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研究稅收擴大招生
聽說李公公又來了,歐陽鶴笑著說:“嗬嗬!看來皇上是要來謝謝張總送去神藥了。再就是,我們大規模擴軍,皇上是不是也該問問了?”
“我回辦公室見他吧!”張知木說,“盡量不讓他再進指揮中心。這裏沙盤和地圖都不能讓他再看到。”
跟著張知木回到辦公室,李公公從懷裏拿出來一封皇上寫給張知木的密信,“張東家,這是皇上給您的信。皇上還讓我好好的謝謝您,你送去的神藥救了長平公主的命。”
“哦!長平公主的病好了?”張知木接過信時問。
“哎!長平公主咳嗽的厲害,身上燙的不得了。禦醫也沒有辦法,公主幾天已經滴水未進。我把藥送到,馬上就用水化了,給公主灌下,夜裏又灌了一次。第二天早晨,公主身子就不那麽熱了。到了第二天晚上,就可以給公主灌一點兒稀粥。第三天公主就已經退熱,也可以吃點東西了。這可真的是神藥。皇上一直稱讚呢!”
雖然張知木對醫學不了解,但是也可以判斷出來,公主得的是嚴重的肺炎。由於以前從來沒有使用過抗菌素,所以用上藥效果特別的好。
張知木說:“這也是因為這種藥是和公主的病對症了。不然也不會有效。”
“嗬嗬!現在皇上可為難了,那些朝裏的大臣,還有不少皇親,都想向皇上要幾粒神藥。到現在皇上自己收著這種藥,誰也沒給呢。”李公公笑著說。
送走李公公,張知木馬上給李治打電話,讓他過來翻譯一下崇禎皇上的書信。
崇禎皇上書信提到幾個問題,一是感謝張知木送來的藥物,這藥物救活了安平公主;二是,現在匪患未除,希望張知木都能替朝廷出力,盡快出兵剿賊;第三是,三年期限就要到了,山西應該按照大明律上交稅款了。
看完崇禎皇上的信,張知木樂了。這崇禎皇上還惦記著向山西征稅呢。他也不想想,山西每年的稅收他也收不上來二百萬兩銀子啊。
張知木想了一下,還是給崇禎皇上回了一封信,不過沒回答收稅的事兒。對於送藥的事兒也沒說。但是對剿賊的事,張知木說了一下。因為窯崗人擴軍的事兒,皇上一定早就知道了。還可以利用崇禎皇上麻痹一下李自成。
張知木信上說,關於剿賊的事兒自己一刻沒敢放鬆,現在已經召集了一些人馬,正在進行訓練。一但軍隊訓練完成,糧草準備充足,立刻發兵剿賊。初步決定首先平定陝西,將闖賊的老巢掀翻,恢複三秦安寧。不過此事絕對不可泄露半點兒。皇上可以適當的透露出來,說我們將來準備進軍河南收複中原,以麻痹闖賊。我們準備好後,會突然出手,在闖賊不備的情況下一舉收複陝西。
李治將張知木的書信翻譯完之後,又給李公公打個電話,請他想辦法給皇上送過去。
李公公看到是一封密封的信,知道打開看啥也看不到,一定是密寫的書信。現在隻有當信使的份兒。
不過崇禎皇上的書信提醒了張知木,明年就麵臨著收稅問題。現在是應該研究一下稅收的問題了,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為此窯崗的領導們又集中起來開了一個會研究稅收的問題。
張知木知道,現在還是一個農業文明的社會,農業稅還是個一占很大比例的稅種,不可可能不收農業稅,因為整個大明朝也就是窯崗這裏可一忽略農業那點稅收。
張知木的建議是,可以將農民的田地分成上中下三等,農業稅按每畝上等田,每年半鬥糧食;中等田,每年三分之一鬥糧食;下等田,每畝每年,五分之一鬥糧食。
陸成祥說:“現在朝廷可是規定,不管啥田都按每畝一鬥收啊。”
“我們怎麽也要比朝廷便宜些啊!”張知木笑著說,“我的想法是工商貿易,也要按照朝廷的一半兒收稅。而且,各地稅收都交到各縣,一年內不用上交,除去管理費用,都全部用於民生,用於修道路建學校等等。一年以後三七開,三分上交,七分留給地方,兩年後五五分成。”
