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寧德過河劉雲出手


    崇禎十九年正月二十八,包頭南邊的黃河終於開始開河了。


    寧德這段時間是每天都到黃河南邊來看冰情。寧德擔心的是,今年恐怕是要武開河。


    黃河開河一般分為“文開河”和“武開河”兩種方式。所謂“文開河”就是河道封凍後,河槽內水量較小,大地回春之時,水溫逐漸升高,凍層自上而下開始解凍,冰水安全下泄或就地消融,淩情解除。而“武開河”是指河道封凍期間,上段河道先行解凍,下段河道冰淩仍然固封,冰水齊下,水鼓冰開。在“武開河”時,有時大量冰塊在彎曲形的窄河道內容易堵塞,形成冰壩,使水位上升,形成嚴重淩汛。


    現在黃河好像也知道馬上就會到來了一場血雨腥風,包頭段白色冰麵顏色一直沒變,好像不願意開河看到即將到來的那場人類互相廝殺的劫難。可是上遊的黃河已經等不急了,黃河裏麵的冰經過上遊河水的鼓動擠壓下已經開始嘎嘎的裂縫,經過幾天的僵持,黃河冰麵終於頂不住,轟隆一聲開始向下移動了。寧德和身邊的官兵們都長出了一口氣,今年淩汛可以解除了。因為黃河沒有因為冰淩不能下泄形成冰壩造成災難。這黃河每年的開河都是很危險的,今年冰麵一起移動了,是個好兆頭。冰麵的移動是個逐漸加速的過程,內蒙段一旦冰麵動起來,就會很快的向下遊衝去,因為下遊開河時間要比這裏早,所以不會擁堵。


    幾天後黃河裏麵的流淩就幾乎見不到了。黃河南岸的大順軍士兵也有聽到黃河裏麵傳來了“轟轟”火輪聲,那是窯崗人又用拖輪開始在黃河裏麵運輸貨物了。他們早就習慣了那種聲音。


    可是這天黎明,拖輪拖著這幾艘駁船卻靠在了南岸還留著殘冰的河岸上。駁船一靠岸,就搭上跳板跳上岸去幾百手持製動步槍和機槍的窯崗士兵。有兩條駁船上下來的是騎兵。他們上岸後,騎步兵分頭行動迅速將包頭河對麵的這個大順軍城堡給包圍了起來。同時沿著黃河南岸向兩邊派出去很多警戒士兵。給他們命令是,兩邊過來的人隻準進不準出。一句話,封鎖窯崗士兵過河的消息。


    窯崗士兵把城堡包圍後,立刻派出來原來在這裏當過大順軍士兵戰士給城堡送了個信兒,勸說他們投降。


    城堡裏麵的大順軍士兵這次可有點兒不願意了,上次窯崗人就打下一次這個城堡,那有情可原,因為他們的人確實過河騷擾去了,還殺了對麵的人,人家過來也是沒話說。可是從那以後,這裏的大順軍都是夾著尾巴做人,不但不敢過河騷擾,就連從河北麵過來的人的他們都是十分的客氣,就怕惹對麵的窯崗人生氣。可是就是這麽樣忍耐,窯崗人還過來找事兒,實在是有些欺負人了。


    可是城堡裏麵的頭領,從土城牆上向外麵一看,就知道窯崗人的準備是充分的,這次絕對不是鬧著玩兒的,他們把炮和重機槍都架起來。想出去派人送信都不可能了。他明白隻要是不答應投降,人家一頓炮就能把自己這些人給轟了,往外跑沒有人能跑過重機槍子彈。沒辦法,這位頭領帶領五百多士兵就投降了。


    用船把他們送過河去找地方看管去了,窯崗士兵自己就替大順軍駐守這個城堡。


    接著窯崗的四艘拖輪就開始忙活了。兩艘拖輪用鋼架子連在一起,在碼頭上用塔吊將巨大的水泥錨吊在兩艘船之間的架子上,用繩子捆好,然後兩艘船開動到預定的位置將石錨拋進河裏。有的位置,拋進河裏的是,裏麵裝滿大石頭的鋼筋焊的鋼籠子。四艘船拋石頭和石錨拋了兩天,這兩天這段的黃河兩岸都被封鎖了。拋完石錨和鋼籠子之後,窯崗工兵將一條條木船拴在這些錨上,然後又在木船上搭上木板,一條浮橋就架了起來。這些巨大的石錨和鋼籠子,深深的牢牢地紮在河底的泥裏麵,經過檢驗,浮橋非常安全。寧德帶領著大隊人就開始過河了。


