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李茂建議踏上征途
經過電話聯係,閻伯駒同意李茂去看看他的寶貝。
張知木對李茂說:“我陪你一起去看看閻伯的馬兒子吧!”
李茂一樂說:“走吧。我認識‘賽伯樂’多年,他對自己兒子沒有跟馬親。”
張知木和李茂乘車來到閻伯駒的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馬欄子。李茂說:“上次‘賽伯樂’往南送馬,到了開封就把馬分完了。我還等著他的馬呢。”
“他也沒想到一路上就把馬賣完了。”他們說著話,就來到閻伯駒的房前。閻伯駒知道他們到了,笑眯眯的一掀門簾兒出來了。
“閻伯,我到現在也沒好好看看你的寶貝。”張知木說:“李兄一聽說你有兩匹寶馬,比我急多了。”
“哼哼!我們窯崗人都算上,除了我,也就是李公子能看出來點兒門道。你就是再看也是看熱鬧。”閻伯駒說。
“閻伯這句話說的有道理。”李茂說,“走吧!不會讓我們就在說馬吧?”
“嗬嗬!我就知道你一定要猴急。走吧!”閻伯駒領著張知木和李茂向後麵的一個小院走去。
這個小院門前有兩人站崗了,哨兵見閻伯駒領著張知木和李茂來了,敲敲門,裏麵開了一個小窗,士兵對窗子裏麵言語了幾聲,大門邊上開了一個小門兒。閻伯駒引著張知木和李茂進了小院,小門兒在身後又關上了。
這個小院裏,也是一排排的馬欄子。進了院閻伯駒臉上的笑容就燦爛了起來,“你們看看這裏的馬都是我選出來了的。”
張知木一眼就看見了那幾匹阿拉伯馬,“這幾匹阿拉伯馬閻伯養的不錯,沒有水土不服?”
“還行!他們都懂事,知道自己被當寶貝供著。”閻伯駒說著馬,那神情就象說人一樣。
李茂說:“閻伯,別在這轉了。看看汗血寶馬吧!”
“走吧!到了這還急啥?”閻伯駒又領著張知木和李茂向後麵走去。這裏還有一個院中院,這個院裏單獨關著兩匹汗血寶馬。
一進這個小院,閻伯駒的小眼睛就盯著李茂的看。這時李茂已經顧不上別的,眼睛盯著兩匹汗血寶馬,大氣都不敢出。隻覺得手心微微的有些出汗。這時兩匹好像也感覺到了有人盯著自己看,也抬頭看著李茂。不過還是對不過李茂的眼神,忍不住踏著蹄子昂頭吸溜溜的嘶鳴了起來。
李茂這時才回過神來,說:“寶馬良駒!真的是寶馬良駒!”
李茂這回是前後左右仔細的看了看兩匹寶馬。閻伯駒一直盯著李茂的神情,就象怕李茂把寶馬弄壞了一樣。
張知木也覺得兩匹馬的精神頭不一樣,馬身子馬脖子都比蒙古馬要長一些。
閻伯駒說:“這寶馬比那阿拉伯馬好養活,他們不太挑食。但是比蒙古馬還是挑食一些,這兩匹馬我們有專門兒人喂養,外人不知道這裏還有兩匹寶馬。馬飼料都是按我親自給出來的比例配的。這馬遛馬的時候也不到前麵去,盡量不讓人注意到這裏。”
當李茂戀戀不舍得從小院裏出來的時候,不住的說:“這寶馬能看一眼就是有幸了。能這麽近的摸一摸看看,福分不淺啊。”
張知木樂了,“那閻伯不是福分更大了。”
“這是前世修來的緣分,或者上天知道閻伯是個馬癡,被感動了,讓他有機會能養這樣的兩匹寶馬。一般人能有一匹這樣的馬,那都不知道是啥樣的緣分,他竟然有兩匹這樣的馬陪著。你說這不是天意嗎?要不是我有事兒,我就回來跟著閻伯來養馬來。”李茂看來是對這馬太喜歡了。
閻伯駒一路無話,聽著李茂說的話,心裏更美了。
來到了閻伯駒的辦公室,三個人喝著茶,張知木說:“就這樣幾匹馬,養著還行,要是說培育新的馬群還差的太遠。必須有一定的種群才行,另外馬群也不能總是近親繁殖。”
李茂說:“我們有兩匹汗血寶馬這是天意,千萬別用他們雜交。能下出來新的汗血寶馬就行。”
閻伯駒點點頭說:“這件事兒我心裏有數。”
張知木說:“我們再堅持兩年。我首先打下陝西,再向西發展。到時候我們就能有大批的西域寶馬了。”
“寶馬在西域也不多,在那裏也是寶貝。所以到我們這裏就更是不得了了。”李茂說,“張總,為啥堅決的要先打陝西?要是能把中原拿下來不是更好?”