李岩說:“還要規定,我們采用輕稅嚴征辦法。對那些無故不交稅,又不申明理由的重罰。對那些無故武力抗稅的,流放處理。這樣就可以為解決沁水那些人做好鋪墊。”
大家都同意李岩的意見。張知木說:“我們還需要征繳一個稅種,那就是資源稅。不管誰從土地礦上河流開采資源都需要交稅,因為這些資源是屬於大家的。”
邱老東家說:“我們這幾年唯一收的稅就是鹽稅。這一項也要算上。”
“收稅的事兒可是一個事關我們能不能穩定掌權的大事兒,我還有一個建議,我們就成立一個稅務總局。稅務直接對陸先生負責,這個稅務總局的局長我建議就由邱老東家擔當。怎麽樣?”張知木建議說。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鼓掌肯定。
邱老東家站起身,雙手合十對大家比劃了一圈兒,說:“我今天沒想到,張總會把這麽重要的事交給我了。我謝謝張總,也謝謝各位信任我。老朽我就勉為其難了。”
邱老東家到了窯崗之後,一直沒有穩定的職務,他也著急,沒想到這樣的光榮的任務落到他身上,今天太高興了。
張知木說:“到明年我們還有一段時間,許多事情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大家也多想一想,這件事兒不僅僅是我們山西的事兒,也涉及到將來我們整個大明朝的事兒。”
李岩說:“張總,雖然我們的定的稅收額度少了,但要是把所有土地的稅都收上來,比大明朝收的還要高。因為他們好多擁有大量土的人都享有特權,根本不上稅。還有那些大商家,我們需要製定出來更詳細的辦法,把他們該交的稅都收上來。如果這樣,整個大明朝的稅能翻一倍不止。”
歐陽鶴說:“還有一個大問題啊!我們現在的官員下去後,一直沒有涉及到銀子的事兒,所以口碑都很好,可是有了銀子這個東西以後,就是個問題了。”
“我也一直在想這問題。我看,我們就采用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的辦法,各地方的收支費用,必須完全向百姓公開。並且接受人民代表監督檢查。重大支出必須經過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張知木說,“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杜絕貪汙腐敗。”
“這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大家紛紛說,“不過這樣的官可就不好當了。”
李岩說:“那些收入高的人,也要多收稅。不能讓貧富差距太大。”
“那叫個人所得稅。”張知木說,“我們可以按照每個月每人所得十兩、百兩、千兩、萬兩幾個檔次,征收個人所得稅。”
“這個稅可不好收,他們買賣家。不可能告訴你,他們收了多少銀子。”陸成祥說。
“不用著急,”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取得權力後,稅務總局可以下去查賬。少一罰百,他們就會自覺上稅了。這些大老虎才應該是納稅大戶。不能讓窮的飯都吃不上的人納稅,富得流油的人卻不上稅。今後,收稅的和納稅的互相鬥法,會一直進行下去。以後我們就是要用法律來規範這些事兒。”
“邱老東家,我看明年你還需要和閻伯合作,你們的收稅的時候,沒有自己的隊伍,隻能由警察幫你們。”張知木說,“我們還不可能養太多的人。”
閻伯駒說:“這沒問題,現在我們山西治安非常好,警察也沒有多事。這樣事兒都是他們該做的。”
邱老東家衝閻伯駒一拱手,說:“以後就仰仗了。”
大家都知道,隻有開始收稅了,這個地方才真正是自己的,因此又興奮地研究半天收稅的事兒。