    陳玉峰和歐陽鶴就在潼關等著寧德這邊的消息。知道了寧德他們架橋成功了,就立刻通知劉雲他們同時行動。


    這一天是崇禎十九年二月十日。


    寧德他們過河後,就沿著黃河南岸向西前進,打頭當先鋒的是李魁帶著的一個騎兵團。這是他一在向寧德爭取的,寧德扭不過他隻好同意了。跟隨他們後麵的是工兵團,他們是要在不好通行的地方進行施工,保證後麵的車隊能通行,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工作。他們帶著很多***烈性**,遇到不好弄的地方就打個眼兒,用**“轟”的炸開,再用用土石填平。這條沿黃河的路,原來就是黃河上的纖夫和挑夫踩出來的路,根本沒法通車,可是進過工兵們的努力,交通條件大為改觀了。工兵團沿途拉出去很遠,為了減少對後麵大隊影響,他們盡量向前跑,然後修路,基本上做到,大隊過來了他們的路已經修好。


    至於沿途遇到的那些大順軍哨所和營地,窯崗騎兵根本就視作無物。很容易的都清除了。


    大隊人馬沿著河岸邊前進,黃河上四艘拖輪每艘都拖著一長串駁船跟著隊伍前進。那些跟進的官員們,都被寧德安排到了船上。因為他們多數是文人,寧德怕他們吃不了路上的苦。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馬車,但是由於路不是太好有些顛簸。這一路寧德的大隊,首先是沿著黃河南岸前進,到了黃河拐彎處,又沿著黃河向南前進。一路上黃河兩岸有不少蒙漢居住點兒,這裏的大明朝早就管不到了,李自成更不能管,蒙古人除了有的時候過來搶掠,也沒人管。這裏不少漢人還保留著原來的風俗習慣,他們說都是漢朝的時候移民過來的,後來匈奴人還有西夏、蒙古人強盛的時候打過來了,沒被殺光的他們也就沒人管了。寧德每到一個這樣的地方,都向他們說今後這裏就有人管了,我們窯崗人不會不管你們。按照張知木他們事前研究的,給他們留下了不少東西,象窯崗的布匹,馬燈、煤油、藥品等等。這裏的人們,聽說漢人的朝廷又來人了都很高興。他們以為窯崗人就是漢人的朝廷。他們在這裏頑強的生存下來很不容易,這裏和外界的聯係,就是通過那些行船的纖夫們。通過纖夫船工們,他們可以換到一些外麵的生活用品。寧德也告訴他們,以後每年都會來到這裏收購他們的羊皮等物品,可以用東西來換。孩子們想讀書,可以跟船到窯崗去讀書。


    他們很少見到這樣的軍隊,不但對他們這樣和藹,還送給他們東西,因此也相信他們的話,都說盼著他們再回來。不過一路上他們遇到的蒙古人還是對他們充滿著警惕。由於和他們交流也不方便,他們沒有啥破壞的行動,寧德他們也沒有理他們。


    寧德他們到達寧夏府(銀川)前麵的時候,用了近二十天。像樣的仗基本沒有,主要難點是用在修路上了。由於寧德他們後麵大隊人馬帶著長長的車隊。不修好路馬車過不去,因此耽誤了不少功夫。不過這都是在計劃之內的。因為李自成他們不可能判斷出來寧德他們會走這條路。因為就是他的士兵發現了寧德他們,也沒有通信手段通知到李自成。現在李自成的注意力早就被吸引到了東南兩個方向。


    寧德他們趕到寧夏府前麵的這段時間,劉雲他們進展就太大了。


    劉雲和柳成潢他們帶領的這一路人馬,早就在河曲這邊待命多時了。由於需要等寧德他們的那一路人馬一起行動,他們隻好耐心等著。


    等待是很痛苦的事兒,就連一向很穩重的劉雲也是煩躁不安。


    柳成潢笑著說“我看司令大人也沉不住氣了,不如我們一起到周遇吉和李岩那邊去看看。看看他們準備的怎麽樣了。就是寧德他們那邊的黃河開河了,也需要幾天過流淩。”