“中原還是讓李自成、張獻忠、左良玉他們去爭吧。我們需要陝西這塊寶地,哪裏有我們需要的石油,能給我們提供更廣闊的向向西發展的戰略空間。我們有一年的時間消化陝西,然後壓迫李自成向南發展。”張知木說:“李兄還是說說這次跟左良玉和張獻忠談的如何吧?”
李茂說:“這次談的出奇的順利,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這讓我聯想到了你這次南下的幾次遇襲。是不是他們心虛了,想盡量掩飾他們的嫌疑,盡量表現的和我們友好有些。”
張知木說:“我們在那裏建分公司,對他們也是有利的。他們應該歡迎啊!”
“這話是對的,但是按照我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應該借機會提出來一點兒條件才對。”李茂還是對這事兒有懷疑。
“就是我們知道是他們誰幹的,我們也要裝糊塗。隻要他們不對我們明麵的動手,我們就維持和他們的關係。等我們騰出手來,慢慢的和他們再算。不過憑著張獻忠和左良玉的智慧,他們應該看到了,我們對他們的威脅才是致命的,所以他們才會拚著命冒險一賭。”張知木說:“所以我們不怕,時間在我們一邊。我們需要大批的人才,既需要你說的到南方能打仗的士兵,也需要到南方能治理地方的官員。這兩點兒我們都要準備。”
“這不用擔心,我們和江南那邊的客運通了,大批的江南才子就會湧到窯崗來。那時候就是我們發力做他們工作的時候。”李茂說:“我倒是擔心,我們現在就北上出兵關外,是不是會影響我們的整體戰略計劃。”
張知木隻好又把和李岩說的一番話說了一遍。這樣李茂才點點頭。
李茂又說:“我還有一個想法。我們現在發布了一些行政公告,我的想法是,我們最近階段不要發布影響那些富戶的政令,特別是我們的土地政策,絕對不能現在就推行。因為他們才是影響我們的政權能不能穩固的力量,他們人雖然少,但是能量很大。如果他們與我們為敵,對其他地方也有影響。別的地方富戶們都會加入反對我們的陣營。”
張知木很欣賞李茂的睿智和冷靜,李岩和李治有得一拚。張知木說:“你的建議很對,必要的政治策略我們應該有。”
李茂說:“這樣就好。”
“你們在九江和武昌、長沙建分公司的人選,一定要好好的選一下,我想是不是你們和李治商量一下這幾個人選事兒。他們不僅僅是做生意的事兒,還負有和左良玉、張獻忠聯係的任務。”張知木說。
“我的想法是做生意的,就要讓他們做好生意就行。我們分公司裏麵要派出去專門做聯係工作的人,他們我看就由李治派出去就行。因為他們還要負責收集情報等工作。”李茂看來很有想法。
張知木說:“有一件事情我要跟您通報一下,過了春節以後,我們派往各地官員,回到窯崗開了一個會,大家總結了一下這一年來的工作,也都提出不少改進意見。我們給大家布置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我們想在下半年開始各地進行官員選舉。所有地方官員都由百姓用選票選出來。從村莊開始,選完之後,這些選舉出來的官員,由我們審查完要進行培訓。我們的官員會幫助他們執政一段時間。這樣我們進軍陝西的時候,我們的官員就可以撤回來,參加接管陝西的工作。”
“這是個好辦法。不過,我們的人撤回來,怎麽對那裏進行控製,保證官員們按我們的思路執政呢?”李茂問。
“我們的警察先不會撤回來,他們既要幫助選舉的官員執法,也監督官員的執政情況。當然警察絕對不許幹政,否則嚴懲。這也是非常時期不得已的辦法。”張知木說。“另外,我們也會同時配套建立對官員的監督和製約機製。比如建立人民代表大會機製。他們可以監督官員。”
李茂說:“曆朝曆代吏治都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一步必須走,現在百姓的民主意識還很薄弱,需要我們做很多工作。不過隻要百姓知道了選舉官員的好處之後,他們可以用手中選票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們就會支持這件事兒。”張知木說。
“我們的官員,還有一到兩年的時間協助新選上來的官員進行執政工作。這樣等我們的人撤離的時候,許多事情也進入正軌了。這樣好!”李茂心裏放心了。