窯崗人對戰爭的準備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但是在窯崗的外人看到的大事是,汾河要建一個橋,滹沱河那邊又要建一個水庫。大橋就要開建,通往滹沱河一條新路也在修建。
到了七月份,歐陽鶴結束了團長們的培訓班兒。李岩又把團政委召集來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政委們也基本上適應了各自的崗位。當然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李岩首先組織大家分組討論各自遇到的問題。
各種問題分別列出條目,又根據情況總結出來應對辦法。有的甚至列出來幾種辦法。政委們對這樣的辦法都很讚賞,有了這樣的小冊子,許多問題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了。這也是李岩根據窯崗的官員們培訓的時候用過的辦法總結借鑒過來的。政委們也都說,這個辦法可以用來培訓自己的下級政治官員們。
研討完,李岩又請軍隊文工團給他們演出節目,告訴他們這是軍隊自己的文工團。結果看完節目的政委們都希望文工團到自己的部隊演出去。
李岩沒有答應他們這個要求,但是請文工團的演員們來教他們唱歌。李岩規定,他安排教唱的歌曲,必許都學會,這是要他們回部隊教官兵唱的。學不會在這個學習班裏麵是畢不了業的。李岩告訴他們,這軍歌也是能提高士氣,提高戰鬥力的。
結果這些政委們隻好一個個捧著歌本兒認認真真學習唱歌了。
也就是從這開始,窯崗的軍隊養成了唱歌的好習慣,歌聲也在軍營中傳唱起來。
七月份也是窯崗人最忙的時候,剛剛爭搶完畢業生,又開始了招生工作。這次窯崗學院、窯崗商務政法學院、軍事學院、語言學院,還有技術學校、少年軍校同時招生。除了兩個學校之外,學院都是同時招四年製和倆年製學院各一半兒人,明年還是按照這個辦法招生,再以後就完全招四年製的學生了。
這次招生分兩個地方同時招生,窯崗為主,還在揚州設了一個考場。這件事兒,窯崗人很早就在報紙電台上進行了宣傳,各地的分號也負責宣傳解釋這件事兒。因此不論是窯崗還是揚州都有很多人報名參加考試。他們都知道隻要是考上了,念書的吃喝等一切都是免費的,還有助學金。畢業那就更是能在窯崗分到一個很好的工作。這個考試簡直是跳龍門一樣。
這次窯崗學院軍事專業的學生再開學的時候就直接轉到軍事學院讀書,這樣軍事學院等於一開學就有二年級學員了。
這次窯崗學院經過努力,師資得到了增強,宿舍樓又建兩棟,教學樓也擴建了一棟。所以雖然軍事專業不招了,但是還是準備擴大招生到二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是兩年製,一千五百人是四年製。
軍事學院一下子就招收學員一千人,其中四年製和兩年製各五百人。
窯崗商貿政法學院招收一千五百人,一千人是四年製,五百人是兩年製。
窯崗語言學院招收四百人完全是四年製。
窯崗技術學校招收一千人完全是兩年製。
少年軍校招收一千人,都是五年製。現在李茂在南方已經分別送來十五歲男孩子將近五百人,他們都是沒有出路想參軍的孩子,而且都是李茂挑出來身體好,反應靈活的。這次在窯崗再招五百少年軍校學員就行了。這些學生一入校就享受軍人待遇。
為了配合李茂他們的在揚州的招生,窯崗這邊派出了很多幹部和學院的老師。由於是幾個學院一起招生,各學院的招生考試題目都一樣,報考的考生們可以同時按順序填報四個誌願。
