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秀容號戰船皇上新動作
聽說有聖旨來了,歐陽鶴在旁邊說:“我也覺得聖旨該來了!”
張知木馬上明白了,“皇上又來借銀子了?”
歐陽鶴點點頭,說:“一般小事兒,他讓李公公送個信兒就行了。按時間算,皇上也該借銀子了。別人都秋收了,皇上也需要收銀子啊。”
“走吧,陸先生讓他們先去淩水碼頭吧!你先跟我回去。”張知木說:“皇上的銀子該給還是得給。”
“你就當我沒回來吧!”陸成祥一聽皇上借銀子就頭大。
“嗬嗬,走吧!”張知木說:“這事兒是躲不過去的。”
陸成祥沒辦法,隻好跟著張知木回到指揮中心。
見到張知木回來,李公公清清嗓子,喊道:“張東家,接旨!”
張知木和陸成祥隻好下跪接旨。張知木已經習慣了下跪,現在下跪已經不覺得非常不舒服。人的適應性還是很強的。
果然如歐陽鶴所言,皇上又是來借銀子了。這次沒說啥理由,隻是說軍餉不濟向窯崗人借銀子二百萬兩。
張知木心想,“這崇禎皇上可真是的,二百萬兩銀子,你一張嘴要走了?”
如果是一百萬兩銀子,張知木準備讓陸成祥直接給他就完了。現在張知木覺得不但二百萬兩不能給,一百萬兩也不能馬上給。
張知木看到了陸成祥痛苦的表情,他生怕張知木滿口就答應了崇禎皇上的要求。張知木對李公公說:“你知道,我們將近兩年了,沒在山西收一分銀子。我們每年還要花很多銀子,在山西幫助那些困難戶。而且也不瞞你說,我們正在擴軍,準備去打李自成,你說我們那裏不用銀子。再說了,我們過完年剛剛給皇上送去不少銀子,還有年前你帶走的,這是多少銀子?皇上怎麽又借銀子啊?”
“皇上有皇上的難處,”李公公說,“你說邊外的軍隊還有朝中官員們哪裏不用銀子啊?”
“那也不能就盯著我們一家啊?”張知木顯得很無奈。
李公公心裏明白,不管你怎麽哭窮,皇上的銀子也得借,所以李公公不說話。
張知木也看明白了李公公的主意,說:“好了,你先回去吧,我們看看能籌集多少銀子?”
“你給我一個準信兒,我啥時候過來拉銀子?”李公公問。
“我得有銀子你才能拉銀子是吧!”張知木說:“你回去等的我們的信兒吧。”
“張東家,總得有個大概時間吧。”李公公還非較真兒。
“年底前您來看看吧!”張知木更沒客氣,他知道犯不上跟他說太多。
“那可不行啊!”李公公不幹了。
“那你說啥時候?”張知木反問。
“這這…,”李公公還這不上來。
“我就不留你了,我們現在要去淩水碼頭,那邊有事兒。”說完,張知木就起身和心理竊笑的陸成祥向外走。
李公公心裏這個鬱悶啊!皇上又該罵自己無能了。可是這借銀子的事兒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借銀子是人家給你皇上的麵子,不借銀子也是你皇上沒麵子。
離開李公公,陸成祥說:“哎呀!我方才真擔心你一口答應下來了。”
“皇上倒胃口是越來越大了,一開口就是兩百萬兩銀子。他以為這銀子從土裏挖出來的?”張知木覺得皇上有些獅子大開口了。
張知木和陸成祥乘船趕到淩水碼頭時,大家都在等著他們。
陳玉峰問:“怎麽這麽快就辦完了?”
