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李菁出手風冷式重機槍
可算等來了,李菁高興的爬到山包上拿起望遠鏡向西麵看去,望著看不到邊的隊伍,李菁忍不住說:“劉雲他們仗怎麽打的,還剩這麽多人。”
李菁心裏非常清楚,這是最後一仗,師叔和歐陽鶴現在都不想和他們拚命,所以才放跑了他們,自己也不能在這硬拚,能截他們一個尾巴就行。
李菁回頭命令那個騎兵團長,說:“敵人太多了,我們別貪。把大隊敵人趕跑就行,把後麵的尾巴留下。”
這個團長也是窯崗的老兵,他知道跟著李菁打仗從來不吃虧,他答應一聲,回去整理隊伍,做準備去了。
李菁帶著幾個手持***的士兵趴在山包上看著大隊滿蒙軍隊越走越近。
阿濟格他們來的時候是十幾萬大軍,可是現在隻剩下了不到兩萬人,既沒吃的又沒喝的,還得快速趕路。他們知道,一旦被人家追上,這樣的隊伍,實在是沒有一戰之力了。可是這些滿蒙軍人還是很有軍師素養的,他們雖然剩的人不多,但是整隊後,還是把前軍後衛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前麵開路的是一個清軍牛錄額真,他帶著一百騎兵,一路前行。當他來到李菁他們設伏的小山穀的時候,多年鐵血生涯養成的直感,讓他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他勒住馬,駐足四處觀看,連路上都看了幾眼,沒有發現情況,這才帶隊繼續向前。
阿濟格他們大隊人馬呼隆隆的跟著就通過了。李菁身邊的一個隊長,急的說:“頭,進網的魚,別都放走了!”
“別太貪,不然一個捉不住。”李菁主意已定,執行就很堅決。
這樣的等待實在考驗定力,李菁也是不斷的用望遠鏡向山下隊伍後麵望去。終於看見隊尾了,可是山下麵到隊尾的人數還是太多,盡管身邊的兄弟們早就急的直催李菁,李菁還是堅定告誡自己絕對不貪。因為在這裏多打死一千敵人少打死一千敵人意義都沒有啥區別,今天動手就要有把握,而且不能有太大的傷亡。但是也要把敵人打痛,讓他們記住在哪裏都是不安全的。
等差不多了,李菁命令:“起爆!”
爆破手們同時按下了***。
在山崖腳下埋設的十幾枚定向**,爆炸時立刻將成為千山萬的預製碎片,拋向了走到山崖前的騎兵們,密如雨點兒的片,橫掃了擋在他們麵前的一切障礙。定向**前麵的一兩百匹戰馬和騎兵都被炸翻在地上。沿著山穀埋設的連環**,在馬肚子下麵連環爆炸,又炸死了炸傷了幾十匹戰馬。飛到空中爆炸的幾十枚反步兵**,將他們自己負責範圍內的騎兵炸的是非死即傷。這時候趁著硝煙未散,忍耐了很久的騎兵團衝了出去,他們來到山穀,就向敵人被截斷的後隊衝了過去。
劇烈的爆炸讓已經通過李菁他們設伏地點的阿濟格他們都驚出了冷汗,他們知道再晚一點兒,被炸的就是他們。他們根本就顧不上後麵被炸的都是誰有多少人了,立刻打馬向前狂奔而去,生怕晚了一點,自己就把就被人家追上。
前麵的爆炸,讓走在後麵滿蒙軍隊受到的驚嚇更是不小,可是還沒等到弄清前麵到底是發生了啥事兒,窯崗的騎兵衝了過來。前麵的和窯崗騎兵接觸的,還揮著刀想比劃一下,可是人家手裏的槍“啪啪啪”的打過來一串,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就被人家打死了。
這時候,後隊的騎兵們都明白,自己這隊人被人家截住了。這樣的仗不用打就知道結果。好多聰明的騎兵,跳下馬去,在路邊舉手投降了。有一個就有幾十個,很快大批被堵住騎兵都下嗎投降了。他們知道向回跑,沒吃沒喝也活不了,最主要的是現在是又餓又沒有信心,他們都不願意再跑了。
這次李菁他們炸死打死一千四百多騎兵,又活捉了一千五百多騎兵,殲滅了三千多騎兵。
簡單的清點了一下戰場,李菁讓人給指揮部發了一份電報,匯報了戰況。
李菁帶著這個騎兵團都覺得仗打得太沒勁兒,等了那麽長時間,還沒伸開手腳,這麽一會就完了。
李菁沒管他們盡沒盡興,命令盡快的打掃完戰場,然後給俘虜一點吃的,押著他們向歸化走去。
李菁他們回到歸化的時候,天已經大黑了。可是歸化四周原來滿蒙軍隊的營地裏到處是支著大鍋在燒火,原來都是在煮馬肉。因為死馬太多了,用鹽醃了一些,有不少還是準備煮熟了,涼成肉幹兒。
見李菁回來了,劉雲安排人把俘虜接管過去,就帶著李菁來到指揮部。
陳玉峰和歐陽鶴見李菁回來了也非常高興。陳玉峰說:“小子,又占了點便宜回來。”
“哎呀!看著大隊敵人跑了心裏也不舒服。”李菁擺擺手。
“你做得對,我們現在不是徹底解決蒙古問題的時候,達到我們的目的就行。”歐陽鶴給李菁說,也是給在座的各位說。