隨著考生們的到來,窯崗簡直熱鬧的不得了,真的是人來人往。有不少考生是提前很久就來到窯崗的,但是有一樣,隻要是報名考試的,就可以免費吃住。這讓很多考生都很感動,他們不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籌足路費趕到窯崗來的。到了這裏就再也不用為吃喝愁了,這讓是他們沒想到的。還有不少是陪著考生來考試的。可是他們很快的就發現,在窯崗找一份工作很容易,掙的銀子也很可觀。所以考生沒開始考試,不少考生家長已經開始工作掙銀子了。
不過現在窯崗人應對這樣的事兒已經應付自由,沒有任何混亂。以前到窯崗來考試的人的大多數是窮苦人多,現在來了不少富戶高官的子弟。不過這些平時傲氣衝天的子弟們到了窯崗很快就收斂了起來,在這裏他們根本傲不起來。隻有眼花繚亂看著這個新奇的世界。看著那樣一個個輝煌的學習殿堂,隻剩下一定考上的決心。
現在窯崗絕對是大明朝科技、文化、金融的中心,就憑這三個中心,哪有那些紈絝子弟傲氣的地方。
這次擴招這麽多人,陸成祥沒有心疼銀子。陸成祥雖然算計,但是他現在是一個很有胸懷的人,這也與他們深厚的國學底蘊有關兒。算計是一個商人的本分,如果沒有陸成祥的算計,窯崗不會發展的這麽快這麽好。他知道啥銀子該花,啥不該花。他更知道,現在培養人才是為將來管理大明朝做準備的。
張知木是和大家確定了這次招生人數和各專業的招生人數之後,就不再管這些想起來就讓他頭疼的具體事兒。
從河曲回來的李雲鶴,帶回來的消息讓張知木很高興。那邊兩艘拖輪已經下水,現在正趕製駁船,有了駁船就可以通過河曲將貨物運送到東勝州、包頭,也可以將那裏的貨物運回來。這次李雲鶴過去帶去了兩艘柴油動力的快艇。
提起快艇,李雲鶴就興奮的刹不住嘴了,“張總,我們的快艇到了黃河可就更顯出來他的優勢了。我們從河曲可以順流直接開到磧口,這就不用說了。讓黃河上的船家瞪眼的是,我們逆流而上的時候,不管是哪段激流,不用纖夫,我們都可以直接頂上去。”
“天生橋那段也可以上去?”張知木知道,那段黃河最窄處隻有幾十仗寬,自然是水深流急。
“上去了,沒問題!”李雲鶴說,“就是我們的小艇隻能坐五個人,太小了。”
“我倒是有一個建議,你們可以在一些小艇上,用鋼化玻璃搞一個全封閉的艙蓋兒,這樣不管多大的風浪都不會進水。還可以在小艇上焊一個重機槍架,這樣的小艇架上一挺重機槍,對岸邊的對手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張知木說。
“對啊,我們還可以架上水冷的十二點兒七毫米重機槍,這樣威力就更大了。”李雲鶴也來了精神。
“另外,你們還可以考慮一下這樣的小艇。”張知木說,“你們可以搞一種平底小艇,在小艇後麵不安裝螺旋槳,但是在艇後麵安裝大風扇。這樣的小艇通過風扇向後麵吹風作動力。”
“弄這樣的怪船幹啥?”李雲鶴不解。
“以後我們要到南方淺水沼澤地區,一般船進不去的地方,這樣的船就有用了。”張知木說。
“對啊!這樣就不怕水草把螺旋槳纏住了。”李雲鶴懂了。
“你們先別管這樣的船,爭取在明年開春前再造出來四艘拖輪,將來寧德他們逆流而上進攻陝西的時候用得上。”
“應該沒問題。”李雲鶴說,“造頭兩艘拖輪用了不少新手。後麵再造船就會快多了。”
“太好了,”張知木說,“這樣的話,寧德他們進軍的時候後勤給養就容易多了。”
“哎!張總,我們的十二點二七口徑的阻擊步槍已經好了,你是不是去看看?”
“有時間再說吧!”張知木說,“不過,李菁他們組織各師抽調的神槍手進行阻擊手訓練。你們負責較搶的那幾個專家也過來給他們講講課吧。”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
聽說李公公又來了,歐陽鶴笑著說:“嗬嗬!看來皇上是要來謝謝張總送去神藥了。再就是,我們大規模擴軍,皇上是不是也該問問了?”