歐陽鶴說:“我看張總是沒給他們銀子。”
“歐陽先生說得對,崇禎皇上現在是獅子大開口。一張口就是二百萬兩銀子。”張知木恨恨的說。
“我看是朝廷的所有稅收都收不上來了。”歐陽鶴說:“但是他們花銀子的地方也應該少了。現在不少邊關他們都不管。”
“從我們這裏拿銀子太容易了,所以他們才獅子大開口。”陳玉峰說:“我們該改改他們的脾氣了。有每年二百萬兩銀子,北邊的邊關我們自己管吧。”
“這不僅僅是銀子的事兒。”歐陽鶴說:“還是讓皇上替我們分憂吧。”
“哈哈!”窯崗的眾人一陣大笑。
“都聽說有為皇上分憂的,還沒聽說有皇上替我們分憂的。”閻興說。
這時,範成坤過來說:“張總,我們是不是過到船塢那邊去?”
“好好!今天都聽你們安排。”張知木說。
張知木和眾人來到船塢前,李治靠過來,悄悄地問:“張總,李自成他們在淩水碼頭的那個點兒是不是應該清掉。不然我們碼頭這邊的情報一點也瞞不住了他們。”
“留著吧!你看得見的敵人,威脅就不會有多大。你清了他們,李自成還會派別人過來。這個點兒我們一直沒動,他們還以為隱蔽的很好。不如留著他們玩兒。在這的消息他們傳回去也沒有用。”張知木說。
“好吧!”李治答應一聲走了。
由於采納了林宗偉的建議,考慮到需要在汾河和黃河這些內河內航行,秀榮號采用了沙船的樣式。這樣船平底吃水淺,但是船稍寬一點兒,雖然這樣的船會影響航速,但是耐波性好,航行時船的穩定性要好一些。這首船的排水量有一千五百噸。本來大小是按照二號福船大小設計的,但是經過不斷的改進設計,這首船最後就達到了一千五百多噸。
船上前甲板是前後高低配置兩座雙聯130火炮炮塔,後甲板配一座雙聯火炮炮塔。為了彌補近程火力的不足,船的兩側好配有很多重機槍。
李雲鶴說過,以後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研製好了,可以給他們換上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張知木告訴李雲鶴,船上用的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可以采用水冷的,這樣可以保證射擊的連續性。因為船上的武器不需要搬動,而且船上水也好解決。
張知木知道前世的時候,造船都是在岸上的一個導軌上建龍門架,船就在龍門架上建造。造完船之後,船沿著導軌滑進水裏。但是張知木覺得那樣不安全,所以秀榮號是在船塢裏麵建造的。一次船要下水的時候,需要將船塢的小閘門先打開,放進水來,船塢裏的水會把船浮起來,等船塢裏的水麵和船塢外麵的水麵平了,再打開船塢大門,船就出去了。
這艘船下水,不但把窯崗的幾大巨頭都吸引來了,也吸引很多淩水碼頭上的人。許多人還想看看這鋼殼造的船到底能不能浮起來,他們都知道木頭輕所以能造船,沒聽說過,這比水重很多的鋼鐵也能造船。有不少人還認為這樣的船一定浮不起來。
等船塢裏麵的水把船浮起來之後,船塢四周的人響起了一陣歡呼聲。《窯崗周報》、《窯崗日報》的攝影記者,跑來跑去不停的照相。
船浮起來之後,又用龍門吊給船上上了很多煤炭、加了水之後。兩個主鍋爐就開始添煤加火了,原來那個發電的鍋爐就一直沒有熄火。船上的電力都是用船上自己發的。
等船塢裏麵的水位和船塢外麵的水位平了之後,張知木等人就通一個棧橋來到了秀容號上。穆義早就在這裏迎著張知木了,張知木過去和穆義握手說:“祝賀你們有了一艘真正的戰船!”
“是的張總,這才是真正的戰船。”穆義有些激動。
張知木來到寬敞明亮的駕駛室問:“穆義啊!這新船操控你們能掌握嗎?”