李魁也在這裏,他看見李菁又立功回來,忍不住:“行啊!小子。你盡幹露臉的事,我們一直在幹收屍的事。今天往草原上拉屍首就差點拉了一天。”
柳成潢開玩笑說:“魁叔,你現在可是和草原上狼成好朋友的了。”
“是啊,以後在草原上跟著魁叔走夜路都不用怕狼。”李菁接著開玩笑。
“今天幾位都在,我們就簡單的把事情說說,從昨晚就沒睡,說完大家還是睡一覺吧。”陳玉峰發話了。
大家都坐好了,歐陽鶴說:“到現在為止,我們這次出關的目的基本達到了。我們這次任務完成的十分順利,而且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這次,我們占有了包頭和東勝州,這兩個地方我們就不準備在放棄了。依托這兩個支撐點兒,我們就可以在黃河沿岸開荒種地。站住了這兩點,我們騰出手來,就可繼續向西。那裏是烏梁素海,烏梁素海那裏可是一塊寶地。今後我們一定要把鐵路修到烏梁素海去。
我們的計劃是盡快的撤離歸化,指揮部撤到包頭。包頭的兩萬移民,分出五千到東勝州。軍隊留在包頭兩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從殺胡口新來的兩個騎兵團和兩個步兵團都駐紮在東勝州。
這次我們繳獲的馬匹有五萬多。我們準備給那兩萬移民,除了我們當初答應他們的條件,每人獎勵一匹馬給他們作為參加我們的軍事行動的獎勵。那些立功的和受傷的每人再獎勵一輛繳獲的馬車。其他的馬也暫時不往窯崗送了,那些馭馬都留著耕地拉車用。戰馬馬口好的就在這裏養著,以後擴建騎兵,不用再重新訓練馬匹了。滿蒙軍隊用的馬都是好馬。我們請家裏派人來管理這包頭和東勝州兩座城市,以後這兩個地方,也要建發電廠,通上電報、電話、電燈。鐵路也要盡快的通到這些地方。”
歐陽鶴說的獎勵移民的事兒,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這次移民出來後,完全聽從指揮,沒有人講條件,打仗本來不是他們的事兒,可是讓他們參加都沒有怨言。現在獎勵他們,以後有啥事兒他們也都會繼續自覺的參加。
第二天一早,托裏王子就來到陳玉峰他們的指揮部,陳玉峰說:“王子殿下,我們正有事兒想找你呢!快坐下。”
托裏王子是個爽快人,他說:“我今天有兩件事兒。一個是我同意您們住在包頭和東勝州,第二個件事兒,我希望你們能和我們一起再向東攻擊,我們希望把額哲的人趕得越遠越好。”
陳玉峰說:“王子殿下既然說了第一件事兒,我們想找你的事兒就不說了,我找你就是為這件事兒。第二件事兒,就不用追了。他們早就逃的沒影了,昨天我們探馬送回來的消息是,他們已經逃的沒影了。不過我的建議是,你們的部落就守在歸化附近,這裏水草豐美,足夠你們部落用了。再說這裏離我們近,有啥事兒我們也方便。再說,你們的人力有限,地方再大了沒有意義。”
“陳總說的是,我隻是想,我們的部落的人會大批的從大青山出來了,他們也需要封地。”托裏王子還是惦記著他的族人。
“那也足夠了。陰山以南這些草場再養活你們這些人也足夠了。”陳玉峰說,心想要是貪婪,有多少也不覺得夠。
歐陽鶴過來說:“今天我們收拾一下,明天我們就撤出歸化了。”
“為啥不再多呆一些日子?我好準備準備宴請你們。”托裏王子說。
“不用客氣了,王子殿下。現在大戰剛剛結束,我們撤出去,你們好安排自己的事情。至於酒宴,我們都安排好了再說吧。”歐陽鶴說:“我們指揮部也就先移到包頭去。你們的族人想回到包頭的,我們歡迎。”
“好吧,我會把你們的意思轉達給我的族人。”提起這樣事兒,托裏王子心裏還是不舒服的。因為包頭這個地方實在是個好地方。
張知木接到陳玉峰他們的通報後,非常高興。他馬上請閻興和陸成祥過來,讓他們派出來官員去接管包頭和東勝州。閻興和陸成祥聽見這樣的好消息也很高興。有這樣的兩個城,對周邊的控製能力就大大的增強了。
陸成祥說:“我們的鐵路要盡快的修到包頭,鐵路要是通了。我們就在包頭建發電廠,把黃河水抽上去澆地。那裏是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
閻興說:“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大批的移民了,現在兩座城裏就能住不少人。他們現在開始建移民點兒,也會很快,那裏現在不缺糧不缺牲口。”
“我看等陳叔他們到了包頭,我們再和他們聯係一下。商量下一下一步的計劃。我覺得盧炳義先生的人,應該過去幫他們作一下大致的規劃才行。”張知木說。
陸成祥看來是實在忍不住了,問張知木:“張總,你準備啥時候讓寧德出關啊?”