    “好啊!咱們去看看周總兵還有沒有好酒?”劉雲很讚同柳成潢的提議。


    劉雲他們在河曲駐地離周總兵他們在偏關的駐地不遠,騎著馬很快就到了。


    李岩和周遇吉也是等得心焦,見劉雲和柳成潢來了,自然是十分高興。立刻擺下酒來招待。


    看來幾個人中心情最好的要算是周遇吉了,酒一喝上,話就多了。


    “哎呀!我是羨慕你們啊,你們都是最早跟著張總打天下的人。我是新加入的,好不容易趕上有仗打,各位有好機會一定讓著我點兒。說實話,我的壓力很大啊!為了讓皇上給我下旨出兵,年前張總一下子就給皇上送去了一百萬兩銀子。你們說我的壓力大不大?”


    聽了周遇吉的話,三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這下子周遇吉有些懵了,“我還沒喝醉,你們笑什麽?”


    李岩笑著說:“我說總兵大人,你是不了解情況。我們窯崗每年借給皇上的銀子最少都是二百萬兩,不過以前都是皇上派人來借,這次是張總主動的送過去。我們不借朝廷銀子,他們不就散夥黃鋪了嗎?張總明白怎麽都是借給他們,不如這次主動一點兒順便的說一下你們出兵的事兒。皇上也是聰明人,他不下旨也管不了你們,還不會做個順水人情?所以啊,你不用介意這件事兒。”


    “哦!我的天呐,一年二百萬兩銀子!”周遇吉說,“我們自己養兵也夠打天下的了。”


    “不夠!”李岩說,“我們養一個兵的費用,夠你們原來養十個兵也不止。再說了花二百萬兩銀子,讓皇上看著滿清和北麵的蒙古人還是上算的。”


    “李公子說的是,我們現在養兵的費用,一個兵花的早就超過十個兵的費用了。”周遇吉比劃著說,“就說我們這些兵換的服裝吧,每個兵就需要多少銀子,都是最好的布料,裏外全新。恐怕他們這輩子也沒穿過這樣的服裝,吃的更不用說了。這樣的兵簡直是大爺,那些財主們也過不上這樣的日子啊!”


    劉雲說:“張總說了,士兵們過的都是刀頭舔血的日子,能讓他們過得好一點兒就盡量好一點兒。我們打下全天下以後,百姓們的日子會過的更好,士兵的日子也會更好。”


    “可惜啊!我不能跟著劉司令去打李自成。”周遇吉借著酒勁兒說,“不過能跟著李公子去打蒙古韃子也行。想起這些蒙古韃子我就牙根癢。他們這些雜碎沒少禍害我們漢人。朝廷不行,百姓就跟著遭殃。那些雜碎越過長城見到好東西就搶,見人就殺,青壯男女還擄去當奴隸。過去活不了多久就都弄死了。”


    周遇吉的話讓大家都感到有點兒沉重。


    喝了一大口酒,周遇吉說,“雖然我家娘子是蒙古人,可是我對對麵那些蒙古人沒有好感。要不是張總不同意,我們過去就該一個不留。”


    李岩說:“我也知道,留下他們今後也是個禍害,可是張總說了,我們就要照辦。”


    “到了這裏上任以後,我仔細研究過河對岸蒙古人的事兒,其實那裏原來也不是他們蒙古人的地方,是因為大明朝的力量越來越弱,蒙古韃靼、瓦剌各部強盛起來,天順六年蒙古韃靼酋長阿勒淖爾與毛裏孩帶人進鄂爾多斯地區。明嘉靖中達延汗之孫袞弼裏克墨爾根承襲濟農爵位,才把他們的部落叫做鄂爾多斯。所以我們把他們趕走,不走就殺掉,沒啥不對的。”周遇吉說話時牙根兒直響。


    柳成潢開玩笑說:“我說總兵大人,這些話你當著張總麵怎麽不說?”


