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王爺支持總兵相助
“我們不用修整,您就下命令吧!”劉雲回答。
“你們派出來一個團由柳成潢和楊靖親自帶領,跟我們到大同。我們在大同買完馬以後,留下一部分人將馬匹帶回窯崗,剩下的人跟閻伯一起去張家口,在張家口買完買後一起返回窯崗。”張知木命令道,“你們留在殺胡口的人,一部分押送車輛還有一萬匹馬回窯崗。剩下一部分人,留下來等陸先生買完牛羊,再幫他趕回窯崗去。”
劉雲說:“好吧,我馬上就安排。”
由於牛羊的事兒一直沒有落實好,陸成祥決定留下來買完牛羊再回去。
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就先帶著夫人們的車隊,直奔大同了。由於大同的窯崗分公司,建立的時間不長,沒有在這裏建一個客店,打前站的和大同分公司的人一商量,就在城外包下了一個客店的。
張知木他們到了之後,住進了客店,軍隊就將帳篷紮在了客店外麵。
安定下來之後,張知木第一時間派人通知了薑鑲總兵,並告訴他,次日我去拜訪他。
薑鑲聽到張知木到了實在是太高興了,非常急切的盼望見到張知木。
第二天,大同城門一開,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在李菁帶人保護下,來到大同總兵衙門見薑鑲。那些窯崗來的夫人們,也在換了便裝的窯崗女兵們的保護下,由大同分公司的人陪著,去逛大同了。
薑鑲和張知木他們又有很長時間沒見了,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客氣。薑鑲說:“我聽說你們派人出關給托裏王子的部落送東西去了,情況怎麽樣?”
張知木就簡單的給薑鑲介紹了一下劉雲他們這次出關的經過。
薑鑲聽完點點頭說:“劉將軍他們打的這兩仗,能看出來一點兒蒙古人的實力,他們也能摸到你們的實力。不過這都不是大規模戰爭的真實實力,隻能算是小仗。明年你們要是出關去千萬不能大意。你們千萬不要被蒙古人野蠻的表麵所欺騙,他們賊著呢。而且特別的善於學習,應變能力非常強。他們吃了虧回去,一定會研究出來新辦法對付你們。不出意外的話,你們再次遇到他們,他們一定會有新的辦法對付你們。他們不是野蠻人。”薑鑲在邊關時間長,對蒙古人了解的不少。
歐陽鶴聽到薑鑲這樣說,也明白他是怕窯崗人因為兩次小勝就大意了。他說:“薑總兵,你放心,我們麵對蒙古人會加小心的。回到窯崗以後,我們還要仔細的研究這兩仗的具體細節。總結經驗,不過我們的火器方麵比蒙古人強的很多。所以我們明年出關對付他們還是有信心戰勝他們。對於北方的威脅,我們軟弱的時間太長了。我們絕對會利用好我們這次火器領先的優勢,明年我們雖然還沒有力量將北方的威脅徹底清除。不過我們也想在北方站住一隻腳,將我們防禦圈兒向前推進一步。”
薑鑲說:“聽到歐陽先生的話,老夫我的血都有點熱了。不過你們要是出去,打一仗就回來沒有問題,你們要是想在蒙古草原上占一席之地,恐怕蒙古人不會容你們。”
張知木說:“我們這次是受蒙古人之約,是出去助陣的。我們跟他們講好的條件就是在河套地區給我們留一塊地方,讓我們開荒種地。他們已經答應了。”
“太好了!河套地區可是最好的養馬場啊。”薑鑲說完又有些擔心,“不過皇上能容許你們在關外插一腳嗎?”
