看看,現在連無縫鋼管兒是怎麽回事兒你都不懂。”
“小兔崽子,我不用學習也知道怎麽樣讓母馬懷孕。我又不建大橋,我學那些幹啥?”閻伯駒小眼睛一瞪。
“其實這東西道理很簡單。我們把圓鋼燒紅了用三個旋轉的輥子夾住往前攆,前麵用一個尖錐頂著,不就在圓鋼上錐出來一個圓孔了嗎?我們一次錐一個小孔,第二次在錐一個稍大點的,第三次再錐大點的是不是就錐出孔了。當然後麵還有整形之類的事兒了。”張知木耐心的給閻伯駒解釋說。
盧炳義也在旁邊說:“現在冶場那邊已經改進了。他們一次就用連續用三個錐,因此一次就能將圓孔錐完。不過圓鋼後麵加了一個推力。”
閻伯駒聽完點點頭,說:“那我們的迫擊炮是不是直接用這無縫鋼管兒造就行了?”
李雲鶴說:“我們現在生產的迫擊炮都是用無縫鋼管兒加工的。以前都是用圓鋼加工,費料不說還費工。”
“我們那些大炮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鋼管兒加工?”閻伯駒對這些也感興趣了。
“不行我們的家大炮炮管的鋼材需要用液壓機反複鍛壓才行。”李雲鶴說。
“嗬嗬!”閻伯駒一樂說,“我去看過那個鍛壓機。那可真是一物降一物。一大塊鋼錠燒紅在鍛壓機上,就象棉花團是的。那東西厲害!”
張知木他們幾個人,又到工地各處,看了看施工的工人們。這時候,有人跑過來說,“窯崗那邊打過來電話,說是李岩到窯崗了。還帶來什麽蒙古的王爺。”
張知木一聽說:“喲!正等著他呢!這麽快李岩就回來。”
閻伯駒說:“前幾天,他們來電報說就到了包頭,估計是坐火車回來的。”
“嗨!他們坐船到河曲再坐火車,更快。”李雲鶴說。
張知木對陸琪說:“你看看,本來想和你們喝一頓酒,現在不行了。”
李雲鶴說:“好了!我也和你們一起回去。”
回去的路上,盧炳義對張知木說:“我看我們的其他的地方的鐵路都已經見眉目了。我們的從山陰到窯崗的鐵路複線是不是該建了。”
“該建了。不過要將大同到窯崗的鐵路都建成複線。”張知木說。因為張知木清楚大同那裏是將來有一座大型的露天煤礦。
盧炳義沒理解張知木為啥要將大同那段也建成複線,但是他們沒問。
李雲鶴問:“到太原那段啥時候修啊?”
盧炳義回答說:“下半年吧。”
到窯崗下船的時候,李雲鶴問張知木說:“明天我們的拖拉機出廠,你去看看嗎?”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