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試驗汽輪機夫人們出動


    陸成祥走後,張知木想到前世時石油都是按桶計算,那時好像是一桶的標準是一百五十幾升,還不好記。不如何這次就將一桶定為一百五十升,免得以後計量還費勁兒,隻是這樣一來,桶的尺寸就要好好的計算一下了。今後從牛頭山往冶場也要運煤焦油,還真的需要大批的油桶,再說了煉出來的成品油也需要有油桶來裝。


    想到這,張知木給李雲鶴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了油桶的標準。


    其實,張知木還很關心清風子他們能不能把苯和甲苯提取出來。因為有了這兩樣東西就會生產*****和消炎藥。不過,清風子是個做事很嚴謹的人,他們沒來電話就是還沒有弄好。張知木想了一下就沒再催促。


    張知木想在去殺胡口之前,到劉班主和小紅玉他們那裏看看,因為這次劉班主從南方帶回來不少人,也招了一些陝西和山西唱小曲的藝人,最近又要排練新劇目。


    可是李雲鶴的電話又打進來了,李雲鶴在電話裏問:“張總,他們今天實驗那個汽輪機你去看看不?”


    “那可應該看看。什麽時候去?”


    “現在就去,你等著我吧。”


    張知木知道今天去不了劉班主他們那裏了,因為汽輪機的試驗場建在郊外,那東西占地方噪音又打,建在窯崗裏麵太影響大家。


    關於汽輪機,張知木知道實在是不多,隻是搞三產的時候,一次到一個發電廠搞項目,趕上人家發電廠大修,看了一眼汽輪機的轉子,不過也說不出來多少東西。但是原理還是聽說了的一點兒。


    汽輪機和氣缸式蒸汽機工作方式完全是不一樣的,簡單說汽輪機就是將高溫高壓蒸汽從噴嘴裏噴出後,迅速膨脹減壓降低溫度,就是熱能轉成蒸汽高速運動的動能,用這運動蒸汽的動能衝擊汽輪機的葉片,帶動汽輪機的轉子運動。


    一般的為了充分的利用蒸汽的能量,汽輪機都是有幾級葉片。安裝在轉子上的葉片叫動葉片,安裝在在氣缸上的將各個動葉片分成幾個部分葉片叫靜葉片。蒸汽從噴嘴噴出後首先膨脹衝擊第一級動葉片,通過動葉片遇到第一級靜葉片,通過靜葉片以後還要膨脹減壓加速,衝擊第二級動葉片。就這樣,一直經過幾級葉片,將蒸汽的熱能轉換為轉子的旋轉動能。


    這樣的汽輪機效率要遠遠的大於蒸汽機,也適合製造更大功率的發電機。不過他帶動的發電機隻能是單級轉子的發電機,因為這是高速發電機。


    張知木給他們這些搞汽輪機的人講完了之後,他們為了研究汽輪機的原理,也用木頭製做了模型來觀察研究汽輪機的結構和原理。可以說他們這個小組,花了很大的精力研究這汽輪機。而且李雲鶴選的人都是學習數學和物理都比較好的人。因為研製汽輪機需要他們進行很多計算。


    張知木告訴過他們,現在不用考慮太多,隻要做一個能轉起來的汽輪機就行。盡管這樣,張知木也沒想到他們會這麽快的就開始試驗汽輪機了。


    向郊外走的車上,張知木問李雲鶴,“他們的汽輪機怎麽這麽快就好了,建一個蒸汽鍋爐,也需要時間啊?”