就要開赴新移民點兒新移民們都沒想到,他們真的拿到了窯崗人答應的銀子。他們每個人都換發新衣服、新被褥,裏外全新。既有冬裝又有夏裝,每人還都發了從沒見過的膠底鞋。每人一個搪瓷臉盆,喝水的缸子,吃飯碗盆,筷子,簡直是啥都有了,都是新的。就等著到了地方,再發給他們牛馬牲口了。新移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比那些盼著打蒙古人的士兵們還著急,盼著早點兒出發。不過,他們還要接受新的栽種方法、新的養殖方法等培訓。這些人本來大多數就是農民,一直都以為自己會種地,沒想到地還可以這樣種。大豆和玉米要套種,雞鴨還要這樣喂養。需要學的東西還真的不少。
有大概兩千名經過培訓的軍隊退伍老兵,被編排到了移民中當了各級領導。這些老兵們沒想到他們這些人沒人要的廢人還被窯崗人當作寶貝一樣的給安排了工作,他們更是非常的珍惜這樣的機會。培訓完,老兵們都宣誓,一定會善待他們領導的新移民,服從窯崗的指令,領導新移民做好工作。老兵們都配發了火槍,新移民們每人都配發了一把腰刀。腰刀這東西窯崗不缺,沒有回爐化煉的好不少。有些新移民覺得腰刀不合手,他們也可以自己選和手的兵刃。
為了應對惡劣的環境,第一批的新移民實行軍事化管理。新移民們也知道,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因此大家也都能接受。不論隊列訓練,還是刺殺訓練都能主動積極的配合。
天再暖和一點之後,到殺胡口那塊地墾荒的移民先走了一批,他們的任務是和打前站的那些人匯合後,為大批移民過來開始在那裏建築房的。
可是現在準備出關的軍隊和移民還不能行動,雖然窯崗這邊已經能看見綠草了,可是雁北的春天還要晚一些,北方關外的春天更要晚一些。
窯崗人的這次行動,不僅僅是軍事行動,還要在河套地區黃河以北站住腳,修建移民點兒。需要運送的物質讓陸成祥和歐陽鶴他們費了很多心思。這次,充分顯示了窯崗的動員能力,準備的四輪馬車就有三千輛,駱駝五千頭。準備的糧食茶葉以及油鹽醬醋物質,應該說是應有盡有。墾荒的窯崗鋼犁,鋤頭、鎬頭等各種農具都帶了不少,尤其是準備建設房屋需要的工具,和鐵釘等建房用的材料。隻是磚瓦隻能在駐地自己建磚窯燒製了。
張本貴還給移民們派了幾個醫生,準備了很多藥品。總之窯崗人能想到的都準備了。不過這兩萬移民隻是先遣隊,他們是打前站的,主要工作還不是墾荒,隻是建設移民們需要的住房等最簡單的生活設施,為大批移民進住做準備。
大量的物資也不可能一下子都運去。這次還是要以打仗為主,軍用物質運輸占的比例還是不少的。
一直到三月中旬,窯崗的大隊人馬,就開始分批的向殺胡口運動了。當然首先坐火車到牛頭山前麵,軍隊都有馬匹,他們是騎著馬到殺胡口,移民們都是趕著車牽著駱駝一起走。
劉雲和楊靖是打前站先到殺胡口,到了那裏他們就先架起電台和指揮中心保持聯係。
陳玉峰和歐陽鶴帶著秦鵬他們的參謀部的隨征得參謀們,是最後乘車離開窯崗的。張知木等人一起送到了窯崗車站。此時張知木心裏有一點很悲壯的感覺。張知木對陳玉峰和歐陽鶴說:“你們一定要保重身體。”
徐嫂挺著肚子到了車站送行,更讓張知木覺得心裏有些發酸。陳玉峰見徐嫂來了,說:“哎!不讓你來送,你還是來了。”
“我本來不想來的,孩子們送你一下就行了。可是我在家裏實在是呆不住了。”徐嫂說著眼淚就下來了。
陳玉峰受不了這個,說:“別別!大家都看著呢。你身子不方便就回去吧。金鳳快送你媽回去!我就要上車了。”
黃玉坤過來扶著徐嫂說:“陳叔,你就別管了,徐嫂現在回去在家裏更難受。你們就上車吧!殺胡口幾萬人等著你們呢。”
陳玉峰和歐陽鶴上車後,李菁他們跟著警衛的人也都上車了。李菁上車前,張知木說:“陳叔他們的安全就交給你們了。”
李菁點點頭,一笑說:“放心,我們的人不離軍中大帳。另外,師叔的親兵衛隊也不是白給的。”
“嗚!”火車汽笛一聲長鳴,冒著黑煙白氣緩緩的開動了。
看著火車不斷的加速遠去,張知木覺得心裏好像一下子空了。不過很快,張知木就調整了過來,他知道這才僅僅是開始,以後這樣的分別還會很多。
這時,站在張知木身邊的李岩說:“張總,打仗的事兒就先交給陳總他們吧!今天我們窯崗的領導們都在,是不是我們也研究一下眼前的事兒。”
張知木回答說:“好啊!我們就都到指揮中心吧。在那裏既可以了解前麵的消息,地方也寬綽。”
大家來到指揮中心坐下,參謀們送上茶水。大家喝一會兒茶,情緒也都穩定了,李岩說:“張總,我現在就向你交令了。我們的廣播電台已經開始正常廣播了。他們的廣播時間已經可以到十幾個小時。正準備上第二個台呢。我現在可以退出來了。”