“這樣的船我們都是第一次使用,掌握不敢說。但是我們有使用蒸汽福船的經驗,我們也研究過各種情況下操船的方案。這首船有兩個螺旋槳,操縱性應該比福船好得多。再說了沒有帆這船應該更靈活。”穆義回答。
“好啊!那我就放心跟著你們首航了。”張知木說。
“這這,張總這是都一次下水行駛,我們還是試完了你再上來吧。”穆義有些急了。
“你們都不害怕,我更不怕。你們不用管我,就按照你們預計的該怎麽試就怎麽試。”張知木說。
範成坤看著為難的穆義說:“張總既然要參加我們的試航。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們就該怎麽試就怎麽試吧。”
秀容號在船塢裏麵點火後,經過一段點時間,鍋爐壓力達到了規定的壓力,泄氣閥嗤的一聲泄氣了。船上的林宗偉他們上上下下的來回忙著進行著各種檢查。等兩台鍋爐的壓力都達到標準以後,林宗偉示意穆義可以啟動了。
林宗偉指揮開始啟動,汽輪機開始轟隆隆的啟動了。兩個螺旋槳開始慢慢的旋轉起來,汽笛“嗚——”的一聲長鳴,秀容號開始慢慢的啟動了。這艘鋼鐵巨輪慢慢的離開了船塢,駛出船塢後,秀容號轉彎進入了汾河,又轉向逆流向北。
秀容號不斷加速向北行駛,張知木覺得秀容號振動和噪音要比那幾艘改建的福船小的多了。這是因為林宗偉他們在造這艘船的時候,幾次到福船上研究福船上產生噪音的原因,回來在秀容號上采取了很多隔振措施。把噪音降到最低的程度,張知木知道這個時代,能把噪音降到現在這個程度實在是不容易。就是前世的時候,船上的振動噪音也是難題。
秀容號兩個螺旋槳產生的強大推力,使榮號高速逆流前進,跟著秀容號試航的福船很快的就被甩到後麵。
在汾河上來回航行了幾次以後,秀容號又分別用單左漿、単右漿在汾河上來回是航了幾圈。在秀容號又一次向北航行的時候,李威來到駕駛室,對張知木說:“張總,好戲就要開演了。”
張知木知道李威他們要試驗艦炮了,這可是重頭戲。因為不管啥樣的艦船,沒有炮都是沒有牙的老虎。
張知木說:“你估計你們的炮能怎麽樣?”
“應該沒有問題,範成坤的炮兵一直跟我們試驗130炮,艦炮設計的時候,他們也是一直跟著試驗。現在,我看他們都成半個專家了。”李威對這些事兒是非常清楚,為這了130炮,李威連根跟著陳玉峰出關的事兒都耽誤了。
這時,張知木看見秀容號的炮手開始操練火炮,隻見火炮上下左右活動非常靈活。李威忍不住說:“大炮上艦以後用起來是方便。現在他們可以用電動方式又可以用手動方式操炮。你看船頂上的大型測距儀最少三十裏遠就可以把敵艦距離測出來。我們的艦炮瞄準器也已經和炮的測距儀整合一起,這樣瞄準開炮就簡單多了。”
“好啊!看看你們試的怎麽樣了。”張知木說。
這時候,秀容號開始減速,李威離開駕駛室。大家的目光都向秀容號的左麵望去,因為秀榮號上的六門炮都指向艦船的左側。張知木也來到左側,隻見左麵一座山上的裸露的岩石上,用白灰塗上了一大片。
還沒等張知木問問目標有多遠,前主炮“咚”的一聲,放了一炮,炮聲震秀容號一震。不過張知木覺得震動沒有想象的那樣大,聲音也沒有以前聽的那麽大,因為船上的炮有一個封閉的炮塔,聲音不容易傳出來。這一炮明顯的打底了,離那個靶子差一段距離。修正一下,“咚”一聲,主炮又打了一炮。這發炮彈準確的命中目標。白灰靶子被打出來一塊黑色。這時前甲板上另兩門炮“咚咚”的又都打了一炮,接著後甲板上的兩門炮也“咚咚”的打了兩炮,幾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
秀容號上的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這時李威進來,張知木問:“目標有多遠?”