張知木是最後關頭,把寧德留下,不讓他出關的。這件事兒,讓寧德很不滿意,就連陳玉峰和歐陽鶴也不理解。張知木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陳玉峰和歐陽鶴才知道,張知木考慮的更多。他們也更佩服張知木的深謀遠慮。
聽陸成祥問這件事兒,張知木說:“等陳叔和歐陽先生回來,再讓寧德將軍出關去。”
北方草原上的戰爭對張知木來說是一件大事兒,但是有陳玉峰他們在,基本上不用他分太多的心。
陳玉峰他們離開窯崗不久,李雲鶴就又神神秘密的請張知木去了一趟他們的射擊場。
路上張知木問李雲鶴:“今天有啥好事兒?”
“保密!好事不止一件。”李雲鶴故意不說。
“哼哼!”張知木哼了幾聲,說:“不知道,你父親他們的鋁和鎂啥時候能煉出來?”
“快了,他們害怕電力不夠用,想一樣一樣的弄。”李雲鶴說:“他們還是想以煉鋼為主,現在電可是一個大問題。沒辦法我想在冶場再建兩個兩兆瓦的發電機,雖然他們的功率小一點兒,但是馬上就能用。”
“也隻能這樣了。”張知木說:“不過,西山泡子的發電機也快發電了。”
“那也才是兩兆瓦。”李雲鶴說:“不過唐景窯他們正在滹沱河那邊考察,據說他們看好了幾個地方,正在論證。要是在滹沱河上攔河建個大壩的話,那可以發很多電了。”
“水利發電是最好的,既可以發電又可以防洪。旱的時候可以排水,澇的時候又可以蓄水。”張知木說。
李雲鶴說:“現在好了,我們的兵工廠和火柴廠都遷到後麵的山裏麵了。有事兒的話,就可以大規模生產。”
來到射擊場,張知木下了車,說:“看看你今天玩兒啥把戲!”
李雲鶴一笑,來到射擊場的射擊位置,一擺手,過來兩人,從一個木箱子裏麵,拿出來一個用草綠色布包著的東西,咚的一聲放在射擊台上。李雲鶴過去打開綠色的布,張知木看明白了,是一挺輕機槍。
李雲鶴拿起了一個彈鼓,“哢吧”一聲上在機槍上,用兩腳架架著瞄準靶子,一扣扳機,“啪啪啪、啪啪啪”一連打了幾個點射。
李菁打完幾個點射之後,放下槍,對張知木說:“張總,怎麽樣,你來打幾槍?”
張知木一笑說:“我還真得試試。”
張知木過去學著李雲鶴也打了幾個點射。
看見張知木打完了,李雲鶴過來問:“怎麽樣?”
張知木說:“這個彈鼓是不是可以用在步槍上?”
“可以,這個彈鼓彈容量是七十發。為了研製這個機槍特意研製的。這種機槍也可以用步槍的**。”李雲鶴接著介紹說:“這種機槍的射速和射程都比步槍要高,槍管比步槍加重也加長了。作為班用壓製武器夠用了,他可以打步槍彈,也可以用重彈。”
“看來你們沒少下功夫,以後每個步兵都可以配上一挺這樣的輕機槍。”張知木說:“不過,我讓你們搞的非水冷的重機槍搞的怎麽樣了?”