“這麽大的蒙古草原,我們沒有一個後勤基地。所有的用品都從關內運,我們能打得了蒙古人嗎?”陳玉峰說,“既然皇上下旨讓我們出兵,他又啥也給不了我們。我們就隻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
薑鑲可不是個一般人,“張東家,我們都不是外人,說實話你們明年出關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你們山西還沒完全穩定,這個時候不是出兵的時候啊!能不能跟我說實話,有啥情況我這裏還是十幾萬人馬。”
張知木這次來見薑鑲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說明一下,所以就原原本本的把自己目的和打算對薑鑲說了。
薑鑲說:“張東家真是大手筆啊!不過你說的對,這次有托裏王子之約,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不然我們一出關,連塊落腳之地都沒有,打完了就的撤回來。我們一回來,他們就像草一樣,就有長起來了。你們的事我支持,需要我幫忙的時候,不要客氣。不過,你們明年要是向外移民的話,我們有一些老兵,能不能幫我安排一下。”
看來整個大明朝都有老兵的安置問題。張知木當然願意要這些老兵了,“薑總兵,看來我們大明朝都有一個老兵的安置問題。以前有寧德將軍的老兵,我們來的時候,見到周遇吉總兵,他們也有老兵的問題。你這裏也一樣。不過這些老兵征戰一輩子沒死在在沙場,老了,我們應該好好的安排一下他們。這樣吧,隻要身體好的,能吃了墾荒苦的,我都收著。最好今天底前,都把人給我,我會培訓他們,讓他們到墾荒點兒去給我當頭去。”
“太好了!”薑鑲說,“我替那些老兵謝謝您。你不知道這些老兵,除了會打仗,他們沒有別的手藝,也都沒有家了。就是有家兩手空空,年紀大了也沒臉回去了。所有的軍營裏都是很愁安排他們。要是他們跟著你們能掙一點銀子,或許他們還能回家看看。”
張知木說:“老兵們在軍營裏麵多年,有紀律,有組織能力。讓他們帶領新移民工作最好不過了,再說了在關外,一旦有點啥情況,比如有蒙古人偷襲,老兵們比新移民有經驗的多,不會亂跑。那時候就能更能發揮他們作用了。”
“哎呀!沒人要的老兵,到你這裏都成了寶貝。這些老兵不對您忠心耿耿才怪你。這件事就說定了。”薑鑲說:“還有一件事兒,你們能不能把你們窯崗用的那種電話,給我們弄一套過來,我要給我們各處哨卡都安裝電話?”
張知木說:“不瞞您說,我們管的那些地方,最次明年就都會安裝上電話。你們這裏我們不好插手,所以也就沒來搞這些。我這次還想見見代王,跟他商量一下,允不允許我們在大同開展電話業務?如果王爺同意,我們就在大同建電話局了。那時候你們裝幾部電話機就行了。不然你們自己搞一套總機,會費很多銀子。”
“張東家,你有所不知。”薑鑲說,“我們大同總兵衙門要是上電話機的話,比你們整個窯崗用的還要多。我們管轄的範圍太大了,就是你們上了電話局,我們也要上我們自己的。你就說說你們的電話要是上了,需要多少銀子吧?”
“你們要是上大規模的人工台,需要十萬兩銀子。大量的上電話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五十兩一部。要是有的地方線路太長,需要中繼的,每個中繼器,需要二百兩銀子。不過價格您一定要保密。”張知木知道,電話這東西獨此一家別無分店,說多少銀子就是多少銀子。
薑鑲說:“我沒有那麽些銀子,可是我有你們需要的銅。怎麽樣?”
“還能怎麽樣?您說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您一定會用這一招對付我。”張知木說,“我回去以後,就給您落實這件事兒,不過你要早一點兒派人到窯崗去學習這些電話使用維護的技術,不然你們有點兒都需要我們派人來的話,我們可就虧大了。”張知木知道這是電話第一次成套的向外麵賣出的。
薑鑲說:“方才你說了,這次要見代王爺。我可要提醒你,這大明朝可是人家朱家的。跟他們不能啥話都說,我們怎麽說都行。”
張知木明白,薑總兵這樣的人是不會亂說話,這句話分明已經說出來了,他和張知木他們是一夥的,不是朱家的一夥的。表露的很含蓄。
陳玉峰和歐陽鶴也悄悄的對了一下眼神。
薑鑲說:“我派人去見代王吧,問問他啥時候有時間能見您?我估計他聽您來了,也會高興壞了。李自成圍著您的時候,代王是每天都問我您那邊的情況。特別是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孩子都在你們窯崗念書了。王爺更關心他們。”
張知木說:“還有最後一件事兒,你要求的在大同買些馬的事兒,你說怎麽辦吧?”