“我回辦公室見他吧!”張知木說,“盡量不讓他再進指揮中心。這裏沙盤和地圖都不能讓他再看到。”
跟著張知木回到辦公室,李公公從懷裏拿出來一封皇上寫給張知木的密信,“張東家,這是皇上給您的信。皇上還讓我好好的謝謝您,你送去的神藥救了長平公主的命。”
“哦!長平公主的病好了?”張知木接過信時問。
“哎!長平公主咳嗽的厲害,身上燙的不得了。禦醫也沒有辦法,公主幾天已經滴水未進。我把藥送到,馬上就用水化了,給公主灌下,夜裏又灌了一次。第二天早晨,公主身子就不那麽熱了。到了第二天晚上,就可以給公主灌一點兒稀粥。第三天公主就已經退熱,也可以吃點東西了。這可真的是神藥。皇上一直稱讚呢!”
雖然張知木對醫學不了解,但是也可以判斷出來,公主得的是嚴重的肺炎。由於以前從來沒有使用過抗菌素,所以用上藥效果特別的好。
張知木說:“這也是因為這種藥是和公主的病對症了。不然也不會有效。”
“嗬嗬!現在皇上可為難了,那些朝裏的大臣,還有不少皇親,都想向皇上要幾粒神藥。到現在皇上自己收著這種藥,誰也沒給呢。”李公公笑著說。
送走李公公,張知木馬上給李治打電話,讓他過來翻譯一下崇禎皇上的書信。
崇禎皇上書信提到幾個問題,一是感謝張知木送來的藥物,這藥物救活了安平公主;二是,現在匪患未除,希望張知木都能替朝廷出力,盡快出兵剿賊;第三是,三年期限就要到了,山西應該按照大明律上交稅款了。
看完崇禎皇上的信,張知木樂了。這崇禎皇上還惦記著向山西征稅呢。他也不想想,山西每年的稅收他也收不上來二百萬兩銀子啊。
張知木想了一下,還是給崇禎皇上回了一封信,不過沒回答收稅的事兒。對於送藥的事兒也沒說。但是對剿賊的事,張知木說了一下。因為窯崗人擴軍的事兒,皇上一定早就知道了。還可以利用崇禎皇上麻痹一下李自成。
張知木信上說,關於剿賊的事兒自己一刻沒敢放鬆,現在已經召集了一些人馬,正在進行訓練。一但軍隊訓練完成,糧草準備充足,立刻發兵剿賊。初步決定首先平定陝西,將闖賊的老巢掀翻,恢複三秦安寧。不過此事絕對不可泄露半點兒。皇上可以適當的透露出來,說我們將來準備進軍河南收複中原,以麻痹闖賊。我們準備好後,會突然出手,在闖賊不備的情況下一舉收複陝西。
李治將張知木的書信翻譯完之後,又給李公公打個電話,請他想辦法給皇上送過去。
李公公看到是一封密封的信,知道打開看啥也看不到,一定是密寫的書信。現在隻有當信使的份兒。
不過崇禎皇上的書信提醒了張知木,明年就麵臨著收稅問題。現在是應該研究一下稅收的問題了,這可是一個大問題。
為此窯崗的領導們又集中起來開了一個會研究稅收的問題。
張知木知道,現在還是一個農業文明的社會,農業稅還是個一占很大比例的稅種,不可可能不收農業稅,因為整個大明朝也就是窯崗這裏可一忽略農業那點稅收。
張知木的建議是,可以將農民的田地分成上中下三等,農業稅按每畝上等田,每年半鬥糧食;中等田,每年三分之一鬥糧食;下等田,每畝每年,五分之一鬥糧食。
陸成祥說:“現在朝廷可是規定,不管啥田都按每畝一鬥收啊。”
“我們怎麽也要比朝廷便宜些啊!”張知木笑著說,“我的想法是工商貿易,也要按照朝廷的一半兒收稅。而且,各地稅收都交到各縣,一年內不用上交,除去管理費用,都全部用於民生,用於修道路建學校等等。一年以後三七開,三分上交,七分留給地方,兩年後五五分成。”
李岩說:“還要規定,我們采用輕稅嚴征辦法。對那些無故不交稅,又不申明理由的重罰。對那些無故武力抗稅的,流放處理。這樣就可以為解決沁水那些人做好鋪墊。”