    “哈哈!”周遇吉大笑著說,“我可沒那麽傻!我要是說多了,張總一不放心,不讓我跟著李公子出去了。你說我怎麽辦?”


    幾個人一邊喝酒一邊又把進軍的事兒商量了一下,柳成潢說:“我們打過去之後,馬上分兵兩路。一路由我帶著沿著長城攻擊前進。我看周總兵你們接管長城的部隊,應該有一部分跟在我們後麵。不然等我們大軍都過完了,你們再過的話,和我們距離就拉遠了。不好銜接。”


    周遇吉和李岩都點頭說是,接著他們又具體做一些安排。


    終於等到寧德他們已經開始架設浮橋的消息,劉雲和柳成潢來到李菁派來的那個中隊的特種駐地。這個中隊的中隊長是李菁的老兵,跟劉雲也非常熟悉,一直跟著李菁叫劉雲為師哥,見到劉雲來了知道任務來了,“師哥,有好消息?”


    “對!該你們的了。”劉雲非常喜歡李菁的幾個弟兄,論身手這些人都不錯劉雲和李菁差多少,沒事的時候也經常在一起切磋,“寧德將軍他們已經開始架浮橋了。你們今天晚上就行動。”


    “好啊!再不行動弟兄們就要憋壞了。”


    劉雲對他們的士氣很滿意,但是沒時間多和他們說別的了,還要看看其他今晚參與行動的部隊。


    天剛黑,特種部隊就出發了。他們用馬匹馱著裝備,沿黃河逆流走了一段時間就停下,開始進行準備。中隊長看著自己的弟兄們,大戰來臨一個個氣定神閑,不慌不亂,有條不紊的做著準備工作,一點不像等待時的焦急樣子,滿意的點點頭。這才是一隻戰無不勝的隊伍。


    一直到子時,中隊長看了看表後,一揮手兩個黑色的橡皮艇,就劃進夜色的黃河急流中。黑色橡皮艇上,是一身黑裝連臉都蒙著黑紗,隻露出兩隻眼睛的特種兵士兵。他們順著激流輕輕的劃著橡皮艇,慢慢的靠近河的西岸,然後順著激流向下遊飄去。他們的目標是陝西境內長城的東起點大纏口保河台。


    大占村保河台是延綏(榆林)鎮長城府穀境內第一台,大纏口保河台和河曲縣灰溝營西口古渡隔著黃河相望。大纏口保河台就建在大占村西邊的山峁上。整個山峁是石質,墩台(烽火台)頂部為土築,呈矩形,長寬各一丈多,邊高中低,南邊有口,留斷磚,外側有幾層條石砌的圍牆,墩台下往東到河邊是土牆,牆外是口外,牆裏是口裏。


    這裏麵雖然地方不大,其重要性大順軍更清楚,所以盡管這裏交通不便,可是還有二三百名大順軍士兵駐守。這些情況窯崗民軍事前已經偵查清楚。他們這裏隻是一個警戒墩台,他們後麵的清水營才是大量屯兵的地方。可是如果讓他們這裏發出去警報,清水營那邊的大量軍隊增援上來,而窯崗民軍渡河未完就要麻煩一些。盡管劉雲沒把大順軍的戰鬥力放在心上,可是能偷襲成功,就沒有必要使蠻勁兒強攻硬打。


    保河台墩台下往東到河邊是土牆,可是由於害怕河水侵蝕,進到河裏這部分全是石頭砌的。


    窯崗的特種兵悄無聲息的將橡皮艇靠在這個石頭牆在河裏麵端頭,用手扶著牆控製住橡皮艇。這裏麵沒有哨兵,也許是天還太冷,或者是長時間駐守也沒有事情,都麻痹了。總之就象事前已經偵查過的,這裏沒有人放哨。他們就把橡皮艇劃進邊牆口內這一側。向岸上靠去,兩個橡皮艇一共下來十二個人,都是手裏拿著上好***的手槍,身後背著自動步槍。他們上岸後,迅速來到墩台圍牆外麵的牆下麵。


    就在他們準備翻牆的時候,機警的特種兵們,聽到牆裏麵隱隱傳來了低沉的喘息聲。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