“嗨!這件事兒,就算張東家給我一點麵子吧。以前馬好賣的時候,都是王府的人把持著。現在朝廷幾次催要賣馬的銀子,可是他們一直賣不動馬,據說去年被朝廷逼急了,他們都是自己掏腰包給朝廷湊的銀子。他們害怕今年還是賣不動馬,就請王爺出麵,讓我跟你們說說,請你們也在大同買些馬。你看怎麽辦?我們終究是人家的奴才。”
“你放心,您說一句話,這麵子必須給。以前我們不願在大同買馬,就是因為王府的那些人太黑了。我們這次在大同買五千匹馬。不過他們中間的好處我們不能給了。”
“你們能買他們的馬就不錯了,還想要啥好處。現在是啥時候?”薑鑲說。
“那就這樣,我去王府見王爺。陳叔你們和閻伯一起去辦買馬的事兒。”
“好了,我派人領著你們去辦買馬的事兒。”薑鑲說。
作為一方藩王的代王,遠比以一般人想的要聰明得多。他早就看明白了,沒有窯崗人在這裏支持著,大明朝早就完了。他更明白一個道理,與其被人推翻,不如主動的和窯崗建立聯係,和他們捆綁在一起,或許能獲得他們的保護。一旦情況有變,也多一條出路。不是他不想維持大明朝的江山,而是這個將傾的大廈,他實在是獨木難支。這次張知木他們一到大同城外,王爺立刻就得到了信息。他一直等著張知木他們的消息呢,他知道張知木到了大同一定會拜見他。所以,薑鑲派人來問的時候,他立刻請張知木到王府去。
見到王爺,張知木趕緊下跪磕頭,“王爺千歲,千千歲!”到現在,張知木已經習慣了給別人磕頭。沒有辦法,到這裏了必須入鄉隨俗,不然因為自己的心裏不痛快惹出來其他麻煩,實在是不合適。磕了幾回頭之後也就不在乎了。這也是脫敏。
“免禮!免禮!”代王趕緊給張知木賜坐。
張知木沒坐下,說:“王爺,我看我還先別坐。請王爺出來看看,我給您帶來了兩輛我們窯崗最新式的馬車。”
王爺眼睛一亮,“哦!我看看去。”他知道窯崗人經常弄出來一些讓人匪夷所思好東西。自己已經有了一輛玻璃馬車,那已經是很不錯了。
來到院子裏,代王眼睛真的又是一亮。原來張知木這次給他帶來了一大一小兩輛馬車,顏色都是紫紅色。外麵擦得鋥亮。這次的馬車和他以前那一輛不同的是,這次換成了膠皮軲轆。裏麵也是極盡奢華,座位是鋪的是羊羔皮的沙發,腳踏處是蒙古毛氈車裏麵貼的是手工繪畫的壁紙。所有的扶手都是鍍金的。
張知木說:“王爺這輛大一點的車是給王爺您出遠門兒用的。裏麵可以坐也可以臥。那輛小的便於你在近處靈活乘坐。”
“哎呀!這可是太好了,又讓你破費了。”王爺客氣了一下。
“那裏的話,王爺在大同鎮守,我們才能有一個安全的環境搞這些,理應讓王爺先試試這車怎麽樣!”張知木恭維的也很得體。
王爺分別到兩輛車上坐著試了試,就讓人把車趕內院進去了。
他們回到屋裏麵坐下,王爺說:“這車我收下了,謝謝張東家了。我們還是說說你們這次出關的事兒吧!”
張知木又把劉雲他們出關的事兒說了一遍。
王爺說:“這太好了。現在我們朝廷和蒙古人全麵開戰沒有力量。你們這次出去,是以一個商隊武裝的名義出去,不是朝廷的行為。這是沒辦法的好辦法。我聽說了,皇上還下旨讓你們明年出關。這可是和打李自成不一樣啊!”
王爺的意思是,蒙古人不好打,因為他和薑鑲一樣守著長城,一直是忍受著蒙古人的不斷侵擾,不敢出戰。
張知木說:“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實在是沒有力氣出戰。王爺您看到的是,我們是在短時間內就把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打退了。可是您也知道,我們窯崗人老少加起來也就是幾萬人,我們是用盡積蓄很久的力氣,瞄準他們的弱處,突然一擊,首先斷了他們的糧草,讓他們不戰自退。可是為這一戰,我們耗盡實力。現在我們又接管經過多年蝗旱災害和兵禍的山西大部,這些地方,我們又不能再收稅。負擔不是一般的重。根本不能出戰。可是如果我們任憑滿清借投降他們的蒙古人統一了北方。我們的北麵,甚至西北就都在滿清的威脅之下了。那時候我們就更被動了,現在我們不出去,朝廷那還有力量出去。我們這次出去的名義是應托裏王子之約出戰,我們沒有力量把整個蒙古都打敗,但是我們會借機會在河套地區,謀取一塊土地建立屯兵點。隻要我們能站住腳,我們就可以謀得對北方防禦的主動。”
“好好!”王爺連說幾個好字,“你們這一步雖然風險不小,可是要是成了。我們這一帶的關隘壓力就減輕了。”
“是有風險。”張知木說,“李自成他們打過來是想坐天下,可是要是蒙古人再過來,我們麵臨的是滅種。當初元兵入主中原殺了多少漢人,想必王爺也有耳聞吧。所以,我們必須在滿清和蒙古人沒有得逞的時候,出手阻止他們。”
“不過,對於您們在關外設置屯兵點兒,朝廷那邊不一定能同意。”王爺說,“那些東林黨人,幹別的不行,挑你毛病,搬弄點兒是非,可是非常有辦法。”
“王爺,你也知道,我們在關外沒有一個支撐點兒,我們的隊伍是不可能長期作戰的。”張知木說,“到那時候,我們就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要以打贏為目的。”
“好啊!本王支持你們,有啥需要本王做的,你們盡管言語。”
“有代王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張知木知道,現在有代王支持,那好多事都好辦多了。以後還有一個最不好辦的事兒,那就是要將長城開一口子,把鐵路修出去,那時候再請王爺出麵辦這件事兒吧。
本來張知木還想和王爺說要在大同建電話局的事兒,可是王爺先說話了,“張東家,還有一件事兒我想知道,為啥你們在山西很多地方都設了電話局,而我們大同這麽大的地方,你們不設呢?有太多的人跟我說,你們窯崗人用的電話,能和千裏之外的人說話,一個城裏麵更是非常容易。”
“哎呀!王爺您別誤會。有這樣幾個原因,一個是這大同是您直接管轄的地方,而建電話局不是個小事兒,我們也不知道王爺您喜不喜歡這電話的事兒。還有大同的電報也才開通不久,我們也是想讓大家都體會體會一下這通信的好處,然後再過來向王爺請示。如果王爺同意我們建電話局的話,我們回去就開始準備人和設備。有王爺您支持,就一定能很快的把電話結局建起來。”
“建電話局是你們的事,我支不支持有啥用?”