“一千五百米。今天打的不算,還沒好好的較炮呢。”李威說:“今天就是試一試,這麽遠一點兒要是打不中就算了。”
“我覺得這炮的後坐力沒有想象的那麽大。”張知木說。
“當然船上製退機可以專門設計,不象陸上要考慮運輸方便。”李威說。
“我看我們那幾艘福船完全可以裝上這樣的130炮,你看怎麽樣?”張知木問。
“我看行,不如就試試,我看福船可以在前後各放一門130炮。不過他們的前後甲板還要換成整塊的鋼板才行。這是個麻煩事兒。”李威說。
秀容號試航圓滿成功,窯崗上下都非常高興。範成坤在淩水碼頭設宴慶賀,張知木等窯崗的幾個領導都住在淩水碼頭,今天真是一醉方休。
不過沒開喝之前,張知木給林宗偉和範成坤布置了要做130大炮上福船做試驗的任務。
林宗偉說:“張總放心,你說的這件事兒,我們以前也和範司令研究過。但是一直不知道130火炮的後坐力有多大。所以沒敢試驗。今天看來130火炮的後座力不是很大,我覺得隻要把我們的福船甲板加固一下,應該問題不大。”
“好,非常好!”張知木說:“我預祝你們試驗成功了。我們的福船要是都改裝上130大炮,我們的水軍戰力就會提高一大截。你們努力吧!”
範成坤看今天窯崗的各位領導在,覺得機會難得,起身說:“今天是一個高興的日子,我們的秀容號首航成功,我們這兩年來沒日沒夜忙,值得了。秀容號下一步就要進行各種實驗調試。估計明年就可以出航作戰了。今天張總和各位領導都在,我們下兩艘這樣的戰船是不是可以定下來生產了?現在我們的第二個船塢也建的差不多了。最主要的是,我們已經有了建造這樣軍艦的經驗了,再生產這樣戰船我們不用兩年時間就行。”
聽完範成坤的話,大家都笑了。
陳玉峰故意說:“你小子,知不知道這樣船是銀子堆出來的?一張口就要建兩艘,誰不知道這樣的船好。”
範成坤一下子不知道說啥好,“不不,不行的話,再建一艘也行啊!”
“哈哈!”張知木笑著說:“別著急,陳總是逗你呢。我們已經商議了,隻要今天試航成功,我們今天就定下來,現在就開始做準備,我們同意同時建造兩艘同類型的戰船。”
張知木的話,引來一片歡呼和掌聲,特別是範成坤的水軍將領們。
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的酒都沒少喝。
一直到早晨吃完飯,張知木都覺得有些頭暈。
張知木還想看看盧炳義他們最後選定的造紙廠的廠址。因為他們最後選定的地方在淩水碼頭這裏,靠近汾河的邊上。
可是歐陽鶴說:“張總,我們回去吧。昨天晚上我就得到家裏的消息,崇禎皇上給山西派回來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官員,現在已經到了太原。他們要求進他們原來的衙門。太原的官員沒答應他們,還和他們僵持呢!”
張知木一聽,說:“辛虧我們的銀子沒借給他們。沒事兒,讓我們官員把衙門給他們倒出來。但是我們的太原城,沒有身份證不許進出。他們那幾個官員可以給他們辦特別通行證。不管他們是誰,一個證進出一個人,沒有證件硬闖直接關進大牢,弄他們幾回就老實了。絕不許他們帶軍隊進太原。讓他們啥也辦不了,我看他們在那裏幹啥。告訴我們的人,如果他們有來橫的不用客氣,按章辦事。到我們的地方就要按我們的規矩辦。”
歐陽鶴一聽,說:“我看不但要這樣,皇上不把這件事兒說清楚,我們的銀子還真不能借給他們。”
“你們一起回去吧!”張知木說:“我要和盧先生看看建造紙廠的地方。”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聽說有聖旨來了,歐陽鶴在旁邊說:“我也覺得聖旨該來了!”