    “他們根本就沒重建鍋爐,使用原來從車床上淘汰下來蒸汽機鍋爐代替的,他們這次弄的汽輪機功率也不大,聽說也就一兆瓦左右。他們帶的發電機也沒有新研製,是用老式的發電機代替的,估計發出來的交流電的頻率也會很高。”李雲鶴說。


    “嗬嗬!他們倒是很能想辦法。隻要是他們能把汽輪轉起來以後慢慢的改進,就會容易得多了。現在是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以後才能慢慢的解決好壞的問題。”張知木說。


    這是小淩河北麵的一個地方,孤立的一個大院,一看就是新建的。但是顯然這裏和外界不不孤立,因為張知木既看到了有電線拉過來了,也看見有電話線拉過來了。那煙筒冒出來的煙,說明這裏的鍋爐是在工作的。


    遠遠的張知木他們就聽見轟轟的噪音,這和蒸汽機發電廠發出來的噪音完全不一樣。張知木和李雲鶴對視了一下,李雲鶴說:“這幫家夥,沒等我們,他們自己先幹上了。”


    “哈哈!隻要成了就行。我們最關心應該是結果。”張知木說,“有了汽輪機我們就能建設更大的發電機機組。我跟你說吧,以後大型的發電廠都要用汽輪機,這東西效率比蒸汽機要高的多。以後我們的輪船上也要改用汽輪機,這汽輪機不但效率高,占地方還小。”


    “這汽輪機能造到一百兆瓦嗎?”李雲鶴問。


    張知木知道前世的時候,五十兆瓦的機組都是淘汰之列的,不過不能跟他們說,“一兩千兆瓦都能造。不過,那是以後的事兒,我看他們能造出來的話,先造出來十兆瓦的就行,然後是一百兆瓦。總之單機容量越大,效率越高。”


    可惜了,現在淩水碼頭上造的這條船我們都是按照蒸汽機設計的。不然就可以用汽輪機了。”李雲鶴說。


    “哪能這麽快的,我估計下一條船開造了,也不會有成熟到船用的汽輪機。能用它發上電就不錯了。”


    門衛看見有馬車過來,就跑了出來,看見車裏坐著張知木和李雲鶴趕緊把大鐵門推開了,放進張知木他們的車子,就又把大門關上了。


    張知木說:“還行啊!管理的挺嚴。”


    “那當然,這裏是科研重地,閑人免進。”李雲鶴很得意。


    知道張知木和李雲鶴到了,這個研製汽輪機的小組都迎了出來。張知木看他們的臉上都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問道:“看你們的神情,一定是有好事兒了?”


    這些人的組長說:“張總,說對了。我們該向您報喜,我們的汽輪機已經轉起來了,而且運轉的非常的平穩。一會兒你就可看到。”


    張知木和他們進到廠房裏,震耳的噪聲就傳來了,張知木大聲的對他們說:“設備上麵應該加一層隔音罩,這樣噪聲能小點兒,不然人受不了。”


    組長點點頭說:“我們考慮了,但是實在是太想知道這東西能不能用,就等不及了。”


    “現在帶上發電機了嗎?”張知木大聲地問。


    “帶上了,但是沒敢加勵磁電流,隻是空載。”


    張知木覺得這裏說話實在是太費勁兒,就示意出去說。


    他們離開噪音很大的機房,來到他們的辦公室,張知木覺得好了一些,說:“你們這樣不行,長時間在機房裏人活不了多長時間。”組長說:“那個外罩很快的就能加工出來,有個罩就能好多了。”


    “還有啊,你的有些設備震動很大,需要在底座上加一些減震器。簡單的減震就是硬橡膠。需要強度大一些的,可以用鋼製作支架外麵用橡膠注塑。”張知木說,“其實減震器,以後也是一個專業。不論我們的船上還是發電設備,甚至將來我們造橋好多地方都用得上這東西。你們自己用的可以先自己搞起來。”


    李雲鶴說:“張總說的對,不但你們這裏需要減震器,我們的大型機床等好多設備也有這個問題。看來我以後還需要有人專門研究這個問題才行。”


    “你們為啥沒有加電流勵磁啊?”張知木問。


    “我們不知道發出來這麽大的電流往哪裏釋放。所以沒敢加勵磁電流,隻是試著控製空載時的轉速。”


    張知木說:“這樣,我看你們樓後麵不遠有一個水坑。你們把發電的出來三相電纜每端接上一段兒三角鋼,架到水坑裏,不要碰到水底,然後在水坑裏麵倒一些鹽。這樣電解水池裏麵的水,就能消耗掉電能。去試試吧!”