張知木說:“李公子你為我們窯崗的廣播電台建設立下首功一件。你要是能退出來就太好了,現在商務政治學院已經動工了。學院的組織,也要盡早的展開。另外,你那邊的工作也不能放鬆。”張知木說的那邊的工作是指法律建設的事兒。
“那我就將工作交給範總編他們了。全力先把學院的事兒辦好。”李岩話不多,他知道現在他最需要的是多做實事兒。
李茂說:“我抽時間去了一趟淩水碼頭,我看我們的鋼殼船大框已經都焊接完了。我的想法是,我們能不能建設一艘大船,專門兒運送客人從海上到泉州、廣州的,客商們出行到這兩個地方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有了大船就能穩定快速往返兩地,這樣的客船一定會非常受歡迎。”
閻伯駒說:“蒸汽船好是好,就是那個呼隆呼隆的聲音實在讓人受不了,還沒暈船呢,就被呼隆暈了。”
“李兄說的這件事兒,我也在想。我們是應該建設專門兒的客船了。我們用拖輪拖著客運駁船,雖然能克服蒸汽機噪音,但是遇到風浪的時候不安全。”張知木說:“至於閻伯說的噪音問題,我看我們可以想辦法來解決。我們可以將蒸汽機和發電機建在一個減震浮筏上,這樣振動就不能直接傳到船體上,發出來的電帶動電動機驅動螺旋槳。這樣電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還可以旋轉方向,船就更好控製。”
盧炳義說:“張總這個主意好。等我們那艘鋼殼船建的差不多了。我們就把林先生請過來好好的研究這客船的事兒。”
“雲鶴跟大家說說我們那艘鋼殼船的進度怎麽樣了?”張知木說。
“這艘船建的已經一年多了。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建這樣的鋼殼船,好多事情以前都沒遇到過,所以進度不是太理想。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鍋爐、蒸汽機、製冷機、發電機的大型設備都已經安裝到位,外殼也已經都焊接完成。最近我們的火炮就要往船廠運了。我想年底前應該能完工開始試航。”李雲鶴說。
盧炳義接過話說:“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林先生他們過年都沒怎麽休息,都泡在船台上。我們擴建的幾個造拖輪的船塢已經開始動工了,今年爭取多造幾艘拖輪和駁船。我們的船是有多少也不夠用。不過我們的拖輪使用的是木殼,容易製造,影響我們的還是蒸汽氣機跟不上。”
“今年沒事,我們軍工廠搬遷完了,倒出來的地方,我們專門兒成立了鍋爐廠、蒸汽機廠,蒸汽機今年保證供應。就連揚州那邊需要的發電機組今年都保證給你們送過去。”李雲鶴說。
李茂一拍手,說:“太好了,我正要說這件事兒。我們揚州那邊的幾個商會都來找過我們,問我們啥時候揚州才能用上電。你們窯崗人不能自己用上電,就不管別人了。弄得我隻好說,我們造這些東西實在是太費工夫了。大家耐心等著吧!”
陸成祥說:“雲鶴,這件事兒要抓緊,他們揚州人太有銀子了。我們建一個發電廠不但可以賣電,還可以賣燈泡。”
聽了陸成祥的話,大家都會心的笑了,都知道陸成祥是每時每刻都在算計著賺銀子。
這時候閻興說:“我看別的東西都是可以以後再說的,我們鋼殼船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就是勒緊褲帶,也要盡量的多造幾艘這樣的船。有了幾艘這樣的船,隻要通船的地方,就都是我們的。”
李雲鶴說:“這事兒急也不行。造一艘這樣的船需要很多好鋼材,更需要很多技術好的焊工。我們在這艘船的船塢旁邊就建了一個同樣的船塢,可是我們還不敢建第二艘這樣的船。”
盧炳義也說:“我的意思也是要等我們的這艘船試航完以後,發現一些問題以後,定下來解決辦法,再造下一艘或者同時造兩艘都行。那時候,我們鋼廠的鋼產量也能上來了。”
張知木說:“我同意盧先生的意見。二叔的意見是太著急了。”
閻興嘿嘿一笑說:“我是著急啊!恨不能把天下一下子就打下來。”
大家笑了一陣後,李雲鶴說:“對了,還有一件好事兒我還沒跟大家說呢!”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經過電話聯係,閻伯駒同意李茂去看看他的寶貝。
張知木對李茂說:“我陪你一起去看看閻伯的馬兒子吧!”