李雲鶴笑著說:“別急,我不是說了嗎?今天好事兒不是一件。”
“嗯?你小子不會說今天重機槍也好了吧?”張知木知道李雲鶴說好事兒不是一件的含義了。
“哼哼,抬上來!”李雲鶴衝後麵喊了一聲。
幾個人抬著一挺重機槍就上來了。
張知木看到這挺重機槍,完全不同於馬克辛重機槍。李雲鶴他們根據張知木的要求,在這種機槍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張知木要求是氣冷,彈鏈或者彈鼓供彈,要求換槍管兒方便,部件加工容易。其實張知木心裏想的就是mg42通用機槍,但是張知木對mg42通用機槍了解的太少,隻知道它是采用采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槍管助退器兼有消焰、製退作用。搶內采用四根彈簧統一安裝在一個套筒內。作複進簧時,四根彈簧由前向後依次工作;槍管後坐即將結束時,四根彈簧同時工作,彈簧的綜合剛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緩衝作用。
李雲鶴他們設計的這種重機槍雖然外觀完全和mg42不同,但是他的功能還是完成了張知木的要求。他們設計的槍管兒更換方式更方便。這種機槍的子彈完全采用原來水冷重機槍一樣的子彈。
李雲鶴讓一個射手掛上了一個三百發的彈鏈。然後拉著張知木後退一段距離,對射手一擺手。射手一扣扳機,重機槍“噠噠噠”就開火了,張知木覺得機槍的射速比原來的水冷的機槍快多了。射手把射速調到最高的時候,根本聽不出來個數。
三百發的彈鏈很快的就打完了,射手為了讓張知木看看,迅速的換了一根兒槍管兒,又打了起來。
李雲鶴說:“我已經讓重機槍子彈生產線全部開工生產了。以後我看有多少子彈也不夠這樣機槍用的。不過,張總,我們水冷的機槍還需要嗎?”
“需要,水冷式重機槍不需要換槍管兒。用於防守和有水的地方,射擊可以連續不中斷。這樣的風冷式重機槍適合我們到草原沙漠那些地方使用,他的重量也比水冷式輕不少,便於攜帶。可是我看我們的船上,完全可以用水冷式,因為不用移動還不缺水。”張知木說。
“那麽,這種機槍可以生產了嗎?”李雲鶴問。
“你先生產十挺,讓陳叔他們使用一下,看看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我看騎兵適合帶這種重機槍,分解開就能馱在馬上。比水冷式重機槍方便多了。”張知木說。
“我看十二點七的重機搶也搞成風冷的吧?”李雲鶴說。
“我看行,不然十二點七的重機槍就更搬不動了。不過對付一般地麵目標,我們的重機槍和步槍都夠用了,十二點七的重機槍主要是用來對付敵人戰船和重要堡壘的。”
這時張知木突然發現,李威沒在射擊場,“李威他們跑哪去了?”
“這個射擊場太小,他們找到一個地方能進行遠程射擊。他們把大炮拉出去了。”李雲鶴說。
“我們鋼殼船上的炮,準備好了嗎?”張知木問。
“早就準備好了,不過他們的電動炮塔還在調試。這東西既要電動的,控製精度還要高,又要和觀瞄設備結合,還要結實抗衝擊,重量太重還不行。很費勁兒。”李雲鶴說:“不過都差不多了,現在是精益求精的時候。範成坤他們的炮手跟著他們一起搞這東西,他們都說行啦。可是我們不敢馬虎,到了海上打起來在不好用的話,那就麻煩了。”
往回走的時候,李雲鶴給張知木介紹鋼殼船進展。
這艘鋼殼船一共有三個鍋爐,兩個作動力驅動兩個螺旋漿。另一個專門用來發電,現在鍋爐早就安裝到位,那座發電的鍋爐已經點火試驗了,現在船上用的電不少都已經用自己的電了。等著甲板上的工作做完,就可以吊裝大炮了。如果順利的話,今年秋天就可以進行試航。
張知木聽了很欣慰,他知道這艘鋼殼船要是成功了,不僅僅是窯崗人有了一艘無敵戰船,而是有了造這樣船的能力,鍛煉了一大批能造船的人才。以後還會造出來更大更好的船來。
回到辦公室,張知木才知道,楊玉琳不在這裏,是多麽的不方便。楊玉琳就要臨產了,已經不能到辦公室上班兒。辦公室現在是由楊青蓮負責,盡管小楊也是辦公室的老人,但是處理公司的事兒照楊玉琳差的太多。這裏麵即有楊玉琳的身份特殊,也有楊玉琳本身的豪氣,就讓那些前來辦事的敬重幾分。這些都是楊青蓮不具備的,所以她處理不了的事兒,就隻能來問張知木。要是楊玉琳在一般事兒她就處理了,盡量不去打擾張知木。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可算等來了,李菁高興的爬到山包上拿起望遠鏡向西麵看去,望著看不到邊的隊伍,李菁忍不住說:“劉雲他們仗怎麽打的,還剩這麽多人。”