“王爺你有所不知,這建電話局扯電線要經過很多地方,涉及到很多人,要是有人給您添亂不讓您的電話線通過,那也是很麻煩。有您的支持,這樣的事兒就會少很多。”張知木這次說的是實情。
“在大同沒人敢給你們添亂,你們放心幹吧!”
張知木說:“好!這回薑總兵也要給大同的所有軍事係統專門上一套電話係統。將來王爺您家裏既可以安裝軍線的電話,也可安裝民線的電話。那時您指揮起來就方便多了。”
“以後,你們在大同有啥事就盡管的辦。有啥事兒,需要本王說話就言語一聲。”代王說,“明年開春我們還會有一些孩子想到窯崗去念書,張東家還要給安排一下。”
“這是小事一樁,去之前打個電報給我就行。”張知木說,“不過我倒是很想請王爺明年到我們窯崗去看看。那時候我們窯崗的賓館就會建成投入使用。賓館有十層樓,各種設施能想到的我們都建好了。您去了住在那裏,一定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哦!看來我們明年就真的要去看看窯崗到底是啥樣了?”
張知木知道該走了,起身說:“明年開春,我們在窯崗恭候王爺駕臨!”
臨走的時候,王爺執意送張知木到車前。來到車前從車上,張知木從車山拿出來一把小手槍遞給代王,說:“王爺,今後知木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請益,王爺一定要保重。這是一把小手槍,送給王爺您防身用。你別看他小,可是近距離殺人,一點兒問題沒有。”
代王爺接過小手槍,樂的嘴都合不上了,說:“哎呀,這可是個寶貝,帶在身上太方便了。”
張知木開了個玩笑,說:“我不能白白的讓王爺送我到這啊!”
張知木的話嚇得周圍王府的人都出了一身冷汗,沒有人敢和王爺這麽講話的。可是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王爺不但沒生氣還“哈哈”大笑。
張知木他們在大同忙的時候,黃玉坤帶領這些窯崗的夫人們,又開始在大同的各個大街開始“掃蕩”。和殺胡口不同,大同的商家們都沒有準備,等他們知道有這樣一支掃蕩隊伍的時候已經晚了。大同的繁榮是殺胡口不能比的,因為殺胡口的商人多是經營邊貿貨物的。而大同是九邊之首,軍隊就有十幾萬人,不是一般的繁榮。讓這些夫人們著實的逛了個夠。
張知木回到客店的時候,陳玉峰和閻伯駒他們也是剛回來。
張知木問:“你們的事兒怎麽辦的這麽快?”
“這事兒還不快?”閻伯駒說,“我們去辦馬引,那些小兔崽子,還想跟我們要好處,那個意思是不給好處就不給辦。‘山鷂子’告訴他,是薑總兵求我們來買馬,你要是不辦的話,我們正好不買了。那幾個家夥還不識相,堅持不給辦,我們轉身就走。這些家夥知道厲害,拉著我們說給辦。我們堅決的不買了。你說後來他們怎麽樣了?”