    這些人都懂一些電的知識,所以他們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個安全實用的辦法。隻是他們沒想到而已。組長指揮一些人辦這事兒去了。


    張知木問:“你們的鍋爐壓力有多少?”


    “現在有一兆帕,沒敢再加壓。我們原本設想這個小汽輪機能有一兆瓦的功率,可是我們的計算水平和實際有很大差距。憑直覺,我估計現在一兆帕壓力下,沒有全開蒸汽流量,我們的汽輪機的功率也不隻是一兆瓦。如果加大壓力到三四個兆帕,我們葉片也沒問題,已經留足了餘量。我估計打到三兆瓦應該沒有問題。”組長說。


    李雲鶴說:“你們這台發電機,最多能發到一兆瓦電,還是加快了轉速,需要電壓控製住,短時間使用。沒有辦法檢測到你們汽輪機發電的極限值。”


    “沒事兒。我請李迪他們過來看了。他們說隻要不長時間工作,做試驗,短時間用到三四兆瓦沒問題。因為這是最老的發電機,那時候留的餘量都很大。試一下沒大問題。導線的直徑都夠用。”組長說。


    張知木最喜歡他們有自己的主見,能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看來現在的人不比前世的時候苯,他們隻是沒有機會接觸新東西。隻要給他們機會兒,他們一樣有很大的創造力。


    水坑邊上,架起來木頭架子,用了幾串瓷瓶吊著三相電線,將接好的角鋼,放進水裏後,他們試驗的著增加勵磁電流,汽輪機轉速降下來他們又調整蒸汽流量,將汽輪機的速度調上來。結果試驗到電機的輸出功率達到三兆瓦。發電機有些發熱了。張知木不敢讓他們在往上調了。結果發電的極限是三兆瓦。這已經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了。


    張知木告訴他們:“公司會重獎你們的,你們今天開創一個發電的新時代。”


    這些人也知道,今後的發電廠再也不會用蒸汽機了,從今後發電廠就是汽輪機的天下。


    張知木給他們布置的任務就是,研製能穩定發電十兆瓦的汽輪機,同時也要求李迪他們一起配合研製十兆瓦高速發電機。


    不過張知木說:“大功率發電機,對我們的鍋爐也提出來新挑戰。你們同時也要研製新式的高壓鍋爐。這樣的鍋爐,對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一個發電廠整個配套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大型鍋爐,都是要將煤磨成粉末噴進爐膛的沸騰燃燒的,你們也要組織人,一起研究。其實,發電廠有三大部分組成,一個是鍋爐,一個是汽輪機,再一個是發電機。這三樣是個鏈條,缺一不可。”


    說完張知木轉頭對李雲鶴說:“我們應該組建一個電力發展委員會,專門整合這三部分,這樣才能形成合力。”


    李雲鶴說:“是該這樣了,我們許多地方都需要建發電廠,是該有專人負責。不過我看這個十兆瓦的發電機最好還是建在冶場邊。等條件成熟了。我們再在牛頭山那邊建一座一百兆瓦的發電機組。”


    “行,這件事兒就這樣定了。行啦,我們也該回去了。讓弟兄們自己慶祝一下,”張知木對這個組長說,“今晚上領著弟兄們好好的喝一頓。”


    往回走的路上,張知木說:“這個電力發展委員會,必須盡快的成立。由這個委員會牽頭,我們要分別組建鍋爐廠、汽輪機廠、電機廠。這樣我們電力發展才能走上快車道。”


    “還要有電纜廠,電力安裝建設公司。”李雲鶴說,“以後電表有了,還要有收電費的人。”