李茂一樂說:“走吧。我認識‘賽伯樂’多年,他對自己兒子沒有跟馬親。”
張知木和李茂乘車來到閻伯駒的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馬欄子。李茂說:“上次‘賽伯樂’往南送馬,到了開封就把馬分完了。我還等著他的馬呢。”
“他也沒想到一路上就把馬賣完了。”他們說著話,就來到閻伯駒的房前。閻伯駒知道他們到了,笑眯眯的一掀門簾兒出來了。
“閻伯,我到現在也沒好好看看你的寶貝。”張知木說:“李兄一聽說你有兩匹寶馬,比我急多了。”
“哼哼!我們窯崗人都算上,除了我,也就是李公子能看出來點兒門道。你就是再看也是看熱鬧。”閻伯駒說。
“閻伯這句話說的有道理。”李茂說,“走吧!不會讓我們就在說馬吧?”
“嗬嗬!我就知道你一定要猴急。走吧!”閻伯駒領著張知木和李茂向後麵的一個小院走去。
這個小院門前有兩人站崗了,哨兵見閻伯駒領著張知木和李茂來了,敲敲門,裏麵開了一個小窗,士兵對窗子裏麵言語了幾聲,大門邊上開了一個小門兒。閻伯駒引著張知木和李茂進了小院,小門兒在身後又關上了。
這個小院裏,也是一排排的馬欄子。進了院閻伯駒臉上的笑容就燦爛了起來,“你們看看這裏的馬都是我選出來了的。”
張知木一眼就看見了那幾匹阿拉伯馬,“這幾匹阿拉伯馬閻伯養的不錯,沒有水土不服?”
“還行!他們都懂事,知道自己被當寶貝供著。”閻伯駒說著馬,那神情就象說人一樣。
李茂說:“閻伯,別在這轉了。看看汗血寶馬吧!”
“走吧!到了這還急啥?”閻伯駒又領著張知木和李茂向後麵走去。這裏還有一個院中院,這個院裏單獨關著兩匹汗血寶馬。
一進這個小院,閻伯駒的小眼睛就盯著李茂的看。這時李茂已經顧不上別的,眼睛盯著兩匹汗血寶馬,大氣都不敢出。隻覺得手心微微的有些出汗。這時兩匹好像也感覺到了有人盯著自己看,也抬頭看著李茂。不過還是對不過李茂的眼神,忍不住踏著蹄子昂頭吸溜溜的嘶鳴了起來。
李茂這時才回過神來,說:“寶馬良駒!真的是寶馬良駒!”
李茂這回是前後左右仔細的看了看兩匹寶馬。閻伯駒一直盯著李茂的神情,就象怕李茂把寶馬弄壞了一樣。
張知木也覺得兩匹馬的精神頭不一樣,馬身子馬脖子都比蒙古馬要長一些。
閻伯駒說:“這寶馬比那阿拉伯馬好養活,他們不太挑食。但是比蒙古馬還是挑食一些,這兩匹馬我們有專門兒人喂養,外人不知道這裏還有兩匹寶馬。馬飼料都是按我親自給出來的比例配的。這馬遛馬的時候也不到前麵去,盡量不讓人注意到這裏。”
當李茂戀戀不舍得從小院裏出來的時候,不住的說:“這寶馬能看一眼就是有幸了。能這麽近的摸一摸看看,福分不淺啊。”
張知木樂了,“那閻伯不是福分更大了。”
“這是前世修來的緣分,或者上天知道閻伯是個馬癡,被感動了,讓他有機會能養這樣的兩匹寶馬。一般人能有一匹這樣的馬,那都不知道是啥樣的緣分,他竟然有兩匹這樣的馬陪著。你說這不是天意嗎?要不是我有事兒,我就回來跟著閻伯來養馬來。”李茂看來是對這馬太喜歡了。
閻伯駒一路無話,聽著李茂說的話,心裏更美了。
來到了閻伯駒的辦公室,三個人喝著茶,張知木說:“就這樣幾匹馬,養著還行,要是說培育新的馬群還差的太遠。必須有一定的種群才行,另外馬群也不能總是近親繁殖。”
李茂說:“我們有兩匹汗血寶馬這是天意,千萬別用他們雜交。能下出來新的汗血寶馬就行。”
閻伯駒點點頭說:“這件事兒我心裏有數。”
張知木說:“我們再堅持兩年。我首先打下陝西,再向西發展。到時候我們就能有大批的西域寶馬了。”
“寶馬在西域也不多,在那裏也是寶貝。所以到我們這裏就更是不得了了。”李茂說,“張總,為啥堅決的要先打陝西?要是能把中原拿下來不是更好?”