大家都同意李岩的意見。張知木說:“我們還需要征繳一個稅種,那就是資源稅。不管誰從土地礦上河流開采資源都需要交稅,因為這些資源是屬於大家的。”
邱老東家說:“我們這幾年唯一收的稅就是鹽稅。這一項也要算上。”
“收稅的事兒可是一個事關我們能不能穩定掌權的大事兒,我還有一個建議,我們就成立一個稅務總局。稅務直接對陸先生負責,這個稅務總局的局長我建議就由邱老東家擔當。怎麽樣?”張知木建議說。
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鼓掌肯定。
邱老東家站起身,雙手合十對大家比劃了一圈兒,說:“我今天沒想到,張總會把這麽重要的事交給我了。我謝謝張總,也謝謝各位信任我。老朽我就勉為其難了。”
邱老東家到了窯崗之後,一直沒有穩定的職務,他也著急,沒想到這樣的光榮的任務落到他身上,今天太高興了。
張知木說:“到明年我們還有一段時間,許多事情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大家也多想一想,這件事兒不僅僅是我們山西的事兒,也涉及到將來我們整個大明朝的事兒。”
李岩說:“張總,雖然我們的定的稅收額度少了,但要是把所有土地的稅都收上來,比大明朝收的還要高。因為他們好多擁有大量土的人都享有特權,根本不上稅。還有那些大商家,我們需要製定出來更詳細的辦法,把他們該交的稅都收上來。如果這樣,整個大明朝的稅能翻一倍不止。”
歐陽鶴說:“還有一個大問題啊!我們現在的官員下去後,一直沒有涉及到銀子的事兒,所以口碑都很好,可是有了銀子這個東西以後,就是個問題了。”
“我也一直在想這問題。我看,我們就采用權利在陽光下運行的辦法,各地方的收支費用,必須完全向百姓公開。並且接受人民代表監督檢查。重大支出必須經過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張知木說,“隻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杜絕貪汙腐敗。”
“這倒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大家紛紛說,“不過這樣的官可就不好當了。”
李岩說:“那些收入高的人,也要多收稅。不能讓貧富差距太大。”
“那叫個人所得稅。”張知木說,“我們可以按照每個月每人所得十兩、百兩、千兩、萬兩幾個檔次,征收個人所得稅。”
“這個稅可不好收,他們買賣家。不可能告訴你,他們收了多少銀子。”陸成祥說。
“不用著急,”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取得權力後,稅務總局可以下去查賬。少一罰百,他們就會自覺上稅了。這些大老虎才應該是納稅大戶。不能讓窮的飯都吃不上的人納稅,富得流油的人卻不上稅。今後,收稅的和納稅的互相鬥法,會一直進行下去。以後我們就是要用法律來規範這些事兒。”
“邱老東家,我看明年你還需要和閻伯合作,你們的收稅的時候,沒有自己的隊伍,隻能由警察幫你們。”張知木說,“我們還不可能養太多的人。”
閻伯駒說:“這沒問題,現在我們山西治安非常好,警察也沒有多事。這樣事兒都是他們該做的。”
邱老東家衝閻伯駒一拱手,說:“以後就仰仗了。”
大家都知道,隻有開始收稅了,這個地方才真正是自己的,因此又興奮地研究半天收稅的事兒。
窯崗人對戰爭的準備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但是在窯崗的外人看到的大事是,汾河要建一個橋,滹沱河那邊又要建一個水庫。大橋就要開建,通往滹沱河一條新路也在修建。