張知木馬上明白了,“皇上又來借銀子了?”
歐陽鶴點點頭,說:“一般小事兒,他讓李公公送個信兒就行了。按時間算,皇上也該借銀子了。別人都秋收了,皇上也需要收銀子啊。”
“走吧,陸先生讓他們先去淩水碼頭吧!你先跟我回去。”張知木說:“皇上的銀子該給還是得給。”
“你就當我沒回來吧!”陸成祥一聽皇上借銀子就頭大。
“嗬嗬,走吧!”張知木說:“這事兒是躲不過去的。”
陸成祥沒辦法,隻好跟著張知木回到指揮中心。
見到張知木回來,李公公清清嗓子,喊道:“張東家,接旨!”
張知木和陸成祥隻好下跪接旨。張知木已經習慣了下跪,現在下跪已經不覺得非常不舒服。人的適應性還是很強的。
果然如歐陽鶴所言,皇上又是來借銀子了。這次沒說啥理由,隻是說軍餉不濟向窯崗人借銀子二百萬兩。
張知木心想,“這崇禎皇上可真是的,二百萬兩銀子,你一張嘴要走了?”
如果是一百萬兩銀子,張知木準備讓陸成祥直接給他就完了。現在張知木覺得不但二百萬兩不能給,一百萬兩也不能馬上給。
張知木看到了陸成祥痛苦的表情,他生怕張知木滿口就答應了崇禎皇上的要求。張知木對李公公說:“你知道,我們將近兩年了,沒在山西收一分銀子。我們每年還要花很多銀子,在山西幫助那些困難戶。而且也不瞞你說,我們正在擴軍,準備去打李自成,你說我們那裏不用銀子。再說了,我們過完年剛剛給皇上送去不少銀子,還有年前你帶走的,這是多少銀子?皇上怎麽又借銀子啊?”
“皇上有皇上的難處,”李公公說,“你說邊外的軍隊還有朝中官員們哪裏不用銀子啊?”
“那也不能就盯著我們一家啊?”張知木顯得很無奈。
李公公心裏明白,不管你怎麽哭窮,皇上的銀子也得借,所以李公公不說話。
張知木也看明白了李公公的主意,說:“好了,你先回去吧,我們看看能籌集多少銀子?”
“你給我一個準信兒,我啥時候過來拉銀子?”李公公問。
“我得有銀子你才能拉銀子是吧!”張知木說:“你回去等的我們的信兒吧。”
“張東家,總得有個大概時間吧。”李公公還非較真兒。
“年底前您來看看吧!”張知木更沒客氣,他知道犯不上跟他說太多。
“那可不行啊!”李公公不幹了。
“那你說啥時候?”張知木反問。
“這這…,”李公公還這不上來。
“我就不留你了,我們現在要去淩水碼頭,那邊有事兒。”說完,張知木就起身和心理竊笑的陸成祥向外走。
李公公心裏這個鬱悶啊!皇上又該罵自己無能了。可是這借銀子的事兒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借銀子是人家給你皇上的麵子,不借銀子也是你皇上沒麵子。
離開李公公,陸成祥說:“哎呀!我方才真擔心你一口答應下來了。”
“皇上倒胃口是越來越大了,一開口就是兩百萬兩銀子。他以為這銀子從土裏挖出來的?”張知木覺得皇上有些獅子大開口了。
張知木和陸成祥乘船趕到淩水碼頭時,大家都在等著他們。
陳玉峰問:“怎麽這麽快就辦完了?”