    “我看這個電力發展委員會,就由李迪牽頭吧!”張知木說。


    “除了他,沒有人能幹得了。”李雲鶴說。


    張知木回到家裏,晚飯時才知道,黃玉坤跟張知木一起去殺胡口的事兒,已經是鬧的沸沸揚揚了。


    先說家裏,表姐首先是反對黃玉坤出去,理由是二虎太小。當黃玉坤說把孩子帶上的時候,表姐更不願意了,沒辦法,表姐說:“算了吧,我看玉坤的心早野了,不去也不行了。可是孩子不能帶出去,留在家裏跟我吧。反正孩子也不吃奶了,這孩子一直是我帶著。”


    再有反對的是小青和小虎,他們的理由是,離不開媽媽。


    這倆孩子是離不開媽媽,不過最主要的理由還是沒有帶他們去。張知木就給他們解釋說:“你們沒有放假,不能帶你們去。等以後趕上放假了。我帶你們去揚州玩兒去。揚州那可是好地方,不信你問問姑姑。”


    楊玉琳說:“你們倆都是大孩子了。你媽媽不在我還在。舅舅不是說了嗎,以後帶你們去揚州。那揚州可是一個不得了的地方。你們去了就知道了。就怕你們去了揚州不想回家了。”


    兩孩子聽楊玉琳這樣一說,糾纏著楊玉琳講揚州的事兒了。


    黃玉坤歎了口氣說,“這孩子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當年喝一點玉米糊糊都是好事兒,哪像現在。”


    家裏是這樣,外麵更是熱鬧。除了陳玉峰同意徐嫂一起去了之外,閻伯駒、陳玉峰、張本貴還有周遇吉夫人、紅娘子、寧德夫人,包括蔡夫人,他們都要一起去殺胡口。這下子可就熱鬧了。窯崗的夫人大軍,要一起到殺胡口“掃蕩”去。這就成了不是新聞的新聞。


    為這事兒,張知木還找到陳玉峰和歐陽鶴,說:“這件事兒,要是先保密就好了。現在恐怕全世界都知道窯崗的夫人們要到殺胡口去。”


    陳玉峰說:“知道就知道吧,原來我們有點銀子總是藏著掖著的,這回我們就大大方方去,反正天下人都知道窯崗人有銀子。這回就讓他們看看。”


    歐陽鶴也說:“這次我們就當是到處宣傳了一下。我看每到一個地方,我們就停一下,不住下也進城裏麵逛逛。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窯崗人來了。不過警衛工作要做好,要是他們出點啥事兒就不好了。”


    “紅娘子說,她們帶一個連的女兵,有了她們照顧家屬還方便一些。”張知木說,“再把李菁人的帶上一個連就行了。”


    這次窯崗去殺胡口的隊伍格外的顯眼,窯崗的這夫人們都有自己的馬車。特別是車外的那一個連的女兵,更是格外的引人注意。她們每人都是配有自動步槍和手槍雙槍,還配有短刺。每人一匹戰馬,一身女士軍服,皮靴擦得鋥亮,特別精神。隊伍沒有出發,就已經吸引了很多人。窯崗人都知道有一隻神秘的女兵隊伍,可是她們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之內,這次終於有一百人露麵了,這可是讓圍觀的人開了眼界。


    這些女兵都是楊玉琳精心挑選訓練的,現在有周夫人和紅娘子幫著代管。楊玉琳還是給大家送行來了,這次自己的母親蔡夫人也一起去殺胡口,她更要送了。不過這次有楊靖跟著她就放心了不少。當然黃玉坤和張知木走她也要送一送。和楊玉琳一起過來的小紅玉,氣的說:“你說,我師父就是不同意我去殺胡口,非說排練的緊,走不開。你說這次人多多熱鬧。”


    楊玉琳幸災樂禍的說:“你們都走了,誰來陪著我。你就老老實實的在家裏排戲吧!”