“我哪知道?你就快說吧。”張知木看到閻伯駒的得意的樣子,就象撿了寶貝。
“這幾個小兔崽子,給我們跪下了。”閻伯駒說。
陳玉峰說:“他們知道,要是因為他們要好處把我們要跑了,沒買他們的馬,他們輕的是撤職回家。他們的主子不殺了他們就不錯了。”
這時,大同分公司經理拿著電報跑了過來,“張總,窯崗急電!”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我們不用修整,您就下命令吧!”劉雲回答。
“你們派出來一個團由柳成潢和楊靖親自帶領,跟我們到大同。我們在大同買完馬以後,留下一部分人將馬匹帶回窯崗,剩下的人跟閻伯一起去張家口,在張家口買完買後一起返回窯崗。”張知木命令道,“你們留在殺胡口的人,一部分押送車輛還有一萬匹馬回窯崗。剩下一部分人,留下來等陸先生買完牛羊,再幫他趕回窯崗去。”
劉雲說:“好吧,我馬上就安排。”
由於牛羊的事兒一直沒有落實好,陸成祥決定留下來買完牛羊再回去。
張知木和陳玉峰他們就先帶著夫人們的車隊,直奔大同了。由於大同的窯崗分公司,建立的時間不長,沒有在這裏建一個客店,打前站的和大同分公司的人一商量,就在城外包下了一個客店的。
張知木他們到了之後,住進了客店,軍隊就將帳篷紮在了客店外麵。
安定下來之後,張知木第一時間派人通知了薑鑲總兵,並告訴他,次日我去拜訪他。
薑鑲聽到張知木到了實在是太高興了,非常急切的盼望見到張知木。
第二天,大同城門一開,張知木和陳玉峰、歐陽鶴在李菁帶人保護下,來到大同總兵衙門見薑鑲。那些窯崗來的夫人們,也在換了便裝的窯崗女兵們的保護下,由大同分公司的人陪著,去逛大同了。
薑鑲和張知木他們又有很長時間沒見了,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客氣。薑鑲說:“我聽說你們派人出關給托裏王子的部落送東西去了,情況怎麽樣?”
張知木就簡單的給薑鑲介紹了一下劉雲他們這次出關的經過。
薑鑲聽完點點頭說:“劉將軍他們打的這兩仗,能看出來一點兒蒙古人的實力,他們也能摸到你們的實力。不過這都不是大規模戰爭的真實實力,隻能算是小仗。明年你們要是出關去千萬不能大意。你們千萬不要被蒙古人野蠻的表麵所欺騙,他們賊著呢。而且特別的善於學習,應變能力非常強。他們吃了虧回去,一定會研究出來新辦法對付你們。不出意外的話,你們再次遇到他們,他們一定會有新的辦法對付你們。他們不是野蠻人。”薑鑲在邊關時間長,對蒙古人了解的不少。
歐陽鶴聽到薑鑲這樣說,也明白他是怕窯崗人因為兩次小勝就大意了。他說:“薑總兵,你放心,我們麵對蒙古人會加小心的。回到窯崗以後,我們還要仔細的研究這兩仗的具體細節。總結經驗,不過我們的火器方麵比蒙古人強的很多。所以我們明年出關對付他們還是有信心戰勝他們。對於北方的威脅,我們軟弱的時間太長了。我們絕對會利用好我們這次火器領先的優勢,明年我們雖然還沒有力量將北方的威脅徹底清除。不過我們也想在北方站住一隻腳,將我們防禦圈兒向前推進一步。”
薑鑲說:“聽到歐陽先生的話,老夫我的血都有點熱了。不過你們要是出去,打一仗就回來沒有問題,你們要是想在蒙古草原上占一席之地,恐怕蒙古人不會容你們。”
張知木說:“我們這次是受蒙古人之約,是出去助陣的。我們跟他們講好的條件就是在河套地區給我們留一塊地方,讓我們開荒種地。他們已經答應了。”
“太好了!河套地區可是最好的養馬場啊。”薑鑲說完又有些擔心,“不過皇上能容許你們在關外插一腳嗎?”