到了七月份,歐陽鶴結束了團長們的培訓班兒。李岩又把團政委召集來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政委們也基本上適應了各自的崗位。當然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李岩首先組織大家分組討論各自遇到的問題。
各種問題分別列出條目,又根據情況總結出來應對辦法。有的甚至列出來幾種辦法。政委們對這樣的辦法都很讚賞,有了這樣的小冊子,許多問題都能做到心中有數了。這也是李岩根據窯崗的官員們培訓的時候用過的辦法總結借鑒過來的。政委們也都說,這個辦法可以用來培訓自己的下級政治官員們。
研討完,李岩又請軍隊文工團給他們演出節目,告訴他們這是軍隊自己的文工團。結果看完節目的政委們都希望文工團到自己的部隊演出去。
李岩沒有答應他們這個要求,但是請文工團的演員們來教他們唱歌。李岩規定,他安排教唱的歌曲,必許都學會,這是要他們回部隊教官兵唱的。學不會在這個學習班裏麵是畢不了業的。李岩告訴他們,這軍歌也是能提高士氣,提高戰鬥力的。
結果這些政委們隻好一個個捧著歌本兒認認真真學習唱歌了。
也就是從這開始,窯崗的軍隊養成了唱歌的好習慣,歌聲也在軍營中傳唱起來。
七月份也是窯崗人最忙的時候,剛剛爭搶完畢業生,又開始了招生工作。這次窯崗學院、窯崗商務政法學院、軍事學院、語言學院,還有技術學校、少年軍校同時招生。除了兩個學校之外,學院都是同時招四年製和倆年製學院各一半兒人,明年還是按照這個辦法招生,再以後就完全招四年製的學生了。
這次招生分兩個地方同時招生,窯崗為主,還在揚州設了一個考場。這件事兒,窯崗人很早就在報紙電台上進行了宣傳,各地的分號也負責宣傳解釋這件事兒。因此不論是窯崗還是揚州都有很多人報名參加考試。他們都知道隻要是考上了,念書的吃喝等一切都是免費的,還有助學金。畢業那就更是能在窯崗分到一個很好的工作。這個考試簡直是跳龍門一樣。
這次窯崗學院軍事專業的學生再開學的時候就直接轉到軍事學院讀書,這樣軍事學院等於一開學就有二年級學員了。
這次窯崗學院經過努力,師資得到了增強,宿舍樓又建兩棟,教學樓也擴建了一棟。所以雖然軍事專業不招了,但是還是準備擴大招生到二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是兩年製,一千五百人是四年製。
軍事學院一下子就招收學員一千人,其中四年製和兩年製各五百人。
窯崗商貿政法學院招收一千五百人,一千人是四年製,五百人是兩年製。
窯崗語言學院招收四百人完全是四年製。
窯崗技術學校招收一千人完全是兩年製。
少年軍校招收一千人,都是五年製。現在李茂在南方已經分別送來十五歲男孩子將近五百人,他們都是沒有出路想參軍的孩子,而且都是李茂挑出來身體好,反應靈活的。這次在窯崗再招五百少年軍校學員就行了。這些學生一入校就享受軍人待遇。
為了配合李茂他們的在揚州的招生,窯崗這邊派出了很多幹部和學院的老師。由於是幾個學院一起招生,各學院的招生考試題目都一樣,報考的考生們可以同時按順序填報四個誌願。