李菁心裏非常清楚,這是最後一仗,師叔和歐陽鶴現在都不想和他們拚命,所以才放跑了他們,自己也不能在這硬拚,能截他們一個尾巴就行。
李菁回頭命令那個騎兵團長,說:“敵人太多了,我們別貪。把大隊敵人趕跑就行,把後麵的尾巴留下。”
這個團長也是窯崗的老兵,他知道跟著李菁打仗從來不吃虧,他答應一聲,回去整理隊伍,做準備去了。
李菁帶著幾個手持***的士兵趴在山包上看著大隊滿蒙軍隊越走越近。
阿濟格他們來的時候是十幾萬大軍,可是現在隻剩下了不到兩萬人,既沒吃的又沒喝的,還得快速趕路。他們知道,一旦被人家追上,這樣的隊伍,實在是沒有一戰之力了。可是這些滿蒙軍人還是很有軍師素養的,他們雖然剩的人不多,但是整隊後,還是把前軍後衛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前麵開路的是一個清軍牛錄額真,他帶著一百騎兵,一路前行。當他來到李菁他們設伏的小山穀的時候,多年鐵血生涯養成的直感,讓他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他勒住馬,駐足四處觀看,連路上都看了幾眼,沒有發現情況,這才帶隊繼續向前。
阿濟格他們大隊人馬呼隆隆的跟著就通過了。李菁身邊的一個隊長,急的說:“頭,進網的魚,別都放走了!”
“別太貪,不然一個捉不住。”李菁主意已定,執行就很堅決。
這樣的等待實在考驗定力,李菁也是不斷的用望遠鏡向山下隊伍後麵望去。終於看見隊尾了,可是山下麵到隊尾的人數還是太多,盡管身邊的兄弟們早就急的直催李菁,李菁還是堅定告誡自己絕對不貪。因為在這裏多打死一千敵人少打死一千敵人意義都沒有啥區別,今天動手就要有把握,而且不能有太大的傷亡。但是也要把敵人打痛,讓他們記住在哪裏都是不安全的。
等差不多了,李菁命令:“起爆!”
爆破手們同時按下了***。
在山崖腳下埋設的十幾枚定向**,爆炸時立刻將成為千山萬的預製碎片,拋向了走到山崖前的騎兵們,密如雨點兒的片,橫掃了擋在他們麵前的一切障礙。定向**前麵的一兩百匹戰馬和騎兵都被炸翻在地上。沿著山穀埋設的連環**,在馬肚子下麵連環爆炸,又炸死了炸傷了幾十匹戰馬。飛到空中爆炸的幾十枚反步兵**,將他們自己負責範圍內的騎兵炸的是非死即傷。這時候趁著硝煙未散,忍耐了很久的騎兵團衝了出去,他們來到山穀,就向敵人被截斷的後隊衝了過去。
劇烈的爆炸讓已經通過李菁他們設伏地點的阿濟格他們都驚出了冷汗,他們知道再晚一點兒,被炸的就是他們。他們根本就顧不上後麵被炸的都是誰有多少人了,立刻打馬向前狂奔而去,生怕晚了一點,自己就把就被人家追上。
前麵的爆炸,讓走在後麵滿蒙軍隊受到的驚嚇更是不小,可是還沒等到弄清前麵到底是發生了啥事兒,窯崗的騎兵衝了過來。前麵的和窯崗騎兵接觸的,還揮著刀想比劃一下,可是人家手裏的槍“啪啪啪”的打過來一串,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就被人家打死了。
這時候,後隊的騎兵們都明白,自己這隊人被人家截住了。這樣的仗不用打就知道結果。好多聰明的騎兵,跳下馬去,在路邊舉手投降了。有一個就有幾十個,很快大批被堵住騎兵都下嗎投降了。他們知道向回跑,沒吃沒喝也活不了,最主要的是現在是又餓又沒有信心,他們都不願意再跑了。
這次李菁他們炸死打死一千四百多騎兵,又活捉了一千五百多騎兵,殲滅了三千多騎兵。
簡單的清點了一下戰場,李菁讓人給指揮部發了一份電報,匯報了戰況。
李菁帶著這個騎兵團都覺得仗打得太沒勁兒,等了那麽長時間,還沒伸開手腳,這麽一會就完了。
李菁沒管他們盡沒盡興,命令盡快的打掃完戰場,然後給俘虜一點吃的,押著他們向歸化走去。
李菁他們回到歸化的時候,天已經大黑了。可是歸化四周原來滿蒙軍隊的營地裏到處是支著大鍋在燒火,原來都是在煮馬肉。因為死馬太多了,用鹽醃了一些,有不少還是準備煮熟了,涼成肉幹兒。
見李菁回來了,劉雲安排人把俘虜接管過去,就帶著李菁來到指揮部。
陳玉峰和歐陽鶴見李菁回來了也非常高興。陳玉峰說:“小子,又占了點便宜回來。”
“哎呀!看著大隊敵人跑了心裏也不舒服。”李菁擺擺手。
“你做得對,我們現在不是徹底解決蒙古問題的時候,達到我們的目的就行。”歐陽鶴給李菁說,也是給在座的各位說。