“中原還是讓李自成、張獻忠、左良玉他們去爭吧。我們需要陝西這塊寶地,哪裏有我們需要的石油,能給我們提供更廣闊的向向西發展的戰略空間。我們有一年的時間消化陝西,然後壓迫李自成向南發展。”張知木說:“李兄還是說說這次跟左良玉和張獻忠談的如何吧?”
李茂說:“這次談的出奇的順利,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這讓我聯想到了你這次南下的幾次遇襲。是不是他們心虛了,想盡量掩飾他們的嫌疑,盡量表現的和我們友好有些。”
張知木說:“我們在那裏建分公司,對他們也是有利的。他們應該歡迎啊!”
“這話是對的,但是按照我對他們的了解,他們應該借機會提出來一點兒條件才對。”李茂還是對這事兒有懷疑。
“就是我們知道是他們誰幹的,我們也要裝糊塗。隻要他們不對我們明麵的動手,我們就維持和他們的關係。等我們騰出手來,慢慢的和他們再算。不過憑著張獻忠和左良玉的智慧,他們應該看到了,我們對他們的威脅才是致命的,所以他們才會拚著命冒險一賭。”張知木說:“所以我們不怕,時間在我們一邊。我們需要大批的人才,既需要你說的到南方能打仗的士兵,也需要到南方能治理地方的官員。這兩點兒我們都要準備。”
“這不用擔心,我們和江南那邊的客運通了,大批的江南才子就會湧到窯崗來。那時候就是我們發力做他們工作的時候。”李茂說:“我倒是擔心,我們現在就北上出兵關外,是不是會影響我們的整體戰略計劃。”
張知木隻好又把和李岩說的一番話說了一遍。這樣李茂才點點頭。
李茂又說:“我還有一個想法。我們現在發布了一些行政公告,我的想法是,我們最近階段不要發布影響那些富戶的政令,特別是我們的土地政策,絕對不能現在就推行。因為他們才是影響我們的政權能不能穩固的力量,他們人雖然少,但是能量很大。如果他們與我們為敵,對其他地方也有影響。別的地方富戶們都會加入反對我們的陣營。”
張知木很欣賞李茂的睿智和冷靜,李岩和李治有得一拚。張知木說:“你的建議很對,必要的政治策略我們應該有。”
李茂說:“這樣就好。”
“你們在九江和武昌、長沙建分公司的人選,一定要好好的選一下,我想是不是你們和李治商量一下這幾個人選事兒。他們不僅僅是做生意的事兒,還負有和左良玉、張獻忠聯係的任務。”張知木說。
“我的想法是做生意的,就要讓他們做好生意就行。我們分公司裏麵要派出去專門做聯係工作的人,他們我看就由李治派出去就行。因為他們還要負責收集情報等工作。”李茂看來很有想法。
張知木說:“有一件事情我要跟您通報一下,過了春節以後,我們派往各地官員,回到窯崗開了一個會,大家總結了一下這一年來的工作,也都提出不少改進意見。我們給大家布置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我們想在下半年開始各地進行官員選舉。所有地方官員都由百姓用選票選出來。從村莊開始,選完之後,這些選舉出來的官員,由我們審查完要進行培訓。我們的官員會幫助他們執政一段時間。這樣我們進軍陝西的時候,我們的官員就可以撤回來,參加接管陝西的工作。”
“這是個好辦法。不過,我們的人撤回來,怎麽對那裏進行控製,保證官員們按我們的思路執政呢?”李茂問。
“我們的警察先不會撤回來,他們既要幫助選舉的官員執法,也監督官員的執政情況。當然警察絕對不許幹政,否則嚴懲。這也是非常時期不得已的辦法。”張知木說。“另外,我們也會同時配套建立對官員的監督和製約機製。比如建立人民代表大會機製。他們可以監督官員。”
李茂說:“曆朝曆代吏治都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一步必須走,現在百姓的民主意識還很薄弱,需要我們做很多工作。不過隻要百姓知道了選舉官員的好處之後,他們可以用手中選票表達自己的意願,他們就會支持這件事兒。”張知木說。
“我們的官員,還有一到兩年的時間協助新選上來的官員進行執政工作。這樣等我們的人撤離的時候,許多事情也進入正軌了。這樣好!”李茂心裏放心了。