“這麽大的蒙古草原,我們沒有一個後勤基地。所有的用品都從關內運,我們能打得了蒙古人嗎?”陳玉峰說,“既然皇上下旨讓我們出兵,他又啥也給不了我們。我們就隻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
薑鑲可不是個一般人,“張東家,我們都不是外人,說實話你們明年出關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你們山西還沒完全穩定,這個時候不是出兵的時候啊!能不能跟我說實話,有啥情況我這裏還是十幾萬人馬。”
張知木這次來見薑鑲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說明一下,所以就原原本本的把自己目的和打算對薑鑲說了。
薑鑲說:“張東家真是大手筆啊!不過你說的對,這次有托裏王子之約,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不然我們一出關,連塊落腳之地都沒有,打完了就的撤回來。我們一回來,他們就像草一樣,就有長起來了。你們的事我支持,需要我幫忙的時候,不要客氣。不過,你們明年要是向外移民的話,我們有一些老兵,能不能幫我安排一下。”
看來整個大明朝都有老兵的安置問題。張知木當然願意要這些老兵了,“薑總兵,看來我們大明朝都有一個老兵的安置問題。以前有寧德將軍的老兵,我們來的時候,見到周遇吉總兵,他們也有老兵的問題。你這裏也一樣。不過這些老兵征戰一輩子沒死在在沙場,老了,我們應該好好的安排一下他們。這樣吧,隻要身體好的,能吃了墾荒苦的,我都收著。最好今天底前,都把人給我,我會培訓他們,讓他們到墾荒點兒去給我當頭去。”
“太好了!”薑鑲說,“我替那些老兵謝謝您。你不知道這些老兵,除了會打仗,他們沒有別的手藝,也都沒有家了。就是有家兩手空空,年紀大了也沒臉回去了。所有的軍營裏都是很愁安排他們。要是他們跟著你們能掙一點銀子,或許他們還能回家看看。”
張知木說:“老兵們在軍營裏麵多年,有紀律,有組織能力。讓他們帶領新移民工作最好不過了,再說了在關外,一旦有點啥情況,比如有蒙古人偷襲,老兵們比新移民有經驗的多,不會亂跑。那時候就能更能發揮他們作用了。”
“哎呀!沒人要的老兵,到你這裏都成了寶貝。這些老兵不對您忠心耿耿才怪你。這件事就說定了。”薑鑲說:“還有一件事兒,你們能不能把你們窯崗用的那種電話,給我們弄一套過來,我要給我們各處哨卡都安裝電話?”
張知木說:“不瞞您說,我們管的那些地方,最次明年就都會安裝上電話。你們這裏我們不好插手,所以也就沒來搞這些。我這次還想見見代王,跟他商量一下,允不允許我們在大同開展電話業務?如果王爺同意,我們就在大同建電話局了。那時候你們裝幾部電話機就行了。不然你們自己搞一套總機,會費很多銀子。”
“張東家,你有所不知。”薑鑲說,“我們大同總兵衙門要是上電話機的話,比你們整個窯崗用的還要多。我們管轄的範圍太大了,就是你們上了電話局,我們也要上我們自己的。你就說說你們的電話要是上了,需要多少銀子吧?”
“你們要是上大規模的人工台,需要十萬兩銀子。大量的上電話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五十兩一部。要是有的地方線路太長,需要中繼的,每個中繼器,需要二百兩銀子。不過價格您一定要保密。”張知木知道,電話這東西獨此一家別無分店,說多少銀子就是多少銀子。
薑鑲說:“我沒有那麽些銀子,可是我有你們需要的銅。怎麽樣?”
“還能怎麽樣?您說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您一定會用這一招對付我。”張知木說,“我回去以後,就給您落實這件事兒,不過你要早一點兒派人到窯崗去學習這些電話使用維護的技術,不然你們有點兒都需要我們派人來的話,我們可就虧大了。”張知木知道這是電話第一次成套的向外麵賣出的。
薑鑲說:“方才你說了,這次要見代王爺。我可要提醒你,這大明朝可是人家朱家的。跟他們不能啥話都說,我們怎麽說都行。”
張知木明白,薑總兵這樣的人是不會亂說話,這句話分明已經說出來了,他和張知木他們是一夥的,不是朱家的一夥的。表露的很含蓄。
陳玉峰和歐陽鶴也悄悄的對了一下眼神。
薑鑲說:“我派人去見代王吧,問問他啥時候有時間能見您?我估計他聽您來了,也會高興壞了。李自成圍著您的時候,代王是每天都問我您那邊的情況。特別是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孩子都在你們窯崗念書了。王爺更關心他們。”
張知木說:“還有最後一件事兒,你要求的在大同買些馬的事兒,你說怎麽辦吧?”