李魁也在這裏,他看見李菁又立功回來,忍不住:“行啊!小子。你盡幹露臉的事,我們一直在幹收屍的事。今天往草原上拉屍首就差點拉了一天。”
柳成潢開玩笑說:“魁叔,你現在可是和草原上狼成好朋友的了。”
“是啊,以後在草原上跟著魁叔走夜路都不用怕狼。”李菁接著開玩笑。
“今天幾位都在,我們就簡單的把事情說說,從昨晚就沒睡,說完大家還是睡一覺吧。”陳玉峰發話了。
大家都坐好了,歐陽鶴說:“到現在為止,我們這次出關的目的基本達到了。我們這次任務完成的十分順利,而且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這次,我們占有了包頭和東勝州,這兩個地方我們就不準備在放棄了。依托這兩個支撐點兒,我們就可以在黃河沿岸開荒種地。站住了這兩點,我們騰出手來,就可繼續向西。那裏是烏梁素海,烏梁素海那裏可是一塊寶地。今後我們一定要把鐵路修到烏梁素海去。
我們的計劃是盡快的撤離歸化,指揮部撤到包頭。包頭的兩萬移民,分出五千到東勝州。軍隊留在包頭兩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從殺胡口新來的兩個騎兵團和兩個步兵團都駐紮在東勝州。
這次我們繳獲的馬匹有五萬多。我們準備給那兩萬移民,除了我們當初答應他們的條件,每人獎勵一匹馬給他們作為參加我們的軍事行動的獎勵。那些立功的和受傷的每人再獎勵一輛繳獲的馬車。其他的馬也暫時不往窯崗送了,那些馭馬都留著耕地拉車用。戰馬馬口好的就在這裏養著,以後擴建騎兵,不用再重新訓練馬匹了。滿蒙軍隊用的馬都是好馬。我們請家裏派人來管理這包頭和東勝州兩座城市,以後這兩個地方,也要建發電廠,通上電報、電話、電燈。鐵路也要盡快的通到這些地方。”
歐陽鶴說的獎勵移民的事兒,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這次移民出來後,完全聽從指揮,沒有人講條件,打仗本來不是他們的事兒,可是讓他們參加都沒有怨言。現在獎勵他們,以後有啥事兒他們也都會繼續自覺的參加。
第二天一早,托裏王子就來到陳玉峰他們的指揮部,陳玉峰說:“王子殿下,我們正有事兒想找你呢!快坐下。”
托裏王子是個爽快人,他說:“我今天有兩件事兒。一個是我同意您們住在包頭和東勝州,第二個件事兒,我希望你們能和我們一起再向東攻擊,我們希望把額哲的人趕得越遠越好。”
陳玉峰說:“王子殿下既然說了第一件事兒,我們想找你的事兒就不說了,我找你就是為這件事兒。第二件事兒,就不用追了。他們早就逃的沒影了,昨天我們探馬送回來的消息是,他們已經逃的沒影了。不過我的建議是,你們的部落就守在歸化附近,這裏水草豐美,足夠你們部落用了。再說這裏離我們近,有啥事兒我們也方便。再說,你們的人力有限,地方再大了沒有意義。”
“陳總說的是,我隻是想,我們的部落的人會大批的從大青山出來了,他們也需要封地。”托裏王子還是惦記著他的族人。
“那也足夠了。陰山以南這些草場再養活你們這些人也足夠了。”陳玉峰說,心想要是貪婪,有多少也不覺得夠。
歐陽鶴過來說:“今天我們收拾一下,明天我們就撤出歸化了。”
“為啥不再多呆一些日子?我好準備準備宴請你們。”托裏王子說。
“不用客氣了,王子殿下。現在大戰剛剛結束,我們撤出去,你們好安排自己的事情。至於酒宴,我們都安排好了再說吧。”歐陽鶴說:“我們指揮部也就先移到包頭去。你們的族人想回到包頭的,我們歡迎。”
“好吧,我會把你們的意思轉達給我的族人。”提起這樣事兒,托裏王子心裏還是不舒服的。因為包頭這個地方實在是個好地方。
張知木接到陳玉峰他們的通報後,非常高興。他馬上請閻興和陸成祥過來,讓他們派出來官員去接管包頭和東勝州。閻興和陸成祥聽見這樣的好消息也很高興。有這樣的兩個城,對周邊的控製能力就大大的增強了。
陸成祥說:“我們的鐵路要盡快的修到包頭,鐵路要是通了。我們就在包頭建發電廠,把黃河水抽上去澆地。那裏是要多少地就有多少地。”
閻興說:“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大批的移民了,現在兩座城裏就能住不少人。他們現在開始建移民點兒,也會很快,那裏現在不缺糧不缺牲口。”
“我看等陳叔他們到了包頭,我們再和他們聯係一下。商量下一下一步的計劃。我覺得盧炳義先生的人,應該過去幫他們作一下大致的規劃才行。”張知木說。
陸成祥看來是實在忍不住了,問張知木:“張總,你準備啥時候讓寧德出關啊?”