就要開赴新移民點兒新移民們都沒想到,他們真的拿到了窯崗人答應的銀子。他們每個人都換發新衣服、新被褥,裏外全新。既有冬裝又有夏裝,每人還都發了從沒見過的膠底鞋。每人一個搪瓷臉盆,喝水的缸子,吃飯碗盆,筷子,簡直是啥都有了,都是新的。就等著到了地方,再發給他們牛馬牲口了。新移民們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比那些盼著打蒙古人的士兵們還著急,盼著早點兒出發。不過,他們還要接受新的栽種方法、新的養殖方法等培訓。這些人本來大多數就是農民,一直都以為自己會種地,沒想到地還可以這樣種。大豆和玉米要套種,雞鴨還要這樣喂養。需要學的東西還真的不少。
有大概兩千名經過培訓的軍隊退伍老兵,被編排到了移民中當了各級領導。這些老兵們沒想到他們這些人沒人要的廢人還被窯崗人當作寶貝一樣的給安排了工作,他們更是非常的珍惜這樣的機會。培訓完,老兵們都宣誓,一定會善待他們領導的新移民,服從窯崗的指令,領導新移民做好工作。老兵們都配發了火槍,新移民們每人都配發了一把腰刀。腰刀這東西窯崗不缺,沒有回爐化煉的好不少。有些新移民覺得腰刀不合手,他們也可以自己選和手的兵刃。
為了應對惡劣的環境,第一批的新移民實行軍事化管理。新移民們也知道,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因此大家也都能接受。不論隊列訓練,還是刺殺訓練都能主動積極的配合。
天再暖和一點之後,到殺胡口那塊地墾荒的移民先走了一批,他們的任務是和打前站的那些人匯合後,為大批移民過來開始在那裏建築房的。
可是現在準備出關的軍隊和移民還不能行動,雖然窯崗這邊已經能看見綠草了,可是雁北的春天還要晚一些,北方關外的春天更要晚一些。
窯崗人的這次行動,不僅僅是軍事行動,還要在河套地區黃河以北站住腳,修建移民點兒。需要運送的物質讓陸成祥和歐陽鶴他們費了很多心思。這次,充分顯示了窯崗的動員能力,準備的四輪馬車就有三千輛,駱駝五千頭。準備的糧食茶葉以及油鹽醬醋物質,應該說是應有盡有。墾荒的窯崗鋼犁,鋤頭、鎬頭等各種農具都帶了不少,尤其是準備建設房屋需要的工具,和鐵釘等建房用的材料。隻是磚瓦隻能在駐地自己建磚窯燒製了。
張本貴還給移民們派了幾個醫生,準備了很多藥品。總之窯崗人能想到的都準備了。不過這兩萬移民隻是先遣隊,他們是打前站的,主要工作還不是墾荒,隻是建設移民們需要的住房等最簡單的生活設施,為大批移民進住做準備。
大量的物資也不可能一下子都運去。這次還是要以打仗為主,軍用物質運輸占的比例還是不少的。
一直到三月中旬,窯崗的大隊人馬,就開始分批的向殺胡口運動了。當然首先坐火車到牛頭山前麵,軍隊都有馬匹,他們是騎著馬到殺胡口,移民們都是趕著車牽著駱駝一起走。
劉雲和楊靖是打前站先到殺胡口,到了那裏他們就先架起電台和指揮中心保持聯係。
陳玉峰和歐陽鶴帶著秦鵬他們的參謀部的隨征得參謀們,是最後乘車離開窯崗的。張知木等人一起送到了窯崗車站。此時張知木心裏有一點很悲壯的感覺。張知木對陳玉峰和歐陽鶴說:“你們一定要保重身體。”
徐嫂挺著肚子到了車站送行,更讓張知木覺得心裏有些發酸。陳玉峰見徐嫂來了,說:“哎!不讓你來送,你還是來了。”
“我本來不想來的,孩子們送你一下就行了。可是我在家裏實在是呆不住了。”徐嫂說著眼淚就下來了。
陳玉峰受不了這個,說:“別別!大家都看著呢。你身子不方便就回去吧。金鳳快送你媽回去!我就要上車了。”
黃玉坤過來扶著徐嫂說:“陳叔,你就別管了,徐嫂現在回去在家裏更難受。你們就上車吧!殺胡口幾萬人等著你們呢。”
陳玉峰和歐陽鶴上車後,李菁他們跟著警衛的人也都上車了。李菁上車前,張知木說:“陳叔他們的安全就交給你們了。”
李菁點點頭,一笑說:“放心,我們的人不離軍中大帳。另外,師叔的親兵衛隊也不是白給的。”
“嗚!”火車汽笛一聲長鳴,冒著黑煙白氣緩緩的開動了。
看著火車不斷的加速遠去,張知木覺得心裏好像一下子空了。不過很快,張知木就調整了過來,他知道這才僅僅是開始,以後這樣的分別還會很多。
這時,站在張知木身邊的李岩說:“張總,打仗的事兒就先交給陳總他們吧!今天我們窯崗的領導們都在,是不是我們也研究一下眼前的事兒。”
張知木回答說:“好啊!我們就都到指揮中心吧。在那裏既可以了解前麵的消息,地方也寬綽。”
大家來到指揮中心坐下,參謀們送上茶水。大家喝一會兒茶,情緒也都穩定了,李岩說:“張總,我現在就向你交令了。我們的廣播電台已經開始正常廣播了。他們的廣播時間已經可以到十幾個小時。正準備上第二個台呢。我現在可以退出來了。”