歐陽鶴說:“我看張總是沒給他們銀子。”
“歐陽先生說得對,崇禎皇上現在是獅子大開口。一張口就是二百萬兩銀子。”張知木恨恨的說。
“我看是朝廷的所有稅收都收不上來了。”歐陽鶴說:“但是他們花銀子的地方也應該少了。現在不少邊關他們都不管。”
“從我們這裏拿銀子太容易了,所以他們才獅子大開口。”陳玉峰說:“我們該改改他們的脾氣了。有每年二百萬兩銀子,北邊的邊關我們自己管吧。”
“這不僅僅是銀子的事兒。”歐陽鶴說:“還是讓皇上替我們分憂吧。”
“哈哈!”窯崗的眾人一陣大笑。
“都聽說有為皇上分憂的,還沒聽說有皇上替我們分憂的。”閻興說。
這時,範成坤過來說:“張總,我們是不是過到船塢那邊去?”
“好好!今天都聽你們安排。”張知木說。
張知木和眾人來到船塢前,李治靠過來,悄悄地問:“張總,李自成他們在淩水碼頭的那個點兒是不是應該清掉。不然我們碼頭這邊的情報一點也瞞不住了他們。”
“留著吧!你看得見的敵人,威脅就不會有多大。你清了他們,李自成還會派別人過來。這個點兒我們一直沒動,他們還以為隱蔽的很好。不如留著他們玩兒。在這的消息他們傳回去也沒有用。”張知木說。
“好吧!”李治答應一聲走了。
由於采納了林宗偉的建議,考慮到需要在汾河和黃河這些內河內航行,秀榮號采用了沙船的樣式。這樣船平底吃水淺,但是船稍寬一點兒,雖然這樣的船會影響航速,但是耐波性好,航行時船的穩定性要好一些。這首船的排水量有一千五百噸。本來大小是按照二號福船大小設計的,但是經過不斷的改進設計,這首船最後就達到了一千五百多噸。
船上前甲板是前後高低配置兩座雙聯130火炮炮塔,後甲板配一座雙聯火炮炮塔。為了彌補近程火力的不足,船的兩側好配有很多重機槍。
李雲鶴說過,以後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研製好了,可以給他們換上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張知木告訴李雲鶴,船上用的十二點七口徑的重機槍可以采用水冷的,這樣可以保證射擊的連續性。因為船上的武器不需要搬動,而且船上水也好解決。
張知木知道前世的時候,造船都是在岸上的一個導軌上建龍門架,船就在龍門架上建造。造完船之後,船沿著導軌滑進水裏。但是張知木覺得那樣不安全,所以秀榮號是在船塢裏麵建造的。一次船要下水的時候,需要將船塢的小閘門先打開,放進水來,船塢裏的水會把船浮起來,等船塢裏的水麵和船塢外麵的水麵平了,再打開船塢大門,船就出去了。
這艘船下水,不但把窯崗的幾大巨頭都吸引來了,也吸引很多淩水碼頭上的人。許多人還想看看這鋼殼造的船到底能不能浮起來,他們都知道木頭輕所以能造船,沒聽說過,這比水重很多的鋼鐵也能造船。有不少人還認為這樣的船一定浮不起來。
等船塢裏麵的水把船浮起來之後,船塢四周的人響起了一陣歡呼聲。《窯崗周報》、《窯崗日報》的攝影記者,跑來跑去不停的照相。
船浮起來之後,又用龍門吊給船上上了很多煤炭、加了水之後。兩個主鍋爐就開始添煤加火了,原來那個發電的鍋爐就一直沒有熄火。船上的電力都是用船上自己發的。
等船塢裏麵的水位和船塢外麵的水位平了之後,張知木等人就通一個棧橋來到了秀容號上。穆義早就在這裏迎著張知木了,張知木過去和穆義握手說:“祝賀你們有了一艘真正的戰船!”
“是的張總,這才是真正的戰船。”穆義有些激動。
張知木來到寬敞明亮的駕駛室問:“穆義啊!這新船操控你們能掌握嗎?”