張知木是最後關頭,把寧德留下,不讓他出關的。這件事兒,讓寧德很不滿意,就連陳玉峰和歐陽鶴也不理解。張知木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陳玉峰和歐陽鶴才知道,張知木考慮的更多。他們也更佩服張知木的深謀遠慮。
聽陸成祥問這件事兒,張知木說:“等陳叔和歐陽先生回來,再讓寧德將軍出關去。”
北方草原上的戰爭對張知木來說是一件大事兒,但是有陳玉峰他們在,基本上不用他分太多的心。
陳玉峰他們離開窯崗不久,李雲鶴就又神神秘密的請張知木去了一趟他們的射擊場。
路上張知木問李雲鶴:“今天有啥好事兒?”
“保密!好事不止一件。”李雲鶴故意不說。
“哼哼!”張知木哼了幾聲,說:“不知道,你父親他們的鋁和鎂啥時候能煉出來?”
“快了,他們害怕電力不夠用,想一樣一樣的弄。”李雲鶴說:“他們還是想以煉鋼為主,現在電可是一個大問題。沒辦法我想在冶場再建兩個兩兆瓦的發電機,雖然他們的功率小一點兒,但是馬上就能用。”
“也隻能這樣了。”張知木說:“不過,西山泡子的發電機也快發電了。”
“那也才是兩兆瓦。”李雲鶴說:“不過唐景窯他們正在滹沱河那邊考察,據說他們看好了幾個地方,正在論證。要是在滹沱河上攔河建個大壩的話,那可以發很多電了。”
“水利發電是最好的,既可以發電又可以防洪。旱的時候可以排水,澇的時候又可以蓄水。”張知木說。
李雲鶴說:“現在好了,我們的兵工廠和火柴廠都遷到後麵的山裏麵了。有事兒的話,就可以大規模生產。”
來到射擊場,張知木下了車,說:“看看你今天玩兒啥把戲!”
李雲鶴一笑,來到射擊場的射擊位置,一擺手,過來兩人,從一個木箱子裏麵,拿出來一個用草綠色布包著的東西,咚的一聲放在射擊台上。李雲鶴過去打開綠色的布,張知木看明白了,是一挺輕機槍。
李雲鶴拿起了一個彈鼓,“哢吧”一聲上在機槍上,用兩腳架架著瞄準靶子,一扣扳機,“啪啪啪、啪啪啪”一連打了幾個點射。
李菁打完幾個點射之後,放下槍,對張知木說:“張總,怎麽樣,你來打幾槍?”
張知木一笑說:“我還真得試試。”
張知木過去學著李雲鶴也打了幾個點射。
看見張知木打完了,李雲鶴過來問:“怎麽樣?”
張知木說:“這個彈鼓是不是可以用在步槍上?”
“可以,這個彈鼓彈容量是七十發。為了研製這個機槍特意研製的。這種機槍也可以用步槍的**。”李雲鶴接著介紹說:“這種機槍的射速和射程都比步槍要高,槍管比步槍加重也加長了。作為班用壓製武器夠用了,他可以打步槍彈,也可以用重彈。”
“看來你們沒少下功夫,以後每個步兵都可以配上一挺這樣的輕機槍。”張知木說:“不過,我讓你們搞的非水冷的重機槍搞的怎麽樣了?”