“嗨!這件事兒,就算張東家給我一點麵子吧。以前馬好賣的時候,都是王府的人把持著。現在朝廷幾次催要賣馬的銀子,可是他們一直賣不動馬,據說去年被朝廷逼急了,他們都是自己掏腰包給朝廷湊的銀子。他們害怕今年還是賣不動馬,就請王爺出麵,讓我跟你們說說,請你們也在大同買些馬。你看怎麽辦?我們終究是人家的奴才。”
“你放心,您說一句話,這麵子必須給。以前我們不願在大同買馬,就是因為王府的那些人太黑了。我們這次在大同買五千匹馬。不過他們中間的好處我們不能給了。”
“你們能買他們的馬就不錯了,還想要啥好處。現在是啥時候?”薑鑲說。
“那就這樣,我去王府見王爺。陳叔你們和閻伯一起去辦買馬的事兒。”
“好了,我派人領著你們去辦買馬的事兒。”薑鑲說。
作為一方藩王的代王,遠比以一般人想的要聰明得多。他早就看明白了,沒有窯崗人在這裏支持著,大明朝早就完了。他更明白一個道理,與其被人推翻,不如主動的和窯崗建立聯係,和他們捆綁在一起,或許能獲得他們的保護。一旦情況有變,也多一條出路。不是他不想維持大明朝的江山,而是這個將傾的大廈,他實在是獨木難支。這次張知木他們一到大同城外,王爺立刻就得到了信息。他一直等著張知木他們的消息呢,他知道張知木到了大同一定會拜見他。所以,薑鑲派人來問的時候,他立刻請張知木到王府去。
見到王爺,張知木趕緊下跪磕頭,“王爺千歲,千千歲!”到現在,張知木已經習慣了給別人磕頭。沒有辦法,到這裏了必須入鄉隨俗,不然因為自己的心裏不痛快惹出來其他麻煩,實在是不合適。磕了幾回頭之後也就不在乎了。這也是脫敏。
“免禮!免禮!”代王趕緊給張知木賜坐。
張知木沒坐下,說:“王爺,我看我還先別坐。請王爺出來看看,我給您帶來了兩輛我們窯崗最新式的馬車。”
王爺眼睛一亮,“哦!我看看去。”他知道窯崗人經常弄出來一些讓人匪夷所思好東西。自己已經有了一輛玻璃馬車,那已經是很不錯了。
來到院子裏,代王眼睛真的又是一亮。原來張知木這次給他帶來了一大一小兩輛馬車,顏色都是紫紅色。外麵擦得鋥亮。這次的馬車和他以前那一輛不同的是,這次換成了膠皮軲轆。裏麵也是極盡奢華,座位是鋪的是羊羔皮的沙發,腳踏處是蒙古毛氈車裏麵貼的是手工繪畫的壁紙。所有的扶手都是鍍金的。
張知木說:“王爺這輛大一點的車是給王爺您出遠門兒用的。裏麵可以坐也可以臥。那輛小的便於你在近處靈活乘坐。”
“哎呀!這可是太好了,又讓你破費了。”王爺客氣了一下。
“那裏的話,王爺在大同鎮守,我們才能有一個安全的環境搞這些,理應讓王爺先試試這車怎麽樣!”張知木恭維的也很得體。
王爺分別到兩輛車上坐著試了試,就讓人把車趕內院進去了。
他們回到屋裏麵坐下,王爺說:“這車我收下了,謝謝張東家了。我們還是說說你們這次出關的事兒吧!”
張知木又把劉雲他們出關的事兒說了一遍。
王爺說:“這太好了。現在我們朝廷和蒙古人全麵開戰沒有力量。你們這次出去,是以一個商隊武裝的名義出去,不是朝廷的行為。這是沒辦法的好辦法。我聽說了,皇上還下旨讓你們明年出關。這可是和打李自成不一樣啊!”
王爺的意思是,蒙古人不好打,因為他和薑鑲一樣守著長城,一直是忍受著蒙古人的不斷侵擾,不敢出戰。
張知木說:“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實在是沒有力氣出戰。王爺您看到的是,我們是在短時間內就把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打退了。可是您也知道,我們窯崗人老少加起來也就是幾萬人,我們是用盡積蓄很久的力氣,瞄準他們的弱處,突然一擊,首先斷了他們的糧草,讓他們不戰自退。可是為這一戰,我們耗盡實力。現在我們又接管經過多年蝗旱災害和兵禍的山西大部,這些地方,我們又不能再收稅。負擔不是一般的重。根本不能出戰。可是如果我們任憑滿清借投降他們的蒙古人統一了北方。我們的北麵,甚至西北就都在滿清的威脅之下了。那時候我們就更被動了,現在我們不出去,朝廷那還有力量出去。我們這次出去的名義是應托裏王子之約出戰,我們沒有力量把整個蒙古都打敗,但是我們會借機會在河套地區,謀取一塊土地建立屯兵點。隻要我們能站住腳,我們就可以謀得對北方防禦的主動。”
“好好!”王爺連說幾個好字,“你們這一步雖然風險不小,可是要是成了。我們這一帶的關隘壓力就減輕了。”
“是有風險。”張知木說,“李自成他們打過來是想坐天下,可是要是蒙古人再過來,我們麵臨的是滅種。當初元兵入主中原殺了多少漢人,想必王爺也有耳聞吧。所以,我們必須在滿清和蒙古人沒有得逞的時候,出手阻止他們。”
“不過,對於您們在關外設置屯兵點兒,朝廷那邊不一定能同意。”王爺說,“那些東林黨人,幹別的不行,挑你毛病,搬弄點兒是非,可是非常有辦法。”
“王爺,你也知道,我們在關外沒有一個支撐點兒,我們的隊伍是不可能長期作戰的。”張知木說,“到那時候,我們就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要以打贏為目的。”
“好啊!本王支持你們,有啥需要本王做的,你們盡管言語。”
“有代王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張知木知道,現在有代王支持,那好多事都好辦多了。以後還有一個最不好辦的事兒,那就是要將長城開一口子,把鐵路修出去,那時候再請王爺出麵辦這件事兒吧。
本來張知木還想和王爺說要在大同建電話局的事兒,可是王爺先說話了,“張東家,還有一件事兒我想知道,為啥你們在山西很多地方都設了電話局,而我們大同這麽大的地方,你們不設呢?有太多的人跟我說,你們窯崗人用的電話,能和千裏之外的人說話,一個城裏麵更是非常容易。”
“哎呀!王爺您別誤會。有這樣幾個原因,一個是這大同是您直接管轄的地方,而建電話局不是個小事兒,我們也不知道王爺您喜不喜歡這電話的事兒。還有大同的電報也才開通不久,我們也是想讓大家都體會體會一下這通信的好處,然後再過來向王爺請示。如果王爺同意我們建電話局的話,我們回去就開始準備人和設備。有王爺您支持,就一定能很快的把電話結局建起來。”
“建電話局是你們的事,我支不支持有啥用?”