“這樣的船我們都是第一次使用,掌握不敢說。但是我們有使用蒸汽福船的經驗,我們也研究過各種情況下操船的方案。這首船有兩個螺旋槳,操縱性應該比福船好得多。再說了沒有帆這船應該更靈活。”穆義回答。
“好啊!那我就放心跟著你們首航了。”張知木說。
“這這,張總這是都一次下水行駛,我們還是試完了你再上來吧。”穆義有些急了。
“你們都不害怕,我更不怕。你們不用管我,就按照你們預計的該怎麽試就怎麽試。”張知木說。
範成坤看著為難的穆義說:“張總既然要參加我們的試航。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們就該怎麽試就怎麽試吧。”
秀容號在船塢裏麵點火後,經過一段點時間,鍋爐壓力達到了規定的壓力,泄氣閥嗤的一聲泄氣了。船上的林宗偉他們上上下下的來回忙著進行著各種檢查。等兩台鍋爐的壓力都達到標準以後,林宗偉示意穆義可以啟動了。
林宗偉指揮開始啟動,汽輪機開始轟隆隆的啟動了。兩個螺旋槳開始慢慢的旋轉起來,汽笛“嗚——”的一聲長鳴,秀容號開始慢慢的啟動了。這艘鋼鐵巨輪慢慢的離開了船塢,駛出船塢後,秀容號轉彎進入了汾河,又轉向逆流向北。
秀容號不斷加速向北行駛,張知木覺得秀容號振動和噪音要比那幾艘改建的福船小的多了。這是因為林宗偉他們在造這艘船的時候,幾次到福船上研究福船上產生噪音的原因,回來在秀容號上采取了很多隔振措施。把噪音降到最低的程度,張知木知道這個時代,能把噪音降到現在這個程度實在是不容易。就是前世的時候,船上的振動噪音也是難題。
秀容號兩個螺旋槳產生的強大推力,使榮號高速逆流前進,跟著秀容號試航的福船很快的就被甩到後麵。
在汾河上來回航行了幾次以後,秀容號又分別用單左漿、単右漿在汾河上來回是航了幾圈。在秀容號又一次向北航行的時候,李威來到駕駛室,對張知木說:“張總,好戲就要開演了。”
張知木知道李威他們要試驗艦炮了,這可是重頭戲。因為不管啥樣的艦船,沒有炮都是沒有牙的老虎。
張知木說:“你估計你們的炮能怎麽樣?”
“應該沒有問題,範成坤的炮兵一直跟我們試驗130炮,艦炮設計的時候,他們也是一直跟著試驗。現在,我看他們都成半個專家了。”李威對這些事兒是非常清楚,為這了130炮,李威連根跟著陳玉峰出關的事兒都耽誤了。
這時,張知木看見秀容號的炮手開始操練火炮,隻見火炮上下左右活動非常靈活。李威忍不住說:“大炮上艦以後用起來是方便。現在他們可以用電動方式又可以用手動方式操炮。你看船頂上的大型測距儀最少三十裏遠就可以把敵艦距離測出來。我們的艦炮瞄準器也已經和炮的測距儀整合一起,這樣瞄準開炮就簡單多了。”
“好啊!看看你們試的怎麽樣了。”張知木說。
這時候,秀容號開始減速,李威離開駕駛室。大家的目光都向秀容號的左麵望去,因為秀榮號上的六門炮都指向艦船的左側。張知木也來到左側,隻見左麵一座山上的裸露的岩石上,用白灰塗上了一大片。
還沒等張知木問問目標有多遠,前主炮“咚”的一聲,放了一炮,炮聲震秀容號一震。不過張知木覺得震動沒有想象的那樣大,聲音也沒有以前聽的那麽大,因為船上的炮有一個封閉的炮塔,聲音不容易傳出來。這一炮明顯的打底了,離那個靶子差一段距離。修正一下,“咚”一聲,主炮又打了一炮。這發炮彈準確的命中目標。白灰靶子被打出來一塊黑色。這時前甲板上另兩門炮“咚咚”的又都打了一炮,接著後甲板上的兩門炮也“咚咚”的打了兩炮,幾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
秀容號上的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這時李威進來,張知木問:“目標有多遠?”