張知木說:“李公子你為我們窯崗的廣播電台建設立下首功一件。你要是能退出來就太好了,現在商務政治學院已經動工了。學院的組織,也要盡早的展開。另外,你那邊的工作也不能放鬆。”張知木說的那邊的工作是指法律建設的事兒。
“那我就將工作交給範總編他們了。全力先把學院的事兒辦好。”李岩話不多,他知道現在他最需要的是多做實事兒。
李茂說:“我抽時間去了一趟淩水碼頭,我看我們的鋼殼船大框已經都焊接完了。我的想法是,我們能不能建設一艘大船,專門兒運送客人從海上到泉州、廣州的,客商們出行到這兩個地方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有了大船就能穩定快速往返兩地,這樣的客船一定會非常受歡迎。”
閻伯駒說:“蒸汽船好是好,就是那個呼隆呼隆的聲音實在讓人受不了,還沒暈船呢,就被呼隆暈了。”
“李兄說的這件事兒,我也在想。我們是應該建設專門兒的客船了。我們用拖輪拖著客運駁船,雖然能克服蒸汽機噪音,但是遇到風浪的時候不安全。”張知木說:“至於閻伯說的噪音問題,我看我們可以想辦法來解決。我們可以將蒸汽機和發電機建在一個減震浮筏上,這樣振動就不能直接傳到船體上,發出來的電帶動電動機驅動螺旋槳。這樣電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還可以旋轉方向,船就更好控製。”
盧炳義說:“張總這個主意好。等我們那艘鋼殼船建的差不多了。我們就把林先生請過來好好的研究這客船的事兒。”
“雲鶴跟大家說說我們那艘鋼殼船的進度怎麽樣了?”張知木說。
“這艘船建的已經一年多了。由於我們是第一次建這樣的鋼殼船,好多事情以前都沒遇到過,所以進度不是太理想。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鍋爐、蒸汽機、製冷機、發電機的大型設備都已經安裝到位,外殼也已經都焊接完成。最近我們的火炮就要往船廠運了。我想年底前應該能完工開始試航。”李雲鶴說。
盧炳義接過話說:“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林先生他們過年都沒怎麽休息,都泡在船台上。我們擴建的幾個造拖輪的船塢已經開始動工了,今年爭取多造幾艘拖輪和駁船。我們的船是有多少也不夠用。不過我們的拖輪使用的是木殼,容易製造,影響我們的還是蒸汽氣機跟不上。”
“今年沒事,我們軍工廠搬遷完了,倒出來的地方,我們專門兒成立了鍋爐廠、蒸汽機廠,蒸汽機今年保證供應。就連揚州那邊需要的發電機組今年都保證給你們送過去。”李雲鶴說。
李茂一拍手,說:“太好了,我正要說這件事兒。我們揚州那邊的幾個商會都來找過我們,問我們啥時候揚州才能用上電。你們窯崗人不能自己用上電,就不管別人了。弄得我隻好說,我們造這些東西實在是太費工夫了。大家耐心等著吧!”
陸成祥說:“雲鶴,這件事兒要抓緊,他們揚州人太有銀子了。我們建一個發電廠不但可以賣電,還可以賣燈泡。”
聽了陸成祥的話,大家都會心的笑了,都知道陸成祥是每時每刻都在算計著賺銀子。
這時候閻興說:“我看別的東西都是可以以後再說的,我們鋼殼船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就是勒緊褲帶,也要盡量的多造幾艘這樣的船。有了幾艘這樣的船,隻要通船的地方,就都是我們的。”
李雲鶴說:“這事兒急也不行。造一艘這樣的船需要很多好鋼材,更需要很多技術好的焊工。我們在這艘船的船塢旁邊就建了一個同樣的船塢,可是我們還不敢建第二艘這樣的船。”
盧炳義也說:“我的意思也是要等我們的這艘船試航完以後,發現一些問題以後,定下來解決辦法,再造下一艘或者同時造兩艘都行。那時候,我們鋼廠的鋼產量也能上來了。”
張知木說:“我同意盧先生的意見。二叔的意見是太著急了。”
閻興嘿嘿一笑說:“我是著急啊!恨不能把天下一下子就打下來。”
大家笑了一陣後,李雲鶴說:“對了,還有一件好事兒我還沒跟大家說呢!”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