隨著考生們的到來,窯崗簡直熱鬧的不得了,真的是人來人往。有不少考生是提前很久就來到窯崗的,但是有一樣,隻要是報名考試的,就可以免費吃住。這讓很多考生都很感動,他們不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籌足路費趕到窯崗來的。到了這裏就再也不用為吃喝愁了,這讓是他們沒想到的。還有不少是陪著考生來考試的。可是他們很快的就發現,在窯崗找一份工作很容易,掙的銀子也很可觀。所以考生沒開始考試,不少考生家長已經開始工作掙銀子了。
不過現在窯崗人應對這樣的事兒已經應付自由,沒有任何混亂。以前到窯崗來考試的人的大多數是窮苦人多,現在來了不少富戶高官的子弟。不過這些平時傲氣衝天的子弟們到了窯崗很快就收斂了起來,在這裏他們根本傲不起來。隻有眼花繚亂看著這個新奇的世界。看著那樣一個個輝煌的學習殿堂,隻剩下一定考上的決心。
現在窯崗絕對是大明朝科技、文化、金融的中心,就憑這三個中心,哪有那些紈絝子弟傲氣的地方。
這次擴招這麽多人,陸成祥沒有心疼銀子。陸成祥雖然算計,但是他現在是一個很有胸懷的人,這也與他們深厚的國學底蘊有關兒。算計是一個商人的本分,如果沒有陸成祥的算計,窯崗不會發展的這麽快這麽好。他知道啥銀子該花,啥不該花。他更知道,現在培養人才是為將來管理大明朝做準備的。
張知木是和大家確定了這次招生人數和各專業的招生人數之後,就不再管這些想起來就讓他頭疼的具體事兒。
從河曲回來的李雲鶴,帶回來的消息讓張知木很高興。那邊兩艘拖輪已經下水,現在正趕製駁船,有了駁船就可以通過河曲將貨物運送到東勝州、包頭,也可以將那裏的貨物運回來。這次李雲鶴過去帶去了兩艘柴油動力的快艇。
提起快艇,李雲鶴就興奮的刹不住嘴了,“張總,我們的快艇到了黃河可就更顯出來他的優勢了。我們從河曲可以順流直接開到磧口,這就不用說了。讓黃河上的船家瞪眼的是,我們逆流而上的時候,不管是哪段激流,不用纖夫,我們都可以直接頂上去。”
“天生橋那段也可以上去?”張知木知道,那段黃河最窄處隻有幾十仗寬,自然是水深流急。
“上去了,沒問題!”李雲鶴說,“就是我們的小艇隻能坐五個人,太小了。”
“我倒是有一個建議,你們可以在一些小艇上,用鋼化玻璃搞一個全封閉的艙蓋兒,這樣不管多大的風浪都不會進水。還可以在小艇上焊一個重機槍架,這樣的小艇架上一挺重機槍,對岸邊的對手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張知木說。
“對啊,我們還可以架上水冷的十二點兒七毫米重機槍,這樣威力就更大了。”李雲鶴也來了精神。
“另外,你們還可以考慮一下這樣的小艇。”張知木說,“你們可以搞一種平底小艇,在小艇後麵不安裝螺旋槳,但是在艇後麵安裝大風扇。這樣的小艇通過風扇向後麵吹風作動力。”
“弄這樣的怪船幹啥?”李雲鶴不解。
“以後我們要到南方淺水沼澤地區,一般船進不去的地方,這樣的船就有用了。”張知木說。
“對啊!這樣就不怕水草把螺旋槳纏住了。”李雲鶴懂了。
“你們先別管這樣的船,爭取在明年開春前再造出來四艘拖輪,將來寧德他們逆流而上進攻陝西的時候用得上。”
“應該沒問題。”李雲鶴說,“造頭兩艘拖輪用了不少新手。後麵再造船就會快多了。”
“太好了,”張知木說,“這樣的話,寧德他們進軍的時候後勤給養就容易多了。”
“哎!張總,我們的十二點二七口徑的阻擊步槍已經好了,你是不是去看看?”
“有時間再說吧!”張知木說,“不過,李菁他們組織各師抽調的神槍手進行阻擊手訓練。你們負責較搶的那幾個專家也過來給他們講講課吧。”
-------------
富士山噴發,日本大地震。--《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