“王爺你有所不知,這建電話局扯電線要經過很多地方,涉及到很多人,要是有人給您添亂不讓您的電話線通過,那也是很麻煩。有您的支持,這樣的事兒就會少很多。”張知木這次說的是實情。
“在大同沒人敢給你們添亂,你們放心幹吧!”
張知木說:“好!這回薑總兵也要給大同的所有軍事係統專門上一套電話係統。將來王爺您家裏既可以安裝軍線的電話,也可安裝民線的電話。那時您指揮起來就方便多了。”
“以後,你們在大同有啥事就盡管的辦。有啥事兒,需要本王說話就言語一聲。”代王說,“明年開春我們還會有一些孩子想到窯崗去念書,張東家還要給安排一下。”
“這是小事一樁,去之前打個電報給我就行。”張知木說,“不過我倒是很想請王爺明年到我們窯崗去看看。那時候我們窯崗的賓館就會建成投入使用。賓館有十層樓,各種設施能想到的我們都建好了。您去了住在那裏,一定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哦!看來我們明年就真的要去看看窯崗到底是啥樣了?”
張知木知道該走了,起身說:“明年開春,我們在窯崗恭候王爺駕臨!”
臨走的時候,王爺執意送張知木到車前。來到車前從車上,張知木從車山拿出來一把小手槍遞給代王,說:“王爺,今後知木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請益,王爺一定要保重。這是一把小手槍,送給王爺您防身用。你別看他小,可是近距離殺人,一點兒問題沒有。”
代王爺接過小手槍,樂的嘴都合不上了,說:“哎呀,這可是個寶貝,帶在身上太方便了。”
張知木開了個玩笑,說:“我不能白白的讓王爺送我到這啊!”
張知木的話嚇得周圍王府的人都出了一身冷汗,沒有人敢和王爺這麽講話的。可是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王爺不但沒生氣還“哈哈”大笑。
張知木他們在大同忙的時候,黃玉坤帶領這些窯崗的夫人們,又開始在大同的各個大街開始“掃蕩”。和殺胡口不同,大同的商家們都沒有準備,等他們知道有這樣一支掃蕩隊伍的時候已經晚了。大同的繁榮是殺胡口不能比的,因為殺胡口的商人多是經營邊貿貨物的。而大同是九邊之首,軍隊就有十幾萬人,不是一般的繁榮。讓這些夫人們著實的逛了個夠。
張知木回到客店的時候,陳玉峰和閻伯駒他們也是剛回來。
張知木問:“你們的事兒怎麽辦的這麽快?”
“這事兒還不快?”閻伯駒說,“我們去辦馬引,那些小兔崽子,還想跟我們要好處,那個意思是不給好處就不給辦。‘山鷂子’告訴他,是薑總兵求我們來買馬,你要是不辦的話,我們正好不買了。那幾個家夥還不識相,堅持不給辦,我們轉身就走。這些家夥知道厲害,拉著我們說給辦。我們堅決的不買了。你說後來他們怎麽樣了?”
“我哪知道?你就快說吧。”張知木看到閻伯駒的得意的樣子,就象撿了寶貝。
“這幾個小兔崽子,給我們跪下了。”閻伯駒說。
陳玉峰說:“他們知道,要是因為他們要好處把我們要跑了,沒買他們的馬,他們輕的是撤職回家。他們的主子不殺了他們就不錯了。”
這時,大同分公司經理拿著電報跑了過來,“張總,窯崗急電!”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