“一千五百米。今天打的不算,還沒好好的較炮呢。”李威說:“今天就是試一試,這麽遠一點兒要是打不中就算了。”
“我覺得這炮的後坐力沒有想象的那麽大。”張知木說。
“當然船上製退機可以專門設計,不象陸上要考慮運輸方便。”李威說。
“我看我們那幾艘福船完全可以裝上這樣的130炮,你看怎麽樣?”張知木問。
“我看行,不如就試試,我看福船可以在前後各放一門130炮。不過他們的前後甲板還要換成整塊的鋼板才行。這是個麻煩事兒。”李威說。
秀容號試航圓滿成功,窯崗上下都非常高興。範成坤在淩水碼頭設宴慶賀,張知木等窯崗的幾個領導都住在淩水碼頭,今天真是一醉方休。
不過沒開喝之前,張知木給林宗偉和範成坤布置了要做130大炮上福船做試驗的任務。
林宗偉說:“張總放心,你說的這件事兒,我們以前也和範司令研究過。但是一直不知道130火炮的後坐力有多大。所以沒敢試驗。今天看來130火炮的後座力不是很大,我覺得隻要把我們的福船甲板加固一下,應該問題不大。”
“好,非常好!”張知木說:“我預祝你們試驗成功了。我們的福船要是都改裝上130大炮,我們的水軍戰力就會提高一大截。你們努力吧!”
範成坤看今天窯崗的各位領導在,覺得機會難得,起身說:“今天是一個高興的日子,我們的秀容號首航成功,我們這兩年來沒日沒夜忙,值得了。秀容號下一步就要進行各種實驗調試。估計明年就可以出航作戰了。今天張總和各位領導都在,我們下兩艘這樣的戰船是不是可以定下來生產了?現在我們的第二個船塢也建的差不多了。最主要的是,我們已經有了建造這樣軍艦的經驗了,再生產這樣戰船我們不用兩年時間就行。”
聽完範成坤的話,大家都笑了。
陳玉峰故意說:“你小子,知不知道這樣船是銀子堆出來的?一張口就要建兩艘,誰不知道這樣的船好。”
範成坤一下子不知道說啥好,“不不,不行的話,再建一艘也行啊!”
“哈哈!”張知木笑著說:“別著急,陳總是逗你呢。我們已經商議了,隻要今天試航成功,我們今天就定下來,現在就開始做準備,我們同意同時建造兩艘同類型的戰船。”
張知木的話,引來一片歡呼和掌聲,特別是範成坤的水軍將領們。
今天實在是太高興了,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的酒都沒少喝。
一直到早晨吃完飯,張知木都覺得有些頭暈。
張知木還想看看盧炳義他們最後選定的造紙廠的廠址。因為他們最後選定的地方在淩水碼頭這裏,靠近汾河的邊上。
可是歐陽鶴說:“張總,我們回去吧。昨天晚上我就得到家裏的消息,崇禎皇上給山西派回來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官員,現在已經到了太原。他們要求進他們原來的衙門。太原的官員沒答應他們,還和他們僵持呢!”
張知木一聽,說:“辛虧我們的銀子沒借給他們。沒事兒,讓我們官員把衙門給他們倒出來。但是我們的太原城,沒有身份證不許進出。他們那幾個官員可以給他們辦特別通行證。不管他們是誰,一個證進出一個人,沒有證件硬闖直接關進大牢,弄他們幾回就老實了。絕不許他們帶軍隊進太原。讓他們啥也辦不了,我看他們在那裏幹啥。告訴我們的人,如果他們有來橫的不用客氣,按章辦事。到我們的地方就要按我們的規矩辦。”
歐陽鶴一聽,說:“我看不但要這樣,皇上不把這件事兒說清楚,我們的銀子還真不能借給他們。”
“你們一起回去吧!”張知木說:“我要和盧先生看看建造紙廠的地方。”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