李雲鶴笑著說:“別急,我不是說了嗎?今天好事兒不是一件。”
“嗯?你小子不會說今天重機槍也好了吧?”張知木知道李雲鶴說好事兒不是一件的含義了。
“哼哼,抬上來!”李雲鶴衝後麵喊了一聲。
幾個人抬著一挺重機槍就上來了。
張知木看到這挺重機槍,完全不同於馬克辛重機槍。李雲鶴他們根據張知木的要求,在這種機槍上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張知木要求是氣冷,彈鏈或者彈鼓供彈,要求換槍管兒方便,部件加工容易。其實張知木心裏想的就是mg42通用機槍,但是張知木對mg42通用機槍了解的太少,隻知道它是采用采用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膛口槍管助退器兼有消焰、製退作用。搶內采用四根彈簧統一安裝在一個套筒內。作複進簧時,四根彈簧由前向後依次工作;槍管後坐即將結束時,四根彈簧同時工作,彈簧的綜合剛度大大增加,起到了緩衝作用。
李雲鶴他們設計的這種重機槍雖然外觀完全和mg42不同,但是他的功能還是完成了張知木的要求。他們設計的槍管兒更換方式更方便。這種機槍的子彈完全采用原來水冷重機槍一樣的子彈。
李雲鶴讓一個射手掛上了一個三百發的彈鏈。然後拉著張知木後退一段距離,對射手一擺手。射手一扣扳機,重機槍“噠噠噠”就開火了,張知木覺得機槍的射速比原來的水冷的機槍快多了。射手把射速調到最高的時候,根本聽不出來個數。
三百發的彈鏈很快的就打完了,射手為了讓張知木看看,迅速的換了一根兒槍管兒,又打了起來。
李雲鶴說:“我已經讓重機槍子彈生產線全部開工生產了。以後我看有多少子彈也不夠這樣機槍用的。不過,張總,我們水冷的機槍還需要嗎?”
“需要,水冷式重機槍不需要換槍管兒。用於防守和有水的地方,射擊可以連續不中斷。這樣的風冷式重機槍適合我們到草原沙漠那些地方使用,他的重量也比水冷式輕不少,便於攜帶。可是我看我們的船上,完全可以用水冷式,因為不用移動還不缺水。”張知木說。
“那麽,這種機槍可以生產了嗎?”李雲鶴問。
“你先生產十挺,讓陳叔他們使用一下,看看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我看騎兵適合帶這種重機槍,分解開就能馱在馬上。比水冷式重機槍方便多了。”張知木說。
“我看十二點七的重機搶也搞成風冷的吧?”李雲鶴說。
“我看行,不然十二點七的重機槍就更搬不動了。不過對付一般地麵目標,我們的重機槍和步槍都夠用了,十二點七的重機槍主要是用來對付敵人戰船和重要堡壘的。”
這時張知木突然發現,李威沒在射擊場,“李威他們跑哪去了?”
“這個射擊場太小,他們找到一個地方能進行遠程射擊。他們把大炮拉出去了。”李雲鶴說。
“我們鋼殼船上的炮,準備好了嗎?”張知木問。
“早就準備好了,不過他們的電動炮塔還在調試。這東西既要電動的,控製精度還要高,又要和觀瞄設備結合,還要結實抗衝擊,重量太重還不行。很費勁兒。”李雲鶴說:“不過都差不多了,現在是精益求精的時候。範成坤他們的炮手跟著他們一起搞這東西,他們都說行啦。可是我們不敢馬虎,到了海上打起來在不好用的話,那就麻煩了。”
往回走的時候,李雲鶴給張知木介紹鋼殼船進展。
這艘鋼殼船一共有三個鍋爐,兩個作動力驅動兩個螺旋漿。另一個專門用來發電,現在鍋爐早就安裝到位,那座發電的鍋爐已經點火試驗了,現在船上用的電不少都已經用自己的電了。等著甲板上的工作做完,就可以吊裝大炮了。如果順利的話,今年秋天就可以進行試航。
張知木聽了很欣慰,他知道這艘鋼殼船要是成功了,不僅僅是窯崗人有了一艘無敵戰船,而是有了造這樣船的能力,鍛煉了一大批能造船的人才。以後還會造出來更大更好的船來。
回到辦公室,張知木才知道,楊玉琳不在這裏,是多麽的不方便。楊玉琳就要臨產了,已經不能到辦公室上班兒。辦公室現在是由楊青蓮負責,盡管小楊也是辦公室的老人,但是處理公司的事兒照楊玉琳差的太多。這裏麵即有楊玉琳的身份特殊,也有楊玉琳本身的豪氣,就讓那些前來辦事的敬重幾分。這些都是楊青蓮不具備的,所以她處理不了的事兒,就隻能來問張知木。要是楊玉琳在一般事兒她就處理了,盡量不去打擾張知木。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