    小紅玉嘴上沒說,心想,“你就是不願意我跟著張知木就是了,還說我陪著她!”不過想是想,從嘴裏出來的是“是啊!我們是好姐妹兒,我怎麽能把你自己留在窯崗呢?”


    由於這次是前提前走了幾天,一路上,窯崗的隊伍遇到州府縣城都要進去看看一看,到了雁門,周遇吉的夫人,非要讓大家拐一下,到寧武關來不可。


    周遇吉已經收到夫人的電報,早就安排好了接待工作。接待的應該說無比的周到。


    晚上,張知木他們和周遇吉當然一定會是一醉方休。不過沒喝酒前,張知木給周遇吉介紹了劉雲他們的情況,還有皇上讓張知木他們出擊關外的事兒,還有這次他們要到殺胡口,想在關內買下一塊地準備屯兵的事兒。


    周遇吉聽完張知木的話,說:“張東家,我怎麽有些糊塗了。等你們打跑了李自成,拿下了整個山西,去沒有動雁門關以北的地區,我才明白,你們是把對付北邊邊疆的擔子都交給朝廷來擔著,我對你們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樣既不得罪朝廷,又省心了。不過你們這次要是出關的話,是不是就把北麵的負擔給接過來了。”


    周遇吉提出了和李岩一樣的問題,張知木隻好又將給李岩解釋的話說了一遍。


    周遇吉聽了直點頭。


    張知木又說:“周總兵,到現在我們應該說不是外人了。就是將來情況有變,我們不得不接管雁門關和雁門關以外的地方,我們也不會像朝廷這樣守著。你看別處不說,就說從雁門關開始,就這一段兒再往北,朝廷要在大同、偏關、殺胡口這一帶布置多少兵馬。不知道北邊的韃子啥時候就緩過勁來,殺過來,我們要一直備著。這要浪費多少人力物力。可是你要想一想,如果我們將自己的腳踏出去,在長城外麵占一塊地方,那麽我們這裏的這些關隘,就不必要有這麽些軍隊了。那時候,蒙古人要打,我們就在他們的草原上打。是不是這樣更好。”


    “哎呀!張東家真是高人呐,那時候,雁北都是後方了。我聽說你們想把鐵路修到殺胡口去,那時候就更不得了了。”周遇吉明白張知木他們做法。


    張知木說:“還有一個秘密,我想告訴你。不過需要保密。”


    “你放心,我知道輕重!”


    “我們的計劃是,沒有意外的話,我們準備後年,將鐵路修到包頭去。”


    “將鐵路修到關外去?你們可真敢想。就怕皇上不能同意。”周遇吉感到很驚訝。


    “為啥要保密,就在這裏。那時候,皇上不同意我們也要修。有了這條鐵路就能保證我們在關外紮下根兒。”張知木說得很堅決。


    不過周遇吉對張知木這句話更有心得,“皇上不同意我們也要修”。那就是說,他們就是和皇上翻臉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幹了。這是啥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周遇吉見窯崗人真的沒把自己當外人,說:“張東家的話說到這,是真的沒把我當外人了。我也說句心裏話,我對你們在山西各處做法非常擁護。你們在做啥,千萬別把我們寧武關雁門關給拉下。要是由於我在這裏,這裏的百姓得不到窯崗人的好處,我周遇吉就是罪人啊!”


    “周總兵,你別誤會。有您在這裏,我們要是把手伸到這裏,我們就覺得不仗義了。今天我們說開了,今後有啥事我們就過來商量著辦。不過,我覺得還是不要讓外人知道我們來往過密的好。我們需要幾年時間修養生機。”張知木說。


    “既然這樣,我也建議你們,所有的事兒盡量得到皇上的支持,最次也要首肯的好。”周遇吉說。


    “當然,我們現在的行動,就是奉旨而動的事兒。”張知木對周遇吉的脈搏已經摸透了。


    -------------


    宋軍占領北海道,元寇登陸九州島。開辟日本戰場。--《南宋記憶》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改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一般堅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一般堅韌並收藏改變最新章節